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情境·设疑·探究·迁移”的高中历史课堂谢光强1覃中洪2覃定兰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情境·设疑·探究·迁移”的高中历史课堂谢光强1覃中洪2覃定兰2

发表时间:2010-07-26T12:01:20.310Z 来源:《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10年4月第6卷第2期供稿作者:谢光强1覃中洪2覃定兰21 重庆市铜梁中学(402560);

[导读] “情境·设疑·探究·迁移”教学模式,切合了时代发展的课改需要,切合了学科特点,切合了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和发展要求。利于高中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发展性的挖掘和发挥,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

构建“情境·设疑·探究·迁移”的高中历史课堂

谢光强1覃中洪2覃定兰21 重庆市铜梁中学(402560);2 重庆市大足二中(402360)【摘要】“情境·设疑·探究·迁移”教学模式,切合了时代发展的课改需要,切合了学科特点,切合了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和发展要求。利于高中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发展性的挖掘和发挥,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关键词】情境;设疑;探究;迁移

【Abstract】“ Situation o suspect o explore o Migration-based” teaching mode,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in line with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in line with the thinking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Help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in history, autonomy, initiative and development of mining and play, which will help students develop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Key Words】Situational;Doubts and questions;Inquiry;Migration1提出的背景1.1时代要求。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与时俱进的人材。只有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发挥出来,只有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培养起来,只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起来,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师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2高中生的思维能力特点。一位伟人认为:“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的智慧与创造性思维。” 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既非那些最勤奋的人,也非那些知识最渊博的人,而是一些有智慧,善思考的人。从总体看,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地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辨证思维基本形成。但因开发的差异和人的智力发展的差异性,导致高中生思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理解能力、比较能力、综合能力、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更需进一步开发和训练。

1.3高中历史的目标要求。高中历史学科的时空性、理论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其知识和能力的丰富性和迁移性。故历史教学不仅只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更主要是应让学生掌握认识历史过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用历史的观念考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以及用历史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极其广阔的知识天地和极其广阔的现象空间,又要想方设法思考和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何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对话”中,在不断的尝试中增强历史思维能力?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尝试了一种“情境·设疑·探究·迁移”教学模式。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启动思维”、“设疑导入——诱发思维”、“互动探究——训练思维”、“迁移学习——提升思维”。四个环节与创新思维过程相对应,第一、二环节对应首次发散,重点是诱发思维。第三环节对应思维的互动集中发散,即主体认知过程,重点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第四环节对应再发散,是思维能力的运用展示,即思维能力的提升过程。第三、四环节是模式的高潮、重心所在,聚集模式的最高目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情境·设疑·探究·迁移”的操作

2.1创设情境——启动思维。兴趣是点燃智慧之火花,是探索知识之动力。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好的情境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燃起学生求知的渴望之火等多种效应。而从历史课自身的特点看,我们可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资料进行情境的创设。如运用语言与情感等创设氛围,运用历史照片、实物、模型等“神入”历史,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等等。但在设置情境时要注意两点:①有效性与可靠性问题。“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要保证所选材料内容的真实性。②将三维目标融入到具体的材料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感悟知识与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愤”、“悱”情景,使学生萌发问题意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真正体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2设疑导入——诱发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洛克威尔认为: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心理学家认为:疑,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此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疑”或“问”是深入之阶梯、长进之桥梁、触发之引信、觉悟之契机。

在设置“情境”之后,教师的责任应使学生无疑而生疑,应针对情境和教材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材料,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生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它就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问题的设置力求精简实效。问题可分为高、低水平层次。低水平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一些事实性的信息,可让学生在梳理教材中自行解决。高水平问题则要求学生进行更为精细的思维,需要对新旧知识加以联系和综合,并进行推理和概括,做到让班级多数学生在教师启发下能“跳一跳够得着”就行。若问题设置过难,脱离高中生认知水平,不但打击其学习的自信心,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此外,问题的设置还要有适当的隐蔽性和启迪性,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自己学习的欲望,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戊戌变法”一课教学中,分别作如下两种要点讨论问题的设问。A组:戊戌变法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有哪些主要内容?结果影响如何?B组:为何生活在19世纪末中国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要发动戊戌变法?如果我们参与这场变法,会做哪些准备?与洋务派的活动比,戊戌变法的内容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果这些措施推行有何意义?假使袁世凯不告密,维新富强梦会实现吗?显然“B组”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参与感和开放性思维,其课堂效果自然也远比“A组”好。“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让学生在历史“疑”海中挖掘潜力,奋发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