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冲突” 与化解之道 颜炳罡
对文明冲突论的分析与解读
对文明冲突论的分析与解读作者:陈仁史瑞雪王毅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20年第6期陈仁史瑞雪王毅(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文明冲突论是1993年美国政治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强调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国际冲突将由意识形态、经济转向文化的一种分析国家行为的理论。
这一理论一经提出便影响广泛,打破了当时分析世界的几种固有范式,在当时为很多国家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合理化的解释。
在如今这个多元变化的全球化社会当中,文明冲突论存在何种意义?它的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方向应该如何体现?文章通过对文明冲突论的概念、内容以及意义的分析,结合具体事例阐述文明冲突论。
关键词:文明冲突论;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D810.4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6-0027-030 引言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是“相似相溶”,即相同文明之间的国家行为体(如英国和法国)相互靠近,从而形成友好的关系并相互促进和发展,而不同文明之间的国家(如伊朗和美国)则会相互排斥并在很大程度上产生矛盾。
其理论自产生以来就备受争议,文明冲突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还是战争,我们不得而知,但学术界对于它的探究却从未停止。
文明冲突论为何饱受争议,我们又应该作何研究,本文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中文明冲突论的概念出发,通过对现代复杂国际关系中的举例,探讨文明冲突论以及我们对其应作何研究。
1 何为文明冲突论1.1文明冲突论形成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被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
而伴随着冷战的开始,两极对立的局面形成。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之下,分析世界的范式,仅仅是看国家所选择的“阵营”。
1991年苏联的解体,使得两极分析范式开始失效。
有学者觉得世界开始走向一个单一的西方普世主义之中。
相对于西方一极所代表的力量将占领全球,甚至将其他国家西化的这种观点以及其他过于简单或复杂的表达世界的方式,亨廷顿提出了新的分析世界的范式,即“八种文明”。
如何在文化冲突中成功协调
如何在文化冲突中成功协调文化冲突是文化交流过程中难免出现的问题。
如何成功协调这些文化冲突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文化冲突中成功协调。
一、尊重不同文化在文化冲突中,尊重不同的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我们应该遵循“包容、互鉴、共赢”的文化交流理念,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文化价值观念,学习他们的文化,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对方的文化是协调文化冲突的关键。
我们需要通过了解对方的语言、宗教信仰、礼仪习惯等方面,熟悉他们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建立相互尊重和理解的良好关系。
三、沟通建立信任在处理文化冲突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对方交流,倾听他们的看法和需求,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通过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缓解矛盾,还能建立双方之间的信任和友好关系,为后续的合作提供有利的基础。
四、制定共同的规则和原则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为避免文化冲突,应该尽早明确共同的规则和原则。
在文化交流领域,建立共识和达成共同的目标非常重要。
双方应该尽早协商确定交流的具体内容、方式和标准,以实现双方的共赢和合作。
五、灵活应对在处理文化冲突中,我们需要保持灵活性,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面对文化冲突,我们要去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增强自己的文化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与对方友好合作,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收获。
六、培养文化包容性和多元思维成功协调文化冲突的关键是培养包容性和多元思维。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冲突的发生将会越来越复杂和频繁。
我们要摆脱单一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增强自己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以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为目标。
总之,成功协调文化冲突是任何文化交流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需要从尊重文化、了解文化、沟通交流、制定规则、灵活应对、培养包容性和多元思维等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
颜炳罡:孟子的正气论与民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颜炳罡
提纲
• • • • • • 引言:从孔子到孟子,由人的发现到士的自觉 一、何谓“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的本质特征 “集义所生”的价值支撑 “勿忘勿助”的养气之法 二、“修天爵”、“尊良贵”、“养大体”的修 养之术 • 1、天爵与人爵之辨 • 2、“良贵”与“人贵”之辨 • 3、“大体”与“小体”之辨
6、“善”、“美”、“大”、 “圣”、“神”的创格完人
•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 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 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 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乐 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尽心下)
四、孟子正气论与民族精神
文天祥简介
• 文天祥(1236——1283) 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理宗宝佑四年 (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 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 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 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其诗作笔力雄健, 情感饱满,慷慨激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 概,震撼千古人心。 • 文天祥《正气歌》所列举的人物构成了民族脊梁,天 地正气。正气就是孟子的“浩然之气”。
三、居仁由义的“大丈夫”精神 与创格完人
• • • • 1、处“穷”与居“达”之道 2、大勇的境界 3、大丈夫精神 4、“舍生取义”的价值追求 5、“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1、处“穷”与居“达”之道
• (孟子)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 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 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 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心上)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再解读兼论“911”与文明冲突论
六、对未来的展望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吸取亨廷顿的理论教训,更加重视预防和解决潜在的文明 冲突。我们要以“911”事件为鉴,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水平, 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我们也需要 通过教育和传媒等渠道,传播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理念,以减少由于文化差 异和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以及它所蕴含的警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创造一个 和谐、稳定、繁荣的世界。
参考内容
亨廷顿(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自问世以来,就在国际政治学界引 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该理论主要预测了21世纪初的世界政治格局,以文明间的 冲突与紧张为主要线索。本次演示将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角度解读当今 世界的政治局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再解读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尽管“911”事件强化了亨廷顿的观点,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其他因素。事实 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并非绝对真理,而是一种可能性。它的有效性取决于 多种因素,包括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同时,我 们也需要认识到,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而这种复杂性决定 了文明间的关系将是动态和复杂的。
参考内容二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学术观点。这种理论认为,未来的 世界格局将不再是以国家或意识形态为主导,而是以文化或文明的冲突为主导。 本次演示将对这个观点进行再评析,从其背景、核心观点、影响和局限性四个 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在冷战结束后的1993年提出的,当时世界正经历着 深刻的变化。在冷战时期,国家间的竞争主要是在经济、军事和政治领域,而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逐渐被重视。在这个背景下,亨廷顿提出 了他的观点,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将主要表现为文化或文明之间的冲突。
文明冲突的化解演讲稿
文明冲突的化解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文明冲
突的化解问题。
文明冲突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都存在的一个难题,
它不仅令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纷争与矛盾,更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受
到了阻碍。
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寻求文明冲突的化解之道,
为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文明冲突的根源。
文明冲突的产生,往往
是由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
这种差异不是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对待差异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够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差异,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那
么文明冲突就会得到化解。
其次,化解文明冲突需要我们发挥智慧,寻求共同点。
尽管不
同文明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我们也可以找到共同点。
比如,人类对
于和平、安全、幸福的追求是共通的。
只要我们能够以此为出发点,寻求共同利益,就能够化解文明冲突,实现和谐共存。
最后,化解文明冲突需要我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寻求合作共赢。
在面对文明冲突时,我们不能以强凌弱、以恶报恶,而是要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寻求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够摒弃仇恨、建立信任,最终实现文明冲突的化解。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文明冲突依然存在,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以包容的心态、智慧的头脑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去面对它,就一定能够找到化解之道。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文明冲突的化解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颜炳罡简介、题目、时间
颜炳罡简介
颜炳罡,山东临沂人,1960年生。
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政府特聘泰山学者,山东省文史馆馆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颜教授致力于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当代新儒学引论》《整合与重铸――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学术思想研究》《墨学与新文化建设》《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慧命相续――熊十力》《心归何处――儒家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生命的底色》《人伦日用即道》《崇先祖重道统: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大学解读》《孟子解读》《先哲教我们生活》(合著)《孔墨哲学之比较研究》(合著)《兰陵文化通论》《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合著)20余部,主编《兰陵文化研究丛书》、《社区(乡村)文明读本》、《启蒙国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小学、初中、高中使用)等,在《哲学研究》、《孔子研究》、《文史哲》等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
讲座题目:《经典教育与当代教育的困境》
讲座时间:10月12日下午15:50-17:20。
文明冲突的化解演讲稿
文明冲突的化解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文明冲突的化解这个重要话题。
文明冲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因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
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在当今世界,文明冲突已经成为了一
个严峻的挑战,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面对文明冲突,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袖手旁观。
我们需要以
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不同的价
值观念,以包容的心胸去解决文明冲突。
我们应该秉持着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原则,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共同繁
荣的道路。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文明交流与对话。
文明交流是化解文明冲
突的有效途径。
通过文明交流,我们可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促进
友谊,减少误解和偏见。
只有通过对话和交流,我们才能找到共同点,化解分歧,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倡导文明互鉴。
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
价值,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学习不同文明的长处,借鉴
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使自己的文明得到丰富和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应对文明冲突。
各国
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文明冲突带来的挑战,共同维护世界的和
平与稳定。
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在文明冲突中保持理性和冷静,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今天的世界,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去化解文明冲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
努力,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文明冲突的化解演讲稿
文明冲突的化解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文明冲突的化解这一重要议题。
文明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挑战。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对抗甚至冲突时有发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寻求和平与和谐。
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寻求文明冲突的化解之道。
首先,我们应该以理解和尊重为前提,推动文明冲突的化解。
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正如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在包容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化解文明冲突,实现和平共处。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对话和交流来促进文明冲突的化解。
对话是沟通的桥梁,只有通过对话和交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消除误解,化解分歧。
同时,对话也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共同点,寻求共同利益,为文明冲突的化解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应该以合作和共赢为目标,推动文明冲突的化解。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利益已经紧密相连,我们需要摒弃零和思维,而是应该寻求合作共赢的机会。
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够共同应对文明冲突带来的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在化解文明冲突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教育和文化的传播,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培养更多具有包容和开放心态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文明冲突的问题。
总之,文明冲突的化解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以理解和尊重为前提,通过对话和交流促进化解,以合作和共赢为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文明冲突的化解,实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谢谢大家!。
调解文明的冲突的例子(一)
调解文明的冲突的例子(一)调解文明的冲突1. 背景在多文明共存的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促进文化和谐与发展,调解文明的冲突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冲突和调解方法的例子。
2. 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2.1 宗教信仰冲突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可能引发纷争和暴力行为。
调解包括开展宗教对话、促进宗教教育和建立多宗教和谐共处的机制等。
2.2 价值观冲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可能导致冲突,例如对个人权利、家庭结构和社会义务的理解不同。
调解可以通过跨文化交流,建立尊重和包容的价值观培养机制等来实现。
2.3 习俗和传统冲突不同地区和文化的习俗和传统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例如对待婚姻、葬礼和节日庆祝的方式不同。
调解可以通过促进文化交流和解释、协商和妥协等方式来实现。
3. 资源分配导致的冲突3.1 领土争端领土争端常常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例如南海争端。
调解可以通过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介入,寻求公平和平解决方案。
3.2 财富分配不平等财富分配不平等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冲突,例如富裕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对立。
调解可以通过政策调整、财富再分配和社会公正机制的建立来实现。
4. 语言和沟通导致的冲突4.1 语言障碍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困难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调解可以通过提供语言学习机会、翻译服务和跨文化培训等来减少沟通障碍。
4.2 文化误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例如言辞的含义和非语言行为的解读。
调解可以通过促进跨文化交流、增加文化意识和教育等方式来提高理解和尊重。
5. 结论调解文明的冲突是促进多文明共存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针对不同背景和领域的冲突,我们可以采用各种调解方法,包括宗教对话、跨文化交流、政策调整和社会公正机制的建立,从而实现文化冲突的缓解和解决。
2.4 教育和知识冲突不同文化中的教育系统和知识体系可能存在冲突,例如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科学发现的理解。
调解包括开展全球教育合作、促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培养跨文化的知识和理解能力等。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碰撞与解决之道演讲稿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碰撞与解决之道演讲稿: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碰撞与解决之道”。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跨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从而推进全球共同发展。
然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碰撞经常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碰撞和解决方法。
我们需要认识文化碰撞是如何产生的。
文化碰撞是指在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所引发的冲突和矛盾。
文化碰撞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由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宗教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有时候,这些差异会显得非常明显。
比如在某些东亚国家,人们礼貌性强,有些人面对决策时会显得略显含糊,这可能会造成其他国家的人不同注意。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比较直白,说话比较直接,这可能会冒犯其他国家的人。
文化观念的不同。
不同的文化系统中,人们对于生命、自然、道德、价值、审美等问题有着不同的观念。
这些差异会直接反映到人们对于问题的看法和处理行为上。
比如在日本,人们非常重视集体主义,追求的是团队和谐,个人情感相对比较淡薄。
而在美国,人们非常强调个人主义,个人的权益与自由受到很大的保护。
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国家之间在处理问题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沟通方式的不同。
不同的文化系统中,人们还会有着不同的沟通方式。
有的文化系统中,人们习惯于比较含蓄和练习间接表达的方式。
而在有的文化系统中,人们则往往比较直接和露骨。
这种差异会导致沟通上的困惑和误解,进而引发冲突。
以上是文化碰撞产生的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下面我将谈谈一些解决文化碰撞的方法。
增强文化意识。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增强文化意识,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差异,学习和感知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电影、多听音乐,去学习其他文化系统中的内容和价值观念,来更好地融入跨文化交流中。
文明冲突及其化解之道
文明冲突及其化解之道
李敏
【期刊名称】《国际安全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文明的冲突本质上是归属不同文明的个体的冲突.个体为获取生存资源而斗争,根本矛盾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当自身不足以有效获取资源时,个体倾向于依一定方式或标准组合,文明是方式的一种.然而,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如亨廷顿想象得那样易于起冲突,存在于文明间的缓冲区域便是冲突的掣肘因素之一.缓冲区域随着文明边界的出现而出现,在宏观和微观断面上均清晰可见;它是文明间共有知识的具体表现,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混居和通婚等因素则是其形成的动力.
【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李敏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科研处,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5
【相关文献】
1.中国公共冲突的化解和治理之道——评《创造性地解决公共冲突》 [J], 李婷婷;何鉴孜
2.权变理论视角下的中学师生冲突化解之道 [J], 付春新;赵敏
3.权变理论视角下的中学师生冲突化解之道 [J], 付春新; 赵敏
4.儒家文明在化解世界文明冲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J],
5.网络价值观冲突与思政教育化解之道 [J], 曾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冲突管理到协调治理:新时代青年亚文化引领的思维转换
从冲突管理到协调治理:新时代青年亚文化引领的思维转换作者:闫翠娟来源:《理论导刊》 2019年第4期闫翠娟(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222)摘要:冲突管理思维对社会秩序的偏执性追求、对青年亚文化的过度管控,损害了青年亚文化的自运行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社会的整体文化生态。
协调治理思维主张对青年亚文化采取分类治理与分级治理相结合、宏观引导与微观规范相结合、平等互动与协商合作相结合、动态均衡与整体最优相结合的治理原则与治理方法,有助于实现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良性互动和社会整体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冲突管理;思维转换;协调治理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4-0013-07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与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建设研究”(18YJC710083);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项目“新时代青年文化发展趋势与引领对策研究”(19KDMY05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闫翠娟(1982-),女,山东潍坊人,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
青年亚文化是历史变迁的产物和时代发展的症候,是青年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反映。
它深深植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之中,关注和传达出阶级/阶层、民族、种族、性别等关系。
当前,在互联网的助力下,青年亚文化的线性发展模式被蔓状发展模式所取代,诸如粉丝文化、网游文化、弹幕文化、恶搞文化、自拍文化、Cosplay文化、快闪文化、嘻哈文化等各种风格各异、内容各异、旨趣各异的青年文化亚形态交叉并存,争奇斗艳,我国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混杂性和流变性,展现出一派众声喧哗、生机勃发的景象。
一、新时代青年集体心态的亚文化呈现青年亚文化从成年主导文化中衍生而来,是由众多风格各异、旨趣各异的亚文化形态构成的复杂体系。
台湾夏潮联合会山东教育文化参访团来山东大学访问
7月19日下午,台湾夏潮联合会山东教育文化参访团来山大访问。
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七处处长、省海联会秘书长高金玲参加访问活动。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颜炳罡为参访团作了题为《儒家文化与中小学教育发展》的讲座。
校党委统战部部长戴智章主持讲座。
戴智章对参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他说,七月热情红似火,海峡两岸一家亲,预祝参访团在山东大学的访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颜炳罡教授在讲座中首先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经历与台湾的关联,讲述了在台湾访学交流的愉快经历,列举了台湾各界知名人士与山东的渊源。
他进一步梳理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强调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
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儒家文化对促进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以及中小学教师在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推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大陆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在加强中小学教师国学教育培训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他强调,搞好中小学教育,不仅仅是中小学教师和基础教育的事情,而是全民族的事情。
这需要形成教育合力,大力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赋予其时代精神,才能对中小学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颜炳罡教授的讲解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条理清晰、幽默风趣,现场气氛热情,掌声不断。
讲座结束后,颜炳罡教授与参访团一行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团员们提出的问题。
高金玲代表省海联会感谢山大的周到安排和颜炳罡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省海联会将为继续加强鲁台之间的合作交流做出努力。
讲座开始前,参访团一行参观了中心校区校园,在领略优美的校园风光的同时,深入了解了山东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侵略与文化守卫——论19世纪后半期儒家反洋教的意义及其教训
Cultural Aggression and Cultural Defence--On the value and of Confucians' resisting foreign religions
in late 19th century
作者: 颜炳罡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求是学刊
页码: 41-46页
主题词: 儒家;基督教;法;理;文化冲突;“文化义和团”;19世纪后半期;反洋教运动;文化侵略;
文化守卫
摘要:近代中国,基督教强制性输入与儒家士绅的顽强抵制,衍生出中西两大文化'法'与'理'的冲突与张力,且由这种冲突与张力引发了一个个教案并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发生.诚然,儒家反洋教具有反抗列强文化侵略和捍卫儒教中国的双重文化意义,但由于盲目排外的'文化义和团'心态,同时也扭曲了中外文化正常交流的管道.总结这一历史教训,对于面临全球化与本土化困惑的我们,警惕强势文明文化、宗教与价值观的强制性输入和避免'文化义和团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文化冲突的根源与化解
国际文化冲突的根源与化解一、引言国际文化冲突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它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进而产生观念、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矛盾。
本文将探讨国际文化冲突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化解策略。
二、国际文化冲突的根源1.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2.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困难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3.价值观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冲突可能导致矛盾和误解。
4.宗教信仰差异:宗教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冲突。
5.权力结构:不同的权力结构可能导致不同的社会规则和行为方式,进而引发冲突。
三、化解国际文化冲突的策略1.增强文化理解:通过教育、交流和媒体等途径,增进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建立沟通渠道: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减少误解和冲突。
3.促进多元文化发展: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包容性的社会环境。
4.加强语言教育:推广多语言教育,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5.制定国际法律规范:制定国际法律规范,明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往中的权利和责任,减少冲突。
四、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一个国际化的社区中,中西方居民因为饮食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冲突。
中国居民喜欢吃米饭和蔬菜,而西方居民则更喜欢面包和肉类。
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可能导致一些误解和冲突。
为了化解这种冲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文化交流,让西方居民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其次,建立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中西方居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最后,推广健康饮食理念,鼓励居民尝试不同文化的饮食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逐渐消除饮食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案例二: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技巧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由于语言、文化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谈判双方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
《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出版
作者: 蛰泰[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哲学动态
页码: 32-3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8期
主题词: 收录文章;现代转化;创造性转化;中国儒学;创新性发展;人格养成;儒家文明;济南出版社;
摘要:颜炳罡著《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一书于2020年3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
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作者认为:中国儒学以人为本,追求天人合一、经世致用,是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系统;继承与发展是当代中国儒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由小众到大众、由知到行、由伦理规范向信仰、由区域性向全球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儒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该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价值研究”,收录文章有:《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特征及其“转化创新”的方式》《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家文明》《儒学与人类文明相处之道》《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当代儒学创造性转化的四种方式与路径》《儒家思想与当代环境意识》等。
下篇主题为“孔子思想及其影响”,收录文章有:《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成因》《孔教运动的由来及其评价》《孔子“道”的形上学意义及精神价值》《孔子的“德治主义”与政治文明》《论孔子的仁礼合一说》《儒家:爱的艺术》《儒学与人格养成》等。
这些文章梳理了中国儒学现代转化的求索历程以及中国儒学的“三期发展”,深刻阐明了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仍处在不断新生和完善的过程中,并提出了儒学未来发展应该关注的问题。
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颜炳罡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 孔子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理论原型的奠基人.孔子研究是建国以来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孔子评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术界对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评价.
【总页数】4页(P9-11,35)
【作者】颜炳罡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家文化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的回顾和展望——"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研论会综述 [J], 杨峻岭
2.近五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 "人神之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洪树华;宁稼雨
3.五十年来中国小型构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宋鸿林
4.法理学的回顾与展望——建国五十年来法理学研究的经验与教训 [J], 朱俊强;费世军
5.五十年来民国救灾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武艳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掘《尚书》思想打造德治乡村
发掘《尚书》思想打造德治乡村
颜炳罡
【期刊名称】《戏剧丛刊》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借助于作为主持人的权利,我来简单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刚才孟祥才老师说《尚书》是政治治理之书,我很赞同。
这是《尚书》思想的主体之所在。
但是作为上古之书,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尚书》的意义又不仅限于此,它同时也包含着中华民族道统的根源。
它既是哲学观念的源头,也是治国的根本大法;既是齐家之道,也是修身立德之基。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颜炳罡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尚书》德治思想略说 [J], 江曦
2.《尚书》德治思想略说 [J], 江曦;
3.发掘《尚书》思想打造德治乡村 [J], 颜炳罡;;
4.《尚书·周书》中的周公德治思想研究 [J], 申焕
5.《尚书》德治思想 [J], 王润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冲突”与化解之道颜炳罡
刊发时间:2010-07-28 08:00:00 光明日报
一部人类史,既是人类合作、互助的历史,又是人类冲突、对抗的历史。
文化、文明、宗教形成之后,这种冲突提升到新层次即心灵或精神层次。
人类文明或宗教冲突的历史说明,冲突与对抗既可以发生在跨文明或跨宗教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文明乃至同一宗教内部。
在西方世界,文明冲突乃至十字军东征这样的宗教战争
一再发生,反观中国文明或曰儒教文明虽也有“法难”或“教案”,然而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原因何在?
显然,这是由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思考问题、传教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基督教文化注重纵向的人神关系,而相对忽略了横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儒家文化虽然也注重究天人之际,但其纵向天人关系服务于或服从于横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人何以应对超越而绝对的上帝成为思考问题的重心,由此而形成了西方文化中的契约精神、法的精神。
而儒家强调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而形成一套相处的艺术,是生活的智慧和一种软的、充满温情的人文氛围。
不可否认,在一定意义上说,儒家是一种普世主义的文化,故而“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中庸》)基督教同样是普世主义的,所谓“叫一切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耀归于父神。
”(《腓立比书》)因儒家文化是普世的,所以它攻异端,辟邪说,卫圣道,不过,儒家普世只是要求世人都应该“尊亲”,而没有要求世人都必须“尊孔”,因而它是柔性的。
正因它是柔性的,所以它没有形成制度化的宗教裁判所,更不会因教义不同而发生宗教战争。
而基督教坚持上帝是唯一真神,“教外无救赎”的教义,其普世主义是刚性的。
就推广方式言,儒家文明坚持“礼闻来学,未闻往教”;而基督教一贯奉行积极的传教政策,将传教视为教徒的使命。
消极的推广政策,虽有以人文化成天下的担当,但没有借助武力强行推销自己价值观念具体的举措。
相反,它要求“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积极的传教政策,耶稣告诉他的门徒“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马太福音》第24章)甚至要求基督徒“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
”(《提摩太前书》第6章)
当今世界,文明冲突、宗教冲突的危险正在加剧,各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都在寻求人类文明免于毁灭之道。
19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通过了《世界伦理宣言》,1997年,联合国科教组织成立了“普遍伦理计划”,孔汉思继而起草了《人的责任之世界宣言》。
在这些跨文化的对话中,我们认为儒家思想对化解宗教间的冲突,促进世界和谐会有一定帮助。
首先,儒家的“恕道”是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金律”。
恕道就是仁道或者是仁的实现之道,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世界伦理宣言》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通于生活的所有领域——家庭与社区、种族、国家与宗教的不可取消的、无条件的规范。
”又被称“金律”。
“金律”就是孔子的恕道。
文明冲突、宗教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强势文明或宗教借助国家强权不顾他国人民的意愿,强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等所致,即“己所欲,施于人”所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对治此种症结的良药。
其次,“和而不同”实现人类不同文明和谐共存良方。
和同之辨是中国哲学的古老辨题,史伯曾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并赋予和同之辨以价值意义和人文精神。
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孔子将和同之辨与君子小人之辨联系起来,使和同由描述式的论说转变为价值上评判,这是孔子对和同观念的新发展。
自此以后,“和”、“中和”、“太和”成为儒家学者的追求。
“和而不同”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并存是必然的,合理的,世界因不同事物的存在而充满
生机和活力,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事物了,这种事物也不能存在了,世界也就枯寂了。
对世界和平的最大挑战不是因为文明与宗教的多样性,而是文明或宗教背后强烈的“求同”而不“存异”的独断主义或排他主义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己所愿,可施于人”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的支配下必然导致政治的单边主义乃至强权政治,走向文化帝国主义或曰文化殖民主义。
站在和而不同的角度,审视文化普遍主义,它不仅是危险的,而且是不道德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世界完全附和了某一种文明,就是陷全人类于不义。
任何一种经人类伟大的心灵创造的、并经过长期历史演进证明能与时俱进的文明或文化,都具有内在、不可代替的价值。
这些文化或文明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着人类某一特定区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体现着人类的尊严、良知和价值。
对伟大文化的持守,既是人类文化发展之必然,也是人类道德所应然。
当然,和而不同决不意味着文化部落主义,更不等同于固步自封,相反,和而不同是一开放、生生不息的文化观念。
这一观念是人类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实现和平共存之良方。
最后,“共育并行”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最高理境。
推己及人的“恕道”,“和而不同”处世之法是人类文明多样存在之保障,而人类多样文明的共育并存,充量发展,才应是人类不同文明实体的共同追求。
这就是儒家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任何一种文明独步天下、称霸世界都将成为不可能,它结束了那种“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并行不悖,和谐共存是未来世界的应有之局。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