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大学生猪倌创业为何一年走掉7个
邓家兄弟不寻常的求学路——一边读大学一边当“猪倌”
新闻三昧55邓家兄弟不寻常的求学路——一边读大学一边当“猪倌”新年的一天,天快黑了,荣昌县城郊一座石棉瓦盖的红砖房里,不时传出阵阵猪叫声。
这,就是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大三学生邓费建、邓波兄弟的养猪场。
养猪场的大门敞开着,门背后,一位戴帽子、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躺在床上呻吟着,帽檐下,他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这是两兄弟的父亲邓国洪,天气变了,他的心脏病又犯了。
“糟糕,药没有了。
”哥哥邓费建蹬上自己那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赶往城里给父亲买药。
养猪场光线很暗,为了节约电费,没有开灯。
一个系着围裙、弓着身子的农妇将一锅食物残渣烧得热气腾腾。
“剩菜剩饭里的油盐多,不打整干净,猪儿不喜欢吃。
”这位农妇叫谢世先,是邓家兄弟的母亲。
她正将从学校食堂运回来的剩菜剩饭煮沸、去油、除盐,然后和着青饲料喂猪。
谢世先是去年儿子开学过后从家里赶来的,在这里,她一边帮助儿子喂猪,一边照顾生病的丈夫。
谢世先话不多。
“孩子们能学有所用,自力更生,我们当家长的很高兴。
”谈起两个念大学的儿子当“猪倌”,这位长年操劳的母亲感到很欣慰。
贫困家庭出了两个大学生23岁的邓费建和19岁的邓波家住荣昌县吴家镇民主村。
2004年,邓费建兄弟双双考上了西南大学,一个学动物医学,一个学动物科学。
但是,这个家哪有钱交学费呢?当时,外出打过工的父亲已患风湿性心脏病好几年,基本丧失了劳动力,为给父亲治病,家里已一贫如洗、债台高筑。
父母又是卖粮食,又是找亲戚和左邻右舍借,好不容易凑到4000元钱,连一个人的学费都不够。
新生报到那天,兄弟俩一人拿着2000元到学校报到,向班主任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申请到了国家助学贷款。
贫困没有让兄弟俩垂头丧气,反倒成了他们奋斗的动力。
在学校,邓费建、邓波都是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一直担任学生干部,而且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年年都拿奖学金。
兄弟俩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推销地板、销售饲料、畜牧科技下乡、和同学一起创办养兔场,甚至过年都只回家休息两三天。
大学生当“猪倌”王爱军认为——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
有 道 是 :有 什 么 样 的 想 法 就 有 什 么 样 的 活 法 。
9 9年 大 学 毕 业 后 ,面 对 最 后 一 年 包 分 配 的 难 得 机
面 我 观 念 是 创 业 的 先 导 。 为 一 名 大 学 生 , 靠 分 配 遇 , 对 能 够 留在 城 市 发 展 的 美 好 前 景 , 毅 然 决 然 作 不 靠 自 己 , 进 城 市 进 农 ,j 不 恋 机 关 当 “ 倌 ” 那 些 做 出 了 自 主 创 业 的 选 择 。 认 为 , 其 安 安 稳 稳 地 过 不 - ., - 猪 。 我 与
所 谓 的 困惑 与 麻 烦 有 时 是 自己 吓 唬 自 己 ,一 旦 看 开
一
生 , 如 轰 轰烈烈地 活一 回 ; 其走 一条 别人安排 不 与
来 , 实很简 单 。 其
大 家 都 走 的 路 , 如 自 己选 择 创 一 条 属 于 自 己的 路 。 不
我 们 东 湾 村 位 于 怀 来 县 南 部 山 区 , 三 面 环 山 , 但 究 竟 选 择 一 条 什 么 样 的 路 呢 ? 我 决 定 出去 先 去 北 在 结 20 0 2年 以 前 , 村 吃 水 就 靠 离 ,j1里 多 远 的 一 股 潜 京 考 察 。 北 京 图 书 馆 查 阅 资 料 时 , 识 了 中 国 农 科 全 - . - 流 水 , 坑 洼 洼 4 里 - 的 一 条 沙 河 是 ,- 联 系 外 界 院 一 位 教 授 , 过 与 教 授 的 交 谈 我 意 识 到 , 业 必 须 坑 F : -里 . j 通 创 特 同 - . J 的 唯 一 出 路 。 每 次 遇 到 下 雨 发 大 水 ,-民 们 将 近 1 先 入 行 , 别 是 要 选 择 一 个 有 发 展 前 景 的 行 业 , B- JJ r - 0 天 时 间 都 无 法 出 行 。 劣 的 自 然 条 件 , 得 我 t -虽 这 个 行 业 必 须 是 自 己 所 熟 悉 的 。 恶 使 N,- . J
大学生猪倌王栋的创业励志人生
大学生猪倌王栋的创业励志人生大学毕业不上班,回家养猪当农民。
10月12日,记者在泗水县金庄镇三角湾村王栋的养猪场采访时,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了自己13年前所做的决定。
经过13年的发展,如今他经营的“金庄镇三角湾良种猪繁育场”已经占地12亩,年纯收入达40万元。
良好的经营业绩帮助他成为山东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济宁市农村优秀实用人才、济宁市十大杰出青年农民……酸:“我要养猪”王栋出生在泗水县金庄镇三角湾村,祖辈都是农民。
1997年7月,他大学专科毕业,分配到当地一家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工作。
在当时生活条件不太富裕的情况下,谁家要是能考出一个大学生,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意味着可以改变农民的身份。
然而王栋并没有安于现状。
“自己挣的工资也就是能养家,发家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趁年轻,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呢?”王栋萌发了在农村创业的念头。
“村里当时有一座废弃的养殖场,和村支书商量后,,我就决定承包下来养猪。
”1998年3月,他坚定了回家养猪的信心,毅然回家,开始了“猪倌”生涯。
“放着好好的班不上,偏偏回家养猪……”王栋告诉记者,他对13年前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当初他下定决心养猪,让亲朋好友和村里的.男女老少无不对他议论纷纷。
回来后,周围是一片反对声。
但巨大的压力没有压垮王栋的信念。
原来废弃的养殖场已经无法再用,他得重新改造,修建猪舍。
为筹建养猪场,他说服父母,东拼西凑,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钱。
在三角湾村南首六亩的土地上,王栋建起了一排八间猪舍的养猪场。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分白天黑夜,建猪舍、打井、扯电线……样样都干。
他觉得村民们小农经济的饲养方式,不仅风险大而且很难带来规模效应。
随后,他远赴江苏省东海县购进120头仔猪。
“比在本地买节省1万多块钱……”王栋告诉记者,当时1万多块钱就能建成一排猪舍。
王栋梦寐以求的事业起步了。
辣:学机械出身王栋上大学学得是机械专业,这与养猪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
然而这难不倒义无反顾走上养猪之路的王栋。
大学生创业失败最常见的8大原因
大学生创业失败最常见的8大原因大学生创业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话题。
然而,与成功相比,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更为常见。
以下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8大常见原因。
1. 缺乏经验和知识:大学生往往缺乏实际的商业经验和知识,对创业过程和市场的了解有限。
他们可能对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重要因素缺乏理解,导致创业决策和发展方向出现偏差。
2. 没有清晰的商业计划:缺乏良好的商业计划是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没有一个清晰、具体和可行的商业计划,很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策略混乱,最终使创业项目失败。
3. 资金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常见因素。
大学生通常没有足够的储蓄,并且很难获得其他资金来源,比如银行贷款。
资金不足会限制创业项目的发展和运营,最终导致失败。
4. 选择错误的合作伙伴:创业选择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决策,但是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由于缺乏经验和审慎,会选择错误的合作伙伴。
这可能导致沟通问题、财务纠纷以及战略迷失,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5. 错误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创业者往往没有正确理解目标市场,选择错误的市场定位,并且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导致无法吸引目标客户和满足市场需求。
6. 缺乏坚持和耐心:创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耐心和坚持。
然而,很多大学生缺乏这种精神,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放弃。
缺乏坚持和耐心使得很多创业项目无法持续发展,最终失败。
7. 产品或服务质量不佳:创业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然而,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导致客户流失和失败。
8. 忽视市场竞争和变化:市场竞争和环境变化是创业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然而,许多大学生创业者忽视了市场竞争和变化,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产品,导致被市场淘汰。
总之,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很多,包括缺乏经验和知识、没有清晰的商业计划、资金不足、选择错误的合作伙伴、错误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缺乏坚持和耐心、产品或服务质量不佳以及忽视市场竞争和变化等。
杜德利:一个猪倌的创业之路
杜德利:一个猪倌的创业之路(邵蒲生程慧朋)一个农民的儿子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因不安于国企工作,从武汉市农业学校毕业后又主动放弃铁饭碗自主创业,作为武汉市天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的杜德利下海初期,开过屠宰场、倒过粮、打过工、待过岗,历经艰辛,从未放弃。
2003年,他收购原武湖畜禽公司,靠体制改革和灵活经营,成功挖到第一桶金。
2005年,他投资800万元在王家河南堰村建立万头猪场。
2007年,他又群益村新建一个万头猪场,集并土地3000亩,建立林果、鱼虾、芦笋等特色板块基地,探索猪-沼-笋、猪-沼-鱼、猪-沼-茶循环经济之路,助推新农村建设。
杜德利,1970年10月3日生于黄陂王家河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艰苦的环境磨练出其坚忍、乐观的性格,同时也赋予其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
王家河位于黄陂的北部丘陵地带,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农民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一年到头也收获不了多少,青壮年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务农,从小耳闻目染家乡的贫困面貌,杜德利幼小的心灵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杜德利于1987年以优异成绩进入武汉市农业学习奶牛专业,四年的刻苦努力学习,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1991年毕业后分配到黄陂外贸良种场工作。
单调的生活、僵化的体制、微薄的收入,使杜德利异常的苦闷,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开始燥动起来。
经过深思熟虑,杜德利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停薪留职,在与妻子多次沟通后,于1996年毅然决定,辞职下海。
下海的杜德利一无资金,二无经验,三无关系,纯碎的一个“三无”人员,但坚忍的性格让这位汉子永不言败。
于是他从亲戚朋友东挪西凑,好不容易筹到了3万元资金,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创业之初,因没有任何经验,再加上资金又少,他决定从自己的熟悉的牲猪产业着手。
1996年他满怀憧憬,在武昌井冈屠宰场的宰坊开业了。
没有货源,他下四川,上河南;没有资金,人家一次屠宰50头、80头,他一次只能屠宰10头、20头。
大学生农业创业事例
大学生农业创业事例成功的比例幸运占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能,勤以创业,俭以聚财,诚以待人,逊以自处。
看看那些大学生选择在农业创业的事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26岁的大学生杨胜强养羊创业路太阳从潘阳山顶刚刚露出小半个脸,山林间寒湿的雾气就被惊醒了,阳光混合着寒气,让这个冬日的清晨更冷了。
此时,山下的和政县城关镇咀头村尚在梦中,而在村头的一个养殖园内,几座养殖暖棚里的100多只细毛羊“咩咩”地叫着,开始吃“早饭”了。
今年26岁的杨胜强是这个养殖场的负责人之一,天不亮他便起来给羊喂食了。
等8座暖棚里的羊都喂完,杨胜强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
虽然是农家子弟,杨胜强以前几乎没干过重体力活,但几个月的羊养下来,杨胜强觉得自己才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了。
咀头村距离和政县城4公里,杨胜强的家就在村子里。
他2001年毕业于临夏州卫生学校,刚开始担任咀头村的村医,2021年拿到了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科学历。
去年3月份,杨胜强在与好友马强、李斌、石岩明闲谈中得知,省上已将和政县列为全省养羊大县之一,将给予重点扶持。
大家都认为当前羊肉价格居高不下,和政县规模养殖户比较少,养羊肯定有好的前景。
和杨胜强一样,其他3个人也是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未能稳定就业、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
4个人一合计,人多力量大,干脆把几家的资金合到一起,养羊。
于是,经多地考察学习后,4人开始筹划办一个标准化的养殖场。
4个人都各自向家里人谈了想法,家里人都很支持他们。
杨胜强的父亲听后认为,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年轻人就该自己闯一闯,同意让儿子和几个年轻人在自己家院子旁边的几亩耕地上创办养殖园。
很快,4个人手里有了自筹的20万元,信心十足地准备大干一场了。
但标准化暖棚羊舍还没开始建,他们就觉得钱已经不够用了。
几名大学生准备建标准化养殖场的事传到了镇上,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
杨胜强说:“说什么话的都有,不少人认为我们毕业后没有个稳定的工作本身就糟蹋了上大学的钱,现在还要重回农村养羊,是继续糟蹋钱。
农村创业致富例子
农村创业致富例子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
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农村创业致富例子,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村创业致富例子一:唐山留学生回乡创业库存5万公斤鲜肉待销留学韩国回乡创业的乐亭县庞各庄乡大学生刘凯,带领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02户社员搞野猪养殖,几年来效益一直不错。
去年,他们饲养野猪的规模、产量都有所提升,但猪肉销量却不如往年。
眼看快过年了,望着存放在冷库里的5万公斤鲜野猪肉,刘凯很是着急。
1月29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庞各庄乡王庄子村的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看到,占地24亩的9个养殖大棚依次排开,大棚里面,是用钢筋围成的一个个约12平方米的野猪圈,机灵可爱的小乳猪、健康活泼的保育猪、肥头大耳的育肥猪,有的在欢快地吃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喝水解渴。
刘凯介绍,这些猪都是长白山原始森林的纯种野猪与中国原生态母猪杂交的二代产品。
2007年,刘凯从韩国忠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
2008年,刘凯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妻子结婚。
2009年,养猪市场瘦肉精添加严重,刘凯经吉林延边朋友介绍,买来长白山奔跑野猪饲养,家人和朋友吃过野猪肉后,都认为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瘦而不柴。
从此,刘凯便萌生了养殖野猪的想法,他以每头1万元的价格引进108头长白山奔跑野猪,饲料为玉米、大豆、甜玉米芯,生长周期为1年半左右。
该项目作为乐亭县畜牧行业的龙头,也得到了该县相关部门的帮扶和支持。
经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按照农业部相关规定,其养殖的野猪磺胺类、金霉素、土霉素等12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6年来,他们已经投资1600万元,仅去年一年就投入400万元,用于猪舍改造、聘请畜牧专家、青储1000多吨甜玉米芯发酵饲料及猪场日常管理经营。
2014年,刘凯带领102户村民建起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大学生"猪倌"拼出一片天——记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夏津县浩伟牧业有限公司经理王巍
大学 生 “ 猪 倌 ”拼 幽 一 片 天
记 全 国 农 村 青年 致 富 带 头 人 、 夏 津县 浩 伟 牧 业 有 限 公 司经 理 王 巍
业 机械化之 路 , 种植小 麦和玉 米等粮食 作物 , 带动 了周边数
百 户村 民走上 了致 富路。
场指导工作 , 给予王巍肯定和 较高的评价 。
家乡养殖业 也蓬勃健 康发展 了起来 。王巍个 人多次被 评
在 王巍 的创业 致富路上 , 夏津 团县 委给予 了大力 支持 , 致富 能手 、 青年 能手 以及科 技致 富能 手 , 被 乡党 委评 为
典 型。2 0 1 0年 3月被夏 津县委组织部 、 夏津县 农 从 技术 、 资金等方面 提供 了帮 助。2 0 1 1 年, 团县 委多次邀请 家致富”
回村创业 : 成就养猪先锋
王庄村 , 决一 t 5 在这里创 造出一片属于 自己的天地 。经过再三
2 0 0 9年 , 带着 经营获得 的收入 , 他 回到 自己的家 乡 —— 场准人证 , 生猪价格每 公斤可 以比市场 价高出 0 . 2 —0 . 4 j
考虑和考察 , 他把 目光 投向了王庄村的沙河滩荒地 。他决定 也使 合 作社 的工 作进 一步 规范化 , 在 自己获 得更 大成功
初 出茅庐 : 打开创业之路
2 0 0 6年大 专毕业 的王巍 , 为了改变 家乡的落后 面貌 , 开
共同致富 : 成立养殖合作社
在创 业 的 同时 , 王 巍始 终没 有忘 记 父老 乡亲 们 。2 0
王巍 以浩伟 养殖 有 限公 司为 龙头 建立起 生猪 养殖 合 始 了 自己的创 业生涯 。经 过多 方考 察 , 他确 定 了事业 的方 年 , 社 , 积极 呼吁养殖 户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 为社 员提供 “ 统 向一 一 依 托 夏津 县养 殖场 众 多的优 势 , 在渡 口驿 乡镇 上做 起 了动物保健和进 口疫苗代理 的生意 。 供种 、 统一 饲料 、 统 一 技术 、 统 一 防疫 、 统一 销 售”的 “ 五
“大学生猪倌”的翘楚人生——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牧原食品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秦英林
世象Story“大学生猪倌”的翘楚人生—-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牧原食品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秦英林文I许圣义张改层赵袓英到现代畜牧产业,不能不提及闻名全国的“猪倌”秦英林。
他不但演绎了“农村大学生猪倌传奇”,创造了 “养猪神话”,而且还将自己的企业—-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成了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
2018年,公司生猪出栏超过1150万头,年产值接近500亿人民币,牧原股份市值近800亿元,秦英林个人财富达50亿元。
秦英林恪守诚信,坚守商道,坚决不用痩肉精,严格食品质量和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他已成为河南人民的骄傲,也成为全国创业创富标杆式人物、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 民、河南省十大扶贫人物、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受到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立志养猪,从22头猪养起秦英林出生在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祖 辈都是农民。
1985年,他考进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 业。
1989年毕业,分配到南阳市肉联厂工作,肉联 厂是国企,在乡亲们眼中,秦英林成了 “国家人”,端上了“铁饭碗”。
说实话,秦英林1990年结婚成家 后,也可以过上自己的安稳日子,每天按时坐班,每 月按时领取工资。
虽然秦英林“过着许多农村娃梦寐以求的城里人 生活”,但是在他自己看来,总觉得应该利用自己所 学的知识,真正做点有意义的事才好。
经过一段时间 的反复思考,秦英林萌发了回乡养猪的念头。
当秦英 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遭到几乎所有亲友的反 对。
大家都说,农村个个都会养猪,你一个大学生来 养猪,这不是浪费人才嘛!秦英林没有被这些反对声所困扰,他首先说服妻©秦英林荣获1‘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子钱英,以取得妻子的支持。
钱英很快被丈夫这种执 着干一番事业的坚定信念所打动,同意和丈夫一起 干。
1992年秋,他与妻子钱英义无反顾,共同裸辞,一起回到家乡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开始了 “大学 生猪倌”生涯。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失败案例分析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失败案例分析大学生创业网讯据统计,我国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是2002年3.4倍多,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除了增加就业岗位之外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创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据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不到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至30%。
因此不难发现,要真正改变这种状况,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或措施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须从学生本身入手,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了解创业、接触创业、学习创业、体验创业。
随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很多在校大学生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体验。
现通过对长沙高校较为典型的在校学生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特点,用以丰富创业教育的素材,指导学生创业。
创业案例案例一季×,女,中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05级学生,开设一家画室,从事美术类高考考生的考前培训。
季×在创业之前有着非常丰富的勤工俭学的经历,曾先后代理过手机卡的销售、米高轮滑鞋的销售,代理福森造林有限公司的市场拓展业务,参加湖南软件学院的招生工作,自制圣诞礼物出售,还在超市等地方打工。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兼职后,进入大二学习的季×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她投资了10000多元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
当时的创业初衷是想为家里谋一些福利,可由于对合伙人的了解不足,在经营中产生了矛盾,不久奶茶店的经营以失败告终,不但没有盈利,还个人亏损了4000多元。
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对季×的打击很大,身心交瘁,病了一个月。
但一段时间后,她调整状态,以一种不甘心失败的心态,和同学一起投资办起了一个工作室,主要进行广告板和封面的设计,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工作室经营一段时间之后,收回了成本,并且能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但因为工作室的业务与自己的学习课程产生冲突而取消经营。
在有了两次创业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季×投资2000多元,办起了一家画室。
贺九央的猪倌梦
这个偃师大学生的创业经验值得借鉴在偃师市府店镇佛光村,有一个甘当猪倌的大学生贺九央。
他不但把自己的猪场经营得风生水起,还组织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带领佛光村及附近村里近30户农户一起走上富裕路。
当猪倌,当初也觉得没面子今日下午,经过长长的崎岖的村路,贺九央在山里办的养猪场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
37岁的贺九央穿一身旧迷彩服,正在潮湿的小办公室里研究养猪技术。
1995年,贺九央从洛阳农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商丘肉联厂从事饲料工作。
因为心里一直有个艺术梦,他辞职到北京,在电影制片厂跑起了龙套。
因为收入微薄,两年后他回到洛阳开了一家烩面馆,可生意不景气,干了不到一年就关门回了佛光村。
回到佛光村后,贺九央静心想了想,觉得自己有专业知识,干脆开个养猪场养猪吧。
“现在说起来简单,当初觉得养猪可没面子了。
”贺九央笑着说,担心同学朋友知道了笑话他,开始养猪时,他都不太愿意下山见人。
而且,很快就有风言风语传到他耳朵里,说他养猪养不了多久。
贺九央就反复给自己打气:劳动致富是光荣的,养猪是踏踏实实做事情。
于是,他鼓足勇气坚持了下来。
好生活,要带着乡亲一起过贺九央是一个爱琢磨的人。
2008年,靠养猪赚了些钱的他分析认为,要想把养猪产业做强,得向规模要效益,提高品牌知名度。
当年,他与村上的其他4名养猪户一起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
贺九央介绍说,加入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能一起购买饲料、疫苗等,降低养殖成本;相互交流养殖经验,即时通报疫病,提高养殖水平;一起卖猪,由于买家的运输成本降低,售价每斤能提高1毛钱。
“相当于一头猪多卖20几块钱呢,这就是规模效益。
”贺九央说。
2009年,通过养猪,贺九央买了房子买了车,让更多的人看到,养猪赚到的利润是实实在在的,专业合作社是能给大伙带来效益的。
佛光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子的村民,纷纷找到贺九央,要求加入养猪专业合作社,曹窑村的田智星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向他咨询养猪问题时,他总是知道多少说多少。
”田智星告诉我们,在他养猪起步阶段,贺九央给了他很多指导,如今他也靠养猪致富,买了汽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激情奋进谱华章 科技创新铸辉煌——80后硕士猪倌高亚飞独树一帜的创业历程探秘
激情奋进谱华章 科技创新铸辉煌——80后硕士猪倌高亚飞独树一帜的创业历程探秘本刊编辑/张金辉就在大批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逃离艰苦、闭塞的养殖场、甚至选择改行不再从事农牧业的时候,一名理工大学的教师却放弃令人艳羡的体面工作,放弃出国的机会,不顾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几乎白手起家,投身养猪行业,经过10年岁月的打拼,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翔”),去了解年轻的董事长高亚飞如何带领他的团队在短短10年的时间内、在并不被很多人看好的养猪领域内开疆拓土,大展鸿图。
十年磨剑 浩翔一展雄姿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注册资金5 000万元,年销售收入1.2亿元。
成立10年的公司能取得如此成就,已属不易,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创始人,创业时年仅26岁的高亚飞董事长。
高亚飞,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十七大代表、安徽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安徽省第九届党代表、安徽省青联常委、团省委委员、安徽省青创协副会长,他1980年7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利辛县。
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专业的高亚飞,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担任过学生会主席,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计算机学院团总支副书记,期间到中国科技大学攻读MBA。
2002年大学毕业的高亚飞,走出了一条令绝大多数莘莘学子、家长、老师、尤其是从农村出去的孩子们奉为楷模的路:考上大学,留校、考研、出国深造……,然而,令人掉眼镜的事发生了,他选择辞职创业,而且是和自己所学专业八杆图1 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亚飞子打不着边的养猪行业。
对此,高亚飞解释到:“读MBA 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的很多同学毕业后自己创业都取得了成功,这就燃起了我创业的冲动。
所以读MBA 不久,我就决定出来自己做点事情,由于生在、长在农村,我对养猪行业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决定创业发展种猪事业”。
人们都说,“理工男”是理性的,这名话放在高亚飞身上再适合不过。
4个大学生自述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创业故事
4个大学生自述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创业故事4个大学生自述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创业故事4个大学生自述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创业故事1、不论最初多弱小,坚持到底就有希望头笔生意赚8元包春雨我有颗不安分的心。
从南京工程学院毕业后,我到江苏丹阳市后巷镇当了一名“村官”,但心里总有一种创业的冲动。
想创业不代表可以创业成功。
我有自知之明,刚毕业没有社会经历、没有人脉、没有信息、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我自嘲是“五没”。
如果盲目投资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我给自己的创业项目定了标准,那就是既不用投入太多的资金,又可以展现自己长处,而且有复制的可能。
围绕这个标准,我把目光投向了淘宝。
我常向刚毕业的大学生推荐淘宝创业,因为在这里开店几乎不需要什么投资,成本低,适应性广,还随时可以转行经营别类商品。
有了大方向,一个现实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我的淘宝店卖什么。
起初,我想到了后巷镇的钻头厂家,我可以就近取得货源,再到淘宝搜索了一下,做钻头的店铺寥寥无几,竞争应该不太激烈吧。
但再一调查淘宝的顾客群,发现基本上都是学生、白领、单位员工,他们恐怕不需要钻头。
第一个项目被自己否定了。
我创业选取的第二个项目是太阳镜。
我托了熟人到丹阳市眼镜市场里的一家店铺谈好了代售,然后在网上研究了热销型号,又跟实体店铺约定好,先拍了照片放在网上,有客户再请实体店铺代发货。
为了赢得客户,我还专门约请了两个摄影专业的同学帮我拍图片,然后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把图片一张张处理好,打上自己小店的水印上架。
当时我很满足,觉得万事俱备,就等着买家来点击了。
可接下来的事情让我大跌眼镜,由于信用度较低,整整一个月只有几个人询问,没有人购买。
这时我才发现,没有一手货源、从经销商进货,既不稳定也没有价格优势。
我又一次退回原点。
创业不言弃。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本地有做烟嘴的企业,就去厂家看了产品,表达了在网上开店的意愿。
厂家当时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外贸订单锐减,也乐于看到有人帮助他们开拓国内市场。
论述为什么人们常说十个创业九个死
论述为什么人们常说十个创业九个死人们常说「十个创业九个死」,主要是因为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失败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竞争对于新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市场上已经存在许多成熟的企业,他们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广泛的客户群体和丰富的资源。
新的创业公司需要与这些企业竞争,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2. 资金问题:创业公司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运营等方面的开支。
然而,融资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往往是一项艰难的挑战。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创业公司可能难以生存和持续发展。
3. 管理困难:创业公司通常由一小群人创立,他们可能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来管理公司。
在创业初期,创始团队需要承担多个角色,包括管理、市场推广和销售等。
这样的多任务压力和管理困难可能导致公司的失败。
4. 不稳定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风险因素。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或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创业公司的业务。
如果创业公司无法及时适应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的损失和业绩的下滑。
5. 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创新和差异化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创业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与现有市场上的产品差异不大,消费者很难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认可。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可能导致创业公司无法生存和获得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创业的失败率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创业都注定会失败。
一些成功的创业公司克服了各种挑战,取得了长期的成功。
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商业模式、团队能力和执行力等。
创业者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坚持不懈。
猪场面临的人才困境及解决办法
1272016年33卷第5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猪业论道TALKING SWINE INDUSTRY我们所需要的配套系中,成为配套研究的重要基因资源,而不是仅仅维持几年的市场宣传,多卖一些种猪而已。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倡导的“外来品种本地化,本地品种国际化”理念,国内有大量的地方品种资源,这些资源也逐步与人们的消费习惯相吻合,如何充分利用本土猪口味好的优势,减少对国外品种的过分崇拜,应该成为种猪企业和主管部门考虑的事情。
5 关于公猪站的使用“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公猪的健康和优良基因已经成为了育种、测定研究、生产性能提升的重要环节,“领头羊”种猪企业应该建有自己的公猪站,确保优良基因的健康与稳定,大型种猪企业的联合育种及少数地方养猪协会(有大量种猪资源地区)均有必要建立公猪站,将之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对待!(收稿日期:2016-03-23)猪场面临的人才困境及解决办法吴同山(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 510642)刚到学校工作不久,就和动物科学、动物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大三学生聊起以后工作的事,他们大部分人(有些人已经到基层实习过)称毕业后不会去生产一线的养殖场,一是工资低,二是环境相对较差,三是不能经常出场,让人(特别是没有谈对象或结婚的年轻人)感觉枯燥。
大学生对养殖行业不太了解、导致认识有点偏差(和我们的宣传有很大的关系,社会的浮躁使得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做基层的工作)。
目前养猪场各种人才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猪场人员年更新率超过50%,高的甚至达100%;专业技术人员“这山望着那山高”,跳槽频繁;存栏1 000多头种猪的猪场找不到一个能写点东西的专业技术人员等,都制约或影响着猪场的发展。
1 现阶段猪场面临的人才困境针对近10年来人才缺乏的养猪业,有实力的场也想了很多节约人力资源的办法:在母猪舍、商品猪舍等饲养量大的猪舍安装自动送料系统;将水泥地面改为高床漏缝地板猪舍,采用刮粪板刮粪或每周一次人工清粪;将疫苗普通注射器改为连续注射器;购买全价的颗粒饲料等。
“大学生猪倌”的新春计划
“大学生猪倌”的新春方案
“大学生猪倌”的新春方案创业故事>> “自从猪场扩大后,我每天的工作越加忙了。
”2月13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福全镇迪埠村的一个猪场,正逢猪场的主人“大学生猪倌”陈金江从外面载着一面包车饲料回来。
xx年下半年,毕业于浙江树人大学的陈金江,在建筑工地当了两年施工员后,和女朋友应杨静一合计,下决心接过父亲的班,回乡当起了“猪倌”。
“办猪场就要不怕苦,稳步走。
”谈起当好“猪倌”的经历,今年27岁的陈金江滔滔不绝。
据介绍,三年中,陈金江年年有进步,生猪存栏从最初的100多头,到达目前的近300头。
母猪繁育也从原来的10头增加到目前的40头。
陈金江每天不知疲倦地忙碌,而昔日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应杨静,也放弃了以前的工作,参与到猪场管理。
“创业就要学会吃苦。
”陈金江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他7点不到就起床了,一直到下午5点多才可收工,一天下来,又脏又累。
令陈金江快乐的是,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去年猪场共出栏生猪700多头,产值140多万元。
陈金江的猪场依山傍水,面前是一条刚硬化的村级水泥路,地理位置颇好,周边风景也不错。
但由于属于初创阶段,猪场的根底设施还不够完善,现在连自动投饲、绿化、沼气工程等一些设施尚未配套。
“今年我要让猪场设施有新的提升,生猪投饲要实行自动化,仔猪全部实行自繁自育,生猪出栏要到达1000头……”听着听着,记者深深为陈金江的新春方案而鼓舞——猪场正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欢迎您对【创业故事】频道的阅读。
大学生猪倌的创业人生.doc
这不是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当郑娜和大家说要去农村养猪时,立即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男朋友为此提出分手.但为了实现人生理想,郑娜还是毅然决然地到了养猪场,从都市白领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连农村姑娘都不愿干的猪倌 .靠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干事创业绝没有想像的那样简单.刚接手养殖场时,郑娜计划搞新品母猪繁育,走科学养殖、规模发展的路.2002年7月引进了英系大白、丹系长白等新品种母猪30头,头茬就顺利产下了44头仔猪,没想到仔猪着了凉,一上午就死了12头,接着种猪又连续生病死亡.经请教专家才知道种猪得了气喘病,赶紧对症下药才控制住了疫情蔓延.经济上的损失还不是对郑娜打击最大的,当地有的养猪户到郑娜的养殖场参观,一看她引进的种猪就直撇嘴,说: 你这里的种猪可不行,屁股太小,产仔少. 还有的对她不按传统方法、而是用书本上学来的养殖新技术不理解.甚至有一位饲料供应商当面对她说: 你这样养猪,没啥大戏,过不了两三年你就得走人! 说得郑娜心里很难受.郑娜认真分析受挫的原因,养猪光靠满腔热情和书本知识不行,还要活学活用、搞好现代化管理.于是,郑娜再次回到北京,每天骑着自行车跑了北京好多家畜牧研究所和兽医院求教,先后十几次去北京农业大学培训进修,系统学习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她还经常到养殖户家里请教,回来后就一头钻进猪舍,细心揣摩试验.有时为了弄懂一个技术问题,常常几个小时在猪舍里细心观察,顾不上吃饭和休息,经常忙到晚上10点多.为搞好现代化管理,她把每头种猪的引进来源、免疫过程、生产情况都一一记录在案,实行微机化、档案化管理,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由于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养殖技术,再加上郑娜的悉心照料,养殖场仔猪成活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规模迅速发展壮大,从最初存栏100头,发展到现在一次性存栏1000多头,其中母猪存栏250头,年产仔猪5000头,经济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义务培训农户用技术回报社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大决策,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大批青年学子到基层建功立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郑娜就是这股大潮的先行者.2002年,郑娜牵头成立了天津市蓟县东施古镇生猪养殖协会,定期对广大养殖户进行培训,毫无保留地把技术、经验倾囊相授.一时间,东施古镇有个北京女大学生养猪,还免费培训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宝坻、武清、静海等天津市各农业区县,甚至山西、山东等地的养猪户也远道而来学习.几年来,郑娜先后免费举办培训班40多期,培训养殖人员近2000人次.在与养猪户接触中,郑娜发现他们经营效益之所以不好,除了技术手段落后外,对优良品种的认识也不够.经多方调研,她决定在培育推广优良种猪上做文章.她先后投资35万元,引进了长白、大白、杜洛克等新血系种猪进行繁育;投资140万元,兴建了符合绿色生态要求的养殖园区,配置了猪饮水、进食的自动化系统,并获得了天津市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这几年,郑娜的养殖场已累计向各地养[标签:内容]理不科学,防治疫病及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都很差,养殖户们经常是劳累一年却入不敷出。
大学生争当“养猪王”“鸡司令”
大学生争当“养猪王”“鸡司令”
田淡;王美荣;马红根
【期刊名称】《农经》
【年(卷),期】1997(000)006
【摘要】大学毕业哪里去?养殖天地显身手!这是我国沿海地区莘莘学子的就业时尚。
前两年,山东一位女大学生辞职当“猪倌”,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十分惊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学毕业生们纷起效仿。
今年,我国的“养殖热”胜过以往任何一年,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继续攀升,仅苏北沿海某县参加养殖大军的大学毕业生就达几十名。
浙江、福建等省更是后来居上,大学生养殖大户到处涌现,现在养殖业已成为许多在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田淡;王美荣;马红根
【作者单位】射阳县二中;射阳县二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段必清:从大学生村官到“鸡司令” [J], 杨旭东;
2.大学生创业甘当“鸡司令” [J], 张振祥;郎佃博
3.『鸡司令』王响玲的三变化 [J], 朱广民
4.王银强:从大学生到养猪倌 [J], 刘爱德
5.2014山东养殖状元大赛——王思梅:就为一个“吃”当上“鸡”司令 [J], 立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名大学生猪倌创业为何一年走掉7个12009年2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耿羲与8个大学生同伴,筹集了百万资金在浦口区石桥镇盘下了一个养猪场,开始了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
在这一年里,耿羲受到了众多媒体及南京市多个部门的关注,成为众人皆知的大学生创业明星。
在光鲜的荣誉背后,他又有着怎样的艰辛和无奈?计算机系大学生包200亩地养猪在浦口区石桥镇,询问耿羲的名字,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会直接给指路,就是那个开养猪场的大学生吧!在当地人眼中,一个大学生开了个200亩面积的养猪场,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新闻。
耿羲的公司就在一条水泥马路边上,门口的一块匾上写着南京菁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进入公司大门,一条200多米长的水泥路通向办公室和厂房,原本是条泥路,一下雨就泥泞,村里为我们着想,投了10万块钱修了这条水泥路。
耿羲告诉记者。
走过办公区,便是一汪湖泊,养猪场在湖边的亭子后面。
之前,有一个老板在这里养鸡,我几乎是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一眼望去全部是绿色。
耿羲说,这一眼,他已经作了决定。
耿羲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的毕业生,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毕业之初,他的选择是在一家环保公司当副总经理。
2009年初,一名叫陈志斌的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上世纪70年代的南大毕业生陈志斌,所学专业是生物化学。
此前,一直在南通办养猪场的陈老师遭遇了拆迁,在南京,他遇到了正想从事养殖事业的耿羲,两人一拍即合。
当时也想过,学计算机的去养猪算不算不务正业,但我也去环保公司、电信部门上过班,最终发现按部就班的生活不适合我,我更适合去创业。
耿羲告诉记者,计算机知识为他的创业提供了不少便利,现在公司的文档整理、搞网站等都是我自己做。
最终,在父母和同学的支持下,耿羲又结识了8个志同道合的大学生朋友,最终以118万元的转让费盘下了养殖场。
当年2月,南京菁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注册,耿羲担任公司法人兼董事长。
天灾带来严重损失,大学生董事长落泪几天前,猪贩子刚运走了200多头猪,猪圈里变得空空荡荡。
一年前,这里动物的规模还是非常庞大的,400头猪、1万只鸡、1500只鸭子、500只鹅、几千尾鱼。
谈起去年因为天灾死去的那批家禽家畜,耿羲满是伤感。
虽然不愿回忆,但记忆却依然清晰。
去年6月的一个夜晚,大家一起围坐在桌边吃晚饭。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的宁静,顿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当耿羲和同事们到鸡圈里看时,发现当场就死了3000多只鸡,鸡天生胆小,雷声一来,将近1万只鸡开始往一处挤,分成了几十堆,每堆都有一人高。
最下面的鸡,被压死了。
第二天,鸡又死了4000多只,被暴雨淋过,鸡抵抗不住。
耿羲说,看着那些鸡的尸体,他忍不住哭了。
熬过了6月,鸭子又出事了。
1000多只鸭子是分在两个大水塘里养的,晚上就一起养在一个露天的棚子里。
那天早上起来,发现一个水塘里,几乎一只鸭子也不剩了。
有人说晚上看见一排摩托车带着麻袋来偷鸭子。
后来,大学生们在水塘边盖起了一个小屋,还在墙上打了一个洞,晚上耿羲和同学就住在小屋里看守。
因为来了刑警,小偷的气焰终于被镇住了,鸭子没有再出过事,但猪又出事了。
7月底,一场流行性高热病袭来,周围村子里几乎已经没有生猪了。
耿羲眼看着400头猪苗开始出现死亡迹象,不停地请专家来看病。
病情控制住了,最终还是死了100多头。
先后走了7人,9人大学生团队成过去时去年7月,稳住了猪的病情后,有股东开始质疑耿羲,疫情和天灾之前为什么没有想到?不久,有几个同学以家庭原因,离开了养猪场。
而对耿羲打击比较大的是其中一个同学的妈妈。
这位妈妈直接从老家来到南京,住下来要把儿子带走:我的儿子是大学生,难道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要养猪?最终,这位同学也离开了养猪场。
当然,也有同学的离开充满温情,其中一位同学告诉耿羲,他刚走出校门,还想到外面学点东西。
这位同学走了,但最终把20万股本留在了养猪场,赚不赚都不管了,我支持你。
最终,当年的9个同学只剩下2个人。
2009年8月,南京市人事局一笔8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送到了耿羲手中,随后,又有3名股东加入了这个创业团队。
这支队伍重新起航。
我是耿羲父亲的老朋友,来南京前主要是在内蒙古搞矿。
去年过年时,耿羲的父亲带我来这里考察,我最终选择了在这里投资。
陈建军,目前耿羲新的5人团队中的一员,当时看到耿羲,确实很辛苦,有一段时间和同学们住在小棚子里,很心疼。
陈建军说。
当年的9人大学生团队已成了过去时,对于离开的同学,耿羲有些沉默,但表示理解。
憧憬,今年养猪2000头开专卖店在耿羲的猪圈外,一排排红色围墙刚砌了半米高。
最近天气冷了,工人休息了。
这道围墙,是耿羲一个新的创举,一个新的梦。
2010年,耿羲决定与南京市畜禽科学研究所合作,专门饲养江苏省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黑山猪,规模将达到2000头。
围墙的作用就是让这些猪能够走出猪圈,自由散步,吃青饲料。
在耿羲父亲老耿和股东陈建军的建议下,耿羲接触了美国一家生产含硒饲料的公司,准备将含硒饲料引进养猪场,含硒的螃蟹、鸡都已成熟,在全国有销售,如果能把这个项目引进过来,对于猪的品质肯定是一种大大的提升。
如今,在南京市区开设专卖店及设计自己的品牌,已摆在了耿羲2010年的日程表上。
只有搞起自己的品牌和专卖店,才能把这种高品质猪肉真正推向市场。
耿羲表示。
而在耿羲父亲老耿和股东陈建军的想法里,也已规划好了专卖店的位置,准备放在省人民医院和鼓楼医院对面,搞会员制购买,将来甚至还可以搞个购物卡。
目前最欠缺的还是资金和技术。
陈建军告诉记者,去年由于天灾的影响,最后算下来,全年亏了30万左右。
今年如果要上马专卖店、加工厂和扩大养殖规模,资金缺口非常大。
说句实话,在管理及其他方面,耿羲确实也有欠缺的地方。
陈建军表示,他希望在养殖技术上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对于今年,我充满了信心。
耿羲告诉记者,他已经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准备攻读养殖方面的专业。
另外,他还是会把心扑在养猪场,我的未来不是梦。
-委员建言政府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对于昨天的调研,长期关注大学生就业的南京市政协委员、建邺团区委书记高峰感慨颇深。
对于创业阶段的大学生,高峰认为应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具备信心、决心、头脑及应对外界因素的能力。
我觉得耿羲已经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能力,比如他遇到家禽死亡事件后重拾信心、给自己养的猪增加技术含量,不做普通养猪户的决心等。
高峰同时提醒,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定位要与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相匹配,对行业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高峰表示,目前政府出台了不少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如税收减免、提供免息贷款、创建大学生创业园等。
我觉得除了把大学生送上马外,政府部门还要送一程。
不仅帮助大学生成立公司、提供贷款,还要关注他们企业的后续发展。
政府部门、高校专家甚至是成功商人能否建立起一个与大学生企业的沟通平台,引导、帮助大学生们,带领他们一起成功。
2010年南京市两会即将召开,高峰表示,大学生创业、就业是眼下的热门话题,但如何创业、就业显然是一个大课题,昨天的调研让他觉得思考很多。
他说,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与鼓励必须关注到细节这一层面。
资金之外,还需软支持看了耿羲的故事,情感居然变得纠结、分裂,不知该喜还是该忧?耿羲,一个80后大学生面对梦想血脉贲张的热情,面对挫折击打不垮的坚韧,令我们每个人为他感到欣喜。
可是,他对于创业的准备不足、对于困难的估计不足以及将来的扑朔迷离,又让人难免为他心有戚戚焉。
大学生养猪,或许会被不少人认为是一个新闻炒作的特殊样本。
其实不然,耿羲的经历在大学生创业的故事中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耿羲们有理想,有激情,有团队,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敢闯,而且还有政府的资金扶持,可是依然失败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耿羲不算成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个很宏大的课题,政府有关部门和各路专家学者都在着力研讨的课题。
笔者只是想借着耿羲这个典型案例,循着他的成败得失,搜索些许大学生创业的共性元素,也算是委员之外的建言献策。
让我们回忆耿羲当初办养殖场的准备:自筹的118万元资本金+整理公司文档办网站的计算机知识+不适合按部就班的性格。
除了资金,后两条和办养殖场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最应该具备的养殖知识与经验,耿羲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从这个意义上说,后来的天灾是偶然,他的亏损是必然。
只凭着一腔热情,缺乏调研,缺乏经验,缺乏天灾人祸的承受力,这其实是很多大学生的创业轨迹,为此常常摔打得头破血流。
这或许是年轻必须付出的代价。
作为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摔打之后,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所以,耿羲到南农大上课了。
作为政府,应该从中感悟到一些什么呢?南京市政协委员高峰说,政府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
笔者以为,在耿羲的故事中,政府只是给予了8万元的贷款,其实远没有将他扶上马。
设想,在耿羲创业之初,有关部门请养殖专家对门外汉耿羲进行指导,对于天灾有所防范,或许不至于发生后来的杯具。
每个志在创业的大学生,在热情之余,都应该冷静地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具备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我该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在创业过程中,我会遇到哪些困难,将如何应对?而政府有关部门是否应该就这些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未雨绸缪,并将这种指导贯穿于他们的创业过程,将大学生创业的损耗降低到最低程度。
全世界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年少不更事的大学生在创业中明显处于弱势,除了资金扶持之外,他们需要更多技术、管理、市场等诸多方面的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