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组集体备课教案(§3.3摩擦力2-1)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相关推荐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篇1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

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1.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一、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

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

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

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

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

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

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了解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②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会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

③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其方向。

④能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知道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地性质有关。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②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②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一、学情分析及教学思路学情分析:从学生年龄特征来看,学生处于高一年级,对本节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对易混淆知识的辨别能力还欠缺。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本节与初中学过的力的认识息息相关,又是后面学习受力分析的基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重力和弹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合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按照迁移规律科学地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学质疑、交流探究,获得新知。

教学思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学过的摩擦力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正压力与上节课弹力的知识相联系,在实验中总结出摩擦力的规律。

巧用提问和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摩擦力的例子,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1.准备知识:①什么是弹力?②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③什么是摩擦力,常见的摩擦力分为几种?2.实验一:仔细阅读课本57页图3.3-1思考下列问题:①小孩用力推箱子,推而不动的原因是什么?②这个与推力平衡的力在小孩不推箱子时存在吗?③结合实验与分析,你能否总结出摩擦力的概念?④通过实验可知: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时,也能产生摩擦力,你能否概括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3.实验二:老师完成以下两个实验,①手握杯子在空中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摩擦力》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摩擦力》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摩擦力》教案:摩擦力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应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应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引入摩擦力的概念,例如:小明想要推动一辆停在原地的小汽车,但是发现很吃力。

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黑板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

解释为什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物体会受到阻碍。

3. 实验探究(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用力推动不同质量的物体,观察并记录推动的难易程度。

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对摩擦力的大小有影响。

4. 计算方法(20分钟)讲解和演示如何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摩擦力的方法。

5. 应用练习(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应用练习,解决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

例如: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如何比较?什么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最大?6. 拓展延伸(10分钟)讲解一些拓展知识,如何减小或增大摩擦力的大小,什么情况下摩擦力会变为零等等。

7.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小结和讨论,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引入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3. 讲解演示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4.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记录和应用练习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摩擦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

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精选7篇

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精选7篇

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精选7篇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微观物理学的诞生,起源于宏观物理学无法很好地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等新的实验现象。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精选篇1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

在概念形成阶段,人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在此我对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做了一些粗浅的剖析。

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亿万青少年儿童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决定于他们,而决定他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以及身体等方面素质的,是今天对他们施加的教育。

振兴国家,教育是基础,基础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而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系统学习科学知识打基础的重要时期。

一个人从懂事开始,通过反复不断的记忆、积累、辨别和比较,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已逐步形成一些粗浅的看法,这就是最初的“概念”。

进入小学阶段后,这一过程逐步深入。

在跨入初中阶段后,他们能够比较系统地、相对严密地接受到科学概念观的教育。

这样将面临一个认识上的重大飞跃。

而当他们初步掌握了自然科学方面的一些概念之后,他们能从微微张开的科学大门的门缝中初步窥视到科学王宫的宏大深邃,精彩纷呈。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的一个关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1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1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1篇】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一一、课标要求1、通过事例或者实验来了解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思想以新课标要求为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通过探究实验来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

通过改变摩擦力的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和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1、通过手在桌子上的三个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

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所感受到的摩擦力并归纳摩擦力的概念。

3、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法。

4、在理解摩擦力的利与弊过程中,会改变摩擦力的方法,能领略自然界的和谐和奇妙,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升。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做个小实验:把课本和互动逐页相互交叉,只提起课本的边缘,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学生动手做实验,发现提起一本书,另一本也随之被提起。

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

引出摩擦现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

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呢?用实验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知探究:任务一:体验摩擦力的存在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保持手不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运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指导学生把手放在桌上做三个实验体验摩擦力,学生会感觉到摩擦力的存在及其的阻碍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

)任务二:归纳摩擦力的定义引导学生讨论:说出你的感觉,试着表述这个阻碍作用,试着给摩擦力下定义。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5篇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5篇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5篇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篇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基本知识(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是秒,它的符号是s.2.思考判断(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3)20__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25日23时33分,指的是时刻.(√)探究交流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哪些生活中、实验室中有哪些常用的计时仪器【提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常用单位有分钟、小时,还有年、月、日等.生活中用各种钟表来计时,实验室和运动场上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若要比较精确地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有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学校的实验室中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来完成.二、路程和位移1.基本知识(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①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②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③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④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思考判断(1)路程的大小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2)物体运动时,路程相等,位移一定也相等.(×)(3)列车里程表中标出的北京到天津122km,指的是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的路程.(√)探究交流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再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则他的运动轨迹、位置变动、走过的路程和他的位移是否相同【提示】他的运动轨迹不同,走过的路程不同;他的位置变动相同,位移相同.三、矢量和标量1.基本知识(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而矢量则不同,后面将学习到.2.思考判断(1)负5m的位移比正3m的位移小.(×)(2)李强向东行进5m,张伟向北行进也5m,他们的位移不同.(√)(3)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探究交流温度是标量还是矢量+2℃和-5℃哪一个温度高【提示】温度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相对大小,所以+2℃比-5℃温度高.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教案:高一物理《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摩擦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定义、分类、产生条件、大小计算以及方向。

具体内容如下: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3.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4.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与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定义、分类、产生条件、大小计算和方向。

2. 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2.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3. 摩擦力的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分类、产生条件、大小计算和方向。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课本中的例题,帮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摩擦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增强对摩擦力的直观理解。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定义、分类、产生条件、大小计算和方向,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课本P45上的例题。

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

2. 题目:解释下列现象中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刹车时,摩擦力使车轮减速停止;走路时,摩擦力使我们保持平衡。

摩擦力物理备课教案范文5篇

摩擦力物理备课教案范文5篇

摩擦力物理备课教案范文5篇摩擦力物理备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描述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2.培养分析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了解并分析日常摩擦力的应用,培养物理兴趣与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难点】正确理解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学生两手相叠,用不用的力度按压并来回摩擦,感受滑动摩擦力的存在,提出问题:阻碍手掌运动的效果来源于哪?引出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三要素提问(直接提问):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呢?学生操作:学生尝试搓手、手按压桌面向前滑动等,体会力对手的阻碍作用,教师辅助讲解,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提问(直接提问):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都有哪些呢?结合(搓手、推动桌子)的实验:(1)当两个物体不接触时相对运动无阻碍作用,说明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当两个物体接触但不挤压时相对运动无阻碍作用,说明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挤压。

(3)当两个物体接触并且挤压但无相对运动无阻碍作用,说明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需要两个物体相对运动。

(4)当两个物体接触并且挤压且相对运动但接触面光滑无阻碍作用,说明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需要两接触面粗糙。

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两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两个物体相对运动。

巩固提高。

巩固提高(解释生活中的滑动摩擦力的应用)我们行走靠什么往前推动,车子靠什么往前推动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四、板书设计摩擦力物理备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体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体验感受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准备课件3个,幼儿两次实验的材料活动过程一、引题:出示图片,分别是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及他们的鞋底特写。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优秀3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优秀3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优秀3篇)高一物理摩擦力课件篇一知识目标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情感目标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教学建议一、基本知识技能:1、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或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5、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6、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教法建议一、讲解摩擦力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介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摩擦力的存在.由于摩擦力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摩擦力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1)、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主要强调:摩擦力是接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二、有关讲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N为物体所受的正压力.摩擦力的大小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2023最新-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对于物理摩擦力,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需要编写教案开始教学。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5篇《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一教学设计思路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滑动摩擦力”的教学设计方案。

对于“滑动摩擦力产生的现象、机理及其应用”部分,主要是采用接受性学习(了解)的方式,具体思路是: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例子,引出滑动摩擦力;接着介绍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再说明滑动摩擦力的特点(方向等);最后说明生活中的应用(利与弊)。

对于“滑动摩擦力公式”部分,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学习的方式,具体设计思路是:把学生分成三组,自己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不同接触面性质、接触面积和接触面压力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然后一起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最后举例巩固一下。

学习任务分析滑动摩擦力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1(必修)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是滑动摩擦力。

该内容是学习了重力与重心和形变与弹力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摩擦力。

其主要特点是实验探究学习“滑动摩擦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强化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强调滑动摩擦力的实际生活应用,为以后动力学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重点○1 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并寻找其中规律,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2加深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条件与方向);○3正确理解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学会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2了解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者分析学生是普通水平的高一学生。

○1已学习了重力与重心、形变与弹力;○2 平时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了解甚少,比如滑动摩擦力的日常应用(利与弊);○3 学生对自己动手实验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利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案6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案6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案6篇教案的内容应该兼顾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教案可以为教师提供组织教学的结构和逻辑,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物理必修1《摩擦力》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必修1《摩擦力》教学设计
情感
态度
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2、通过对摩擦力的利与弊的分析,养成辩证看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的全过程;了解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教学难点
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方法、探究表格的设计和实验结论的归纳。
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体会物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在明确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完整的设计出方案,充分体现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与部分实验小组的探究工作,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紧密联系生活。尝试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尝试用物理知识改变生活。
(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推动地面上的箱子时,箱子越重,越费力,地面越粗糙,越费力,可见,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什么呢?
2归纳学生的猜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压力(重力)、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教师说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
即f=μFN
(五)摩擦力的应用与防止
如汽车打滑了,怎么办?
自行车刹车是怎样增加摩擦力的?
三、课堂小结: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主要采用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3)在探究问题时,采用了何种思维程序?
②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
试验用具:小车,弹簧测力计,大砝码,纸,棉布等,长木板。

高一物理最新教案-摩擦力002 精品

高一物理最新教案-摩擦力002 精品

3摩擦力本教科书在处理摩擦力的教材内容上有所调整,从静摩擦力入手,然后介绍滑动摩擦力。

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考虑的。

教科书图3.3-1的“思考与讨论”就是基于这个目的而设计出卡通人推木箱的过程图,并提出问题: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摩擦力?(1)静摩擦力的教学教科书对静摩擦力的要求并不高,不仅不讲静摩擦因数,也不要求计算最大静摩擦力。

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摩擦力。

这是初中关于摩擦力教学内容上的拓展。

静止在桌面上的重物,用不太大的力拉不动;要推动一个桌子,要用较大的力气;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而不下滑……然后可以通过教科书中图3.3—2所示的演示实验,运用学生已有的二力平衡的知识来讲述什么是静摩擦力,以及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做好该演示实验,是这一节教学的关键。

要使学生从实验中认识静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并有一个最大值,静摩擦力的取值在零和这个最大值之间,具体多大要由物体所受的其他力的情况来决定。

教学中还可以用图3—4所示的装置来演示。

演示 在较光滑的桌面上放一木板,上面放一质量较大的木块。

开始时,在木板与木块接触的外侧面作两个对项的三角形的记号。

当用手沿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缓缓地拉木板时,可以看到木块随木板一起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但两个三角形记号的相对位置却没有变化,直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某一数值后,才看到两个三角形记号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由于木块缓慢移动,所以它在水平方向上受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

用上述演示实验可以说明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拉力增大而增大,而且有个最大值。

同时可以使学生对教科书中所说的“相对静止”有一个较鲜明的感性认识。

这个演示实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稳定,便于观察。

关于静摩擦力的方向,教科书中明确了“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物理集体备课教案《摩擦力》

物理集体备课教案《摩擦力》

物理集体备课教案——摩擦力备课成员:教材的特点:本节教材便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应抓住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学生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过程,使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本节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在摩擦力调控编写突出了这一点。

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许多调控摩擦力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与老教材的课程目标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以及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过程与方法:知道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通过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以及控制变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的习惯;2、通过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使学生能够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世界课前准备:小车,弹簧测力计,钩码,毛巾,滚珠轴承,(可用视频)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们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时,一旦停止用力,不管路面多么光滑,车速总会逐渐变小,最后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呢?(一)启发探究1、认识摩擦学生实验: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验手的感觉.然后问:如果手没有与桌面接触,或者手按在桌面上不想滑动,是否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学生可以相互讨论)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2、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⑴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出合理的猜想:⑵根据课本P60提供的方法验证猜想,并自我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⑶讨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⑷结论:①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②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⑸深化: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有没有关系?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你会设计出一个什么样的探究方案?3、摩擦与我们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摩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摩擦现象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不好,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再分析这一摩擦现象对我们来说是利还是弊?小组讨论与交流:将课本P61或者自己知道的摩擦现象按利和弊分成两类,并指出其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对人有利的摩擦及增大的方法:对人有害的摩擦及减小的方法:(二)互动深化没有摩擦的世界:学生充分发挥的想象,描述如果没有摩擦,我们的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子?(设想两种有趣的没有摩擦力的合理场景,看谁的设想最有趣)(三)引导新创:船靠岸的时候,需用缆绳将船固定,如果光靠人来拉缆绳是无法办到的,水手们采用的办法是,这其中力给水手帮了大忙.设想一种生活中的情景,将此方法加以应用.(四)反馈评价(一)夯实基础1、学习了摩擦力,你认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⑴两个物体要,⑵两个物体要.2、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决定物体间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和;在冰雪天气里,汽车司机常给轮胎缠上铁链,这是用的方法(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圆珠笔的笔尖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小珠子,这又是用的方法(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3、下列说话错误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相对运动,所以摩擦力就是“阻力”,是一种不好的力,在机器的零部件之间加润滑油就是为了消除摩擦.B、在汽车的轮与轴之间安装了轴承,是想变滑动为滚动C、磁悬浮列车提高时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减小摩擦阻力D、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将会寸步难行4、下列情形中,摩擦力需要增大的是( )A、汽车轮与公路之间的摩擦B、滑雪时滑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C、跷跷板与支撑轴之间的摩擦D、写字是时粉笔与黑板之间的摩擦(二)能力提高5、骑自行车时,如果需要紧急刹车,我们一般会用力捏刹车,车才会很快停下来,这说明.6、一辆后轮驱动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请你画出前轮、后轮所受的摩擦力。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

3.3节摩擦力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验准确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让学生参与和亲身体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的设计和操作实验难点:1.由实验数据得出准备的结论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四、教具准备1.演示教具: 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

2学生实验材料:每两位学生一组:物块一块、测力计一只。

五、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设计1.静摩擦力演示实验: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是挂50g钩码时,物块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当悬挂的钩码增加到100g时,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设想一下,如果将钩码B摘去,静摩擦力又将如何变化?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类似上述情况,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拉力的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

提出问题:当悬挂在绳子下端的砖码为1509时,物块才刚开始相对于桌面板滑动,这时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叫什么?它的大小和方向呢?教师讲解:静摩擦力增大到共数值后就不再增大了,这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用人表示。

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使物体起动的外力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明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的作用,则并不一定处于最大静摩擦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将要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推力。

2.滑动摩擦力边演示边提问:一旦物块滑动后,我们只要挂130g钩码,就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

高一物理组集体备课方案

高一物理组集体备课方案

高一物理组集体备课方案目标本备课方案旨在提供高一物理组的集体备课指导,帮助教师在教授物理课程时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教学内容本备课方案涵盖了高一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方面的知识。

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将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详细的规划。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我们将采用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验教学: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观察现象,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实验教学: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观察现象,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3.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或同伴间的研究分享,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或同伴间的学习分享,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4. 多媒体辅助:利用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更生动有趣。

多媒体辅助:利用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更生动有趣。

教学资源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以支持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工作:1. 教材和教辅:为教师提供教材和教辅,包括课本、练册、教学参考书等。

教材和教辅:为教师提供教材和教辅,包括课本、练习册、教学参考书等。

2. 课件和多媒体资料:为教师准备相应的课件和多媒体资料,方便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讲解。

课件和多媒体资料:为教师准备相应的课件和多媒体资料,方便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讲解。

3. 实验指导:提供实验指导手册和实验视频,帮助教师顺利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指导:提供实验指导手册和实验视频,帮助教师顺利进行实验教学。

4. 题和试卷:提供充分的题和模拟试卷,供教师进行练和测试。

习题和试卷:提供充分的习题和模拟试卷,供教师进行练习和测试。

高一摩擦力教案

高一摩擦力教案

高一摩擦力教案教案标题:高一摩擦力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3. 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 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和验证摩擦力的存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投影仪、实验器材(如滑轮、绳子、不同材质的物体等);2. 学生准备:教科书、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思考,提出以下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过什么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2. 学生回答问题,并教师逐一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

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使用投影仪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摩擦力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教师通过实例解释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以及它们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三步:计算方法(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计算公式,演示如何计算摩擦力。

3. 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第四步:实验验证(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摩擦力实验。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滑轮、绳子和不同材质的物体等,观察和测量摩擦力的变化。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五步: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摩擦力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学生回顾和整理学习内容,完成课堂笔记。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计算题、思考题或实验报告等,以巩固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探究摩擦力对不同材料和表面的影响;2.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调查,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刹车系统、滑雪板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摩擦力的概念时,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2. 教师在进行实验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并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保证实验顺利进行;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四:[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推力F压着,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
A.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不变
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四、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左右两边对木板所施加压力都等于F时,夹在板中间的木块静止不动,现在两边的力都加到2F,那么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将
5.一重为1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现用2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它但未能推动,如图所示.则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情况是()
A.摩擦力的方向向右,大小等于2N
B.摩擦力的方向向右,大小等于10N
C.摩擦力的方向向左,大小等于2N
D.摩擦力的方向向左,大小等于12N
6.[多选]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
A.集装箱太重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7.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N;物体B重30N,受到F=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N。画出物体A、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即表达式为,其中是比例常数,叫做,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有关,还跟接触面的有关,是没有的物理量.
【学点二】滚动摩擦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
2.当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
学后记:
班级: 姓名: 分数等级:
§3.3摩擦力课后练习一
1.在家里的卫生间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卫生间地面应铺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要带有凹凸花纹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D.穿鞋底光滑的塑料拖鞋
2.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B.火箭升空中火箭与空气的摩擦
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3.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发生()
( )
A.和原来相等 B.是原来的两倍
C.是原来的四倍 D.无法确定
2、[多选]关于弹力、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须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必修一预学案(学生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重点
1.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批注
一、知识点
1.摩擦力
1)定义:
2)分类:
2.静摩擦力
1)定义: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3)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技巧:
4)静摩擦力的大小:
二、思考
演示1:用手握住水杯,观察水杯的运动状态。
问题1:水杯为什么没有运动?
问题2:水杯受几个力呢?
问题3:如果受摩擦力,那么摩擦力的方向又是如何呢?
[归纳总结]:
演示2:手握杯子沿着竖直方向施力,并且从小逐渐地增大,感受静摩擦力的变化。
[归纳总结]:
三、典型例题
例一:自行车的构造中,利用增大摩擦力的是()
A.车轮制成圆形B.在车轴上加润滑剂
C.车把手套上的花纹D.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例二:[多选]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例三:[多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须互相垂直
课题
§3.3摩擦力
编写人
曾林果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班级
审核人




知识与技能:1.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2.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3.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学习过程
纠错与积累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左右两边对木板所施加压力都等于F时,夹在板中间的木块静止不动,现在两边的力都加到2F,那么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将
( )
A.和原来相等
B.是原来的两倍
C.是原来的四倍
D.无法确定
2、[多选]关于弹力、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教师用)
课题
§3.3摩擦力
编写人
曾林果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班级
审核人




知识与技能:1.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2.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3.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须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预习】:通过预习我会做下列练习
【学点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物体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
A.吃饭时,饭将从我们的嘴里滑掉B.人将寸步难行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D.物体将远离地球而去
4.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D.静止的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