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呈覆圈足圆碗形,圈顶四 侧各拱一镂雕翔风,簋喇叭 颈,溜肩双耳,镂雕作变体 挂凤,挂于左右两侧的口沿 和腹上,腹前后侧饰衔环铺 首,喇叭形圈足。现藏于南 京博物院。
良渚文化 公元前2500年 江苏武进市寺墩出土 典型良渚文化玉琮,上大 下小,外方内圆,中间对 钻圆孔,四角为中心,琢 磨简化兽面花纹,从上至 下共饰八组简化兽面纹。
二.玉器

芙蓉石是一种淡粉红色——深玫瑰色的块状石 英晶体,又称“蔷薇石英”。因含微量的锰和 钛元素而致色,可切磨产生“猫眼”或“星光” 效应。因其透明度较高,可产生强的透射星光。 具猫眼效应的,称芙蓉石猫眼;具星光效应的,则 称为星光芙蓉石。芙蓉石亦被称为"芙蓉玉”, 呈油脂光泽。优质的芙蓉石不仅色深而美观,而 且完全透明。在国外,优质的芙蓉石产于巴西,芙 蓉石要求其粉红色愈深愈好,透明,无裂纹、 清 通高1 7厘米 口径1 4.9厘米 炉仿作圆簋形, 无杂质,才可列入优质。
西汉 江苏仪征龙河公社长春大队出土 通高15 杯长20 宽15厘米 木胎,内外绛褐色漆,底连一扁形十 字架铜座。

清 高25.5 腹径34厘米 圆盒,未地剔黑,盖顶婴戏纹, 腹部开光两组四爱图
雕漆山水人物纹盒

高25厘米,腹径42厘米, 厚木胎,入手很沉。葵瓣 形,分盖和身两部分,上 下同大。盖面雕山水人物 图,一百余间亭台楼阁, 长廊相连。另有百余人物 穿行其间。四壁波涛汹涌, 立龙,行龙各九条,呼之 欲出。盖面上方有"大清乾 隆年制"印款。这件漆盒漆 层极厚,雕工精细,立体 感极强,是漆器工艺中雕 漆的代表作之一。其制作 方法是在器胎上层层髹漆, 每髹一层,就放入特制的 窖室,令漆凝结,髹到一 定厚度才开始雕刻花纹。 此盒盖面髹漆多达一、二 百屋。一件盒子制成需花 二、三年时间,其费工、 费时,珍贵程度可以想见。
来自百度文库
意金 青 彩 彩 物 是 展 明 而、 、 色 釉 造 彩 史 、 施银 粉 , 品 型 瓷 上 清 。、 青 则 种 、 得 的 时 ”漆 、 霁 丰 纹 到 极 期 黑冬红富饰巨盛是 、青、多繁大时我 杂、矾彩多发期国 彩紫红,而展。瓷 ,绿、“精,特器 随、霁其美器点发 。


明洪武(公元1368-1398年)釉里红花卉纹盘。 在瓷器藏品中,釉里红和青花格外受藏家喜爱,南 京博物院旧藏的一只釉里红大盘,为明代洪武官窑 出品。这件釉里红大盘高10.2厘米、口径57厘米、 底径35.4厘米。胎体厚重,方沿折唇,弧腹浅圈足, 内外斜削,足端平切,砂底。盘内外施白釉,釉下 绘三重釉里红图案。盘心绘山石和折枝牡丹,盘内 外壁均为缠枝四季花卉(牡丹、茶花、菊花、石 榴),盘沿绘卷草纹。釉里红是以铜红釉在胎上绘 画,施透明釉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

西汉后期 长4. 8厘米 1974年江苏省盱眙 县东阳七号墓出土羊脂 白玉,晶莹润泽。器体 扁薄,两眼外突,以汉 八刀子法在正面磋出双 翼,背面琢出腹部,线 条流畅、简练,做工细 致精巧,为汉玉雕蝉珍 品。
清 高6厘米 长15. 3厘米 宽11.3厘米 青玉。玉雕作簇花花瓣形,乃 取花瓣为洗,外簇梅花为饰而成。 洗不仅,沿雕出花瓣形,洗内还雕 有花筋,共五瓣。外簇之梅花, 系 镂雕而出,其绕洗大牛圈,下盘根 错节,上花开团簇,花间还有一蟠 螭游向洗池,别具风味。
南京博物院简介
•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兴建的国 立大型综合博物馆,它坐落于南京市紫金 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万余平方米, 两座陈列馆(历史陈列馆和艺术陈列馆) 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均为仿辽宫殿式建 筑,黄瓦红柱,巍峨壮观。院内草木葱茏, 各种石刻文物点缀其间,人文景观与自然 景观相映成趣。
作端 外 墓 高 云两 雕 出 头侧 双 土 厘 如对 层 米 意钻 绽 长 状有 开 青 厘 ,双 花 玉 米 时凤 瓣 。 代, , 冠 略插 顶 作 晚入 镂 花 。一 雕 瓣 年 束出状江 冠两,苏 发片系省 簪合将吴 。瓣玉县 簪而料灵 为成开岩 碧。膛山 玉冠挖毕 ,下空沅 , 6 9 1970
彩绘宫闱燕居图尊

抗日战争时湖南长沙出土。高14.5 口径 14厘米。金陵大学教授商承祚收集, 1932年由教育部收购并赠与中央博物院 即南京博物院前身收藏。开始时叫作奁, 断为战国楚器,后来考古工作者根据出 土漆器定为西汉早期,并因该器有足, 有钮,有鋬,又改为樽。原物初出土时 器形完整,色泽如新,因当时设备条件 不够,不易保存,开始收缩变形,色彩 剥落。为能保持器物原貌,于1934年聘 请漆艺专家依照原件仿制模型,其大小、 形状、所用材料、油漆颜色、胎体结构、 画法、均经试验后小心施工,成品与原 件可说无丝毫差异。这件漆器自出土后, 著录引用,传播甚广,为考古学家、艺 术家同所重视,是因为它上面有一幅人 物画,十分出色。它用了8种不同的颜 色画了十一位女子,或坐或立,或行或 止,姿态各异。表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 活动场面之一,很有考据价值
明成化(1465-1487)青花菜菔菜纹盘 明正统(1436-1449) 青花孔雀牡丹纹梅瓶
良渚文化 公元前2500年 江苏省吴县市草鞋山出土 这是良渚文化小型系列玉琮 最为精致的一件,呈圆柱形, 中间对钻圆孔,器表依饰纹 分为两节,以四角为中心, 琢磨精细兽面花纹。
玉 饰

从现有的考古出土资料来看,玉、剑结合 物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战国 晚期,四样俱全的玉剑饰逐渐形成,到了 西汉这种玉剑饰就成了王公贵族佩剑上的 重要装饰品,也成为当时社会一种身份的 象征。玉剑饰的材料主要是以玉为主,包 括玉剑首、玉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末玉 饰四种。汉代的玉剑饰在战国的基础上有 了新的发展,造型比战国时期的略高,边 角抹圆也更加明显,有的甚至出现了镂空 的工艺,这在玉剑饰的历史上还是前所未 见的。汉代玉剑格的纹饰多以兽面纹为主, 同时还流行一种高浮雕的蟠螭形象。
这件银缕玉衣出土于1969年徐州土山一号 汉墓中,全长170厘米。从外观上看“玉 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在“玉 衣”内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 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 整件“银缕玉衣”从头到脚由头罩、上衣、 裤子、手套和鞋五部分组成。头罩,包括 全部头顶和后颈,长27厘米,由230片玉 片组成。顶部为一璧形玉片。脸盖包括额 部至下腭以及左右两耳,长23厘米,由 105片玉片组成,眼、鼻、嘴部的玉片都 是特制的,以便显示人脸逼真的形象。如 两眼呈橄榄形、下腭呈半月形。鼻子是用 15片小条梯形玉片和一片半圆形玉片组成。 上衣、裤子、手套和鞋等部位的玉片有正 方形、长方形、月形、三角形等。整件玉 衣共用玉片2600余片,编缀玉衣的银丝重 约800克。


清 长27.6厘米 高22.1厘米 厚1.15—1.25厘米 器作扁平圆角长方形,重2660克,安置在红木插座上。由翡翠琢磨 制成,正面琢刻描金人物山水图,利用黛、绿、青、 白等色块,顺色巧 设。 画面取材于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核舟记》中的苏东坡夜游赤壁场景, 受吴门画派风格影响。此件插屏属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苏州民间作坊翡翠 玉雕珍品。

清 厘米 高3. 9厘米 长1 2.8厘米 宽9. 2
器雕作双体洗,一大一小,由双 桃雕空而成,其同生于一枝上,形似 子母。双桃之侧,不仅分别长出一双 石榴和一对佛手,还分别立着一只鹊 鸟。
翡翠的颜色等级的差别,反 映在价值上相关很大,在鉴 定评价翡翠时,一定要分清 它的颜色,它以红、绿、紫 色为主,单色翡翠中的绿色, 浓艳纯正的紫色、红色都是 翡翠中的高档颜色,尤以绿 色为最贵。翡翠的绿色,要 以浓、阳、俏、正、和为好。 绿色品种以宝石绿、玻璃绿、 艳绿与秧苗绿为最佳。
战国 通高7.5厘米 琮射径6.3厘米 孔径5.5厘米 1965年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 西汉墓出土 琮系西周制品,黄玉受沁, 形呈扁方柱体,外方内圆, 光素无纹,有矮短的圆口的 射。上覆圆形银盖,顶心粘 嵌扁圆弧凸水晶一枚,盖沿 一周透穿四组八个小孔;下 配四鹰足鎏金银座,鹰作张 口、展翅、站立壮,遍饰精 刻纹饰。盖、座系战国制品, 出土于西汉墓中。器内有烟 熏残迹,系作香熏用。

清 长37 宽12厘米 木雕 金漆,折枝牡丹 三朵盘屈而成,寓意 富贵吉祥。
清 乾隆 高5.1 长12.6厘米 正方形,剔红,海水波涛纹上有海马四 清 乾隆 只。盖内“泽马宝盒”,盒内“大清乾 高5.1 长12.6厘米 正方形,剔红,海水波涛纹上有海马四只。盖内“泽马宝盒”,盒内“大清乾隆年制”款。 隆年制”款。
描彩漆如意形经盒
高6.5厘米 长27厘米 宽18厘米 清 木胎, 如意形盒,原存放经书。盖面寿字,双胜,花果纹,外壁一圈八吉祥纹。 清 高6.5厘米 长27厘米 宽18厘米 高12 口径13厘米 木胎, 如意形盒,原存放经书。 木胎,碗心包铜皮至口沿,内外金漆 盖面寿字,双胜,花果纹,外壁 地,腹部外为团花纹,如意云头,贯 一圈八吉祥纹。 套纹,足部璎珞纹。
清 通高11厘米 宽7.5厘米 白玉。器作佛手形。佛手一 大三小,同生于一盘枝上,大者 居中,小者和枝叶居边,正好以 中者的高大之状凿孔为插,造型 十分巧妙自然。
玉蝉:古玉器名。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为蝉形,故名“玉蝉”。据徐 广称:“蝉,取其清高,饮露不食,”《史记· 屈原传》:“蝉,蜕于浊秽,以浮 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说文》:“蜕,蛇蝉所解皮也。”是知,玉含作 蝉形,似是借蝉的生理习性赋予死者特定的意义,意即人死后,不食和饮露,脱胎 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浊水,这是战国以来死者含玉蝉的用意。
1963年江苏盐城三羊墩一号汉墓出土。 高8厘米,口径27厘米。夹紵为胎,即 用麻布和漆灰在一定形状的内模上涂 粘成型,待干后脱去内模,再髹漆而 成。口沿镶饰一道鎏金铜扣。器身内 外黑漆为地,朱红漆勾勒纹饰。各种 匀称柔劲的线条辅以其它色彩,组成 各式云纹图案。尤其是盘心微凹,以" 大官"两字为中心,环形云气纹将之分 割成三组以熊为主体的纹饰,精美异 常。盘心边缘还用朱漆书有"上林"二字。 大官即太官, 是汉代主管宫中膳食的 官员。上林,指宛名,即皇家公园, 里面饲养各种动物,供皇帝春秋两季 狩猎时用。
南京博物院藏品种类划分
漆器 玉器 瓷器
书画
一、漆器 雕漆御座
高140厘米 长150厘米 宽90厘米 御座即皇帝坐的宝座。木胎, 雕红漆。整体呈长方形,下有底 座相连,前面设一脚踏。椅背方 形,上方有一弧起的靠枕。整个 宝座满雕龙纹、蝠纹、勾连云纹、 回纹及贯套纹、石磬纹等,做工 细腻,雕刻精细,富丽堂皇。椅 背中心及背面和两扶手侧面还用 黑漆描金勾绘莲纹。该件雕漆龙 福祥云宝座,原存放承德避暑山 庄,为热河行宫内皇帝的御座, 系清代晚期江南扬州两淮盐政的 贡品。

1953年浙江省杭州市老和山南宋墓葬出土。高6.8厘米,口 径18厘米。直口,扁腹,平底。出土时口沿原有破裂,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该器用极薄木片条圈叠胶接成形,然后表面 用细密麻布粘住,缠绕绷紧,抹上用瓦灰调和的漆灰,再在 其上刷漆,经过打磨抛光,表面光洁如镜,就制成了。这件 漆缽表里均髹黑漆,古色敦朴,精光内蕴。外壁有一行朱漆 铭文"壬午临安府符家真实上牢。"临安府为南宋首都,指该漆 器产地,壬午年在南宋或为公元1162年或公元1222年,是制 造时间,符家为生产作坊或店铺,真实上牢为宋代广告语, 宣传产品货真价实,这段铭文对研究宋代漆器制造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明 高17.5 长7 宽3厘米 六面皆雕漆纹饰,正面双蛇纹,两边北斗七星 纹,其余各面为蛇形符箓。
百宝嵌是镶嵌类漆器的一种,做法是直接在漆地上或者 木胎上挖出浅凹槽,将金、银、宝石、珊瑚、碧玉、水 晶、玛瑙、象牙、蜜蜡、骨头等各种材料,制成所需形 状,粘嵌进去,色泽十分华美。这件挂屏即是用各色青 玉在黄色漆地上嵌出竹子、绶带鸟以及湖石、竹笋、灵 芝、菊花等,构图清新大方,选料精细,嵌工严密,是 一件百宝嵌的精品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