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网上呼救》教学设计西师版

合集下载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教学设计.doc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教学设计.doc

24.网上呼救教学目标1.学会自主阅读。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苏娜的获救中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是能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桑恩在苏娜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她的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了解互联网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互联网,师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吗?2、展示资料,简介互联网。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网络与电脑,也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系统。

它也是一个实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资源库,允许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进行通讯和共享信息。

今天我们学习的《网上呼救》讲述的正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网上呼救)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1.出示“自读提示”。

①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③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

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④思考《网上呼救》一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自由读文。

3.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4.全班交流,评价朗读。

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学生质疑词语,学生相互解答。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四、学着概括,理清线索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了一个帮助人的故事。

美国男孩桑恩凭借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网络挽救了芬兰大学生的性命。

)2.小组交流、思考:根据起因、经过和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美国男孩在网上发现了求救信息。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写苏娜的病情和当时的处境。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写桑恩得知苏娜远在芬兰,决定立即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

第四部分(第10-19自然段)写紧急救援中心接到电话后马上采取行动,最后苏娜脱险。

五、提出问题,自主学习1.回忆学法。

教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生自由回答。

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2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2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2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2课时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具体了解互联网的作用,知道它的神奇和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心理活动描写对于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软件、照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网,那是什么网?出示:互联网2.现代生活中它有哪些作用?你能说说看吗?3.揭示课题:有人在危急的时刻,还能在网上呼救。

(板书:网上呼救)4.理解呼救的意思5.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解释一下呼救吗?板书:求救6.网是什么?象形文字用图画的形式赋予了网的含义,纵横交错,相互交织。

生活中有实体的网,还有无形的网。

互联网,网罗的是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诠释,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维系了起来。

二、默读思考,整体感知:1.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开火车轮读课文,反馈预习,读准生字读音。

3.默读课文,思考:谁在网上呼救?谁组织了救援?呼救的人最后得救了吗?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总结主要内容。

二、深入学习,理解苏珊要在网上呼救的原因1.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救(1)通常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呼救?(2)苏珊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呢?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一节写了苏珊只能在网上呼救的.理由。

2.精读课文的第三节,指名读思考:你能从中找到几个理由?理由(1)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理由(2)电话无法拿到3.引读第3节因为苏珊突然之间,她想求人帮忙,然而,她想拨打急救电话,可是因为,她唯一能够借助的就是网络,不知她的呼救是否会有人收到,但抱着一丝希望,她。

此时,将近六点,屏幕上出现了一行黑体字:三、研读课文,感受互联网快捷的特点。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4网上呼救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4网上呼救

教学设计:古诗文欣赏与演唱【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演唱古代诗歌文化,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古代诗歌文化的欣赏和演唱。

2.如何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古代诗歌文学作品的选集、诗词朗读的录音、大屏幕等。

2.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布置的古代诗歌、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与学生聊起古代诗歌文化,了解学生对古代诗词的认识。

2.教师讲解:古代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和演唱一些古代诗词,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二、呈现(15分钟)1.教师示范:教师选择一首古代诗词,向学生展示如何演唱,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2.学生模仿: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模仿演唱该首诗词,并对其中的意境进行简要描述。

三、合作演唱(20分钟)1.小组分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进行合作演唱。

2.合作排练:每个小组根据选中的诗词,分工合作进行排练,包括诗词的朗读、音调的把握、动作的配合等。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合作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

四、交流分享(15分钟)1.学生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演唱经验和感受,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提问。

2.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对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进行理解和思考。

五、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古代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2.学生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进行反思,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精品】五年级语文上册 24 网上呼救公开课教案 西师大版

【精品】五年级语文上册 24 网上呼救公开课教案 西师大版

网上呼救教材简析: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凭借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网络,美国男孩桑恩成功挽救了芬兰大学生的性命。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被桑恩的爱心和机智打动,同时也会赞叹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阅读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从苏娜的获救中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苏娜在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的关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1、创设情境,自主设疑。

(出示地图)同学们,这是一幅世界地图。

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最先找出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和芬兰这两个地方。

学生回答。

师:芬兰是位于北欧地区的一个发达国家,美国是北美洲中部的一个国家,两地相隔千山万水。

然而,芬兰的一个女孩苏娜在网上呼救,远在美国的一个12岁男孩最终救了她。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生质疑)板书:呼救?获救?师:是啊,苏娜为什么在网上呼救?她又是怎样获救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4课——网上呼救。

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读时标出容易读错的词语,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你认为在读课文时,哪些词语容易读错?请你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

(3)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导方法:只要说清了谁做了什么事,就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

)3、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1)出示自探提示: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指名读提示。

(2)学生自读自悟。

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20分钟)(一)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交流第一个问题:苏娜为什么在网上呼救?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2、文中是怎样写的?(出示):当时她正在图书馆进入互联网寻找资料,忽然老毛病发作,双腿疼痛,不能行走,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呼吸困难。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优秀教案 (1)(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优秀教案 (1)(精品)

《网上呼救》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自主阅读。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提示把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经过,以对话的形式演一演。

3.从苏娜的获救中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是能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重点难点1.重点:读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救援人员的真情、爱心使苏珊在短时间内得救。

2.难点:让学生了解桑恩在苏娜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她的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体会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地图,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来看看美国与芬兰的位置,两国之间相隔几万里,可是有一种东西却可以让两地的人就像近在咫尺,这就是互联网。

(出示:世界地图和互联网的介绍)教师: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网络与电脑,也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系统。

它也是一个实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资源库,允许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进行通讯和共享信息。

今天我们学习的《网上呼救》讲述的正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网上呼救)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课学习(一)自读提示,自主阅读。

1.出示“自读提示”。

(1)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3)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

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4)思考:《网上呼救》一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自由读文。

3.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4.全班交流,评价朗读。

(二)学着概括,理清线索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了一个帮助人的故事。

美国男孩桑恩凭借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网络挽救了芬兰大学生的性命。

)2.小组交流、思考:根据起因、经过和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2段)写美国男孩在网上发现了求救信息。

第二部分(第3~4段)写发信息人苏娜的病情,仔细描绘了她的处境。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

24.网上呼救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学目标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学会自主阅读。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5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5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5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具体了解互联网的作用,明白她的奇异,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激发关注现代科技的热情。

3、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明白得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明白得“谈天室、互联网”等词语的含义,对网络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预备:1、认识文中的生字;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你了解“电脑网络”吗?集体交流。

课件播放网络相关知识。

2、今天,我给大伙儿带来了一个网上救援的真实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至第八自然段,感悟第一个问题:芬兰的苏珊在什么情形下发出求救信号的?①苏珊什么缘故发出求救信号?指名读相关句子。

(反复炼读第六自然段,联系生活明白得“灼痛”“两肋”“急促”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苏珊突然发病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受)②苏珊什么缘故用“黑色粗体大字”发出求救信号?③桑恩看到苏珊的求救信号后态度是如何样变化的?小结过渡:苏珊在专门危险的情形下选择了用互联网求救,她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远隔万里却富有同情心的桑恩。

2、学习九至十八自然段。

感悟第二个问题:美国的小男孩桑恩是如何样关心苏珊获救的?(1)默读课文,边读边摸索,然后小组交流:桑恩通过互联网关心苏珊,分别做了些什么?(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3、分角色朗读课文4、教师总结:四、延伸拓展,实践活动1、苏珊的获救,互联网因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跟苏珊的沉着与聪慧是分不开的,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危险要明白得利用周围的事物进行自救,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吧!(课件播放:鞋子的故事)2、通过《网上呼救》那个故事,我们对互联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还能够利用互联网做什么?课后请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并学习上网,看看互联网上有哪些信息。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优秀学案(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优秀学案(精品)

《网上呼救》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会读写本课生词生字。

2.能借助拼音阅读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1.了解苏娜在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的关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2.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互联网。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读课文,说说是谁在呼救?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
2.如果是你,你会通过什么方式呼救?
四、参考资料
互联网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路,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309教育网优选】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教案教学设计

【309教育网优选】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教案教学设计

《网上呼救》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

这是一篇讲述了利用互联网跨越国界救人的感人故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芬兰女孩苏珊在与美国男孩桑恩网上聊天时突发疾病,危在旦夕,桑恩利用互联网在一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助了她。

学习本文,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正是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才能为人们的爱心救助、为苏珊战胜病魔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我们也会为互联网创造的奇迹而感叹。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情感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苏娜的获救中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是能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桑恩在苏娜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她的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桑恩在苏娜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她的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互联网,师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吗?2、展示资料,简介互联网。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网络与电脑,也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系统。

它也是一个实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资源库,允许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进行通讯和共享信息。

今天我们学习的《网上呼救》讲述的正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网上呼救)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1、出示“自读提示”。

①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③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

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④思考《网上呼救》一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自由读文。

3、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4、全班交流,评价朗读。

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学生质疑词语,学生相互解答。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四、学着概括,理清线索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了一个帮助人的故事。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修订版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修订版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网上呼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积累“网”和“救”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根据提示把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经过,以对话的形式演一演。

4 了解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波及面广,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难点:读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救援人员的真情、爱心使苏珊在短时间内得救。

教学过程:一、猜字激趣,揭示课题:1 学习“网”字。

●出示象形字:网猜猜象形字,说出理由●古人的象形字通常用画来表达事物,演变到小篆字的笔画更漂亮,而新宋体更简洁,这里的撇点撇点就像网里纵横交错的网格,古时候,人们用网来捕鱼,这就是渔网。

出示:渔网注意渔网的渔是有三点水的2 联系生活积累“网”字组成的赐予。

●线织成的网你还看到过什么●出示:网兜球网蜘蛛网3 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网,那是什么网出示:互联网4 现代生活中它有哪些作用你能说说看吗5 揭示课题●有人在危急的时刻,还能在网上呼救板书:网上呼救6 理解“呼救”的意思●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解释一下呼救吗板书:求救“网”是什么象形文字用图画的形式赋予了“网”的含义,纵横交错,相互交织。

生活中有实体的网,还有无形的网。

互联网,网罗的是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诠释,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维系了起来。

二、默读思考,整体感知:1 谁在网上呼救谁组织了救援呼救的人最后得救了吗板书:救援得救2 开火车轮读课文,反馈预习,读准生字读音。

指名回答1:板书苏珊三、深入学习,理解苏珊要在网上呼救的原因1、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救●通常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呼救●苏珊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呢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一节写了苏珊只能在网上呼救的理由。

2、精读课文的第三节●指名读思考:你能从中找到几个理由理由(1)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理由(2)电话无法拿到3、引读第3节因为苏珊突然之间……,她想求人帮忙,然而……,她想拨打急救电话,可是因为……,她唯一能够借助的就是网络,不知她的呼救是否会有人收到,但抱着一丝希望,她……。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4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4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4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教材简析: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凭借小小的屏幕和奇异的网络,美国男孩桑恩成功挽救了芬兰大学生的性命。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被桑恩的爱心和机智打动,同时也会赞扬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阅读全文,了解课文要紧内容。

2、从苏娜的获救中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是能够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苏娜在旧病复发的危险情形下,利用互联网挽救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的关爱是能够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1、创设情境,自主设疑。

(出示地图)同学们,这是一幅世界地图。

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最先找出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和芬兰这两个地点。

学生回答。

师:芬兰是位于北欧地区的一个发达国家,美国是北美洲中部的一个国家,两地相隔千山万水。

然而,芬兰的一个女孩苏娜在网上呼救,远在美国的一个12岁男孩最终救了她。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生质疑)板书:呼救?获救?师:是啊,苏娜什么缘故在网上呼救?她又是如何样获救的呢?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4课——网上呼救。

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读时标出容易读错的词语,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要紧内容。

(2)你认为在读课文时,哪些词语容易读错?请你当小老师领着大伙儿读读。

(3)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导方法:只要说清了谁做了什么事,就把文章的要紧内容概括了。

)3、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1)出示自探提示: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摸索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指名读提示。

(2)学生自读自悟。

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20分钟)(一)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网上呼救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网上呼救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网上呼救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上册)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1. 你喜欢上网吗?你上网一般做什么?2. 板书课题,质疑。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快速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

2.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3. 默读课文,认真进行圈点批画,边读边将自己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旁边。

4. 交流感悟,初步感受一个美国孩子竟让远在芬兰的女孩及时获救的神奇。

(1)为什么苏娜在网上呼救?(2)桑恩看到呼救时是如何想的?(3)桑恩为苏娜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三、研读课文,潜心感悟一个美国男孩桑恩竟让远在芬兰的女孩苏娜及时获救,太神奇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苏娜最终能获救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一)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将体会写下来。

(二)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汇报。

让学生明白苏娜最终获救是大家共同协作的结果。

原因有四:1. 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

(1)桑恩在美国,苏娜远在芬兰,他们相隔万里,没有互联网,苏娜不可能发出求救信号,桑恩也不可能收到求救信号。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美国和芬兰的位置,体会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

(2)找出描写时间的词语,体会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

将近6点,桑恩发现求救信号;6点14分,桑恩将苏娜的情况告诉了紧急救援中心的艾眉;6点24分,艾眉接通了芬兰方面的电话;不久,苏娜获救。

2. 桑恩富有同情心。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

(1)“你能帮助我吗?”桑恩按键打出:“出了什么事?”(桑恩发现求救信号,立刻关切地询问。

)(2)“桑恩凝视着苏娜刚刚发出的信息……最后决定立即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

”①读这段话,引导学生抓住“凝视”、“赶紧”、“连忙”、“立即”体会桑恩富有同情心。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挺住!”桑恩用粗体大字打出,“我们已经打了电话去求助。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网上呼救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网上呼救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网上呼救传授要求:1、正确、娴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议决对课文的学习,具体明白互联网的作用,知道她的神奇,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激发存眷现代科技的热情。

3、领会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助物质。

传授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传授难点:理解“谈天室、互联网”等词语的含义,对网络有初步的明白。

传授准备:1、明白文中的生字;2、多媒体课件。

传授历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你明白“电脑网络”吗?团体交流。

课件播放网络相关知识。

2、本日,我给大众带来了一个网上救助的真实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至第八自然段,感悟第一个标题:芬兰的苏珊在什么环境下发出求救信号的?①苏珊为什么发出求救信号?指名读相关句子。

(重复炼读第六自然段,关联生活理解“灼痛”“两肋”“匆忙”等词语的意思,领会苏珊忽然发病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觉)②苏珊为什么用“黑色粗体大字”发出求救信号?③桑恩看到苏珊的求救信号后态度是怎样变化的?小结过渡:苏珊在特殊危急的环境下选择了用互联网求救,她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远隔万里却宽裕怜悯心的桑恩。

2、学习九至十八自然段。

感悟第二个标题:美国的小男孩桑恩是怎样帮助苏珊获救的?(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桑恩议决互联网帮助苏珊,分别做了些什么?(学生合作学习,西席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3、分角色朗读课文4、西席总结:四、延伸拓展,实践活动1、苏珊的获救,互联网虽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跟苏珊的沉着与智慧是分不开的,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原理,遇到危险要明白利用身边的事物举行自救,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吧!(课件播放:鞋子的故事)2、议决《网上呼救》这个故事,我们对互联网有了进一步的明白,你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做什么?课后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并学习上网,看看互联网上有哪些信息。

网上呼救(西师五级上册教学设计)

网上呼救(西师五级上册教学设计)

24 ★网上呼救(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积累“网”和“救”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根据提示把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经过,以对话的形式演一演。

4 了解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波及面广,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救援人员的真情、爱心使苏珊在短时间内得救。

教学过程:一、猜字激趣,揭示课题:1 学习“网”字。

● 出示象形字:网猜猜象形字,说出理由● 古人的象形字通常用画来表达事物,演变到小篆字的笔画更漂亮,而新宋体更简洁,这里的撇点撇点就像网里纵横交错的网格,古时候,人们用网来捕鱼,这就是渔网。

出示:渔网注意渔网的渔是有三点水的2 联系生活积累“网”字组成的赐予。

● 线织成的网?你还看到过什么?● 出示:网兜球网蜘蛛网3 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网,那是什么网?出示:互联网4 现代生活中它有哪些作用?你能说说看吗?5 揭示课题● 有人在危急的时刻,还能在网上呼救板书:网上呼救6 理解“呼救”的意思● 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解释一下呼救吗?板书:求救“网”是什么?象形文字用图画的形式赋予了“网”的含义,纵横交错,相互交织。

生活中有实体的网,还有无形的网。

互联网,网罗的是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诠释,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维系了起来。

二、默读思考,整体感知:1 谁在网上呼救?谁组织了救援?呼救的人最后得救了吗?板书:救援得救2 开火车轮读课文,反馈预习,读准生字读音。

指名回答1:板书苏珊三、深入学习,理解苏珊要在网上呼救的原因1、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救● 通常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呼救?● 苏珊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呢?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一节写了苏珊只能在网上呼救的理由。

2、精读课文的第三节● 指名读思考:你能从中找到几个理由?理由(1)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理由(2)电话无法拿到3、引读第3节因为苏珊突然之间……,她想求人帮忙,然而……,她想拨打急救电话,可是因为……,她唯一能够借助的就是网络,不知她的呼救是否会有人收到,但抱着一丝希望,她……。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7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7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7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麦聊珊兰联灼肋距询址”,积存词语“漫游互联网救援”能辨字组词。

2.能用“一边……一边……”造句。

能依照例句练习写对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得自然、流畅,注意停顿。

4.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互联网的作用,信息化社会的庞大变化。

教学重点:这篇课文的朗读练习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苏珊无能为力的状况,也确实是课后练习要认真读的两句话,另一个是麦克想方设法营救的内容。

教学难点:文章的留白点是麦克在网上呼救的具体内容,这正好是读写结合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今天,老师这儿有几个近几年才显现的和电脑有关的新名词,不明白你们明白它们的意思吗?互联网谈天室网上漫游(把课文中显现的专业词汇拿出来先说明,不仅能够一开始调动学生的爱好,而且能够降低讲解课文的难度)2、你的爸爸妈妈和你一样能够通过互联网做些什么?3、有的时候互联网还能够救人呢!4、出示课题:说明呼救二、初步感知,质疑1、什么缘故要往上呼救呢?谁在呼救呢?呼救成功了吗?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轻声读读课文2、学生释疑什么缘故要通过网上那个形式来呼救呢?请大伙儿默读课文。

用横线划出缘故三、明白得课文1、学生交流答案对,正因为如此,因此苏珊现在仅仅能做的确实是上网发出求救信息出示:我不能动,呼吸困难,请关心我2、发出求救信号的苏珊当时情形如何样?出示第三小节明白得:灼痛灼痛到什么程度?(重点指导相关语句,以重点句的朗读带动整个段的朗读)赛读3、什么缘故这么严峻的情形苏珊仅用了12个字来表达?4、时刻专门紧张,晚一步就有可能带来生命的危险,麦克又是如何关怀苏珊的?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对话。

(对话专门精炼,能够看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专门重要,看出情形紧急,看出麦克的机智和善良)“你在什么地点?”“芬兰”“你如何样?”“痛”“挺住!我差不多打了去求助!”练习朗读(指导联系上下文读出双方的语气,专门是苏珊的一个字: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读出“痛”要在停顿一会儿再读,读出苏珊差不多快支持不住的感受。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网上呼救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教学目标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样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什么缘故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 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刻,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只是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要紧缘故确实是腹中无物。

专门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差不多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明白“是如此”,确实是讲不出“什么缘故”。

全然缘故依旧无“米”下“锅”。

因此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专门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因此,词汇贫乏、内容空泛、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那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存足够的“米”。

1.学会自主阅读。

了解课文的要紧内容。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24.网上呼救 l 西师大版 (共10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24.网上呼救 l 西师大版 (共10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2021/8/242021/8/2420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42021/8/24August 2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桑恩为什么用粗体大字打出信息?
因为苏娜感到眩晕,桑恩担心她因看不 见而失去信心。
感悟
想一想苏娜为什么能获救? 哪些因素使得苏娜最终获 救?
sà liáo nà zhuó lèi qué 萨 聊 娜 灼 肋瘸
níng yuán ài xuàn zhǐ 凝援艾眩 址
探究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了一个帮助人的故事。美 国男孩桑恩凭借小小的屏幕和 神奇的网络挽救了芬兰大学生 的性命。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4:26:26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42021/8/242021/8/24Aug-212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4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网上呼救》教学设计西师版
五年级语上册《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西师版
教学目标
1.学会自主阅读。

了解的主要内容。

2.从苏娜的获救中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是能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及难点:让学生了解桑恩在苏娜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她的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查找美国与芬兰的位置,了解互联网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数
1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地图,直接感知“距离的遥远”
教师:我们看看美国与芬兰的位置,两国之间相隔几万里,可是
有一种东西却可以让两地的人就像近在咫尺,这就是互联网。

(出示:世界地图和互联网的介绍)
教师: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网络与电脑,也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系统。

它也是一个实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资库,允许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进行通讯和共享信息。

今天我们学习的《网上呼救》讲述的正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感人故事。

(板书题:网上呼救)
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
1.出示“自读提示”。

①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③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

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④思考《网上呼救》一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自由读。

3.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4.全班交流,评价朗读。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质疑词语,学生相互解答。

2.指名学生读,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读下。

四、学着概括,理清线索
1.讲了一什么事?(本写了一个帮助人的故事。

美国男孩桑恩凭
借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网络挽救了芬兰大学生的性命。


2.小组交流、思考:根据起因、经过和结果给分段。

第一部分(第1~2段)写美国男孩在网上发现了求救信息。

第二部分(第3~4段)写发信息人苏娜的病情,仔细描绘了她的处境。

第三部分(第段)写桑恩得知苏娜远在芬兰,决定立即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

第四部分(第6~8段)写紧急救援中心接到电话后马上采取行动,最后苏娜脱险。

五、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回忆学法。

教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生自由回答。


教师:这是一篇略读,在学习之前,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习这类都用过哪些学习方法?(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板书学习方法:读-画-想)
2.讨论:为什么苏娜在网上呼救?桑恩看到呼救时是怎样想的?桑恩为苏娜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①再读,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

②小组讨论,自主解决。

③小组反馈:读读认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④齐读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⑤比赛读。

六、重点研读,加深感悟
教师:想一想苏娜为什么能最终获救?
1.再读读,与同桌、好友交流学习。

2.全班交流。

原因:
①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

(抓住描写时间的词语体会。


②桑恩很有同情心。

(“凝视”“赶紧”“连忙”“立即”这些词语表现出桑恩的同情心和镇静。


③艾眉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天哪!她为什么不干脆自己打电话?”这句话表现出了艾眉的惊讶和不解。

在桑恩与艾眉的对话和时间的紧迫中,能体会到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④紧急救援人员的及时救助。

(抓住最后一句话感受。


3总结:桑恩在苏娜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了她的生命,人与人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只要你的心中还有爱,那你永远都活在幸福之中。

七、拓展迁移
1.复述:救人的全过程。

2.讨论交流:网络还给人们带了哪些方便?
八、总结
教师:帮助人与被帮助人远隔千万水,一个身在美国,一个却身
处芬兰,两个不曾谋面的人,只是通过小小的屏幕,靠电脑网络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不仅被桑恩的爱心和机智打动,还被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所打动,同时也会赞叹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的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