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化学农药及其复配对扶桑绵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合集下载

六种生物农药对扶桑棉粉蚧的防效比较

六种生物农药对扶桑棉粉蚧的防效比较

Comparison on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Six Biological Pesticides Against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作者: 杜万平[1];张海燕[1];何晓勤[1];范仲宇[1];马书云[1];赵阳[1];张春花[2]
作者机构: [1]攀枝花市园林绿化处园林科学研究所,四川攀枝花617000;[2]攀枝花市农林
科学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24
出版物刊名: 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
页码: 14-1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5期
主题词: 扶桑棉粉蚧;生物农药;攀枝花地区;防效比较
摘要:比较6种生物农药对扶桑棉粉蚧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施药5d后和10d后,阿维矿物
油(Abamectin and Mineral oil)、阿维菌素乳油(Abamectin EC)、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3种生物农药的防效分别为93.5%、90.1%、85.6%和97.8%、84.8%、91.4%,其中阿维矿物油和阿维菌素乳油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而阿维矿物油和苏云金杆菌具有良好的持效性。

苦参碱(Matrine)、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othis armigera Nuleopolyhedrovirus,Ha NPV)、印楝素(Azadirachtin)防治的防效、速效性和持效性
都相对较差。

在防治应用中,建议推荐阿维矿物油、阿维菌素乳油、苏云金杆菌3种生物农药,同
时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应注意针对不同的虫态适当调整用药浓度和施药次数,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扶桑绵粉蚧监测方法

扶桑绵粉蚧监测方法

扶桑绵粉蚧监测方法(试行)为规范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疫情监测工作,科学准确地掌握扶桑绵粉蚧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特制定本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开展扶桑绵粉蚧监测。

1 监测准备收集扶桑绵粉蚧及其寄主状况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简要的调查计划。

2 监测区域发生区:重点监测曾发生疫情地区、有代表性的地块、重发地区及发生边缘,全面准确地掌握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未发生区: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如:经过疫情发生区的交通沿线、来自疫情发生区的扶桑、向日葵等寄主植物及植物产品以及其他限定物的集散地和主要消费区、进口寄主植物产品集散地等。

3 监测植物扶桑、豚草、向日葵、茄子、番茄等。

4 监测时期根据我省气候因素,每年3-11月为监测时期。

5 监测用品样品袋、记录笔、手持放大镜、解剖镜、镊子、指形管、医用剪刀、标签纸、 70%乙醇、脱脂棉等。

6监测方法监测方法为采用田间踏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

田间踏查:在扶桑绵粉蚧的嗜食寄主扶桑、向日葵、豚草和茄科作物重点栽培种植地区进行全面踏查,每年调查2-3次。

定点调查:在田间扶桑绵粉蚧的嗜食寄主主栽区设置观察点进行定点调查。

每年3-11月调查,每月调查一次。

7 疫情诊断7.1 现场诊断如发现可疑的蚧虫标本,可根据其形态特征以及作物的受害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并视需要采集有关标本。

诊断可依据扶桑绵粉蚧形态鉴别特征进行鉴定。

7.2室内诊断在监测中如有可疑蚧虫标本,无法现场诊断的应带回实验室用解剖镜进行鉴定。

新发现疑似扶桑绵粉蚧地区,需送标本至省级植物检疫机构或其委托的有关科研教学单位进行鉴定。

送检时填写好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首次鉴定的标本需要保存。

7.3 标本保存采集到的卵、若虫、蛹和成虫放入指形管中,注入70%酒精,上塞并用蜡封好后,认真填写标本的标签,连同标本一起妥善保存。

有条件的站点可制成玻片保存。

8监测记录与档案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

茶树和桉树精油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测定磁

茶树和桉树精油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测定磁

茶树和桉树精油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测定磁张美翠;赵瑞英;阮永明【摘要】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寻找防治刺吸式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植物源杀虫剂,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不同的茶树、桉树精油复配的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若虫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2种不同的茶树、桉树精油复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的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2.860×10-4和3.015×10-4μL,毒杀效果较好;但不同复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成虫的毒杀效果均不明显.%In order to reduce the pesticide use, to develop botanical insecticide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city was important.The effects of 3 mixtures of tea tree oils and eucalyptus oil on cotton mealybug were evaluated by topical applica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xicity of the 2 different botanical insec-ticides were different.The values of LD50 were 2.860 ×10 -4μL, 3.015 ×10 -4μL, respectively.Three kinds of compound insecticides on the adult cotton mealybug had a little control effect.【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扶桑绵粉蚧;茶树油;桉树油;毒力【作者】张美翠;赵瑞英;阮永明【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8.1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和不合理使用,往往导致严重的水质、环境污染甚至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显然,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确保农产品上农药残留低于国家和国际水平,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一个关键内容.开发和利用植物源农药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有效途径.茶树油和桉树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植物精油.茶树油,亦称互叶白千层油,用途广泛,是一种极具价值和发展潜力的纯天然植物精油[1].桉树油是桉树叶的油腺细胞分泌出来的芳香精油,具有令人愉悦的香味,是重要的香料用油,大量用于各种香料、肥皂、化妆品及食品等中;作为药物,它具有抗菌、抗炎、杀虫、促渗透等作用[2].虽然传统上茶树油和桉树油在驱虫(特别是蚊子)方面已长期使用,但一直缺乏相应的研究[2-3].为了综合利用茶树、桉树资源,探讨这类精油在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方面的前景具有重大意义.扶桑绵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又称棉花粉蚧,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刺吸式害虫,隶属于半翅目蚧总科粉蚧科绵粉蚧属.扶桑绵粉蚧于2008年入侵中国.研究表明,扶桑绵粉蚧可能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巨大的威胁.以浙江省2010年的调查数据为例,在金华市有12科19种植物遭受其危害[4-5],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蔬菜、观赏植物、杂草、灌木及小乔木.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广泛、繁殖能力强,虫体覆盖一层蜡质粉末,危害隐蔽,这些特征给其防治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使得化学防治的效果不明显[6-7].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的茶树和桉树精油复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杀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以茶树油、桉树油为核心杀虫成分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1号杀虫剂和2号杀虫剂由福建森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成分来源于茶树和桉树水蒸气蒸馏所得的产物,根据不同配比复配而成.扶桑绵粉蚧于2010年7月采自浙江金华市木槿(Hibiscus syriacus)上,室内(22~26 ℃,光照14 h/黑暗10 h)以棉花(中棉63号,Gosspium hirsutum L.)为寄主维持种群.选取发育基本一致的1龄若虫、3龄若虫和羽化1 d的成虫为供试虫源.人工气候箱(RXZ-430B);Motic SMZ-168体视显微镜;Eppendorf Research移液枪(0.1~2.5 μL,2~20 μL,20~200 μL,100~1 000 μL);平头微量进样器(1μL).采用2号杀虫剂作为选择毒力测定方式的供试药剂.选取发育一致的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作为供试昆虫.将药剂稀释300倍,分别考察了触杀法、内吸法和浸叶法3种方式的可行性.触杀法以纯丙酮为对照,用微量进样器点滴0.2 μL药剂于若虫的背部,点滴虫数不少于20头,置于温度28 ℃、光照14 h/黑暗10 h的人工气候箱中,48 h后统计其死亡率.内吸法以培养液为对照,将棉花根部浸入相同浓度的供试药剂中,然后置于人工气候箱内,24 h后将供试虫体用柔软的毛刷接入棉花叶片,在4,6和8 d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8].浸叶法以蒸馏水为对照,实验组第1种处理是将虫体先接入棉花叶片上,再浸入相应浓度的供试药液中10 s,然后放在吸水纸上晾干,48 h后统计其死亡虫数[9];第2种处理为将棉花叶片浸入供试药液中10 s,晾干后接入若虫,每皿不少于20头,重复3次,48 h后统计其死亡虫数[10].将不同的复配杀虫剂用纯丙酮分别稀释150,300,600,1 200和2 400倍,用柔软的毛刷挑取30头供试昆虫(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和羽化1 d的成虫)于棉花叶片上,用微量进样器点滴0.2 μL药液于虫体的前胸背板,每种浓度药液重复3次[11].棉花叶片的叶柄接入含有植物营养液的指形管中,叶片置于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封口,并在保鲜膜上打上小孔.培养皿置于28 ℃,光照14 h/黑暗10 h的人工气候箱中,48 h后计数死亡虫数.实验重复3次.对照组死亡率超过10%时说明实验无效.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Poloplu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校正死亡率转换成死亡率机率值,拟合毒力回归方程,用F值检验其线性相关,并计算相关系数、致死中量(LD50)及其95%置信区间[12].实验结果表明,触杀法中药剂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的毒杀作用较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但由于1龄若虫虫体羸弱,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容易大量死亡,导致对照组死亡率高于10%,因此实验无效.在随后的毒力测定实验中,选择3龄若虫和成虫作为试虫.浸叶法中:第1组对照组死亡率过高,说明将虫连叶一起浸入蒸馏水中会导致1龄若虫大量死亡;第2组无论是对照还是处理虫体均无死亡.因此,不适宜采用浸叶法测定复配杀虫剂的效果.内吸法中,无论是对照还是处理药剂均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没有直接的致死效果.内吸法的间接效果通过延缓昆虫的生长发育表现出来,处理组和对照组在第5~6天均进入蜕皮高峰,但对照组发育较为整齐一致,而处理组在第6~8天仍有7头粉蚧蜕皮.对照组1龄历期为5.158 d,极显著短于处理组(6.364 d).表明2号杀虫剂内吸后可延缓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的发育,但没有直接致死作用.综合上述实验结果,选择触杀法来评估不同复配杀虫剂的毒力.实验结果见表1和表2.处理48 h后,给药剂量为8×10-5~1.32×10-3 μL的2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均具有一定的触杀效果,校正死亡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2.860×10-4和3.015×10-4 μL,2种杀虫剂触杀作用的差异并不显著.给药剂量为8×10-5~1.32×10-3 μL的2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成虫的触杀作用甚微.在相同的剂量下,2种复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的触杀效果均高于成虫.从校正死亡率分析,1 号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成虫的校正死亡率高于相同浓度下的2号杀虫剂.一直以来,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多采用化学防治.唐小燕等[13]对4种药剂进行了防治实验,实验表明:2.5%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对扶桑绵粉蚧成虫的防治效果5 d后达96.16%;80%敌敌畏对2龄若虫的效果最好,可以达到100%.杨爱娟等[14]指出,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等可用于扶桑绵粉蚧的田间防治和除害处理,药用马拉-杀扑磷复合制剂的致死率高达94%以上,表明复合制剂是扶桑绵粉蚧的高效防治药剂.王伟兰等[15]测定了丙溴磷、毒死蜱、吡虫啉、印楝油对扶桑绵粉蚧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化学试剂对扶桑绵粉蚧的直接毒杀效果更高.陈军等[16]选择5种药剂对扶桑绵粉蚧进行了防治效果研究,表明40%劲克介乳油与氧化乐果乳油、48%乐斯本乳油是较理想的防治药剂.化学防治为达到理想效果,必须随时根据虫态调整用药的浓度和施药次数,极易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导致害虫再次猖獗,并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植物精油可以有效地避免以上化学防治的缺点.文献[17]研究了印楝油对扶桑绵粉蚧2龄若虫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24 h后3%印楝油处理的若虫死亡率为63.33%.王秀芳等[18]研究了茶树油和桉叶油对烟草甲幼虫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茶树油对烟草甲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在8倍稀释浓度下校正死亡率为74.6%;16倍稀释浓度下校正死亡率为15.7%.李月红等[19]指出,茶树、桉树精油复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7 d后防治效果可达72.1%和75.2%.本研究表明,2种基于茶树油、桉树油的复配杀虫剂均对扶桑绵粉蚧有触杀毒力,其中以1号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若虫的效果最明显.本研究和文献[18-19]比较,除了实验条件和方法不尽相同外,植物精油的来源和调配也有所不同.本实验所用植物精油来源于水蒸气蒸馏,在蒸馏过程中茶树油和桉树油的组分根据蒸馏和收集的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在蒸馏的初级阶段,精油中富含不含氧萜烯、γ-松油烯、α-松油烯、松油醇和对伞花烃;在蒸馏的第2阶段,主要化合物包括含氧单萜烯、4-松油醇、α-松油醇和桉叶素;一些更高含量的萜烯、倍(半)萜烯则出现在最后阶段的蒸馏产物中.有研究表明,α-松油烯、γ-松油烯和松油醇的杀虫效果最好[20-21].通过选择性地提取活性杀虫成分,有可能进一步复配成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本研究的2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若虫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表明其作为防治扶桑绵粉蚧若虫的植物源杀虫剂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潜力.但这2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成虫的触杀效果均不理想,仍需对配方进行优化调整.另外,本研究仅为室内毒力测定,没有涉及田间药效,为准确评价所试药剂对扶桑棉粉蚧的毒杀作用,今后应对田间防效作进一步研究.。

6种杀菌剂对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6种杀菌剂对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6种杀菌剂对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戊唑醇、三唑酮、速克灵、多菌灵、扑海因和咪鲜胺等6种杀菌剂对纹枯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

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杀菌剂中,三唑酮对纹枯病菌的EC50值最小,对玉米纹枯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174 3、0.195 8 mg/L和0.194 0 mg/L。

Abstract The virulences of diniconazoleon,procymidone,triadimefon,carbendazim,iprodione and prochloraz against Rhizoctonia spp were tested by mycelial growth rate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50 of triadimefon against Rhizoctonia spp was the smallest,and the EC50 against Rhizoctonia solani,Rhizoctonia cerealis and Rhizoctonia solani was 0.174 3 mg/L,0.195 8 mg/L and 0.194 0 mg/L respectivly.Key words fungicides;Rhizoctonia spp;virulence test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耕作制度的改变,纹枯病已成为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

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寄主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上年或上季作物收获后遗留田间的菌核数与当年或当季发病程度关系密切[1-3]。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造成超过10万t的产量损失,严重时甚至减产50%[4-6]。

小麦纹枯病在我国近20个省(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一般减产5%~10%,重者减产20%~40%,甚至颗粒无收[7-9]。

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及其防治

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及其防治

CROP RESEARCH
( oa u rctm) S ln m muiau 、一 点 红 ( mi a sn hf l E l o c ioi i a
粉蚧 的若 虫 和雌 成 虫可 通过 爬 动 在 I 间传 播 , 壬 1 并不断 扩 大其 危害 范围 , 造成 不可 估量 的损 失 。 此外 , 雌成虫 可 以进 行 孤雌 生殖 , 在新 的寄 主 小 需 要雄 虫 的存在 也能大 量产 卵 , 化 出新的 若虫 , 行 孵 进
戟 ( p oba eie s ) 羽 扇 豆 ( u iu Eu h ri p knni 、 s L pn s
胸腹部 : 除去 蜡粉 后 , 在胸 部可 见 0-2对 , 部 可 -  ̄ 腹 l3 见 对裸露的黑斑 , 在背部形成两条黑纵线。足红色, 足 通 常 发 达 , 以爬行 , 节 每 侧有 2个 感 觉 孔 ; 节 可 转 腿
存㈨ 引 。
花地 区 ; 云南 省的西 双版 纳 、 江 、 山 、 丽 文 楚雄地 区等地 都 发 现 了该 检 疫性 害虫 L 1 引。
除棉 花外 , 桑 绵 粉蚧 还 有 许 多经 济 地 位 虽不 及 扶 棉 花 , 在 中国各地 广泛 存 在 , 在该 粉蚧 传播过 程 巾 但 且 充 当重要 媒 介 , 其 迅速 传 播 与 扩散 起 到 重要 作用 的 对 寄 主植 物 , : 桑 、 瓜 、 日葵 、 子 、 如 扶 南 向 茄 苍耳 等 。这 些 寄主植 物增 加 了该 粉蚧 在 中 国的潜 在风 险_ 。 - 1 引 根 据关 鑫等对 扶桑 绵 粉蚧 的过 冷却点 和体 液结 冰 点测定 , 桑绵粉 蚧过 冷却 点 和体液 结冰 点都 较低 , 扶 抵 御 寒冷 的能 力强 , 中国的 华北 地 区 、 在 黄淮 海地 区甚 至 东北地 区 生存的 可能性 大 L 1 。 依此 推测 , 桑 绵 粉蚧 在 中国 生存 的 地 域 空 间广 扶 大 , 中 国作物生 长存 在极 大 的潜在 威胁 , 不及早 进 对 若

扶桑绵粉蚧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标准

扶桑绵粉蚧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标准

扶桑绵粉蚧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标准扶桑绵粉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桑树的害虫,为了防止它的传播和繁殖,需要对它进行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

为了确保处理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具体如下:
1.化学药剂选择:选用有效成分为氟氯氰菊酯、乙酰甲胺、乙酰硫甲嘧啶等的药剂进行浸泡处理。

2.药剂浓度和浸泡时间:药剂浓度控制在500-1500倍,浸泡时间为30-60分钟。

3.浸泡温度:浸泡温度控制在20-25℃。

4.药剂残留检测:对浸泡后的扶桑绵粉蚧进行药剂残留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检疫标准:检疫标准要求对浸泡后的扶桑绵粉蚧进行观察和分类,如果发现存活率超过10%,则需要重新进行处理。

6.处理记录:对处理过程中的药剂浓度、浸泡时间、温度等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证明材料。

以上是扶桑绵粉蚧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的标准。

为了保障桑树和农业生产的安全,需要严格执行这些标准,防止扶桑绵粉蚧的传播和繁殖。

- 1 -。

扶桑绵粉蚧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标准

扶桑绵粉蚧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标准

扶桑绵粉蚧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标准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对葡萄、柑橘、苹果等果树作物尤为危害的害虫,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吸食果树的汁液,引起植株营养失调、叶片黄化、果实发育不良等症状。

为了控制扶桑绵粉蚧的危害,常采用化学药剂浸泡处理进行检疫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扶桑绵粉蚧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的标准。

一、药剂的选择1.高效低毒的残杀剂:可选择甲硫菊酯、氟虫腈等药剂,这些药剂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同时对环境和人体的毒害较小。

二、药剂浓度的确定1. 根据药剂的使用说明书,参考国家标准和农业部的技术规范,确定药剂的适用浓度。

通常情况下,甲硫菊酯的适用浓度为500ppm,氟虫腈的适用浓度为1000ppm。

2.根据被处理物品的具体情况和用药面积确定浸泡液的配制量,确保药剂的浓度达到标准要求。

三、浸泡处理流程1.准备浸泡设备:可选择用塑料桶或不锈钢容器作为浸泡装置,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和药液流通性。

2.将药剂按照标准浓度配制好,将其倒入浸泡装置中,保证液面能够覆盖被处理物品。

3.将被处理物品浸泡在药液中,确保每个部位充分接触到药液,同时避免受损和破碎。

4.浸泡时间根据药剂的使用说明书,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期间可以进行适度的搅拌和翻转。

5.浸泡结束后,将被处理物品从药液中取出,让其自然晾干或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

6.将处理好的物品进行包装和封存,以防止再次受到害虫的感染。

四、安全操作要求1.在进行药剂浸泡处理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对皮肤、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药液处理过程中要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并避免直接接触药液。

3.药液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工具和设备,避免污染环境。

4.将药剂包装物、残渣等处理到指定的处置场所,不得随意丢弃。

综上所述,扶桑绵粉蚧化学药剂浸泡处理检疫处理的标准包括药剂选择、浓度的确定、浸泡处理流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等。

在进行药剂浸泡处理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害虫的杀灭效果,同时保护环境和人体的安全。

不同药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试验

不同药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试验

( )成虫 防治试 验 。 喷药前 1d 接种 成虫 3 , 2 在 , O头 为 防止 成 虫 逃跑 , 上 罩 子 , 在 施 药 前 调 查 虫 口基 罩 并
数 。药后 1 3 5 7d分 别调查 残虫 量 , 做好 相关 的记 , , , 并
录。
成虫 、 若虫 防治效 果计算 :
1O 2
CR E EA OP R S RCH
2 1 2 () 0 0, 4 1
不 同药 剂对 扶 桑绵 粉 蚧 的防治试 验
唐 小燕 ,肖铁 光 ,黄 玲, 何 琛
( 南 农 业 大 学 生物 安 全 科 学 技术 学 院 , 沙 40 2 ) 湖 长 1 1 8
摘 要 : 用 4种 药 剂 对 检 疫 害 虫扶 桑 绵 粉 蚧 的 防 治 效果 试 验 表 明 :. 高 效 氯 氰 菊 酯 10 0倍 对 成虫 防效 1d 达 7 % , 利 25 0 后 O 5d后 防 效 达 9 . 6 ; 2 若 虫 则 以 8 敌 敌 畏效 果最 好 , 到 10 。 61% 对 龄 O 达 0% 关键词 : 桑绵粉蚧 ; 学药剂 ; 扶 化 防治 效 果 中 图 分 类 号 : 4 3 8 ¥ 3.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5 8 (0 0 0—1 00 1 0—2 0 2 1) 20 2—2
防治 效果 ( ) ( 一防治后存 活 的虫 口数/ =[ 1 防治
前 虫 口基数 ) 防治后 存 活 的虫 口数 / ×( 防治前 虫 口基 数 ) ×1 o ] O
3月 分别 对 扶 桑 绵粉 蚧 幼 虫 、 成虫 开展 室 内药 剂筛 选
试验 。
虫 口减退 率 ( ) ( 治前 虫 口基 数 一 防治 后 存 = 防

6种化学农药及其复配对扶桑绵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6种化学农药及其复配对扶桑绵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14 王殿轩,原锴,武增强,等.锈赤扁谷盗与其它几种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耐受性比较.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4,25(1):4~8.15 FAO,R eco mm ended m ethods for t he detection and m eas u re m en t ofres ist an ce of agricu l tural pests to pesti cides .Ten tati ve method for a 2du lt s of s o m e m aj or s peci es of stored cereal s w it h m ethyl bro m i de and phos ph i ne .FAO M et hod No 16.FAO P l ant Protection Bu ll e 2ti n.1975,23(1),12~25.16 张志高,尹旭丽,王欣.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法测定空气中甲酸乙酯.中国公共卫生,2003,19(6):741.17 Eb ert P ,Chen W B,Sc h lipali us D ,et a.l Bi oche m ical m echa 2n is m s of phosph i ne res i stance .Proceed i ngs of t he 2nd Au stralian Post harvast T echn i cal Conference ,Ad el ai de ,Australi a .E dited by W ri gh t E J ,Banks H J ,H i gh ley E.2000:120~124.18 H ari tos V S,Dojch i nov G .Cytochro m e c ox i das e i nh i b i ti on i n therice weevil Sito ph il u s oryz a e (L .)by f or m ate ,the tox i c m etabolite of vol atile al ky l f or m ats .Co m parative Bi oche m i s try and Physi ology Part C ,2003:135~143.19 唐培安,邓永学,王进军,等.甲酸乙酯对米象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植物保护,2007,33(1):44~47.6种化学农药及其复配对扶桑绵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胡学难1马骏1*周健勇2 荣晓东1 刘海军1 陆永跃3 王跃进4(1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623;2 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4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装所)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0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 AD08A16)*通迅作者 E -m a i :l m aj m ai@l 163.co m 收稿日期:2009-11-23L abora tory toxicity of six che m ica l i n sectici d es to Ph ena coccu s solenopsis .H u Xuenan 1,Ma Jun 1*,Zhou Jianyong 2,Rong X iaodong 1,L i u H aijun 1,Lu Yongyue 3,Wang Yue ji n 4(1.Guangdong I nspecti o 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Guangz hou 510623;2.N anhai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 n e Bureau ; 3.Coll e ge of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 Ch i n a Agricu lturalUn i v ersity ;4.Chinese Acade my of I nspecti o n and Quaran 2ti n e)Abstr act Toxi c ity of si x che m ical i n sectic i d es to P hena c occ us sole nopsis was tested i 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 wed that except f or fi p ron i,l five i n sectic i d es had si g nificant lethal eff ect to P.solenopsis .The susceptibility of P.solenopsis to these i n sectic i d es was ranked fro m h i g h to lo w as f oll o wing :aceta m ipri d >i m i d aclopri d >h i g h 2chlorobenzene >chlorpyrif os>chlorf enapyr>fiproni.l One co mpound m i x ed w ith i m i d aclopri d and h i g hch l o r o 2benzene at a ratio of 6:4had a synergi s tic eff ect to P.solenopsis based on LC 50of1.29mg /L and 31.67mg /L ,respecti v e l y .The toxic ity rati o and co-toxicity of this m i x ture were 2.25and 195.6,respecti v e l y .A s a conclu 2si o n ,we reco mmended aceta m ipri d ,i m idacloprid ,h ighchlorobenz ene and t h e deve l o ped co mpound with i m i d ac l o 2prid and h i g hchlorobenz ene as alterative che m icals to control th i s i n sect pes.t K ey w ord s P he na c occ us sole nopsis ;aceta m i p rid ;i m idacloprid ;h i g hch l o robenzene ;ch l o r pyrif os ;chlorf enapyr ;toxicity摘要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高效低毒的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6种化学药剂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

扶桑绵粉蚧

扶桑绵粉蚧

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扶桑绵粉蚧的效果比较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新近发现的一种危险性有害生物,该虫原产北美大陆,卵期很短,孵化多在母体内进行,因而产下的是小若虫,属于卵胎生。

1龄若虫行动活泼,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1]。

由于该粉蚧繁殖量大,单头雌性成虫平均产卵在400~500粒,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

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很少有天敌可以控制该虫[2]。

该虫可取食危害棉花、扶桑、向日葵、南瓜、番茄等多种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幼嫩部位,使受害植株生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失水干枯,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烟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严重成片死亡[2]。

它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我国最早是在2008年8月在广州发现扶桑绵粉蚧[3]。

国际棉花咨询中心认为,该虫为一种扩散迅速、危害严重的棉花重大害虫,是全世界需要警惕的,尤其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交界,边境线很长,很容易被交通工具和贸易材料携带传播到中国棉区[4]。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在我国南北广泛存在,可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研究表明扶桑绵粉蚧在气温10~20℃已经开始繁殖。

因此在我国棉花主产区的气候条件应该适合该粉蚧生存,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棉区和黄河中下游棉区危险性最大[2]。

王艳平等[5]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分析预测该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重庆湖北、安徽、上海、江苏、山东、河南等17省区的大部分区域,新疆、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等11省区的部分地区,都是该虫的适生区。

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0.886,在中国的危害风险性很大。

为了抑制扶桑绵粉蚧,很多化学农药被采用,如胡学难等[6]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6种化学药剂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

扶桑绵粉蚧虫生真菌FE-1_菌株的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扶桑绵粉蚧虫生真菌FE-1_菌株的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收稿日期:2023-04-05基金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计划项目(2018KJCX054)作者简介:毕可可(1981—),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林业园林植物保护广东农业科学2023,50(6):107-115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23.06.013毕可可,邓嘉茹,张劲蔼,孙龙华. 扶桑绵粉蚧虫生真菌FE-1菌株的鉴定及其毒力测定[J]. 广东农业科学,2023,50(6):107-115.扶桑绵粉蚧虫生真菌FE-1菌株的鉴定及其毒力测定毕可可,邓嘉茹,张劲蔼,孙龙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生态园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广东 广州 510405)摘 要:【目的】评价从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osis )僵虫中分离的虫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为开发其作为生物防治制剂提供基础。

【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虫生真菌菌株,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性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其分类学地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探究菌株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方式,明确其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力;采用浸虫法,室内测定分离菌株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致病力。

【结果】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真菌菌株FE-1,形态学结果发现菌株 FE-1在PDA 培养基培养5 d 后菌落直径为50~60 mm,菌落正面为橙白色,分生孢子形态呈两种类型,小型孢子为长柱形,大型孢子为镰刀型;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FE-1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 );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FE-1侵染扶桑绵粉蚧的方式主要为分生孢子在表皮处萌发形成芽管,然后水平生长,并在特定接触表皮处形成膨大的附着孢进入昆虫体腔,明确了菌株FE-1对扶桑绵粉蚧侵染力;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FE-1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致病力随着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强;孢子浓度为1×108 CFU/mL 时,LT 50为3.32 d,接种7 d 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7.50(±1.79)%,LC 50为1.8×105 CFU/mL。

扶桑棉粉蚧监测情况汇报

扶桑棉粉蚧监测情况汇报

扶桑棉粉蚧监测情况汇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对扶桑棉粉蚧的监测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扶桑棉粉蚧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经过实地勘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扶桑棉粉蚧的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可能与气候条件、宿主植物的生长状况等因素有关。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扶桑棉粉蚧的数量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次,我们对扶桑棉粉蚧的分布范围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扶桑棉粉蚧主要分布在扶桑棉等植物上,且在一些地区的分布范围较为集中。

这为我们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需要根据扶桑棉粉蚧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计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扶桑棉粉蚧对作物的危害。

另外,我们还对扶桑棉粉蚧的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估。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发现扶桑棉粉蚧对扶桑棉等植物的危害程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扶桑棉粉蚧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最后,我们对扶桑棉粉蚧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我们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扶桑棉粉蚧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扶桑棉粉蚧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其数量和分布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扶桑棉粉蚧的监测情况汇报显示,扶桑棉粉蚧的数量逐渐增加,分布范围较为集中,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较大。

我们需要加强对扶桑棉粉蚧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我们的汇报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共同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扶桑绵粉蚧检疫技术规程

扶桑绵粉蚧检疫技术规程

扶桑绵粉蚧检疫技术规程一、什么是扶桑绵粉蚧扶桑绵粉蚧(scientific name)是一种危害农业的有害昆虫,属于绵粉蚧科(scientific family),是一种蚜虫类昆虫。

其体长约1-2毫米,身体呈椭圆形,外表覆盖有粉状物质,因此得名绵粉蚧。

扶桑绵粉蚧主要寄生于某某植物,从植物的汁液中吸取养分,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二、扶桑绵粉蚧的危害性扶桑绵粉蚧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首先,扶桑绵粉蚧的寄主范围较广,可以寄生于多种农作物和野生植物上,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等。

其次,扶桑绵粉蚧具有快速繁殖能力,一只扶桑绵粉蚧雌性个体寿命可达数代,每代寄生数也可达到成千上万只。

再次,扶桑绵粉蚧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异常,减少产量,甚至使得作物无法收获。

此外,扶桑绵粉蚧还可以传播病毒病害,加剧农作物病害的蔓延。

三、扶桑绵粉蚧检疫技术规程为了有效防控扶桑绵粉蚧的危害,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检疫技术规程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扶桑绵粉蚧检疫技术规程的要点:3.1 人员要求对于参与扶桑绵粉蚧检疫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农业检疫知识和技能,了解扶桑绵粉蚧的特征、同类有害生物的鉴别、检疫处理方法等。

同时,必须持有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培训,以提升检疫能力。

3.2 检疫设施要求扶桑绵粉蚧检疫工作需要有相应的检疫设施和装备保障。

检疫设施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通风性能,以确保扶桑绵粉蚧无法逃逸或扩散。

同时,检疫设施内部应配备必要的工具、仪器和设备,以支持扶桑绵粉蚧的检疫工作。

对于检疫设施的卫生管理也要求严格,定期消毒和清洁以减少扶桑绵粉蚧的滋生环境。

3.3 检疫标准制定明确的检疫标准是扶桑绵粉蚧检疫的重要环节。

检疫标准应包括对扶桑绵粉蚧的鉴别要求、判定准则、检测方法和指导流程等。

通过严格遵循检疫标准,可以有效确保扶桑绵粉蚧的检疫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4 检疫流程扶桑绵粉蚧检疫的流程应包括进口农产品的检疫前准备、现场检查和采样、样品分析和结果判定、检疫结果反馈等环节。

六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和防治效果

六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和防治效果

六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和防治效果昝庆安;闫鹏飞;毛加梅;柏天琦;邓裕亮;张宏瑞【摘要】为筛选出高效的防治药剂,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毒死蜱、灭多威、杀扑磷3种药剂对各个虫期触杀毒力均较强,噻虫啉、阿维菌素稍弱,最差的为多杀霉素;不同虫期中低龄若虫对药剂较敏感.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各种药剂防效随时间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90%灭多威WP具有速效、残效期长的特点,在第3天时矫正防效达到99.92%.其余药剂,持效期均较短.【期刊名称】《环境昆虫学报》【年(卷),期】2016(038)004【总页数】5页(P761-765)【关键词】扶桑绵粉蚧;杀虫剂;触杀毒力;防治效果【作者】昝庆安;闫鹏飞;毛加梅;柏天琦;邓裕亮;张宏瑞【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650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西双版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云南景洪666100;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5.9;S433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危害寄主植物的幼嫩部分,可导致植物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落叶落花等(王琳,杨晓朱,2010)。

同时该虫分泌的蜜露可诱发霉污病,严重时导致植物整株死亡(武三安,张润志,2009)。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范围较广,可危害包括锦葵科Malvaceae、茄科Solanaceae、菊科Aste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葫芦科Cucurbitaceae等53个科154种植物(Arif et al.,2009)。

在受灾区域其寄主范围还会不断扩大,如2009年浙江省调查到的寄主植物有19科29种(周湾等,2010),但2011年增长为33科66种(周湾等,2012)。

联合用药防治扶桑绵粉蚧田间药效评价

联合用药防治扶桑绵粉蚧田间药效评价

联合用药防治扶桑绵粉蚧田间药效评价吴振江;刘为胜;郑祥云;江洪;威海霞;曹瑞群;陈尚海;伍琦【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22()10【摘要】为了解决目前单剂农药在生产中难以快速有效防控扶桑绵粉蚧等粉蚧类特殊性害虫的问题,采用2种或2种以上单剂或复配化学农药进行联合用药田间防治扶桑绵粉蚧。

结果表明:药后5 d,校正防效以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0.5mL/kg+30%呋虫·异丙威悬浮剂1 mL/kg(复配剂+复配剂)最高,达到98.12%;30%呋虫·异丙威悬浮剂1 mL/kg+3.2%阿维菌素乳油0.3 mL/kg(复配剂+单剂)校正防效次之,为95.21%;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0.5 mL/kg(复配剂)校正防效为78.63%;30%呋虫·异丙威悬浮剂1 mL/kg(复配剂)校正防效为73.93%;10%阿维·啶虫脒乳油1 g/kg(复配剂)校正防效为72.71%;4.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3.2%阿维菌素乳油0.3 mL/kg(单剂+单剂)校正防效为71.13%;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2%阿维菌素乳油0.3 mL/kg(单剂+单剂)校正防效为65.48%;5%啶虫脒乳油0.5 mL/kg+3.2%阿维菌素乳油0.3 mL/kg(单剂+单剂)校正防效最低,为64.78%。

说明成型的复配农药间或复配农药与单剂间联合用药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控有相乘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更为理想;但生产上常用2种单剂间联合用药在本试验中防效不佳。

综上可知,棉花田间生产中推荐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0.5 mL/kg+30%呋虫·异丙威悬浮剂1 mL/kg、30%呋虫·异丙威悬浮剂1 mL/kg+3.2%阿维菌素乳油0.3mL/kg联合用药防治扶桑绵粉蚧,注意轮换用药。

试验结果可为田间快速有效防控扶桑绵粉蚧等粉蚧类害虫提供参考。

扶桑绵粉蚧检疫技术规程

扶桑绵粉蚧检疫技术规程

扶桑绵粉蚧检疫技术规程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它会在植物上吸食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为了防止扶桑绵粉蚧的传播,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检疫技术规程。

检疫人员需要对进口的植物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扶桑绵粉蚧。

检查时,需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叶片、枝干、花朵等部位,特别是植物的叶腋和叶柄处,这些地方是扶桑绵粉蚧最容易藏匿的地方。

如果发现植物上有扶桑绵粉蚧,检疫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将植物隔离并进行灭虫处理。

灭虫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等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灭虫处理的方法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使用禁用的药剂。

除了对进口植物进行检查外,还需要对出口植物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需要对出口植物进行检查,以确保植物没有扶桑绵粉蚧等害虫。

如果发现植物上有害虫,需要进行灭虫处理,并重新进行检查,直到植物符合出口标准为止。

还需要对运输工具进行检查,以确保运输工具上没有扶桑绵粉蚧等害虫。

如果发现运输工具上有害虫,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以防止害虫的传播。

扶桑绵粉蚧的检疫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检疫技术,才能有效地防止扶桑绵粉蚧的
传播,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告第1380号――关于对扶桑绵粉蚧实施检疫措施的公告

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告第1380号――关于对扶桑绵粉蚧实施检疫措施的公告

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告第1380号――关于对扶桑绵粉蚧实
施检疫措施的公告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告第1380号
【发布部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
【发布日期】2010.05.05
【实施日期】2010.05.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告
(第1380号)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又名棉花粉蚧,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害虫。

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该害虫对我国棉花等产业造成危害的潜在风险巨大。

目前已发现该害虫通过扶桑(朱槿)等多种农、林植物传播到我国9个省(自治区)的局部地区。

为保护我国农业、林业生产安全,根据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决定将扶桑绵粉蚧增列为全国农业、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请各级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对扶桑绵粉蚧实施检疫措施。

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农、林植物检疫机构做好扶桑绵粉蚧的检疫和控制工作。

特别是从疫情发生区调运扶桑(朱槿)等寄主植物时,必须切实强化植物检疫措施。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附件一:扶桑绵粉蚧(棉花粉蚧)在中国的发生分布
附件二:应施检疫的物品暂定名单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

农业部办厅关于开展扶桑绵粉蚧调查的通知

农业部办厅关于开展扶桑绵粉蚧调查的通知

农业部办厅关于开展扶桑绵粉蚧调查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农办农[2009]2号
【发布部门】农业部
【发布日期】2009.01.19
【实施日期】2009.01.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农业部办厅关于开展扶桑绵粉蚧调查的通知
(农办农〔200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厅(委、局):
最近,在我国广东省广州市局部地区的扶桑上新发现一种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此前,没有该虫在我国发生的记载。

据报道,该虫在墨西哥、美国、古巴、阿根廷、智利、巴西、牙买加、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尼日利亚、贝宁、喀麦隆、新喀里多尼亚、巴基斯坦、印度、泰国及我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发生,主要危害棉花、扶桑、南瓜、番茄、茄子等多种植物。

据初步风险分析,该虫对棉花的潜在威胁较大。

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我部决定在全国开展扶桑绵粉蚧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调查重点
重点植物为扶桑、豚草、棉花、南瓜、番茄、茄子等植物。

近期重点调查南方地区和北方温室、保护地扶桑棉粉蚧的发生分布情况;进入春季后,重点调查棉花产区,以及从该虫发生国家或地区引进寄主植物的地区扶桑棉粉蚧的发生分布情况。

二、调查要求
2008年12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已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了全国扶桑棉粉蚧普查防控技术培训班。

请各地按照培训的要求进行调查,发现可疑样品要作进一步鉴定。

对采集的样品,除标明基本信息外,要将虫子杀死再寄送有关专家鉴定,以确保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王殿轩,原锴,武增强,等.锈赤扁谷盗与其它几种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耐受性比较.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4,25(1):4~8.15 F AO,Recommended methods for the detecti on and measure ment ofresistance of agricultural pests t o pesticides .Tentative method for a 2dults of s ome maj or s pecies of st ored cereals with methyl br om ide and phos phine .F AO Method No 16.F AO Plant Pr otecti on Bulle 2tin .1975,23(1),12~25.16 张志高,尹旭丽,王欣.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法测定空气中甲酸乙酯.中国公共卫生,2003,19(6):741.17 Ebert P,Chen W B ,Schli palius D,et al .B i oche m ical mecha 2nis m s of phos phine resistance .Pr oceedings of the 2nd Australian Postharvast Technical Conference,Adelaide,Australia .Edited by W right E J,Banks H J,H ighley E .2000:120~124.18 Harit os V S ,Dojchinov G .Cyt ochr ome c oxidase inhibiti on in therice weevil S itophilus oryzae (L.)by for mate,the t oxic metabolite of volatile alkyl f or mats .Comparative B i oche m istry and Physi ol ogy Part C,2003:135~143.19 唐培安,邓永学,王进军,等.甲酸乙酯对米象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植物保护,2007,33(1):44~47.6种化学农药及其复配对扶桑绵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胡学难1 马骏13 周健勇2 荣晓东1 刘海军1 陆永跃3 王跃进4(1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623;2 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4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装所)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6)3通迅作者 E -mail:maj m ail@ 收稿日期:2009-11-23Labora tory tox i c ity of si x che m i ca l i n secti c i des to Phenacoccus solenopsis .Hu Xuenan 1,Ma Jun 13,ZhouJ ianyong 2,Rong Xiaodong 1,L iu Haijun 1,Lu Yongyue 3,W ang Yuejin 4(1.Guangdong I ns pecti 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 ogy Center,Guangzhou 510623;2.Nanhai Entry -Exit I ns pecti on and Quarantine Bureau;3.College of Res ources and Envir on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4.Chinese Acade my of I ns pecti on and Quaran 2tine )Abstract Toxicity of six che m ical insecticides t o Phenacoccus solenopsis was tested in the laborat 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 t f or fi p r onil,five insecticides had significant lethal effect t o P .solenopsis .The suscep tibility ofP .solenopsis t o these insecticides was ranked fr om high t o l ow as f oll owing:aceta m i p rid >i m idacl op rid >high 2chl or obenzene >chl or pyrif os >chl orfenapyr >fi p r onil .One compound m ixed with i m idacl op rid and highchl or o 2benzene at a rati o of 6:4had a synergistic effect t o P .solenopsis based on LC 50of 1.29mg /L and 31.67mg /L,res pectively .The t oxicity rati o and co -t oxicity of this m ixture were 2.25and 195.6,res pectively .A s a conclu 2si on,we reco mmended aceta m i p rid,i m idacl op rid,highchl or obenzene and the devel oped compound with i m idacl o 2p rid and highchl or obenzene as alterative che m icals t o contr ol this insect pest .Key words Phenacoccus solenopsis ;aceta m i p rid;i m idacl op rid;highchl or obenzene;chl or pyrifos;chl orfenapyr;t oxicity摘要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高效低毒的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6种化学药剂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

结果表明除氟虫腈外,其余5种供试药剂对扶桑绵粉蚧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啶虫脒>吡虫啉>高氯苯油>乐斯苯>溴虫腈>氟虫腈,其中啶虫脒、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可作为扶桑绵粉蚧化学防治的备选药剂。

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按两者LC 50(分别为1.29mg/L 和31.67mg/L )有效浓度,其最佳配比为6:4,毒性比和共毒系数分别为2.25和195.6。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乐斯本;吡虫啉;高氯苯油;啶虫脒;溴虫腈;毒力测定中图分类号 S482.3—62—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2008年在广东省局部地区扶桑上发现的一种危险性有害生物,此前没有该虫在中国发现的记载[1]。

据报道,该虫危害棉花、扶桑、向日葵、南瓜、番茄等多种中国重要的经济农作物,广东农业主管部门已对发现的扶桑棉粉蚧采取了根除扑灭措施。

2009年2月,扶桑绵粉蚧正式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扶桑绵粉蚧主要危害棉花等寄主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危害。

受害棉株生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失水干枯,也可造成花蕾、花、幼铃脱落;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烟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严重成片死亡。

为有效防治和扑灭局部地区发生的扶桑绵粉蚧,本研究选用6种化学农药对扶桑绵粉蚧作了毒力测定,目的是筛选对该虫敏感的化学药剂,为进一步开展化学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药剂81%乐斯苯原油(陶氏益农公司)、96%氟虫腈(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原粉、95%溴虫腈原粉(杜邦公司)、27%高氯苯油(广州农药厂)、95%吡虫啉原粉(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5%啶虫脒原粉(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2 虫源从广东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盆栽的扶桑上饲养的扶桑绵粉蚧,选取大小均匀、健康一致的3龄若虫作为试虫。

1.3 单剂测定采用点滴法,分别测定这6种单剂的LC50值。

用丙酮将药剂稀释成系列浓度,选取大小一致的粉蚧3龄若虫,每个浓度用微量进样器点滴药液于若虫的胸部背面,每头点滴药液0.4μL,处理48h后计数死亡虫数。

每浓度点滴虫数不少于30头,重复2~3次。

观测数据在DPS数据处理系统上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式(Y=a+bx)、相关系数,置信水平和致死中浓度(LC50值)。

1.4 啶虫脒、吡虫啉和高氯苯油3种药剂各2种混配增效作用评价采用陈福良等[2]推荐的Horsfall(1945)法筛选2种药剂的最佳配比,以各单剂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有效成分。

按不同配比组合测定每2种药剂的组合药效,即实测死亡率。

并求出各配比组合的预期死亡率和毒性比率(Toxicity Rati o;T R)。

当毒性比率>1时为增效作用;当毒性比率<1时为拮抗作用;当毒性比率等于或约等于1时为相加作用;毒性比率最高者,即为最佳配比。

1.5 最佳复配剂室内生物测定及共毒系数评价选择增效作用最好的配比,进一步以2种药剂的LC50剂量为基础,按上述方法将2种药剂进行复配并测定药剂室内毒力。

根据孙云沛等报道的杀虫剂联合作用毒力计算方法[3],求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当CTC>100时,为增效作用,CTC <100时为拮抗作用,当CTC=100时为相加作用。

2 结果与分析2.1 供试药剂的作用毒力对照死亡率为3.7%,表明测定结果有效。

结果表明,除氟虫腈以外,其他5种药剂均有明显的致死作用。

氟虫腈在供试浓度73.68~1179.0 mg/L范围内,扶桑绵粉蚧的校正死亡率仅为0%~3.32%,说明其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作用甚微。

各药剂毒力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LC50计算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分别对啶虫脒和吡虫啉非常敏感,2种药剂的LC50分别为0.9917mg/ L和1.2932mg/L,其次为高氯苯油,其LC50为31.6664mg/L(表1),这3种药剂可作为化学防治扶桑绵粉蚧的备选药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