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苦聪人心系国防军
国防英雄人物事迹
国防英雄人物事迹一、引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英雄人物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们的事迹令人敬仰,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防英雄人物的事迹,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二、英雄人物介绍1. 黄继光黄继光,四川中江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高地反击。
在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时,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2. 邱少云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87团9连战士。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10月12日中午,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
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
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三、英雄事迹回顾1. 黄继光的事迹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受奖。
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受阻于零号阵地。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带领两名战士冲了上去,连续摧毁敌多个火力点。
两名战士一名牺牲,一名负伤,他也身负重伤。
美军照明弹将阵地照得如同白昼,几条火力点交叉扫射。
他趁手榴弹爆炸烟雾,拖着受伤的身体顽强爬向最后一个火力点。
接近美军中心火力点时,他用力甩出最后一颗手雷。
手雷在离美军不远的地方爆炸了,美军火力点被炸掉半边,美军的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黄继光也被震昏了。
就在部队发起冲锋时,美军火力点内的高机枪又吼叫起来,向志愿军冲锋部队疯狂扫射,部队攻击再次受阻。
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简介
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简介海拔两千多米的罗家坪大山,位于云南省马关县金厂乡。
这里山高坡陡,危崖耸立,站在山顶可以直接观察越南箐门、后苛等地区,是我边防部队前线的天然堡垒,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0年9月18日夜,越南河江省属247团越军派出9连摸黑侵占了我罗家坪大山。
九天之内,敌人在山上修起了大大小小19个明碉暗堡,挖掘了一条环形工事和堑壕,组成了一道道交叉火力点,居高临下经常向我金厂乡开枪开炮,不断派遣小股敌特工队袭扰我边防哨所。
罗家坪大山位于云南省马关县金厂地区,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中越双方均未占领。
1980年9月25日,罗家坪“赤脚医生”熊宾青上山砍柴,发现山上有越军砍木料,修工事,即返加向部队报告。
对此,边防第12团9连连长杨天武于28、29日先后两次率分队前往罗家坪大山侦察。
30日,9连连长又带10人前往侦察,与越军接触,战斗中阵亡3人,连长和1班长失踪。
国土遭蹂躏,人民不安宁。
侵略者的罪行激起了我边防军民的极大愤慨。
"收复国土,惩罚敌人!"成了我边防军民的共同誓言。
就在越南侵略者占领罗家坪大山的第二十七天,上级下达了还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
我边防12团迅速进行了战斗动员,很快组成了精干的战斗分队。
参战的干部战士纷纭写决心书、保证书,向党和人民宣誓:为收复领土而战,为保卫祖国而战,严惩侵略者,英勇杀敌立功!边防12团将上述情况报告文山军分区,文山军分区又分别向云南省军区和昆明军区报告。
云南省军区和文山军分区决心组织力量,将其据点拔除。
昆明军区决定,由边防12团和独立师1团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采取小群多路、迂回包围战术,速战速决,拔除罗家坪大山越军据点。
基本部署是:边防12团3个步兵连,1个炮兵连;独立师2个步兵营,2个炮兵营另两个火箭炮连执行攻击任务,由12团11连担任主攻。
10月11日,昆明军区下达《歼灭罗家坪大山之敌作战命令》,要求作战部队14日前作好战斗准备,15日发起攻击,并批准了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李风岗、范金标组成前线指挥所,赴金厂指挥战斗。
处于亚热带雨林区的戍边战士的事迹
事迹一:一家三代人33年国土的坚守1979年3月,尖峰岭哨所在自卫还击战轰鸣的炮声中建成了,哨所坐落在尖峰岭之巅,一幢营房两个哨位,高山与哨所浑然一体,气势雄伟。
陆兰军的父亲陆之方当上了这所哨所的第一任哨长。
1982年,自卫还击战已结束,中越边境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但陆之方因经常在雨天整夜整日地潜伏,落下了一身毛病,尤其风湿病很严重,刚过50岁的他已感觉身体大不如以前,他思量着应该要交班了。
卸任前,他跟二儿子陆兰廷进行了一次长谈。
就这样,陆兰廷接过父亲手中的钢枪,成了尖峰岭哨所的第二任哨长。
1990年,陆兰军参加了民兵选拔到哨所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国防哨兵。
1996年3月,陆兰廷因部队工作需要调动,陆兰军从围胆哨所调到尖峰岭哨所,成为继他父亲和哥哥以后的第二任哨长。
受父辈的影响,二哥陆兰廷的儿子陆永兴也放弃了在边境做贸易发家的机会,上山来跟着叔叔一起站岗放哨,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
从1979年3月到现在,陆家三代3个哨长1个哨兵,在边境线上无悔地坚守了33个年头。
他们保家卫国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峒中镇的乡亲们的广泛赞誉,称他们家族保持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并代代传承,是名副其实的哨兵之家。
一个人22年理想信念的坚守尖峰岭哨所海拔670多米,地处亚热带地区,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云雾缭绕,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几乎都是雨雾天气。
潮湿天气,洗过的衣服六七天才勉强能穿上。
夏季也不好受,屋内气温在40°C以上。
哨所周边毒蛇、娱蚣、山蚂是“常客”,蚊纳几乎如影随形哨所巡逻路线24.5公里,有26块国界碑。
陆兰军每个月要带领哨兵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步行巡逻4次,每次往返49公里,每月行程196公里,1年行程2352公里,22年行程51744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多;每年都要磨穿几双解放鞋底,22年共磨穿100多双解放鞋底。
界碑则往往立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方,沿途所经的每一处,除了蚊叮虫咬,娱蚣、山蚂蝗等毒虫的侵扰,跋山涉水,日晒雨淋,磕磕碰碰更是常事,沿路到处都充满危险。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彩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彩10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国家中。
总有一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他们为了我的祖国的兴旺而付出了一生甚至生命……今天是我们班的活动课,老师打开电脑点击(感动中国)这个视频给我们观看,里面说的是一些为国家,为人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
在里面我最佩服的是黄旭华爷爷。
他的事迹让我最为感动。
先从黄旭华爷爷说起吧!他现在是一位共产党员,可是有谁知道他青春时的事迹呢?黄旭华爷爷大学毕业时就参加了制作核潜艇的工作,他在当时担任总设计的职位。
因为当时这项工作是党密工作,因此不能透露给别人,连自身的亲人也不能述说。
黄旭华爷爷的亲人们时常埋怨他。
可是他没有放弃这个工作。
如果核潜艇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即使在被窝里也会不顾一切地去解决。
经过他们不休不眠的工作,终于核潜艇快速度地完成了。
可是要真正地完成还有经过水压测试。
在当时美国为了更高效的完成核潜艇,开展了水压测试,但核潜艇下海10米时就因为承受不住水压的冲击而失败了。
在当时美国死了一百多人。
可是黄旭华爷爷并没有因此而害怕而是我自身亲自带领着战士们做测试。
潜艇下了5米,10米,20米……终于核潜艇成功了。
中国成为了5个国家中其中一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黄旭华爷爷为了祖国奉献了自身一生的青春。
正是因为这一些为国家而努力,奉献的人。
我的祖国才变得如此美好。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
共创美好家园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二写在前面: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今天我看了20XX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有张艺谋奥运团队,唐山十三农民,武文斌,经大忠,李隆,金晶,吉吉,神奇航天员,李桂林,陆建芬,韩惠民。
颁奖典礼中我最感动的是李桂林和陆建芬这两位人物,因为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
国防民兵哨长凌向前:边境线上的“忠诚界碑”
龙源期刊网
国防民兵哨长凌向前:边境线上的“忠诚界碑”
作者:陈典宏费士廷罗文义
来源:《百姓生活》2017年第10期
广西那坡县平孟镇大山深处的天池国防民兵哨所,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英雄哨所。
从1978年建哨至今,曾被广州军区授予“英雄民兵哨所”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先进边(海)防哨所”,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5次。
从18岁到54岁,凌尚前是英雄哨所的见证人。
36年来,他为了戍边卫国,从哨员到副哨长、哨长,始终以哨所为家,以界碑为伴。
在这个哨所防区的8公里边境线上,他熟记每一块界碑的坐标方位,熟悉这里每一道山梁的地貌特征,熟知每一段巡逻路上的一坡一坎。
边境线上任何部位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旭日阳光里,凌尚前全身披上了一层金色朝晖,远远看去,他像极了远处山脊上那尊神圣的界碑。
“守卫哨所,就是守护家园”
炮火,是那一代生长在边境孩子的成人礼。
像那个年代生长在边境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战火给凌尚前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一次,凌尚前目睹宁静的村庄被炮火炸成一片废墟,亲眼看见昨天还生龙活虎的解放军战士,第二天全身盖着白布被抬下战场……
“他们比我大不了几岁,为了保卫我们,把命都丢了!”从那时起,保家卫国的信念,就在壮族青年凌尚前的心底扎下了根。
他两次报名参军,因为个头小,没能如愿。
1981年3月,听说天池山哨所招哨员,刚满18岁的凌尚前主动报了名,从此扛起钢枪,成为一名光荣的国防哨兵。
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
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范文(通用16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范文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 1也许,人到了一定年纪,便喜欢怀旧。
周未,从网上下载了一部80年代的老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和小说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由于种种原因,电影一直没看过,小说只是看过片断,记忆里只有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小北京几个名字和部分情节。
这是第一次完整的看这部影片,电影充满了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真实地反映了我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伟大爱国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慨,展现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激动人心。
看电影,我流了泪,我记忆中还没有因为看电影电视而流眼泪的,这次我真得流泪了,是被梁母、梁妻、靳妻、靳儿、小金、金父而感动的,朴实的话语、纯朴的举动,不向国家多索取一分一毫,体现了普通的老百姓的无私奉献和纯正高洁。
是被梁三喜、靳开来、雷军长而感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爱岗敬业、不怕牺牲、心系祖国、关爱他人的革命军人,我们才有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
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有过20年军旅的生涯,对梁三喜一心为工作、真心爱护战友,以及对雷军长刚正不阿、敢于说不的情节,自己深有体会的缘故吧!感觉影片塑造得非常真实。
特别是梁三喜,他知道自己可能会牺牲,于是在临战前的一封家信里,叮嘱妻子,一定要设法还清自己的欠款。
这充分展示了他的.无私情感和高尚情操。
这样的一封家书,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掩面而泣?军长的儿子在连队当兵,居然没人知道。
军长要求,绝不能借宣传儿子而吹捧他。
军长知道了有那么多从农村入伍的烈士留下了欠帐单后,说要向党中央报告。
军长正义凛然地要为英勇作战而受压制的靳开来鸣不平,说“不给靳开来立功,天理难容”。
这种敢说、敢做、敢当、不搞特殊的干部,值得我们现在的党员干部学习。
2024年观看大山深处的保尔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观看大山深处的保尔心得体会春节期间,我看了一部让我深深感动的电影—《大山深处的保尔》。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大山深处,沟壑纵横,闭塞贫困的山村敲锣打鼓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老师,他就是张学成。
山里条件特别艰苦,孩子们上学、放学都要走很远很险的山路,张老师就一个个的送,学校没有篮球架,张老师就自己动手做,在张老师眼里,只有学生。
不幸的是,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叫墩娃的同学不小心滑下山坡挂在树枝上,张老师不顾一切冲上去,奋力救起了墩娃,而自己却掉下了____米的深沟,双腿摔断,成了残疾人。
为了让山里的孩子都能上学,残疾的张老师拄着拐杖、拖着残废的双腿,以惊人的毅力不停地往返在山里羊肠小道上,说服了每一位家长;为了让山里的孩子学好科学知识,他起早贪黑,不落一节课,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课本,不让雨水淋湿,他被突然坍塌的教室压在下面……。
就这样,张老师在这座大山里一干就是____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正是因为有了张老师,天真的孩子们才有了更加灿烂的笑容;正是因为有了张老师,山里的孩子们才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张老师,就像当代的保尔·柯察金一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不可动摇的信念,他扎根深山,身残志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张老师是可敬的,他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感动我,激励着我,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学生,我一定要学习张老师那种以苦为乐,百折不找的精神,刻苦读书,潜心钻研将来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一定要以张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24年观看大山深处的保尔心得体会(2)保尔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他背着行囊,踏上了一段艰险而充满挑战的山上之旅。
这段旅程犹如一次对生命的探索,让人深感敬畏和思考。
在____年观看大山深处的保尔这部电影后,我有很多的心得体会。
首先,大山深处的保尔给了我非常启发的勇气和坚持精神。
守岛部队的感人事迹
守岛部队的感人事迹
守岛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特殊部队,由一群英勇无畏的军人组成,他们奉命在离岛上守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这些守岛部队的官兵们在长期的战斗中,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毅力,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其中最让人感动的事迹之一,是南海守岛部队官兵缔造的“仙人掌战役”。
2009年,仙人掌岛所在的暗沙礁发生了危机,僵持在此的中国和越南军队在激烈的对峙中,越南船只对仙人掌岛发射了数十发高射机枪弹和手榴弹。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守岛部队官兵们不惧危险、不退缩,他们挺身而出,抗击侵略者,始终坚守岛屿,保卫了国家领土主权。
在守岛任务中,官兵们经常要面对生命危险和极端环境下的艰苦条件。
在2018年的台风“山竹”中,南海某守岛部队一级哨所所长周鹏在其领导下,官兵们高位守卫,风雨中坚守1天1夜,确保了部队的安全,并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此外,在守卫南海岛屿的同时,官兵们还积极参与了多项公益事业。
他们组织开展环保和植树造林等活动,为岛屿上的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更好地守护国土。
这些守岛部队官兵们的感人事迹,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用坚韧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为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是全国人民的英雄,是中国军人的骄傲。
云南国防感人小故事
云南国防感人小故事在中国的边疆地区,有一支英勇的部队驻扎在云南,他们每天坚守在国家的最前线,保卫着国土的安全。
这支部队的战士们来自各地,他们是普通人,但是他们背负着非凡的使命,为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国防事业中。
有一天早晨,一位新军人李明刚刚到部队报到,他来自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立志为国家做出贡献。
李明身上流淌着年轻人的热血和勇敢,在面对国家安全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军队。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李明逐渐适应了军营生活,并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品质,勇敢无畏、坚韧不拔。
每天,他都积极参加各种训练和演习,以提升自己的战斗力。
一天,在一次严峻的任务中,李明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一项危险的侦察任务。
他们需要深入敌后,掌握情报信息,为上级指挥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
这是一次对部队实力和勇气的严峻考验。
夜幕降临,李明和战友们开始了这次危险的行动。
他们悄无声息地穿越敌区,时刻保持警惕。
穿越山川河流,他们彼此间默契合作,互相保护,默默坚守在防线上。
在任务中,李明遭遇了不幸,因为一处陷阱,他受伤严重,无法再坚持下去。
但是,为了不耽误任务的完成,李明选择了将情报信息告知战友,并指引他们完成任务。
即便痛苦万分,李明仍坚持着为国家的安全付出。
最终,李明的战友完成了任务,带回了重要的情报信息。
得到这一坚固的情报后,我军在抵御敌人入侵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维护了边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李明的故事感人至深,他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军人的意义。
他们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默默守护着国土,让我们能够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因此,在这个国庆佳节里,让我们为所有的国防军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守护者!。
铁原保卫战观后感
铁原保卫战观后感最近看了关于铁原保卫战的相关资料,内心被深深震撼。
那是一场残酷至极的战斗,无数英勇的战士在铁原这片土地上,为了国家和人民,拼尽了一切。
铁原保卫战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试图突破志愿军的防线,而铁原,成了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我仿佛能看到,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们,在战火纷飞中,眼神中透着坚定和无畏。
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充足的物资补给,但他们有着一颗保家卫国的炽热之心。
记得有一位名叫李大山的战士,他来自一个小山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他参军的时候,甚至连字都不认识几个,但是他知道,敌人来了,家乡就会遭殃,亲人就会受苦。
所以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战场。
在铁原保卫战中,李大山所在的连队负责坚守一个重要的阵地。
敌人的炮火像雨点一样倾泻而下,阵地被炸得面目全非。
李大山和战友们躲在简陋的工事里,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
但是,当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李大山没有丝毫的退缩。
他端起枪,怒吼着向敌人射击。
子弹打光了,就捡起地上的石头砸,拿起刺刀和敌人拼命。
他的身上布满了伤口,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但他依然像一座山一样屹立不倒。
还有一位小战士,叫王二牛,才十七八岁的年纪。
他长得瘦瘦小小的,看起来还有些稚嫩。
可在战场上,他却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勇敢和坚强。
战斗激烈的时候,王二牛的腿被炮弹炸伤了,鲜血直流。
战友们要把他抬下去治疗,他却死活不肯。
他说:“我还能战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就这样,他咬着牙,拖着受伤的腿,继续向敌人射击。
在这场战斗中,像李大山、王二牛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志愿军战士们面对敌人的飞机坦克,没有丝毫的畏惧。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他们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和安宁。
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以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美食。
从小埋下献身国防的种子
从小埋下献身国防的种子作者:黄聪曹鸿艺文雁来源:《雷锋·文明号》2023年第11期在广西的边境线上,在茫茫群山之中。
矗立着一座民兵哨所——它就是凭祥廖行国防民兵哨所。
9月23日清晨,崇山峻岭间,一队身着迷彩服的民兵正沿着蜿蜒曲折的边境线警惕地巡逻着。
走在队伍最前头的就是廖行国防民兵哨所哨长何加录。
他个子不高,墩实的身材,已经在哨所战斗了10个年头!10年来,何加录抱着对祖国的爱、对哨所的爱、对哨友的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守边防就是守国防,守哨门就是守国门”的铮铮誓言。
何加录1984年12月出生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村。
当时在村附近驻扎着一支部队,小时候,每天早上何加录和小伙伴们伴着军号声踏上求学的路;傍晚放学后,他们又学着战士们的样子在田间地头练刺杀。
耳濡目染间,何加录便对军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长大后,何加录从军心切,多次报名参加体检,都因身高不够而与军营无缘。
虽然未能走进军营,但是何加录从来没有放弃献身国防的初心。
机会终于来了。
2013年6月,他听说廖行民兵哨所正在招录哨兵,这重新点燃了何加录保家卫国的热情,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深圳一家工厂5000元月薪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成为国防民兵哨所一个只领1600元月工资的哨兵。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刚到哨所时,哨所生活的艰苦条件超出了何加录的想象。
哨所坐落在一座海拔500多米高的山顶上,占地面积不到2亩,孤零零一栋20世纪90年代的小平房。
距离最近的村庄也在山脚下1公里,由于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光顾,真的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
由于山高林密,特别是冬天大多是雨雾天气,很难晒到太阳。
时间一长很容易落下风湿病根,毒蛇出没也是常有的事。
因为生活条件艰苦,加之工资又低,一批批人来了又走了。
跟何加录一起到哨所的5个人,不到一年时间就只剩下他自己了。
哨所的生活苦,巡逻工作也辛苦。
哨所常年担负近20块界碑的巡逻执勤任务,其中有4块界碑位于400米高的山脊上,何加录和哨员们只能徒手攀爬才能到达。
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战士
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战士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战士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战士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们十分珍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为了民族独立而英勇奋斗。
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伟大战士。
一、岳云鹏岳云鹏,江西省景德镇市人,对中国民族独立事业有着非凡的贡献。
他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担任抗日阵线统一战线的重要领导人物,奋勇抵抗侵略者的入侵。
他不仅积极参与游击战斗,还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毅力和勇气激励着中国人民,推动了民族独立的进程。
岳云鹏的英勇事迹被载入了中国的历史,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二、黄继光黄继光,广东省梅县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英雄战士。
1952年,他以身殉国,为保卫边疆乃至整个祖国的独立和安全,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他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记忆中。
黄继光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三、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对中国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邓小平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也是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战士。
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红军,成功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
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使中国人民能够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实现了民族独立。
毛泽东的思想和领导才能在中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对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战士。
他在英勇的国际战线上捍卫中国的利益,并致力于全球范围的和平与发展。
周恩来在国外发挥了重要的外交作用,为中国实现独立和崛起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狼牙保家卫国英勇无畏
狼牙保家卫国英勇无畏战争,是国家和民族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群英勇的狼牙战士,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和忠诚奉献给了国家,用鲜血和汗水捍卫了家园。
他们的奋斗和牺牲,承载了无数勇者的荣誉与辛酸,彰显了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在这些狼牙战士中,有一位名叫李云龙的战士,他的事迹让人感叹不已。
生于农村的李云龙从小就有着坚定的热爱国家的心,他立志要加入人民解放军,为国家献身。
年逾18岁时,他顶住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戎马之路。
李云龙在军队中接受了严格的训练,锻炼出了精湛的战斗技能和不怕困难的品质。
他积极参与各项军事行动,时刻准备保家卫国,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他总能坚定面对,勇往直前。
200X年,李云龙参加了一场重要的反恐行动。
恐怖分子逃进了一个复杂的山林地带,他们以数倍的人数占领了一个小村庄,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面对这一情况,李云龙率领着自己的战友决定奋勇追击,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
这次行动的难度可想而知,山地地形复杂,恐怖分子熟悉环境,他们藏匿在密林深处,连续发起袭击。
然而,李云龙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他带领战友们奋勇向前,进行搜索和打击,始终没有放松对恐怖分子的戒备。
在密林的狭小空间里,他们进行了多次近距离搏斗,敢打必胜,英勇无畏。
经过数日的缜密战斗,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终于将恐怖分子逐个剿灭。
在这场战斗中,李云龙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战友的尊敬和赞许。
他是一名无畏的狼牙战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保家卫国的责任。
和李云龙一样,还有无数英雄狼牙战士,在保家卫国的道路上竭尽所能、英勇无畏。
他们用青春燃烧、用热血护航,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他们付出了一切,用自己的忠诚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光辉壮丽的英雄赞歌。
狼牙保家卫国的精神,应该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家园、保卫祖国。
当代军人感人事迹
当代军人感人事迹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当代军人感人事迹1一个姓刘的青年司机拉一位外宾游览北京城,他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外宾深受感动。
回国那天,外宾拿出1万多元外汇券要送给他,作为酬谢。
小刘有礼貌地谢绝了,说:“为外宾服务是我的责任,每个中国司机都会这样做。
您的友情我领了,可钱我不能要。
”外宾伸出拇指说:“只有在中国才会有这样美好的事情,中国人民确实伟大高尚!”还有一个姓白的司机,拉客人去饭店吃饭,回来途中发觉客人把贵重的照相机和闪光灯忘在车上,立刻开车赶回饭店,可客人已经改去了另一家饭店,他又满头大汗地赶去,把东西还给了失主。
客人感激地说:“中国人拾金不昧的品格,我亲身体验到了!”一个姓刘的饭店服务员,不辞辛苦地为外宾服务,还学会了英语,与外宾交谈。
外宾说:“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中国好!”一对日本老年夫妇游览长城,忽然从后面追上来一位中国警察。
日本夫妇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正在奇怪,警察气喘吁吁地把几百元外汇券交给了他们,他们才知道钱掉在了地上,被警察拾到。
他们忙拿出几张要给警察。
姓吴的警察边走边说:“这是我的职责呀!”日本老人连声说:“OK,中国警察!”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不也是在为祖国争光吗?当代军人感人事迹2黄土高原上,有一座七郎山,海拔1000多米。
山头上,只有20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四周都是悬崖峭壁。
这里冬天长达6个月,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多度。
狂风刮起来,满山石头乱跑,黄沙铺天盖地。
山上没有水,用水要从老远的地方背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山上却常年驻守着执勤的解放军战士。
有个叫张金明的战士,是天津人,上山时才20岁。
他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刚到七郎山,每天除值班外还要爬山挑水做饭,累得两腿发胀,汗流全身。
中央7套你的名字第六集老兵的心结观后感
中央7套你的名字第六集老兵的心结观后感观后感:中央7套《你的名字》第六集《老兵的心结》中央7套的纪录片系列《你的名字》第六集《老兵的心结》深入揭示了老兵们内心深处的心结和挣扎。
通过真实的故事和触动人心的画面,该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老兵们在战争中所受到的创伤以及战后生活的困境。
本文将通过分析该纪录片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来表达我对《老兵的心结》的观后感。
首先,本集纪录片以纪实的方式描述了战争对老兵们的影响。
通过老兵们的亲身经历,观众得以亲眼目睹战争场景带给他们的创伤。
纪录片采用了大量真实的战争影像和老兵的口述,通过重现战场、战争场景,使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兵们身心的痛苦和伤痕。
例如,片中描绘了一位老兵在战火中失去亲人的经历,他痛苦地回忆起那段艰难的岁月,使观众不禁为他的遭遇感到唏嘘。
纪录片通过这样真实的呈现,引发了观众对战争的思考,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其次,该纪录片对老兵们内心的心结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战争的阴影持续地笼罩着老兵们,他们经常陷入噩梦中,无法释怀过去的创伤。
纪录片在展示老兵们的内心世界时,引入了心理学家的访谈,通过专业的解读和分析,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兵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结所在。
例如,片中有位老兵在战争后如同僵尸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并不断重温战争场景,这是战争创伤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通过深入探讨老兵们心结背后的原因,纪录片让观众意识到战争所带来的伤害远不止身体上的痛苦,更有心灵上的困扰。
此外,纪录片还向观众展示了战后老兵生活的困境。
战争给老兵们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身体伤害和精神创伤,这使他们在战后面临着种种困境。
纪录片通过展示老兵们生活的艰辛和困境,引起观众对社会对待老兵的关注。
例如,某位老兵因战争致残而无法独立生活,他在片中真实地展示了自己的困境,观众难以忍受他的苦难。
这样真实的展现引起了观众对社会应该如何给予老兵更多关爱和帮助的思考,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老兵群体的关注和关怀。
总的来说,中央7套《你的名字》第六集《老兵的心结》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感人的画面,揭示了老兵们内心深处的心结和挣扎。
解放军莽莽林海寻找“苦聪人”
解放军莽莽林海寻找“苦聪人”
贺光辉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云南)》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1985年前,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的拉祜族都称“苦聪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苦聪人进入中越边境一片莽莽的原始森林中生存。
到云南解放前,他们主要靠采集和狩猎维持生活。
刀耕火种的玉米,收成只够吃三四个月。
【总页数】1页(P54-54)
【作者】贺光辉
【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
【相关文献】
1.莽莽林海百鸟鸣春——浙江丽水农行林权担保贷款的创新之路 [J], 周坚飚
2.莽莽林海守护神——记白龙江林管局舟曲林业局专业森林消防队 [J], 刘江林
3.夏县林海莽莽 [J], 李关山
4.莽莽林海映长白——吉林森工集团采访纪实 [J], 耿国彪
5.莽莽林海映长白——吉林森工集团采访纪实 [J], 耿国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卫边疆的英雄故事
保卫边疆的英雄故事
以下是一个关于保卫边疆的英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罗永贵。
罗永贵是某边防团的一名战士,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参军后,他被分配到了边防团,负责保卫祖国的边境安全。
在一次巡逻任务中,罗永贵和他的战友们遭遇了一群非法入境的外国人。
这些外国人企图越境走私毒品,但是被罗永贵和他的战友们发现。
面对着敌人的威胁和危险,罗永贵毫不畏惧,他勇敢地冲在最前面,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在搏斗中,罗永贵不幸受伤,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着与敌人搏斗。
最终,在他的带领下,他的战友们成功地抓获了这些外国人,并且缴获了大量的毒品。
这次战斗中,罗永贵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勇气和决心,他的表现也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赞扬。
但是,罗永贵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依然保持着谦虚和努力的态度,继续为保卫祖国的安全而奋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保卫边疆需要勇气和决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罗永贵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够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安全、更加繁荣。
老山15勇士连心得
老山15勇士连心得在1984年老山“7.12”防御战斗中,有这样一个英雄的集体:他们凭借千余平方米的高地,顶住了敌人上千发炮弹的轰击;以十五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以压倒一切敌人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在我炮火和友邻部队的支援下,奋勇打退了越军一个加强营的六次疯狂进攻,取得了毙敌百余名的辉煌战果,打出了国威、军威,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
他们就是原40师119团3营的十五位战士。
在7月12日当天的战斗中,十五勇士在坑道和工事内一直坚守到7月12日下午4点,与支援部队共同夺回表面阵地后,他们才撤下阵地。
十五人中五人牺牲,其余十人全部负伤。
战后,李海欣等十五位同志,被誉为“十五勇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142高地,被称为"李海欣高地"。
以战斗英雄李海欣为代表的老山“十五勇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遗憾的是,现在很难在市面上看到他们的事迹报道。
日前,我们在整理李海欣烈士的英雄事迹时,时任119团宣传干事杨健告诉我们,他有“十五勇士”当年的报纸和照相底片!并立刻赶到家中找出报纸,还将照片底片送到照相馆冲印了出来,一同翻拍发给了我们。
这是1984年9月8日原昆明军区出版的《国防战士报》,老山“十五勇士”的照片和事迹首次出现在媒体上。
时隔三十三年,英雄的形象和字迹已有些模糊不清我们问杨健:“为什么你有他们每一个人的标准像呢?”,杨健说:打仗前,全团每一个人都照了“遗像”,每个战士上战场前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让我们记住“十五勇士”的英雄壮举,记住三十三年前勇士们那一张张年轻坚毅的青春面庞。
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
由于各种原因,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边境作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媒体很少提及。
当年那段火红的历史和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正在离现代社会越来越远。
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可以不断变化,甚至以往的怨恨交恶也可“相逢一笑泯恩仇”,毕竟世界在发展,曾经的敌人成为今天的朋友并不鲜见。
上甘岭影片观后感450字
上甘岭影片观后感450字上甘岭影片观后感450字篇1《上甘岭》是_的经典影片之一。
我反复看过很多次,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悟。
1952年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战术反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联合国军”为适应政治斗争需要,谋求在停战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企图夺取志愿军的防御要点五圣山,以改善其战场态势。
志愿军贯彻“坚守防御、寸土必争”的作战方针,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
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连长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二十四天,为后方做好大反攻的准备赢得了时间。
同志们让苹果、分苹果的故事也成为了经典。
大反攻开始后,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敌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看到这,听着《我的祖国》,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在如此艰苦而恶劣的困难环境中,部队各级指战员、官兵靠团结一心,互助互帮,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在我们现实工作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团队的主要干部以身作则、科学管理,团结同志、关心同志、相信同志,发挥团队各个成员的作用,一定帮助整个团队攻坚克难,实现最终的目标。
上甘岭影片观后感450字篇2昨天晚上我在电影频道看了《上甘岭》这部电影,是一部黑白的电影。
片子主要讲了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
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的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
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
部队总指挥派了送水的小分队送水,可是队员们都倒在了敌人的机关枪下。
八连战士们不得不到山下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又被敌人的机关枪打中了。
后来总指挥派人历经千辛才送上一些萝卜,还送给连长两只苹果,连长放在鼻前闻了闻命令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每个战士的手中。
我们的战士们就这样在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部队进行了反攻,取得了胜利。
看完影片使我深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我真切感受到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是用无数的热血儿女的生命换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山苦聪人心系国防军
在云南省金平县境内居住着具有传奇色彩的苦聪人。
20世纪50年代,南下的解放军民族工作队把尚处于原始社会形态的苦聪人接出了大山。
到80年代,苦聪人被划归为拉祜族。
如今,过上稳定、幸福生活的苦聪人不忘党和人民的关怀,不忘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在千里边境线上,他们以最质朴的方式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国防路上的好道班
从绿春县通往二甫边防连队的国防公路,蜿蜒缠绕在祖国南端的边境线上,全长159公里。
每年雨季,绵延不断的雨水致使公路塌方不断。
居住在这一带的苦聪人总是自发地冒着风风雨雨,扛着锄头铁锹,身披蓑衣,从远远近近的山寨里赶来,汇聚在公路塌方之处。
他们
挖泥土、掀巨石、扛沙袋、排险情、涉洪流,始终保持着这条国防公路的畅通,使被阻军车一次又一次地安全通过危险地带。
1999年,二甫连队买来了第一台拖拉机,行至半坡地段时,由于公路塌方,官兵只好望路兴叹。
一位苦聪老人见此情景,打着手势,示意官兵等待片刻。
10 分钟后,男女老少20多位苦聪人扛着锄头拿着铁锹赶过来了,5米多长的塌方路段,硬是在他们的挖掘搬运下填补了起来。
巡逻路上的好助手
二甫山位于中国、越南和老挝交界地带,被官兵们称为雄关要道。
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苦聪人成了二甫山官兵巡逻路上的好助手。
据官兵介绍,苦聪人先后千余人次为官兵带路巡逻执勤,为官兵通报边境情况,帮助
官兵克服困难,成功设防堵卡,抓捕非法越境、走私贩毒等不法分子。
1998年6月17日,连长陈建勋带队去巡逻,突然狂风大作,倾盆大雨就下了起来。
巡逻官兵正好走到李仙江边的一个大峡谷,此时,巡逻道已被山洪淹没,只见谷中有座小山包,从小山包上正好能走到峡谷对面。
陈连长正要带队前进,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急切的呼喊声,是苦聪人杨保新。
杨保新跑到官兵面前,指着小山包对官兵说:“这是山体滑坡形成的,危险得很!不能从这里过去。
”正在说话间,只听到一声巨响,小山包就消失在滚滚洪流中。
2000年5月17日,官兵巡逻路过二甫下寨时,苦聪青年王海泽向巡逻官兵报告:有几名不法分子在森林里种植鸦片。
在王海泽的带领下,官兵们迅速展开了搜捕,
很快将不法分子种植的5亩多鸦片全部捣毁。
密林深处的军供队
被称之为远山孤岛的二甫山,距离团部380余公里,距离营部158公里,每到雨季,公路时常塌方,素有“风吹石头跑,雷电击倒牛和羊,冰雹打烂树”之说,给连队后勤供给带来了很大困难。
在二甫山腰上有一个粮站,保障连队的粮食供给。
如遇到河水暴涨,路面塌方,沿途居住的苦聪人就自觉地来帮忙出力运粮。
有一年中秋节,由于天降暴雨,运粮马队行走在一陡峭山坡时,因路面塌方,路没有了,骡马无法转身,进退两难。
无奈之际,运粮负责人李南沙想到了附近居住的苦聪人。
七位苦聪汉子在社长王士明的带领下,背上
一袋又一袋粮食,双手深深地抠进泥土,脚深深地蹬进石缝里,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十匹骡马上的粮食,被八位苦聪汉子一袋一袋背上了200余米高的山坡,十匹马被苦聪汉子推拉上山坡,使二甫山官兵过上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之夜。
苦聪人说,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子弟兵不能没有粮食。
方圆数百公里的林间道上,只要运粮马帮来,就有苦聪人的相助。
因此,二甫山官兵敬佩地称这些送粮、护粮的苦聪人为“密林深处的军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