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与青岛港港口建设社会实践
港口参观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港口的发展现状,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实践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港口参观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对港口的功能、运作流程以及我国港口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港口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
二、参观内容1. 港口概况在参观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港口的基本情况。
港口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承担着货物运输、旅客运输、能源供应、外贸交易等多种功能。
我国港口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成了以沿海港口为主,内河港口为辅的港口格局。
2. 港口设施港口设施是港口运作的基础。
我们参观了港口的装卸设备、堆场、仓储设施、集装箱码头等。
其中,集装箱码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3. 港口运作流程港口的运作流程包括船舶进出港、货物装卸、仓储、配送等环节。
我们实地观摩了港口的运作过程,了解了船舶进出港手续、货物装卸流程以及集装箱的运输方式。
4. 港口管理港口管理是保证港口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
我们参观了港口管理部门,了解了港口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三、实践体会1. 港口的重要性通过参观,我深刻认识到港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港口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通道,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我国港口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港口现代化水平我国港口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港口设施不断完善,装卸效率不断提高,港口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这为我国港口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
3. 港口发展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港口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如港口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问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港口发展的重要课题。
4. 个人成长此次实践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港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次,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使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和总结;最后,激发了我对港口事业的热爱,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山东港口青岛港:领航智慧绿色港口
独家策划Exclusive28冬日的胶东半岛寒风凛冽,但码头上桥吊如常运转,AGV往来穿梭,数千个集装箱或装或卸,行云流水。
透过一座码头,感受到如今山东港口青岛港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从亚洲首个、全球领先的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码头,到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体系,山东港口青岛港一直奔跑在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征程中,也用实际行动不断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智慧绿色港口样板增添力量。
近日,青岛市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将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在山东示范区建设中当好“示范中的示范”摆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其中,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青岛链接世界的桥梁纽带,既是城市集聚产业链、供应链资源的最大优势,亦承担着为全国提供方案和样本的重大责任。
科技创新引领 标注“中国速度”根据《行动方案》,通过加快向物流港、贸易港、金融港、国际中转港“四港一体”的现代港口转型,构建海河陆空“四港联动”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到2025年,全省沿海港口万吨及以上泊位达到360个,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0亿吨、4000万标箱。
对青岛而言,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的征程上,要想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试点任务,港口势必要当好“开路先锋”。
山东港口青岛港何以担起交通强国战略的重任?这与山东港口构建的“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息息相关。
作为世界最大港口集群,山东港口自组建以来,早在山东港口成立之初,便确定了青岛港的“龙头”地位,及全港之力支持青岛港发展,以港口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2020年,山东港口确定为全国首个“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建成交通运输部“自动化码头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等5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承担5项省部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山东港口于智慧港口建设领域的多年实践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带一路”视角下青岛海关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东亚海洋合作平 台、综合保 障服务基地等 “ 四大功 能载体 ” 。2 0 1 4年 1 2月 ,青岛多式联运海关 监管 中心获 国家批 准正 式启 动运 行 ,将 统筹 海 运 、陆 运 、空运 、铁路 运输 等 运输 功 能 ,实现
1 7条 , 港 澳台地 区航线 5条 ,年旅 客吞 吐量达 到 1 6 4 1 万 人次 ,航 空货 邮吞 吐量 达到 2 0 . 4万 吨。按 国 际 4 F标 准规划设 计 的胶州新机 场 已开工建设 ,2 0 2 5年青 岛空港旅客吞 吐能力将达 到 3 5 0 0 万人 次 ,货邮吞 吐量提高到 5 O万吨 。
2 0
“
一
带一路 ”视 角下 青 岛海 关主动 融入 和服 务 国家战略 的 实践 与思考
一
、
பைடு நூலகம்
青 岛融 入和 服 务 国家 “ 一 带 一 路 ” 战略 的优 势 和 前景
( 一 )青 岛融入和服务 国家 “ 一带一路 " 战略具有优 势
1 . 开放 优势 。改革开放 以来 ,青 岛先后被 国家列 为经济中心城 市 、沿海开放城市 、计划 单 列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保 税港 区和两个 经济技术开 发 区、两个 出 口
内发挥辐射 内陆、联通南北 、面 向太平洋 的战略作用 。
3 .经贸优势 。2 0 1 4年生产总值 8 6 9 2亿元 ,比上年 增长 8 % ,在 中国北方 城市 中仅次 于北 京 、天津 ;外贸进 出 口总额 7 9 9 亿 美元 ,占山东省 3 0 % 。青 岛与世 界 2 1 6 个 国家和地 区有 贸易 往来 ,与 6 4个 国外 城市缔结友城关系 ,与 2 O多个 国外城 市建立 经济合作伙 伴关 系。累计 实 际 利用外 资 5 4 8 亿美元 ,引进 1 1 9家境外世界 5 0 0强企业 、投资 2 3 6 个项 目。
浅谈新型智慧港口的建设——以青岛港为例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19年第23期·49·文章编号:2095-6835(2019)23-0049-02浅谈新型智慧港口的建设——以青岛港为例*任建东,焦明倩(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404)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包括山东省港口在内的多个港口的竞争成为了各个区域之间的竞争。
为了提高山东港口整体的竞争优势,青岛港作为大型港口之一,依托于互联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等新型技术,以港口信息数据为驱动,全面优化山东港口的服务建设,打造高效和绿色的智慧型港口,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港口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对港口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港口的智慧化建设成为了必然趋势。
研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中图分类号:F551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19.23.0191引言智慧港口是在原有的商业业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利用高端的信息化技术,结合山东省港口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创新。
智慧港口的建设实质上是对港口未来的规划,是对组织和管理结构、运营方式、人员管理、服务业务等多方面的一场非形式化的变革。
青岛港作为中国利用率较高的国际港口,其智慧港口的建设理念和建设发展途径将会对其他相应的智慧港口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2智慧港口智慧港口并不是完全放弃已有的设施,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以新型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港口业务新发展为主要动力,以不断完善优化的体制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政策为智慧港口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得山东省的相关港口建设,特别是青岛港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优化配置,在新型平台上满足新型服务港口业务要求,具有鲜明特征的服务运输业新常态,比如实现港口生产的全自动化,通过职能化操作平台实现多层次业务、全面的个性化服务管理体系、高质量低风险的保障措施等特征。
山东港口的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实践
港口科技•智慧港口山系卷口的智慧绿笆卷口建设卖我孙付春,杨斌(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摘要:为进一步推动山东省智慧港口的建设,基于工业4.0集成概念在港口行业的延伸,总结多维度集成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总结国内外智慧港口发展经验,着重说明:单一“自下而上”发展之路挑战重重,只有“上下结合、双线发展”之路,整体自主决策智能串联港口生态,才能推动智慧港口建设。
介绍智慧港口技术在山东港口自动化码头、干散货码头、件杂货、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方面的实际应用,说明山东港口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港口;智慧;绿色;CP4.0;自动化0引言2019年,山东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丨3.2亿t,居全国沿海港口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2956万 TEU,居全国港口第2位。
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 形势紧张和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山东港口集团实现难能可贵的“双增长”:完成货物 吞吐量7亿t,同比增长7.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1 478万TEU,同比增长2.5%。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港口行业每20 a就 会经历1次转型升级,从机械化、自动化到信息 化。
今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时代大幕已经 拉开,以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绿色时 代也已经来临,站在全新时代的起点上,未来港口 智慧绿色升级之路需要当代港口人的深人思考。
1港口发展新形势“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 海洋港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港口行业的殷切期 望,也是港口行业工作的总遵循。
但是.港口发展 也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
从全球贸易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贸 易形势的不利影响,港口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 战;从时代趋势看,港口 4.0大幕开启,以AI、5G 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在港口应用发展迅猛;从 港口业态看,从“轨到轨”到“门到门”和“端到端”的全程多式联运区块链应用,急需港口打造通联 融合的“万能接口”;从时代使命看,作为基础性、枢纽型重要设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港口应在 智慧赋能、绿色发展中走在前列,彰显作为。
参观港口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重要节点,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港口的实际运作情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3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港口实习活动。
此次实习地点位于我国某沿海港口,以下是我对此次实习的详细报告。
二、实习单位介绍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沿海港口的集装箱码头,该码头是我国重要的集装箱运输枢纽之一,承担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集装箱运输任务。
码头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占地面积约1000亩,拥有多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达到数百万吨。
三、实习内容1. 码头作业流程参观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参观了码头的作业流程。
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码头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货物接卸、堆存、搬运、装卸等。
通过参观,我对集装箱码头作业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2. 码头机械设备操作学习为了更好地了解码头作业,我们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了码头机械设备的基本操作。
包括桥吊、拖车、叉车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这些设备的性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3. 码头安全管理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码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专业人员向我们介绍了码头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码头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监控设备等。
4. 码头信息化建设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码头信息化建设日益完善。
在实习期间,我们了解到码头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智能装卸系统、货物跟踪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码头的作业效率。
四、实习体会1. 提高专业素养通过此次实习,我对港口作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港口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青岛港研学感悟
青岛港研学感悟
随着教育旅游的兴起,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青岛港是一个理想的研学旅行目的地。
我最近有幸参加了一次青岛港研学旅行,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港口城市的魅力。
在青岛港的研学旅行中,我们首先参观了港口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展示了青岛港的历史和发展,让我们对这个港口城市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还参观了港口码头,了解了港口的基本设施和运作情况。
这些实地参观让我对港口运作的流程和环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此外,我们还参加了一些与港口相关的专题讲座和讨论会,例如港口物流和航运业的发展趋势等。
这些讲座和讨论会让我们对港口行业的发展和未来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还参加了一次港口环保实地考察。
我们走访了港口周边的环保设施和企业,了解了港口环保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这次考察让我意识到,港口的发展必须与环保相结合,只有实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回到学校后,我对青岛港的研学旅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通过这次旅行,我不仅了解了港口的基本运营流程和发展历程,还认识到了环保
在港口发展中的重要性。
这次研学旅行让我受益匪浅,对我的成长和未来规划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青岛港研学感悟
青岛港研学感悟
青岛港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一个港口城市,是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在这里,我们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港口的繁忙景象。
在研学旅行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青岛港的码头。
我们乘坐轮渡到达青岛港,看到了壮观的场面。
港口里的船只一艘接一艘地进出,
泊船的码头上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乘坐的轮渡缓缓驶过码头,船上的人们向着我们挥手告别,表现出他们对我们的友好和欢迎。
在青岛港,我们参观了港口的设施和设备。
我们了解到,青岛港拥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可以高效地装卸货物,确
保货物的安全运输。
我们还看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船只,涵盖了海洋货运、旅游船、游艇等多种类型。
在青岛港,我们还参加了一些互动活动。
我们学习了如何安全地装卸货物,如何维护港口设施的安全,以及如何与海上船员进行交流。
这些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港口的运作和安全注意事项,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意识。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我深刻感受到了青岛港的魅力和繁忙景象。
青岛港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港口城市,它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我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这座城市的发展。
此次研学旅行让我对青岛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感悟将对我今
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青岛港在“新丝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机遇与发展
青岛港在“新丝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机遇与发展作者:暂无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4年第3期文/王军姚书清鞠喆2013 年,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中亚五国之际,首次提出建设“新丝路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
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了新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已经成为除俄罗斯外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北方港口已经成为中亚五国货物进出口的“生命通道”。
作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的青岛港,面对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必将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一带一路”建设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青岛市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一带一路”的建设将有力带动山东省、青岛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青岛港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获益者。
一是将加快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时机,以青岛市为基地,加快对日韩、东南亚与中亚五国外贸经济的发展,推进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建设步伐。
二是对山东省出口中亚五国市场的拉动,青岛市及济南市、临沂市、东营市等诸多城市,是中亚五国建材、服装、石油设备的采购基地,每年有大量的货物通过新亚欧大陆桥出口到中亚五国。
以青岛市为核心建设丝绸之路东方“桥头堡“,将拉动青岛物流业及制造业的GDP 提升。
三是推动青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青岛市正在申请建设自由贸易区,其中建设重点是开展青岛与日韩自由贸易往来。
青岛市参与丝绸之路建设,会吸引日韩高端电子、精密仪器、鲜活水产品等制造、贸易企业落户青岛,将青岛自贸区的优势沿丝绸之路延伸到中亚五国乃至欧洲,推动自贸区建设发展。
四是对“丝绸之路”沿线中西部省市的经济发展支持,青岛市作为中西部新疆、陕西、河南等省份的出海口,为各省的加工制造业、原料、设备的进出口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物流通道,降低了产品的综合成本,提升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青岛市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将对中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青岛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青岛港位居世界第七大港,2013 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 552 标准箱,与世界上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 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内陆港与沿海港口的联动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内陆港与沿海港口的联动发展作者:陈星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2期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落实,给内陆港和海口港的联动发展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同时,也为二者的联动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应的,就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如何确保内陆港和沿海港真正的实现联动发展,促进二者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成为了需要行业工作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了。
本文的研究旨在,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提高内陆港和沿海港联动发展的有效性,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了内陆港的实际建设情况,并从多方面着手,提出了几点促进内陆港和沿海港实现联动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内陆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概述相对于海港,内陆港在我国发展的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行业规范、制度体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内陆港在联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部门的协调力度不够高;二是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三是投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资金问题;四是内陆港市场管理过程中比较混乱,相关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内陆港与沿海港口实现联动发展的建议2013年以来,我国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合作内容,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而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我国的内陆巷港与沿海港口如何实现联动发展,共同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内陆港与沿海港口要实现功能的联动发展。
也就是说,双方要发挥自身功能的优势和特色,确保二者的功能实现有效的结合,共同的发展。
从现代港口的发展情况来看,沿海港口的定位已经逐渐向全球供应链发展,而与内陆港实现有效的结合,并将内陆港作为沿海港的供应链下游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经签署了近80个国家的合作文件,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这一倡议在许多领域都有追求合作的机会和潜力,尤其是在港口和海运领域。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致力于建设东南亚与欧洲之间的大中转站,这一进程需要大量的沿线国家的支持和参与,促成这一进程的要素之一就是港口基建。
随着各国贸易关系紧密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港口的协同越来越成为国际交流和贸易中的关键一环。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国在该区域的不断投资和合作,对沿线经济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合作领域,将有助于沿线国家实现经济多元化,降低对某些领域的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随着不断的经济发展,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增加。
因此,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发展一流的物流体系以及建设现代化的港口设施显得非常重要。
港口作为商品进出口的重要渠道,将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港口的协同作用港口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和枢纽,是促进商业、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关键基础设施。
各国港口之间的协同合作将有利于加强国家之间的连接,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扩大贸易往来的规模。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提高物流效率港口之间建立联合运营机制,共同打造智能化港口,加快货物流通速度,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例如,在南方北海港口集团与葡萄牙里斯本港口的合作中,将这两个港口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贯穿中国和欧洲的世界级物流生态圈。
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港口作为经济发展和贸易的重要门户,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大。
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有助于促进沿线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形成港口群效应,形成更大的经济规模,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3. 促进贸易往来港口在促进贸易往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港口之间的贸易往来,不仅能够促进贸易往来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效率。
一带一路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一带一路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一带一路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情况。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先深入了解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和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促进全球合作提出的战略举措,旨在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实现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
这一倡议涉及的地域广泛,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涵盖着众多国家和地区。
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一些在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铁、港口和工业园区。
通过亲身体验,我深刻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它能够加强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提高物流效率,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我也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硬件建设,更需要软件建设的支持,如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以及人才培养等。
另外,我还参加了一些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
在这些项目中,我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们国家的文化、教育和生活。
这让我意识到,文化交流不仅能够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关系,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
通过一带一路社会实践活动,我还深刻认识到了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需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诉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对策和措施。
总的来说,参与一带一路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
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并以实际行动为其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岛港算好五笔账心得体会
青岛港算好五笔账心得体会青岛港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近,我有幸能够参观青岛港,并亲身体验了港口的一切,从而对青岛港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下面我将用1000字来总结和分析我的体会与心得。
首先,青岛港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港口。
漫长的码头、无数的集装箱和千千万万的货物,构成了一个令人应接不暇的景象。
从我参观的码头上可以看到,青岛港拥有完善的吞吐能力,能够容纳大量的货物。
而且,青岛港的运行效率也非常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货物成功地装卸并转运到目的地。
这不仅证明了青岛港的设施和管理水平都是非常先进的,也反映出了港口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高效率的工作态度。
其次,青岛港的运输网络非常发达。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青岛港与全球各地建立了广泛的运输网络,可以直接联系到世界上许多重要港口。
通过这个网络,青岛港可以迅速而有效地与各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贸易水平。
同时,青岛港还通过大力发展内陆物流运输,补充了现有的海运网络,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地区的物流需求。
此外,青岛港还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青岛港积极推行“绿色港口”战略,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青岛港引进了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港口还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工程,恢复被开发的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确保港口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助于提升青岛港在国际间的声誉。
最后,青岛港的发展得益于相关政府机构和港口管理方的大力支持与引导。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青岛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共同推进港口的高质量发展。
政府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青岛港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港口管理方也深入研究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策略,不断提升港口服务与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了港口的良性循环发展。
通过参观青岛港,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港口的巨大潜力和无限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一带一路”是中国倡导的一个重大倡议,旨在通过加强亚洲和欧洲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要素之一,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以1000字论述“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发展可以促进贸易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扮演着重要角色。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各个区域的港口可以相互合作,形成港口群,提高货物贸易的效率。
通过港口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缩短贸易链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与物流的重要枢纽,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引进大量投资,改善港口基础设施,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
进一步,港口的发展也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港口建设可以带来商业、物流、旅游等诸多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合作共赢。
通过加强港口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构建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借助港口的优势,沿线国家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提供便利的贸易和物流条件,港口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合作过程中,各国可以共同制定规则和标准,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促进互利共赢的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区域一体化。
通过加强港口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可以实现区域内货物和人员的自由流动,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通有无,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积极的港口合作,可以打破贸易壁垒和地缘政治约束,推动区域内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更加高效与便捷的国际贸易。
【推荐下载】青岛港实习报告总结-范文word版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青岛港实习报告总结篇一:青岛港见习报告青岛港见习报告班级∶国贸一班姓名∶胡秀瑞学号∶201X1611470【摘要】:港口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港口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港口对于集聚经济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港口的发展自然是重中之重,本文从青岛港发展现状出发,基于对青岛港口开发现状的分析,对青岛港发展港口物流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其抓住机遇,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青岛港发展现状,SWOT分析法,建议一、青岛港发展现状青岛港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
现有职工24000多人,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包括可停靠18000TEU船舶的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4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
其中,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2个。
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被国务院明确定位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
201X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450.3万标准箱,201X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4.5亿吨,进口原油吞吐量居中国港口第一位,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始终保持世界第一。
青岛港港口资产为110.4亿元。
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铁矿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接卸码头。
二、青岛港发展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教授于2O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4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挑战(Threat)。
“一带一路”下青岛外贸开放
“一带一路”下青岛外贸开放“一带一路”是中国促进经济全球化,加强国际合作和共赢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与合作领域加强沟通的桥梁。
青岛,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沿海经济中心城市,无疑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将讨论“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岛外贸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青岛出海的大门。
作为中国的港口城市,青岛天然的港口优势被充分发挥,成为中国最大的货运码头之一。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青岛连接了越南、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在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发展了数十个港口合作项目。
从2015年开始,青岛海关分别将进出口货物卸载和装载时间缩短了10小时和20小时,让内陆地区的企业也能更方便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同时,青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自身的高新技术和先进产业向更广阔的市场推广。
青岛拥有核电、船舶制造、海洋开发和高精密机械等领域的优秀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有望实现“走出去”并开拓更多市场。
近年来,青岛在太阳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也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关注。
挑战虽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了青岛外贸开放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青岛需要提升其国际化管理水平。
青岛的国际化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需要在制度、流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升级,从而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全球化经济竞争。
其次,青岛需要探索多元化贸易方式。
传统的出口贸易依赖模式不能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青岛需要开拓多元化的外贸方式和市场,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全球供应链等贸易模式。
结论总的来说,“一带一路”战略为青岛外贸开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青岛在调整贸易方式和模式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未来,青岛将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继续发挥其桥头堡和枢纽作用,迎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未来挑战。
“一带一路”下青岛外贸开放
“一带一路”下青岛外贸开放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也给青岛这座“点”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青岛素有“海滨明珠”的美誉,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青岛早已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然而,面对世界经济的新变化,青岛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创新模式,增强自身竞争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青岛靠着其与国外港口的紧密联系,逐渐形成了一个基于物流服务的多元化产业链。
如今,青岛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港口城市,而是一个兼具着国际贸易、投融资、数据交流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城市。
与此同时,青岛也正在逐步提高自身的投资和政策环境,为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青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其税收优惠政策、文化交流活动、市场拓展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并将继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在迎合国内外贸易新形势的趋势下,青岛市开始推动新的开放措施。
一方面,青岛积极推动“互联网+”模式,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服务模式和渠道;另一方面,也在打造“外贸新品牌”,积极拓展本地市场,倡导青岛造的产品和青岛服务,以扩大独特的“青岛”品牌影响力。
例如,青岛市已经成为国家首批深港通试点城市,并且在海外市场上开放了多个外贸展会,使得青岛企业更加容易了解国际市场,进而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此外,青岛也在逐步推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多级贸易制度,推进货物流通和金融交易,打通“一带一路”亿万家企业的渠道,提升青岛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青岛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大众眼中的信息中心的功能,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地标。
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青岛也将增加与沿线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共识。
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青岛深入了解国际市场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和民间交流,推动青岛与沿线国家间的唱和共赞。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青岛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青岛港阶段性实习报告
青岛港阶段性实习报告青岛港阶段性实习报告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实习生活又告一段落了,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收获颇丰,这时候需要写一份实习报告好好地作总结了。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实习报告,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青岛港阶段性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青岛港所见所闻青岛港塔吊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
各港码头均有铁路相连,腹地除吸引山东外,还承担着华北对外运输任务。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具有117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包括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
主要从事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分拨等物流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现有员工16000多人。
拥有可停靠15000标准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可停靠30万吨级大船的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现代化煤炭码头。
目前,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40.5吨轮胎吊青岛港门机,分为40吨、25吨、16吨、10吨二、青岛港业务煤炭装卸、原油装卸、矿石装卸、粮食装卸、氧化铝装卸、钢材装卸、冻货装卸、化肥装卸、纯碱装卸、杂货装卸。
黄道油港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油港分公司是青岛港集团三大港区之一和装卸公司之一,是中国沿黄流域、太平洋西岸极其重要的油品中转港和海上运输枢纽,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油品运输、中转、储存基地。
位于胶州湾西海岸,港口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长年不冻不淤,水深域阔,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公司现拥有四座码头,分别是一期油码头、二期油码头、三期油码头、液体化工码头。
主要从事原油、燃料油、乳化油、石脑油、海洋油、成品油等石油类以及酸类、碱类、苯类、烯类、醇类、酮类、醛类、烷类等化工产品的装卸、中转、储存作业。
码头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可任意停靠45万吨级以下船舶的装卸作业,公司及周边油库储油能力达xxx万立方米。
青岛港实习报告两篇
青岛港实习报告两篇青岛港实习报告两篇篇一:青岛港实习报告【摘要】:港口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港口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港口对于集聚经济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港口的发展自然是重中之重,本文从青岛港发展现状出发,基于对青岛港口开发现状的分析,对青岛港发展港口物流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其抓住机遇,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青岛港发展现状青岛港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
现有职工24000多人,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包括可停靠18000TEU船舶的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4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
其中,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2个。
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被国务院明确定位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
20xx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450.3万标准箱,20xx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4.5亿吨,进口原油吞吐量居中国港口第一位,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始终保持世界第一。
青岛港港口资产为110.4亿元。
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铁矿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接卸码头。
二、青岛港发展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教授于2O世纪xx年代初提出来的,4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
青岛港是我国的天然良港,地处我国环渤海经济圈南边、北有天津、大连港,南有连云港、上海港,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西连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亚5国,位于我国北方海岸的中央,是我国沿黄流域经济带最大的出海口,是南来北往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
区域经济对港口发展支持度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书项目名称:青岛港港口建设与转型——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项目时间:2014年7月25日—9月1日团队名称:一带一路实践队指导老师:团队成员:马梦琪高鹏郭煜聂永强王英杰邹继龙杜霞(有错误改下哦)目录序论 (2)调研摘要 (2)前言 (2)正文 (2)一:悠悠历史与新希望 (2)二:蓝色起点与现代化建设 (4)2.1建国以来我国港口规划的回顾与总结 (5)2.2青岛港软硬件建设与优劣势分析 (5)2.3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 (6)三:新时代变革 (6)3.1青岛港区十二五规划建设内容 (6)3.2: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 (7)小结 (7)结语 (7)参考文献 (7)社会实践证明材料 (8)摘要:值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青岛港转型的时间节点,分析青岛港的发展历程与优势,结合建国以来港口规划,找出青岛港转型的方向,为研究青岛港的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字:港口建设,青岛港,一带一路前言: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时代命题。
“一带一路”将港口功能强大、辐射区位优越的经济中心城市推向了重要枢纽节点的前沿位置。
青岛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之一,正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
在此时代背景下青岛港的港口建设值得人们关注。
青岛港如何帮助青岛实现坚持海陆统筹,实现蓝色跨越的目标值得人们关注。
青岛作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战略支点,该怎样建设青岛港,值得每个关注青岛港发展的人思考。
正文:一:悠悠历史与新希望■青岛港口建国前大事记1892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湾内兴建人工码头。
1898年3月,《胶澳租界条约》签订,同年9月2日,栈桥和衙门桥码头成为货运码头,作为自由港向世界开放。
1901年,小港建成;3年后,大港第一码头北岸正式对外开放。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他们着手扩建青岛大港,更加肆无忌惮地展开掠夺。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青岛市提出了“以港养港”的建设方针,青岛港务管理机关对大港码头设施进行整治恢复工作。
——————————————来自半岛都市报整理说起青岛建港,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李鸿章。
1891年6月,李鸿章看完北洋水师的演习后,从威海南下到胶州湾视察。
胶州湾的地形和所处地理位置的险要,让这位革新派大臣深有感触。
“他认为这里是继旅顺、威海以南的第一大隘。
立即上奏朝廷‘胶澳设防,实为要图’,朝廷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出于军事战略需要,决议在胶澳建置设防,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
这便是青岛建置的开始。
1892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湾内兴建人工码头。
一座是位于小青岛西北向的前海栈桥,以供装卸物资和兵员上下。
青岛栈桥长220米,宽10米,以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码头两侧装有从旅顺运来的铁制栏杆,前端设有吊架,便于起卸货物,亦称南海栈桥、铁码头、大码头。
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码头,原是海礁形成的自然码头,经整修建成长100米,宽6米的桥式码头,也是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亦称衙门桥、蜗牛桥、小码头。
这两座码头对青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重要影响。
在港航业方面,船舶往来极盛,航运通达。
青岛港外通朝鲜,北通辽宁,南通江浙闽粤,以及山东诸港,进出口贸易也变得活跃起来。
特别是天后宫庙会期间,船舶云集于青岛口内,甚为可观。
沿港的商铺越来越多,到了1897年春,已经增至65家。
随着港航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活跃起来。
追溯青岛的城市历史,从港口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探寻是一个有效且清晰的路径,青岛把清政府设防作为建置开始,其理由并不是简单的因为‘青岛口’有了驻兵和总兵衙门,成了军事重镇,才定义步入城市历史。
而是在德国占领前,当时胶澳区域内因为港口航运和贸易,已经形成‘城镇’实体。
青岛,是一座与港口伴生的城市,可以说没有港口也就没有青岛!以港立市,港兴城兴,港衰城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针对实际情况,青岛市人民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港养港”的建设方针,青岛港务管理机关对大港码头设施进行整治恢复工作。
经过3年努力,使之复苏为新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之一。
1973年2月份,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外贸需要,周恩来总理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
青岛市随即成立建港指挥部,启动了建设青岛港口的大会战。
1976年,青岛港新增各类装卸机械就到达了126台,从1972年首次引进门机以来,到1976年已发展到21台,港口吊装能力有很大改善。
这段时期,青岛港口最大的成就,就是建成了原油输出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黄岛一期油码头。
黄岛油港码头的建设在3年大建港期间(1973~1976年)被列入重要日程。
为从速解决胜利油田原油输出问题,国家决定在青岛港开辟海上运输通道,原油码头港址选定在位于胶州湾西岸黄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港进入大规模投资建设的黄金时代。
八号码头、黄岛二期油码头、前湾港一至四期工程……一个个大项目相继启动,让青岛港的吞吐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7年青岛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而到了2010年,青岛港实现吞吐量3.5亿吨,集装箱完成1201万标准箱。
1993年12月,投资 8.8亿元建造的包括6个深水泊位、年通过能力1700万吨的前湾港一期工程全面竣工。
前湾港一期的年通过能力几乎相当于青岛港老港区年通过能力的总和。
可以说,前湾港一期的建成,开启了青岛港国际大港的新时代。
“十一五”时期,青岛海港口岸共开放启用码头泊位24个,同比“十五”时期剧增23倍,新增吞吐能力36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000万标准箱,是口岸历史上开放程度最高的时期。
青岛港(集团)前湾港三期集装箱码头7个泊位、液体化工码头(一期)、丽星物流液体化工码头2个泊位、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5个集装箱泊位、海洋石油工程(青岛)公司企业自用码头等先后开放启用。
青岛港集团液体化工二期码头、油三期码头、吉宝码头、前湾四期集装箱泊位等实现了临时靠泊。
在“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末,青岛港港口吞吐量达到4.5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到3.15亿吨,年均增长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440万标箱,年均增长8%;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4%;海港口岸年出入境人员20万人次以上,其中接待邮轮60艘次、游客6万人次以上。
新建董家口港实现一类口岸对外开放。
到2015年末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
这是新的希望,也是新的挑战。
二:蓝色起点与现代化建设2.1建国以来我国港口规划的回顾与总结:(一)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港口处在恢复改造和早期发展阶段。
此间港口发展规划以集中管理、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二)自7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改善,国际贸易迅速扩大。
港口外贸运量急剧增加。
港口不适应的矛盾非常突出。
因此在建设指导方针上提出要“合理布局。
统一计划,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和分期建设。
正确处理新建和改扩建的关系”.第一次从区域布局和时间的角度提出关于港口建设规划的基本思想。
(三)从80年代开始,港口建设以解决能源和外贸运输为重点,实行“两个大中小并举”,即大中小港口并举、大中小泊位并举的建设方针,在发挥区域港口群体功能的指导思想下.提出以重点港口建设为主,适当分散建设、满足多方面需要的规划发展思想。
1989年提出的建设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支持系统的“三主一支持”的长远规划设想.成为90年代以后我国交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四)90年代初,交通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港口主枢纽规划进行深入论证。
于1993年底完成全国港口主枢纽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上报国务院。
规划确定了我困港口中层次最高、辐射面最广的20个沿海主枢纽港、23个内河主枢纽港的布局方案。
建国以来我国港口规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港口规划工作成果显著(二)港口规划实施效果明显(三)港口规划水平不断提高(四)港口规划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港口规划取得显著成就的主要经验:(一)要有科学的规划理念(二)要重视规划的衔接协调(三)要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2.2青岛港软硬件建设与优劣势分析青岛港由青岛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
其中,董家口港区已建成泊位25个,拥有世界最大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 2014年完成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货种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区。
大港港区加快转型升级,已建成可停靠世界最大22.5万吨级邮轮的专用码头和邮轮客运中心主体。
在前湾港区启动了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建设。
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保持世界第一。
世界最大的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先后靠泊青岛港。
全面整合物流、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着力构建集装箱、干散货、油品、件杂货等四大综合物流体系,完善了保税仓储、期货交割、破碎筛分、配煤配矿等增值服务功能,加快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
目前,董家口港区形成一次性堆存5500万吨的仓储能力、680万吨的保税堆存能力和每年6000多万吨的矿石混配、精配及煤炭混配能力,2014年实现保税矿煤1565万吨;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合作开展的焦煤期货交割量达到31万吨,占全国交割量70%以上。
优势:(1)区位优势。
青岛港地处东北亚中心,作为亚欧大陆桥桥头,在连接国际航线和国内支线的条件上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
到口前为比,青岛港已与全球45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初步形成远近航线兼备、干支线配套的全球性航线网络。
(2)硬件优势。
青岛港作为我国沿海货运大港之一,建设码头可利用资源高达70平方公里,可建深水泊位100多个,发展潜力大。
到目前为止,青岛港已建成全国前列的集装箱标准化码头、原油码头、煤炭码头、矿石码头。
(3)产业优势。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青岛综合经济实力强劲,产业结构较为齐全,并且比邻韩国,具有优越的外向型经济优势,为青岛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流,保障了青岛港港口物流的长久发展。
劣势:(1)港口综合功能配套设施欠缺。
目前青岛港已装备了国内先进的EDI电子信息化信息中心,以及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港口技术研发中心,但是与此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还未完全到位,从而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另一方而,青岛港的集装箱运输服务体系比较落后,制约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2)周边港口竞争激烈。
目前,上海港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货运港,大小洋山港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宁波一舟山港已建成“四系一体”的强大格局,使青岛港的石化项口不再具备很大的优势。
(3)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青岛现有物流企业中,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所占比例不到30%,严重低于上海港、宁波一舟山港、厦门港等国内大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