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行与德性之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谈伦理道德体系中德性与德行的动态关系

谈伦理道德体系中德性与德行的动态关系

人类 道 德 实践 不 是 一 种 固定 的行 为 模 式 实践 , 人类 道德 实践 的历 史 也不是 一 成不 变 的历史 。随着 道德 环 境 和 主体 价值 意 识 的转变 . 个 体对 道 德 规 范
的认 同和 把握 也在 发 生着变 化 。例 如 随着我 国市 场


德 性
从 道德 的角度讲 , 人 与动 物 的区别 , 除 了智力 之 外 ,恐 怕最 能表 现人 成为 人 的 因素 就是 作为 人 的德
[ 摘 要 ]德 性 是 一 个 人 之 所 以 为人 的规 范 的根 本 把 握 和 具 体 践 履 。德 性 作 为 一 种 内在 的 品 质 之 育 化 , 其 相 对 稳 定 性 直 接 表 现 为 个 体 知 行 合 一 的 深 切 体 验 。但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对 社会 意识 和德 性 成 就 条 件 的 改 变 , 人 们 的 道 德 行 为 常 常不 能与 我 们 所 了解 的 一 个 人 的 德 性 想 一 致 , 甚 至相 反 。因此 , 本 文 主要 阐述 德 性 与 德 行 之 间 的 动 态 关 系 , 即 一 致性 和非一致性及其原 因, 从 而 为找 出一 条提 高道 德 教 育 实 效性 , 构 建 和 谐社 会 的途 径 和 方 法提 供 理 论 上 的 支持 。
天津 商 务职 业学 院学 报
J O U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C O U正G E OF C OMME RC E 第一毒 2 0 1 3年第 3期
谈伦理道德体系中德性与德行 的动态关系
郭 彬
天 津现 代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天津 3 0 0 3 5 0
d o i n g .Ho we v e r ,a lo n g w i t h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o f ma r k e t e c o n o my o n s o c i a l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a n d v i r t u e ,a p e r s o n’ S mo r a l b e h a v i o r i s lw a a y s n o t c o n s i s t e n t wi t h h i s v i r t u e o r e v e n o p p o s i t e .T h 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d y n a mi c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v i r t u e a n d mo r a l b e h a v i o r ,d i s c o v e in r g t h e r e a s o n s f o r t h e c o n s i s t e n c y a n d i n c o n s i s t e n c y ,a n d p r o v i d e s t h e o r e t i c l a s u p p o r t s t o i f n d o u t w a y s o f i mp r o v i n g mo r l a e d u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a h a r mo n i o u s s o c i e t y .

道德德性与道德规范辩证关系论纲

道德德性与道德规范辩证关系论纲
证关系论纲
吴 涛
华 中师 范 大学 马克 思主 义学 院,湖 北 武 汉 4 3 0 0 0 0
摘 要 :众 所 周知 ,道 德 德 性 与道 德 规 范 均 为伦 理 究与 实 践 中的 基础 性 范畴 。 而二 者 是 否 存 在 逻 辑 关 联 ? 对 此 问 题 , 笔者 持 肯定态度 ,并认 为二者之间有辩证性 关系。因此,分别从二者的 区别、联 系、相互促进和辩证统一等方面对道德德性 与道 德 规 范 的辩 证 关 系作 纲 要 性探 析 。 关 键 词 : 道 德德 性 ;道 德 规 范 ;德 性 实 践
中图分类号 :B8 2 — 0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7 8 0 ( 2 0 1 5 ) 0 3 - 0 0 5 8 - 0 2
家道德德性习得、养成与 内化提供 了很好 的契机和广 阔的实 践场 ,这成 为个人德性生长与培育的沃土。故而道德德性 的 形成和改变总是 以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为依托的 。罗 国杰教 授说 :“ 德性 品质是一 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 思想 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 一系列的道德行为 中表现 出来 的比较稳 定的特 征和倾 向” 。人们在特定 的社会道德环 境 中 根据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引导,形成特定的道德观念,并 在其影响与制约下 ,理性地选择而形成 特定的和个体 的德性
范 的 要 求 。这 体 现 了 道德 德 性 对 道 德 规 范 具 有 积 极 地 保 障 与 促进 作 用 。 观之遵 守道德规范 的动 因,一般地可分为三类 :一是 由 于外在强制力而被动遵循 。这种外在压 力失效力 时,被迫遵 守者极有可能无视道德规范 ;二是出于理性权衡而遵 守。这 种出于理性的考量也存在 问题 。假使违反道德规范能带来更 大 利 益 ,很 可 能 会 置 道 德 规 范 于 不 顾 ;三 是 出于 道 德 德 性 而 遵守 。其优越性在于个人行为完全出于德性,是个体 内在 的 德性诉求 。这种 不 以时间、地 点、条件为 转移 的德性 自觉 , 体现 了个人德性的 自在 自为性与恒常性 。因此,这类人的行 为 克 服 了 前 两 种动 机 的 不足 ,行为 者 在 没 任 何 外 力 制 约 下 也 会毫不犹豫地地遵 守道德规 范。这 里拥有至上德性 品质 的人 代表着理想的人格范式,其总以个 体卓越 的德性 品质感染和 引导大众的道德发展,这对大众更好地遵守道德 规范。实 际 生 活 中是 有 益 的 。所 谓 “ 从 心 所 欲 不 逾 矩 ” 的道 德 自 由人 既 是人们眼 中的圣贤 ,又会成为 民众努力效仿对象。道德德性 对道 德规 范的反作 用也可 以从世界 历代统 治者重视 德性 建 设 中得到有力应证 。一部分卓越的斯 巴达人视武力、勇猛与 战功为最高德性,统治者便将这种尚武的德 性精神大力培 育, 这种德性价值取 向代代相传 ,斯 巴达人便坚定 了勇猛、尚武 的德性信条 。而我国历代王朝统治者为长治久安,在全社会 进行 “ 忠 君 臣 服 ” 的德 性 培 育工 程 显 而 易 见 。正 因道 德 德 性 对社会道德规范具有积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加 强德 性建设 对促进社会成员遵守道德规范是大有裨益 的。 4二者 的辩证统一 以与 行 为 者 关 系 之 维 ,道 德 规 范 表 现 为 外 在 驱 动 的 “ 你 必须 ”一类的规定 ,而道德德性 则为内在驱动的 “ 我应该 ” 的 “自由意志 ” 。而 无论 “ 你必须 ”还是 “ 我应 该 ”的道德 要求都应诉诸道德实践 ,若脱离道德实践无论是被动要求还 是主观意愿都无法付诸实施、毫无实 际价值 。对道德规范的 硬性要求而言,若不付诸道 德实践,其行为者有要承担后果 的风 险 ;而 对 基 于 为 善 的 自我 意 愿而 言 ,道 德 实 践 也 是 成 就 自身德性 品格 的必 由之路。“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 上,主 体通过必要 的中介 系统对客体 的观念把握 的过程 ” 。道德 实 践的至关重要作用也在于此 。它 既是行为者对完成道德规范 “ 你 必 须 ”要 求 的 必要 途 径 ,又 在 主 体 道 德 实 践行 为 中 ,行

得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议论文

得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议论文

得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议论文得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议论文得与德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的人生和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得指得到、获得、取得,德则指道德、品德、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面临得与德之间的选择和抉择,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和总结。

得和德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得和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只有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而在获得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遵循道德规范、遵守法律法规,在行为上体现自己的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

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得和德也是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

如果我们只关注个人得利,而忽视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那么我们就会变得自私、贪婪、不择手段,最终失去了人格尊严和社会价值。

反之,如果我们只强调德行和道德,而忽视了个人发展和成长,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愚昧、无能、贫困,无法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因此,我们必须在得与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实现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又要符合社会道德和价值观。

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得与德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和紧密。

我们正在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阶段,需要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学习中发扬良好的品德和素质,培养自己的自律、责任、诚信等品质,这样才能成为未来社会中的栋梁之才。

因此,学生们应该认真对待得与德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重知识的获取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品德的培养和提高,坚守道德底线,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行为上体现自己的品质和素质,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人。

总之,得与德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平衡的关系。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发挥它们的优势,避免它们的缺陷,以此为指引,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论德性的重要性

论德性的重要性

论德性的重要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与德性的培养和提倡息息相关,德性的重要性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

近世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规范越来越精细,对于德性的重视也有了更深的层次。

无论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还是从健康的个人发展的角度,都可以看出德性的紧密联系和重要性。

首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德性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本质需求,它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和民主社会调和关系的重要基础。

一个人社会会更加健康发展,而共同的、规范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其前提。

在一个以德性为核心的社会,人们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去建立良好的秩序,各个层次的社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德性的重要性也是不可低估的。

一个人要有自觉的德性形态,才能得到真正的拓展和成长,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挑战,也能保持理智的态度和得体的行为。

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和正确的行为模式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独立、坚强、灵活,使他们在个人发展方面有着良好的根基,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正如古人所说,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要有责任心,这既是对德性的重要性的最好体现,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准则。

德行是一个人有责任感、有廉洁、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有良好自律和情操的行为模式。

对于德性既要给与培养备教育,更加重要的是要营造德性化的文化环境,真正做到有德有尊,让德性在社会中得到深入发扬,使它在我们共同的生活中影响和熏陶人们的思维与行为。

综上所述,德性的重要性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应当加以重视和做好培养。

既要营造一定的文化环境,使德性得到深入发扬,更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在有责任心、有能力、有廉洁的德性形态中成长,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德性与德行

德性与德行

德性与德行:德育工作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摘要】本文强调了德性和德行在德育工作当中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两者在德育工作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关键词】德行德性德育工作道德是立身之本,修身立德是伴随人的一生的重要使命。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基于此,高中阶段的学生德育工作应密切结合学生迅速“长大成人”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德性”与“德行”两个方面,以此不断夯实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

所谓“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心”、“道德品性”,具体而言就是指“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精神”;所谓“德行”是指人的“道德行为”,二者恰恰是德育工作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因此,我觉得高中阶段的学生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内化于“心”,即培养“德性”,另一方面要外化于“行”,即培养“德行”。

首先,德性培养是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求学过程中,除了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高考压力外,还要面对“成人的困惑”。

“成人”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意味着生理上的成熟、社会经验的丰富、社会阅历的增加,更意味着思想上的成熟和独立。

这就要求高中德育工作一定要致力于学生“道德观”的树立及“道德意识”、“道德精神”、“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就是“德性”的培养和塑造,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加深学生对道德法则的理解和思考,增加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从而促进自己思想上的成熟。

可以说,“德性”工作是一项“人心”工程,它是关系德育工作成败的根本所在,因此不容许“放空”,必须切入人心,落到实处。

为此,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以理服人,又注重以情感人,努力使道德理论融入学生心中。

1、开展德性认知教育。

加强认知教育,是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曾指出:“顺道(导)其本意,调理其性情。

“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其认识,调动其自觉性,而这就需要开展德性知识学习活动,运用说理等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为何做以及怎样做,使德性知识进学生的头脑。

关于德性与德行关系的再思考

关于德性与德行关系的再思考

关于德性与德行关系的再思考作者:马梓箐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12期摘要:在中西方的伦理学中,德性与德行一直是一对有联系的概念。

德性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德行则是指人的外在品行,德性要通过德行来表现,德行又是德性的反映。

重新思考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对于人们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尼各马克伦理学;德性;德行;关系《尼各马科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经典之作,在书中,亚里士多德系统阐述了德性与德行之间的联系,对中西方近现代伦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何为德性(一)德性的内涵。

德性是古希腊伦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希腊语中德性原指事物的功能,之后德性也被用来指那些卓越的公民在城邦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逐步地演变成指任何人、生命物或者器物具有的优点。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灵魂的状态有三种:感情、能力与品质,德性必是其中之一。

”在这三者中,能力是自然赋予的,而德性不是自然所赋予的。

人们并不会某种情况下去称赞或谴责能力,而是去称赞德性和谴责恶。

感情是指愤怒、嫉妒、怜悯等一些情感,同样人们也不会去称赞或谴责感情;德性是出于主动的选择,而感情显然不是出于主动。

由此可见,德性不是能力,也不是感情,那么只剩下品质了。

但我们不能单说德性是品质,还要说明德行到底是怎样的品质。

《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说到,“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

”例如,牧羊犬的德性就是使牧羊犬本身的状态好,又可以使得它可以牧羊;那么人的德性就应该是使得这个人本身状态“好”,又使得这个人能够圆满完成日常活动的品质。

(二)具体的德性。

1.勇敢。

亚里士多德认为,“勇敢是恐惧与信心方面的适度”。

人们对坏的事物都是有恐惧心理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所有人对同一件可怕的事物有同样等级的可怕心理,人们承受事物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人在极限状态下爆发出来的勇气是不可估量的,勇敢的人在面对一样的处境时也是足够勇敢的。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及现实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及现实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及现实启示作者:孙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8期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既是一种伦理学理论,也是一种伦理学实践,亚里士多德强调德行源于人的理性,它要求道德与行动的统一。

德行指向终极的善,这终极的善不是异于人之外的超验准则,而是存在于人们追求德行的过程之中,善的目的与追求善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对当下的公民道德建设以及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德行;善;道德准则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207-02亚里士多德以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使伦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而其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关于德行的思想。

在此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或将德行融于神性之中,或将德行融于现世幸福中,而没能将德行作为独立的理论进行研究。

很明显,德行是指向作为人的道德生存层面的,而人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是作为理性人的独有特征,这样,由理性去关照德行而不是由经验乃至信仰去关照德行是由亚里士多德首开先河的。

一、德行的内涵德行,顾名思义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德性以及行动,德性是指向实践行动的德性,而行动是以德性为理论基础的行动,故而这里的“德”与“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亚里士多德曾这样来定义德行:“所谓德行就是使一个人好并使他的实现活动完成的好的品质。

”[1]对这一定义进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德行的本质是指向人的品质的,也是一个人的品质好坏的风向标。

德行的认定首先依赖于如何认定一种品质是否具有德行,这需要人的理智需要人的理性能力,这也就是如何认识德行为“真”的层面。

光是认识了何为德行的品质还是不够的,就像一个人光有成为有德行的人动机还不足以证明这个人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还要诉诸行动并且在行动中实现出来德行的品质。

所以德行除指向认识德行之“真”的知识层面最根本的指向则是使德行上升到“实现活动”的实践层面,这也意味着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

德性与德行的关系——论《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德性思想

德性与德行的关系——论《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德性思想

( ) 性 的 内 涵 一 德 德 性 (iu) 是 古 希 腊 伦 理 学 中 的 一 个 基 本 概 vr e , t
念 ,最 初 它 是 被 希 腊 人 用 来 指 武 士 英 勇 善 战 、 所 无 畏 惧 的 高 贵 行 为 , 如 , 荷 马 史 诗 中 , 性 概 念 的 例 在 德 含义 和 勇 敢 是 等 同 的 。 之 后 它 也 被 用 来 指 称 那 些 优 秀 的 公 民 在 城 邦 生 活 中 所 表 现 出 来 的 优 良行 为 和 品 质 , 逐 渐被 推 而广 之 , 来 指 一 切 生命 物 、 生命 并 用 非 物 所 具 有 的 突 出 优 点 和 特 长 。在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用 法 中 , 性 一 词 , “ 越 ” ec H n e 相 近 , 有 两 种 德 与 卓 ( xe e c ) 它
张 超 兵
( 南 大 学 政 治 与公 共 管理 学 院 , 庆 40 1) 西 重 0 75

要: 德性和德行是德性伦理 学的两个重要 概念 , 德性 是使 一个人 成为好人 并且使 其现 实活动 完成得好 的
品 质 , 行 则是 一种 “ 乎 德 性 的 现 实活 动 ” 德 舍 。德 性 是 人 的 内在 品 质 , 行 则 是 人 的 外 在 品 行 , 者 相 辅 相 成 , 互 德 两 相
满 I(5德 性 是 “ 于 行 为 的 多 次 重 复 才 保 留下 来 ” p ) J2 由
的” ( J … I 。
德 性 究 竟 是 什 么 呢 ? 亚 里 士 多 德 认 为 。在 灵 魂 “
中 有 三 者 生 成 , 就 是 感 受 、 能 和 品 质 , 性 将 为 这 潜 德
德 性 (nelc a iu ) 如 智 慧 、 解 和 明 智 ; 一 itl t lvr e , eu t 谅 另

德性德行德政心得

德性德行德政心得

德性德行德政心得德性、德行、德政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贯彻这三个方面的德之要求,从而增强自身的德性和德行,为中国的德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介绍我从德性、德行和德政三个方面的理解和实践心得。

德性是一个人的品质和人格,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性格、态度等。

作为德性的塑造者,我们首先要自觉地树立良好的行为自觉,做到讲究礼仪文化、有规矩、有节度,以及有远大的志向和担当。

这样的德性表现得体,它对个人的事业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国家社会的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思路清晰、知识理性的人,我们还要自觉地拥有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善于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单身、能力和素质,为全人类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德行方面,我们需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着规定,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要有所捍卫,善良、诚实、守信、慷慨、耐心、友爱、勤奋、诚信、自尊、自强不息等品质,这些品质体现了一个人高尚的情感品质、丰富的美德特征和无穷的光芒,是一个人维持社会和谐、巩固国家安全、提升个人价值的基本保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

同时,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担当的人,我们还需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家庭、社交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放平心态,不妥协、不懈怠,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创新思维、切实可行、事业有成。

德政是社会管理和治理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技术。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公民,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和贯彻德政理念,尊重法制,遵守公序良俗,良性互动、忠诚敬业、打破常规,协作共创、以人为本等关键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服务先行”的公共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与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规范社会生活,加强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公民,深入学习和贯彻“德性、德行、德政”的理念,提高自身的修养,切实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品德修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和优秀的公民,为建设具有强大实力、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性视域中的“德性”及“德行”——休谟德性关于及其现实启迪

人性视域中的“德性”及“德行”——休谟德性关于及其现实启迪

摘要作为十八世纪道德情感主义的思想先驱,休谟以自然人性为出发点,从“感性世界”的视角来谈论道德问题。

通过对人性进行深入剖析,休谟破除了西方伦理学上道德理性主义的独断特权地位,指出了人性中固有的自爱和仁爱情感倾向是德性生成的基础,并提出“道德区分是由道德感得来的”的结论。

休谟对道德的解释是与其对人性的关注紧密相联的,整个道德学说的立论基点和理论焦点是建立在他的自然人性基础和自然法则的方法论之上的。

德性作为人的一种心灵品质,在本质上属于情感问题,德性判断表明了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一种态度和情感。

当道德的视阈从抽象的思辩科学和超验的世界转向现实的人性关注后,人在道德中的主体地位与价值被确立起来。

在休谟看来,道德善恶与人的快乐、痛苦相连,善的品质或行为能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恶的品质或行为则与之相反。

功能上有“效用”的品质因其有用性而引起自身或他人的愉悦情感,故而有用的品质也具有其德性价值。

人类的德性主要由它们所具有的功能上的“有用性”和精神上的愉悦性的程度来衡量。

在德行评价上,休谟以动机作为德行评价的依据,并不脱离和回避人的自然性需要,亦人性中的自私因素。

出于仁爱动机的行为固然值得我们赞美,但出于义务动机的行为也同样具有道德之美,由义务动机而做出的行为显然是一种为符合自身利益需要而设计的,这就回应了他的自然人性的理论前提。

在阐述自然德性与人为德性的问题上,休谟结合了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强调了道德的现实性和实践性。

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生命体,自利与人的自然性基础是不可分离的,它是人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人性中还有一种自然的原则:它不以个人利益为标准的道德标准,而是以“是否有助于人性完善”为尺度,其表现为人的原始本能所产生的德性。

其理论兼具了情感主义原则与功利主义标准。

休谟的德性论以其对自然人性的回归,打破传统以理性化为标准的道德规范和价值,重新赋予现实道德人伦气息与情怀,使抽象的道德规范通过道德情感的认同进入到主体心中,充分展现了对现实生活和道德实践的本性关注。

浅析德性的意义

浅析德性的意义

浅析德性的概念及其意义一.什么是德性德性一词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

麦金太尔把德性直接理解为人的品质。

他在# 德性之后? 一书中, 把德性既看作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所必需的品质, 又看作是善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

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 它具有独特的价值特征。

在中国的古语中也有“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

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的规矩。

”德性(人的道德属性)是极为重要的人性内容或因素,是意识属性子系统中更小的价值意识系统的核心成分。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人性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人性,因此,自古以来,关于人性善恶、人性公私之争,就从来没有中断,甚至对其中的善、公的一面还是恶、私的一面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本文不想介入这一或许永远说不清的争论,只想说明,人性是无善恶、无公私之分的,而德性却有,如果把德性泛化为人性,或者由德性来支配和主导人性系统的整体存在和变化过程,那么,人性就必然会表现出善恶、公私之“形而下”的分别来。

至于一般将人性假定为“恶”的和“自私”的则容易制定“好的”法律、制度,容易将一个社会、社区或集体管理好,好像实践证明人性的确是“恶”的和“自私”的。

本文以为这只是历史的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也许将善的、道德的品质称为德性更能体现品质的道德属性,而将善的、道德的品质称为美德,尽管也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肯定,但其道德属性表现得不鲜明。

德性的重要性亦不可以忽视啦!德性的意义,从它成为价值尺度时就一直存在着,并且日益发挥重大的意义在当今这个高扬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 我们绝不能忽视德性的价值。

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 具有思想的功能, 是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成长的! 活泉, 也是生命力的启动器和自我规范的自动器。

德性作为一种价值原则, 具有终极性,是提升生活原则和生活价值目标的内动力。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最新资料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最新资料

兼顾德性与德行:孔子的道德评价及其意义西方伦理学主要可分为德性伦理学、规范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和休谟的德性效用论为代表,规则伦理学的代表是康德的义务论。

儒家伦理学在学术界一直被视作德性伦理学,国内外学者认为儒家伦理学仅仅是动机伦理学,只以人的动机来进行道德评价,忽视了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考察。

如有国外学者认为儒家伦理学是强调人格的塑造和个体美德的培养的德性伦理学。

这些观点虽然点明了儒家伦理学的主要特征,但对儒家伦理的理解并不全面,以最具代表性的儒家经典《论语》为例,孔子对其众多学生道德评价既重视德性也兼顾德行。

从中也可以看出儒家伦理是内在美德“仁”和外在行为规则“礼”的统一,并不是学界认为的仅仅是动机伦理,而实际上儒家伦理既注重内在道德修养又注重道德践履。

文章在梳理儒家“仁”与“礼”内涵的基础上,对孔子在道德评价时兼顾德性和德行的思想进行探讨,以阐发其当代借鉴意义。

一、儒家伦理中的德性与德行“德”字的伦理和道德涵义在先秦时期已基本定型,不仅包括人的内在的“德性”,而且还包括人的外在的“德行”。

即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德字的使用,德目的列表,常常兼德行与德性而言。

”[1]“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

德性,道德品性。

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

正如《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 郑玄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

”[2]孔颖达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 何为“德行”?谓道德品行。

在《周礼?地官?师氏》里:“敏德以为行本。

”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上述说明,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

虽说德行包含了内心品性和外在行为,但德行一词实则偏重于“行”。

简单的说,德行就是道德之行为。

在儒家思想中,何谓德性?何谓德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万德之目,是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德性。

德性与德行的区别

德性与德行的区别

德性与德行的区别德性与德行的区别是什么?“德”乃道义,其实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中国古代,思想道德被称之为德行,而德性则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德行是指人们遵循客观规律,并把这种认识转化成具体生活行动的方式;而德性是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情所用到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为品质。

那我们怎样才算得上德性呢?第一,他必须尊重你;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尊重,但这不意味着要去迎合别人。

如果你觉得某些东西很好或者值得尊敬,那么你会愿意付出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来维护它。

第二,他需要真诚地关心你。

如果你感受到了爱,那么你肯定会全身心投入进去。

因此,如果你发现一段恋情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你便会毫无保留地放弃它。

即使你已经拥有了财富、权利等许多令人羡慕的东西,你仍旧渴求更高层次的幸福。

第三,他必须欣赏你。

欣赏包括两部分:一是表扬,另外还有鼓励。

如果你总是听到批评声音,那么你永远也长不大;反过来讲,如果你常常收到赞美,那么你将变得越来越优秀。

最后,他必须信任你。

如果你从未被信赖过,那么你根本谈不上取得成功。

第四,他必须忠于你。

忠诚是非常难得的品格,特别是对于男女双方来说。

因此,婚姻的基础就是互相忠诚。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忠诚的价值,但他(她)绝对应该牢记这点。

德行是一个人的操守,他必须坚持公正原则、主张公平待人、严守秘密、善良等。

德性是先天的,后天靠环境影响改变;德行往往表现在言语上,却更重要,比如君子慎独、道德修养、爱国等。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圣洁的,心存善念,积极乐观,一切的坏事就不容易找到我们头上,社会风气也就好起来了!我们虽然年纪小,却可以通过日常的细节提升自己的德行。

比如今早问候父母,帮妈妈拿下书包,帮爸爸递上茶杯,说句辛苦啦……相信你能做到的!每个人都喜欢德性高尚的人,如果你没有一颗纯净的心灵,就请及时醒悟吧!何为德?我的理解是:就是给予了别人一份快乐,同时自己也快乐;就是给别人一片温暖,同时自己也得到温暖。

【词句】“德性”与“德行”的区别和用法

【词句】“德性”与“德行”的区别和用法

【词句】“德性”与“德⾏”的区别和⽤法近⽇,俩朋友笔谈,有意⽆意让我赏玩。

⽂中⽤了“看他那德性,看我⾃⼰也这德性”。

⾃嘲也好,辱⼈也罢,但我对“德性”⼀词⽤法还是产⽣了浓厚的兴趣。

“德”实有五层含义。

⼀是道德:品德。

《易·乾·⽂⾔》:“君⼦进德修业”。

⼆是恩德:《书·盘庚上》:“汝克黜乃⼼,施实德于⼼”。

三是感德:《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于我乎”。

四是事物的属性。

章炳麟《国故论衡·语⾔缘起说》:“实、德、业三,名不相离”。

五是道德:是⼈们共同⽣活及其⾏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字连⽤始于荀⼦《劝学》篇:“故学⾄乎礼⽽⽌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性”亦有五层含义。

⼀是⼈或事物的本⾝具有的特质。

《左传·昭公⼆⼗五年则天之明》:则天之明,因地之性。

⼆是性别:男性;⼥性;雄性;雌性。

三是与⽣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

四是在名词后⾯指范围、⽅式等。

全国性,综全性。

五是性情;脾⽓。

《孟⼦·告⼦下》:动⼼忍性。

德性组词便指⼈的⾃然⾄诚之性,《礼记·中庸》:“故君⼦尊德性⽽道问学。

” 郑⽞注:“德性,谓性⾄诚者也。

” 孔颖达疏:“‘君⼦尊德性’者,谓君⼦贤⼈尊敬此圣⼈道德之性,⾃然⾄诚也。

”德性亦有品性,品质之意。

《风筝误·和鹞》:“就当才貌都有了,那举⽌未必端庄,德性未必贞静。

”《⼆⼗年⽬睹之怪现状》:“初读书的时候,便教他读了《⼥诫》、《⼥孝经》之类,同他讲解明⽩了,⾃然他就明理;明了理,⾃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绅⼠的太太》:“凡是⼀切绅⼠的坏德性,他们都不曾缺少。

”《厦门印象》:“除了很好的体格以外,他们还有很好的德性。

”上述说明,“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本⾝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的“德⾏”。

现汉中解释:“德性”同“德⾏”,被视为同义词,实际在⽤法上是有所不同与区别的,这要看句中的语⾔环境。

⼀个⼈有没有“德性”,要看⼀个⼈的“德⾏”。

德性与德行的区别

德性与德行的区别

德性与德行的区别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意思就是说人的本质虽然都一样,但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每个人所形成的品格、修养则会有很大差别,因此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

而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各种外界诱惑充斥着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使得许多人变得浮躁起来,为了追求物欲享受,做出了一些背离道德良知甚至违法乱纪之事。

他们把社会上那些假冒伪劣商品当作精神的食粮,或者将金钱名利看得比亲情友谊更重要;有的人虚度光阴,没日没夜地工作赚钱,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有的贪图享乐,用公款大吃大喝……这些丑恶现象的产生原因并非单纯只是某个人道德素质低下的问题,它还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比如:社会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际交往频繁复杂,竞争压力增大等等。

面对如此纷扰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持内心的宁静?又该怎样去营造美好的生活氛围呢?这便需要我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坚定自己的立场。

既然明白道德规范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对这些条例进行认真反省,对照以下几点问题,找到你做错的原因:第一,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首先都要尽忠职守,严于律已,踏实肯干。

人生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怪兽,而是自己,战胜了自己才能克服困难。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因长期接触钨丝,手指被烧伤致残。

道德与道德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道德主要表现为善良的愿望和信念,对于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和评价的功能。

而道德行为则属于人类本能的正常活动。

这里讲的道德行为,是狭义的,即仅仅限制于公民个人对国家和集体事务方面。

如果一个社会连正确的价值观念都没有,人们不懂得荣辱标准,对社会和人民没有责任感,无视基本的社会规则,又谈什么“公德”呢?不妨想想我们周围发生的那些偷鸡摸狗的坏人。

第二,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在自己承担责任后,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向人们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以让警察、法官为自己作证,让群众帮助自己澄清事实。

第三,做人要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

要珍惜别人给予的信任,绝不要辜负朋友和老师的殷切希望。

说说德性与德行

说说德性与德行

说说德性与德行说说“德性”与“德行”近日~俩朋友笔谈~有意无意让我赏玩。

文中用了‚看他那德性~看我自己也这德性?。

自嘲也好~辱人也罢~但我对‚德性?一词用法还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德?实有五层含义。

一是道德:品德。

《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

二是恩德:《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心?。

三是感德:《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于我乎?。

四是事物的属性。

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实、德、业三~名不相离?。

五是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性?亦有五层含义。

一是人或事物的本身具有的特质。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则天之明~因地之性。

二是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三是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

四是在名词后面指范围、方式等。

全国性~综全性。

五是性情,脾气。

《孟子〃告子下》:动心忍性。

德性组词便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 郑玄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

? 孔颖达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德性亦有品性~品质之意。

《风筝误〃和鹞》:‚就当才貌都有了~那举止未必端庄~德性未必贞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初读书的时候~便教他读了《女诫》、《女孝经》之类~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绅士的太太》:‚凡是一切绅士的坏德性~他们都不曾缺少。

?《厦门印象》:‚除了很好的体格以外~他们还有很好的德性。

?上述说明~‚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

现汉中解释:‚德性?同‚德行?~被视为同义词~实际在用法上是有所不同与区别的~这要看句中的语言环境。

一个人有没有‚德性?~要看一个人的‚德行?。

何为‚德行?,谓道德品行。

《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

德是指一个人的品性、德行

德是指一个人的品性、德行

德是指一个人的品性、德行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品行不端、德行恶劣的人很难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

这样的人很难与人长期合作,因为这种人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就是过河拆桥。

这种人在家庭中,也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极有可能造成对家人和孩子的痛苦和不幸。

他们甚至还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使,铤而走险最终落入法网……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导致失败将是必然的。

但必须知道,以德立身,还必须以自律为前提,一味地讲“哥们儿义气”并不在以德立身之列。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社会上,缺德之友最终会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定时炸弹。

例如,明知这笔贷款不合手续,但因为对方是朋友,所以大开绿灯;明知这个项目不能担保,由于受朋友的委托,还是办了,最终也必然毁了自己的前程。

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全过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虽有着不同标准,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的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

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

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为自己制定了13条行为规范,并严格地执行,他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为饮酒误事。

2、缄默:不利于别人的话不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不讲,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谈。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时间表,办公桌上永远都不凌乱。

4、决断:决心履行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地履行所下定的决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5、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出,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6、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永不间断。

德性与道德的言谈之间

德性与道德的言谈之间

德性与道德的言谈之间人类是具备意识和思考能力的生物,因此道德的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道德指引我们在日常行为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并帮助我们建立起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然而,德性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本文将探讨德性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并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对德性和道德进行准确的定义。

德性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它内在于个体的本质,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准则。

而道德则是社会对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普遍共识,它通过道德价值观来引导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决策和行为。

可以说,德性是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两者并非完全一致。

德性强调个人的本质和内在素养,它是一个人行为的基础。

一个人的德性深深根植于其个人特质和品质之中,从而影响到其行为和选择。

它是人与生俱来的,与个人的性格、能力和决策能力等息息相关。

例如,一个乐于助人、正直宽容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德性,而一个自私、不诚实的人则可能表现出较差的德性。

然而,道德却是一种社会共识和规范的外在表现。

其指导我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并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道德是一个群体所共建立的准则,通过教育、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等渠道得以形成和塑造。

它在每个人身上发挥着重要的约束和指导作用,使得我们能够在特定情境下作出符合社会期望的决策和行为。

虽然德性和道德是两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概念,但在理论和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边界模糊。

德性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德性是道德形成的基础。

一个具有良好德性的人通常更容易接受并遵守道德准则。

一个有正直品德和同理心的人,往往会以身作则,并且在道德冲突时能够作出积极的选择。

这种情况下,德性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道德选择上的表现。

其次,道德教育和社会规范可以培养和引导德性。

虽然德性与个人天性密切相关,但它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得以提高。

道德教育通过灌输道德知识和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倡导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键 词 】 德 性 ; 行 ; 证 关 系 关 德 辩
【 图分 类 号】 B 2 中 8
【 献标识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0 — 4 2 ( 0 0 O —0 1 — 0 0 9 3 6 2 1 )4 0 9 3
Hale Waihona Puke 现代 德性 在哲 学 家们 对传 统 德性 思想 的 批判 性
同工 之 妙 。
变, 加强 了个 体 道 德 与社 会 的 紧 密度 。但 从 目前 社 会道 德评 价 体 系 的标 准 以 及 最 终 结果 来 看 , 体 系 该 缺乏 对个 体 道德 的理 性认 知 , 即其 主 要 是 从 行 为 结 果来 判 断社 会个 体是 否 具有 德性 。这种 只注 重结 果
论 德 行 与德 性 之 辩 证 关 系 及 其 现 实 意 义
李 文峰
( 南大 学 政治 与 公共 管理 学 院 , 庆 4 0 1 ) 西 重 O 7 5①
【 摘 要 】 德 性 与 德 行 是 个人 道 德 程 度 的 一 个衡 量 标 准 。在 复 杂 的 社 会 人 伦 关 系 中, 进 行 个体 道 德 行 为 模 式 的 选 择 , 要
自觉 。 德 性 是 意 志 的 规 定 根 据 , 对 理 性 的 推 崇 和 它
民道 德 建设 , 得对 德 性 与 德 行 两 者 关 系 的辩 证 分 使
析 具 有 了理 论 与 实 践 意 义 。

对道 德 律 的遵守 , 之 具 有 实 践 的可 能性 , 德性 使 即“ 是有 限的实 践理 性所 能得 到 的最 高 的 东西 ”2 , _I 从 P
终 极 目的 。 稍 后 的斯 多 亚 学 派 的 顺 应 自然 的 理 性 与
社会 对 个体 的道 德 评 价 , 综 合 上 述 哲 学 家 的 德性 在
观 的 基 础 上 , 德 性 理 解 为 人 的 内 在 道 德 品 性 , 行 将 是
21 0 0年 7月
胜 利 油 田 党 校 学 报
J u n lo h r yS h o fS e g i lil o r a ft ePa t c o lo h n l Oi ed f
J l. 0 0 uy 2 1
Vo . 3 NO 4 12 .
第 2 3卷第 4期
继承 中具 有 了新 的 内容 与意义 。它 的侧重 点 出现 了 几个 重要 的转 变 : 一是 由个体 德性 转 为组 织德 性 , 二
是 由 一 般 自律 转 为 具 有 针 对 性 的 特 殊 他 律 , 是 个 三
性 追 求 , 当时有 着极 大 的影 响 , 为后 来德 性 概念 在 并 的发 展奠 定 了一 定 的基础 。 其次 , 亚里 士 多德 的德 性论 , 把勇 敢 、 制 、 是 他 节
的判 断 理 念 , 社 会 道 德 评 价 的 公 正 性 产 生 了 消 极 对 的影 响 。 因 而 , 过 改 善 社 会 道 德 评 价 制 度 , 进 公 通 促
再 次 , 康 德在 纯粹 实 践批 判 与实 践 理 性 批判 是 中体 现 的德 性观 。他 认 为德 性是 意志 的一 种道 德力 量, 是对 道德 法则 的绝对 服从 , 现为 人 的一种 道德 体

德 性 与 德 行 的 概 念 区 分 与 历 史 考 辨
西 方 伦理 学 界 对 德 性 与 德行 的研 究 始 于 2 0世
而 肯定 了德 性对 人 的道德 强 制作 用 。康德 对德 性 的
推崇 , 主要来 源 于他 对“ 头顶 上 的星空 和心 中的道德
纪 8 O年代 , 主要 内容 是 通 过 对 社 会 道 德 的 批 判 , 提 倡德 性 伦理 重建 。我 国则是 围绕 现 实社 会 中 出现 的
慷 慨 、 和 、 正 视 为 德 性 , 德 性 理 解 为 获 得 内 在 温 公 将
体伦 理觉 悟逐 步 让 位 于 制 度 伦 理 , 四是 个 体 的德 性
原 则 逐 渐 具 有 了 公 共 、 治 化 特 征 l 。 德 性 的 转 政 _ 1
利益 、 现善 的 生 活 、 人 对 善 的 追求 的必 须 品质 。 实 个 他 的德性 论 , 融入 了更 多 的社 会整 体 因素 , 图在社 试 会 与 自身 内在德 性 之 间 寻求 一 个 平 衡 点 , 中道 ” 即“ 的实 现 , 与 中国儒 家 所 提倡 的 “ 这 中庸 ” 思想 有 异 曲
论创 新 。
赋 予 的 是 人 的 道 德 品 格 、 质 的 含 义 。 通 过 对 不 同 品 时 期 的 德 性 观 点 的 比 较 分 析 , 以 更 清 楚 的 认 识 德 可 性 思想 。
最 后 , 现代 社 会 的文化 背景 下 , 了方便 现代 在 为
首 先 , 柏 拉 图的“ 是 四德 ” , 说 即智慧 、 义 、 正 勇敢 和 节制 , 构建 美好 与善 良的精 神 家 园作 为 教 育 的 将

系 列 道 德 问 题 进 行 探 讨 。 在 伦 理 学 领 域 , 性 被 德
律令 ” 的信 仰 , 种 绝 对 性 与 纯 粹 性 是 一 种 理 想 主 这 义 。虽 然它 自身 存 在 着 二 律 背 反 , 这 一 不 完 美 的 但
理论 却 为近 现代 哲学 家 提供 了积 极 的理论 指导 与理
并取 得 一 定 程 度 的道 德 效 果 , 清德 性 与 德 行 之 间 的辩 证 关 系显 得 尤 为 必要 。 通 过 对 德 行 与德 性 的 决 定 与 被 决 定 、 用 与 反 厘 作 作 用、 内在 与 外在 、 态 与 动 态 、 容 与相 离之 关 系 的 阐 释 , 现 对 其 全 面 的 、 学 的 认 识 与 理 解 , 社 会 个 体 的 道 德 自律 、 静 相 实 科 对 对 社 会 整 体 的 道 德 养 成 以及 对 社 会 公 民 的道 德 建 设 都 有 着 积 极 的促 进 作 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