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耐药性的防控_马建军
抗生素耐药性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抗生素耐药性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挑战和解决方法简介: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对抗生素的抗性提高,导致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降低或丧失。
这种现象成为全球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因为抗生素是控制细菌感染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工具之一。
因此,了解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1.1 基因突变:细菌通过基因变异获得抗生素抵抗力,例如,在细菌细胞中发生的点突变可导致抗生素诱导蛋白的失活。
1.2 氨基酸替换:细菌通过氨基酸替换改变抗生素的结合位点,使抗生素无法结合到细菌的目标位点。
1.3 外排泵:一些细菌通过表达外排泵机制将抗生素从细胞内排出,从而减少抗生素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二、抗生素耐药性对临床治疗的挑战2.1 治疗效果下降:抗生素耐药性使得常规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时的效果明显减弱,导致临床治疗的成功率下降。
2.2 治疗成本增加:耐药性细菌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更昂贵、更复杂的抗生素,增加了治疗的经济负担。
2.3 感染传播扩散: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存在,细菌感染的传播范围更广,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三、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3.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关键。
医生和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并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抗生素。
3.2 加强感染控制: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感染的传播,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这包括加强手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等。
3.3 发展新的抗生素:为了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科学家们需要不断开展抗生素的研发工作,寻找新的抗生素和新的治疗策略。
3.4 多学科合作: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药师、流行病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等,共同研究和应对该问题。
四、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性4.1 保障患者安全:通过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可确保患者在感染时得到有效的治疗,降低因感染导致的死亡率。
4.2 维持医疗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防止抗生素耐药性的扩散,可以减少医疗机构的抗生素开销,并保持医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研究及对策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研究及对策近年来,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抗生素是一种用来治疗感染疾病的药物,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一些细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使得一些常见的细菌性疾病越来越难治疗,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逐渐增强,导致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失效的现象。
目前,全球约有至少70种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了抵抗能力,其中包括一些常见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抗生素耐药性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超过70万人。
二、抗生素耐药性的原因1.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许多患者因为误解,将感冒、发烧、流感等症状当成细菌感染,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抗生素药物。
2.医疗环境医疗环境也是细菌耐药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医院环境中,细菌会经常接触到抗生素,病患的免疫系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使得细菌能够更容易地进化并发展出耐药性。
三、对策1.管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严格管制和监控抗生素的使用,并启动公众以及临床医生的教育运动,让人们明确抗生素并非万能的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使用,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2.提高卫生水平应该加强卫生体系的建设,如控制医院感染,尽量避免交叉感染等,从而降低细菌在卫生环境中的暴露机会,减少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遏制细菌的传播。
3.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对抗生素和治疗耐药细菌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现有的医学技术和创新技术,开发出新的抗生素以及其他治疗耐药细菌的新型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4.提高公众意识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普及防范抗生素耐药性的知识,提高人们对细菌及其传播的认识,从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科学生活方式等方面,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需要政府、医学专家、公众和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共同应对这一问题,为打赢细菌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现状
抗生素的概念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
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
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物质,
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
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
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
素不下万种。
而在1943年,我国的微生物学家朱既明,也从长霉的皮革上分
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
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又在放线菌中发现、并且制 成了治疗结核病的链霉素。
从那时到现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近万种 抗生素。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毒性太大,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 牲畜传染病的药品还不到百种。后来人们发现,抗生素并不是都能
2011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首届合理用药大会在这
一天召开,恰好契合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抵御耐药 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为了扭转滥用抗菌素的现状,世卫组织今年推出了6项 政策一揽子计划,包括与社会多方合作并制定国家计划、 加强监测和实验室能力、确保有质量保证的基本药物的连 续可及、减少抗菌素在食用动物中的使用、强化感染预防 与控制、支持创新和研发新工具等。
1936年,磺胺的临床应用开创了现代抗微生物化疗的新纪元。
1944年在新泽西大学分离出来第二种抗生素链霉素,它有效治
愈了另一种可怕的传染病:结核。
1947年出现氯霉素,它主要针对痢疾、炭疽病菌,治疗轻度感染。 1948年四环素出现,成为了最早的广谱抗生素。在当时看来,它 能够在还未确诊的情况下有效地使用。而在今天四环素基本上只被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摘要: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杀死或抑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抗生素的应用在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耐药性的增加、不良反应等。
本文对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生素;临床应用;耐药性;不良反应一、引言抗生素是抗击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其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为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成果的不断推出,抗生素的种类不断增多,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相应带来的疗效也十分显著。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滥用,导致了后续的问题,如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等。
本文将对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
二、抗生素在临床应用的现状目前,抗生素的种类繁多,包括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取代磺胺类等等。
常见的抗生素药物有青霉素、头孢、氨基糖苷、四环素、磺胺等等。
这些药物广泛应用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如肺炎、泌尿系感染、骨髓炎、脑膜炎、败血症等等。
在抗生素的应用中,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适合的药物和用药方案。
通常情况下,使用低效药物可能会导致停药、复发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
因此,在抗生素使用中,尽量采取个体化、精准、合理的用药方案,避免过度和滥用抗生素等现象的发生。
三、抗生素使用中的问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耐药性的出现、不良反应等等。
1、耐药性问题随着抗生素广泛地使用和滥用,导致病原体的适应性进化,使其对药物产生抵抗,从而产生耐药性。
一些耐药细菌病原体对一些或者大部分抗生素、抗真菌药已经形成了多重耐药。
目前临床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有医学意义的药物耐药问题,如青霉素耐药性问题,由此演化出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问题,以及造成严重影响的耐药肺炎等。
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现状与防控策略
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现状与防控策略抗生素耐药性是当前全球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控策略。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防控策略。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现状(1)耐药性机制的研究: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揭示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多种机制。
比如,细菌通过改变药物靶标、降低细胞对药物的渗透性等方式来产生抗药性。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细菌耐药性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在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寻找新型的抗菌药物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重点。
科学家们通过对抗菌药物的筛选和修饰等方式,发现了一系列具有较高疗效的新型抗生素。
这些新药的研发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3)耐药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了解耐药细菌的流行规律对于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中耐药细菌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家们可以追踪疾病的传播途径、掌握耐药菌株的演变过程,并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抗生素耐药性的防控策略(1)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公众对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界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和过度使用。
(2)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医疗机构和医生应遵循临床治疗指南,合理用药,避免过度或错误使用抗生素。
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制止非法销售抗生素的行为。
(3)促进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鼓励科学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加大对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力度。
此外,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药物研发政策和激励措施,以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4)加强国际合作: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
各国可以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疫情和经验数据,共同研究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对策。
养殖业抗生素使用现状及其对策
的 阿莫 西林 、氨基 糖 苷类 的 庆大 霉 素和 新霉 素 、 大环 内酯 类 的红 2 . 6 药 物 配伍 不 当现 象 明 显 霉 素 、林 可 胺 类 的克林 霉 素 等 。在第 1 0 届全 军 检 验 医学 学术 会议 养 殖户 为使 动 物 疾病 早 日康 复 ,不 合理 的使 用 几种 抗 生素 药
及 对 策 研究 已成为 畜 牧工 作 者迫 在 眉睫 的研 究 课题 。我 国每 年抗 2 . 5 兽 用 原 料 药 直 接使 用情 况屡 禁不 止 生素 原料 生产 量 约为2 1 万t ,其 中 ,9 . 7 万t ( 占年 总产量 的4 6 . 1 %) 近 年来 ,在兽 医 临床 上 直接 使用 兽 药原 粉 ( 即原料 药 )的现 用 于畜 牧 养殖 业 。美 国忧 思 科 学联 合 会 ( U C S )估 计 :约 有 7 0 % 象 比较 普 遍 ,从 而导 致 一 系列 问题 的发 生 ,如 严重 的药 物 毒 副反 的抗 生 素及 相 关药 物 被用 作鸡 、猪 、 肉牛 的饲 料 添加 剂 。饲 养场 应 、畜 禽 死淘 率增 加 、生 长 迟缓 、多重 耐 药菌 的产 生 、药 物残 留
中9 0 %被用 在 食 用 动物 身 上 ,且 其 中9 0 % 都 只是 为 了提 高 饲 料转
B一 内 酰胺 类 。而抗 菌 药 物 的联 合 应 用 约 占使 用抗 菌 药 物 总数 的 5 0 %,其 中不 乏 不合 理 配伍 ,表现 在 单纯 性 病毒 感 染 同时 开两 种 或 两种 以上抗 菌药 配 伍使 用 。如 青 霉素 加 头孢 氨苄 、林 可 霉素 加
临床抗生素应用表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关键词】抗生素;应用现状;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818.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07-01
本研究将2015年2月至201研究对象,探讨临床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及耐药性,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相关内容如下:
2.3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病原菌种较多,各种菌种对抗生素都具有一定耐药性,同一菌种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较高,其次是葡萄球菌。
①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耐药性表现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两种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和青霉素类抗生素;②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表现比较明显的是抗生素苯唑西林和抗生素头孢哌酮,相比之下,其对抗生素头孢噻肟钠和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表现不是很明显;③各类葡萄球菌对抗生素阿莫西林以及抗生素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表现比较明显,而对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和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的耐药性表现不明显;④铜绿假单胞菌头孢类抗生素以及苯唑西林表现出极强的耐药性,而对庆大霉素则不明显;⑤乙酸钙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主要体现于抗生素头孢唑林以及青霉素,其耐药性对抗生素头孢他啶和抗生素氨苄西林的体现则不明显。
细菌的耐药性主要与抗生素的滥用以及临床使用习惯差异有关,各种因素影响下可导致菌株数增殖、致病菌种类增加[5]。表皮葡萄球菌和肠埃希菌等常见微生物以往并不具有致病性,但如今不仅是具有毒力的微生物,同时对一般的抗生素也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本次研究中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种菌种对抗生素都具有一定耐药性,同一菌种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具有一定差异。
抗生素耐药科研进展的应用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抗生素耐药科研进展的应用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抗生素耐药是一个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已成为人类健康领域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导致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和探索,致力于寻找新的抗生素以及抗生素替代品,并采取措施来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
目前,科研领域的抗生素耐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研究人员在探索天然抗生素的新用途。
传统上,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但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抗生素还具有其他治疗作用。
例如,一些抗生素能够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肿瘤,并且对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因此,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开发新的抗生素用于这些潜在的治疗领域。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对细菌基因的编辑,科学家们可以改变细菌对抗生素的反应。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编辑细菌的耐药性基因来减弱细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种研究方法为抑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为个性化抗生素治疗提供了可能。
此外,科研人员还在研究开发新的抗生素替代品。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高度的耐药性。
因此,开发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开发一类名为"修复抗生素"的替代品。
这类替代品能够修复被细菌破坏的宿主细胞,并增强宿主的免疫力,以对抗感染。
这种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从而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未来,抗生素抗药性的研究将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一方面,科研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反应的内在规律。
这对于寻找新的抗生素和抗生素替代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科学家们还需要在药物使用和管理方面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防止抗生素滥用和不当使用。
同时,公众也需要加强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从而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耐药性的防控
《 求医问药 半月刊 S e ekMe i l n s T e dc e 0 2 第 l dc A dA k h Me in 2 1 年 a i O卷 第 7 期
示, 其发病率 在儿童呼 吸道感染性 疾病 中占到l3J , /【 : 左右 且宿 隋大多较重 ,
可使多个器官受累, 以肺外表现较多, 易引发并发症 , 若治疗不当可引起多 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 需给予及时治疗 临床上对,J 支原 。 hb 体肺炎的治疗首选大环 内酯类药物, 但仍存在副作用较大、 治疗效果不理 想等问题 者将阿奇霉索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该病 , 囊 取得了显 著的效果, 现阐述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1 —投资料 . 选择2 1年1 00 月至21年iJ期间本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 0 1 2l 肺炎患者5例, 5 其中, 男孩3 例, 1 女孩2 例t  ̄E+J 2 4 年t 2 l~l岁之间, 平均年 龄为6 1 ±24 岁# .5 .3 病程在2 3 天之间, -1 平均病程为l.4 5 1天; O3 _ .9 将其随 + 机分为2 观察组2例, 组, 8 对照组2例。 7 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 病程、 临床表现、 肺 外 表 、 血常规检 查等方面 无统计学 差异 ,> 0 , P O.5具有可 比性。 1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发热4 例, . 2 6 咽痛2 例, 4 咳嗽5例,9 3 4例表现为刺 激挂 咳, 哥 气喘I例, - 3 听诊肺部有干哕音者2例, 3 湿哆音 I 例,线睑查有 1 X 7 间质性肺炎改变者l例 ; 6 有肺外表现者3例 , 8 累及消化道I例 , 9 累及泌尿系统
I例 , 1 累及血液系统7 , 例 累及心 血管系统 l例, 3 累及神经系统 8 合 并有2 例。 个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及对其耐药性的控制
论著·社区用药指导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32卷第33期抗生素属于我国临床疾病预防以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自青霉素在1921年被人们发现以来,就一直被人们用于临床治疗,随后头孢菌素在1945年被人们发现[1]。
到目前为止,临床上的抗生素药物已经高达300多个[2]。
资料与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取门诊患者原始处方55219张,其中10798张使用过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比例19.56%。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国内外文献以及公开出版的书籍,对抗生素的种类、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抗生素的用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3]。
结果抗生素应用种类:全院共使用抗生素35种,涉及抗生素处方10798例次,其中主要包括联合用药。
其中β-内酰胺类使用最多,占19.27%,其次是头孢菌素18.36%、大环内酯类13.02%,喹诺酮类7.57%,其他如四环素类1.79%,见表1。
讨论导致目前我国滥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首先是社会方面:目前我国药品生产商较多,已经形成了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而且零售药店缺少有效的管理,使得很多零售药店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违规售卖抗生素药品。
除此之外,患者对抗生素药物的不了解也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习惯了使用抗生素,从而自行购买抗生素进行治疗,滥用药物进行自我治疗[4]。
其次是医院方面:很多医院对抗生素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部分医师对抗生素的使用不够重视,同时对抗生素的知识掌握也不够全面[5]。
同时有些医务人员缺少职业道德,很多药品销售人员为了能够提成,使临床使用高价药或超剂量用药。
除此之外,临床中药物搭配不当也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从而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增加,药效降低[6]。
除上述以外,人为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医护人员作为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其处方的科学性、药物的调配以及配伍的合理与否都会对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以及科学性产生直接影响,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抗生素用药效果[7]。
抗生素耐药性的临床调查及防控策略
抗生素耐药性的临床调查及防控策略引言:抗生素是当代医学中最重要的疗法之一,对许多传染病和细菌感染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然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了解抗生素耐药性的临床情况,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进行临床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一、抗生素耐药性现状调查在进行抗生素耐药性临床调查时,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建立客观准确的评估模型。
首先,在不同地区的医院开展多中心调查,以获取全面、真实的数据。
其次,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患者群体和正常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并结合其个体特点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采集患者血液、尿液、呼吸道等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不同细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类别及剂量的敏感度情况。
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和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
临床调查中应注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1. 抗生素使用方式:滥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调查需要了解医院和社区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包括用药频率、类别选择、治疗周期等,以便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用药指南。
2. 患者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些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导致对某些抗生素不敏感或产生交叉耐药现象。
此外,长期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出现反复感染并可能出现慢性感染,从而增加了多重耐药菌株出现的风险。
3. 医务人员培训和知识水平: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方面的知识水平和培训情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通过临床调查了解医护人员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耐药性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为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三、抗生素耐药性防控策略基于临床调查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抗生素耐药性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监测与预警机制: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细菌耐药监测体系,并及时向公众和相关部门发布信息,提高对耐药性问题的关注度。
同时推动研发新型抗生素,以应对多重耐药菌株。
抗生素耐药性的临床研究与预防措施
抗生素耐药性的临床研究与预防措施抗生素耐药性是近年来临床医学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临床研究已经展开,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探讨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滥用,耐药性问题逐渐凸显。
耐药性已经普遍存在于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在内的各种病原体中,并且不断向全球扩散。
抗生素耐药性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治疗失败、复发和疾病加重。
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等。
这些耐药菌使得传统的治疗手段变得无效,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
二、抗生素耐药性发生的原因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影响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原因:1. 过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过量使用是导致耐药菌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或医生未正确使用抗生素,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
2.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包括药物种类的选择不当、用药剂量的不准确等。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暴露于亚抗菌浓度下,这种情况下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3. 抗生素的质量问题:低品质和假冒伪劣的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
4.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农业和畜牧业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也是耐药性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使得耐药菌被传到人类。
三、抗生素耐药性的临床研究针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以下是近年来一些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1. 新型抗生素的开发:为了应对已经出现的耐药菌,科学家们积极研发新型抗生素。
这些新型抗生素具有更广谱的抗菌能力,对耐药菌有更好的杀菌效果。
2. 抗生素联合使用的研究:联合使用两个或多个抗生素,可以减少单一抗生素耐药的发生。
联合使用抗生素能够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3.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指南的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抗生素使用指南。
抗生素耐药性与防控措施
在乡村和偏远地区,由于医疗资源有 限,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更加不规范, 这也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国际旅游与贸易的影响
跨国旅行
随着国际旅游的增加,耐药细菌可以随着旅行者跨国传播,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 出现相同类型的耐药细菌。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农作物等可能携带耐药细菌,通过进口贸易将耐 药细菌引入国内。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抗生素耐药性的防控和治疗成本 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
经济负担。
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社会、经济与伦理问题
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促进全球公共卫生 安全。
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抗生素管理,规范医生处方行为,避免抗生素滥用。
伦理考量
在研究和使用新型抗生素耐药性防控技术时,应充分考虑伦理道 德问题,尊重人权和生命尊严。
02 建立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监测网络,覆盖不同地区 和国家的医疗机构、实验室和社区。
03 定期发布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监源自报告,评估抗生 素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教育与培训
加强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和意识。
开展针对公众的抗生素合理使用宣传活动,提高 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治疗效果不佳,可能 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 至死亡。
02
抗生素耐药性的成因与传播途径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
在医疗领域,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普遍存在,如无指征用药、超剂量用药、不合 理的联合用药等。这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力。
农业和畜牧业使用
在农业和畜牧业中,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抗生素被广泛使用。这使得动 物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
医学界的新挑战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医学界的新挑战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医学界的新挑战: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医学界面临的新挑战。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导致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得常用的抗生素逐渐失去了药效,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就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其造成的危害以及目前存在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
抗生素不仅在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疾病,还用于畜牧业和农业领域的预防和促生长,导致抗生素在环境中大量存在。
这种大规模的使用和滥用,使得细菌具备了产生耐药基因的能力,从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迅速发展出耐药性。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耐药性列为全球最紧迫的十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统计,每年全球范围内约有70万人死于由于耐药菌所引起的感染疾病,而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抗生素的失效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生命危险,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费用和康复过程的复杂性。
二、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危害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医药领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抗生素失效会导致细菌感染无法有效控制,进一步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感染病菌已经演变成为超级细菌,不受常规药物的影响,甚至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播,增加了疫情爆发和流行病蔓延的可能性。
其次,抗生素耐药性还会对整个医疗体系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抗生素昂贵的研发成本和高额的市场价格使得贫困地区的患者难以负担,而在抗生素失效的情况下,治疗感染病菌所需的医疗费用将成倍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三、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案针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和临床医疗人员需要减少对抗生素的滥用,建立合理的用药指南和准确的感染诊断标准,只在确实需要时才使用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及其临床对策研究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及其临床对策研究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中,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无疑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它们帮助我们战胜了许多曾经致命的细菌感染,拯救了无数生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抗生素耐药性指的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在接触抗生素后,通过自身的变异和进化,产生了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不再能够发挥作用。
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可能会在没有明确病原菌的情况下,经验性地使用抗生素,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
此外,患者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他们往往在症状稍有缓解时就擅自停药,导致细菌没有被完全清除,从而增加了耐药的风险。
其次,农业和畜牧业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也加剧了耐药性问题。
为了预防动物疾病和促进生长,抗生素被广泛添加到饲料中。
这些抗生素不仅会在动物体内残留,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进一步促进了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再者,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远跟不上耐药菌的产生速度。
研发一种新的抗生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耐药菌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现有的抗生素环境,这使得我们在与耐药菌的斗争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以往一些容易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如今可能因为耐药菌的出现而变得棘手。
例如,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更高级别的抗生素,甚至联合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还可能带来更多的副作用。
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患者等,耐药菌感染更是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临床上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和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医生对抗生素使用规范的培训,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抗生素治疗耐药性菌株的现状与挑战
抗生素治疗耐药性菌株的现状与挑战目前,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有效地杀灭或抑制繁殖细菌,保护人类健康。
但是,随着长期滥用抗生素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致使微生物逐渐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这种现象被称为耐药性,引发了临床用药的巨大困境,也威胁着人类健康。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抗生素治疗耐药性菌株的现状与挑战。
一、耐药性菌株的现状1、抗生素滥用的现状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为了迅速控制病情、规避风险,常常选择使用广谱抗生素,而忽略了细菌种类和感染程度等因素。
此外,人们未严格执行医嘱,过量使用和未完成规定疗程的情况也很普遍。
2、环境污染加重耐药性问题一个刚刚被发现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可能加重耐药性问题。
科学家发现,从工业污染源中排放出的废物中含有大量抗生素和其它药物残留,且这些抗生素和其它药物会被挥发进入到大气中,最终通过水和土壤污染物的移动到达人们所在的生活环境。
这些污染物会引起细菌变异,产生抗药性。
3、耐药性菌株的种类目前,人们已经发现许多细菌耐药性能力不断提高,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等。
且耐药性中的超级细菌已经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常常使传统治疗方式失效。
二、抗生素治疗耐药性菌株的挑战1、药物研发问题目前,开发新的抗生素药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但它却是一项考验药学研究者智慧的任务。
传统的药物研发方式往往无法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需要去发展新的药物开发模式和研究方法。
2、临床用药策略问题医生们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药策略,这其中包括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规定、积极执行药物联用原则等方法。
同时,在经验充足的医生的指引下,推广生物治疗等新技术,增加临床治疗的成功率。
3、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环境污染是预防耐药性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制定清晰的环境污染税收和法规,针对工业和生活污染源加大监督力度,遏制抗生素等化学药品污染物的进一步泛滥,从环境保护层面防范耐药菌株的形成。
临床药学在抗生素治疗中的应用与耐药性管理
临床药学在抗生素治疗中的应用与耐药性管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而在这一领域中,临床药学的应用与耐药性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临床药学在抗生素治疗中的应用和耐药性管理方面进行论述。
一、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但其滥用和不合理应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失去了治疗效果。
临床药学师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合理的用药原则,如选择适宜的抗生素、剂量、疗程和使用途径等,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1. 抗生素的选择临床药学师在抗生素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细菌感染类型、致病菌的可能性、临床表现等,通过临床判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选用最适合的抗生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管理临床药学师能够根据不同病情和抗生素的特点,确定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通过恰当的剂量和疗程管理,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维持在有效水平,从而避免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产生。
3. 抗生素的使用途径临床药学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给药途径。
对于需要长时间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临床药学师可以推荐使用口服药物或者静脉滴注等方式,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二、抗生素耐药性的管理抗生素耐药性是抗生素应用中的一大挑战,临床药学师在抗生素耐药性的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阐述临床药学在抗生素耐药性管理中的作用。
1. 耐药性监测与评估临床药学师可以通过监测和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帮助医生了解当地和院内的耐药情况。
通过建立耐药性监测系统,及时反馈监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调整用药策略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从而避免无效的治疗。
2. 抗生素管理和抗生素限制临床药学师可以参与制定抗生素管理方案,明确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限制。
例如制定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指南、药物使用审查制度等,加强医生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合理处方的培训,从而减少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耐药性研究及其解决方案
抗生素耐药性研究及其解决方案一、引言抗生素耐药性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医疗安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已成为医疗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课题报告旨在分析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案。
二、现状分析1. 抗生素耐药性现状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十分严峻。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急剧增加,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农业畜牧业和环境等领域。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适当的使用,细菌逐渐产生抗药性,导致一些常见细菌感染病变的治疗变得困难或无法治愈。
2. 抗生素耐药性的原因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原因包括抗生素的滥用与过度使用、合理的抗生素药物使用限制和缺乏科学的使用指南、抗生素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污染的忽视等。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还导致细菌之间的基因交换,进一步促进了多重耐药菌株的形成。
三、存在问题分析1. 临床医学领域在临床医学领域,抗生素的滥用和不适当的使用已成为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问题。
患者或医生常常在感冒、咳嗽等病情并不需要抗生素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导致一些本可自愈的疾病产生抗药性,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2. 农业畜牧业领域在农业畜牧业领域,过量使用抗生素以促进动物生长和预防疾病已经引起了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
农民往往过度依赖抗生素而不注重动物养殖环境的改善,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3. 环境领域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中残留物和废水的排放也是导致耐药性的重要环节。
这些抗生素残留物及废水中的细菌群体中会产生抗生素耐药基因,进而进入土壤、水源等环境中,并经由食物链、水链等途径传播,造成环境中出现抗生素耐药性微生物。
四、对策建议1. 改善抗生素的使用临床医学领域应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教育,提高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
培养医生合理用药的理念,加强实践培训和抗生素使用指南的制定与落实,限制患者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同样,在农业畜牧业领域也需要推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加强监管力度,限制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使用。
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与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与应对策略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医疗领域的进展。
为了有效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本报告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1. 抗生素耐药性的定义与原因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增强,使药物失去了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包括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低质量和不合格产品、细菌间的基因传递等。
2. 抗生素耐药性的严重影响抗生素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和医疗领域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抗生素耐药性使得原本可治疗的疾病变得难以控制和治愈,增加了感染和死亡的风险。
其次,抗生素耐药性导致了医院感染的增加,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此外,抗生素耐药性还对农业和养殖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增加了环境和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风险。
二、抗生素耐药性的应对策略为了有效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1. 加强监管和政策制定针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滥用现象,各国政府应加强监管,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抗生素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打击违法行为,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和合理使用。
2. 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的宣传和教育,提倡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开展抗生素的诊疗。
同时,患者也需要增强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加重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
3. 开展研究和创新研究机构和生物制药公司应加大对新型抗生素和抗菌剂的研发力度,开展基于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的创新研究。
此外,对于存在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应加强相关研究,寻找新的抗菌策略和替代方案。
4. 国际合作和交流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2《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2012 年第 10 卷 第 7 期抗生素是医院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
自1921英国细菌学家A.Flemming 首次发现青霉素,1940年应用于临床;1945年头孢菌素c 被发现;1964年美国E.Lilly 开发成功头孢噻吩。
到目前为止,用于临床治疗的抗生素已达300余种。
1 临床应用现状我国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国,也是生产大国。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医院抗生素使用率高达67%~82%,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在美英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
另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我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2 抗生素滥用原因2.1 社会方面2.1.1 药品生产商家过多,造成市场恶性竞争 2.1.2 零售药店缺乏有效的严格监管,导致在利益驱使下违规销售抗生素2.1.3 患者缺乏基本的医药常识,习惯使用抗生素,自行购买抗生素进行自我药疗2.1.4 畜牧业中使用量过多,导致各种肉类及奶制品中抗生素含量超出规定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耐药性的防控马建军(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盟中心医院 750336)【摘要】 目的:加强临床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有效控制抗生素的滥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方法:通过了解抗生素的应用现状,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和途径,建立严格规范的抗生素管理制度和体系,实行抗生素药物的分级分线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临床适应症,控制院内感染,重视病原学诊断和抗生素敏感试验,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监督,使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规范化。
结论: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提供操作依据,强化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管理,严格控制抗生素的滥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关键词】 抗生素 临床应用现状 滥用原因 耐药性 预防与控制【中图分类号】R5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7-0342-01示,其发病率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到1/3[2]左右,且病情大多较重,可使多个器官受累,以肺外表现较多,易引发并发症,若治疗不当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需给予及时治疗[2]。
临床上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但仍存在副作用较大、治疗效果不理想等问题[3]。
笔者将阿奇霉素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该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阐述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55例,其中,男孩31例,女孩24例;年龄在2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2.43岁;病程在2~31天之间,平均病程为10.34±5.19天;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肺外表现[3]、血常规检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发热46例,咽痛24例,咳嗽53例,49例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气喘13例,听诊肺部有干啰音者23例,湿啰音者[4]17例,X 线检查有间质性肺炎改变者16例;有肺外表现者38例,累及消化道19例,累及泌尿系统11例,累及血液系统7例,累及心血管系统13例,累及神经系统8例。
合并有2个或2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累及者共有20例;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增高11例,白细胞正常38例,白细胞降低6例。
1.3 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退热、止咳、平喘等一般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 ・d)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25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5mL/(kg ・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
1.4 疗效判断标准[4] 显效:治疗3 d 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辅助检查结果明显好转;有效:治疗3 d 后体温降低或恢复正常,咳嗽等症状减轻,辅助检查结果好转但不明显;无效:治疗3 d 后仍有发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5 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
2 讨论肺炎支原体[6]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因为无细胞壁[7]结构,所以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其无作用[5]。
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持续性咳嗽、发热及肺外脏器损害表现,由于支原体肺炎容易发生肺外损害,所以该病患儿大多病情较重,需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
阿奇霉素为新型大环内酯类广谱性抗生素,组织渗透性好,半衰期较长,对支原体具有直接杀灭或抑制的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
但是阿奇霉素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很多支原体可对阿奇霉素产生抗药性[8],极大地影响了其治疗效果。
支原体肺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温热病范畴中的肺热喘咳、风温犯肺等症,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
痰热清注射液中含有黄芩、熊胆粉[3]、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多种中药成分,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具有宣肺化痰的功效;熊胆粉和山羊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金银花可宣肺解表;连翘透肌解表。
以上药物合用,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现代药理学证明,金银花、连翘]等中药则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与阿奇霉素配合使用,可显著增加疗效,尤其对于耐药性的支原体,可以降低其致病性,促进病情恢复。
本研究中,两者合用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阿奇霉素单独应用的78.57%,并且联合应用后其治疗时间缩短,症状缓解时间短于阿奇霉素单独应用。
同时,联合应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因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35~443.[2]谢玲.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治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2.9(1):30 ̄31.[3]周祖发,杨荣敢.小儿支原体肺炎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2(1):48.[4]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04.[5]王希珍,杨大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3.8(8):89 ̄90.[6]胡香玉,李君.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医儿科杂志,2007,3(5):21 ̄23.[7]WarisM,ToikkaP,SaarinenT,etal.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reumonioe in children[J].J Clin Microbol,1998,36(11):3155-3158.[8]Reminton J S,ThulliezP,Montoys J G,Recent development for diagnosis oftoxoplasmosis[J].J Clin Microbiol,2004,42(3):941-945.343《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2012 年第 10 卷 第 7 期过敏性紫癜又称变应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血管变态反应及出血疾病,是细小血管和过敏性毛细血管的血管炎性反应[1]。
该病可由多种过敏性病因引起,可导致血液和血浆外渗到皮肤、浆膜和离膜下,造成离膜及皮肤损害症状。
儿童和青少年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发人群,且该病多发于春季。
进食虾、螃蟹、鱼等海鲜和呼吸道感染是引起该病的原因。
笔者就我院一年来收治的3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均达到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皮肤紫癜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本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2岁到14岁之间。
其中,2岁至5岁者8例;5岁至8岁者10例,8岁至11岁者7例,11岁至14岁者5例。
在春季发病的患者有20例,占了66.7%;有7例在秋季发病,占23.3%;有3例患者在其他季节发病,占10%。
本组30例患者仅有3例不知道致病原因,占10%。
知道具体致病原因的患者有27例,占90%。
在众多致病原因中,药物过敏的患者有5例,占16.7%;食物过敏的患者有9例,占30%;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16例,占53.3%。
1.2 方法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主要是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任何物质,且停用可能会引起过敏的食物和药物。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防止被进一步感染。
通过服用药物,把肠道内的寄生虫驱除出体外,清除局部病灶感染。
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如氯苯那敏、异丙嗪、阿司咪唑等,再予抗过敏、抗感染及保护血管药物做辅助治疗。
其中,10例患者采用糖质激素治疗,再改用口服维持治疗。
剂量为泼尼松0. 5~2.0mg/(kg ・d),皮质激素为1~44d ,平均(13.52±9.21) d 。
20例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用10%的葡萄糖酸钙,同时每天口服3g ~5g 的维生素C ,口服芦丁,每次20mg ,安络血,每次5~10mg ,每日各3次。
病情比较严重及关节型和腹型患者,需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加用(1~2)mg/kg 的泼尼松,且分次口服,待病情缓解后方可停用。
2 结果经治疗,3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病情好转较理想,未出现死亡病例。
好转并出院的患者达100%。
自发病时间起,治疗时间最长的是三个月,最短的12d ,平均24 d 。
在我院采用糖质激素和皮质激素治疗后,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皮疹逐步减轻,腹部和关节症状也有所缓解。
部分肾损害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尿常规复查,发现血尿消失,蛋白尿明显降低或转为阴性。
该病可在1年内复发,约70%的患者只复发一次, 25%的患者复发两次或两次以上,5%的患者会复发三次或三次以上。
复发时症状都比较轻,病程短,且很少有多器官受累的复发病例。
如果复发时出现肾脏受累的情况,多半是初次发病导致肾脏受累。
30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章六秀(广西三江县人民医院 广西 三江 545500)【摘要】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的发作规律及临床特点的观察研究,提高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