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蓝宝书-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第二版 第一章 绪论 PPT课件
❖ 兴奋的客观指标:兴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腺 细胞的分泌、肌细胞的收缩、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 动等。由于这些不同改变之前均先出现生物电变化, 即出现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故动作电位 通常被认为是发生兴奋的客观指标。
❖ 可兴奋细胞(excitable cell):接受刺激后能产生 动作电位的细胞,如肌细胞、神经细胞及腺细胞。
信息可以使控制部分发出相反的控制信息,因而能 够纠正输出变量的偏差,这类调节过程称为负反馈。 ❖ 负反馈调节是双向的、可逆的,当系统的功能活动 过强时,可通过负反馈使该活动减弱;同样,当系 统的功能活动过弱时,又可通过负反馈使该活动加 强。
二、反馈控制系统
❖ ◆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是维持系统于平衡状态。 如人体内的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知识主要是 通过实验获得的,针对具体研究对象的不 同,可将生理学研究分为三个层次: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细胞是组成动物机体最 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动物体的各种功能活动 最终都是在细胞内进行 的物理与化学反应,如 腺细胞的分泌、神经细 胞的生物电活动、肌细 胞的收缩等。
❖ (三)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
❖ 以动物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体功能活动的过程、 整体内各种功能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对动 物体功能活动的影响等,这些都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 范畴。
❖ 如动物各种生理正常值的确定就是通过对大量人体的 调查与测量得到的。
❖ 方法: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 兴奋性是一种能力,因此有高低之分,并且是可以 测量的。不同的组织细胞的兴奋性高低不同,如神 经细胞兴奋性就高于肌肉细胞。即便是同一种细胞, 在不同的功能状态下,其兴奋性也会发生变化
2024年生理学-(目录版)
生理学-(目录版)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及其各部分功能的科学。
它涉及从分子和细胞层面到整个生物体的各个层面,以揭示生命现象的内在机制。
本文将简要介绍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主要分支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念1.生命现象:生理学研究的核心是生命现象,包括生长、发育、繁殖、代谢、运动、感觉、思维等。
生命现象是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而展现出的各种功能。
2.功能与结构: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功能,但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
生物体的结构为其功能提供物质基础,而功能则体现结构的适应性。
生理学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关系,揭示生命现象的内在规律。
3.正常与异常:生理学研究正常生物体的功能,也关注异常情况下的功能变化。
通过对比正常与异常状态,生理学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1.实验方法:生理学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包括离体实验、在体实验和模拟实验等。
通过实验,研究者可以控制变量,观察生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功能变化,从而揭示生命现象的内在机制。
2.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生物体进行的观察,如野外考察、生态调查等。
实验观察则是在实验条件下对生物体进行的观察,如显微镜观察、影像学检查等。
3.理论分析方法:生理学还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的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模拟,以揭示生命现象的规律。
三、主要分支1.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探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等生命现象。
2.分子生理学: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等,以及它们在生命现象中的作用。
3.系统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各系统(如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内分泌等)的结构与功能,探讨系统间的协调与调节。
4.比较生理学:研究不同生物种类的生理特点,探讨生物进化的规律。
5.生态生理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理机制,探讨生物适应环境的策略。
生理学的概述ppt课件
反射弧的组成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二)体液调节
1、定义: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 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2、分类: 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3、体液调节的特点: 反应速度较慢、作用广泛、持久。
1.概念 : 由神经系统的对生理功能所进行 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特点:反应迅速、作用精确、时 间短暂。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2.反射和反射弧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一、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体液
(占体 重60%)
细胞内液,约占2/3 细胞外液,约占1/3
*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的直接生存的体内
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三)自身调节
1、定义: 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 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自身对刺 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2、自身调节特点: 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2、反馈的类型及生理意义
①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控制信号作用相反的 反馈,称为负反馈。 生理意义:维持体内生理功能的恒定。
2024年度生理学全部教案文档
立出来,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
03
现代生理学
进入20世纪后,生理学在分子、细胞、器官和系统等多个层次上取得了
重大进展,形成了多个分支学科,如细胞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心血管
生理学等。
6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实验方法
包括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通过 在体或离体条件下对生物体进行 干预和操作,观察其功能活动的
心动周期与心率
心动周期是指心脏完成一次收缩和舒张所需的时间,心率则是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通过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再通过舒张将血液吸回心脏,完 成一次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包括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等 。
20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生理学全部教案文档
2024/2/3
1
目 录
2024/2/3
• 绪论 • 细胞的基本功能 • 血液 • 循环系统 • 呼吸系统
2
目 录
2024/2/3
• 消化系统 • 能量代谢与体温 • 泌尿系统 • 神经系统 • 内分泌系统
3
01
绪论
2024/2/3
4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2/3
定义
变化。
2024/2/3
观察与记录技术
如生物电记录、显微镜技术、放射 性同位素技术等,用于直接或间接 地观察和记录生物体的功能活动。
分子生物学技术
如基因克隆、基因敲除、蛋白质组 学等,用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理 功能活动1
02
03
04
基础研究
阐明生物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机 制和原理,为其他生命科学领
《生理学》A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
《生理学》A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口腔医学专业使用)二00七年九月一、前言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对象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科学。
它的任务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尤其是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从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学习本学科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临床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打下必要基础。
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加强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讲授与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的能力;适当地介绍国内外生理学的新成就以反映现代科学水平。
本生理学A教学大纲为临床、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理论教学所用,所列项目均为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为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熟悉的为次重点内容,其它为了解内容。
教学时数为68学时。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录像等直观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少而精、启发、讨论的方式。
本大纲根据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生理学》(第六版)教材编写。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生理学概念及意义、内环境及其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和负反馈控制系统。
2.熟悉:正反馈和前馈控制系统。
3.了解: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的三个水平【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4.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2.熟悉:细胞跨膜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兴奋的引起和传导;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及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2024版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生理学不断向微观和宏观领域拓展,与分子 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 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02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相反又相成的过 程。
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自身组成 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本单位,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整合。
反射活动
0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是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快速、准确的反应。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03
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
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通过 血液运输到靶细胞,调节其生理
炎症反应
定义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损伤因子所发生 的防御反应,为机体的一种抗病过程。
生理意义
炎症反应能够清除损伤因子,并通过 增强局部和全身的防御功能来抵抗病 原体的入侵。
分类
根据炎症的基本病变性质进行分类, 可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 炎。任何炎症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变 质、渗出、增生这三种基本病变,但 往往以一种病变为主,以变质为主时 称为变质性炎;以渗出为主时称为渗 出性炎;以增生为主时称为增生性炎。
组织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和速率, 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04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应激反应
01
02
03
定义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 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 所发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 全身性适应反应。
生理意义
应激反应能够帮助机体应 对各种有害刺激,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024年度-《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 调节网络。
高级中枢的调控作用
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调控作用,实现生理 功能的协调统一。
生物节律和生物钟
生物节律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生物钟调控生物 节律的发生和维持。
30
06
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展望
31
生理学的研究热点
细胞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调控
研究细胞内外信号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涉及多种信号通路 和转录因子的研究。
神经生理学与认知科学
探讨神经系统如何处理和解释信息,包括感知、学习、记忆、决策等 方面的研究。
免疫生理学与炎症反应
研究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应对外来病原体,以及炎症反应在疾病发生 和发展中的作用。
代谢生理学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细胞凋亡的概念
细胞程序性死亡,维持内环境稳定和生长发育等
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基因调控、信号传导和细胞器参与等
20
04
组织的基本功能
21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的特点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 少。
上皮组织的分类
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 上皮。
上皮组织的功能
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感觉。
22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特点
系统生物学方法
整合多层次、多组学数据,从系统角 度揭示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
5
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的观察,形成 了一些朴素的生理学观念。
随着解剖学、医学的发展,生理学开始从 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19世纪
20世纪至今
随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等的提出, 生理学在细胞、组织、器官等各个层次上 取得了重要进展。
生理学教材
生理学教材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的科学,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生理学教材是学习生理学必备的参考资料,对于理解与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至关重要。
第一章: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在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章主要介绍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的功能以及细胞的能量代谢等内容。
•细胞膜:描述了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包括磷脂双层、膜蛋白以及通道蛋白等介导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作用。
•细胞器:介绍了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
•细胞骨架:探讨了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等细胞骨架对细胞形态和运动的影响。
•细胞能量代谢:介绍了细胞的能量产生和利用过程,包括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和解析。
神经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的科学,主要涉及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传导、神经系统的调节等方面。
本章主要介绍神经元的构造与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神经元:描述了神经元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包括树突、轴突、突触等。
•神经冲动:介绍了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包括神经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的传导以及突触传递等。
•神经系统的调节:探讨了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对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
第三章:心血管生理学心血管系统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系统,主要负责血液循环和输送氧、营养物质等功能。
本章主要介绍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心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以及血压调节等内容。
•心血管系统:描述了心血管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包括心脏、血管、血液以及循环等。
•心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介绍了心肌收缩和舒张的机制,包括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兴奋-收缩耦联等。
•血压调节:探讨了血压调节机制,包括神经体液调节、肾脏调节等对血压的调控作用。
呼吸系统是生物体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
本章主要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以及呼吸调节等内容。
2024《生理学基础》教案最新版
最新版•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与血液循环•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消化系统与营养吸收•泌尿系统与排泄功能•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生理学概述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理学关注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生命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推测来解释生命现象,如中医的脏腑理论。
古代生理学近代生理学现代生理学随着实验方法的进步,开始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活动。
借助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生理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
030201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生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生理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如药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
生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疾病的治疗效果。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结构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等。
物质转运方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
离子通道与载体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的膜电位差,由K+外流形成。
动作电位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播的膜电位变化,具有“全或无”特性。
生物电产生机制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开关有关,离子跨膜运动形成电位差。
包括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等,维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细胞连接通过化学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间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细胞通讯细胞接受外界信号后,通过信号转导途径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引起细胞反应。
信号转导细胞之间的连接与通讯血液与血液循环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组成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
高职蓝皮生理学知识点
内环境稳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稳定状态。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要相对稳定,各项指标都必须在一个正常的生理范围内波动)静息电位: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一个遇刺激或遇上刺激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快速、可传播的电位变化的过程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亦即压强。
肺活量: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胃排空:胃内容物被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排泄:机体将废物、过剩的物质及各种异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或者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肾糖阈:尿中刚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激素: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1.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生理意义有什么区别?血浆胶体渗透压:形成: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界胶体,渗透压在渗透压差的作用下,组织液中的水分不断被吸引到毛细血管内生理意义:在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正常血容量中起重要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形成:溶解于血浆当中的一些低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生理意义: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简述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参与生理止血,促进凝血,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3.何为血型?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什么?临床上输血原则是什么?血型: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4.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5.支配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有哪些?作用如何?支配心脏的神经: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作用: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去甲状腺激素,使心肌细胞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强6.简述减压反射。
2024年度生理学绪论生理学ppt课件
自身调节与适应
自身调节机制
机体在不受外界神经、体液因素 影响下,通过自身组织细胞产生 的适应性反应来维持内环境稳定
。
适应的类型
包括生理性适应(如代偿性增生 )和病理性适应(如萎缩、肥大
等)。
适应的生理意义
通过自身调节和适应,机体能够 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
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024/2/3
神经调节机制
通过反射弧、神经递质等 机制实现机体对内外环境 变化的快速响应。
17
体液调节
内分泌系统
介绍激素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 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和功能。
2024/2/3
体液调节的特点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或靶细胞,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神经-体液调节
阐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调节 机体功能时的相互作用。
19
05
生理功能的异常与疾病
2024/2/3
20
生理功能异常的表现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表现为头痛、失眠、记忆力减 退、情绪不稳定等。
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
表现为心悸、胸闷、血压异常 、心律失常等。
消化系统功能异常
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
呼吸系统功能异常
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喘 等。
对照实验与析因实验
对照实验通过设立对照组来观 察实验因素的作用;析因实验 则同时研究多个因素及其交互 作用对生理过程的影响。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理学中的应用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通过基因克隆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并 利用表达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生理状态 下的表达水平。
基因突变与基因敲除
2024版生理学课件生理绪论
•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生理•循环生理目•呼吸生理•消化与吸收生理录01绪论生理学的定义与地位定义地位生理学在医学、生物学、农学、林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基础理论。
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生理学采用实验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来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
技术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细胞培养、膜片钳技术、显微注射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生理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有力支持。
02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特性03020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1 2 3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03血液生理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生理红细胞01白细胞02血小板03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凝血因子和酶的参与。
当血管受损时,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凝块以封闭伤口,防止出血。
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是血液凝固的逆过程,主要由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等参与。
在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够清除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凝块,保持血管的通畅。
当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异常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增加。
04循环生理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心房与心室每收缩一次,即分别为一个心房或心室收缩期,心房与心室舒张一次,即分别为一个心房或心室舒张期。
心室收缩期还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后者又可分为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舒张期也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心室充盈期,后者又分为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
要点一要点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左、右心泵的活动基本相似,现以左心为例说明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生理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05呼吸生理肺通气原理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01胸膜腔内压的变化02呼吸道的作用03气体交换与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气体运输组织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06消化与吸收生理消化与吸收的概念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是指这些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生理学,2024执业药师辅导(二)2024
生理学,2024执业药师辅导(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2024执业药师辅导的文档,主题涉及生理学知识。
通过本文,读者将了解到生理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提升执业药师的专业能力。
正文:一、生理学基础知识1. 细胞生理学-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细胞内信号传导- 细胞自我调节机制2. 神经生理学-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 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神经传导机制3. 免疫生理学-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 免疫系统与疾病的关系4. 内分泌生理学- 内分泌腺体及其分泌物- 激素合成与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5. 消化系统生理学-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食物消化与吸收过程- 膳食与健康的关系二、生理学与临床应用1. 药物代谢与药动学- 药物代谢途径与影响因素-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2. 生理学与疾病- 常见疾病的生理学基础-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理-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3. 体液与电解质平衡- 体液的组成与维持机制- 血浆渗透压与水盐平衡- 酸碱平衡与酸碱失衡的调节4. 生理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药物的剂量选择与调整- 药物的给药途径与药效- 药物疗效的监测与评估5. 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角色- 生理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监护与指导- 与患者和医生的合作与沟通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这些生理学知识对于执业药师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药代动力学、疾病的生理机制以及药物治疗的原理。
执业药师通过运用生理学知识,能够提供更准确、有效和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生理学绪论ppt生理学课件
生理学绪论ppt生理学课件一生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概念与本质 normal physiologic function and regulation研究生物体正常功能活动的规律(功能发生机制)环境、条件变化对生理功能活动的影响及其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影响、变化机制)功能活动是生命的直接表现,研究功能活动(变化)规律也就是生命活动的规律。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指出:“什么是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物理学观点,无非是自然界三个量综合运动的表现,即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无时无刻地在变化,这三个量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础。
”而正是这个信息流起着调节、控制物质与能量代谢的作用。
所以,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讨论“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更进一步提出“生命的基本问题是信息问题”这一观点。
生理学包含的内容很多,简单地讲,就是在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探讨其功能活动规律。
功能活动需要信息的调节,信息又需要以信号编码来体现。
生物信号可分为三大类:a. /分子间识别上起着重要作用,核酸在生长发育、遗传中(跨代传递)起重要信息传递作用。
c. 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局部化学介导因子等。
功能活动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物质+能量变化)——物质流、能量流;信号调控新陈代谢,各部分协调一致——信息流。
信息是物质、能量变化的先导,信息使得元件成为活的整体,信息使得生命体能够适应生存。
所以,现代生理学的概念将信息流(信号的获得、转换、编码,信号传递系统)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中。
当然,我们所学的生理学仅以器官生理学为主,探讨正常人体及高等动物的器官功能为主要内容。
一般将生理学分为四个方面:普通生理学(General physiology):研究生命的共同基本特征,如代谢、兴奋、传导、传递、运动、分泌、通讯、调节、整合等普通规律,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从细胞生理、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其共同规律。
《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的基础学科
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医 学提供了关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知 识和理论。
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 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 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和颗粒物质的转 运方式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01
02
03
静息电位
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 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
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快 速、可逆、可传播的膜电 位变化
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细胞 膜去极化电位变化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理论 心肌的收缩特点:全或无式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对细胞外液钙离子依赖性强
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生理学
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验,积累了一些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经验性知 识。
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解剖学的发展,生理学开始从描述性向实验性转变。
17-19世纪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奠定了实验生理学的基础;随后,神经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世纪至今
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分子生物学、细胞 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生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热的概念及原因
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的现象,常见原因包括感染、 炎症、过敏、肿瘤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微循环与物质交换
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其结构和 功能的正常是维持组织细胞正常代谢和功能的重要保证。
生理课本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P22、兴奋性:是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P33、阈值:即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P34、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P55、反馈:指由受控部分发出的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P6二、填空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P32、反应的基本形式有兴奋和抑制。
P33、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它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
P3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P5三、A型题1、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E)P7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2、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后,下列何种现象消失?(D)P5A、反应B、兴奋C、抑制D、反射E、兴奋性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C)P7A、减压反射B、血糖浓度调节C、排尿反射D、体温调节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四、B型题(1~4题备选答案)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1、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A)P52、迷走神经在减压反射中属于(D)P493、窦神经在减压反射中属于(B)P49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D)五、X型题1、神经调节的特点有(A、C、D)P6A、定位准B、作用持久C、迅速D、作用短暂E、作用广泛2、下列哪些属于条件反射的特点?(B、E)P5A、生来就有B、数量无限C、比较固定D、种族共有E、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3、下列生理过程哪些属于负反馈?(A、D、E)P6A、血糖浓度B、分娩C、凝血过程D、体温调节E、血压相对恒定六、简答题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P4答:内环境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房水和脑脊液等。
生理学英文课文翻译
生理英文课文翻译(by 王宇轩)记得以前人人上有流传来着,我以前就是在人人上下的,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了。
感谢原作者~===============================================================第三章神经动作电位神经信号时通过动作电位传播的,动作电位是一种急速的膜电位变化。
每一次动作电位都是由静息负电位突然快速地变正开始,然后以该电位迅速恢复结束。
神经信号延神经纤维传播到末端。
膜在动作电位时期,开始时正电荷向内流动而结束时正电荷回到外侧。
3-1下面的图显示了动作电位在不到万分之一秒的连续变化画出动作电位爆发的开始和几乎同样快速地恢复过程。
动作电位的连续阶段如下:静息期:这是动作电位出现前的静息膜电位。
这一时期因其巨大的负膜电位被称为“极化”。
去极化期:在这一时期,膜突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升高,使大量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内流入轴突。
正常的-90MV的“极化”被打破,膜电位迅速地向正方向上升。
这被称为去极化。
在大的神经纤维中,膜电位会“超射”超过0MV并变为正电位,但在一些较小的神经以及中枢神经神经元中电位很少接近0MV并且从不“超射”。
复极化期:在钠通道开放后的万分之一秒后,钠通道开始关闭并且钾通道大量开放。
然后钾离子迅速地扩散到膜外,使膜电位重新回到静息负电位。
这称为膜的复极化。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去极化和复极化的因素,我们还需要再讲述膜上两个通道的特性,分别是电压门控钠通道和电压门控钾通道。
电压门控钠通道和电压门控钾通道电压门控钠通道对动作电位过程中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是必须的。
电压门控钾通道对提升复极化速度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两个通道是以来钠钾泵和钠钾交换通道的。
电压门控钠通道的激活和失活图3-1的上面一张显示了电压门控钠通道的三个不同阶段。
这个通道有两个门,一个靠外叫“激活门”;还有一个靠内叫“失活门”。
左边一张显示的是一般静息电位即膜电位为-90MV时候两个门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师资格考试蓝宝书-生理学(1)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非常重要)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包括单纯扩散、经载体或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或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其中,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是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出胞或入胞是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一、单纯扩散单纯扩散的方向及速度取决于:①该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②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二、易化扩散三、主动转运指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如钠泵、钙泵、H+-K+泵。
钠-钾泵是在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简称钠泵。
钠泵具有ATP酶的活性,又称为Na+-K+依赖性ATP酶。
Na+泵的活动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及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和K+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其生电性活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静息电位的数值;②钠泵活动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胞质渗透压、体积、pH、Ca2+浓度的相对稳定;③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条件;④钠泵活动所造成的膜内外Na+浓度势能差(势能储备)是其他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四、出胞和入胞出胞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进入细胞的过程。
均属于耗能的主动转运过程。
第二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非常重要)一、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静息电位及其特点静息电位(RP)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一般在-100~-10mV之间。
其特征是①在大多数细胞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②细胞内电位低于胞外,即内负外正;③不同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可以不同。
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膜两侧不同极性的电荷积聚的结果,通常把这种静息时位于膜两侧电荷(外正内负)分布的状态称为极化。
当膜电位绝对值增大时,称为超极化;反之,称为去极化;细胞在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形成,接近于......。
...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1)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
(2)安静时膜对K+的通透性远大于Na+,K+顺浓度梯度外流,并达到电-化学平衡。
(3)钠-钾泵的生电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参与静息电位生成。
卫考在线整理细胞膜对K+和Na+的通透性是静息电位的主要决定因素。
3.影响因素(1)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当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2)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改变对K+通透性增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对Na+通透性升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3)钠-钾泵的活动水平。
(常考)(二)动作电位(AP)及其产生机制(掌握)三、兴奋与兴奋性(一)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称为兴奋。
只有可兴奋细胞(并不是所有细胞)接受刺激后才能产生动作电位。
(二)兴奋性生理学中把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细胞的兴奋性。
(三)兴奋性变化的规律细胞在产生每个动作电位后,依次出现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四)阈值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它是衡量细胞或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最好指标。
阈下刺激只能引起低于阈电位值的去极化,不能发展为动作电位。
在刺激超过阈强度后,动作电位的上升速度和所达到的最大值,就不再依赖于所给刺激的强度大小了。
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一)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局部电流学说(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传导神经纤维上某一点被刺激而兴奋时,其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同时向两端传导。
但在整体情况下,突触传递的极性决定了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单向性。
4.相对不疲劳性与突触传递相比较,神经纤维可以接受高频率、长时间的有效电刺激,并始终保持其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相对不疲劳性。
第三节骨骼肌的收缩功能(重要考点)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神经-肌接头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组成。
终板膜上有ACh受体,即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
当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神经兴奋→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ACh囊泡破裂释放→ACh进入接头间隙→ACh与终板膜上的ACh受体结合→终板膜对Na+通透性增高→Na+内流→产生终板电位(局部电位)→总和达阈电位时→产生肌细胞动作电位。
可见接头前膜处Ca2+的内流对于突触小泡内ACh的释放是至关重要的。
接头前膜以量子释放的形式释放ACh。
一个突触小泡中所含的ACh(每个突触小泡内约含有1万个ACh),称为一个量子的ACh。
在静息状态下,接头前膜也会发生约1次/秒的ACh量子的自发释放,引起终板膜电位的微小变化,称微终板电位(MEPP)。
当接头前膜产生动作电位和Ca2+内流时,大量的突触小泡几乎同步释放ACh,产生的MEPP会叠加,形成平均幅度约为50mV的终板电位(EPP)。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目前认为,它至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肌质网(即纵管系统)对Ca2+的释放和再聚积。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偶联因子是Ca2+。
临床医师资格考试蓝宝书-生理学(2)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非常重要)一、内环境与稳态(一)体液体液的组成及占体重的百分比如下:(二)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内环境。
(三)稳态正常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内环境的稳态。
所谓保持相对稳定或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并不是说“静止不变”。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一)血量血量是指人体全身血液的总量。
(二)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三)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所以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
血细胞比容增加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贫血。
(四)血浆蛋白的功能: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②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结合,使之不会很快从肾脏排出;③运输功能;④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⑤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⑥营养功能。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0,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1.092。
血液中红细胞数愈多则全血比重愈大,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愈多则血浆比重愈大。
(二)血液的黏度全血的黏度主要决定于...所含的红细胞数,血浆的黏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三)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两者在形成、大小及作用上均不同,其区别见下表。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比较冲系统的缓冲,肺的排酸功能以及肾的排酸保碱功能。
第二节血细胞及其功能(非常重要)一、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成年男性:(4.0~5.5)×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成年女性:(3.5~5.0)×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10~150g/L(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2.红细胞的功能①运输O2和CO2;②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三)红细胞的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合成核苷酸...的辅助因子。
二、白细胞生理三、血小板生理(一)血小板的数量正常成年人为(100~300)×109/L。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黏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称为血小板黏附。
血小板不能黏附于正常内皮细胞的表面。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小板即可黏附于内皮下组织。
(2)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称为血小板的释放。
从致密体中释放的物质主要有ADP、ATP、5-HT、Ca2+;从α-颗粒中释放的物质主要有β-血小板巨球蛋白、血小板因子PF4、PF5、vWF、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PDGF等;临时合成并释放的物质主(3)聚集: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粘着,称为血小板聚集。
这一过程需要纤维蛋白原、Ca2+及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的参与。
生理性致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5-HT、组胺、胶原、凝血酶、TXA2等;病理性致聚剂主要有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等。
血小板释放的TXA2具有强烈的聚集血小板和缩血管作用。
(4)收缩:血小板具有收缩功能。
血小板活化后,胞质内的Ca2+增高可引起血小板的收缩反应。
当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发生收缩时,可使血块回缩。
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时,可使血块回缩不良。
(5)吸附: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Ⅴ、Ⅺ、Ⅻ等)。
2.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生理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3个环节。
血小板与这3个环节均有密切关系。
(常考)(1)血管收缩: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组织并释放5-羟色胺、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2)血小板血栓形成:1)血小板粘附识别损伤部位,使止血栓正确定位。
2)活化的血小板释放ADP和TXA2,促进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达到初步止血。
(3)血液凝固:1)活化的血小板为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因子的激活提供磷脂表面,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X和凝血酶原的激活。
血小板还释放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大大加速了凝血过程。
2)凝血块中血小板收缩,引起血块回缩,挤出其中的血清,使血凝块变得更加坚实,牢固封住血管破损部位。
第三节血液凝固和抗凝(重要考点)一、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包括3个基本步骤:①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②凝血酶原的激活;③纤维蛋白的生成。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1.启动方式不同内源性凝血途径通过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组织因子(不是血液中的)暴露于血液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