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浅谈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
浅谈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育方面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因此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动态要求,对课程的设置要实时进行修改、充实和更新。
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对象“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成长的要求,扩展岗位的能力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我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应达成多种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入高潮。
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需要,坚持抓好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打好厚实的专业基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技能;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公共课与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
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应能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不仅强调传授专业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应注意学生的品德、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坚持以职业精神教育贯穿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和第二课堂活动之中,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如果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只强调本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能力、人际关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操作技能水平较高,但是走上社会之后,不能很好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的。
因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应能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
( ) 才需 求 状 况 调 研 一 人
调 研 的 目的 在 于 使 课 程 开 发 过 程 更 好 地 体 现 以 市 场 和 就 业 为 导 向 的原 则 , 握 行 业 的 人 才 需 求 现 状 , 总 体 上 确 定 专 把 在
全 与 卫 生 等 方 面 对 完 成 二 级 工 作 任 务 的
能 力 要 求 进 行 描 述 。 一 般 采 用 动 宾 结 构 描述 完成该 任 务必 须具 备 的能 力条 件 , 如 “ 用 万 用 表 判 别 二极 管 的 正 、 极 ” 会 负 , “ 根 据 型 号 识 别 三 极 管 的 类 型 ” “ 正 能 ,能
获 得 这 些 知 识 , 职 业 教 育 采 用 什 么 形 式 的课 程 结 构 。不 同 的 即
试、 电子 产 品 营销 、 电 产 品 维 修 等 专 门 化方 向 。 家
( ) 作 任 务 与 职业 能力 分析 二 工
教 育 价值 取 向 对应 不 同 的课 程结 构 。普 通 高 中教 育 是 为 了 培 养
常 州及 周 边 地 区 的企 业 及 相 关 人 员 的调 研 , 成 了 常 州 市 电 子 形 技 术 应 用 专 业 课 程 改 革 调 研 报 告 ,确 定 了 电 子 整 机 装 配 与 调 ( ) 程 结构 分析 三 课
课 程 结 构 的 选 择 为 了 有 效 地 培 养 学 生 的职 业 能 力 , 职业 教育 不 仅 要 关 注 学 生 获 得 哪 些 知 识 , 要 关 注 学 生 以什 么结 构 更
骨 干 专 业 应 构 建 以职 业 能 力 为核 工 作 任 务 的 专 业 能 力 分 析 。综 合 职 业 能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目录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1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1二、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4三、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方向5四.课程目标的确定7五、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8四.课程的建设与开发9五.课程建设研究实践12六、课程实施的建议20七、课程的评价与修正20附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大纲22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一直在不断变革和调整中。
最近几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引入了能力本位的观念,学习借鉴了国外一些经验,改革了课程内容,增大了实践环节。
但整体的课程以教学体系上没有根本的改变,始终未能摆脱"学科课程模式"的传统格局,能力本位思想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上。
学科本位课程与就业脱节的局面,已成为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为此,我们从一下几个方面研究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电工类专业作为目前一个通用性极强的职业工种,由于初期投资小,且部分课程往往能与结合或服务于其它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因此工科类型的中等职业学校许多都开设电工类相关专业。
传统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由于投资上的限制,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以电为主,以机为辅。
而随着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气领域,原有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内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1、专业的技术发展迅猛。
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使得电气控制系统功能更强,技术含量更高,体积更小,价格更低,使用更便捷,现代企业对综合自动化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工电子的应用也就越来越广泛。
传统技术正在逐步被更新,如继电器控制正在被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代替;传动装置由直流调速系统为主向交流调速系统为主过渡;控制系统由模拟式向数字式过渡;单机控制向网络控制过渡。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实 践 教 学体 系 图
专 业 基 本 能力 主 要 是 指 职 业 岗 位 群 所 需 具 备 的 最 基 本 操
目标体 系是 实 践 教 学体 系构 建 的基 础 。我 们 根 据 企 业 调 查 和 毕
业 生 跟踪 调 查 确定 了 电 子技 术 应 用 专 业 毕 业 生 的职 业 岗 位 群 . 对 岗 位群 所需 职 业 能力 进 行 分 析 , 用 倒 置 法 确 定 了 电子 技 术 采 应 用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目标 、人 才 培 养 规 格 和 所 应 具 备 的 职 业 能
摘 要 : 电子 技 术 应 用 专 业 的职 业 以
以能 力培 养规 律 为 准 则 .构 建 实
求 相 适 应 的 ,具 有 全 面 素 质 和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 , 生产 、 设 、 理 和 服 务 在 建 管 第 一 线 工 作 的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和 劳 动 者 。 了培 养 学 生 的 职业 能力 , 为 提高 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必 须 摈
制冷最备 维修 工中级证 书 家 电产 品维修 工中级证 书 用户通讯终|} 工中级证书 i ; 维修 印 制电蘸 计算机图形制作员中级证书 顶 岗实 习 各单元 ( 模块 ) 综合训练项目
计算机应用基础训练 电工基础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
电工能训 练 电子技能 练
电子课 程设计 电机 与变压 器训练 单 片机应用实训
环节 ,把 培 养 学 生 职业 能力 的实 践 教 学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考 虑 . 把
实践 教 学 贯 穿 到整 个 学 习过 程 .制 定 实践 教 学 计 划 和 大 纲 . 构
探索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
探索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是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所设计的必修科目。
在今天的社会中,电子技术应用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满足社会对于电子技术应用的需求。
课程设置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
在课程内容上,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能力水平设定。
适宜的课程设置是关键,需要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加入实践操练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需要设置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课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培养学生实操操作技能。
还可引入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思考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使用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材选择非常重要,需要选择符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教材。
考虑到教材价格、内容深度和精简度,应从网上搜寻相关教材,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在使用教材时,需要根据学生自身实际能力,进行合理分配和针对性教学。
教学质量评估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评估需要以学生为主要参与者,教师作为指导者去推动,推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评估中,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如平时考试、笔试、实操操作,以及项目课程实践等等。
沟通交流教学中的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中更是如此。
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自由沟通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结总之,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根据学生自身实际能力设计与设置。
同时,在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学质量评估、沟通交流等方面也需要着重考虑。
只有将各个方面的因素纳入考虑,才能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真正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第二 步 : 析企业 相关 岗位 ( ) 分 群 的工作任 务及具 体工作 内
容。 工作任 务分析是指 对应用 电子技术专业 岗位 ( ) 群 中需 要完
教 育最大 的整体功能 。因而 , 开展 中 、 高职 一体化教 育改革是合 理的 , 也是 必要 的 , 这不但是职业教 育发展 的需求 , 也是提 升职业
设, 课程标准等方 面进行深 入调研 。
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 同一类型不 同层次 的教 育 , 是职业教 育体 系 中具有 内在联系 的初级层次和高级层次 。中 、 高职教育 的教育性 质 、 教 原则 、 施 模式 导 向等许 多方 面 是相 互联 系 且完 全一 致 的
11 2
。
中 、 职教育 在职业 教育 系统 内相互协 调 , 高 才能 发挥 出职业
1 中、 高职一体化教育 的必要性
技 能型人才分一 般技能 型人才和高 素质技能 型人才 。一 般 技能型人 才技能等级 以 中级为 主 , 主要是掌握熟 练技术 , 从事熟
练劳动 , 对操作 流程高度熟悉 , 在一线从 事操 作性 工作 , 是动作 技 能的多次重复 , 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 高 级工 以上 的技能等级 , 熟练 掌握专 门知识和技术 , 备精湛 的操 具
第 一线 的全面发展 的一般技能 型人才和高 素质技能 型人才 。中
接 、 程体系 、 课 课程 内容 等进行深 入的调研 ; 相关行业 企业调研 , 主要深入 了解应用 电子技术相关 企业的 岗位 要求和 岗位所 需相 关 知识 ; 国家示 范院校调研 , 主要 对专业建设 , 培养计 划 , 程开 课
构建应用 电子技术专业 中、 高职一体化课 程体系需要对协作 中职 学校 、 相关 行 业企 业 、 国家示 范 高职 院等 单位 进行 中 、 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 、 专业衔
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目录一、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1)二、课程改革目标 (1)三、课程改革内容 (3)四、改革的实施步骤和成果预期 (6)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迫切需要实施课程体系改革。
一是课程体系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二是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弱,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大部分时间只好在课堂上睡觉,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要求。
以至于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
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
”因此要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具体要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教材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建设工作,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
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立足广东,服务XX,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育质量,为“XX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意义: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工作经验是一线生产、服务人员最重要的知识。
中高职一体化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 0 1 3 - 7
理论 与应 用研 究 来自中高职一体化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王 真 富 黄 云 龙
f 衢 州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浙 江 衢 州 3 2 4 0 0 0 )
摘要: 中 高 等职 业 教 育 的 一体 化 是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 应 用 电子 技 术 专 业 中高 职 一体 化 课 程 体 系 的 构 建 要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系统 化 、 模 块 化 设 置 课 程 。 中职 阶段 宜 采 用 “ 实 训 +理 论 ” 的教 学 模 式, 高职 阶段 宜 采 用 “ 教 学做 ” 一体 化 的教 学 模 式 。
示 范 引 领 作 用 构 建 应 用 电子 技 术 专 业 中 高 职 一 体 化
课 程 体 系 的 前 提 是 满 足 中 高 职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要 求 。 符 合 国 家 教 育 部 对 中 高 职教 育 的教 学 改 革 与 课 程 设 置 的 指 导 性 意 见 要 求 应 用 电 子 技 术 专 业 中 高 职 一 体
学 内容 的 衔 接 . 构 建 一 体 化 的课 程 体 系 , 科 学 地 制 定 专 业 教 学 计 划 .可 提 高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学 效
率 . 完 善 职业 教 育体 系 。 使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健 康 和 快 速
发 展 。 中 高 职 一 体 化 教 育 的 必 要 性
导 向 等 许 多 方 面 是 相 互 联 系 且 完 全 一 致 的 中 高 职 教
首先 。 要 开 展 应 用 电 子 技 术 专 业 调 研 。 构 建 应 用
“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原则——以中职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
课程是学校有计划 、 目的地组织 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的 有
重要依据 , 是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电子技术及应用做为传 统专业 , 克服 以“ 学科本位 ” 课程论为 主导 的课 程体 系弊端 ,
建立一个 以培养实 用型 、 应用型人才 为出发点 , 针对 职业 岗
位群实际需要 , 以职业能力 为基础 , 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 既 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 , 即体现“ 能力本位” 的课程体
应用技能提高三个阶段设 置相关课程。
培养就要根据岗位群 的要求 , 习相关仪器仪表的操作方 学 法 、 用技巧 、 使 读取数值 的方 法等方面 的知识并进行相应 的 训练 ; 培养 “ 电子元件 的识别 、 检测能力 ” 一是要学 习常用元 器件识别知识 , 二是要掌握元器件质量 的检测方 法 , 主要是 要安排 以训练学生使用万用表鉴别元件质量 的方法 与技 巧 等课程。 即所有 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培养必要 的职业能力 服
办公 自动化设备的装配 、 调试 和检修 岗位等。它们之 间的专
业能力变通性较 大, 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 考虑 教学的实际,围绕能力 目标尽可能地降低理论深度和难度 ,
要强调 以够用为度 , 密切基础知识与应用 的联系 , 有利于 中
文章编号 :0 9 3 5 ( 0 8)6 0 3 0 10 — 982 0 0- 1 — 1 4
产 、 售 及售 后 服 务 岗 位 , 销 日用 电器 、 频 、 频 家 用 电 器 和 音 视
市 教 育教 学 研 究 院 。 齐 黑龙 江 齐 齐 哈尔 1 1 0 ) 60 1 中 图分 类 号 : 1 献 标 识 码 : G7 0文 A
( ) 一 以职业能力 目标为前提选择课程 内容 “ 能力本位” 即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中的根本性地 位, 以能力为 目标选择课程内容体现 了应用型人 才培养的理 念 。这里所讲 的“ 能力” 是与职 业活动相 关的 “ 综合 职业 能 力” 它包括 : , 专业能力 、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 人才培养是通 过课程教学实施 的, 那么选 择什么样的课程 内容 , 设置哪些 教学环节 , 都要根据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所面向的职业 岗位 群的职业能力 目标要求来 确定 。如 :仪器仪表使用能力” “ 的
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共5页
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以前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强调学科知识的完备性、系统性,与企业的工作结构和实际需求基本脱节。
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和验证,是理论的附属。
这些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制约着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调整,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下面就以应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1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设置是新教学模式下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应在广泛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专业职业知识与能力。
打破原有学科型课程体系,分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构建与实际工作内容相联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1.1设置六个专门化方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提高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改革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可按岗位技能分为进网作业电工、维修电工、PLC 程序员、无线电调试工、家电维修工、PCB绘图员6个专门化岗位方向。
各专门化岗位方向模块的设计主线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领域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以专门化技能为引领,精心编排设计出几个小分支分别作为具体的学习项目,突出技能教学的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为技能教学服务。
根据各岗位生产实际需要,采取实用、够用原则,将课程重新整合,内容模块化、学历证书与专业资格证书嵌入式。
紧紧围绕完成各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项目教学间逻辑性,让学生在实训实践活动中掌握企业的生产制造流程,增强理论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的相关性,锻炼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1.2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入手,按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培养学生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以知识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考虑电子、电气行业(企业)的需求,考虑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生的发展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
关于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面 进 行 改 革 :一 是 运 用 多 媒 体 等 教 学 手
段 提 高 理 论 教 学 的教 学 效 率 ,二 是 增 加
任 务 驱 动 的 实 训 指 导 与 作 业 , 培 养 学 生 技 能 训 练 的 主 动 性 , 三 是 采 取 灵 活 的 实 践 教 学 方 式 , 如 可 由 多 名 教 师 同 时 指 导 一 个 班 级 ,或 由 多 名 教 师 分 章 节 承 担 同 一 门 课 程 的 教 学 等 等 , 四 是 改 变 考 核
Hale Waihona Puke 高 新 技 术 之 一 ,是 国 民 经 济 信 息 化 的 主
导 技 术 。行 业 的 发 展 和 技 术 的 进 步 带 来
摘 要 : 学合 理地 构 建专 业课 程 科 体 系是 实现 专 业 培 养 目标 的 重要 途
径 。 职 电子技 术应 用 专业课 程体 系 中 构 建 的基 本 思 路 是 以综 合 职 业 能 力 为 依 据 , 建 由 基 本 素 质 模 块 、 业 构 专
系。
了 对 人 才 需 求 的 增 长 , 对 人 才 的 素 质 也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要 使 中 职 电 子 技 术 应 用 专 业 的 毕 业 生 能 适 应 电 子 行 业 的 发展需 要 , 足企业对人才 的需求 和 自 满 身 发 展 的 需 要 , 学 合 理 地 构 建专 业 课 科
向 , 足 企 业 要 求 的 基 本 宗 旨。 满
电 子 技 术 应 用 专 业 的 毕 业 生 进 行 了 调 查 , 并 借 鉴 CB ME E、 S等
国 外 职教 模 式 和我 国职 教 课 程 模 式 的成 功 经 验 ,对 电 子技 术 应
基于项目任务导向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
语文课程资源 的开发和利用是在动 态的探索过 程中不断发展 、 不断完善的。不仅仅是地方资源的开
一
网三船头 ( 带鱼丰收 )等。 ”
可 以设计 一个“ 探寻石浦鱼语 言” 的语文实践 活 发 , 还有 国内外重大事件等等各种 资源 。只要我们每 动, 先让学 生收集街头巷尾 的老百姓 的语 言 , 每人 至
内涵属 性对照相关教 育行 政管理部 门规定 的要求组 品营销等职业领域 。在实际应用 中, 学校根据职业 领
织实施 。在强调通用性 的同时, 根据专业 的特点兼 域涉及功能模块有选择 的重点实施 。职业技 能模块 要
顾 学生兴趣 与个性发展 的需要 。
2专业技术教育平 台课 程结 构 .
等。
【 参考文献 】 [] 1教育部. 通高 中语文课程标 准f】 民教育 普 S. 人
出版社 ,03 20.
[] 2史奇山期 烟人家【 . M] 浙江人 民出版社 , 1. 2 1 0 把每一步的探索发现 , 录保存下来 。 生的 都记 学 []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 朱幕菊主编. 走 习作 , 生 的实践 活 动 , 及 时记 录 , 照片 , 录 近新 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 . 学 都 有 有 M】 北京 : 北京师范 像 , 文字记载 ,这些活 动本身又 是绝好的地方 资 大 学 出 版 社 。02 有 20. 源 。开发地 方资源应该是一个 长期 的工 作 , 以 , 所 可 [] 4 吕国民主编 , 中共象 山县 委党史办公 室编. 象 以不断补充 , 不断更新 。把这个 资源库作足 , 为开发 山浪涛集 f . M】 北岳文艺出版社 ,0 9 20.
装订成册 。
个教师增强意识 , 明确校本课 程开发 、 专业 建设对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讨
t e c h n o l o g y b a s e d o n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wo r k p r o c e s s o f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a nd me t l  ̄ Es t a b l i s h e d b y t h e wo r k p r o c e s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r e f o r m o f t h e i mp o r t a n t t o p i c . c 0 n s t r uc t i o n a n d a c t u a l wo r ki n g c o nt e nt l i n k e d t h e c o u r s e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t h e w o r ki n g p r o v e t h e s t u d e n t s o f Ae r o n a ut i c a l E ng i n e e r i n g t r y i n g s o me t hi n g n e w. Th i s p a p e r f o c u s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代的教育技术和现有的教学 资源来从事教学工作 。【 s 】 在教学过程 中, 积极 运用任 务驱动法、 案例分析法 、 情景教学法等综合性 的方法。教师应 当多 与学生沟通交流 , 平 时多关注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 对学生 的动手操作 能 力提高给予一定的鼓励 。课 程体 系建设应 当以学生的实 际情况为基础 , 所以在 教师备课前 , 应 当备好 学生的所 需、 所想 , 以便有针对性 的进行知 识的灌输和培养 。工学结合类型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从企业中直接 选择 来 自电子技术人员背景的人才,请 他们 到学校做讲座或 者是客串讲 师, 或者是校企合 作, 组合成专业师资 队伍 , 又或 者从学校 当中选中若 干优 秀的 电子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
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所 提倡的一种中等职业 教育模 式, 它是以职 业 子技术 工作中, 必须及时 引进先进 的思想和研究成果 , 需要补充 实训设 技术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基础 , 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及就业竞 施和教学 内容 。但是 由于受到人财物等各方面因素的约束 , 中职的 电子 争力, 也就是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 是培养 适合各种满足 企业 技术专业相对落后 , 尤其 是和 岗位职业技能相关 的实训设备 , 因为需要 需要人才的教育活动。 2 0 0 5年 国务 院颁发的决定中明确指 出要大力推行 投 入较 大的资金,需要较长 的周转 期而 无法跟上 电子技术最前 沿的技 工学结合与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生产实习, 改革传 统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国家对职业教育, 尤其是 推进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重视是不言而喻 的。教育部于 2 0 0 6年提出的 意见中指 出, 应 当鼓励 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顶 岗实习, 办成 以学校 为主 体, 学校和企业共 同教育 , 共 同管理和共 同训练的教育模式 , 加强学生的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者:石华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0年第03期【摘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存在的实训场所及设备不足、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滞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點,论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和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思路中职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又是实施有效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
因此,探索和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学校在电子技术应用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期间,为使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明确、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不断探索校内校外实训相互补充和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
一、中职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当前中职学校教学中,虽然实践教学越来越被学校和教师重视,但实践教学仍然是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训场所、设备不足。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实训经费短缺,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不大,教学设备和设施落后,教学场所不足,校内外实训基地功能单一,实训教学条件较差等问题,制约着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滞后。
传统的实践教学教材内容简单、编写形式单一,实用性、实践性不强,未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缺乏与学校实训设备、实训项目配套的模块化、项目式实训教材,不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导致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三)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中职学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来到学校,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缺乏企业实践经历,虽有些教师有机会到企业参加培训和观摩,但培训和观摩时间都很短,以致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不强。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部分中职学校未能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相对独立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根据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袁 总 结细化出来岗位基本能力袁 包括电子
产品组装基本技能尧 常用电子元器件 识别能力尧 基本电路识图分析与制作 能力尧 电子产品调测与维修能力尧 电 子仪器使用能力尧 电子小产品的设计 与制作能力尧 电路绘图与电路板制作 能力遥 总结细化出来岗位综合能力袁 包括产品生产工艺与品质管理能力尧 单片机应用及软件编程能力尧 PLC 技术 及其应用能力尧 检测技术与应用能力尧 数字音视频新技术应用能力尧 制冷系 统维修与维护能力尧 常用家电维修能 力尧 智能家居设备调测与维修能力等遥
参考文献院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
关键词院 工作过程曰 电子技术应用曰 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 的核心袁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遥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应根据电子行 业企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袁 改革课程体 系和教学内容遥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 体系袁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袁 在原有的学科体系课程基础上袁 重构 以职业行动为体系的课程袁 是目前全 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袁 破解提升综合 职业能力难题的必经之路遥
转换为学习领域袁 构建基于职业分析 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遥 基于岗位工 作过程袁 选择和重构教学内容遥 基于 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追求的不是 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袁 而是工作过程的 系统化曰 追求的不是学科知识的深尧 广尧 全袁 而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 合素质的方法遥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核心 和关键遥
渊 二冤 基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与职 业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分析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全文)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进展,生产企业的设备逐渐趋向智能化进展,社会企业在进展中对熟练基础知识与电子设备装配与维护的高素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多。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理论知识,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技能,拥有得软件开发与硬件维护、XX络安装和治理等方面的计算机能力,并能适应快速进展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电子技术应的综合素养。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大学生学生所学知识缺乏有用性,缺乏对电子设备的实践操作,电子设备故障分析和维护的能力与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实际要求,因此,部分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另外,很多学生大多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牢固,而生产企业对人才有用性要求较高,造成部分大学生的失业现象。
由此可见,我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不够合理,缺乏科学的模块构建,不同程度阻碍了我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效果。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与目标很多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都遵循学科体系理论,注重专业的知识性与系统性,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实践环节,对学生传授的只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压缩,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涉猎广但都不够深入,而生产企业需要的是实际应用与动手能力,而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的是对学生的实际培养,使课程体系面向市场,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模块重点,使学生学以致用。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而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教育教学和治理分析为依托,科学的分析课程编制与要求,具备合理的教学时数,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能同时适应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是一种科学的课程模块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养为核心的通用课程。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按照市场对职业岗位的需求与职业能力进行设置的,把握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三者的平衡,对每个岗位进行技能探究,根据不同岗位需求进行模块的开发,具有较强的教学灵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问题;思想;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 g718.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4—0059—01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的教育模式与教学体系必须重新构建。
中等职业教育力求通过具体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中需要的能力,不仅包括基本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协作能力、过硬的操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还包括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
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下面具体谈谈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目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现代电子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同时具备一定的电子企业管理、电子产品营销及电子电路设计能力的应用性专业人才。
目前中职学校适应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还不健全,受传统学科型教育思想的影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改善不大,存在很多问题。
如课程结构不能彰显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课程内容不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教学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不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单一,职业能力培养不突出。
这种课程体系严重影响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非常必要。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要通过调研摸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职业岗位分析,进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向。
还要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明确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演练。
再通过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类,确定与职业岗位需求相符合的行动领域。
最后,将行动领域转换成适合于教学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需要学校和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努力,开发基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多层次评价模式,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
由企业专家和教师研究开设《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热与电动器具维修》《电子测量仪器》等核心课程,并搭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职业素质培养、专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提高劳动能力、协作能力、操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和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提高。
2.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集教、学、做与反思、改进于一体,其目的是通过传授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其中第一个学期以素质目标为主,突出教、学、做为一体;第二、三学期以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为主,在理论教学中穿插职业技能训练,轮岗实习,工学结合;第四学期以订单需求目标为主,结合学生意愿和企业岗位订单分班教学,突出订单目标培养特点;第五、六个学期以顶岗实习为主,加强岗前能力训练。
具体课程设置需遵循以下几点:(1)文化基础课程学时分配要遵照教学大纲,突出宽学科、重基础的特点。
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数理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英语阅读、翻译能力。
(2)专业课程的开设要打破陈规陋习,根据工学融合的要求,形成集成的模块化结构。
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主要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订单企业岗位需求能力为标准,设置本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程,必修课要充分考虑到各层面的前后衔接。
(4)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要依据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渠道,着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程内容与要求实行模块化,尽可能创造条件开设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达到提高岗位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