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系统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部凹陷,由筛骨的筛板构成,板上有许多筛孔,为嗅丝通 过。 • (2)颅中窝 • 由蝶骨和颞骨构成。容纳大脑半球颞叶。窝中央是蝶骨 体(鞍状称蝶鞍)。蝶鞍中央称垂体窝。其前方两侧有视 神经孔,外侧为眶上裂(与眶相通),有动眼神经、滑车 神经、眼神经和展神经通过。眶上裂后方,蝶鞍的两侧, 由前后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上颌神经、下 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通过。 • (3)颅后窝 • 由枕骨和颞骨构成。容纳小脑、桥脑和延髓。窝的前壁中 间部有斜坡,承托桥脑和延髓。前外侧颞骨后面有内耳门, 面神经和位听神经通过。窝中央有枕骨大孔。颈静脉孔有 乙状窦(出颅即为颈内静脉)和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 神经通过。
各椎骨之间借助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相连 1)椎间盘:椎间盘是相邻二椎体间的纤维软骨板,盘周围
为纤维环。起弹性垫作用,还可增加脊柱运动的幅度。
• 2)椎骨间的韧 带
• 椎骨间有坚强的 韧带,把相邻的 椎骨连在一起。 在椎体的前方及 后方,有纵贯脊 柱全长的前、后 纵韧带。在了相 邻的椎弓之间、 横突之间和棘突 之间都有韧带。
颅的前面
• 1)眶 • 容眼球及其附属
装置。有视神经 孔通颅腔;眶口 向前,眶上壁为 颅前窝底;眶内 侧壁邻接鼻腔的 筛窦,眶下壁主 要是上颌骨,邻 接上颌。
• 骨性鼻腔
• 位于两眶及左右之间。鼻腔被鼻中隔骨部分为左右二,左右鼻 腔都有上壁、下壁、内侧壁及外侧壁。
• 鼻腔上壁主要由筛骨(筛板)和蝶骨体下面构成。下壁由硬腭 构成,内侧壁即鼻中隔骨部,由筛骨(垂直板)和犁骨构成。 外侧壁可见三个骨性突起,自上而下分别为上、中、下鼻道。
3.上肢主要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 1)肩关节 • 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
成。 • 结构特点: • (1)属球窝关节,关节头大,关节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尾骨由3~4块尾椎融合而成,上端接骶骨,下端游离。
(二)胸骨
胸骨柄
胸骨 胸骨体
剑突 胸骨柄上缘中间凹陷,称颈静脉切迹。 柄和体连结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 可作为临床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骨学
(三)肋
肋(risb)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 对。
第1~7对肋前端与胸骨连接,称真肋。 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 肋。其中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依次连 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常作为确定肝、 脾位置的标志。 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腰椎
椎体粗大,椎孔呈三角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之间 的间隙较宽。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骶骨
骶骨呈三角形,底向上,与第5腰椎相连。岬是产科测量骨盆上口的重 要标志;骶角是骶管麻醉的标志。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5)尾骨
第2颈椎又称枢椎,椎体上面有向上的齿突 与寰椎相吻合。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
第2~6颈椎的棘突短,末端分叉。
第一节 骨学
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 且呈结节状隆起,在体表易触及,是临床 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定穴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2)胸椎
椎体呈心形,椎孔小而圆,椎体两侧面后部有肋凹,横突末端前面有横 突肋凹,棘突较长且向后下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由骨、关节和 骨骼肌组成,对人体起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全身各骨借关节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 活动支架,在运动过程中,骨起杠杆作用,关 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

系统解剖学第2章 运动系统 骨学

系统解剖学第2章 运动系统  骨学

颈椎
胸椎
腰椎
4.骶骨:由5块骶椎在16岁左右融合而成。
呈三角形,分底、体、尖,前、后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有4条横线 和四个骶前孔。后面凸,有四个骶后孔,中部有骶管,并与骶前孔和骶后孔 相通,骶管下端敞开叫骶管裂孔。骶骨体上面前缘突出,叫岬。两侧及关节 面,叫耳状面。
骶管裂孔为骶管麻醉的注入通道;岬为妇产科测量女性骨盆的标志
颅骨 (23块)
面颅骨
双: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 腭骨、下鼻甲
(15块) 单:犁骨、舌骨、下颌骨
另:左、右耳内各有三块听小骨,参与声波传导。颅骨共29块
功能: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
脑颅:8块
额骨 顶骨
位于颅的后上部,
蝶骨
内有颅腔,容纳脑
•顶骨 2
•颞骨 2
•额骨 1
腰椎5块 骶骨1块 尾骨1块
二、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短圆柱状,主要负重部位
,椎体在垂直暴力作用下,易发
椎 生压缩性骨折。

分部:椎弓根、椎弓板
椎弓
7个 突起
1个棘突 1对横突 1对上关节突 1对下关节突
椎孔:由椎体和椎弓围成, 椎孔共同构成椎管(容纳脊髓)。
椎体
椎弓根 椎孔 椎弓板
横突
棘突
椎下切迹
A
B
C
2.胸椎:12块,和12对肋相连接,连接处称肋凹
椎体呈心形; 有上、下肋凹和横突肋凹; 棘突长,伸向后下方,呈叠瓦状。
横突肋凹 棘突
上肋凹 下肋凹
3.腰椎
椎体:粗大,负重大(肾形)
椎孔(三角形)
棘突呈板状近似水平后伸,
椎间隙宽大,有利穿刺进针

201502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章 运动系统)

201502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章  运动系统)

二、全身骨骼肌的配布概况 (一)头肌:分表情肌和咀嚼肌。 (二)颈肌:分颈浅肌群(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 肌群。
(三)躯干肌 1.背肌: 浅群:斜方肌和背阔肌; 深群:骶棘肌等 2.胸肌: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内外肌 3.膈肌: 4.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四)四肢肌 1.上肢肌 (1)上肢带肌:三角肌 (2)上臂肌 前群:肱二头肌、肱肌; 后群:肱三头肌 (3)前臂肌:分前后两群 (4)手肌:位于手掌侧
美女——美到骨子里的女人
髂结节
髂后上棘
髂嵴
髂前上棘
弓状线
耻骨梳 髋臼 耻骨结节
坐骨大切迹 坐骨棘
坐骨结节
闭孔 耻骨联合面
坐骨小切迹
男女骨盆的区别
大转子
(二)自由
下肢骨
股骨头 股骨颈 小转子 臀肌粗隆
1.股骨
为大腿骨, 是人体最长、 最结实的长 骨,约为 1/4 身 高 , 分一体两端。
粗线
跟骨
距骨
骰骨 足舟骨 楔骨 跖骨
趾骨
美丽的大脚
足弓
第二节 骨骼肌
一、概述 (一)肌的形状与构造 形状: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构造:包括肌腹(由骨骼肌纤维构成) 和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我俩最浪漫的事
骨 骼 肌 肌 腹
肌 腱
肌细胞 神经 结缔组织膜 血管
肌腱
(二)肌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骨路肌一般附着于邻近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间 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收缩时使两骨彼此位置移动而产生关 节的运动。 肌在运动中比较固定的一端称起点,活动较大的一端称 止点。 全身骨胳肌大都跨过关节配布在骨骼周围,配布方式与 关节运动轴有关,即在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侧配布有两组作用 相反的肌,这两组作用相反的肌互称为拮抗肌,如运动时关 节的肌有两组,一组在肘关节前方为屈肌组;另一组在肘关 节的后方为伸肌组。这两组肌的作用互相对抗又互相依存, 在神经系统支配调节下,彼此协调,相辅相成完这样准确的 动作。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二章运动系统

• 2.胸肌: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 • 位于胸廓前上部浅层的胸大肌和深层的胸小肌 使上臂内收,内旋,协助深吸气。位于肋骨之间 的肋间肌是呼吸肌;肋间外肌的作用是提肋(吸 气)。肋间内肌的作用是降肋(呼气)。 • 3.膈肌:为向上膨隆的圆顶形阔肌,位于胸腔、 腹腔之间。膈肌收缩时膨隆的圆顶下降,扩大胸 腔,助吸气;松弛时圆顶复位,胸腔缩小,助呼 气。膈肌与腹肌同时收缩,能增加腹压,协助排 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膈上有三个裂孔,分别 为食管、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等器官通过。
• 二、骨连接 •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连 接的结构称骨连结,分直接连结和间接连接两大 类。 • 直接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膜(如 颅顶骨之间的缝)或软骨(如椎骨之间的椎间盘) 直接连结,其间无间隙,特点是活动幅度小或不 能活动。 •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由相邻的骨之间借结缔组 织构成的囊相连。相对的骨面(关节面)之间有 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特点是活动幅度较大。 关节是人体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关节 如同枢纽,作成杠杆装置的支点,骨骼以关节为 轴心,在肌肉牵动下产生运动。
• (一)骨的形态 • 骨的形态不一,一般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 及不规则骨四类。 • 1.长骨:长骨呈长管状,中部细长称骨干,两端 膨大称骺。主要分布在四肢,如肱骨、股骨等。 在肢体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 2.短骨:短骨呈立方形,位于连结牢固、 • 运动较复杂的部位。主要分布在手和足,如腕骨 和跗等。 • 3.扁骨:扁骨较宽呈板状,它主要构成容纳重要 器官的腔壁,对腔内器官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如 头颅的顶骨和骨盆的髋骨等。 • 4.不规则骨: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脊柱上的 椎骨等。
• 4.腹肌 • 腹肌位于上胸廓下缘与骨盆上缘之间,构成腹壁。 腹前壁正中线两侧有一对纵行的腹直肌,其两侧 是三层阔肌,即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其作用是可使躯干前屈侧屈或左右回旋。腹肌围 成腹腔,收缩时增加复压维持腹部脏器的位置, 并协助呼吸、排便、呕吐、分娩、咳嗽等。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二章运动系统一、名词解释1.关节2.胸骨角3.翼点4.椎间孔5.界线6.腹股沟韧带7.腹股沟管二.填空题1.运动系统由、和三部分组成。

2.根据形态可将骨分为、、和。

3.骨的构造由、和构成。

4.骨髓分为和。

临床需检查骨髓时常用的穿刺部位是和等处。

5.骨连结的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6.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关节的辅助结构有和。

7.关节囊的外层称___________,内层称___________,能分泌滑液的是_________。

8.关节的运动形式有、、和。

9.躯干骨包括、和,它们借骨连结构成________ 和。

10.椎骨由前方的和后方的构成。

11.由椎弓板上发出7个突起,向后的是,向两侧的是,向上的是,向下的是。

12.胸骨自上而下由、和三部分构成。

13.两侧肋弓在中线构成向下开放的角,叫________角,角内夹有____________。

14.椎骨间借、和等连结。

15.连结椎骨的韧带分长、短两类,长韧带有、和,短韧带有和。

16.脊柱侧面观有4个生理弯曲,其中和突向前,和突向后。

17.胸廓上口由、和围成。

18.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称为。

19.吸气时,胸廓各径,胸廓容积。

20.既参与颅盖构成,还参与构成颅底的骨有、和。

21.颅可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前者由___________块颅骨构成。

22.颅顶面可见3条缝,额骨与两顶骨之间的缝是,左右顶骨只间的缝是,两顶骨和枕骨之间的缝是。

23.新生儿颅囱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4.颅底内面观,在蝶骨体外侧有3对孔,由前向后依次是、和25.鼻腔周围颅骨内含气的空腔称,包括、、和。

26.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与颞骨的和构成。

27.肩胛骨有三个角,外侧角膨大称,上角与对应,小角与对应。

28.全身运动幅度最大.最灵活的关节是__________。

29.肩关节由和构成。

30.肩关节的特点是:大,小而浅,薄而松弛。

第五单元第二章.运动系统的组成

第五单元第二章.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动系统的组成
所属章节:人教版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试用人群:学生
德安二中生物课题组 晏光远
运动系统的组成

想一想,以上这些动作是靠哪些结构完成的?如果膝关 节和肘关节受伤了,还能完成这些动作吗?为什么发生骨折 或肌肉拉伤,相应的部位不能正常运动?

观察家兔的骨骼,试着在自己的上肢和下肢找一找相应的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示意图

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 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肌腹和肌腱组成骨骼肌。
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与骨之 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 为骨骼肌。

《解剖学基础》运动系统 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运动系统  ppt课件

(二)自由上肢骨
肱骨、桡骨、 尺骨、腕骨、 掌骨、指骨。
1.肱骨humerus
大结节
肱骨头 小结节
外科颈
大结 解节剖颈
肱骨 体
桡神 经沟
上端:肱骨头、解剖颈、
大结节、小结节、
外科颈。
外上髁
干:桡神经沟、三角肌粗隆 肱骨小
冠突 窝 内上髁
鹰嘴窝 外上髁
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头 内上髁、外上髁、
肱骨滑车 尺神经沟 肱骨滑 车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椎骨
椎弓根
椎弓 椎弓板
椎体
椎弓根 椎上切迹
椎下切迹 上关节突(2) 下关节突(2) 横突(2) 棘突(1)
椎弓板
椎孔
椎孔 上关节突
横突
棘突
椎体 椎弓根
椎弓板
2.各部椎骨的特征 (1)颈椎:有横突孔,棘突短末端分叉 横突孔
棘突
椎体
上关节突 椎孔
寰椎:无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 枢椎:有齿突
腹股沟(海氏)三角
腹直肌外 侧缘,腹股沟韧 带和腹壁下动脉 围成的三角区。
腹股沟韧 带
腹股沟管深 环
弓状线
腹直肌 腹壁下动脉
股动脉 股静脉 腹股沟(海氏)三角
精索
输精 管
如腹腔内容经腹股沟管腹环进入腹股沟管,再经皮下环 突出,构成腹股沟斜疝。而从海氏三角处膨出,则为腹股沟 13 直疝。
(五)会阴肌 肛门外括约肌

` (二)胸肌
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肋间肌
前 锯 肌
翼状肩
肋间肌
• 肋间外肌:位于各肋 间隙的浅层,能提肋 助吸气。
• 肋间内肌:位于肋 间外肌的深面,可 降肋助呼气。

第二章运动系统(骨)

第二章运动系统(骨)

寰椎: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 枢椎:有齿突。
齿突
寰椎
前弓 侧块
后弓
枢椎
颈椎小结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 ①椎体较小。 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 ③棘突末端分叉。 ④特化颈椎有: 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
呈环形,又称寰椎。 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
枢椎。 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
记忆口诀 颅顶借缝连结紧 三缝名为冠矢人 婴颅骨化未完成 缝间膜闭叫颅囟

额骨
顶骨
顶骨

(2)颅底内面观
1)颅前窝:筛板 2)颅中窝: 垂体窝、蝶鞍、视神经管 圆孔、卵圆孔、棘孔 3)颅后窝: 枕骨大孔、枕内隆凸
视神经管 破裂孔 颈静脉孔 枕骨大孔
筛孔 筛板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内耳门 舌下神经管
记忆口诀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三)躯干骨的连结
(1)脊柱侧面观 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 腰曲、骶曲。这些弯曲增大了脊柱 的弹性,对人体的重心稳定和减轻 震荡有重要意义。其中,颈腰二曲 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后。
记忆口诀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 承受压力密相关 后观棘突一条线 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 胸骶弯曲凸向后 颈腰二曲凸向前
末端有肋头,
内面下缘处有肋沟. (2)肋的连结 1)肋的后端连结于胸椎 2)肋的前端连结不尽相同 ①第一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柄
②第二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角
记忆口诀 一肋连于胸骨柄
二肋对角标志明 三至七肋与体连 八至十肋成肋弓
③第3~7肋借肋软骨与胸骨体相 十一十二称浮肋
枕内隆凸
颅前窝骨折 常累及额骨眶板和筛骨,引起的出血经前鼻孔流出;或 流进眶内,眶周皮下及球结合膜下形成瘀血斑,称之"熊猫"眼征

(正常人体结构学)第二章 运动系统-骨学

(正常人体结构学)第二章 运动系统-骨学
13
四、骨的发生和生长(自学)
14
骨的生长发育变化动画
15
填空 1、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骨主要由()、()和()等构成。 3、骨髓可分为()和()两种。
简答 1、以长骨为例说明骨的构造
16
各论
一、躯干骨 二、上肢骨 三、下肢骨 四、颅 骨
17
会描述躯干骨的组成;胸骨的分部 及胸骨角的概念;
鳞部 乳突 鼓部
50
5、筛骨(自学)
筛骨在蝶骨的前方及左右两眶 之间,构成鼻腔的顶和颅腔的底。 在额状切面上呈“巾”字形,分 为3部。骨内含有若干含气的空腔 称筛小房,又称筛窦。
筛板:构成鼻腔的顶,中央有 向上突起的鸡冠,两侧有许多筛 孔,有嗅丝通过。
垂直板:自筛板正中向下突入 鼻腔,构成骨性鼻中隔的上部。
21
(2)(分离)椎骨的一般形态
前体后弓中为孔,加上七突是椎骨。
前 体———椎体vertebral body 后 弓———椎弓vertebral arch 中为孔———椎孔vertebral foramen
棘 突一个 七 突 横 突一对
上、下关节突各一对
22
前体——椎体
位于椎骨的前方正中,呈短圆柱状。 表面为薄层骨密质, 内部为骨松质。
筛骨迷路:上、中鼻甲。
51
6、上颌骨 (自学)
位于颜面中央,分1体和4 个突起。构成鼻腔侧壁、口腔 的顶以及眶下壁的大部。
7、腭骨 (自学)
位于上颌骨的后面,呈“L” 形,构成骨腭和鼻腔外侧壁后 部。
52
(三)颅的整体观 (在实验室自学为主)
(1)颅顶(即颅盖) ①颅底内面观
(2)颅底 ②颅底外面
23
后弓——椎弓是附在椎体后方两侧的弓状骨板。

解剖学基础第二章《运动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二章《运动系统》PPT课件

2)关节的辅助结构: 适应部分关节的特殊功能需要而出现,对增加关节的灵话性和稳固性都有重要
作用,如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等。
(3)关节的运动: 关节的运动与关节面形态有密切关系,有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及
环转等运动形式。
二、全身骨及其连结
(一)躯干骨及其连结
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和肋,共51块。它们借骨连结构成脊柱和胸廓。
在体表能看到或摸到的骨和骨骼肌的隆起或凹陷,称为体 表标志。它们对于确定内脏器官的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述
骨是一种器官,主要由骨组织构 成,坚硬,有丰富的血管、淋巴 管及神经。
(一)骨的分类
成人共有206块骨,
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 肢骨3部分。 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 和不规则骨。
短韧带包括椎弓板之间和各突起之间 的连结。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 板间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后壁,并 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棘间韧带位于相邻各棘突之间短韧带。 故临床上行腰椎穿刺时,除穿过皮肤 和皮下组织外,还需依次经过棘上韧 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等。
3)关节: 主要有关节突关节和寰枢关节。
1.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和尾骨1块,椎骨由椎体和椎弓两
部分组成。 椎体呈短圆柱状,椎弓呈半环形,连于椎体的后外侧,两者共同围成椎孔。所有椎
骨的椎孔相连构成椎管,管内容纳脊髓。椎弓分为连结椎体的椎弓根和宽阔的椎弓板 两部分。椎弓根的上、下缘分别称椎上、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 孔内有脊神经通过。椎弓板上有7个突起,即向后方伸出的棘突;向左右伸出的横突;椎 弓上、下方各伸出一对突起,即上、下关节突。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2章 运动系统(肌学)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2章 运动系统(肌学)

(二)颈深肌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前斜角
肌、中斜角肌两者之 间构成斜角肌间隙, 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通过。
第三节 躯干肌
一、背肌
(一)背浅肌 斜方肌:为项背部三角形扁肌,作用于肩胛骨。全部肌收缩
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背阔肌:为胸侧部和背下部阔肌,作用于臂。可使臂内收、
腹外斜肌 :腹前外侧 壁扁肌,肌束由外上斜 向内下(类似手插口袋 )。
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 深面,肌束由外下呈扇 形向内上。
腹横肌 :腹内斜肌深 面,肌束呈水平方向。
(二)后群 腰方肌 腰大肌
四、腹肌
(三)腹肌的肌间结构
1.腹部局部结构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的鞘 状结构,位于腹前外侧壁的 三层扁肌的腱膜构成。
一、上肢肌
(二)臂肌 前群:主要有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等。
肱二头肌:两个头,作用于肘关节。可屈肘关节及前臂旋 后。 后群:为肱三头肌,三个头,作用于肘关节。可伸肘关节

一、上肢肌
(三)前臂肌 前群:共9块,浅层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
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图 2-4),深层包括拇长屈肌、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
3.后群:浅层为小腿 三头肌,以跟腱止于跟 骨。深层有趾长屈肌、 长屈肌和胫 骨后肌。
(1)内翻足的肌:胫骨 前肌和胫骨后肌
(2)外翻足的肌:腓骨长 肌和腓骨短肌
二、下肢肌
(四)足肌 足背肌:较薄弱,包括有 母短伸肌和趾短伸肌。作用分别为
伸 母指和第2~4趾。 足底肌:与手肌配布相似,分内侧、外侧和中间三群。内、外
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 ,由两侧三层扁肌的腱膜交 织而成。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 内侧半上方,是肌及筋膜间 的斜行裂隙,长约4~5cm, 有四壁、两口。

人体解剖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系统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是支撑和运动人体的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3.能够描述和识别常见的骨骼、肌肉和关节【教学内容】1.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系统,由骨骼和附属结构组成。

骨骼分为轴骨和附属骨。

轴骨主要包括头骨、脊柱和胸廓,附属骨包括四肢和骨盆。

轴骨和附属骨的结构和特点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

2.肌肉系统肌肉系统与骨骼系统密切相关,它由肌肉、肌腱和肌膜组成。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位于骨骼上,负责身体的主动运动;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控制器官的收缩和功能;心肌位于心脏中,主要负责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泵送。

3.关节系统关节是连接骨骼之间的结构,它具有保护骨骼、提供运动的功能。

常见的关节类型包括滑动关节、球-and-socket关节、转动关节和骨-骨连接。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2.示范法:通过解剖模型和图示,向学生展示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帮助学生识别和描述它们。

3.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解剖实验,观察和分析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评价】1.平时评价:课堂表现、习题答题情况、实验报告等。

2.考试评价: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1.教具:解剖模型、骨骼模型、骨骼图、肌肉图等。

2.实验室设备:手术刀、手术刀片、解剖钳、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人体骨骼图和肌肉图,激发学生对运动系统的兴趣。

2.知识讲解根据教学资源,向学生详细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重点解释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并与生理功能进行关联。

3.示范和实践操作提供外骨骼模型和肌肉图,向学生展示和解释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运动系统骨骼肌介绍

运动系统骨骼肌介绍

胸锁乳突肌 颈 阔 肌
特点: 属于皮肌,位于颈部浅筋膜中, 侧,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内侧段,止 起至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止 于颞骨乳突。
于口角和面部皮肤。 颈肌 功能:单侧收缩,使头屈向同侧,面转
作用: 向对侧收缩时牵引口角向下,使颈部 ;两侧收缩,头向后仰。 皮肤出现皱褶。
Page 13
第二章 运动系统——骨骼肌
Page 2
一、骨骼肌概述
●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绝大多数附着于骨骼,少数 附着于皮肤的又被称为皮肌。全身共有600多块骨骼肌。 ● 骨骼肌细胞构成骨胳肌组织,每块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组织构 成,外包结缔组织膜、内有神经血管分布。骨骼肌收缩受意识支配, 故又称“随意肌”。 ● ●
②大腿肌
围。
肢带肌,分布于髋 关节周围,运动髋 后群伸肌 关节。 :臀大肌、臀中肌、
2.下肢肌
③小腿肌
特点:下肢肌适应 支撑和移动身体, 则强大有力,数目 较少。
后伸肌:股二头肌、半腱肌、 半膜肌、大收肌
和骨间膜的前面;外侧群 趾肌 附于腓骨的外侧;后群位 于胫骨腓骨和骨间膜的后 后群:屈膝、屈踝关节和屈趾肌 面。 特点:足背肌较薄弱,主 外侧群:足外翻肌 要起伸趾作用,足底肌配 布情况与手掌肌相似,主 足背肌、足底肌 要起运动足趾和维持足弓。
Page 3
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其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
(一)肌的分类

肌按外形可分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短肌
长肌
Page 4
阔肌
轮匝肌
(二)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 在肌肉周围有一些协助肌肉活动的结构,称为肌肉的辅助结构。主要的有筋膜、腱鞘、滑液囊、籽骨和滑车等。

人体解剖生理学《运动系统》医学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运动系统》医学PPT课件
基本结构:关节面:凸面为关节头,凹面为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附着于关节面周缘的骨面上, 包围 整个关节并可分为内外两层;
关节腔:关节囊所围成的腔,里面含有少量滑液,有润滑和 营养关节软骨的作用。
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连接相邻两骨的致密结缔组织,分为囊内韧带和囊
外韧带,有增加关节稳固性及限制关节运动的作用。 (2)关节盘:是两关节面间的纤维软骨板,呈圆形,中间稍薄,
三、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
• (一)颅骨:
• 颅由23块颅骨构成(除3 对听骨)。除下颌骨和舌 骨外,都彼此借缝或软骨 牢固地结合,保护头部器 官。
• 颅的组成
• 1.脑颅
• 脑颅位于颅地后上方,构 成颅腔,保护着脑。组成 脑颅的骨有8块:额骨、 枕骨、蝶骨、筛骨各1块; 顶骨、颞骨各2块。
• 1.颅盖
颅的整体观
• 1)颅盖由成对的 顶骨、颞骨和不成 对的额骨、蝶骨和 枕骨构成。
• 在额骨与顶骨之间, 有冠状缝;左右二 顶骨之间有矢状缝; 枕骨与顶骨之间有 人字缝。
• 2)颅盖内面 凹陷, 在正中线的后端有 一隆起,称枕内隆 凸。
• 婴儿颅骨(示上面观和侧面观)
颅底
• 1)颅底内面 • (1)颅前窝 • 主要由额骨和筛骨构成。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窝的中
骨胶原纤维 有 机 质
粘多糖蛋白
磷酸钙 无 机 质
碳酸钙
韧性和弹性
硬度和脆性
二、骨连结
• 骨连结的形式 •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
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组织相连接,称 直接连接。 • 纤维连接:两骨借 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相连接,中间无 腔隙。
(一)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腔隙,活动性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骨 26块 块 躯干骨 51块 块 肋骨12对 肋骨 对
胸骨1块 胸骨 块
©2009 吴中华
四 肢 骨 上肢骨( 块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下肢骨( 块
©2009 吴中华
颅骨( 块 颅骨(29块) 面颅15块 面颅 块
脑颅8块 脑颅 块
听小骨6块 听小骨 块
©2009 吴中华
第二节
©2009 吴中华
3. 关节的辅助结构 ①韧带 ligaments ②关节盘 articule disc 缓冲外力对关节的冲击。 缓冲外力对关节的冲击。 关节面间接触更为适合。 关节面间接触更为适合。
©2009 吴中华
4.关节的运动形式 . (1)屈和伸 ) (2)内收和外展 ) (3)旋转 ) (4)环转 ) 三、骨骼的分部与组成 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各骨以骨连结互相结合构成骨 块骨, 正常成人共有 块骨 按部位不同,可分为躯干骨、四肢骨和颅骨三部分。 骼,按部位不同,可分为躯干骨、四肢骨和颅骨三部分。 躯干骨(脊柱、肋骨、胸骨) 躯干骨(脊柱、肋骨、胸骨)(51块) 块 上肢骨( 块 上肢骨(64块) 人体骨 四肢骨 下肢骨( 块 下肢骨(62块) 颅骨( 块 颅骨(29块) ©2009 吴中华
©2009 吴中华
躯 干 后 面
斜方肌
背阔肌 肌 群 竖脊肌
棘 肌最长肌髂肋肌源自©2009 吴中华三角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旋前圆肌 前臂后肌群 掌长肌 肱桡肌 桡侧腕 屈肌 鱼际肌 尺侧腕屈肌 小鱼际 ©2009 吴中华
髂腰肌
臀大肌
阔筋膜 张肌 缝匠肌 半膜肌 股二头肌 股四头肌 半腱肌
腓肠肌头 ©2009 吴中华
(二) 肌的辅助结构 二 1. 筋膜 fascia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深筋膜 deep fascia 2. 腱 鞘 synovial bursa
©2009 吴中华
二 、全身骨骼肌的配布概况
肌 躯 干 前 面 肌 群 肌 肌 肌 肌
©2009
胸小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3.肌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肌的起止点、 起止点: 起止点:通常把靠近身体正中线的或肢体近侧端的肌附着 点称为肌的起点 把另一端的附着点称止点 起点; 止点。 点称为肌的起点;把另一端的附着点称止点。 肌的配布特点:与人体直立姿势、行走、 肌的配布特点:与人体直立姿势、行走、劳动及身体重 心位置有关。 心位置有关。 作用: 作用:一切复杂运动总是由作用不同的肌群在神经系统 的统一支配下协调实现的。 的统一支配下协调实现的。 ©2009 吴中华
2.关节的基本结构 .
关节面软骨) (1)关节面(关节面软骨) ) artcular surface
(2)关节囊 ) articular capsule 结缔组织的膜性囊。 结缔组织的膜性囊。 外层- ①外层-纤维层 内层- ②内层-滑膜层
腔内负压) (3)关节腔(腔内负压) ) Articule cavity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概述
第二节



©2009 吴中华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以及骨骼肌组成。骨通过骨连结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以及骨骼肌组成。 互相连结在一起,组成骨骼。 互相连结在一起,组成骨骼。 运动系统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 运动系统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但它在神经系统 调节下进行活动。 调节下进行活动。
-、肌的形态与功能 (一)肌的形态与构造 1. 形态 长 肌 短 肌 扁 肌 轮匝肌

骼 肌
©2009 吴中华
2. 结构 肌腹 肌腱 肌腹主要由横纹肌纤维组成。 肌腹主要由横纹肌纤维组成。 位于肌腹两端, 位于肌腹两端,主要由平行的胶原纤 维束构成, 维束构成,肌肉一般以肌腱附在骨骼 是力的传递结构。 上,是力的传递结构。
胫骨 前肌
小 腿 三 头 肌
©2009 吴中华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 二、骨的连结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组织相连,构成骨连结。 骨组织相连,构成骨连结。 1. 骨连结的形式 直接连结 是由结缔组 织膜( 织膜(如颅顶骨之间的缝 或软骨( )或软骨(如椎体之间的 椎间盘)直接连结, 椎间盘)直接连结,其间 无间隙。 无间隙。 滑 膜 关 节 synovial joint 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 其间具有腔隙。 结,其间具有腔隙。简称 为关节。 为关节。 ©2009 吴中华
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概述
-、骨的形态和构造 骨(bone)是一个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是一个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1. 骨的形态: 骨的形态: 长骨( 长骨(long bone) ) 短骨( 短骨(short bone) ) 骨的分类 扁骨(flat bone) 扁骨( ) 不规则骨(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吴中华 ©) 2009
长骨 骨干 diaphysis 骺 epiphysis 骨髓腔 medullary cavity 短骨 呈立方形 扁骨 较宽呈板状 不规则骨 骨的表面形态: 骨的表面形态: 骨的表面有孔、 骨的表面有孔、管、 裂凹、 裂凹、窝和突起等结构 特点。 特点。 ©2009 吴中华
2. 骨的构造
⑴骨质 分为骨密质 和骨松质两种形式: 和骨松质两种形式:骨密 质坚硬,抗压、 质坚硬,抗压、抗扭曲力 构成骨的外层; 强,构成骨的外层;骨松 质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 织排列而成,呈蜂窝状。 织排列而成,呈蜂窝状。 ©2009 吴中华
⑵骨髓 bone marrow 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 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 红骨髓 骨髓 黄骨髓 具有储脂功能, 具有储脂功能,分布于长 骨的骨髓腔内。 骨的骨髓腔内。 具有造血功能, 具有造血功能,分布于除 骨髓腔以外的骨组织内。 骨髓腔以外的骨组织内。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⑶ 骨膜 periosteum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丰富 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对骨的营养、 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对骨的营养、生长和 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3.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成年人的骨有机质占 1/3(主要是骨胶原纤维和粘 / ( 多糖蛋白) 的无机质( 多糖蛋白)和 2/3的无机质(主要是磷酸钙等)组成。有 / 的无机质 主要是磷酸钙等)组成。 机质与无机质的结合,使骨既坚硬又有一定弹性。 机质与无机质的结合,使骨既坚硬又有一定弹性。 ©2009 吴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