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课堂板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示儿》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诗人陆游在临终前给儿子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儿子的期望。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情感内涵,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于古诗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示儿》,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理解古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示儿》,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理解诗人在临终前对儿子的期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示儿》,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讨论,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诗歌中爱国情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6.朗读背诵: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示儿》,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20以内的减法》(12减几)教案(新)冀教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12-4=8。
师:谁列的算式和这位同学的不一样?
如果出现错误,进行讨论指导。
二、自主学习
1、提出“怎样计算岸上有几只鸳鸯”的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
关注学生是否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进行减法计算。如果学生用其他方法,教师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启发学生根据加法想一想减法的计算结果。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然后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考查学生能否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11、12减几的减法。
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题。《1Fra bibliotek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3、8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12减几的过程。
2、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师:同学们真棒!下面看第4题,谁来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飞机该停在哪里?
生:直升飞机上有算式,计算出得数后与停机坪上的数连起来。
师:现在没有加法算式了,你还能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计算连线,然后交流是怎样计算的。
2、交流学生写出的算式和想法。
了解学生对“想加算减”的方法掌握的情况。在交流中再次学习计算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包括认识乘法、除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回顾:让学生回顾第五单元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 讲解:通过讲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和除法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A × B = C除法:C ÷ B = A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小明和他的2个朋友,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答案:每个人分到1个苹果。
2. 题目:小华有6个橘子,如果每个同学分到2个橘子,可以分给几个同学?答案:可以分给3个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理解了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乘法和除法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 退位减法_ 12减几
《12减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动手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12减几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年级的课程,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本课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正确地计算12减几的算法。
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12减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2减几的方法。
3.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地计算12减几的算法。
难点: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教具:12块积木,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师:教师把12块积木乱放一起,让学生猜一猜有几块积木。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你们看老师放在桌上的积木,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块?学生可能猜出不同的数,教师不评价对与不对设计意图:猜积木有多少块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学生的数感。
2、师生共同数出是12块,然后说:“这样放太乱,不容易看出是多少块,怎样摆放就能一下就看出是12块呢?”指名学生说出办法并摆好。
一摞10块,另一摞2 块。
设计意图:讨论怎样摆放积木,既是对已有知识活动体验的回顾,也为下面的学习活动提供活动素材。
二、探究新知。
1、自学目标:给学生提供在已有活动经验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机会,知道如何去掉4块,从而知道题目中岸上有多少只鸳鸯?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要求,知道要求什么,为计算12-4做好基础。
2、独立自学:自主学习课本题目,充分理解题目“一共有12只鸳鸯,水里有4 只,岸上有多少只鸳鸯?”动手试一试可以用积木或小棒摆一摆岸上有多少只鸳鸯?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计算12-4。
3、合作互助。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摆法、算法的机会。
使学生了解“破十减”的计算方法。
岸上有多少只鸳鸯?学生说,教师板书:12-4=师:12减4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测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质量水平,掌握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堂测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g水加入100 g酒精中生成200 g溶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这违背质量守恒定律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数目一定不变D.铁丝在O2中燃烧,反应前固体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总质量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P Q R W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13 12.6 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Q+R+W B.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已知KCl与NaNO3不反应;2NaOH+CuSO4= Cu(OH)2↓+Na2SO4]A B C D5.为实现CO2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 CO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转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作业设计】基础应用1.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C.5 g水与5 g酒精混合成10 g酒精溶液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2.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1~4的乘法口诀-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1~4的乘法口诀苏教版教案:1~4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中的1~4的乘法口诀。
具体包括:1×1=1,1×2=2,1×3=3,1×4=4,2×1=2,2×2=4,2×3=6,2×4=8,3×1=3,3×2=6,3×3=9,3×4=12,4×1=4,4×2=8,4×3=12,4×4=16。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如:“同学们看,这幅图中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隔了多少个空隙?”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每棵树之间隔了3个空隙。
”接着教师提问:“如果每棵树之间隔了4个空隙,会有几棵树?”引导学生回答:“会有4棵树。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4的乘法口诀,并进行讲解:“同学们看,1乘以1等于1,1乘以2等于2,1乘以3等于3,1乘以4等于4。
同样的,2乘以1等于2,2乘以2等于4,2乘以3等于6,2乘以4等于8。
依此类推,3乘以1等于3,3乘以2等于6,3乘以3等于9,3乘以4等于12。
4乘以1等于4,4乘以2等于8,4乘以3等于12,4乘以4等于16。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运用刚学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如:1×2=?,2×3=?,3×4=?等。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1~4的乘法口诀,如下:1×1=11×2=21×3=31×4=42×1=22×2=42×3=62×4=83×1=33×2=63×3=93×4=124×1=44×2=84×3=124×4=16七、作业设计(1)2×3=?(2)3×4=?(3)4×2=?答案:(1)2×3=6(2)3×4=12(3)4×2=8(1)1×4=?(2)2×2=?(3)3×3=?答案:(1)1×4=4(2)2×2=4(3)3×3=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乘法口诀的应用。
《减法》教学设计
《减法》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减法》教学设计《减法》教学设计(通用12篇)《减法》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课间活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示例答案:
1.实践题答案:
家庭活动:吃饭
开始时间:18:00
结束时间:18:30
活动时长:30分钟
2.思考题答案:
我计划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例如在课间活动时完成作业或阅读书籍,确保课间时间不被浪费。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时间记录和珍惜时间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时间记录和珍惜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时间认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课间活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形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数学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和道德素养四个方面展开。
1.数学素养:通过观察和记录课间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素养:在观察和记录时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时间记录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时间记录和珍惜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1.时间的认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案石仓小学黄美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4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归纳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唱儿歌:《左手与右手》,唱完后教师边演示边说:“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手指头你找好朋友了它们都找到好朋友了,我们就说右手手指头的个数与左手手指头的个数怎样?”引出:同样多。
2.填空:五角星有10个。
圆和五角星同样多,圆应是()个。
有4个茶杯,茶杯盖和茶杯同样多,茶杯盖有()个。
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4(1)师:本周我校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分析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
(1)这个题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2)第二个条件是什么?(3)从这个条件你可以看出什么和什么比?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分组讨论,然后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师:二班比一班多3面,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
(板书)4、出示例4(2),学生自由读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多少面?(1)直观形象,演示过程。
请3个小朋友到黑板前面,第一个出示一班的12面小红旗,第二个出示二班的小红旗。
第三个出示三班的红旗比一班的少4面。
(2)小组合作,可以利用图中的信息,借助画图、摆一摆或小朋友的演示过程进行解决。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求三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5、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
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精选11篇)
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精选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练习安排了11道练习题,充分体现对本单元的综合复习:第1题是借助找差是6的一组算式,熟悉退位减法表;第2题是利用看图计算的形式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为“想加算减”巩固思路;第3题是式题计算的混合练习,题量多、综合性强,目的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第5题是由一道加法题算两道减法题,集中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思路;第4、6、9、11题都是情境题;第7题是以直观统计表的形式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和数据,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第8题是混合练习题。
学情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可以着重复习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这部分内容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是一个大难题。
因此,在复习时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在平时多安排一些练习,争取让每一个人都达到要求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一.1.口算。
15-8 13-5 12-6 15-7 9+811-7 14-6 14-8 16-7 18-9(小火车齐练,集体订正)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2.笔算竞赛25页8题(目的:积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二.用数学。
1.(出示24页第4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①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全班说。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2.盘古开天地》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2.盘古开天地》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12.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充满了想象力和创意。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含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神话故事的真实性有一定的疑问,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欣赏和理解神话故事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神话故事中的勇敢、善良、正义等价值观,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故事。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神话故事中的想象力和创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进行标记。
3.讲解与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思考。
4.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互相学习和交流。
5.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神话故事中的想象力和创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Lesson 12 China’s Got Talent教案(北师大版)
课题名称: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4 China’s God Talent Lesson12(1)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初中英语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中“健康人格”的含义。
1、通过阅读刘伟的介绍,了解他在失去双臂的情况下还能够获得2010年《中国达人秀》冠军的原因,感受刘伟获取成功的不易和他面对困难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热爱生活、克服困难的品质和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心理素质。
2、对比分析自己与刘伟身体与能力方面信息的异同,体会自己身体健康的幸福,同时感受先进人物的伟大。
通过思考刘伟是什么样的人,再次感受他不怕困难、永于拼搏的品格。
3、阅读并谈论盲人调琴师陈燕、篮球女孩钱红艳和尼克的信息,了解更多的榜样,对他人尊重、欣赏。
4、通过课后自主创新作业,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4 Lesson12第一课时,话题为描述“中国的天才”失去双臂的李伟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
通过阅读获取有关Liu Wei的个人信息,找到他获得2010年《中国达人秀》冠军的真正原因(失去双臂,用脚弹琴等),感受刘伟获取成功的不易和他面对困难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热爱生活、克服困难的品质和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心理素质。
通过本文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也许刘伟这个人物对于这届的孩子们来说不是很熟悉,但是我们身边这样的人物还是很多的。
所以让学生们学习刘伟的这种身残志坚的精神,是我们本节课得一个重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侧重对课文的理解,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和描述人物的细节信息。
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段落中Can与Can’t的句子,最后结合课文的信息和语言进行输出性活动。
在知识方面,学生对于本课中出现的词汇已经掌握的有:guitar、arm、leg、hand、foot、winner、singer…对于相关短语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本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之间的故事。
课文用反复的手法推动情节的发展,每一个片段都是老屋准备倒下,然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接着是它们陈述老屋不要倒下的理由,以及老屋无一例外地答应了它们的请求,最后是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都得到了老屋的帮助,实现了各自的心愿。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暴、凑”等7个生字,会写“暴、准”等13个生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初步理解并作出“预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老屋的图片,师生描述交流,引出“预测”。
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屋吗?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张图片。
(PPT图片:摇摇欲坠的老屋)说说这座老屋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老旧、破败……)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窗户破了,结蜘蛛网了;墙壁都开裂了;墙角杂草丛生……)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是一座没有人居住的、年久失修的老房子。
那你们觉得这座老房子接下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被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会更破,会塌掉;有人会来修好它,变成一座有人居住的新房子……)同学们的想象力也很丰富呀!大家根据已知的一些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对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做出了大胆的猜想和推测。
这就是“预测”。
刚刚听同学们说,这座老房子要是没有人来修,没有人居住,总有一天会塌掉的。
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名字叫作“总也倒不了的老屋”(PPT)。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故事课堂。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明确“倒”在这里读第三声,还有“dào”的读音,如“倒车”。
3.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老屋活了多少年?为什么它总也倒不了?会不会有人一直帮助它?这是一座魔法小屋吧?……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自由朗读课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2课第一课时 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2课第一课时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发烧了》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球气候的变化,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具体到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逐步了解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3.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并培养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案例:收集一些与气候变暖相关的案例,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等。
3.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环境变化的照片,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会发烧呢?2.呈现(10分钟)介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如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极端天气等,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气候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分析具体的案例,如北极熊生存危机、马尔代夫将被淹没等,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减少气候变暖呢?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全球气候变暖,还有哪些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20以内的减法 11、12减几的退位减法【创新教案】
11减几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81-82页。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了进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对11减几的减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计算11减几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动手操作、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会计算11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重点、难点: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难点: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花片(或小棒)。
学具准备:花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12减几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83-84页。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用“破十减”方法计算11减几,在日常生活中对12减几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用“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12减几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各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地口算12减几的减法。
难点: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学们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
师:谁列得算式和这位同学的不一样?(如果出现错误,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说说你打算怎样算。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并引导学生用分解算式表示。
)生去掉水里的剩8生于减去只。
生所以生4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单元第四单元单元解读本单元的三篇小说都有着出人意料而感人至深的情节,既体现了小说结构、语言上的魅力,也体现了小说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也要感受小说语言的精彩。
教学目标1.品味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感情;领会小说蓄势和铺垫的特点,体会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学会借助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设置的关系;感受古诗表达出的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3.跟随小说中的主人公体验生活中或甜或苦的经历,感受人性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1.我们要关注小说的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也要感受小说语言的精彩。
2.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措施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课时划分12桥 2课时13穷人 2课时14在柏林 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四 2课时园地四 2课时课题12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课程整合点与主题丛书第四本整合。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2课《桥》,板书,齐读课题,同学们都见过桥,是今天的桥和我们平时见的桥不一样,那到底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跟随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 is vividly depicted in the left caricature, there is a diligent donkey doing his routine job [day after day], while in the right drawing, [without the outside enforcement], he still follows his old steps, [ignoring the fascinating world] [around him].
Pay attention to [the unchangeable lifestyle] [which is detrimental to individuals’ career progress].
It is pervasively acknowledged that creativ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ose youngsters [who have just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in that it could provide them with a variety of opportunities (of self-fulfillment)].
However, the valuable innovation has been so largely neglected by some people [who firmly hold their conventional perception] that the unchangeable lifestyle has taken the lead [in almost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
Therefore, this will definitely / absolutely bring some negativeinfluence / impact to the individuals,
collectives and our nation.
【某地】【对于微信使用的】调查
With regar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usage of WeChat] [in a certain region].
Most of users [in the age of 20 - 45] use WeChat frequently within a day, accounting for 41.5%. In the meantime, those [in the age of 45 and above] talk via this effective communicating tool less than one time within a week, constituting48.2%.
While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has been extended, People could use this smart app to conveniently communicate with the colleagues, relatives and friends by means of sending funny photos, transmitting intimate voice messages, and even sharing vivid video clips.
Being a powerful replac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old-fashioned wallet], WeChat could be universally used by the youngsters to shop both online and in physical stores, thus leading to the high efficiency of paying as well as time-saving [in this fast-paced society].
Notice
There will be a cherished opportunity of being a volunteer guide to assist the museum in promoting the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will be warmly welcomed to join us!
To begin with, patience, enthusiasm and the deep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re supposed to be the most essential qualities for those who seek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What’s more, a good guide [working in the museum] should possess strong communicational capability as well as great responsibility and devotion to this part-time job.
The Students’ Union
Li Ming
Dear President,
I am a senior of the College of literature in Jilin University. Since I am prepar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gather some relevant information [with regard 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o begin with,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my questionnaire, I would be very appreciate if you could introduce me the exact number [of the teachers] [who have dedicate their time and energy to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What’s more, Iwould also like to know the rough number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who are studying Chinese in the key universities (around China)].
There are four youngsters sitting around a table and playing their cell phones.
[around the table] sit four youngsters, playing ….
[on the road] stand two cripples, holding each other …[on the boat] sit a couple, enjoying the view while throwing the rubbish.
There are a number of graduates standing in a crossroad, facing with various choices: ….
[in a crossroad] stand a crowd of graduates, who are faced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