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规范
(完整版)实验室规范
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使科学实验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等以通用实验室为主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科学实验建筑设计。
其它类同的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节省能源和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1.0.4条科学实验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科学实验建筑: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建筑。
一般包括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用设施等用房。
第2.0.2条实验用房:直接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用房。
包括通用实验室、专用实验室和研究工作室。
第2.0.3条辅助用房: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服务的用房。
包括学术活动室、图书资料室、实验动物房、温室、标本室、附属加工厂、器材库等。
第2.0.4条公用设施用房: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所需环境及其它条件保证的用房。
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制冷、给水、排水、软化水、煤气、特殊气体、压缩空气、真空、照明、供配电、电讯等设施的用房。
第2.0.5条通用实验室:适用于多学科的以实验台规模进行经常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实验室。
第2.0.6条专用实验室:有特定环境要求(如恒温、恒湿、洁净、无菌、防振、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等)或以精密、大型、特殊实验装置为主(如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天平、谱仪等)的实验室。
第2.0.7条研究工作室:用于科研实验人员从事理论研究、准备实验资料、查阅文献、整理实验数据、编写成果报告等的用房。
第2.0.8条标准单元组合设计:为保证实验用房具有适应性的设计原则,即从当前和长远科学实验工作内容、仪器设备及人员的发展变化出发,综合考虑确定实验用房的三维空间尺寸、实验室建筑设备及实验仪器设备的布置、建筑结构选型、公用设施供应方式等。
实验室十大守则
实验室十大守则
1.安全第一。
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始终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必要的防护设备,并注意防范化学、生物、辐射等危险因素。
2. 仪器设备要爱惜。
使用实验室仪器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正确操作,并在使用后及时清洁、维护、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
3. 保持实验室卫生。
实验室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废弃物、化学品、生物制品等杂物堆积,防止交叉污染和火灾等事故。
4.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不擅自更改实验方案、使用化学品时必须标识等等。
5. 合理使用实验室资源。
合理使用实验室仪器、耗材、试剂等资源,避免浪费和滥用。
6. 精确、准确的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应准确、规范、有序,以便于后续数据分析和结果推导。
7. 加强实验室团队建设。
积极参与实验室团队建设,加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8. 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
在实验研究中,要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验水平。
9. 诚实守信,遵循学术道德。
在实验研究中,要诚实守信,不夸大研究成果,不进行学术不端行为。
10. 不断学习和提高。
实验室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掌握最新的实验技术和科学知识,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实验室管理规范
实验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管理规范是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行和安全的基础。
本文将从实验室环境、实验室设备、实验室人员和实验室安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实验室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实验室环境1.1 实验室的布局和设计应符合实验需求,合理规划不同实验区域,避免交叉污染和危险品混放。
1.2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工作台、地面和通风设备,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卫生。
1.3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和紧急疏散通道,保证实验室内部明亮且易于疏散。
二、实验室设备2.1 实验室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标识和存放,确保设备易于查找和使用。
2.2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2.3 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和资质认证,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
三、实验室人员3.1 实验室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确保人员的个人安全。
3.2 实验室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知识更新,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3 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保持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共同维护实验室的良好秩序。
四、实验室安全4.1 实验室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职责,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有序进行。
4.2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
4.3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档案和事故记录,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总结:实验室管理规范是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规范实验室环境、设备使用、人员行为和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实验室管理规范的落实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良好秩序。
实验室管理规范
实验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实验室管理规范是确保实验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实验室管理规范能够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从实验室环境、设备管理、实验材料管理、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措施等五个大点,详细阐述实验室管理规范的要点。
正文内容:1. 实验室环境管理1.1 实验室的布局和设计应符合实验需求,合理安排实验区、储存区和办公区等功能区域。
1.2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理并消毒工作台、实验器具和地面。
1.3 实验室应配备紧急应急设备,如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2. 设备管理2.1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买时间和维护记录等信息,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
2.2 实验室应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明确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和维护要求,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及时修理或者更换损坏的设备,并记录维修情况和维修人员。
3. 实验材料管理3.1 实验室应建立材料清单,包括常用试剂、标准品和实验耗材等,及时更新和补充。
3.2 实验室应对材料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避免交叉污染和误用。
3.3 实验室应定期检查材料的保存状态,避免过期使用或者受潮变质。
4. 实验操作规范4.1 实验室应制定实验操作规范,明确实验的步骤、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2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实验操作规范,并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
4.3 实验室应建立实验记录制度,及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备查阅和复现。
5. 安全措施5.1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5.2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3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实验中的安全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和再次发生。
实验室管理规范
实验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对于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环境、设备管理、实验操作、安全措施和废物处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要求。
一、实验室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 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和加湿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1.2 通风和空气质量-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 定期清洁通风系统,保持空气质量。
1.3 光照和噪音控制- 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光照,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 对于产生噪音的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实验的干扰。
二、设备管理2.1 设备购置和验收-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 对新购置的设备进行验收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 设备维护和保养-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对于浮现故障的设备,及时维修或者更换,以免影响实验进程。
2.3 设备使用和管理- 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借用情况。
-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三、实验操作3.1 实验前准备- 确认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检查实验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2 实验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 注意实验时间和温度的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3 实验记录和数据保存- 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建立实验数据的备份和保存机制,以防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四、安全措施4.1 安全培训和教育-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4.2 安全设施和标识- 确保实验室内安全设施的完善,如安全洗眼器、紧急淋浴等。
实验室使用规则和安全事项
实验室使用规则和安全事项
一、实验室行为准则
1. 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指导,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保持实验室整洁。
2. 实验室内不得吸烟、吃东西、喧哗、打闹,不得随意触动实验器材和设备。
3. 实验室内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明火,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
4. 实验室内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严禁在实验室内从事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二、实验器材使用规范
1. 实验器材应按实验教师的要求使用,不得擅自拆改或挪用。
2. 实验器材应按使用说明正确操作,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教师处理。
3. 实验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私自带出实验室或用于其他用途。
4.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整理归位,保持实验室整洁。
三、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
1. 化学品应按其性质和危险程度分类存放,严禁混放、混用。
2. 使用化学品时应按实验要求佩戴防护用具,注意防止化学品溅出、泄漏、爆炸等事故。
3. 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应远离火源,防止产生电火花,不得超量储存。
4. 使用剧毒化学品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四、废弃物处理规定
1. 实验废弃物应按性质分类存放,不得随意倾倒或处理。
2. 有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委托专业机构处理,严禁私自处置。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整洁。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报告要求
1. 实验数据应及时记录、整理、分析,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数据。
2. 实验报告应按照要求书写规范、清晰明了,不得抄袭或篡改数据。
3. 实验报告应及时提交给教师审阅,不得拖延或拒交。
实验室十大守则
实验室十大守则
1.实验室安全第一:安全意识是实验室的第一要务。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着装规范,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2. 实验室规范操作:尊重实验室设备和试剂,正确操作实验室设备和试剂,按照实验计划操作,避免实验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3. 实验室团队合作:实验室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实验室成功的关键。
尊重他人,互相协作,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技能,共同完成实验室任务。
4. 实验室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是重要的资料和证据,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密实验数据。
5. 实验室文明行为:文明行为是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要遵守实验室行为规范,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和整洁,不打扰他人,不吵闹、不玩手机等行为。
6. 实验室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的保障。
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7. 实验室环保意识: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
要遵守环保法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
8. 实验室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是实验室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要分享自己的实验经验和知识,借鉴他人的优点,共同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
9. 实验室诚信原则:诚信是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准则。
要遵守学术规范,保持诚信,不抄袭、不造假,不弄虚作假。
10. 实验室责任感:责任感是实验室成员的基本素质。
要承担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认真对待实验室工作,保证实验室任务的完成和质量。
实验室规范制度(范本20篇)
实验室规范制度(范本20篇)实验室规范制度篇1一、实验室是教师及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场所,所有教师及学生应自觉维护和遵守实验室规则;二、任课教师和实验员要密切配合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工作;三、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实验用品,未经负责实验的教师同意,一律不得随意挪动,仪器、设备外借必须经总务处同意;四、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应按照“实验指导”教材充分预习和准备,实验结束后,应按照实验室教师的要求,规整各类实验器物和用品;五、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实验用品,不能随意损坏或丢失,应加以爱护,以保证下次实验的延续进行,如有损坏,丢失应酌情按价赔偿;六、实验室是课堂教学场所,不得喧哗、互相干扰和影响,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七、实验室应保证整洁、卫生,每次实验结束后,应有值日学生负责清理和打扫;八、实验室应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则,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水、电、门窗,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室规范制度篇2第一条实验室所有设备属国有资产,按校资产处理办法执行。
第二条新购仪器设备必须经过验收,严把质量关。
仪器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安装、调试、验收,经检验人员签署验收报告的仪器设备才能投入使用。
第三条对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要有固定人员负责定期检查、清洗、维护、维修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安全正常使用。
一般仪器每月保养一次,大型和精密仪器每半年保养一次。
每个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交接手续。
非使用保管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培养,按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经专人保管和使用的大、中型精密仪器,未经同意,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
第四条对重大、精密仪器设备,要配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功能开发和操作、维修、维护指导,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第五条如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要作好记录、及时报告,并认真查清原因。
凡属使用者违反操作规程而引起的故障或损坏,应由使用者负责排除或修复,并承担所需的费用,如不能修复,由使用者负责赔偿。
实验室标准大全
实验室标准大全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标准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建设、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安全和实验室操作规范等方面,提供一份实验室标准大全。
一、实验室建设标准1. 实验室布局和设备摆放要合理,避免混乱和交叉污染;2. 实验室通风系统要符合相应的空气质量和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测;3. 实验室地面、墙壁和天花板要选用易清洁、不反光和不产生粉尘的材料;4. 实验室应设置急救设备和消防器材,并保证其处于有效状态;5. 实验室应具备紧急事故应急预案和紧急疏散通道。
二、实验室设备标准1. 实验室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且经过定期维护和校准;2. 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相应的操作手册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3.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护档案,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4. 实验室设备的故障应及时修复,并标明维修记录和维修日期;5. 实验室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性能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实验室安全标准1. 实验室内必须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2. 实验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3. 实验室内存放的化学品和危险物品必须清晰标识,并按照规定储存和处理;4. 实验室应具备应急处置设备和药品,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化学品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5.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实验室操作规范1. 实验室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实验室防护服和防护用具,遵守个人防护规程;2. 实验室操作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并按照规定进行;3. 实验室操作前必须进行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步骤的详细审查和确认;4. 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不得随意摆放物品和杂物;5. 实验结束后,必须清洁实验设备、工作台面和周边区域,并妥善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良好实验室规范
良好实验室规范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有必要制定良好的实验室规范。
下面是一份1000字的实验室规范:一、实验室安全规范1. 实验室必须按照规定摆放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设备,并保持畅通。
2.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和喝水,严禁穿着拖鞋和高跟鞋进入实验室。
3. 实验室内应该保持整洁,严禁将杂物堆放于通道和工作台上。
4. 实验室内应该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如“禁止入内”、“危险区域”等,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二、化学实验规范1. 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并了解相关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2. 实验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服等防护装备。
3. 实验中禁止私自更改实验步骤或参数,必要时应与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沟通。
4. 实验结束后,必须将废弃物和化学品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其他地方。
5. 实验过程中发生事故或意外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向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三、设备使用规范1. 使用实验室设备前必须了解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禁止使用损坏或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
2. 实验室设备应按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的安排进行调整和使用,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维护。
3. 使用高压设备、高温设备和尖锐器具时,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和操作工具,并保持专注和谨慎。
四、实验室礼仪规范1. 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和整洁,禁止大声喧哗、打闹和私自翻看他人的实验记录。
2. 实验室中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禁止擅自带出实验室,严禁私藏和盗窃他人实验材料。
3. 实验室内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应该互相尊重,并共享知识和经验。
4. 在实验室工作期间,应注意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以上是实验室规范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共同遵守,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秩序,提高实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实验室管理规范
实验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实验室管理规范是确保实验室工作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实验室中,规范的管理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效率。
本文将从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数据管理和实验人员管理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实验室环境管理1.1 实验室布局合理1.2 实验室通风系统有效1.3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1.4 实验室清洁与消毒1.5 实验室废物处理2. 实验室设备管理2.1 设备购置与验收2.2 设备维护与保养2.3 设备校准与检验2.4 设备故障处理2.5 设备报废处理3. 实验室安全管理3.1 安全意识培养3.2 安全规章制度3.3 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3.4 应急预案和演练3.5 安全事故处理与记录4. 实验室数据管理4.1 数据采集与记录4.2 数据存储与备份4.3 数据保密与共享4.4 数据分析与解释4.5 数据归档与销毁5. 实验人员管理5.1 人员招聘与培训5.2 人员绩效考核5.3 人员安全意识培养5.4 人员合作与沟通5.5 人员离职与交接总结:实验室管理规范是确保实验室工作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实验室环境管理方面,合理的布局、通风系统、温湿度控制、清洁与消毒以及废物处理都是必要的。
在设备管理方面,购置验收、维护保养、校准检验、故障处理和报废处理都需要严格执行。
实验室安全管理要重视安全意识培养、规章制度、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应急预案和演练以及安全事故处理与记录。
数据管理方面,采集记录、存储备份、保密共享、分析解释以及归档销毁都需要规范操作。
对于实验人员管理,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安全意识培养、合作沟通以及离职交接都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遵循规范的实验室管理,才能保证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实验室是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对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规范实验室管理。
一、实验室环境管理1.1 实验室卫生实验室卫生是保障实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清洁实验室,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干净,避免实验室杂物堆积和灰尘积累。
1.2 实验室通风实验室通风是保障实验室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
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及时更换空气,避免实验室内空气污染。
1.3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管理的首要任务。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
二、实验室设备管理2.1 设备维护实验室设备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工具,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如有设备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2 设备使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正确操作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
2.3 设备存储实验室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存储要求进行存放,避免设备受潮、受热、受损等情况发生。
定期检查设备存储情况,确保设备安全存放。
三、实验室物品管理3.1 实验室耗材实验室耗材是实验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应合理使用实验室耗材,避免浪费。
使用完毕的实验室耗材应及时清理和处理。
3.2 实验室试剂实验室试剂是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物品,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和使用试剂,避免试剂泄漏或污染。
使用过期试剂应及时处理。
3.3 实验室文献实验室文献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应妥善保存实验室文献,避免遗失或损坏。
实验室文献的借阅和归还应按照规定进行。
四、实验室人员管理4.1 实验室人员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实验室管理和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4.2 实验室人员考核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应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实验室规则基本规章制度(18篇汇总)
实验室规则基本规章制度(18篇汇总)实验室规则基本规章制度篇11.洁净区内器械消毒灭菌要求1.1无菌区外的器械清洁消毒1)配平天平:每周至少消毒1次,表面用蘸84消毒液的无尘纸擦拭,再用75%医用酒精擦拭。
2)台式冷冻离心机内腔及适配器:每日操作结束时用75%医用酒精对离心机内腔以及适配器内外表面进行充分消毒,并整齐摆放于实验台晾干备用。
3)光学显微镜及倒置显微镜:每周对显微镜至少清洁消毒1次,用无尘纸擦拭显微镜台面及外表面,用镜纸蘸95%乙醇擦拭镜头和目镜。
4)疫苗箱洗涤消毒:对于用过的疫苗箱应每天用配制的84消毒液浸泡过夜,再用自来水冲洗表面,无尘纸擦拭箱内表面。
1.2无菌操作区内的器械清洁消毒1)手动移液器消毒:手动移液器表面应每周用75%医用酒精清洁消毒,将手动移液器吸头取下,更换过滤膜后再装上吸头;将手动移液器放于试验台充电,充电并消毒后放回无菌操作台原位,使用前还应开启无菌台内紫外消毒30min。
2)剪刀、镊子、止血钳及不锈钢器械:不锈钢器械每处理一份标本都应更换,使用过的器械应用戊二醛浸泡2h,此后用自来水冲洗至少20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用纱布擦干后经包布包裹放入干净的消毒盒中,贴上灭菌标签并标记日期,采用湿热灭菌121℃/30min,灭过的器械放洁净储物箱备用。
3)无菌枪头的灭菌消毒:无菌枪头至少每周灭菌1次,戴PE手套将待灭枪头装入枪头盒,盖好后用灭菌胶带封口并标注日期后,进行湿热灭菌,灭菌完成后放烘箱烘干,经传递窗放入洁净区待用。
2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要求2.1无菌操作要求1)无菌操作时应穿无菌洁净服、戴口罩、鞋套、手套,进入无菌操作区前对手套,手腕、前臂、胸部等部位的洁净服进行75%酒精消毒;无菌操作过程中应每隔15min对手套,手腕、前臂、胸部等部位的洁净服进行75%酒精消毒。
2)无菌操作中应减少进入洁净室的人员数量;无菌操作中,操作人员应注意力集中,不可与其他人员交谈(工作需要除外);非操作人员应尽量远离无菌操作区(学习、培训除外),严禁在无菌操作区附近做大幅度动作,大声讲话,走来走去;打喷嚏、咳嗽应立即前往缓冲间处理,并对洁净服进行全面消毒,方可进入洁净室。
实验室操作规范
实验室操作规范
1、实验室操作用的玻璃容器、器皿不能用来盛载食物和饮料,实验室的冰箱、冰柜不可存放食物。
2、若仪器设备在运行中,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对需要长时间连续进行的化学实验,必须派两人轮流替换照看。
3、实验使用过后废液、废碴应按规定收集、排放或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禁止将废溶剂、反应废液向下水道倾倒。
对危险性大的化学反应,如易爆、剧毒等,要经过上级批准,在安全防范措施具备的条件下进行。
在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或开展易燃等化学实验时,应戴好防护手套、防爆面具、防护镜,此类实验操作必须确保两人以上。
4、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
5、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
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中进行,避免明火。
6、装强腐蚀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自洗净。
7、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胶垫或草垫垫好。
如果是石膏包封的,用水泡软后打开,严禁锤砸、敲打,以防破裂。
8、用试管加热液体时,不可将管口对人,以免溅出伤人。
9、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管时均应垫有棉布,不
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伤人。
1。
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
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及实验的场所,其设计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安全、功能、设备和环境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实验室设计的规范要求。
1. 安全规范要求安全是实验室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以下是安全规范要求的几个方面:1.1. 通风系统:实验室应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空气流通,并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1.2. 紧急安全装置:实验室应配备有效的紧急安全装置,包括紧急停电和灭火装置等,以应对突发情况并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
1.3. 安全通道和标识:实验室内应设有明显的安全通道和标识,以便及时疏散人员,并提供正确的安全指示。
1.4. 防护设施:实验室内应设有适当的防护设施,如穿戴防护服、安全眼镜和手套等,以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并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2. 功能规范要求实验室应具备多项功能以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以下是功能规范要求的几个方面:2.1. 实验台:实验室内应设置充足的实验台,以满足不同实验项目的需要。
实验台应具备防水、防酸碱等特性,并设有适当的杂物放置和储存空间。
2.2. 样品处理区:实验室应设有样品处理区,用于样品的准备、分装和储存等操作。
该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防护设施,以确保实验物质的安全处理。
2.3. 仪器设备区:实验室内应设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区,以保护昂贵的实验仪器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该区域应具备稳定的电源和恒温等控制条件,并安排合理的仪器设备摆放布局。
3. 设备规范要求实验室所需的设备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
以下是设备规范要求的几个方面:3.1. 实验设备选购:实验室应根据研究方向和科研需求,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
需考虑设备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与厂家合作确保售后服务。
3.2. 设备维护和保养:实验室应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并确保设备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安全措施:实验设备使用过程中,应按照操作手册和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并避免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
实验室行为规范
实验室行为规范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实验室行为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
一、实验室进出规范进入实验室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穿戴合适的实验室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2. 在实验室门口处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并按要求佩戴个人身份标识。
3. 禁止携带食品、饮料等可能对实验造成污染或安全隐患的物品进入实验室。
4. 遵守实验室的进出时间限制,不得随意进入他人正在进行实验的实验室。
二、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规范进行:1. 根据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熟悉实验所需仪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在实验台上保持整洁,避免杂物的堆积,确保实验进行的顺利和安全。
3. 不得进行未经授权或超越个人能力范围的实验操作,同时严禁私自调整实验装置或改变实验条件。
4.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指南和安全手册,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安全措施。
三、化学品管理规范实验室常常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和溶液,在使用和管理化学品时需遵守以下规范:1. 严禁将化学品带离实验室,除非经过授权或批准,并按照规定的方法正确携带和运输。
2. 所有化学品必须标识清晰、完整,且正确储存于指定的位置,避免混装混用。
3. 在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对应的操作规范,避免造成误触或误食。
4. 已使用过的容器和废弃物应根据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进行分类、贮存和处理。
四、实验室设备使用规范实验室的各种设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使用时需注意以下规范:1. 使用设备前应事先阅读相关的操作手册和规程,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 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设备电源或气源,清理工作台,并将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
3. 若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应及时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报告,并停止使用。
五、实验室安全意识与应急措施安全意识是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应急措施为应对意外事故提供保障。
实验室管理规范
实验室管理规范一、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并遵守一系列实验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实验室管理的各项内容,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1. 实验室基本信息记录1.1 实验室名称、所属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应进行详细记录。
1.2 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成员等相关信息也应进行记录并及时更新。
2. 实验室设备管理2.1 实验室设备清单应进行编制,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置时间、维护记录等信息。
2.2 实验室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和维修记录应及时记录,以便后续参考。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安全责任制度1.1 实验室应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
1.2 安全责任人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室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实验室安全设施2.1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柜等。
2.2 安全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3.1 实验室成员应接受安全操作培训,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3.2 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3.3 实验室应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包括化学品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四、实验室数据管理1. 数据采集和记录1.1 实验室应建立数据采集和记录的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2 数据记录应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详细信息,并进行签名和日期确认。
2. 数据存储和备份2.1 实验室应建立数据存储和备份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2.2 数据存储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备份数据应妥善保存。
3. 数据共享和保密3.1 实验室成员应遵守数据共享和保密的规定,确保数据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3.2 实验室应制定数据共享的相关政策,鼓励合理的数据共享和交流。
实验室管理规范
实验室管理规范一、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辟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实验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实验室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验室设施、实验室安全、实验室人员管理等,以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实验室设施管理1. 实验室布局规划实验室应根据实验需求合理规划布局,确保实验室内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区明确,设备摆放合理,通道畅通,避免交叉污染和安全隐患。
2. 实验室设备管理2.1 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应根据实验需求和预算编制采购计划,并经过科研管理部门审批。
购买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性能、品质、售后服务等因素,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2.2 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应遵循设备操作手册,保证正确操作,避免设备损坏或者事故发生。
设备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校准、保养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实验室耗材管理实验室耗材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库存管理制度,包括库存盘点、采购计划、领用记录等,确保耗材的充足供应和合理使用。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安全制度建立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
2. 实验室安全设施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紧急出口标识、安全警示标识等,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3. 实验室安全培训实验室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应急处理等,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实验室人员管理1. 实验室人员分类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其职责和资质进行分类,包括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助理等,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实验室人员招聘与培训实验室人员的招聘应根据实验室需求和人员资质进行,招聘程序应规范、公正。
新员工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实验室管理规范和安全操作。
3. 实验室人员绩效考核实验室人员的绩效考核应定期进行,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安全意识等方面,以激励和监督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表现。
实验室规范
实验室规范实验室规范为了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保护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安全,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以下实验室规范:一、实验室安全规范1.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戴上实验室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实验室白大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鞋。
2. 实验室进出必须关上实验室门,禁止非实验室人员擅自进出。
3.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喝饮料和食用食物,实验室内只允许饮用水。
4. 实验前必须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好性,如有故障应及时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5. 实验结束后,必须清理实验台面和实验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干净。
6. 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和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7. 禁止在实验室内进行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行为,如打闹、做游戏等。
8. 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必须按照规定存放,禁止私自调配和使用,如发现泄漏等情况,应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进行处理。
二、实验操作规范1. 所有实验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后方可进行实验操作。
2. 实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手册和相关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步骤和条件。
3.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材料,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4. 禁止进行未经许可的实验,如需做无关实验,必须征得实验室主管的同意。
5. 实验操作时,必须注意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如用完后,应顺利关闭或关闭电源。
6. 实验结束后,必须清理实验器材和实验台面,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无损。
7. 实验过程中如发现实验结果异常或与预期结果不符,应记录并及时向主管人员报告。
8. 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必须及时整理实验记录和实验材料,并交给主管人员进行检查。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范1. 实验室仪器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调试。
2. 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清理仪器设备,保证其干净和无污染。
3.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周期进行,不得私自拆卸和修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钢筋的一般规定1. 桥涵工程中采用的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41)、《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的规定;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 3042)的规定;其他特殊钢筋应符合其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2.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时除应检查其外观和标志外,尚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钢筋经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钢筋分批检验时,可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进行组批,每批的质量不宜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 (或不足40t的余数)应增加一个拉伸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钢筋的进场检验亦可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进行,但各炉罐号的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应不大于0.15%。
4.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污染或被压弯;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批分别堆置整齐,不得混杂,并应设立识别标志,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存放场地应有防、排水设施,且钢筋不得直接置于地面,应垫高或堆置在台座上,顶部应采用合适的材料予以覆盖,防止水浸和雨淋。
二、钢筋的连接1. 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焊接接头宜采用闪光对焊,或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但电渣压力焊仅可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得用作水平钢筋和斜筋的连接。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质量验收标准按本规范附录A1执行。
2)每批钢筋焊接前,应选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试焊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的设施。
3)电弧焊采用双面焊缝,仅在双面焊无法施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缝。
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位应预先折向一侧,两接合钢筋的轴线应保持一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用采用与主筋相同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接钢筋的截面面积。
电弧焊接头的焊缝长度,对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建的最大弯矩处。
2. 钢筋的机械连接宜采用镦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或套筒挤压连接接头。
镦粗直螺纹和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16~40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
各类接头的性能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机械连接头的等级应选用Ⅰ级或Ⅱ级,接头的性能指标符合本规范附录A2的规定。
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材料、制作、安装施工及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171)、《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或《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受力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20mm;连接件之间或连接件与钢筋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4)对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要求,应符合本章第4.3.2条焊接接头的规定。
5)连接套筒、锁母、丝头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雨淋、玷污和损伤。
3.钢筋机械接头在施工现场的检验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技术提供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2)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第一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试验。
进行工艺试验时,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个,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和残余变形均应满足本规范附录A2的要求。
3)现场检验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项拉伸强度试验。
4)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的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时亦作为一个验收批。
5)对接头的每一个验收批,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符合相应等级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
若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合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一个试件实验结果不合格,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6)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其全部试件抗拉强度试验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1倍。
三、混凝土配合比1.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6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中,均不得掺用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
2)掺入气剂的混凝土,其含气量宜为3.5%~5.5%.3)当从各种组成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折合氯盐含量)大于下表规定的限值时,宜在混凝土中采取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密实度等防腐蚀措施。
2.除应对由各种组成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碱含量进行控制外,尚应控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对一般桥涵不宜大于3.0kg/m 3 ,对特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不宜大于1.8kg/m 3 ;当混凝土结构处于受严重侵蚀的环境时,不得使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集料。
3.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宜符合下列规定:1) 最小水泥用量宜为280~300kg/m 3(100~150mm)。
通过0.3mm 筛孔的不宜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35%~45%范围内。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宜为100mm ~200mm ,泵送入模时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0~180mm 之间。
环境类别 环境条件 最大水胶比 最小水泥用量(kg/m 3) 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含量(%)Ⅰ 温暖或寒冷地区大气环境、与无侵蚀得水或图接触的环境 0.55275 C25 0.30Ⅱ 严寒地区的大气环境、使用除水盐环境、滨海环境 0.50 300 C30 0.15 Ⅲ 海水环境 0.45 300 C35 0.10 Ⅳ 受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0.40 325 C35 0.103)宜通过试验掺用适量的减水剂、泵送剂和掺合料。
四、混凝土拌制1.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1)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及其损失,宜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俩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当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2)必要时吗,尚宜对工作性能、泌水率及含气量等混凝土拌合物的其他指标进行检测。
五、混凝土的运输1.运输能力应与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相适应,应使浇筑工作不间断且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能保持其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搅拌运输车,或在条件允许时采用泵送方式输送;采用吊斗或其他方式运输时,运距不宜超过100m 且不得使混凝土产生离析。
2.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卸料前应以常速再次搅拌。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宜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相应的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并保持其原水胶比不变;二次搅拌扔不符合要求时,则不得使用。
3.混凝土采用泵送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供应宜使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泵送的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
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2)输送管应竖直,转弯处应圆缓,接头应严密不漏气。
3)向低处泵送混凝土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或堵塞输送管。
六、混凝土的浇筑1.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一下准备工作:1)应根据待浇筑结构物的情况、环境条件及浇筑量等制定合理的浇筑工艺方案,工艺方案应对施工缝设置、浇筑顺序、浇筑工具、防裂措施、保护层的控制等作出明确规定。
2)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及钢筋上的污物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或孔洞时,应堵塞严密且不漏浆。
3)应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等性能进行检测。
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
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槽)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3.混凝土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且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的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并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不宜超过规定。
4.使用振动器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插入式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 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宜为50~100mm 。
2) 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不小于100mm 。
3) 附着式振动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结构物形状和振动器的性能通过实验确定。
4)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 ,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5.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因故中断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宜超出下表的规定,当超出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并应留置施工缝,同时应记录。
6.施工缝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且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并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宜设置成水平或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25℃ 气温>25℃ ≤C30210 180 >C30 180 150垂直面。
对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松弱层应予以凿除。
对处理层混凝土的强度,当采用水冲洗凿毛时,应达到0.5MPa;采用风动机凿毛时,应达到10MPa。
2)经凿毛处理后的混凝土面应采用洁净水冲洗干净。
3)重要部位及有抗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宜在施工缝处查锚固钢筋;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施工缝为斜面时宜浇筑或凿成台阶状。
7.在环境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过快失水。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随时检查支架、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并应及时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新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达到2.5MPa之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