2017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2两小儿辩日教案4

合集下载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对话,描述了两个小孩就日出日落的现象进行辩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和思考,以及孔子的谦逊和智慧。

具体内容包括:故事背景、两个小孩的辩论、孔子的回答以及故事的意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 学生能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理,培养谦逊、好学的品质;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对话和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理;重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学生课本;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日出日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2. 提问:你们对日出日落有什么看法?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太阳会升起来又落下去呢?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故事中的观点。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两个小孩的辩论和孔子的回答;2. 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课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思想。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回答;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小组讨论(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两小儿辩日2. 孔子回答3. 学习道理作业设计:(1)两个小孩辩论的问题是关于什么的?(2)孔子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3)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道理?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教案4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4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4篇《两小儿辩日》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是谁的至理名言(孔子),谁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的确,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列子》里记载的一则寓言故事就进一步证实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二、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

(读出朗读节奏)3.指名读。

4.集体读。

5.学生质疑,从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小组合作。

预设:汤:热水去:距离以:认为东:向东为:同谓说知:同智,智慧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省略句)三、合作探究1.文中两小儿为什么在争辩?明确:太阳离人的远近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明确:小儿甲:日初近,日中时远小儿乙:日初远,日中时近3.支撑他们观点的理由是什么?明确:视觉/触觉4.那么他们的想法有道理吗?生活在现代科技发达社会的你,能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对他们的看法作一合理的解释吗?四、领悟升华1.这场争辩结果如何?有无胜负?明确:没有胜负,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不能决也”。

2.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为何不随便下个结论呢?明确:实事求是,大量事实表明,做学问、做人一定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后患无穷。

3.对与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给你一个机会,你想对他说什么?预设:两小儿:(1)勇于探索和创新的;(2)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3)看问题不能片面,被事物表象所迷惑。

孔子:(1)人再有学问也会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活到老,学到老。

《两小儿辩日》教案四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四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四篇《两小儿辩日》教案篇1一、依据课标说教材《两小儿辨日》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儿在争论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质疑释疑、合作探究、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课文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紧扣特点说教材《两小儿辨日》一课语言简洁,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多方面的启示。

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从对话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反复诵读,理解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

能力目标:熟读成颂,积累文言文的语言,感悟文言文的魅力。

学习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的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这是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开始,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意,解开“辨日”之迷。

三、说教法由于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语、句式方法差别较大,学生学习时有一定困难。

教学时,我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练中创”。

四、说学法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与疑。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导入时,我就让学生从课题的“辩日”进行提问,让学生主动探究。

2、读书入境法?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合作讨论法?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团体协作能力,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智力互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教学流程(一)初读生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借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出对“日”字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导出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为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创设情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分析不同观点,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锻炼口头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

2.学会运用合理的论述和论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和讨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2.课文及相关阅读材料。

3.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媒体展示一些关于辩论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辩论吗?为什么要辩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Step 2: 阅读文本(15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文本《两小儿辩日》的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和关键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Step 3: 阅读理解(15分钟)1.教师出示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交流答案,并由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Step 4: 角色扮演(2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和两名角色扮演者。

2.发言人和角色扮演者分别讨论剧本和角色,准备好后进行角色扮演。

3.每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并由观众评价和给出建议。

Step 5: 小组讨论(15分钟)1.教师给学生一些关于《两小儿辩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发言,和其他小组交流讨论的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和差异。

Step 6: 总结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学生表达自己对辩论的理解和看法,教师给出评价和指导意见。

Step 7: 课堂作业1.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两小儿辩日》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两小儿辩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内容,掌握重点词语,能流畅地朗读并翻译全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背景知识介绍。

2.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字词解释和句式分析。

3.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全文翻译和解读。

4.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内容,掌握重点词语,能流畅地朗读并翻译全文。

2. 教学难点:把握文言文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理解文言文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文言文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理解文意,查阅字典解决生词。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难点,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对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进行逐句讲解,分析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背景知识。

2.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字词解释和句式分析。

3.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全文翻译和解读。

4.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七、作业设计1. 抄写并背诵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2. 根据课堂讲解,完成翻译练习。

3. 思考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写一篇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有了深入的理解,掌握了重点词语,能流畅地朗读并翻译全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通用3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通用3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两小儿辩日》是《列子汤问》中的一则传说故事。

从故事来看,即使是孔子那样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即使是两个孩童,也有着可贵的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但是,仅仅把文章理解为用两个孩童衬出孔子不是全知全能的,用他们来笑这一点,似乎还有些浅显。

孔子的不决,也可看做是其特殊的教育方法。

他没有草率的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答案,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这更能体现孔子作为大教育家的特殊教育思想。

孩童的笑,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行为,恰是孩子天真的体现,更显孔子的伟大之处。

学情分析:在前几篇文言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能够比较顺利的解决文中字词句的问题。

个别存在困难的字词句,通过合作,应该能够比较顺利解决。

这篇文章大多数学生可能只会当作一个有趣的故事去读,缺乏对内容的深刻理解,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

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

对文中争论的问题进行探究。

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合作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文中受到启示,敢于在学习、生活中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诵读,理解文本内容。

难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

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完成学案。

(一)导入孔子在中国的地位已经不用我多说了,不管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多少个伟大都不为过。

可就是这样一个门人三千,学识渊博,被众人所推崇的大学问家,也有答不上了的问题,而为难他的人却是两个小毛孩儿。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两小儿辩日》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课内容包括: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的阅读与理解,学习故事中涉及的修辞手法,通过分析两小儿辩论的言语,体会语言的力量,以及培养正确的辩论态度。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寓意。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寓言的特点,体会辩论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寓意,掌握生字新词。

难点:理解并运用寓言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学会辩论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寓言故事动画,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字典理解词义。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分析故事中两小儿的辩论过程,讲解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分析两小儿辩论中的一段对话,讲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辩论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模拟两小儿辩论,实践辩论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两小儿辩日》2. 内容:a. 生字新词b. 寓言特点c. 辩论技巧d.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新词,每个三遍。

b. 根据课堂所学,编写一段辩论对话。

c. 家长协助,开展家庭辩论活动,记录过程和感受。

2. 答案:a. (略)b. (例:甲方:我认为节约用水很重要,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乙方: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们也要关注电的节约,因为电能同样重要。

)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开展寓言故事分享会,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寓言的特点,体会辩论的技巧”。

2. 教学难点中的“理解并运用寓言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学会辩论技巧”。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精选19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精选19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精选19篇)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篇1【设计理念】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

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

特别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设计特色】乐读趣学自主感悟【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引课激疑在上课之前老师迫切想了解一个问题:咱们班是女生聪明还是男生聪明……(板书:辩)大家辩论的非常激烈,老师发现我国的汉字非常有趣,大家看这个“辩”字,中间是个什么部首,两边像是什么?是谁聪明,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在下面学习课文时一见高低。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有关辩论的故事,看到这个“辩”字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由“辩”这一中心词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定向研法看老师写课题。

从课题中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那么,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还应该做几件事?(引导学生来定向:朗读背诵译文)这几件事如何去完成?三、自学释疑1、范读好,让我们先来把课文试着读上两遍,看一看能读懂些什么。

(生读)感觉如何,有什么收获?读不通顺就是收获,因为你已经感觉到了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生谈)想听老师读读吗?好,老师读时请你认真听听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笔画一画。

(师范读)听懂些什么吗?(必要的范读和领读放在学生“悱”“愤”状态下进行,效果会更好。

)2、领读试读来,先跟着老师读一遍(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领读)。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摇头晃脑地读,前俯后仰地读,都行,开始吧。

(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两小儿辩日》。

详细内容包括:辩日文本的阅读理解、辩日背景知识介绍、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解析、句子结构分析以及辩论技巧的初步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辩日文本的内容,了解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事实和道理进行辩论。

3. 提高学生对文本关键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掌握句子结构分析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辩论技巧的运用和句子结构分析。

教学重点:辩日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出日落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文本(10分钟)学生自读文本,理解辩日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3. 背景知识介绍(5分钟)讲解古代人们对太阳的认识,介绍辩日的背景。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讲解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表达方法。

5. 关键词语解析(10分钟)对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6. 辩论技巧讲解(5分钟)简要介绍辩论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用事实和道理进行辩论。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辩论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两小儿辩日2. 主要内容:辩日文本、句子结构分析、辩论技巧3. 重点词语:日出、日落、辩论、事实、道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子结构分析方法,分析文本中的三个句子。

(3)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辩论中如何运用事实和道理。

2. 答案:(1)两个小孩分别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晚上离人远;太阳早上离人远,晚上离人近。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辩日文本的理解较为顺利,但在辩论技巧的运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

10、《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字词,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获得启示。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指导朗读,获得启示。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前准备:1.打印相关的科学常识资料、学案等。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同学们,请看这幅图,请你们告诉老师,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科学与发现)你们真会发现,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学生,老师给你们点赞!说到科学,我们的世界真是奇妙,你们的心中是不是有很多的为什么啊?老师也是,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思考,去探索吧!首先请同学们来看这组图片(课件)。

课前热身,观察图片,根据老师口头问题进行回答。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1.在刚才的图片里,为什么同学们看到的结果有那么多不同呢?这都是因为视觉的误差、错觉造成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与这个知识有关。

(开始上课环节)点明课题,齐读课题。

2. 师:看着“辩”字的字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辩”字的意思吗?(a.两个人在争论的意思;b.两个人就一个问题而争论,双方都说出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同时区别“争吵”之意。

3. 引出:两小儿争论的话题是什么?(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远,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理解课题,再读课题。

(二)明确目标,方法引路同学们,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呢?(文言文),说到文言文,可能学起来有些困难。

别担心,老师有几个学习文言文的妙招与大家分享。

课件出示“方法指导”:注意停顿读通顺;结合注释读明白;反复诵读悟启示(指名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试读注意停顿、把文言文读通顺是学习的第一步。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开始吧。

(课件出示原文,生自由读,点拨“盂”“知”),指名一些学生读,学生评价。

(好,请坐下,老师再播放一个课文朗读的录音)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听又读得怎样?3.对比,评价问:录音和一学生都读了,哪个读得更让你满意呢?生小结。

(精品教案)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优质课教案

(精品教案)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文。

会认“辩”字,巩固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字词含义,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

4.明白课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各是什么,懂得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论语》中的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教师提问激趣:同学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学生答:孔子)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一则故事,它出自《列子》,讲的正是与孔子有关的故事。

学习之前,大家先来了解一下孔子和《列子》这部作品吧。

(课件同步出示)(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列子》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的郑国人列御寇所著。

《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一些为人熟知的寓言故事,如“纪昌学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歧路亡羊”等皆出自此书。

3.过渡: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然而,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板块二学认字句,熟读课文1.学生试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出朗读时出现困难的地方。

(2)指名读,发现容易读错的词句。

2.教师范读课文,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学习本课易读错的字,着重指导通假字“为”“知”。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精编版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精编版

《两小儿辨日》教材分析《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一篇文言文课文。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并能从课文中领悟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2、培养认识自然,探索客观事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3、学习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关于孟子、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请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时习之。

太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可是,面对每天都与我们见面的太阳,你是否产生过与它有关的疑问呢?它是早晨时离我们近,还是中午时离我们近?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两个小孩儿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看个究竟吧。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4)《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上课内容《两小儿辩日》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环节1、以“辩”为眼,初识“辩日”2、读通课文,掌握断句3、理解内容,深解“辩斗”4、多种角度,升华“辩斗”5、拓展延伸,熟练运用五、具体教学环节一、课前两分钟背诵《论语》中的名句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二、以“辩”为眼,初识“辩日”1、同学们,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也最有趣的文字,大家看,两个辛之间加上一个部首可以构成几个不同的字?(用日历牌换字)2、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中有一个“辩”字,《两小儿辩日》,结合预习课题中的辩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辩论的结果怎样呢?谁又参与了这场辩论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3、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你是怎样学习的?交流文言文学习方法。

师:我们今天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

谁能介绍一下《两小儿辩日》的作者和出处?生介绍列子和《列子·汤问》。

三、读通课文,掌握断句㈠生自读课文师:把书打开,我们先来试着读一读课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二则》之《两小儿辩日》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二则》之《两小儿辩日》优质教案
(1)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的句子。
(2)读一读。
(3)思考:
①透过两小儿描述的现象,说说两小儿得出各自不同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②反问句在两个小孩的辩论中起到什么作用?
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品析:“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这两组词之间的有什么内在联系,体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④理解辩论:
两小孩分别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说明各自的观点。这分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就是辩论。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 ),他描述的现象是( ),他的依据是( ),这是从()角度说的;第二个小孩的观点是( ),他描述的现象是( ),他的依据是( ),这是从()角度说的。
四、谈收获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同桌间交流交流。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时要有理有据,今后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要注意有理有据,这样我们说出的话也会更有说服力。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深入探究
过渡:课文围绕“辩日”,两小儿进行了两次对话。
思考:在第一次对话中,关于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两个孩子各自有着什么样的观点?画出相关语句,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的句子。
(2)生读句子,找出观点。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关于太阳距离人远近的话题,两个小孩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那么,两个小孩又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比较薄弱,所以很多学生在表达观点时不明白有理有据如何做到。
难点教学方法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两小儿辩日(4)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两小儿辩日(4)_人教新课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顺畅、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

3.学习古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了解两小儿观点都不正确的原因。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是谁的至理名言(孔子),谁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的确,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小儿辩日》,这一则寓言故事就进一步证实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板书课题,问:辩的写法和意思)。

二、检查预习1. 我能读准确。

盘盂辩斗探汤沧沧凉凉孰为汝多知乎2.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导学案1.合作探究六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1)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和观点各是什么?各自所持的理由是什么?(2)孔子能判断两个小孩谁对谁错吗?孔子不能判断后,两个小孩的表现是什么?3.教师指导朗读:(1)“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语速快,气势上有力;(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语速快,语气上有气势,尤其读出反问气势来。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这句话是反问句,要读出嘲笑和反问的语气。

4.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5. 你喜欢文中的两个小孩吗?为什么?(指名说)6. 从“孔子不能决也”,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态度?体现了他什么精神?指名说。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

两小儿辩日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两小儿的探索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上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进而引导学生回忆寓言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什么是寓言?它有什么基本特征?(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

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评价。

)二、《列子》简介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撰。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传说。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一)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2、指名朗读(纠错、读准字音)出示生字词:辩斗(dòu)盘盂(yú)沧沧凉凉(cāng)探汤(tāng)孰(shú)为(wèi)知(zhì)3、男女生分开读(侧重停顿、重音)4、齐读5、听范读(语气)6、自由朗读7、再次齐读(二)疏通文意1、加点字词释义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2、小组讨论,疏通文意3、个别翻译4、自由翻译四、研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有什么不同的结论?其根据分别是什么?明确:甲: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

根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乙:日出远,而日中时近。

根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明确:他们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3、孔子在这篇课文中是不是多余人物?明确:不是。

反映他实事求是的态度。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拓展延伸1.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大呢?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学习目标】1、学生能利用课后注释和查字典的方式疏通文意,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文言文的能力和比较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学法引导】读熟课文,看注释理解句意,不懂得意思教师点拨,体会课文内容,两儿争辩的是什么内容,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结合资料,用科学知识回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做学问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教法】乐读趣学自主感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引题、释题1、两个辛字中间加上什么分别可构成一个怎样的字?2、区分“分辩”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课题,生读课题,释课题。

二、初读感知1、课前预习课文。

能说一说读古文的感觉吗?2、想听老师读读吗?师范读,提出倾听要求(课件出示原文)3、听懂些什么吗?(从读法上)4、教师领读,(课件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5、学生自由练读,选择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师随机点拨]全班大声齐读课文。

6、读通顺后,解决刚才学生读古文时困难中难读这一点,学生提出解决办法老师并相机板书。

三、质疑,指导学法1、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会怎样?”而通过刚才咱们那么几遍的读,你知道他们在辩论太阳的什么呢?你是怎么读懂的?2、让学生区分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师板书)。

3、让学生总结出完成学习目标所要采用的方法,更进一步指明如何学习文言文。

四、精读课文,解疑全文1、学习第一段,由学生说出整句话的含义,重点让学生理解“游”字。

2、让学生区分两小儿,由此引出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学习第二小节。

⑴从“也”字入手,指导学生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
的学习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

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

特别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设计特色】乐读趣学自主感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引课激疑在上课之前老师迫切想了解一个问题:咱们班是女生聪明还是男生聪明……(板书:辩)
大家辩论的非常激烈,老师发现我国的汉字非常有趣,大家看这个“辩”字,中间是个什么部首,两边像是什么?是谁聪明,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在下面学习课文时一见高低。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有关辩论的故事,看到这个“辩”字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
(由“辩”这一中心词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定向研法
看老师写课题。

从课题中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那么,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还应该做几件事?(引导学生来定向:朗读背诵译文)
这几件事如何去完成?
三自学释疑
1范读
好,让我们先来把课文试着读上两遍,看一看能读懂些什么。

(生读)感觉如何,有什么收获?
读不通顺就是收获,因为你已经感觉到了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生谈)想听老师读读吗?好,老师读时请你认真听听是
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笔画一画。

(师范读)听懂些什么吗?
(必要的范读和领读放在学生“悱”“愤”状态下进行,效果会更好。

)
2领读试读
来,先跟着老师读一遍(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领读)。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摇头晃脑地读,前俯后仰地读,都行,开始吧。

(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

) 3讨论读法→练读→评读
读,已经通顺了,我们先来看看课前提出的问题懂了吗?(鼓励生畅所欲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同学收获真不小,看来多读确实是个好
办法。

(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
4合作译文
文章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把原文翻译一下吗?大胆地告诉老师译文中有什么困难?
(刚才大家纠出了一群小坏蛋,这是我们译文中的拦路虎,害怕吗?好,下面我们就封杀拦路虎!)老师已把文章和注解搬到了屏幕上(课件)。

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看谁自学得好自学得快。

试着嘀咕嘀咕,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可以和同桌商量解决。

男读女译→女读男译→师读生译
(一遍遍不同形式地翻译,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
四合作汇报
好,老师还有一个难题,(发表)生看看难不难,但老师的要求可有点难,请注意看要求(课件):
四人一小组合作填写,共同汇报。

但四个人必须用四种方式填写表格:1 用一个字填写;2用现代语言填写;3用原文填写;4 口头叙述。

日始出时日中时观点理由
小儿甲
小儿乙
(小组合作一表四填,一举多得,既有读文译文的检测,又有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是合作创新的体现。

) 五诵读表演
师生分角色→分组分角色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女生扮“一小儿”,男生扮“另一小儿”,老师读旁白,咱们看看哪“一小儿”读得好。

男女生不分上下,我们再
分级分角色比赛比赛。

(此环节是朗读的基础,重点指导语气)
读得不错,下面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其它同学呢,任务就更重了——做导演。

既然是导演,就要认真看演员表演得怎么样,并及时
给予指导。

好,老师演孔子(孔子本身就是老师吗),下面我再代表《两小儿辩日》电视剧剧组在你们中间招聘两名优秀演员和一名解说员,
有意者速来报名。

(指名并征求分工完毕)
第一次排练我们先用现代话演,这叫《新两小儿辩日》,其它同学别忘了你是导演。

当演员语言、动作等表演不到位时你可以随时叫停,
给予指导。

注意,排练开始!
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先小组试一试。

(表演时揭示写作特点与顺序,为学生背诵做铺垫。

)
现在,谁能把这篇课文背一背呢?不要急着说自己不行,先试着嘀咕一遍,试试再说吗。

好,谁敢站起来跟老师一起背一遍。

(使朗读表演相辅相成,理解背诵相得益彰。

)
如果你是孔子,你会如何回答?(到底一日内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无变化?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有何办法?谁能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对两种现
象做出科学解释,或者用老师这儿的“太阳”(篮球)和“地球”(乒乓球)来做以解释。

六自评自结
学了这篇文言文,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其中孔子是一位什么人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使学生从故事和人物身上受到启发,由所查资料初步了解孔圣人,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
回忆这堂课,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忘情地七嘴八舌地说一说:
1本课学习重点是什么?
2这节课学习过程有几个环节?
3 本节课的重点你掌握得如何?
(有总结才会有发展,及时的反馈强化有助于知识的形成与方法的掌握。

) 七探究作业:
1把《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并考考他们。

(必做)
2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努力做)
(1) 三人行,必有我师。

(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 温故而知新。

(4) 学而时习之。

(5) (简单古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