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养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特征

合集下载

孔子的养生观

孔子的养生观

孔子的养生观9月28日,被认为是孔子的诞辰。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古代医出于儒,医儒相通。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有他的独到之处,提出应从六个方面关注养生,以下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孔子的养生观。

1.道德养生。

孔子主张“仁者寿”,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用“仁”和“忠恕之道”及节制私欲来修养道德,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坦坦荡荡,防止心理失衡所致的各种心身疾病,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2.饮食养生。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对饮食卫生提出具体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鳢而锝,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事,不时不食”。

还提出酒肉需适量、食不语、长幼异食等主张,这些观点,符合现代饮食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3.体育养生。

孔子主张“动中以求静”,提倡轻松愉快的运动,如射箭、游泳和散步等,反对“暴力之动”,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兼有修养心性,与现代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大有不同。

《孔子家语》载:“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夫。

”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子的体育观念及运动形式更符合健康养生的要求。

4.性养生。

孔子提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欲不可禁思无邪”和“节欲为贵、守精神”等,是性养生原则。

性和饮食一样均是正常人的生理需求,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也是养生保健的重大问题和方法。

5.分阶段养生。

孔子提出:“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壮之时,血气方剐,戒之在斗;老之时,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从人体处于不同生理年龄阶段及气血的盛衰,提出“三戒主张”是有科学道理的,开创了人生分阶段养生之先河。

6.生活起居养生。

在生活起居方面,孔子提出“寝不尸”、“居不客”、“寝不语”等要求。

“寝不尸”指不得仰卧如挺尸状,“居不客”指居家之时不妨轻裘缓带以安适自养,“寝不语”指睡寝时言语有碍脏腑。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养生思想由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对其进行了阐发的儒家养生之道是具有独特生命观的养生学说。

特点:1)科学价值巨大2)现实效益好主要思想基础:1.(对自己而言)要注意修身养性,搞好精神养生才可以延年益寿,强化生命。

基础2.(对他人而言)益者三乐:1)礼乐:遵循礼乐的节律标准为乐。

2)乐道人之善:多赞美他人,多学习、表扬他人的长处。

3)乐多贤友:广交贤良、仁德的朋友,可以培养人的人性心理与精神文明。

孔子提出的三种养生方法:1.培育“仁和”之心养生法。

安贫乐道、在自然中陶养、以学习养生、尽量使生活充实。

2.科学饮食卫生习惯,以饮食养生。

3.讲究保养之术。

要从生活的细枝末节来保养自己的身体。

由孔子的养生思想引发出来的诸多养生民俗事项:1.道德养生。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建立“存心养性”和“养气学说”。

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饮食起居养生。

继承孔子的起居饮食养生学说。

西汉董仲舒就曾经说道:“寒暖无失适,饥饱无失平。

”认为应以季节为依据调节起居衣着,饮食上要有规律性。

北齐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也教训他的子孙们说:“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喧。

禁忌食饮,将饵药物。

”告戒他们若想“爱养神明”,必须注意生活起居饮食的节律,只有这样,才能“遂其所禀,不为夭折。

”朱熹在介绍自己的养生经验时指出:“毋求饱,毋贪食,食必以时,毋耻恶食。

”一切都随遇而安,动时有节。

宁俭勿奢。

3.生活习惯养生。

孔子认为保养之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养生理念:1.修身养性——仁德、孝道(自己)2.中庸平和——和为贵,不贪。

(对待他人)3.饮食养生——美食,卫生。

4.兴趣广泛。

(一).修身养性1.倡仁德——施“仁”于人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点。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讲孝道——敬老爱幼《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华养生术

中华养生术




6、汉代的一些养生学说。 汉代的思想家和医学家对《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作了某些补 充和发挥。王充提出了人之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的观点,如他在 其代表作《论衡》中,论及生死寿夭,延年之道者近二十篇。他 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 命短”,从而明确指出了先天禀赋强者寿,先天禀赋弱者寿短的 观点 华佗积极推行吕不韦的运动延年说,如他对弟子吴普说:“人体 欲得劳动……动摇则合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 不朽是也”(《三国志· 方伎传》)。其次,他继承《庄子》吐故 纳新、熊经鸟申”的法则,在实践中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法, 这种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锻炼方法,不 仅简便易行,而且对后世保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圣张仲景亦非常重视养生,他曾批评那些不注意养生的人说: “怪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 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还特别强调饮食与 养生的关系,


②心理健康特征 *精神愉快 《素问· 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 利”,可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七情和调、 精神愉快,反映了脏腑功能良好。现代医学亦认为,人若精神 恬静,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从而发 挥对整体的主导作用,自能内外协调,疾病就不易发生。 *记忆良好 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脑之海”。髓海充盈, 则精力充沛,记忆力良好;反之肾气虚弱,不能化精生髓,则 记忆力减退。



*声音宏亮 声由气发,《素问· 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 皆属于肺”,声音宏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 *须发润泽 发的生长与血有密切关系,故称“发为血之余”。 同时,又依赖肾脏精气的充养。《素问· 六节胜象论》说:“肾 者……其华在发”。因此,头发的脱落、过早颁白,是一种早 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肾精亏损。 *食欲正常 中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饮食 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则是健康的反映。

孔子养生观

孔子养生观

《孔子养生观》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著名学者孔子的一部作品,被誉为“养生之经”。

在其中,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养生的观点,并指出要达到健康的养生目的,必须在身心保
持和谐,科学选择食物,控制饮食,增强体质,以及熟悉自然规律。

首先,孔子认为要达到健康的养生,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保持身心和谐。

他提倡“求仁得仁”,即要求自己具有仁慈的心理,并将仁慈付诸行动。

同时,他提倡用自己的智
慧来调适自己的情绪,以保持心理的安定。

其次,孔子认为要保持健康,必须科学选择食物,勤劳耕作,种植有益于健康的蔬菜
和水果,摄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同时,要控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于拼命,以免身体受损。

此外,孔子还提倡增强体质,即要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抗病能力,从
而保持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最后,孔子还提倡要熟悉自然规律,如昼夜、四季、气候等,以便能够根据不同的自
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养生活动,以达到最佳的保健效果。

总之,《孔子养生观》提出的养生理念及养生方法,仍然被当今的养生家所称赞,并
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养生活动中。

儒学养生观

儒学养生观

儒家养生观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炼德行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

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

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明却传之很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意即一个在物质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养生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善心仁厚、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的德行,做一个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寿延年。

修德,志为首,培养自己具有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

修德,业为贵,要有言行一致的敬业精神。

修德,善先行,以善为本,不做坏事恶事。

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经得到实践证明。

资料显示,大凡长寿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

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结合。

《吕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揉合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家修身养性的理论在内,因而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儒家的养生理论中,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寿”(《论语·雍也》)的观点,后来又十分肯定地提出:“大德必其得寿(《礼记·中庸》),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长寿。

《黄帝内经》作者接受了孔孟的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那些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者,大多因为他们能够“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

其后中国的养生家基本上依循这一思路,强调养生必须与道德修养相协调。

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一、倡修身养性,重道德情操儒家思想以“仁爱”为核心,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

体现在医学上,要求医者以仁爱精神施医救人;体现在养生上,倡导养心葆神,注重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修养,特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情操及人的自我完善作为养生的最高目标。

认为只有知识丰富、道德高尚、举止持重、坦荡豁达、顺应自然而形神共葆,方能健康长寿,即所谓“仁者不忧”“仁者寿”,说明修身养性与长寿二者相辅相成。

二、处事不偏不倚,行为中庸中和儒家思想以“中庸”为行为准则,孔子《论语》中最先提出“中庸”的范畴。

迄后,其孙孔低作《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地。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宋•朱熹的《中庸章句》也曰:“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

二者皆把“中”与“和”相联系,由“中庸”进而提出“中和”的概念。

“中”指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和”指合乎节度;“中”是天下之本根状态,“和”是天下最终的归宿,达到中和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目的。

中医学也认为,中和是生命整体维持平衡稳定、生存延续的必要条件。

三、重生活起居,调饮食五味孔子首论起居养生。

《论语•乡觉》曰:“食不语,寝不言”,谓不注意饮食起居会危害健康,反对“寝处不时”“劳逸过度”。

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与儒家创始者于一身的孔子喜欢音乐、垂钓、射箭、游览大好河山,留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

儒家恩想还体现于其饮食观上:其一,强调饮食“守礼”,《论语•乡觉》提出“八不食”的饮食礼制,总体精神是强调饮食卫生与习惯;其二,强调饮食无过、无偏,讲究食物配伍,在《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儒家经典著作中,蕴含了大量的饮食文化思想,《周礼‘天官〉中记载了王室饮食、《礼记•内则》记载饮品及食物有几十个品种。

可见,儒家饮食观主张杂合而食,从中获取多种营养,以补充生命所需。

儒释道三家的养生之道

儒释道三家的养生之道

儒释道三家的养生之道儒家的养生之道【仁者寿】养生之道,在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中都有论及。

儒家的养生之道,孔子首先提出“仁者寿”,《中庸》也论大德“必得其寿”,指出养生与道德修养有关。

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解释“仁者寿”,谓:“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说明有良好道德情操者所以长寿,皆因不贪求外物,心境平和而保持中正,撷取天下美好的东西来保养身体,所以能内气充沛且和调。

儒家讲“存心养性”,“养性”不仅有助养生,更有助治国平天下。

“养性”要诀是“诚”,《中庸》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所谓“诚”,是要能做到恭敬无欺,这种修养,让精神不会驰乱,对身心都有好处。

释家的养生之道【平常心】释家的养生之道,在“平常心”3个字,而平常心是对生命透彻的体悟。

世事沧桑如梦,所以释家教人,一方面对生命尽心呵护,另一方面又要悉心体验,对人宽容平和,随方就圆,自能长寿康宁,好德善终。

如释家常说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

”释家讲究慈善为本,修行者大都性格温和,心情平静,此乃佛家养心养生的一大重要内容,亦是高僧长寿的原因之一。

出家人看破红尘,淡泊名利,在行为情绪上平淡温和,心胸豁达,处事宽容。

按照现代人的观念讲,没有对名利过多的贪欲,不刻意去追求金钱地位名誉等,也不过分在意得失成败,生活保持平淡自然,与人相处得融洽。

道家的养生之道【道法自然】道家的养生之道,在“道法自然”。

《庄子·养生主篇》论养生之主是精神,提示养神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使天人合一。

庄子指出人生在世,须“安时处顺”,视生死一如,才不会被哀乐之情困扰。

《庄子·达生篇》强调养神,要“达生”才能畅达生命,不重财富、名位和权势,让形体健全、精神充足,与自然为一。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依据“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医订下了养生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原则,在养生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

儒家的养生思想探究

儒家的养生思想探究
儒家养生术
儒家养生的主要特色与实质,是注重一个人精神层面的“修身 养性”,高度重视精神修养在养生活动中的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
用,实为中国养生保健理论之精髓。儒家养生思想不仅论述精辟、 深刻,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养生术,使养生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对中国人的养生实践与中国养生历史的发展中起了主导作 用。儒家为中国人提供了以下几种养生术:
3.重单一管理,轻综合管理。从目前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实践 看,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游离于社会和市场之外的管理格 局。公安机关长期处于“孤军作战”和“单打一”的境地,还没有真正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管理的管理运行机制。
4.重强制手段,轻引导机制。当前的管理机制存在的一个突出 问题是管理的单一性,即主要依赖强制性治安管理手段来实现政 府管理职能。事实上,政府仅凭这种单一手段来解决包括就业、医 疗、教育等涉及外来流动人口的众多问题,一方面是管理缺乏全面 性和系统性,管理难以奏效,另一方面是失调管理将对城市和谐发 展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儒家养生观
养生,古代中国人称为“摄生”、“保生”、“卫生”等,其含义就是 通过各种形式摄养身心、增强体质、防病祛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终 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养生观的内容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阴阳和谐。阴阳和谐是中国养生理论的精髓,儒家经典 《周易》最早运用阴阳学说,系统地解释了宇宙和人的起源与变化, 该书曰:“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传》)。又具体描 绘了宇宙万物的产生过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所谓“太极”,又称“大一”,指宇宙本体。所谓“两仪”,即 指阴阳,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转化:阳生阴,阴生阳,变化无 穷。该书运用阴阳学说来阐述养生之道,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只有掌握了阴阳辩证的原则,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 治疗。《内经》与《周易》,虽分属医学与哲学不同学科,但两者共同 以阴阳变化理论为基础,终于殊途同归,留下了“医易相通”的佳 话,说明中国哲学本身具有与医学融会贯通的传统。

儒家养生之道

儒家养生之道

儒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又称为养性、摄生、道生、保生等,它是人类在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通过逐渐认识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而掌握的一些自身保健的方法。

生命包括两个方面:身与心。

养身需要科学、养心需要信仰。

养身与养心是人生的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儒家的养生哲学在养生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千年来中国的养生文化。

在儒家养生哲学中,养生不仅要养身,更要养心。

养心可以归纳出最重要的三条:知道、寡欲、行义。

富贵人家如果不懂“道”,有了充足的生活资料,乱用滥用,就会以养伤身,给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知道”是养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是儒家人生修养、功成业就的纲领。

这里的“正心”就是指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就是要清心寡欲。

人都有欲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就会失去本心。

进而陷入灾难的深渊。

人们情绪过激会伤害脏腑,脏腑出了毛病,就会导致各种病症,影响健康。

一个人若能做到无欲无求,不贪求名利、富贵,内心自然就会淡泊,这样就能清静气和、无忧无怨,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了。

义,就是适宜、合理的意思。

关于个人,实际上就是如果做了合理的事,自己心中认可的事,以后无论被误解,受迫害,遭冤屈,都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一生坦然自若,活得自在。

如果做了不合理的事,勉强做了违心的事,一辈子心虚,不敢面对,怕人提起,或者被揭发,受处治、遭惩罚,后悔莫及。

儒家的说法是:“仁者寿”、“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对于养身比财利都更重要。

实际上是说,人的精神需要超过物质需要。

儒家养生所说的行义,也就是宗教家所说的行善。

做好事,可以养心,养心有益于养身。

总之,行义,行善,有益于健康,这比任何补药都更好。

养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长寿,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抱负———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这就是儒家养生的根本目的所在。

儒家饮食养生的特点

儒家饮食养生的特点

儒家饮食养生的特点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中国儒家饮食养生的特点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神农氏尝百草的味道、水泉的甘苦,开拓了中国远古人找寻及其认识药物与食物长期实践光辉的食养一页。

儒家自己国商代伊尹、西周食医及其孔孟提倡“食性”以来,历代儒医对食养多有所继承及其发展。

在五千年社会历史变革的长河中,虽难免不受佛、道等宗教文化的某些影响,但也逐渐构成了儒家食养的若干风格及其原则,其特点大致可概括为四点。

一、因后天之本,及早食养:祖国医学一直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故提倡养生很是食养至迟也须从青、中年开始,经过饮食调解以保养脾胃实为养生延年之大法。

如味甘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故劝人尽可能少吃生冷、燥热、重滑、厚腻饮食,庶不致损伤脾胃。

如能长期做到顾护中气(即脾胃生发的功效)而恰当地食养,则多可祛病长寿。

二、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克制饮食的要点关键在于“简、少、俭、谨、忌”五字。

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进食量不宜过饱,每餐所进肉食不宜品类繁多,要十分注意很好的饮食习惯及其讲究卫生,宜做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并慎戒夜饮等。

还有,过多偏食、杂食也不相宜。

三、先食疗、后药饵:食疗在却病治疾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

此很对老年人,因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效减退,故先以饮食调治更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盖此因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病或身体虚弱,一则难保持长期服药,二则有的不太习惯,三则易发生不良反应,故先食疗而后必要时用药多较妥当。

四、多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

食宜细嚼缓咽,忌虎咽狼吞;宜善选食及其克制饮食,对腐败、腻油、荤腥、粘硬难消、香燥炙炒、浓醇厚味饮食更宜少进;淡食最宜人,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好;坚硬或筋韧、半熟之肉品多难消化,食宜熟软,老人更直。

推荐文章:。

儒家的养生思想

儒家的养生思想

儒家的养生思想
⏹儒家养生是一种“以心为本”的养生体系。

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
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而且还为了“寿”和“道”。

儒家着重强调的是心性的道德主体作用,是以人为形、气与心一体的三相之有机体。

心乃意识层,形、气为非意识层。

儒家养生是为了训练道德实践的能力。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养生思想形成。

孔子提出了“知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主张。

⏹孟子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说和“天人之学”的养生主张,构建了“天人合一”的思
想体系。

他沿着“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路线,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

《孟子•尽心上》总结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其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也”,教育人们存心养性。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

⏹荀子则在其养生思想中提出“动静合节”的观点。

“养者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
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理念

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理念

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理念(一)儒家、道家、佛家的区别: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张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崇尚自然,主张通过这种修炼,达到长生久世,羽化登仙。

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佛、道、医、儒、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封建帝王奉为教条。

1、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2、修身,练气,养心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

(二)道、儒、佛、医思想的共同点: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第二: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

第三:主张饮食调养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寿亲养老新书》)的主张;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的。

.第四:提倡顺时奉养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寿亲养老新书》)。

故养老大法,必然要依据天和的性质,顺四时变化而摄养,才能老当益壮。

第五: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处处为老人提供便利条件,细心护养。

第六:注意药物扶持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这些原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的。

第七:强调房中补益。

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强调不可纵欲。

儒家的养生之道修德养心!健康不难,长寿有望。

儒家的养生之道修德养心!健康不难,长寿有望。

儒家的养生之道修德养心!健康不难,长寿有望。

儒家养生思想由孔子奠基,孟子、荀子对其进行了阐发,其养生思想非常重视社会因素对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性,非常强调“礼”、道德修养和中庸之道在养生中的作用。

更多精彩关注太极养生堂微信号:taichitang先秦儒家的养生思想为后世儒家养生之道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这个基本框架主要体现在身心共养观、动静结合观和重视养心、标举“中庸”、修德养生以及慎独、兴趣养生法等方面。

1、先秦儒家的养生观(1)身心共养的养生观“形具而神生”,先秦道家明确地提出了形先神后的关系,主张形神结合、身心并修来养生。

如儒家的开山者孔子一方面提出了“仁者寿”[34]和“故大德……必得其寿”[35]等命题,强调心理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孔子提倡饮食养生法,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36]饮食养生法主要是保证身体的健康,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孔子本人是推崇身心共养的。

(2)动静结合的养生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7]。

先秦儒家养生强调身心共养来养生。

如果说养心的关键是“静”,那么养身的关键则是“动”。

如孔子就提倡“动静以义”[38]的养生之道,在强调“仁者静”的同时,重视“动”的重要作用,其“射”、“御”等锻炼身体的内容教授弟子就是明证。

2、先秦儒家的养生原则(1)修德养心先秦儒家大都持“主心说”,在养生上主张养心为主,而养心又以修养高尚的品德为上。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39]、“仁者无忧”[40],正因为道德高尚的人“坦荡荡”、“无忧”,所以他们一般长寿。

这一点对后世养生影响深远且得到了现代相关研究的证明。

儒家养生思想发展历程

儒家养生思想发展历程
这 就是 后世 所 说 的 “ 消肿舞” . 可 说 是 养 生 实践 的 到 了一 定 境 界 后 的 生命 迹 象 。 这 比《 内经》 中这 种 萌 芽 。至 于夏 禹 氏 的禹步 法 , 以及彭 祖 食桂 芝 , 善 观 点 的提 出早 了几百 年 。对 于德 行 与养生 的关 系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0 1
作者简介 : 刘 芳( 1 9 8 1 一) , 女, 烟 台龙 口人 , 山 东女 子 学 院讲 师。 研 究 方 向 : 学校 体 育 及 体 育社 会 学 。
7 4
的。孟 子 提 出 “ 存 其心 . 养 其性 。 所 以事 天 也 。夭 寿 者难 久 矣 。故 君 子 闲欲 止恶 以平 意 。 平 意 以静神 .
不二 . 修身 以俟 之 , 所 以立命 也 。” 认 为人 颐养 天年 静神 以养 气 , 气 多而治 , 则养 身之 大者 得矣 。” ( 《 春 的方 法是要 保 持人 的本 心 , 培养 人 的本 性 。这 既是 秋 繁 露 ・ 循天之道》 ) 董 仲舒 养 生重 义 、 气, 并 没有
二儒家养生思想的发展两汉时期儒家思想在与其他学派学说激烈碰撞的同时也适应形势不断吸收融合其他学派学说的某些观点从而得到了新的发展
第 3 6 卷 第 3期
Vo l _ 3 6No . 3
临 沂 大 学 学 报
J 0URNAL OF LI NYI UNI VE RS I TY
2 0 1 4年 0
春 秋 战 国是 诸 子 各 派 “ 百家争鸣 ” 的 时代 . 各 种 学说 的激烈 交 锋 推动 了养生 思想 的发展 .形 成 了较 为 丰硕 的成 果 .成 为 我 国养 生文 化 发展 史 上

儒家养生思想辨析

儒家养生思想辨析

儒家养生思想辨析
儒家的养生特征是“养德尽性”,讲究以德处世,尤其注重养生中的个人道德情操的培养。

孔子创建了儒家的思想文化理论,孔子学说的道德核心是“仁”,他主张“德润身,仁者寿”,并将“仁学”说成是一种善行,以此来调整人际关系。

同时,“仁”也是儒家养生学说的最高境界。

儒家学说“三纲领”中有“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说明只有明白了“止于至善”的道理,才能坚定信仰,克服七情六欲各种杂念,使内心清净,最终获得真知正“道”,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还以三戒来规范人生不同阶段的心性修养,这对人们调伏内心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孟子是儒家心性修养论的奠基者,他认为清心寡欲是调心的最佳途径,指出一个人的欲望和善性良知是成反比的,如果内心产生太多欲望,就容易被欲望奴役,而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

但人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禁欲,适“度”而行即可。

孟子又具体论述了人与道德、情志的关系,认为宽容慈悲的人才会拥有良好的心态,因而能够身心健康。

儒家把生命看成实现理想的载体,强调“舍生取义”是精神修养的关键。

“仁、智”都是孔子修德和好学的体现,具备仁德的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

享有73岁高寿的孔圣人,力倡饮食卫生,并提出食养的原则和宜忌,如在烹调上重视食物的颜色,强调霉变的食物有损健康,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顺应四时的原则,还提出要
饮酒适度,认为劣质酒和过量饮酒非常有害。

在饮食卫生方面提出“八不食”的膳食禁忌。

除了他科学地遵循养生之道外,博学多才,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与他的长寿息息相关。

儒家养生思想儒家养生的基本观点大全(二)

儒家养生思想儒家养生的基本观点大全(二)

儒家养生思想儒家养生的基本观点大全(二) 儒家养生思想?二、中庸平和,以“礼”养生。

“中庸”是孔子创立的哲学的方法论,也是思想
行为的准则。

《礼记中庸》明确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网络图片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认为,中庸之德是一种最好的且最平常可行的道德。

认为“中和”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Z根本,也是
治国与养生的根本原则。

致“中和”,就是要求人们在言行举止、待人处事的时候做到不偏不倚,允执其中,审时度
势,灵活变通,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并用“礼”作为衡量太过和不及的准则。

以“礼”作为准绳,杜绝妄念,克已制欲,用”礼”来约束自己,以行”中庸之道”。

为此,孔子还提出了些具体要求,如《礼记曲礼》中提出“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
满,乐不可极”,认为至高无上的道德伦理,也需要有“礼”的控制和约束,这样才能不使自己为
物质所奴役,才能抵御外界的切诱惑。

可谓儒家养生的根本方法。

精彩继续》》》儒家养生思想儒家养生的基本观点大全(三)
>> 去中国菜谱网首页。

儒家弟子们是如何养生

儒家弟子们是如何养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儒家弟子们是如何养生导语:儒家弟子是如何养生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这是一句儒家典语。

相者治世,医者救人,治世救人,是儒者的人生追求。

因此儒医的雅号,就成了儒儒家弟子是如何养生“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这是一句儒家典语。

相者治世,医者救人,治世救人,是儒者的人生追求。

因此“儒医”的雅号,就成了儒、医相通的标志了。

在养生长生术方面,纵览儒家经典或文人笔记,各自所述之法虽多,但综其大要,基本可从饮食、男女、心性、居处以及其他杂法等方面来加以归纳。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儒家亚圣孟子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食色性也”的补充。

孟子所说的“性”,指的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先天之性,也就是本能,是单纯的生理现象;孟子所说的“大欲”,则于生理现象外,还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后天心理上的强烈需求。

这里彼此互补,对于人生两大欲念饮食、男女的看法,就完全了。

从孟大儒的话看,儒家对于饮食问题和性问题非但十分重视,并且无所责难。

这里,我们不妨先从饮食方面,来考察一下儒家对之是如何看法,并是怎样把它联系到养生中来的。

《论语乡党第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接着又说:“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粮米不嫌精制,鱼肉不嫌细嫩。

粮米霉烂变质,鱼肉腐败发臭不吃。

食物颜色不正常不吃,气味。

儒家养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特征

儒家养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特征

体育文化导刊2008.5儒家养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特征曹莉摘要:儒家养生思想起源于上古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汉唐时期,完善于宋明清时期,五四以来又出现了失落与回归。

其发展和演变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儒家养生以修身养性为主要内容,以养气为健身要务,以/仁者寿0为理论导向,以/天人合一0为哲学基础,以致/中和0为最高境界。

儒家养生思想把生命的价值和养生的必要统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0的信念中,不以纯粹的养生为要务,而是关注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生命存在,培养人们养生而不苟生的大无畏精神,属于道德养生的范畴。

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0而且还为了/寿0和/道0。

儒家养生是一种/以心为本0的养生体系。

关键词:儒家养生思想;演进历程;基本特征一、儒家养生思想的内涵养生一词,原出5管子6,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

中国养生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提醒我们,研究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

儒家的身体乃同时是意识、形气、自然及文化的主体。

此四体的向度互摄互入,形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

道家固然为/气聚而生,气聚而死0,以人身机能为/流动志气0,即天地之气合,经父精母血而生;其后作支柱的骨,营气的经脉,发力的筋及为墙之肉、皮及毛发,形成了人形位相。

但儒家着重的是心性的道德主体发用,以人为形、气与心一体三相之有机体。

心乃意识层,形气为非意识层。

可见,儒家养生是为了策动和训练道德实践的潜能。

儒家所期待的教育,乃是培养一种内外交融、身心交摄、心气交流的人格。

唐代儒教养生文化

唐代儒教养生文化

唐代儒教养生文化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养生文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尤其是儒教在唐代的养生理念,对于后世的养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修身养性。

在唐代,儒教的养生文化主要包括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和情志养生等方面。

首先是饮食养生。

唐代的儒教很注重饮食的调养,认为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他们倡导“有节制”的饮食,主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养”,即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和五果为主要食物。

这样的饮食结构可以保证人体获得全面的营养,同时避免了单一食物的缺陷。

唐代的儒教很重视饭食的烹饪技巧,提倡清淡饮食,避免过多的油腻和辛辣食物,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次是起居养生。

在唐代,儒教强调人们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注重起居有常。

他们主张早睡早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和调养身体。

此外,他们还提倡保持室内外的通风,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再次是运动养生。

儒教注重运动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在唐代,儒教很推崇太极、气功和武术等传统运动方式。

他们认为这些运动可以调养气血,强身健体。

唐代的儒教还提倡户外活动,如散步、登山等,以增强体质和锻炼身体。

最后是情志养生。

儒教认为情志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在唐代,儒教强调人们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避免过度的悲喜之情。

他们主张内心宁静,保持平和的心态,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唐代的儒教还提倡修身养性,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修养,以达到身心的和谐。

总的来说,唐代儒教的养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修身养性。

他们通过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和情志养生等方面的调养,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平和。

这些养生理念对后世的养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养生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在现代社会也可以借鉴唐代儒教的养生文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持身心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文化导刊2008.5儒家养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特征曹 莉 摘 要:儒家养生思想起源于上古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汉唐时期,完善于宋明清时期,五四以来又出现了失落与回归。

其发展和演变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儒家养生以修身养性为主要内容,以养气为健身要务,以“仁者寿”为理论导向,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致“中和”为最高境界。

儒家养生思想把生命的价值和养生的必要统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中,不以纯粹的养生为要务,而是关注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生命存在,培养人们养生而不苟生的大无畏精神,属于道德养生的范畴。

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而且还为了“寿”和“道”。

儒家养生是一种“以心为本”的养生体系。

关键词:儒家养生思想;演进历程;基本特征 一、儒家养生思想的内涵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

中国养生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提醒我们,研究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

儒家的身体乃同时是意识、形气、自然及文化的主体。

此四体的向度互摄互入,形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

道家固然为“气聚而生,气聚而死”,以人身机能为“流动志气”,即天地之气合,经父精母血而生;其后作支柱的骨,营气的经脉,发力的筋及为墙之肉、皮及毛发,形成了人形位相。

但儒家着重的是心性的道德主体发用,以人为形、气与心一体三相之有机体。

心乃意识层,形气为非意识层。

可见,儒家养生是为了策动和训练道德实践的潜能。

儒家所期待的教育,乃是培养一种内外交融、身心交摄、心气交流的人格。

这不仅与当今的健康观相契合,而且又与今天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主题相适应。

二、儒家养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一)上古时期———儒家养生思想的起源就现存文字记载而言,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可以上溯到殷商时代。

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可以发现,殷商时期人们在生病、分娩时都祈祷祖宗神灵佑助,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经常问卜(甲骨文主要是对占卜的记载),进而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祛除不祥。

此外,甲骨文中还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寇帚”即大扫除)之类的记载。

这些皆表明商代先民对平安、健康的关注和向往,可视为养生思想的萌芽。

(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养生思想的形成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

随着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出现了不同的养生主张和做法,对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儒家养生思想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形成。

11孔子提出了“知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主张。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

孔子将仁学说成是一种善行、善举,并以此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知者乐,仁者寿”,只有成为一个仁者,才能长寿,这种观点比《内经》早了几百年。

孔子认为:养生要从养德开始,要修身发扬人的善性,以清除心理上的障碍,取得心理的平衡,即“有大德者必得其寿”。

21孟子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说和“天人之学”的养生主张,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体系。

孟子在继承先师孔子养生思想的同时,沿着“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路线,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体系。

《孟子・尽心上》总结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其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也。

”教育人们存心养性。

《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

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

31荀子则在其养生思想中提出“动静合节”的观点。

“养者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指出人身体好坏与寿命长短,决定于后天各种保养条件是否完备,以及是否因时而运动,而不取决于先天的命运,强调运动对人体健康的意义,与流传至今的“动以养生”的健身养生观念一致。

同时,荀子继承了孔子关于“六艺”的思想,指出应奖励善于射箭的人才和善御者。

此外,荀子还总结出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的辩证法则。

(三)汉唐时期———儒家养生思想的发展两汉时期,各种不同的思潮、学说、流派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上表现出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在这个过程621中,儒家思想日益融合其他学派,并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儒家养生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较大。

11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理论。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理论,他以阴阳五行(天)与王道政治(人)互相一致而彼此影响的“天人感应”学说作为理论轴心,一切围绕着它而展开。

董仲舒的养生之道是用阴阳五行的哲学图示进行构筑的,《春秋繁露》中的《循天之道》和《身之养重于义》可算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西汉时期最富天人合一精神实质的儒家养生专题文章。

21王符提出的气与命的观点,为构筑儒家养生提供了新的理论。

东汉时期的王符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一切自然现象的变化、社会治乱和人生祸福都是“气之所为”。

命有两种:一是“生死寿夭之命”,一是“贵贱贫富之命”。

前者源于所禀气的厚薄、强弱,他说:“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

”又说:“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

充实坚强,其年寿;虚劣软弱,失弃其身。

”他的说法中关于气与命的观点,为构筑儒家养生提供了新的理论,从而为我国养生学和生命学贡献了一份力量。

31嵇康提出了养生必须形神并养的主张。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写出了建立在形神相即的基础上的养生论。

他主张养生必须形神并养,“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试图以超越性的精神境界来改造、重建社会理性,消除文明异化。

(四)宋明清时期———儒家养生思想的完善宋明两代是儒学获得创造性发展的历史时期,儒家的养生理论也随之得到完善。

11周敦颐提出了“中正仁义而主静”的养生主张。

他认为,人超越万物,是宇宙间最为灵秀者,并提出了人通过自我修养而成为完人的最高标准,即“中正仁义而主静”。

这一标准兼含着内在精神状态和道德修养两方面。

21宋儒们提出“气上成性”、“气便是命”、“养气即是养心”的主张。

宋儒在讨论性的问题时,大都主张对性作两种区分。

一是所谓天地之性,另一是所谓气质之性。

张载首先明确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主张变化气质,气上成性,这就符合儒家养生的意义。

程颐提出“气便是命”的命题,其中就包含了性命双修的功夫。

二程主要发展了孟子的“养气”说,认为:“人乃五行之秀气,此是天地清明,纯粹气所生也。

”同时指出养气应谨守“勿忘勿助”之法,“养气要谨在有事与勿忘上,工夫自到。

又不可责近效,所谓大段着力不得也。

着力则气壹动志,前功不保矣。

”李侗认为养心要落实到养气上,以养气代替养心。

“理不可见,见之于气。

性不可见,见之于心。

心即气也,心失其养,则狂澜横溢,流行而失其序矣。

养气即是养心。

”31理学家们提出了“去人欲、存天理”的总原则,而静坐则被视为实现这种原则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尽管“去人欲、存天理”的理学原则本身是与人们的养生目的相悖的,但其静坐方式中吸取了佛教的“坐禅”和道教的“坐忘”因素,因而包含了积极的养生意义。

(五)五四以来———儒家养生思想的失落与回归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一直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下,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备受摧残,儒家文化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衰落的境况之中。

儒家养生学说随着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地位的下降也逐渐衰落。

新中国诞生后,国家对人民体质的重视加强,养生文化也得到了新生。

到了十年文革时期,刚刚复苏的儒家养生文化又遭受到一场空前浩劫。

在“批林批孔”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遭到批判,它涵盖的养生思想被冠以“封建糟粕”和“迷信巫术”的帽子,被弃于“历史的垃圾堆”之中。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在此基础上社会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儒家养生思想重新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三、儒家养生思想的基本特征(一)以修身养性为主要内容儒家养生观是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修身”、“养性”与养生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儒家的养性强调的是在学习中进行道德的修养,以天命之性驾驭气质之性,涵养性情,变化气质,如孟子有“存心养性”之说。

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讲养生即要求身心并养,追求物质的形、体、寿与精神的神、性、心的协调发展,修身与养心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辩证的统一。

儒家在提倡“仁爱”修身的同时,还以“正心”、“收心”、“养心”来追求自我完善。

养心与养身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

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

(二)以养气为健身要务儒家把“气”作为产生和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形体是由气交和而产生的,“和乃生,不和不生”,精神是由一种奇妙之气构成的。

形体与精神结合,才有人的生命。

孔子把血气作为人体精力的物质基础,并告诫人们应当依据年龄的增长而修气以养生,做到“三戒”。

《论语》还多处讲“辞气”、“屏气”、“食气”等,进一步说明“气”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物,无气则无生。

儒家的养气之法,首先是以存心统养气,认为养气只是次一级事,反对单纯地以练气为养生。

儒家认为,单纯的养气其功用非常有限,只可健体,却不能长生,只有神气结合,性命双修,才能达到更大的成就。

儒家的养气除了有物质基础的一般含义外,更注重强调道德和精神,是“配义与道”的正气,养气也就是以“义理之养心”。

汉代董仲舒认为,整个自然界的精华集中于阴阳二气的和合。

所以万物都以气为首,迎气而生,养气而长。

凡事都服从心的役使,心是气的主宰。

因此,世间的养生之道,都讲究心———气的根本。

长寿的原因就在于心平气和,采天地间的精气来养身,使气多而且守养得法。

(三)以“仁者寿”为理论导向儒家养生追求的目标就是“仁”,它是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出发的。

“仁”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具有超伦理、超道德的宗教意义,“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种真正的宇宙关怀,具有宗教超越性。

儒家从未把“仁”作为知识概念去讨论,而是主张在躬身实践中去体会、去把握。

儒学家对“仁”的最富理论意义的解释就是“生理”、“生意”、“生物之心”,而要得到这样的认识,必须在生命体验和实践过程中去获721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