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微课说明和《原电池》教学设计
原电池教案【优秀10篇】
原电池教案【优秀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原电池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高中化学苏教版原电池教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原电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 能够解释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4. 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原电池。
二、教学重难点:
1. 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锌板、铜板、硫酸铜溶液、导线、电灯泡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原电池?原电池有哪些种类?介绍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原电池实验演示,将锌板和铜板分别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
连上导线后,观察电灯泡的亮度变化。
3. 理论学习:讲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不同种类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效果。
5. 思考探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原电池的结构和材料选择,提高电池的效率和寿命。
6. 总结归纳:总结原电池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加深对原电池的理解和认识。
五、课堂作业:
1. 总结原电池的种类和作用;
2. 设计一个新型原电池,包括结构和反应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
果。
同时,本节课设有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选修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原电教学设计
选修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原电池》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原电池”这个知识,在高一必修二中学生就已经学过。
学生已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故在教学上应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原电池的形成的条件后让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行设计实验,在对实验观察中发现实验的不足,在教师的引导下改进实验,体会到必修中原电池的设计有缺陷,带盐桥的双液原电池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电流。
在情感上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电极反应式”的正确书写也穿插在教学活动中,能增强学生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教材在必修2原电池的基础上,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介绍了标准锌铜原电池装置,重点分析了电极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提出了两个半电池的概念。
并安排了有关原电池的实验探究。
课标要求是让学生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三、学情分析“原电池”这个知识,在高一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中学生就已经学过。
学生已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方程式。
2.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原电池原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实验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将实验探究与思考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将原有的知识回顾与新有的知识融为一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一些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2.在多种教学方式的配合使用下,使学生有探知化学奥秘的兴趣,培其探求知识和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3.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对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优秀3篇)
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优秀3篇)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篇一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
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
2、了解学情底码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
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
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
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
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
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
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
板书(便于学生直观记忆、理解掌握):1.概念2.电极名称3.构成条件4.原电池工作原理(展示微观过程)(3)设计原电池:(板书)活动一、依Pb+CuSO4=PbS04+Cu反应,自主设计原电池。
纸上谈兵重温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 微课设计说明
(选修-4)
原电池
贵阳市第三十九中学
袁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背景分析
原电池 |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和未来
|通过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充分发挥化学 课程的人文素养。
发展的需要,着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通过比较《原电池》这一内容在必修和选修课程 中的不同,分析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已经建立的认 知结构,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微课
《原电池》
谢谢!
贵阳市第三十九中学| 袁娟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设计 总任务: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子任务: 1.学生巩固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2.提出带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与学生以往的知识发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 学习兴趣。 3.通过介绍盐桥的作用以及展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动画,学生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 理解,能进一步剖析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 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交换膜等原电池的知识扩充,学生感受化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通过微课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综合能力。
设计思路
利用微课的反复可视性,对学习的重点进 行加强,难点进行突破,疑惑
Microsoft PowerPoint 2013
编辑文字内容、绘制所需素材、编辑文字和图片的动画效果
学生学习任务单
二:任务(问题)设计 1.巩固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2.能够自主理解带有盐桥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 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自主学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精选3篇)
原电池教学设计(精选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原电池教学设计(精选3篇)原电池教学设计(精选3篇)由好文档网本店铺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原电池的教学设计”。
名师教学设计《原电池》示范教学教案
复习设问:1、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的装置。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哪些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内部条件——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2.外部条件:(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导电的非金属单质或金属氧化物)作电极;(2)电极材料必须与电解质溶液接触;(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过渡:那请同学们一起来设计一个原电池。
3、请根据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设计一个原电池,思考为什么有电流产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反应,选择两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材料)反应,正极——还原反应,构成氧化还原反应。
4、内电路中溶液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电路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
思考、讨论、交流过渡:那它是怎么样工作的 4、原电池工作原理PPT 展示原电池动态示意图,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5. 电极反应及总反应式负极(锌片): Zn -2e - = Zn 2+ (氧化反应)正极(铜片): Cu 2+ + 2e - = Cu (还原反应)电池反应(总化学方程式):Zn + Cu 2+= Zn 2++ Cu过渡:请同学们根据原理预测下它的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现象 实际现象电流表 电流表指针发CuZn-A建立模型:转化为设问1:能不能产生电流 为什么设问2:怎样才能建立两溶液的联系呢我们能不能在两溶液间建立一座桥呢(教师带动学生分析)ZnSO 4溶液 CuSO 4溶液 ZnCuACuZnACuSO 4溶液。
”原电池“实验操作详细教案设计
Zn(负极):Zn-2e-二Zn2+
Cu(正极):2H+2e=Hd
总反应:Zr+2H+=HfeT +Zn2+
(3)构成条件:①活泼型不同的两电极
2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3闭合回路
五、教学过程:
实验操作
教师活动
师:有了电,电灯可以 给我们带来光明,这是 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实 例;有了电,风扇可以 给我们带来凉爽,这是 电能转化为动能的实 例。
“原电池”实验操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原电池的定义及其工作 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利用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及实验操作引入 原电池的概念,使学生加深对原电池定义及工作原理的认 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铜、锌原电池的装置构建,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2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定义的精准表述。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铜锌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 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
四、板书设计:
原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原理:Cu-Zn原电池
电能在我们生活中的 应用无处不在,那同学 们有没有考虑过电能 的来源呢?
(完整版)《原电池》教学设计
《原电池》的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 掌握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3 学会设计原电池;4.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能根据氧化还原原理 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技能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2 通过对单池原电池与双池原电池的设计对比,学会比较,评价设计方案; 情感与价值观:1 通过“创新型探究教学”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科学探索兴趣,培养科学 的态度和创新思维能力;2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快乐和成功喜悦,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 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3 设计原电池;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的构成条件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分组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对比法;采用“捕捉灵感→探究创新→实验论证→分析归纳”的“创新型探究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1.在旧知研磨中捕捉灵感[师]:[复习引入]:在第一节课文中,我们研究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如燃烧反应就是发光、发热的表现。
请同学们回顾实验(2-1)【1】铝与盐酸反应,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其化学能还有没有其它转化形式呢?在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如锌与稀硫酸)中我们是否有所发现?请写出锌与稀硫酸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式:[师]: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并描述电子转移的情况,提醒 同学们注意发挥灵感,捕捉创新思维的火花。
[生]:电子由Zn 流向H +,(灵感)有电流产生! 2.在探究教学中实现创新[师]:启发:假若把箭号当成导线,接入灯泡会怎样? [生]:灯泡应该发亮,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师]:启发:怎样设计实验装置?把箭号换成导线,如图,锌片→接导线→接入灯泡→+将正极导线扩大,即接入铜片电极,以利观察:3.在实验论证中完成创造 [师]:[演示实验1]按照上面的设计安装实验,即课文实验(2-4)【2】。
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
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定义、原理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和能量转化过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原电池的定义和原理2. 原电池的组成和类型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4. 原电池的应用实例5. 原电池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原电池的定义、原理、组成和能量转化过程。
2.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电池的工作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原电池的兴趣。
2. 讲解原电池的定义、原理和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基本概念。
3. 演示实验:展示原电池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能量转化。
4. 分析原电池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原电池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 探讨原电池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原电池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原电池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主探索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
《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年级:高二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5.教学时间:40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
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
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通过Zn-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感悟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本质,体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2.内容分析:这一节内容是以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是对必修2基础的加深和提高——加深的是学生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的认识等,借助对单、双液原电池的对比,深化学生对原电池的认识,并介绍半电池、盐桥等新概念。
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分析必修2中单液原电池的缺点,设计出较为科学的原电池模型(双液或盐桥原电池),教学难点:通过组装新的原电池的过程,掌握复杂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3.学情分析:在化学必修2中,学生对于原电池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只是很浅显,只是要求能够举例说明原电池中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而在选修4中则应使学生从微观层面对原电池和原电池的原理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理解双液与盐桥原电池原理并且能够根据这些原理设计简单的双液盐桥原电池,能够写出其相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与电池反应方程式,要强调这种双液盐桥原电池中氧化剂、还原剂近乎完全隔离却能实现电子的定向转移,为什么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更高?为原电池原理的实用性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4.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原电池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原电池一、说教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该节内容为高中电化学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作用: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再回归理论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和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依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及本着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有效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2)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及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的高级技能2.过程与方法(1)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三)、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依据:1、依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2、电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四)、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依据:该内容特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
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电子在原电池正负两极转移的微观模式。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1.情境激学法 2.探究实验促学法 3.CAI辅助教学法 4.归纳、演绎法学法:1.实验探究法2.归纳演绎法在本节课中教师在教材中没有把教材内容作简单,有序的展示,而是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来重新组织,站在改组和重建的高度来审视教材,把教材内容做为了解学科科学的生长点,以学生探究实验贯穿始终,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硫酸铜》微课说明和《原电池》教学设计
本微课《硫酸铜》简单的介绍了硫酸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用途、原有的合成方法以及合成方法的不足,引出采用原电池的原理来制备硫酸铜的思想。
做到课前预习,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原电池有了朦胧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原电池的基本构成,做到了知其然;但是原电池为什么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怎样利用原电池原理解答高考中试题还是力有未逮。
本节课为高考一轮复习课,教者试图通过利用铜、碳、稀硫酸及氧气为什么能形成原电池作为课堂的主线,通过一步一步的探究和讨论及练习,帮助学生们真正掌握这一高中化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通过对铜、碳、稀硫酸能否形成原电池并以此来实现工业生产硫酸铜的探究和设计,能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能初步掌握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对例题的分析,铜碳原电池的探究,能培养学生们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化学科的核心素养。
,
,
板书设计:。
【公开课教案】《原电池》教学设计
§1.1 原电池************* 教学设计背景分析***************【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于本课的要求:1.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本节课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新课改的理念,适当对内容有所深化,巩固高一学习的原电池的相关知识,进行相关概念和原理拓展,使学生能够从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原电池,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地位和功能: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选修《化学4》第一章中的《原电池》。
学生在《化学1》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在《化学2》学习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中化学能与电能等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电化学知识的基础。
本节内容理论性很强,学生不能根据日常生活、生产直接得出本节课知识。
本节课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对于指导日常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本节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教学素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接着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证性”材料,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的结论。
学生理解了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后教材中设置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归纳,从而得出原电池反应的实质。
“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习题中用铜、银和硝酸溶液设置一个原电池,也是本课时探究教学内容的延伸。
【学情分析】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在《化学1》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在《化学2》学习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中化学能与电能等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电化学知识的基础。
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但是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非智力因素: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处于快速发展期,思维特点由主要是形象到主要是抽象的过渡期。
高中化学_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从宏观跟微观的角度看,分析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进一步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从简单原电池发展到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变化过程,并理解其实用性。
二、教学用具电流表,铜片、锌片、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导线、烧杯、汽水。
投影仪、幻灯片、制作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多媒体放映设备)三、教学过程的导体作电极(3)有溶液(4)形成。
3.Zn--Cu--CuSO4原电池【实验探究一】开始实验现象:锌片被腐蚀,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一段时间实验现象:锌片被红色物质覆盖电流表读数不断减小形成认知冲突,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思考与讨论】1.该原电池存在哪些缺陷?2.为什么电流表读数不断减小?3.如何改进该原电池使得电流稳定?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Zn也会和CuSO4直接反应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二】1.烧杯中加什么溶液?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积极引导,动脑思考学情分析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已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再结合问题探讨法、分析推理和此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观察一讨论分析一一总结的过程中,完成单液电池模型上升到双液电池模型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效果分析本节课以学生为本、以设计探究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掌握和运用为目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展开实例分析,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表现为:1、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能积极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出相关问题的答案,并准确表达出来。
2、课堂分小组讨论时,大部分小组都能很快的完成讨论内容,并给出具体的讨论结果,小组代表发言时表达准确。
原电池教学设计.doc
原电池教学设计(原稿)(一)、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原电池的两极反应;(2)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并能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辨别一个装置是否构成原电池,并能探索性地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去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3)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等探究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各项实验能力、综合能力。
2、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原电池的概念,电极反应与名称,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难点:原电池的两极反应,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三)、教学用具:①多媒体演示平台(PowerPoint XP),实物投影仪;②演示实验仪器一套:(100mL烧杯一个,带导线的Cu片和Zn片各一,灵敏电流计一个),稀H2SO4(1∶5)50mL;③学生实验用具若干套(每2人一组):每套含50mL烧杯3个,灵敏电流计一个,带导线的Cu片、Zn片各3片,Fe片2片,带导线的石墨棒一根,稀硫酸(1∶5)50mL,无水酒精20mL。
(四)、教学过程1、知识准备复习有关电解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质疑激趣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电池,从电池的工作原理入手质疑激趣。
3、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原电池的实验(演示实验4-14),然后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1~实验5实验1:将Cu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实验2:将Zn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实验3:将Cu片、Zn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但两者不接触,观察现象实验4:将Cu片、Zn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两者用导线连接,观察现象。
实验5:将Cu片、Zn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两者用导线连接,中间连灵敏电流计,观察现象。
4、理论探究从实验1~实验5,学生可以从对比渐进的实验过程中得出一些原电池的感性认识,教师再从实验4和实验5的Cu片上气泡的生成引导学生分析电子的运动方向,得出原电池的概念,从电子的流向和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得出原电池的正负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微课《硫酸铜》简单的介绍了硫酸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用途、原有的合成方法以及合成方法的不足,引出采用原电池的原理来制备硫酸铜的思想。
做到课前预习,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原电池有了朦胧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原电池的基本构成,做到了知其然;但是原电池为什么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怎样利用原电池原理解答高考中试题还是力有未逮。
本节课为高考一轮复习课,教者试图通过利用铜、碳、稀硫酸及氧气为什么能形成原电池作为课堂的主线,通过一步一步的探究和讨论及练习,帮助学生们真正掌握这一高中化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通过对铜、碳、稀硫酸能否形成原电池并以此来实现工业生产硫酸铜的探究和设计,能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能初步掌握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对例题的分析,铜碳原电池的探究,能培养学生们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化学科的核心素养。
,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