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
影响人生的24堂课
影响人生的24堂课教育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塑造了我们的思维、价值观和人格。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有幸接触到许多知识和观点,但有些课程却是能够深刻影响我们一生的,它们教会我们重要的技能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24堂课,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和教导。
1. 坚持自律自律是成功的基石,它让你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追求长期目标。
2. 培养领导力领导力可以从小事中培养,如组织班级活动或学校义工。
3. 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这将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4. 学会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让我们能够理性分析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5. 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会倾听他人,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将有助于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
6. 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培养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7.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努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8. 金融和理财知识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包括存钱、投资和避免债务陷阱等。
9. 永不停止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通过持续学习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10. 培养情商情商决定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包括情感管理、同理心和社交技巧等。
11. 接受失败与挫折失败和挫折是成长的机会,学会从中吸取教训并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12. 培养持久的毅力毅力让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13. 基本法律知识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可以使我们保护自己的权益,并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
14. 文化与艺术欣赏文化和艺术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15. 积极思考积极思考让我们能够看到问题之外的解决方案,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
16. 跨文化交流与尊重学会欣赏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尊重他们的观点和信仰,促进和谐的社会发展。
17. 个人品牌建设培养优秀的个人品质和形象,树立良好的声誉和个人品牌。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十四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A.作战时间
B.作战部队
解析:本题考查淮海战役的相关知识。根据所 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 军在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的指挥下发动淮海战 役,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淮海战役的胜利,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故D项错误, 本题选D项。
答案:D
例3 (广西来宾)平津战役前,著名建筑史学家梁 思成曾十分担心北平文物和古城墙毁于战火,但事实 上它们最终几乎完好无损地得以保存。这主要是由于 ()
(2)人民解放军如果在东北战场初战胜利则意义重 大:①东北野战军可乘胜挥师入关,极有利于华北、华 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的作战。②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 国战争。所以打好东北战场的决战就成为全国战局发展 的关键。
2.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①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英明决策,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②人民解放军英勇 善战。③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拥护,这是尤为重要的因 素。④国民党统治腐朽,致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 等方面全面破产,迅速走向败亡。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 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 津三大战役。读图时重点关注三大 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地点战略大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误区警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战略大决战包括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不包 括渡江战役。
(2)概况
项目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年9-11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1948年11月-
时间 月
1949年1月
林彪、罗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林彪、罗荣桓、
指挥者 荣桓
粟裕、谭震林等
聂荣臻
东北人民 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 东北人民解放
人生的24堂课
人生的24堂课
摘要:
1.人生的24 堂课的背景和意义
2.人生的24 堂课的主要内容
3.如何从人生的24 堂课中受益
正文:
【人生的24 堂课的背景和意义】
《人生的24 堂课》是一本由美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编写的自我发展书籍。
这本书通过24 个主题,涵盖了人生中各个方面的经验和智慧,旨在帮助读者成为更好的自己。
无论是职场、人际关系还是个人成长,这本书都能提供有益的指导。
【人生的24 堂课的主要内容】
1.目标设定:明确自己的目标,为之奋斗。
2.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3.自律:锻炼自律能力,克服拖延和惰性。
4.学习能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5.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6.抗压能力:学会面对压力,保持冷静和坚定。
7.团队合作:懂得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8.决策能力:学会做决策,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9.自信: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10.情感管理: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衡。
【如何从人生的24 堂课中受益】
要从《人生的24 堂课》中受益,首先要认真阅读和理解书中的内容。
其次,要将书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实践和锻炼。
同时,要学会反思和总结,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
最后,要保持耐心和毅力,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从这本书中收获成长和成功。
总之,《人生的24 堂课》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自我发展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24堂课解读
24堂课解读以下是每堂课的简介和重点:第1课:引言与导论。
介绍课程的目的、结构以及如何使用这本书进行学习。
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2课:学习的基本原理。
阐述学习的定义、过程和机制,以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通过理解学习的本质,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第3课:记忆的奥秘。
深入探讨记忆的机制,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提取过程。
提供提高记忆力的实用技巧。
第4课:情绪与学习。
分析情绪在学习中的作用,如何利用情绪促进学习效果。
帮助读者了解情绪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效率。
第5课:创造力的培养。
探讨创造力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
提供激发创造力的技巧和方法,培养读者的创造力。
第6课: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解析批判性思维的含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授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读者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7课:有效沟通的技巧。
讲解沟通的重要性、原则和技巧。
帮助读者提高沟通能力,促进有效的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
第8课:团队合作的力量。
分析团队合作的意义、原则和策略。
教授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读者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9课:领导力的内涵与培养。
阐释领导力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教授领导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帮助读者提升领导能力。
第10课:目标设定与实现。
讨论目标设定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引导读者设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第11课: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解析时间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技巧。
教授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帮助读者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第12课:应对压力与挫折。
分析压力与挫折的产生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提供有效的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技巧,帮助读者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应对能力。
第13课:人际关系与个人成长。
探讨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帮助读者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发展。
第14课:自信心的建立与提升。
分析自信心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和提升方法。
24.与妻书 公开课获奖课件
16.在第一段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抒发了无法尽孝的遗憾之情。 17.文中 冤酷日深 四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刚建立的清王朝的 痛恨之情。(1分) 18.夏完淳是一位抗清英雄,但他的抗清斗争遭到了清王 朝的严酷镇压。请在文中找出表现这类意思的语句。(2分) 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19.夏完淳在文中流露了对家庭怎样的担忧?(2分) 哀哀八口,何以为生?(担心家人无法生活。)
门祚⑫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 【注释】①严君见背:父亲去世。②冤酷:仇恨、惨痛。③恤死
荣生:告慰死者,使生者得到荣耀。④告成黄土:以复国成功祭慰地 下的亲人。黄土:指坟墓。⑤钟虐:灾祸集中。钟,聚集。虐,灾祸。 ⑥齑(jī)粉:粉末,碎屑。这里比喻军事失败。⑦去年之举:指顺治 三年(1646),作者参加吴易太湖起义抗清失败之事。⑧自分(fèn):自 料。⑨斤斤:犹言仅仅,指时间很短。⑩菽(shū)水之养:代指对父母 的供养。⑪溘(kè)然:忽然,很快。⑫门祚(zuò):家庭命运。祚: 福分,运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2分) 引起下文对三件往事的回忆。 1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作者一心为妻子着想,对妻子无限爱恋的感情。
12.本文在成语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全信不足一千三百 字,但用典之达十处。如“卒不忍独善其身”中的“独善其 身”引用《孟子》的“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活用王实甫《西厢记》“愿普天下有情的人都成了眷属”的 一句是“ 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分)
(二)狱中上母书(节选)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①,两易春秋,冤酷②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 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③,告成黄土④。奈天不佑我,钟虐⑤先朝,一 旅才兴,便成齑粉⑥。去年之举⑦,淳已自分⑧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 日也。斤斤⑨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⑩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 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 然⑪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课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课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是《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24课。
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玩具柜台前的一位小男孩,非常喜欢小汽车。
可是却不要妈妈买,也不要售货员阿姨送。
表现了小男孩对父母的关爱,售货员阿姨及女儿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该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一、课文解读《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和关心的故事。
小男孩非常喜欢玩具汽车,但是他并没有向父母要求购买,因为他知道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他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
这个故事向孩子们展示了理解、关心和爱护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体会人物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难点: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体会小男孩因为喜欢小汽车而又特别体谅父母的矛盾心情,学会关心父母、关爱他人。
三、教学建议导入新课: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问他们有没有在玩具柜台前看过喜欢的玩具,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然后引出课文中的小男孩,看看他在玩具柜台前是怎样的表现。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等方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然后引导他们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精读感悟:通过让学生找出描写小男孩喜欢小汽车的句子,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忍不住”等词语,体会小男孩对小汽车的喜爱之情。
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小男孩体谅父母的句子,如“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体会小男孩的懂事和体贴。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是小男孩,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
也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是怎么处理的。
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并与家长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关心和爱护他人。
影响人生的24堂课
这些课程可能涵盖各种领域,包括心理学、哲学、成功学、人际关系等。
1.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
2.情绪管理:学会控制情绪,以更积极的方式应对挑战和压力。
3.建立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4.设定目标:明确目标并制定计划,以实现个人和职业发展。
5.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6.沟通技巧:学会有效沟通,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领导力:培养领导力,以影响和激励他人。
8.团队合作:学会与他人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9.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以解决问题和应对变化。
10.适应能力:学会适应新环境和新挑战,以保持竞争力。
11.财务管理:学会理财规划,以确保财务安全和稳定。
12.持续学习:保持学习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13.自我驱动:培养自我驱动力,以实现个人目标和梦想。
14.决策能力:学会权衡利弊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15.人际关系管理:建立并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以提高生活质量。
16.自我反思:定期回顾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以改进和提高。
17.自我疗愈:学会原谅和释放过去的伤痛,以减轻心理负担。
18.社交技巧:提高社交技巧,以更好地与他人互动和交流。
19.创造力:发掘和培养创造力,以丰富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
20.自我实现:追求个人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
21.感恩心态:培养感恩心态,以珍惜和感激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22.宽容与包容:学会宽容和包容他人的差异和不足,以促进和谐共处。
23.自我平衡:在工作、生活和娱乐之间找到平衡,以保持身心健康。
24.人生智慧:不断汲取人生智慧,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
这些课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都是独特的,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验来调整和发展这些课程。
四年级下册语文23,24,25,课中心思想
四年级下册语文23,24,25,课中心思想
23课《“诺曼底号”遇险记》
这篇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船上60人有秩序的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危急关头,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的崇高品。
24课《黄继光》
一文记叙了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身体堵住敌人枪口,壮烈牺牲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25课《宝葫芦的秘密》
一文的主人公是王葆,他从小就从奶奶那里听说的故事,他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有一个。
人生的24堂课
人生的24堂课人生的24堂课是一个广泛的主题,涵盖了人生中的各种重要方面。
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努力改进自己。
2. 目标设定:设定明确、可实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3. 时间管理:有效地管理时间,以实现目标并保持生活的平衡。
4. 健康与健身: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5. 财务管理:学会理财,包括预算、储蓄、投资和消费等方面。
6. 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朋友、同事和社会群体。
7. 爱情与伴侣关系:学会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伴侣关系,以及处理分手和离婚等问题。
8. 自我保护: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包括身体、心理和情感方面的伤害。
9. 决策制定:学会做出明智的决策,包括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做出选择。
10. 情绪管理: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以保持冷静和理智。
11. 自我激励:学会激励自己,以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动力。
12. 沟通技巧:学会有效地沟通,包括倾听、表达和解决冲突等方面。
13. 领导力:学会成为有效的领导者,包括激励团队、制定目标和做出决策等方面。
14. 创造力:学会发挥创造力,以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15. 适应性:学会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16. 感恩与幸福:学会感恩和寻找幸福,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17. 忍耐与宽容:学会忍耐和理解他人,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8. 独立与自主: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以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19. 同情与关爱:学会同情和理解他人,以建立互助和支持的社会关系。
20. 谦逊与低调:学会保持谦逊和低调的态度,以避免骄傲和自满。
21. 持续学习:学会持续学习和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22. 真诚与诚实:学会真诚和诚实地对待他人和自己,以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23. 责任与担当: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4. 追求卓越:学会追求卓越和成功,以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七单元第 24 课《京剧趣谈》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七单元第24 课《京剧趣谈》重要知识点归纳一、引言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在部编版语文上册的学习中,《京剧趣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京剧艺术的精彩大门。
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这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点吧。
二、课文基本信息1.写作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徐城北以其对京剧的深入了解和热爱,创作了这篇文章,旨在向读者介绍京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2.主题:本文通过介绍京剧表演中的“马鞭” 和“亮相”,展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3.文学体裁:说明文。
4.作者信息: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梅兰芳与20 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
5.主要内容:分别阐述了京剧表演中“马鞭” 的运用和“亮相” 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所体现出的京剧艺术特色。
6.中心思想:展示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重点字词1.生字读音、写法和词义:1.骋(chěng):奔跑。
如“驰骋”。
文中“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 这里的“驰骋” 可体现出马鞭在京剧表演中所象征的马匹的奔跑状态。
2.尴(gān):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如“尴尬”。
文中未直接出现该字的此词义,但在介绍京剧表演的一些独特之处时,可能会让不熟悉的人感到有些“尴尬”,不知如何理解。
3.尬(gà):见“尴”。
常与“尴” 组成“尴尬” 一词。
4.奴(nú):受人役使,没有人身自由。
如“奴隶”。
在文中不是此词义,而是在介绍京剧表演时,可能会用“奴” 字举例说明一些字词在京剧语境中的特殊用法,但不作为重点生字讲解。
5.锣(luó):一种铜制的打击乐器。
如“锣鼓”。
文中“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可想象在京剧表演中,锣鼓声可能会在某些关键时刻响起,增强表演的节奏感和紧张感。
人生的24堂课
人生的24堂课(实用版)目录1.人生的 24 堂课简介2.人生的 24 堂课的主要内容3.人生的 24 堂课的作者及其背景4.人生的 24 堂课的核心理念5.人生的 24 堂课的实际应用正文【人生的 24 堂课简介】《人生的 24 堂课》是一本由美国作家、企业家、营销专家杰伊·艾利斯(Jay Alammar)编写的自我发展指南。
这本书以每章一个课程的形式,向读者传授了 24 个重要的生活经验和成功秘诀。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以及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这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课程,旨在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人生的 24 堂课的主要内容】《人生的 24 堂课》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目标设定:如何设定明确的目标、如何为实现目标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
2.时间管理: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如何克服拖延症和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3.人际关系: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4.自我提升: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如何保持学习和成长的心态。
5.心态调整: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如何应对压力和挫折。
6.财务管理:如何理财、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人生的 24 堂课的作者及其背景】杰伊·艾利斯(Jay Alammar)是一位美国作家、企业家和营销专家。
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通过观察和分析成功人士的特质和行为,他总结出了这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课程,旨在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人生的 24 堂课的核心理念】《人生的 24 堂课》的核心理念是: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和方法来实现的。
作者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原则和方法,任何人都能够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人生的 24 堂课的实际应用】《人生的 24 堂课》中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通过学习目标设定和时间管理,读者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高自己的效率和产出。
第24 课《带上她的眼睛 》 课件 (共32张PPT)
合作探究
(3)仅仅出现两次的主任,对小说的作用如何?在结构上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自主学习
03 识文本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情节概述:人类使用地航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航飞船在航 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有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只剩下 一名女领航员被困无法返回地面,“我”戴上她的“传感眼镜”——相当于戴 着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谁知那竟是“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最后一次地 面探索,而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
作品: 《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 《超新星纪元》《三体》三部曲。
自主学习
01 晓常识
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 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 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 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 “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自主学习
01 晓常识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漫步( màn吟 ) 天yá海角( 涯 )
岩浆( jiāng ) 地幔( màn ) 孤零零( líng ) 不qī而至( 期 ) 心有灵xī( 犀 )
自主学习
02 夯基础
(2)词语解释
吝啬:保守,保住使不失去;过分爱惜己之财物,当用而不用。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多愁善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心有灵犀: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 迄今为止: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
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 的一种文学样式。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 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 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 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深藏的某些幻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 寓言四则公开课 PPT课件
合作探究
1.探究人物 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 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 (1)赫耳墨斯的性格:赫耳墨斯来到人 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爱慕 虚荣的性格;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 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 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 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 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合作探究
3.写作借鉴 深入文章,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交流点拨】 (1)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 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 )不同点:①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 ,把情节
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战斗,战胜 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网粘住。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3.一词多义。 其财(丢失) 暮而果大亡 . (1)亡 而入胡(逃跑) 马无故亡 . 数月(经过) 居 . (2)居 (居住) 面山而居 . 胡骏马而归(带领) 其马将 . (3)将 信将 疑(且、又) 将 . .
自主预习
4.解释下列活用的文言词语。 (1)近塞上之人(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2)家富良马(形容词用作动词,有很多) (3)有善术者(形容词用作动词,精通,擅长)
②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③表现方法不同:《赫》把神当做人来写。《蚊》则用拟人 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④表达方式不同:《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
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运 用语言、动作描写,表现蚊子勇敢机智,藐视强大的敌人。
三上科学第二十四课-天平,必备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必备知识点
第24课天平
1、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它精准、便利、快捷。
2、质量的常用单位有克、千克、吨等。
3、1千克(kg)=1000克1吨(t)=1000千克
4、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表示。
千克用“kg”表示。
吨用“t”表示。
5、天平构成:砝码、托盘、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平衡螺母。
6、天平的使用方法:
(1)水平放置天平。
游码归零。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左盘放要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
砝码用镊子夹取,夹取时先大后下。
再拨动游码,使指针再次指向分度盘中央。
(3)先读取砝码质量,在读取游码的刻度值,两者相加就是物体的质量。
7、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比估计准确。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金钱的魔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金钱的魔力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24课《金钱的魔力》课文要求学生认识4个生字。
小编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课文《金钱的魔力》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金钱的魔力》课文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先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
我把它穿上。
衣服并不合身,而且一点儿也不好看,但它是新的,我很想把它买下来,便没有挑剔,只是颇为胆怯地说道:请你们通融通融,让我过几天再来付钱吧。
我身边没有带着零钱哩。
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这可叫我冒火了,于是我们说:朋友,你对一个陌生人可别单凭他的穿着来判断他的身份吧。
这套衣服的钱我完全出得起,我不过是不愿意叫你们为难,怕你们换不开一张大钞票罢了。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可是你要开口教训人的话,那我倒要告诉你,像你这样凭空武断,认为我们换不开你身边可能带着的什么大钞票,那未免是瞎操心,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说道:啊,那好极了,我向你道歉。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老板赶紧跑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他兴致勃勃地问道:喂,怎么回事?出了什么岔子吗?我说:什么岔子也没有。
我在等到他找钱。
好吧,好吧,托德,快把钱找给他,快把钱找给他。
托德回嘴说:把钱找给他!说说倒容易,先生,请你自己看看这张钞票吧。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兴奋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这类事情。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大道之行也》课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食。
世外桃源应该是根据“大同”社会体制 构想出来的。
《 听 大 曲 同 : 颂 》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 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 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 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 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 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 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 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因此 造反 害人
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兴起 这 是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把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 (人人)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 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 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 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 丧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对于财货,人 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 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 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 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 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全文结构:
• 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1.满足生存需要 2.满足发展需要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 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 现实社会的影子?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 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八年级上册历史24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24课笔记八年级上册历史24课笔记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理:1. 甲午中日战争背景: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扩张军备、发动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
经过:1894年7月,日本海军突然袭击中国北洋舰队,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损失惨重;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在中国大陆上迅速扩张势力,先后占领大连、旅顺等地,控制了辽东半岛。
结果: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中国认明、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影响:使外国进一步掠夺和剥削中国,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控制和操纵中国财政及经济命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同时,刺激了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2. 瓜分中国狂潮背景: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国家更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表现: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保持中国市场开放。
美日俄德英法六国签订《六国共同密约》,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干涉中国革命。
结果:列强在中国展开了资本输出的激烈竞争,中国的经济命脉被帝国主义列强牢牢地控制着。
此外,列强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3.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了资本输出的激烈竞争,还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经过:19世纪末,外国教会在中国传教并干涉中国内政,引发多起教案。
尤其是山东冠县、平原县的梨园屯教案,使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教材分析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
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
在这部分钟,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序,要让学生了解“赠序”和“书序”的异同点。
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得多,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在的优越条件,努力钻研,早日成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
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U盘及资料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在困境中求学不辍的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
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
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
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
年老辞官。
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著有《宋学士集》。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
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
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
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四、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
3、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审美鉴赏。
1、围绕“用审美的眼光看,你觉得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的话题展开讨论。
2、赏析本文的说理美、手法美、语言美。
三、深层研讨,课堂小结。
讨论“作者求学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或“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学生分小组讨论。
) ’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
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
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
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四、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
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
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
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
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
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教师板书(边讲述边板书)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勤幼时——借书——室内抄书——嗜学苦
且中
艰加冠——求教——百里叩问——益墓圣贤之道作
若
此当余之从师也——求学——负籍远游——中有足乐者乐
七、资料链接一、关于“序”
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
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叫“赠序”(和“书序”不同)。
本文就是明代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
我们学过的《(指南录)后序》是一篇书序,书序是写在书的前面或后面,意在交待成书的过程、背景等。
二、明初散文’
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经历了社会动乱,对治乱兴亡的体验较深,因此创作比较贴近现实。
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等。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
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刘基则诗文兼长。
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卖柑者言》可为代表。
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