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拾万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女娲造人》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木兰诗》教案鄂教版〖教学设想〗前面已经说过,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件事是背诵,而且要当堂背下来,不能留到课后。

这首诗尽管长达330字,也要当堂背下来。

当堂能背,而且背得准确无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

设想要点如下:一、要启发学生背诵的自觉要求,这主要依靠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如果学生中有人在课前就背了下来,也要请他们作背诵表演,总之,要把课堂上背诵的气氛搞得浓浓的。

二、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加快记诵的速度。

这首诗共14节,除“万里”“爷娘”“开我”三节各有六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一节一节地背,再合节为段,就比较容易成诵。

诗中排比句式也不少,又间有须真(又称联珠,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指出来也有助记诵。

三、要讲得精当、简练。

须知,名篇中词语句的解释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必须严格区分学术研究和教学要求,认定一种解释即可,用不着辨析、征引;分析内容但求具体、贴切,不贴政治标签,不用空洞的赞语;修辞常识(如“互文”)也要讲一点,不讲可能产生误会(如“开我东阁rl,坐我西阁床”)。

四、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可以搞一点鉴赏。

A(适用于一般水平)一、解题。

〔说明街中有多处涉及历史背景,不交代学生不明白;零零碎碎地讲,既费时又可能打断学生的思路,效果不见得好。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借“解题”之名,把这些问题集中起来讲。

教师讲述要点:①这是~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

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

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8《女娲造人》《女娲造人》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3篇课文它依据《习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神话袁珂以斗胆别致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赋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大,使得这个陈旧的神话传说布满生活气息,焕宣布诱人的颜色。

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思想比较生动,易于创设情境调集学生思想。

学生对这种想象力很强的文章爱好比较浓,能够适当地鼓舞学生进行发明。

常识与才能:开始了解神话故事的特色。

进程与办法: 经过复述故事情节,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办法的运用,并激起学生根究未知领域的愿望。

情感心境价值观:感触文中所表现的高兴之情。

经过复述故事情节,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办法的运用,并激起学生根究未知领域的愿望。

着手发明神话故事。

1课时讲授法、协作根究法一、导入课文在奇幻的神话国际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风趣的论题,今日咱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怎么了解的。

二、全体感知课文1.听读课文录音,把握下列词语,留意加粗字的读音。

女娲(wā):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明澈(chénɡ chè):明澈通明。

幽光(yōu)活络:反响快。

连绵:连续不断。

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草木丛生的姿态。

神通:原是释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气,今指特别高超的身手。

2.表情朗诵全文,识记课文情节。

三、研读课文1.比较神话故事和课文内容,筛选出联想想像的内容。

学生答复,教师清晰:课文在本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详细进程;(动作描绘)②人工出来之后欢欣高兴的局面;(神态描绘)③女娲像人相同具有心思活动和喜怒哀乐等心境;(心思描绘)作者的评述,其间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天喜地的局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绘最见作者的想像力。

2.恰当地复述课文。

先分小组复述,再由各小组引荐1—2同学,举办小组赛,看谁讲得生动,如女娲造人的详细进程,人来到人间的描绘。

3. 评论:a.女娲造人的详细进程是真的吗?你怎样了解这种写法?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估测,说给咱们听听。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 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 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5).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只要同学们能够自选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5.凡事不会伸手而得,需要付出时间和代价。或(时间是极其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板 书设 计
文中介绍了女娲三种造人的方法:
一是揉黄土造人;
二是用藤条挥洒泥浆造人;
三是安排男女婚配让人类自身繁衍。
作业布置
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体会其中的想象。
2、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莽莽榛榛
3.解释:
澄澈 莽莽榛榛 掺合 神通广大 疲倦不堪
三、文特点。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2、讨论
(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2).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
课题
女娲造人
课型
新授
课时序数
课 标
解 读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1.会认“娲、藤”两个字。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3.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4.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2.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
3.女娲是一位勤劳、有智慧、伟大的母亲。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又感到她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孩子
自读-思考-交流-讨论-整理-提问(学生自由组合)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去询问、指导和帮助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此题目不要求统一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女娲造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与想象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合作探讨、对比阅读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女娲这一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感悟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上古时期有很多神话故事,像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想象大胆奇特,故事中神的形象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神话《女娲造人》。

(可以出示相关神话故事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

)(二)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袁珂,生于 1916 年,四川新繁人,神话学家。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

2.女娲简介《风俗通》里记载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

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

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

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3.文章体裁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特点:(1)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2)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3)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4.正音解词,扫除阅读障碍。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字词学习内容)女娲( ):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 ):清澈透明。

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莽莽( )榛榛( ):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明的本领。

【教学设计意图:了解作者、体裁知识,扫清文字障碍,巩固基础知识,准备阅读文章。

】(三)整体感知让学生仔细品读《风俗通》里关于女娲的记载,然后请一名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看看课文里丰富了哪些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女娲造人》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女娲造人》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

2、了解神话的特点。

3、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分析女娲人物现象。

过程与方法:1、朗诵课文,圈点勾画法读书。

2、讨论法: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意见,训练说话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的起源。

教学重点:探究女娲现象,感受文中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联系手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人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哪些有关人类的起源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基督教的上帝造人、中国的女娲造人。

(课件、板书)学生分别说说上述三种人类起源的大致意思。

(训练“说”的能力)二、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神话学家。

四川省新繁县人。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三、读神话1、齐读课文,积累字词。

2、复述课文。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基础训练》第四题,用圈点勾画法)(1)女娲为什么造人?(寂寞荒凉,非常孤独,添点生气)(2)她是根据什么来造人的?(自己的模样)(3)女娲怎样造人?捏泥成团造人;挥藤洒泥造人。

4、文章通过对女娲哪两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她造人后的兴奋感受?请把这句话摘录出来。

(第3题)心理、神态。

“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5、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女娲创造的“作品”不同一般?(第4题)聪明美丽、会喊妈妈、相貌和举动有些像说,和鸟兽不同,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四、谈女娲1、女娲的神通广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第2题)一天能有七十种变化;能造人。

2、女娲不仅是神通广大的神,而且还是一个形象丰满的人。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格式:从女娲,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的人。

从女娲具有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普通的人。

从女娲第9段……,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慈爱的母亲。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了解原始先民关于自身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起源。

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诵读,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教学难点:分析女娲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一)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家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迷人的神话,走进前人奇特瑰丽的想象世界。

(设计二)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

一个被幻想加工过的神奇世界便产生了:山川日月风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个专司其职的神灵;开天辟地后的盘古“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威武的太阳神每天乘坐羲和驾驶的车子绕天巡行……。

《女娲造人》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设计三)播放两段动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教师提问:还知道与女娲有关的什么神话故事?引出课题:《女娲造人》二、初读解疑1.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造人?②怎样造人?③怎样让人生生不息?2.学生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明确:造人原因:寂寞荒凉,添点生气。

女娲造人的过程和方法:揉泥成团造人;挥藤洒泥造人让人类长久繁衍生存好办法:男女结合3.归纳文章结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神话与现实的区别。

2.理解课文大胆新奇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想象力。

3.学习伟大母亲女娲勤奋、智慧的品质和远古人类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神话与现实的区别。

既要让学生体会神话的魅力,又要让学生明白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正确认识神话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差距。

2.激发学生想象力。

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与《风俗通》原文的不同处,理解想象的特点,再通过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的改写进行想象力训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激思(在黑板上方靠左板书“人”字)我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下,关于人类的起源,科学的解释是怎样的?在古时候,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出现神创造人的传说。

(在黑板上“人”字前板书“女娲造”)那么,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她最初是怎样造人的?结果怎样?二、理解探究1.比一比速度。

速读课文,简要概括内容。

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读得快,信息概括最全面。

2.试一试身手。

请学生复述课文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其余学生对复述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3.看一看慧眼。

结合“研讨与练习一”,将《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两则短文与课文作比较,在课文中标出原神话故事的内容,其余就是作者联想、想象的补充内容,以获得对联想、想象的方法和思路的启示。

4.议一议内容。

学生同桌为一组,阅读讨论:(1)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女娲对人类诞生所产生的喜悦说明了什么?明确:天地间虽然有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但女娲仍感到非常寂寞,考虑到天地之间应该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让世间生气蓬勃起来。

人的产生,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无限希望。

人的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

我们既感到了女娲的慈爱、勤劳、智慧,又感到了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分明看到,女娲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

我们明白了,神话中的想象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28 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28 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28 女娲造人
某某班级小组评价
【预习导学】(自习15分钟)
预习任务:
资料准备:了解袁珂以及神话故事的特点。

自主积累:将这篇文章中重点的字词摘抄至摘抄本上注意其音、形、义。

自我感悟:感受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预习步骤】
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勤动笔墨,标序号、勾画出你认为重点的字词、句子并做简单的批注。

第二步:再读文本,为复述做准备,并在组内作简单交流展示。

第三步:快速浏览课文,勾画文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探究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积累“女娲,澄澈,莽莽”等字词,复述故事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神话故事的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激情参与,阳光展示,拓展科学知识,追寻人类起源。

【资料助读】
另外,《女娲补天》见于《某某子》《列子》,《女娲造人》则出自汉代《风俗通》,《盘古开天辟地》来源于《述异记》的记载。

另外,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

2.有关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么样造人的?
3、女娲怎么样让人类繁衍生息?
4、你喜欢女娲吗?为什么?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依据。
1、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加以积累。
2、向家人讲述《女蜗造人》的神话故事。
3、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 的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断。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对女娲造人的故事或多或少有一定了解,故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文章浅显易懂,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和研讨的兴趣。本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是自读能力;二是联想与想像的能力;三是对“人”的自身发展作进一步思考。
学法指导
阅读记诵独立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1—4段: 女娲造人的原因;
第5—16段: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17、18段:女娲造人之后,考虑的是如何地繁衍生息的这样一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1)人类起源概说(2)“神创论”可休矣
(3)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4)我谈“外星人说”
(5)“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6)现代人与未来人画像(7)其他文章
(1)鲜明的人物形象。(方法指导:先用括号标出描写女娲的重要词句,然后分析女娲是怎样一个形象。)
(2)美好的情感。(方法指导:先用波浪线划出体现喜悦感的重要词句,然后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默读+圈划写— 轻声朗读与练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2、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传说。

请学生自己介绍西方的“上帝造人说”。

(投影出示:上帝在创造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气,人就活了。

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取一个名字叫亚当。

后来,亚当成了伊甸园的守护神。

亚当给伊甸园里的各种飞禽走兽起了名字,它们都听从于亚当。

上帝看亚当辛苦,决定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帮助他工作。

于是,上帝在亚当睡觉时,抽了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叫夏娃,做了亚当的妻子。

从此,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引出: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

看看人是从哪儿来的?(投影出示《风俗通》文字)请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2、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

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的作者的想象力。

(课后练习题一)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如果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有遗漏,教师要提醒学生补充。

3、讨论:女娲造人的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

女娲造人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国古代也有许多神话故事,下面请同学们看图片,辨析说出是哪则神话,导入课文《女娲造人》。

二、复习预习有关神话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特点:1.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2.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3.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我国远古比较著名的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知识点2 字词积累女娲(wā):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chéng chè):清澈透明。

幽光(yōu)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1、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

课文是根据这两则短文改编的,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听课文录音,讨论后作答。

2、师生共同订正3、问题思考: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女娲是怎样造人的?女娲如何让人类繁衍生息的?1、生动感人的神话,离不开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你能概括出女娲的形象吗?可用下列句式概括:女娲既是一个_________的神,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文中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找出有关语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要求统一。

1、出示名言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雨果)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黑格尔)2、女娲造人新编请同学们展开新奇大胆合理的想象,就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情感等某一个方面来改编“女娲造人”的故事。

3、课文小结四、例题精析【例题1】这篇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下面是这两则短文的译文。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

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

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重庆市大足区拾万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重庆市大足区拾万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8课女娲造人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澄澈..()()莽莽榛..榛()()掘.起()掺.合()泥潭.()蹲.()2.解释下列词语。

①荒凉:②蓬勃:③灵机一动:④莽莽榛榛:3.《女娲造人》选自《》,作者是。

传说中的女娲是神。

4.请用下列短语仿写句子。

(1)神通广大——(2)眉开眼笑——(3)疲倦不堪——5.请查字典,看看下列多音字有几种读音。

(1)单:(2)觉: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

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

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

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6.“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中的“这种方法”指的是哪种方法?7.女娲为什么会想出这种创造人类的方法?8.为什么说这种创造人类的方法是绝妙的?9.概括上文最后一段的段意。

10.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女娲一直在工作?11.看到人类能世世代代绵延下去,女娲的心情如何,请你想像一下。

(二)几天来,地球濒临毁灭的灾难,就如同恐龙的灭绝一样。

昔日繁荣的景象已随硝烟而去,伴随我的只有我的斯斯。

明天,太阳人就要在地球登陆,也就是说地球将成为“殖民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女娲造人》(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女娲造人》(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女娲造人》(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神话的含义,感受神话的魅力。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女娲的形象,理解神话中想象的运用。

通过扩写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体会人类作为大自然孩子的责任。

【教学重点】激发、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难点】理解神话中想象的运用一、话题导入在奔腾不息的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汇结了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璀璨明珠——神话,同学们都看过或听过哪些神话。

(看图引入课题)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齐读《风俗通》里的两篇小短文,找一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划出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由何而来——想象。

2、朗读文本,感受想象的魅力。

①你为什么造人?②是什么给了你造人的灵感?③你是怎样造人的?④请用两个字形容一下你在造人过程中的心情。

⑤你在造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⑥你如何解决?通过采访的形式理清文脉。

三、深入文本,分析形象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对文本有了初步的理解。

这篇课文好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

它借助丰富的想像力,散发出文学艺术的魅力,里面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

现在让我们再围绕“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进一步探究课文,分析女娲。

⑴鲜明的人物形象。

(方法指导:先用括号标出描写女娲的重要词句,然后分析女娲是怎样一个形象。

)⑵美好的情感。

(方法指导:先用波浪线画出体现喜悦感的重要词句,然后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老师范读、学生读,读出感受。

“文章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说明作者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喜悦感。

作者的喜悦感,融入文章中,我们读了文章,才能体会到喜悦。

阅读文章,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流。

由此看来,编写的故事要有吸引力,首先自己应该投入感情,融入感情。

感情是故事的灵魂,也是想像的灵魂。

这一点,请你们注意。

大胆奇特的想象给了女娲团土成人、撒泥成人的伟大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又赋予了女娲勤劳、智慧,有喜有悲的人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 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 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

28. 女娲造人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⑴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⑵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三课。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中招考点现代文阅读是中招的必考内容,从考点上看,常见的形式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赏析词句、语段作用、分析人物形象、补写、理解标题等。

七年级的学生,对阅读现代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

二、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女娲造人的原因、经过、及其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能复述故事情节2、通过对课文的品读,能感受女娃这一鲜明的人物形。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能感受女娃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板书课题、作者)(二)预习检测袁珂,生于1916年,某某新繁人,神话学家。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代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等。

澄澈chè生气蓬勃péng bó幽光yōu 莽莽榛榛zhēn绵延mián 神通广大shén 灵敏mǐn 枯藤téng(三)新课讲解(四)当堂训练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wā()澄chè() jué()起chān()合泥niē() mián()延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的基本常识。

2、复述故事情节,领会想像和联想在文章中的运用。

3、感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理解联想与想像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神话特点。

3、分析女娲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教学准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查资料:①有关神话的知识。

②人类起源的科学
解释。

教学安排:
一课时完成。

教学设计:
一、导语:齐读朗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同学温故而知
们,牛朗织女的故事,感动着我们,引起了我们许多遐新,自然导
思。

其实,我国古代还有许许多多奇幻的神话故事,你入。

知道的有哪些?
可提问学生问答。

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夫逐诸多神话故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等。

事可大大激问:你了解神话的有关常识吗?发学生兴明确:神话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趣。

与想像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表现简介神话常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界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

识,给学生其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然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一个初步的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理性认识,的要求而想像出来。

为下面阅读
二、复述故事情节,理解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课文作了较
1、快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好的铺垫和
澄.澈幽光灵敏绵延莽.莽榛榛.掘.起掺.合指导。

寂寞一般无二疲倦不堪.
2、复述故事情节。

3、请一学生朗读《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译文,其让学生进行
他同学在文中圈划,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

对比,从而明确: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②人造出来后的欢获得想像的
欣喜悦的场面。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方法、思路
等情绪。

④作者的评述。

的启示。

4、思考:课文所丰富的内容,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是想像。

本文通过大胆奇特的想像,对人类的
起源进行了解释。

5、查阅资料: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起源。

查资料,搜
6、合作探究:你如何理解本文所运用的这种想像手集相关信法?息,是新课明确:古时候,科学水平不发达,人们无法对人类标“综合性
的诞生作出科学的解释,但人们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学习”的策
只有借助想像。

可以说,神话表现了远古人们对大自然的略之一。


朴素认识与探索研究。

培养学生自
7、想像力思维训练:请你也发挥想像力,对女娲造主学习的意
人的动机、经过、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

识和习惯。

可四人为小组讨论。

8、教师小结: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神话。

文结合课文,
章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举一反三,
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可调动学生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的想像力和
三、探究品析,感受女娲形象及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创造力,发
1、提问:与《风俗通》相比,本文丰富了大量内容,展思想能
你认为哪里最见作者的想像力?力。

同时也明确:女娲造出小人后欢欣鼓舞的场面及对女娲的人训练了学生性化描写最具想像力。

的口语表达
2、讨论。

能力。

女娲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有着人的情感和人的思想、
人的生活体验。

看着文中是怎样塑造女娲的?说说你对女娲是作品女娲的认识。

主人公,正明确:文章在刻画女娲时,用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确认识女娲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跃然纸上。

形象,有助女娲神通广大的神,但又是一个充满慈爱和幸福的母于对文章整亲,她也有人的孤独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勤奋、伟体性把握。

大、有智慧,希望享受天伦之乐,是“人”与“神”的和
谐统一。

正因为如此,女娲的形象才显出了迷人的魅力,
女娲造人的故事才变得真实感人。

3、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句精读部分,子,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目的是让学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

生加深理解提示:标画出文中以下描写:人落地后开口就喊“妈感受,更好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地学习想
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

像这一表现谈体会。

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统一。

可从人的产手法。

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
产生了人间的温暖等方面来谈。

四、拓展思维,巩固迁移触类旁通,
教师出示投影《女娲补天》思考问题。

活学活用,女娲补天使学生接触女娲创造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相关的语文
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

材料,拓宽不料有一年,不知道什么缘故,也许是神国出了大乱了阅读空
或者天地还不够牢固,宇宙间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间,增加了
边天塌了下来,大地上也破裂成了竖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阅读量。

的深坑。

在这场大变动中,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
地底喷涌出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

人类已经无
法生存下去,同时又遭受到从山林的大火里逃窜出来的各
种恶禽猛兽的残害。

人类的处境十分艰难。

女娲年见自己创造的人类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

她没有工夫去追究祸乱的成因,赶忙亲自动手,辛辛苦苦,勇敢地独自担负起帮助人类的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做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把苍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都修补好。

仔细看虽然还有点不一样,远看去也就和原来的光景差不多了。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塌下来,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用来竖立在大地的四方,当作擎天大柱,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像帐蓬似的撑起来。

用龟脚做成的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没有塌下来的危险了。

那时,中原一带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兴风作浪,危害人类,女娲杀死了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禽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残害。

剩下来还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

女娲便把河边的蘧草烧成灰,堆积起来,湮塞住了滔天的洪水。

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使宇宙发生的这场大灾祸,总算给女娲一手平息了;她的孩子们终于从死里逃生,得到了拯救。

女娲补好天地,为人类做完了她能做的一切工作,也精疲力竭了,她不得不休息下来了。

所谓“休息”,也就
是“死”,但女娲的死,却不是灭亡,而是也像盘古一样,转化做了宇宙间的许多事物。

在大荒的西方,有一处原野,叫做粟广之野,那里有十位神人,名叫女娲之肠,横断了道路,一字儿并排地站着,做守卫原野的工作——他们就是女娲的一条肠子变化成的。

①本文与课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②女娲为什么补天?
③选文表现了女娲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④女娲造人固然不可信,但你能说出这一神话表现了远古时期的人类哪些美好的愿望吗?
明确:①都运用了想像手法。

刻画女娲形象时,都用了心理动作描写。

②她看见自己创造的人类遭受灾难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③表现了女娲无私奉献和勇猛无畏的精神。

④可从“珍爱生命”“征服自然”“人类和平相处“等方面去概述。

五、教师总结
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都体现了人类的探索与追求。

如今,未知的
领域依然广阔,需要我们去想像,去创造,去探寻,去研究。

那么就让
我们大家去为此而勤奋学习吧!
六、布置作业
读《鲧禹治水》译文,展开想像,写一篇神话故事。

古代,洪水泛滥。

鲧没有得到天帝的允许,偷了天帝的一种名叫息壤的
神土,来堵塞洪水,天帝命令火神祝融把鲧杀了。

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洪
水,最后天帝终于把息壤给了禹,让他铺陈这种神土,从此全国安定了。

评析:本文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神话故事,所以教案设计采取的是“点拨式”教学法,教师搭桥铺路,学生主动求知,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思路简洁明快,重点放在了激发学生想像力上。

在感受作品的想像手法的基础上,训练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延伸量大,《风俗通》、《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及其他神话故事的引入,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知识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