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史课程教学大纲
21151410《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
21151410《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汉语史是汉语从古至今发展变化的历史,是关于汉语历史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汉语史的研究对象以及分期,汉语语音史,汉语词汇史,汉语语法史。
学习和研究汉语史,意在弄清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探索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本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讲授一学期。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汉语的发展历史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解决中国古代历史、哲学、语言学等学科中存在的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若干实际问题;由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是建立在汉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学习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和研究汉语史对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尤为重要,方言之间的语音、词汇、语法差异可以通过汉语史上的规律得到解释;汉语史对于普通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也很有意义,因为普通语言学是在总结各种具体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了解汉语发展的规律就有了进一步认识普通语言学规律的基础和材料。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习者对汉语的发展历史有个初步的了解,掌握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分期以及研究汉语史的依据和方法,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把握汉语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主线,引导学习者发现并解释汉语发展和演变中的现象和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以便将来能继续学习和研究有关内容。
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汉语史的任务和研究意义。
(2)理解:研究汉语史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3)掌握:汉语史的研究对象;汉语史的分期。
【学时分配】2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1.5学时,讨论0.5学时。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1.课外阅读资料要求学生课外阅读3种以上文献。
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齐冲天.汉语史简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2.作业与思考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目录《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1)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先秦的语言研究 (3)第六节先秦时代的文字研究 (3)第三章两汉语言学 (4)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语言学 (5)第五章隋唐宋语言学 (6)第六章元明语言学 (8)第七章清代语言学 (9)《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时: 36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简介《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是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也是从事文史研究、语文教学等教学研究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中国语言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开设中国语言学史课程,是为了对语言学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做到古为今用,继承发扬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为建立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语言学科学体系服务。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课程性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在本质上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实用性很强。
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后续课程,也是从事文史研究、语文教学等教学研究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
这门的学习就是要打开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宝库,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
科学地揭示中国自古以来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做到古为今用,继承发扬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和气派的语言学科学体系。
2.《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对语言学的未来走向有一定认识,以期达到对语言学有一总体把握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现代语言学。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概况,认识我国语言学各时期的成就和局限,能够正确对待语言学史中的继承和批判,能够做到古为今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语言学术史观问题;2.了解如何处理好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的五种关系;3.掌握中西古代语言学的异同。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法、修辞、语言运用等七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分若干节,循序渐进。
每节后均附有思考与练习,习题内容包括巩固性的、综合性的、启发性的,它是教材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的使用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是《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
前者为编制音像教材、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后者对《现代汉语》的重点、难点作了阐述,并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增补了一些内容。
另外还有与主教材相配套的《现代汉语综合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消化教学内容。
(二)音像教材的使用本课程课内学时108,共6学分,以录像授课方式为主,录像课共36课时,其中绪论1课时,语音6课时,文字4课时,语汇7课时,语法10课时,修辞4课时,语言运用4课时,另有4节期末复习电视辅导课。
四、教学建议(一)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讲解知识时,多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分析实例时多联系学到的知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二)现代汉语讲的是语言的断代的知识,有些内容的讲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历史发展,如声调、文字结构、词义,补充讲授应适当。
(三)启发学生多观察语言现象,发现语言事实,把不自觉地掌握语言规律变成自觉地掌握。
(四)重点在分析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不在术语上纠缠。
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应以教材说法为准,切忌将个人观点或其它教材观点强加于学生,以免影响教学。
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其作用,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了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学) 一教学目的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现代汉语语法学)一、教学目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高等师范学院校中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系统基础知识和理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为从事语法学习和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第一章,掌握好一些语法及语法学史的基本常识。
第二章,掌握好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
第三章,掌握好汉语语法的特点。
第四章,掌握好影响句义的因素。
第五章,掌握好划分词类的标准及方法,能正确地判断词性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掌握好主语、宾语、谓语的划分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划分层次。
第八章,掌握好变换的基本理论,并能够正确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变换。
第九章,掌握好语义格和语义指向,并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
第十章,掌握好歧义的类型、原因以及歧义的分化方法。
三、教学原则1、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要贯彻执行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及法令,加强规范化观念。
2、教学中必须贯彻讲练结合的原则,把握重点和难点,精讲多练。
同时注意对本课知识的综合运用。
把知识变为技术能才达到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的要求。
四、学时安排本课面授时数为三天,21课时,第一天,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二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第三天,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的定义语法就是一种语言中词语之间相互组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比如:二、语法学的简史1、外国语法学的研究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新兴的描写语法(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等四个阶段。
2、中国语法学的历史。
我国语言学在古代很发达,主要集中研究训诂、音韵、文字,语法学的系统研究较晚,从清未至今才100多年。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等三个历史的时期。
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语法形式1、语法形式及语法形式学。
初中汉语语法教案
初中汉语语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2.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定义和构成;2. 被动语态的用法和意义;3. 被动语态的练习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2. 被动语态在实际交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被动语态的定义、构成和用法;2.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被动语态的知识;3. 交际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主动语态,引入被动语态的概念;2. 讲解:详细讲解被动语态的定义、构成和用法;3. 练习:让学生进行被动语态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应用: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被动语态的重要性和用法。
六、教学设计: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被动语态;2. 练习题: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3. 实际场景:设计模拟实际场景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2. 练习正确率:检查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被动语态的掌握程度;3. 交际表现:评价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表现,检验学生运用被动语态的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复习被动语态的知识,巩固所学内容;2. 完成练习题,提高被动语态的运用能力;3. 搜集生活中的被动语态实例,增强对被动语态的理解。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被动语态的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同时,激发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本文山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现代汉语课程编号:01124201学时数:98学分数:6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1、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2)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民族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
(3)教学内容本课程由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五部分组成,分别从语言和现代汉语的性质、现代汉语的三大构成要素以及现代汉语的表达和运用方而对现代汉语进行全面介绍与分析。
第一学期讲述绪论、语音、文字、词汇部分,第二学期讲述语法、修辞部分。
(4)教学时数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98,其中课堂教学时数为88,课外语言训练与欣赏等实践教学活动时数为10o(5)教学方式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系统地传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不断吸收本课程和相近课程新的研究成果;注意木课程与相近课程(如“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的内容分工和衔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正文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4【学习目标】通过对木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结构,并且对现代汉语的概貌有全而的了解。
【主要教学内容】1、现代汉语的含义2、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3、现代汉语的特点4、现代汉语的地域分布与人口分布5、现代汉语与相关学科的关系6、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和方法【学习指导】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古今汉语相联系中外语言相比较教材与习题相配套现代汉语与相关学科相联系【本章各节内容】第一节信息、信息载体和语言第二节汉民族共同语第三节现代汉语的形成第四节语言文字立法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第一节信息、信息载体和语言【学习目标】认识语言与信息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语言信息观。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Ancient Chinese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学时:102学时课程学分:6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模块中属通识模块。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课程在学习之前一般应先修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掌握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概念、术语,为古代汉语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设置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和增强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二是提高学生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三是掌握从教中学语文的能力。
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克服古书阅读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困难,提高古书阅读能力,批判地继承我国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从而加深对现代汉语各种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同时增强民族语言的自豪感。
三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养从教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以及开展语文教育研究作好必要的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共分六单元,每单元包括文选、常识、词义分析举例三部分:文选选取了语言有典范性的作品九十二篇(首)(不包括汉魏以后诗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常识部分包括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相当精炼,重点突出,又比较全面;词义分析举例注重教给学生分析词义的方法,有举一反三之效,而且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方法上有一定的独创性,对古汉语词义研究起了促进作用。
学好古代汉语,原则上上述内容都须认真对待,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对教学内容作了如下调整:文选部分,精讲教材上的作品三十篇(见后)。
作品的讲授是古汉语教学的基础和重点,每一篇文选的讲授,都须使学生从语言到思想比较透彻地理解此篇作品,并掌握其中主要的语言现象,且词汇教学,主要通过文选的讲授来进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一、《语言学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1)
二、《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7)
三、《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18)
四、《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28)
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36)
六、《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83)
七、《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94)
八、《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120)
九、《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125)
十、《中学语文教育法》课程教学大纲 (136)
十一、《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145)
十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151)
十三、《文字学》课程教学大纲 (155)
十四、《现代汉语语义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158)
十五、《阅读学》课程教学大纲 (162)
十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168)
十七、《说课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177)
十八、《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179)
十九、《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 (188)
二十、《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193)
二十一、《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196)。
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
21151410《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汉语史是汉语从古至今发展变化的历史,是关于汉语历史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汉语史的研究对象以及分期,汉语语音史,汉语词汇史,汉语语法史。
学习和研究汉语史,意在弄清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探索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本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讲授一学期。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汉语的发展历史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解决中国古代历史、哲学、语言学等学科中存在的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若干实际问题;由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是建立在汉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学习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和研究汉语史对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尤为重要,方言之间的语音、词汇、语法差异可以通过汉语史上的规律得到解释;汉语史对于普通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也很有意义,因为普通语言学是在总结各种具体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了解汉语发展的规律就有了进一步认识普通语言学规律的基础和材料。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习者对汉语的发展历史有个初步的了解,掌握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分期以及研究汉语史的依据和方法,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把握汉语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主线,引导学习者发现并解释汉语发展和演变中的现象和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以便将来能继续学习和研究有关内容。
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汉语史的任务和研究意义。
(2)理解:研究汉语史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3)掌握:汉语史的研究对象;汉语史的分期。
【学时分配】2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1.5学时,讨论0.5学时。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1.课外阅读资料要求学生课外阅读3种以上文献。
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齐冲天.汉语史简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2.作业与思考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
汉语语法史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语法史》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汉语语法史英文名称: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32 学分: 2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 3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汉语语法史》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属于语言专门史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以历时的观念将汉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研究看作有规律的发展演变,从而描写汉语研究演变的事实,分析、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动因和机制。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汉语研究的发展阶段为线索,以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探讨汉语语法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
重点掌握汉语语法学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内在动因和机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演变事实和规律,掌握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脉络。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跨一个学期,分为《导论》、《第一章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第二章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第三章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第四章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上)》、《第五章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下)》、《第六章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上)》、《第七章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下)》、《第八章港台和国外的汉语语法研究》和《第九章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趋势》十部分。
本课程重点是汉语语法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汉语语法演变的过程及规律, 培养学生语法分析运用能力;难点是词法、句法的具体演变规律。
《汉语语法史》的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难点章节是第四章、第七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汉语语法史》教学以讲授、练习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探究的教学活动。
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我学习的能力。
汉语教学大纲
汉语教学大纲摘要:汉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正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人学习的对象。
为了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提高汉语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汉语教学大纲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分析其基本组成部分,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便制定有效的教学大纲。
一、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强,汉语作为全球第一或第二语言的人数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制定一份完善的汉语教学大纲对于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汉语教学大纲是一份规范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文件,旨在帮助教师和学习者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汉语教学大纲的重要性1. 提供统一的教学标准制定一份汉语教学大纲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统一的教学标准,确保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保持一致。
这有助于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一致的教学质量和标准。
2. 促进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教学大纲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方案。
通过在教学中明确规定不同阶段学习者需要达到的目标和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使学习者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汉语能力。
3. 强调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汉语教学大纲应该强调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得到综合的语言训练,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4. 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汉语教学大纲应该涵盖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汉语言言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汉语教学大纲的基本组成部分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汉语教学大纲的核心,它明确了学习者需要达到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
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背景和需求制定,并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调整和细化。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在汉语教学中需要涵盖的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语法史》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汉语语法史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 学分: 2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3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汉语语法史》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属于语言专门史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以历时的观念将汉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研究看作有规律的发展演变,从而描写汉语研究演变的事实,分析、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动因和机制。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汉语研究的发展阶段为线索,以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探讨汉语语法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
重点掌握汉语语法学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内在动因和机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演变事实和规律,掌握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脉络。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跨一个学期,分为《导论》、《第一章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第二章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第三章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第四章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上)》、《第五章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下)》、《第六章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上)》、《第七章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下)》、《第八章港台和国外的汉语语法研究》和《第九章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趋势》十部分。
本课程重点是汉语语法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汉语语法演变的过程及规律, 培养学生语法分析运用能力;难点是词法、句法的具体演变规律。
《汉语语法史》的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难点章节是第四章、第七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汉语语法史》教学以讲授、练习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探究的教学活动。
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
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灵活调控,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五)实践环节1.课程实践《汉语语法史》的课程实践主要体现在实习试讲、教育实习过程中。
2.主要内容与要求积极参加实习试讲、教育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提升语法知识的意识和认知,锻炼语法分析技能。
3.学时分配:32学时。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汉语语法史》教学时数分配表(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选修课,与其它课程是相互联系的关系,旨在加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语法理论和语法发展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汉语语法问题的能力。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汉语语法史》(共一册),王力著,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6月版参考书:1.《汉语语法学史稿》(共一册),邵敬敏,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6月版2.《中国语法学史稿》(共一册),龚千炎,语文出版社,1997年10月版3.《汉语史稿》(三卷本中册),王力,中华书局1982 年版4.《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何九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九)说明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
考核形式:闭卷考察。
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等方面)。
三、教学内容纲要《汉语语法史》教学内容纲要绪论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汉语语法学产生较迟的原因,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内外因素。
2. 熟悉或理解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标准和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结果。
3. 掌握汉语语法学史的具体内容。
4. 综合应用正确的研究观点。
二、教学内容一、《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对象和目标要点:1. 汉语语法学的两门分支学科2. 汉语语法学史的具体内容二、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要点:1. 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标准2. 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结果三、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原因要点:1. 汉语语法学产生较迟的原因2. 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内外因素四、探讨汉语语法学应注意的问题要点:1. 正确的研究观点2. 汉语语法本身的发展特点第一章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殷商—1898年)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世界上较早的语法研究和中国古代语法研究概况。
2. 熟悉酝酿时期有代表性的研究者、著作、观点。
3. 掌握实字与虚字;动字与静字;死字与活字;词、语词、语助;疑辞与决辞;句法、字法、文法、语法;句、读等演变。
4. 综合应用酝酿时期语法学研究成果。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要点:1. 世界上较早的语法研究2. 中国古代语法研究第二节早期朦胧的语法观念要点:1. 动词的种类、虚词的作用。
2. 状语、语序的认识。
第三节中期对语法现象的初步归纳要点:1. 对虚词、助词等词法研究的情况。
2. 句法的研究情况。
第四节后期对虚字的专门研究要点:1. 卢以纬《语助》、袁仁林《虚字说》2. 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第五节后期对句法的初步探讨要点:1. 王念孙《读书杂志》2. 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第六节若干语法术语的历史演变要点:1. 实字与虚字;动字与静字;死字与活字;词、语词、语助等2. 疑辞与决辞;句法、字法、文法、语法;句、读。
第二章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898年—1936年)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汉语语法研究,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情况。
2. 熟悉《马氏文通》的主要内容、主要成绩及存在问题3. 掌握《中等国文典》、《国文法草创》、《高等国文法》等主要成绩。
4. 综合应用草创时期的语法研究成绩分析语法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要点:1. 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汉语语法研究2. 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二节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要点:1. 《马氏文通》的主要内容2. 《马氏文通》的主要成绩及存在问题第三节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要点:1. 《中等国文典》、《国文法草创》、《高等国文法》主要内容2. 《中等国文典》、《国文法草创》、《高等国文法》特点与不足第四节建立新语法体系的尝试要点:1. 《中国文法通论》、《国文法之研究》主要内容2. 《中国文法通论》、《国文法之研究》特点与不足第五节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兴起要点:1. 《国语文法概论》、《新著国语文法》主要内容2. 《国语文法概论》、《新著国语文法》特点与不足第六节古今比较语法的研究要点:1. 《比较文法》、《中国文法语文通解》主要内容2. 《比较文法》、《中国文法语文通解》特点与不足第七节语法理论的研究要点:1. 《国语学草创》、《中国文法论》主要内容2. 《国语学草创》、《中国文法论》特点与不足第八节语法专题的研究要点:1. 语法专题的研究的概况第三章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年—1949年)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汉语语法学探索时期的总体情况。
2. 熟悉中国文法革新讨论经历的三个阶段。
3. 掌握《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的特点。
4. 综合应用汉语语法学探索时期的成果进行语法分析。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要点:1. 总体把握汉语语法学探索时期的情况。
第二节中国文法革新讨论要点:1. 中国文法革新讨论经历的三个阶段。
2. 中国文法革新讨论的意义。
第三节汉语传统语法研究三家新体系要点:1. 《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的特点。
2. 《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的影响。
第四节通俗性的语法普及读物要点:1. 几本有代表性的通俗性语法普及读物的特点。
第五节语法专论介绍要点:1. 语法论文的七种类型。
第四章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上)(1949年—1978年)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繁荣阶段、曲折阶段、萧条阶段的特点。
2. 熟悉汉语描写语法的崛起经过及特点。
3. 掌握五十年代三次语法专题讨论的内容及作用。
4. 综合应用《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进行语法现象分析。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要点:1. 总体把握繁荣阶段、曲折阶段、萧条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汉语描写语法的崛起要点:1. 《北京口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的特点。
2. 《北京口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的评价。
第三节语法知识的大普及要点:1. 《语法修辞讲话》和《语法学习》;《汉语语法常识》和《语法学习讲话》;《语法初步》的内容。
2. 《语法修辞讲话》和《语法学习》;《汉语语法常识》和《语法学习讲话》;《语法初步》的作用。
第四节五十年代三次语法专题讨论要点:1. “汉语词类问题”讨论、“汉语的主宾语问题”讨论、“汉语单句复句划分问题”讨论的主要内容。
2. “汉语词类问题”讨论、“汉语的主宾语问题”讨论、“汉语单句复句划分问题”讨论的主要作用。
第五节几本有特色的汉语语法专著要点:1. 《汉语语法教材》、《现代汉语语法》(上)等专著的特点。
2. 《汉语语法教材》、《现代汉语语法》(上)等专著的评价。
第六节《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的产生要点:1. 《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的产生经过及体系基本情况。
2. 《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的地位作用。
第五章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下)(1949年—1978年)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三次语法专题讨论的主要经过。
2. 理解汉语描写语法的发展和对结构主义的批判的产生及发展。
3. 掌握大学语法教学的三个代表性体系各自的特点。
4. 综合应用汉语语法学发展时期的成果分析语法现象。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六十年代三次语法专题讨论要点:1.“语法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的讨论、“语法”和“文法”术语使用的讨论、关于《说“的”》及其方法论的讨论的主要经过。
2. 三次语法专题讨论的作用。
第二节汉语描写语法的发展和对结构主义的批判要点:1. 汉语描写语法的发展和对结构主义的批判的产生及发展。
2. 汉语描写语法的发展和对结构主义的批判的地位作用。
第三节大学语法教学的三个代表性体系要点:1. 大学语法教学的三个代表性体系各自的特点。
2. 大学语法教学的三个代表性体系的评价。
第四节其他现代汉语语法著作要点:1. 几本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的特点。
第五节汉语语法各分支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要点:1. 理论研究、语法教学研究、方言语法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史研究、语法学史研究的总体情况。
第六节1966年—1978年的语法研究要点:1. 《语法修辞》、《语法、修辞、逻辑》、《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文法简论》的总体情况。
第六章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上)(1978年—)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汉语语法学创新时期的总特点。
2. 熟悉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在汉语中的发展经过、运用。
3. 掌握胡裕树、黄伯荣、廖序东、张静、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