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模型建构

合集下载

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

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

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中职生学业评价现状及其问题•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目标•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内容与方法•学业评价体系实施保障与效果评估01中职生学业评价现状及其问题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考试评分制度。

这种方式重考试轻实践,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全面评价。

评价方式单一现有的学业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内容片面中职生学业评价现状描述缺乏实践性评价现有的评价体系过于依赖书面考试,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评价,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忽视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才能和学习方式,现有的评价体系往往忽视这些个体差异,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激励机制不足现有的评价体系过于强调“扣分”和“惩罚”,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有学业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适应人才培养需求0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学业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促进教育公平02通过改革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03通过引入实践性评价、激励机制等改革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2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目标学业评价体系应该公平、公正、公开,避免主观因素和歧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好的评价。

公平性原则评价体系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多个方面,避免单一指标评价,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综合性原则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导向性,明确评价标准和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

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

03
评价实施过程
制定评价计划
1 2 3
明确评价目的
在制定评价计划时,应首先明确评价的目的,是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还是为 了其他目的。
确定评价内容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评价的具体内 容,包括知识技能、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 。
安排评价时间
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评价的 时间节点,确保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确定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职业标准
01
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应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确保评价标准的规
范性和科学性。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02
在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
合学校特色的评价标准。
明确评价方式
03
根据评价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
定、实操考核等。
组织评价活动
01
评价原则
科学性
评价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 ,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
习成果。
公平性
评价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机 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发展性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不仅关注结果,还要关注学生 的进步和成长。
有效性
评价应具有实际效用,能够为 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帮助教
师改进教学方法。
VS
培养职业素养
除了技能,还应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团 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多元化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注重学习过程和进步。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同时结合教师、同学等多方评价,使评价更全面。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精选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精选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精选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目录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1
“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5
项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9
生产性实训质量评价体系
15
工学结合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20
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 28
学科学习质量周评价表

35
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表
38
学生就业满意度评价表
40
附件1: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根据不同课程类型进行有针对性评价。
1、文化课、春季高考方向。重点在做到三个“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做到“三讲”。讲重点、讲难 点、讲关键点:做到"三不讲”.自学会的不讲、超大纲的不讲,不实用的不讲:做到”三个关注飞关注全面、关注后进 、关注全程。
2、专业课方向:重点在创设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设计体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过程 体现课改理念,采用理实一体、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主题教学等方法组织教学,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 引进企业团队管理理念,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学习任。
2、教学效果由评价人员根据向学生访谈情况填写:
3、学生对教学的综合反映是指教学态度、内容、方法、效果和教学秩序等。
课堂听课评价表(专业课) 备注:1、总分90-100分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一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 为不及格; 2、教学效果由评价人员根据向学生访谈情况填写。 3、学生对教学的综合反映是指教学态度、内容、方法、效果和教学秩序等。 实训(实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听课教师用) 备注:1.总分90-100分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阶段,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学校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首先,学业评价体系应包括多个维度的指标。

学生的学业表现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体现,还应该考虑到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因此,学业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科知识掌握的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全面素质。

其次,学业评价体系应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核心,学业评价体系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通过考核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评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程度。

同时,还应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三,学业评价体系应兼顾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评价,用于获得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毕业证书。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学业评价体系应与学校教育特点相适应。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是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学业评价体系应该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学生应参与一定的实践项目和实训活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与评价体系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多个维度的指标,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兼顾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并与学校教育特点相适应。

只有建立完善的学业评价体系,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本文分别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成绩与职业道德评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期间中职生实训考核与评价,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的评价,学生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等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标签:中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目前,职业学校对学生学业评价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普通教育的思路与做法,如何打破单纯的以学习成绩论成败、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旧评价体系和考试,构建适合中职生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帮助职业学校学生重塑自信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课成绩与职业道德评价1、建立科学的德育整体考核评价机制评价形式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如日常学生管理办法进行学生德育操行分考评。

由初评(学生进行自评、他评相结合)、合议(任课老师)、班主任老师核定、德育课老师评议等多层次、多环节地量化考评。

2、评价主体多样性与评价方法多样性结合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要树立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德育思想;改观德育课教师单一的考评的办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评价主体,除教师评价外,积极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班级评价等环节;在课外时间中,让其他任课老师、班主任、学生管理教师及每周值班校两级干部参与其中;同时将每周社会实践周班也纳入其考评中,通过不同的量化表格全方位地评价学生。

3、过程性评价与最终性评价相结合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不能仅只限于考查理论知识为主应知考试,德育课程组制定相应的考评办法,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相应的德育学习进行最终性评价。

如: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40%(考勤、课堂表现、大作业和社会实践各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灵活采取开卷、闭卷、面试等考核方法,这样就将打破了原有的一考定乾坤,而是把平时各层次考核都纳入量化之中。

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之本质特征探析

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之本质特征探析

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之本质特征探析【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二阶段三课堂”评价体系作为一种评价学生学业重要方式,丰富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这一评价体系的根本属性,从整体上规定了评价的性质和实施。

通过对这一学业评价体系的内涵解读、顶层理念解析和基本表征阐述,来探析这一学业评价体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本质特征中等职业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是构建该评价体系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否则其建设工作会陷入盲目状态,脱离科学发展的轨道。

全面、正确理解其本质特征,这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实施与发展才会科学、合理与可持续。

一、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之内涵解读“二阶段三课堂”的学业评价体系,是根据中职教育的特征,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起的综合评价体系。

这一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中等职业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包含了两个阶段、三类课堂和四维评价内容。

[1](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两个阶段。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要与行业紧密结合,学生既要接受学校教育,也要接受企业教育,所以学生的学业一般是分两个阶段来完成的,即“学校学习”和“单位顶岗实习”。

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时两个阶段都要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的完整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三类课堂。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分为三类课堂,即基础理论课堂、技能实训课堂和行业岗位课堂。

基础理论课堂是指公共素质课、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等,需要以理论学习为主的课堂;技能实训课堂是指需要利用实验实训设备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堂;行业岗位课堂是指要行业见习、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课堂。

三类课堂有其不同特点和任务,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虽有共同点,但应有所区别,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才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VIP专享】中高职“2 3”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框架

【VIP专享】中高职“2 3”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框架

中高职“2+3”衔接模式XX专业教学标准
四、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1.××××××(××××××)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

教学实施与评价
六、教学要求
重点说明理论课、实践课、理实一体课等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要求。

七、教学管理
重点说明教学制度及执行、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要求。

八、教学评价
重点说明学业考核的要求(如考核主体、内容与方式方法等)。

九、教学条件
(1)实训实习环境
重点说明理实一体课程、实践课程教学所需要实训条件的配置标准。

(2)专业师资
重点说明专业课所需要的师资配置标准。

其他
十、毕业标准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同时必须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毕业总学分达***学分。

其中专业课程***学分(专业理论课程***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单项技能训练课程***学分、综合实践项目课程***学分),拓展课程***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学分)。

而且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证书之一,方可毕业。

中职学校 二阶段三课堂 评价体系模型建构

中职学校 二阶段三课堂 评价体系模型建构

教育改革是当前社会各界颇为关心的热点问题。

教育评价往往以“指挥棒”的形式引导着教育活动方向。

如果说学校评价、教师评价、校长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保护伞”,那么学生的学业评价就是教育评价的“硬核”。

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业评价,还有“普教评价模式”的影子。

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情况进行“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评价,促进中职学生思想性素质、身心性素质、知识性素质、方法性素质、技能性素质和能力性素质“六性”素质结构[1]的养成,增强其就业能力,是我们建构“二阶段三课堂”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初衷。

一、关于“评价、学业评价与学生评价”概念界定“评价”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价值,而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指事物的用途和积极作用。

对评价者来说,有用的和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就是有价值的,反之亦是无价值。

进行评价必须进行价值判断,没有“价值判断”的评价不能称之为评价,只是描述或议论。

“学业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与表现的评价。

学业评价并不是学生评价,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下位概念。

学业评价也不等于考试,学业评价是考试的上位概念。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生评价———学业评价———考试。

由于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中最常用的一个评价手段,所以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学业评价被等同于学生评价。

克龙巴赫(Cron-bach,L.J)把学生评价分为最佳表现的评价和通常表现的评价两类。

最佳表现评价指学生在动机充分调动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好表现。

这类评价主要判断学生潜在能力和学习成果。

通常表现评价用于判断学生未来学习的能力、态度等个人素质。

[2]在我国,习惯于把“最佳表现”评价称为学业评价,通常表现评价称为素质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两阶段三课堂”学生学业评价主要由评价主体客观、科学地量化与非量化测量,学生对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已开设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状况、认知状况、掌握状况以及行为变化。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的高质量就业离不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诊断课堂教学质量呢?要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要诊断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不足,以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为出发点,结合学校、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不足(一)专家式评价专家式评价主要表现为教研员调研听课,少数外聘学科领域专家来校指导听课。

专家级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广阔的教学视野,在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重点聚焦课程的改革和骨干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诊断精准,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

但其成熟的教学研究风格也同样是问题所在,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专家经常依据自己固有的研究理论和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严苛的要求,甚至与课堂实际可行性有较大距离,对授课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一定伤害。

(二)行业大师式评价行业大师式评价主要表现为聘请行业、企业大师指导听课。

此类专家最大特点是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行业、企业文化背景,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更关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能力、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学生课堂关注度与师生互动效力、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结合等方面情况,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偏向务实性和技术专业性。

但行业、企业工作的经验,导致行业大师过度强调知识转化为技术的能力要求,却不能对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教学做出合理指导,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性欣赏不足,对知识系统性评价不够科学,对课堂改进和发展评价不到位。

(三)同行评价同行评价最为常见,包括相同学科教师听课评价、不同学科教师听课评价。

此类评价最大特点是:教师对课堂教学都有相当程度的体验,对学科知识和教学环节熟悉,清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潘国章教学诊改482019年7-8月河南教育.职成教楚彼此个性,了解学生情况。

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量的评价体 系。
关键 词 : 中职 学生 ; 学习质量 ; 评价体 系
中图分类号 : G 7 1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9 1 5 4 ( 2 0 1 5 ) O 8 —0 0 9 5 —0 3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政府 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
对象 , 使 其知 晓结果 , 并 帮助其 分 析评价 结果 中的利 弊
得失 ; 所谓使用 , 是指将评价结果整理成 书面文字 , 让 更多具有类似情况 的人 明晰 自身 的情况 , 并藉此调整
和 改变 自己的现状 。 ( 三) 评 价体 系建 构之 注意 事项
给出评价 , 最后再给出整体评价 , 因此 , 评价对象 的可
才可以使评价效果更加凸显。
2 . 谁 来评
Hale Waihona Puke 对象 、 评价主体 、 评价标准 、 评价方式及评价结果处理
等 五 大要素 , 在这 一 系统性 过程 中 , 每一要 素 的处理 都 有 一 定 的关 键 事项 需 要注 意 。 ( 1 ) 对 评 价对 象 而 言 , 既 需 定位 准确 , 又需 拆分 合理 , 避免 对评 价对 象进 行 片面

评什 么要确定的是评价对象 , 也 即 评 价 的客 体 。 对 于评 价对 象 , 需要 注 意三点 : 一是 评 价对 象 的可评 价
特定 事物 价值 的判 断活动 。
性, 在层次和类别上相对多样 , 而不是简单地好与坏 的 区别 。这 种简单地好 与坏的评价 , 更多是人 们意识深 处 的一种 既定评价思维 , 不需要用评价体系来对其进
范大学教 育学 院, 硕士 , 主要研 究方向 : 特殊教育理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4 ~ 2 8

中职项目任务式专业课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职项目任务式专业课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职项目任务式专业课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教育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把握学生学习的节奏,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改进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升素质提供机会,必须建立一个可以有效地评价中职项目任务式专业课学业的评价体系。

为了构建一个系统完善、全面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体系,以期达到课程目标,实现素质教育,必须把以下要素作为三大基本支撑点:第一,定位精准,建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中职课程的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过考核学生知识、技能、思想和行为的发展,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效地反映出课程要求和学习能力,更好地指导和改进教学。

第二,以项目任务为导向,构建积极健康的学业评价环境。

在项目任务式教学环境中,任务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任务驱动是促进项目任务完成的有效激励机制,学生应以任务完成为核心,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业评价的可操作性。

要有效推进学生学业评价,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各种考评手段,比如电子测验、纸面考试等,实现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反馈,使教学更加精准智能。

总而言之,中职项目任务式学业评价的构建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严格遵循系统原则,践行课程不断改进。

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检验,对学生学业表现进行全面评价,更有效地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建设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是推进项目任务式专业课学业评价的重要战略抓手。

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关键的支撑因素,确定课程,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建立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实施教学评价,加强教学管理。

此外,要加强技术支持,遵循系统原则,完善信息化教学,有效提高教学、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构建中职项目任务式专业课学业评价体系的途径,以期达到目标,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学业发展。

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

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

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近年来,中职教育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中职生的学业评价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应具备全面性。

中职生的学业评价不仅仅只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包括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情况。

在学科知识方面,可以采用学科考试、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价;在学生素质和能力方面,可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职业能力评价、实践动手能力评价等。

通过全面评价,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

其次,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应具备具体性。

中职教育注重培养职业能力,因此学业评价体系应该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在具体职业领域的能力水平。

例如,在机电类专业中,可以通过机械操作、电路原理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酒店管理类专业中,可以通过模拟实践和酒店管理知识的考核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通过具体评价,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具体职业领域的能力水平。

此外,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应具备可比性。

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需要与社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相对应,与高等教育对入学要求相协调。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获得高职院校的录取资格或者进入就业岗位。

为了实现可比性,可以采用标准化的评价体系,通过统一制定的评价标准和考试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各地学生的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最后,中职生学业评价体系应具备连续性。

中职生的学业评价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单次考试评价。

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科基础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提高。

因此,学业评价体系可以设置多次评价节点,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模拟实践操作评价等,通过不同节点的评价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需要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

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

改革开放至今,职业教育逐步迎来发展的春天。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发展的态势也愈加趋于稳定。

但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革故鼎新的诉求。

下面,笔者从建构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业评价体系的要素出发,分别阐述建构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业评价体系的价值理念、基本原则、架构因素、实施程序和保障措施等,以期在此基础上建构科学规范且合理的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业评价体系,顺应改革趋势,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一、建构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业评价体系的价值理念1.以人为本在构建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应摆在首要位置。

评价只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以成绩高低简单地将学生划分等级、区分好坏。

以人为本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和照顾,因此在着手建构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融入其中。

2.追求发展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业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在于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因而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应立足追求发展,将发展性评价理念融入其中。

一方面,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让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

另一方面,发展性评价可以协助教师针对教学方面查漏补缺,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师生双方良性发展。

3.强调过程终结性评价注重教育结果所要达到的目标,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与反馈功能,过程性评价则重视提高学习过程的质量[1]。

评价结果固然重要,而评价过程更为重要,其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无论在什么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所表现出的都是一种动态,而不是静止。

因此,注重评价理念的过程性有利于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

二、建构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1.自评与他评兼顾原则自评主要是针对学生内部评价系统的构建,其特点表现在动态、直接。

而他评则是针对学生外部评价系统的构建,其特点表现在静态、间接。

中等职业学生劳动素养“三生三维”评价体系建构

中等职业学生劳动素养“三生三维”评价体系建构

中等职业学生劳动素养“三生三维”评价体系建构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目前中等职业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指标狭窄、评价标准不清晰等。

为了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本文提出了“三生三维”评价体系。

“三生三维”评价体系包括生活、学习、创新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细分为三个维度。

在生活方面,我们将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作为评价的维度。

在学习方面,我们将学生的基本学科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与动机作为评价的维度。

在创新方面,我们将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评价的维度。

首先,生活方面的评价是评价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在身心健康方面,我们关注学生的体能、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在生活习惯方面,我们注重学生的作息规律、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整洁度。

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我们评价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参与和公益行为。

其次,学习方面的评价是评价学生的基本学科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与动机。

在基本学科知识方面,我们评价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在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我们关注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兴趣与动机方面,我们重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程度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动机。

最后,创新方面的评价是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创造力方面,我们关注学生对新事物的创造和创新的能力。

在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我们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合作和领导能力。

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我们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方法和效果。

为了实施“三生三维”评价体系,我们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学业成绩评定等。

同时,我们需要培养学校教师的评价能力,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总之,中等职业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构建“三生三维”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综上所述,在评价中等职业学生的劳动素养时,我们应该考虑其社会责任感、学习方面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模式应该包括学业成绩、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一、学业成绩评价:学业成绩是中职学生评价的基础,使用传统的成绩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在学科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上的表现。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年级排名、学科成绩等,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

二、综合能力评价:综合能力是中职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口语表达能力的测试、小组合作项目的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等,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在不同维度上的能力表现。

三、实践经验评价:中职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习实训、实践项目等。

实践经验是衡量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参考,可以通过实践情况记录、实践报告、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

四、学科竞赛评价:学科竞赛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学科竞赛成绩、获奖情况等,以评价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

五、社会实践评价:社会实践是中职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方式展开评价。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社会实践的时长、参与活动的质量、对社区的贡献等,以评价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积极性和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应该包括学业成绩、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这样的评价模式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评价过程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之运作效果设想

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之运作效果设想

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之运作效果设想作者:丁建庆冯晓波来源:《职教论坛》2011年第09期摘要:针对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应用,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即从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主体的学生与教师,参与组织、管理、具体实施评价工作的学校,以及整个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发展三个维度上探讨了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这一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运作效果,同时也对影响运作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该“2+3”学业评价模式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运作效果作者简介:丁建庆(1966-),男,重庆人,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校长,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冯晓波(1986-),女,山西大同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课题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及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A080021),课题主持人:林安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9-0050-03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生学业评价模式,为针对非学分制的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一种新模式,可简称为中职“2+3”学业评价模式。

其“二阶段”指的是学生的中职学习阶段可以分为学校学习与顶岗实习两个阶段;“三课堂”指的是学生在学校和顶岗实习期间所受教育的三类课堂形式:基础理论课堂、技能实训课堂和行业岗位课堂。

该评价模式运用近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基于克服当前中职教育学业评价存在的种种弊端而提出,以学习的时间构成、学习的知识构成、学习的能力构成为线索,倡导学业评价的激励性、有效性,对培养具有“六性”素质结构的高素质中职人才、达成中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1]。

一、“二阶段三课堂”评价原理的基本运用(一)“二阶段”原理的运用目前的中职教育大多实行在校2年和顶岗实习1年的3年制基本模式,又称中职学习的“2+1”模式。

关于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关于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关于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作者:林安全陈好连丁建庆来源:《职教论坛》2011年第06期摘要:在对重庆市中职学校的学业评价现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中职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多元智能理论和霍兰德职业选择分析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多元化评价的视角深入探寻了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以期为今后的学业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多元评价作者简介:林安全(1969-),男。

重庆人,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副枝长,中职高级教师,重庆市北碚区中职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陈好连(1987-),女。

江西九江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职业教育发展与比较;丁建庆(1966-),男,重庆人,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校长,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及机制研究》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A080021),课题主持人:林安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6-0047-434一、对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研究的意义中职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教育评价是加强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

职业技术教育评价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所确定的办学目标,通过科学的方法技术。

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及其效益作出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

中职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评价,而学生评价体系中最基础的评价是学业评价。

因此,探讨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规律是促使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重庆市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现状之调查报告调查问卷表明:27%的教师认为所在中职学校学业评价的随意性大,55%的教师认为本校开展有学业评价这份工作,但是不够系统全面。

而且各中职学校的学业评价工作均以各自学校的自主评价为主,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机制。

关于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关于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作者: 林安全[1];陈好连[2];丁建庆[1]
作者机构: [1]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2]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 职教论坛
页码: 47-5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多元评价
摘要:在对重庆市中职学校的学业评价现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中职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多元智能理论和霍兰德职业选择分析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多元化评价的视角深入探寻了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以期为今后的学业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模型建构作者:林安全周柯来源:《职教论坛》2011年第09期摘要:学生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对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做了初步的描绘,提出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五边形模型。

关键词: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基本模型勾勒作者简介:林安全(1968-),男,重庆人,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中职高级教师,重庆市北碚区中职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周柯(1985-),女,河南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课题: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及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A080021),主持人:林安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9-0053-04教育改革是当前社会各界颇为关心的热点问题。

教育评价往往以“指挥棒”的形式引导着教育活动方向。

如果说学校评价、教师评价、校长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保护伞”,那么学生的学业评价就是教育评价的“硬核”。

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业评价,还有“普教评价模式”的影子。

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情况进行“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评价,促进中职学生思想性素质、身心性素质、知识性素质、方法性素质、技能性素质和能力性素质“六性”素质结构[1]的养成,增强其就业能力,是我们建构“二阶段三课堂”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初衷。

一、关于“评价、学业评价与学生评价”概念界定“评价”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价值,而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指事物的用途和积极作用。

对评价者来说,有用的和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就是有价值的,反之亦是无价值。

进行评价必须进行价值判断,没有“价值判断”的评价不能称之为评价,只是描述或议论。

“学业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与表现的评价。

学业评价并不是学生评价,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下位概念。

学业评价也不等于考试,学业评价是考试的上位概念。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生评价——学业评价——考试。

由于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中最常用的一个评价手段,所以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学业评价被等同于学生评价。

克龙巴赫(Cronbach,L.J)把学生评价分为最佳表现的评价和通常表现的评价两类。

最佳表现评价指学生在动机充分调动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好表现。

这类评价主要判断学生潜在能力和学习成果。

通常表现评价用于判断学生未来学习的能力、态度等个人素质。

[2]在我国,习惯于把“最佳表现”评价称为学业评价,通常表现评价称为素质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两阶段三课堂”学生学业评价主要由评价主体客观、科学地量化与非量化测量,学生对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已开设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状况、认知状况、掌握状况以及行为变化。

通过学业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已开设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以及所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应以人为本,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模型分析在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认识的前提下,围绕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一个分析模型,以较直观的方式帮助理解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

如图1所示,将以五边形的方式对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的模型做简单阐述:(一)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模型之评价阶段中职学校教学坚守“三所对接”,即教师所教的,学生所学的,企业所用的三者之间紧密结合,关注教师的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关注企业的用人要求,要求教师所教内容与所用对接,学生所学内容与所用对接,有了上述的两个对接,企业才能有较高的员工质量,有了高质量的员工,产品质量就有保障。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为三年,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实行“2+1”模式,即两年学校学习,一年单位顶岗实习,学生学业通过两个阶段完成,那么学业评价也要针对两个学习阶段分别进行评价,评价分为“学校阶段”和“顶位顶岗实习阶段”。

学校阶段由学校评价,顶岗实习阶段由企业评价。

(见图2)(二)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评价模型之评价内容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学科学业成绩、职业道德素养、岗位适应能力和个性特长发展。

学科学业成绩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成绩和专业技能课程成绩。

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身心素质。

岗位适应能力主要指顶岗实习表现。

个性特长发展主要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即每个人都具有九种智力,其基本的性质是多元,不是一种智力,而是一组能力。

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智力能力,个体所具备的智能只有优势之别,并无优劣之别。

每一种智能的发展都源于原生的模仿能力,但是更多的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形成。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评价时,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策略都要体现多元化,要对学生学习的智力、过程、情景、能力进行多元化分析、评估,以形成合理的多元学业评价。

建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人格和兴趣为意旨,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评价体系。

(三)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评价模型之评价方式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通过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三个部分来进行,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方式来表现学生学业评价多元化。

1.评价主体。

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构成学生的学业评价。

如表1:表1重庆中职学校评价主体构成统计表[3]从表1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行教师主导下的多主体评价将成为今后开展学业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

故各中职学校的学业评价工作应在充分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学生、企业和家长的积极性,以构建一种教师、学生、企业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2.评价方法。

由书面检测、口头表述、实际操作、项目完成、学生作品、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档案袋法、证书法等不同的评价方法的评价组成学生的学业评价。

以档案袋为例,档案袋评价法又称“历程档案评价”“成长袋评价”,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档案袋评价有利于学生评价功能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系统化,评价形式的人性化,评价主体的自主化,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

档案袋的内容基本都是学生的作品,克服了传统评价的单一性,使学生能充分的展示自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3.评价手段。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的技能掌握和运用要经历一个过程,所以把评价分为过程评价阶段和终结评价阶段。

过程和结果并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既包含了对学习知识技能的评价,也包含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评价(表2)。

表2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表学生个性特长替代评价的方式。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有75%的教师认为对于部分学科学习较差但又有特长的学生,经过相关部门认定的个性特长可以替代1-2门学校必修的专业课程或其它课程,不必再次对这些课程进行重复评价。

[4]替代性评价将成为中职学校今后开展学业评价工作的重要思路,替代性评价强调学业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应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由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长代替1-2门学科的评价。

改变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

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和谐发展。

评价结果多种形式呈现的方式。

评价结果可以呈现的方式有等级、百分制、评语等,或者综合呈现方式。

如成绩采用等级制,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等。

具体计分按150分计算,分数及级次,具体见表3:表3评价结果成绩等级制表(四)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模型之评价原则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应遵守以下五个学业评价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它为教育评价奠定了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一定文化素养、良好职业道德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在生产、管理一线工作的中初级技能人才。

对中职学生进行学业评价,仅评价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故评价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评价的原则。

2.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可简称为“三公”原则,“三公”原则是教育评价的基石。

《吕氏春秋》中说“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对中职学生进行学业评价,要坚守“三公”原则。

教师要一碗水端平,不看人行事,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学生,有较高的透明度,使学生享有应有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获得均等的学习机会。

3.灵活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

在学业评价中,各中职院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评价标准与方法,进行灵活评价,不要提空头理论,所提方法、标准在现实评价中能够具体实现,当然,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现实条件,不能刻舟求剑,生搬硬套,应该与时俱进,合理选择,灵活评价。

可操作性原则是基础,灵活性原则是发展,可操作性原则是灵活变化的度,灵活学原则是在可操作性原则限制范围内的灵活,要动态的适用原则。

4.职业性原则。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中职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劳动者和高素质专业人。

学业评价要遵循职业性的原则,以激励学生的职业道路健康、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培育学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态度。

以职业生涯设计为载体,搭建规范教育的平台。

5.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运用发展性评价理论研究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发展性、开放性、未来性,发展性评价是本课题的突出特点之一。

(五)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模型之评价层面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可以把中职学校的课堂分为三类课堂,即基础理论课堂、技能实训课堂和企业岗位课堂,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从这三类课堂出发,形成三种层面的评价,即基础理论课堂层面评价、技能实训课堂层面评价、企业岗位课堂层面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