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科技活动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素质教育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2011-01-22素质教育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倪思亮刘杰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当前的高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剖析了目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切入点,以激励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以着力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多方位培养体系。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培养体系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科技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中核心竞争力。

科技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

胡锦涛同志指出:“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培养目标就是造就创新人才。

高校应当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在“强化海洋特色,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院积极探索形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1+4”模式,即围绕一个目标:创新性研究型海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用好四个平台:“开展‘走近科学’科技创新学习月系列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基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竞赛活动”、“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等科研计划”,积极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学院优良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学院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像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全国海洋知识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多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一系列突出的成绩,学院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率也达到了70%。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
科技创新实验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今天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验更是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创新实验成果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在科技创新实验中,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从而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科技创新实验中,学生需要不断探索、实验和创新,这种锻炼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很好的培养。

只有培养出了一批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一次成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呢?我们需要优化实验教学的环境和设备。

一个好的实验环境和设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提高实验效率和成功率。

我们要注重实验教学的实际应用性。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实际应用。

只有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力。

我们还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不断创新。

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

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实验。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科技创新活动实践和学生访谈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深刻剖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且人格健全的人。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胡锦涛同志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敢想敢干、思维敏锐、团结合作、能独立应付和解决许多新问题的符合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来承担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任。

2.高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如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高校教学与改革的关键所在。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教育目标的实施。

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使高校真正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

3.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求当代大学生主体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生的青年一代,正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中。

对当代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
201


鑫 3 0 年 1 月 黼
C h 中 i n a 国 C h 化 e m 工 i c a 贸 l T 易 r a d e
对 当代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的思考
韩 健 陈 玉霞
4 5 0 0 0 1 ) ( 郑 州 大 学 力 学 与 工 程 科 学 学 院 ,河 南 郑 州
关键 词 :科 技 创 新 活动 选题 交叉 学 科 技 术伦 理
课外 学术 科技 创新 活 动是培 养和 早 就创 新型 人才 的 重要渠 道 。然 而 ,大 学生 的课 外学 术科 技 创新 活动 虽然 已经 发展 了数 十年 ,但 尚未 建 立 良性 运 行机 制 ,其 中仍 然存 在很 多需要 我 们进 一步 探索 和解 决 的 问题 ,本文 探讨 了大 学生 科 技创 新活 动 中应 解 决 的突 出问题 ,为 积极 推动 大学 生科技 创新活 动不断 创新发展 提 出了建设 性意见 。
观” 。这种伦 理观倡 导科技 创新活动 不仅要 引领 科学 发展 ,更要 关心未 来 、自然 、人类 后 代和 整个 生 命界 ,要 敬 畏人 类赖 以生 存 的大 自然 , 对 大 自然 负责 ,要 尊重 和保 护未 来人 类及 未来 世界 的尊 严和 权利 ;科 技创 新活 动既 要符 合人 类 的 目的 ,同时还 要符 合 自然规 律 ;在实 施技 术研 究和 开发 过程 中,要 正确认 识 与处理 人类 的近 期 、中期 和长 远利 益 、局部 与整 体利 益 、个人 与他 人 利益 、当代 与后 代 利益之 间的 辨证 关系 ,这 样的 行为才 是 合乎道 德 伦理 的行 为 。以上 的观 点 完全符 合我 国建 设资 源节 约型 、环 境友好 型 社会 的要 求 ,大学 生作 为 当今和 未来 社 会 建设 的生 力军 ,他 们掌 握着 先进 的科 学技 术 ,能否 在科 技创 新活

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点。

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科研平台,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如何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科研平台,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参与到具体的研究项目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科研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与优秀科研人员合作的机会,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合作。

本文旨在探讨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作用,分享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2 问题意义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造成了阻碍,也影响到了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社会的进步。

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旨在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科研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拓展视野,增强综合素质。

探讨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科研平台的重要性科研平台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科研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和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科研项目中进行工作,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大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推动学生科技创新

推动学生科技创新

推动学生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推动学生科技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校的角色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科技创新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科技创新俱乐部、开展科技创新课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其次,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例如,学校可以配置实验室设备、图书资料、计算机等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践平台。

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竞赛。

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提升。

二、家庭的作用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在学生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家长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树立起正确的科技观念。

他们可以与学校相结合,鼓励孩子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组织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动手操作等,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阅读科技类书籍、观看科技创新节目等,拓宽他们的科技知识。

三、社会的支持社会的支持对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机会和平台。

例如,社会可以组织科技创新讲座、科技论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其次,社会可以提供创新基金和奖励。

例如,企业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奖学金,用于资助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社会还可以通过增加科技创新宣传和报道,提高社会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综上所述,推动学生科技创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注重科技创新的教育和资源支持,家庭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意识,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机会和支持。

浅谈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

浅谈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

浅谈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当今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

如何建立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进而了解它的特征,本文拟就大学生创新的内涵、特征、现状、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机制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处于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高校有责任担起创新的担子。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开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

一、高校科技创新的内涵创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敢于摒弃旧想法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就是坚持创新精神,依托高校,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地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研讨、创新实践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人才的全面、激发青少年创作的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学术氛围,具体内涵包括经济内涵、文化内涵、教育内涵、社会内涵。

就经济内涵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产生的科技成果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中,并产生经济利益,例如1999年在重庆举办的第六届“挑战杯”,仅协议转让金额就达到一亿人民币,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内涵会越发凸显出它的重要性。

文化内涵,科技创新活动属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创新活动竞赛、讲座等多种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发掘了学生的创作潜力,一方面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教育内涵,科技创新实质上是一种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属于一项教学活动,学生是主体,老师是推动力。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活动,做到学习理论与科技实践并行,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成才观。

社会内涵,大学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集一体的社会活动场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大学生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社会职责。

总体来看,其内涵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由以上丰富的内涵可以看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特征具有丰富性、系统性、一致性。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中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在全面而深入地展开着。

本文结合多年来开展学院“理奥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共同经验,阐述了我院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为目标,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科技活动;创新;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7-0009-02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不断加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源泉日益受到关注。

在创新浪潮中,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在全面而深入地展开着。

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高科技素质,造就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成为高校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意义大学生科技活动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与人才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

1.1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衡量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如果我们不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为社会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不成功的。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正是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任务的具体体现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2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才的需要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高质量人才。

在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大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将显现出来在参与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中,大学生将会发现自身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符合的知识和能力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他们迫切需要有开发和实践自己新思想、新思路、新办法的环境和途径。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培养自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践载体是成才的迫切需要。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通用12篇)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通用12篇)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科技创新心得体会(通用12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技创新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1为期五天的科技创新培训已接近尾声,我感觉收获很大,现简单总结如下:这次培训班按学科分别设数学、物理与工程、化学、生物、计算机、地球与空间科学七个班,聘请了多位参加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励活动的教授和研究员授课。

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贵阳,尽心尽力为我们连续授课一周时间,为我们指点迷津,扫除大家心中团团迷雾,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这次培训还给我们各班安排了班主任,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白天在教室陪着我们培训,晚上也坚持来机房督促我们按时完成作业,很是辛苦。

再看学员们,一个个精神饱满,不分白天晚上全身心投入整个过程的培训,教室里还不时传来大家的激烈讨论声……这次培训主要是教学员们如何撰写优秀的科研论文,但没能教我们如何去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很遗憾。

真诚希望这类培训还能多次举行,若有机会,我一定争取再来参与。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2这学期的科技课使我记忆深刻,我从课上明白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我们生活在美好的二十一世纪,历史的车轮正在向前飞速滚动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断增加,为我们创造了无忧无虑的新世界。

在这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竞争如此惨烈的环境,要想有一席之地,必须具有创新之观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当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

中国已正式加入了WTO,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领域直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的贸易规则的挑战、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

因此,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定 的局 限 性 : 高校 学 生科 技 创 新 活 动 主 要 通 过 学 校 团委 的 组 织 和 引 导 , 缺 方法 。如 在 奖 学 金 及 推 免 制 度 中 , 科技创 新 占据相 当比例 , 对 在 科 技 创 新
目前 ,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 活动主 要在 学校 的组织 引导下 , 依 靠部 分教
兴 的 时代 要 求 。

练, 充分调动 了学生 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2 . 完善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 激 励 制 度

高 校 学 生科 技创 新 活动 的现 状
制定并完善鼓励学生从事 科技创 新活动 的相 关制度 , 从 政策上 支持、 师的指导 和帮助 , 利 用课余 时间进行 科技创 新活 动 , 在 各个方 面都存 在一 引导学 生自觉从事科技创 新研究。学校 制定相 应学 生和指导教 师的 奖励
◆ ◆ ◆ ◆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 陈志瑶 程 坤
(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
【 摘要】高校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 才的重要途径 。本 文分析 了 目前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 活动的现状及重要性 , 提 出了开展 高
校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 一 些 想 法和 建议 。
人才培养的港湾。
研院所进行毕业设计 , 吸收好 的创新知 识、 文化 , 丰富科研创 新成果。加强 与企 业的联 系和合作 , 利 用寒暑假 , 到企业 开展科 研实践活动 , 真正 了解企

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制定科研项 目答辩制度 , 中期稀少 , 科技含量低 ; 资金和设备不足 束缚高校 学生科 学校加强对学生科研项 目的管理 , 加大考评力度 , 增强 学生的责任意识 , 使 技创新活动 的发展 ; 高校学 生科技创 新活动 较少 与企业 生产 、 实际应 用结 得科研创新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合, 使得很 多好 的成果未转化为生产力。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新的目的各有不同。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 占调查人数
6 6 . 3 4 %的学生是出于兴趣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 另外有 小的群体 ; 大三学生中有 2 6 . 7 3 %的人认为自己的收获很大 ,
1 5 . 8 5 %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经历及获奖来 大四学生中有 2 9 . 4 1 %的人认为自己有很大收获。
1 3 2 人, 大二本科生 1 0 9人, 大三本科生 1 0 1 人, 大四本科生 价。在 4 1 0 份有效问卷中, 有2 8 . 5 4 %的学生感觉参加科技 6 8 人, 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学的分析。

创新活动收获很大 , 有5 5 . 8 5 %的学生认为收获一般, 有l 5 .
节。文章 首先分析 了高校 学生科技创新 平台建设调 查报告 的相 关数 据。然后 结合相 关调 查 结果 , 分析 了 目前 高校科技 创新 平 台存在 的不足 与弊 端, 对于如何整合 高校各 方 面资 源, 建设 跨 学科 、 跨 专 业合作 的本科 生科技 创新 平 台进行 了深入 思考。 最后 , 对高校 学生科技 创新平 台在组织、 思想及教 师队伍 方面的建设提 出了几点建议 。

构建研究与謇践” ( 缔号j J G 2 I 3 . Y p J 。
作 者 简 介 : 蓑 授 , 霍 博 } 士 , 研 凳 究 募 方 向 : 实 羞 验 袅 教 挚 学 及 高 擘 等 教 警 育 基 i 础 理 论 ; 李冰 , 哈 尔 滨 工 l 程 大 学 自 荔 动 化 翠 学 蔑 院 辞 讲 师 , 蓄 博 } 士 , 研 冀 究 舅 方 蓊 向 : 奎 实 差 验 袅 教 季 学 及 善 高 孽 等 裂 教 警 育
高校 学 生科 技 创 新 平 台建设 的调查 与 思 考

对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思考——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对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思考——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L AOQU INS E一61 JA H
对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 学术活动的思考—— 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技 学 术 活 动层 次 和 质量 的 同步 提 高 。 二 、高 校 共 青 团有 效 组 织 开展 大 学 生 课 外 科技 学 术 活 动
的 主 要措 施
良好 氛 围 。 6 .开展 丰 富 多彩 的 课 外科 技 学术 活 动 ,构 建 多层 次 、全 方 位 的 科技 竞赛 体 系。大学 生 课 外科 技 学 术 活 动蕴 涵 在 丰 富 多 彩 的 校 园文 化 活 动 中 , 校 园 文化 活动 的 主 要 内容 和 有 益 是
动 的 几 点可 行性 措 施 。
【 关键 词 】高校 共 青 团 ; 大学 生 ; 外 科技 学 术 活动 课 [ 者 简 介 】熊 莹 (9 4 ) 女 ,华 东师 范 大 学社 科 部 研 究生 、南 昌航 空 大 学教 师 ;( 海 2 04 )曾 杰 作 1 8一 , 上 02 1 (9 2 ) 男 , 昌航 空大 学 测试 与 光 电工 程 学 院教 师。 ( 西 南 昌 30 6 ) 18 一 , 南 江 3 0 3
高校共青 团组织 是实施大 学生课外科技 学术活动 的主
外科技学术 活动的真正 目的 ,没能真正 意义 上地培养学 生 的实践能力 和动手能力 ,对各 类国家级 、省 级竞赛非常 重 视 , 对普及性 活动, 但 往往重视不够 , 了竞赛而开展活动 , 为
偏 离 了课 外 科 技 学 术 活 动 的 真 正 含 义 ,影 响 了 广 大 师 生 参 与活动的积极性。

当前 高校 大 学 生 课 外 科技 学术 活 动 开 展 过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对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对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 ) 学 生 自 身 认 识 不 够 一 大
大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提 高 的 主 体 是 大 学 生 本 身 。 科 技 创 新 能 识 不 到 位 的 问 题 , 们 忽 视 了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的 提 高 在 学 生 培 养 中 重 他
力 是 新 时 期 大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的 一 个 方 面 , 会 的 发 展 对 大 学 生 科 技 要 性 , 识 不 到 社 会 对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提 高 的 迫 切 需 求 , 识 不 社 认 认
学 生 通 过 参 与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而 具 有 的 在 科 技 领 域 里 能 够 创 新 的 能 需 要 一 个 长 期 实 践 的 过 程 , 而 且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还 会 经 历 很 多 失 败 ,
力 , 种 能 力 并 非 仅 仅 体 现 在 发 明 、 造 。 够 在 开 展 科 技 活 动 过 程 很 多 大 学 生 一 是 缺 乏 持 之 以 恒 的 意 志 品 质 , 是 缺 乏 坚 忍 不 拔 的 征 这 创 能 二
维普资讯
¨
中国毛斯技 术企 业
对 提 高 大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的 思 考
◆ 文 /付 刚
【 要】 摘 在 阐述 了 大学 生 科 技 创 新 能 力提 高 的 重要 作 用基 础 上 ,深 刻 分 析 当前 阻 碍 大 学 生科 技 创 新 能 力 科技 创 新 能力 阻碍 因素 提 高措 施
中 提 出 新 见 解 。 拓 新 领 域 , 决 新 问 题 也 是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的 一 种 开 解 服挫 折 的意 志 品 质 。 ( ) 校 教 师 认 识 不 够 二 高

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0引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结合时代需要培养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具有创新知识、创新原理和创新技术的创新人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和宗旨。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早在1969年,美国MIT就创立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1995年清华大学在其数学建模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作为我国首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998年浙江大学借鉴清华大学的成功经验,试行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该计划吸引了一百多名学生参加了七十多个研究项目。

近年来,SRTP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1-3]。

本文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为例,简要介绍我院学生科研训练开展情况,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1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目的与意义高校开展SRTP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机会,吸引一部分优秀而有天赋的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接触和了解相关学科前沿,为深入研究做准备;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配合因材施教,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益;三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营造教学相长的学术研究氛围。

SRTP是科研和学习的结合体,开展SRTP的关键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学习中研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听讲中学习,在课堂中学习。

而在SRTP的过程中,各种训练不但没有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而是成为组成教学的有机部分。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结合各种条件和设备开展研究,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并最终内化为一种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一种研究能力和品质[4-5]。

2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实施过程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体现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工科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践和论文

工科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践和论文

工科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和思考【摘要】工科高校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专业和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更需要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存问题的深入剖析,并结合工科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探讨改善现状的合理举措。

【关键词】工科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的观点。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环节,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科高校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专业和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科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能让大学生在科技活动实践中得到科研方法的训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同时,课外科技活动鼓励了大学生探索式、研究式、批判式的学习,促进大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增强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般工科行业用人单位要求工科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且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对毕业生提出较高的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要求。

要满足这些要求,除了要经过四年的专业培养以外,还需要通过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这也是增强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课外科技活动是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

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了 较 为 合 理 的 知识 结 构 , 为 开 展 科 研 训 练
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 力 , 一 个没 有 创 新 的 民
学 生 作 为 未 来 中 国 创 造 原 创性 成 果 的 中坚 力量 和 希 望 所 在 , 必 将 承 担 着 民族 发 展 与 强盛 的 历 史 重任 。 当前 , 大 学 生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 广 泛 开 展 和 深 入 推 进 对 于青 年 创 新 人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开 展 及 大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意 社 会 需 要 紧 密 联 系 起 来 , 在培养 创新能力 识的 培养 , 是 创 新 教 育 不 可 缺 少 的 重 要 形 式和环 节 , 也 是 高 校 科 技 创 新 体 系 和 人 才 培 养 体 系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UI J l U I1 3
C h l n a E d u c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H e r a l d Fra bibliotek科 教 创 新
工科 院校大学生科 技创新活 动的探 索与实践
张哲 黄晓颖 张刚 刚 ( 东北 大学 辽 宁沈阳 1 1 0 8 1 9 )
族难 以屹立于世界 先进民族之林 。 当 代 大 先 , 要 在 舆 论 上 宣 传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 意义 。 做 好 了前 期 的 积 累 , 具 备 一 定 的 研究 能 力 , 其次 , 学校 从制度 、 经费 、 物 质 等 方 面 鼓 励
对于 较 高 层次 和 较 深 领 域 的 科技 创新 活 动
民族 自 立 的 需 要
创 新 是 一 个 民 族 进 步 的 灵魂 , 是 国 家
境和 氛 围
大学 生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 基 础 性 工 作 【 。 首

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

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
术、 金属表 面工程技术
维普资讯
第 3期
张兆 国, : 等 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创 新活动的思考
接 受益 者 和 目标 载体 。其 他 因素 均 为辅 助 者 , 为
设 立 主管 科 技 活 动 的 委员 ( 称 联 络 员 ) 由科 或 。 协牵 头配合 教师 组 织 学 生 的科 技 活 动 , 立不 同 成 专 业 的科 技 小 组 , 励 不 同专 业 交 叉 建 组 活 动 。 鼓 在 活动 的组 织 过程 中 , 着教 师 、 协 积极 引 导 , 本 科 学生 自愿报 名 的原 则 成立 小 组 。在科 技 活 动 时 ,
(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3 ) 50 0
[ 摘
要 ] 在 大学生中开展科技 活动意义重大。影响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 的因素主要有领
导的重视程度, 师的引导作用 , 教 学生的积极参- 资金和硬件条件 的保证等。科技活动中可 9, 采取组建“ 科技兴趣小组”9 参加教师科研活动” -“ 相结合 的活动形式, 实行院系和学生会共管 的管理模式。科技活动顺利开展离不开必要的激励机制。
各级 领导 要从 培养新 世纪 创新人 才 的战 略高 度认 识科 技活 动 的作 用 和 地位 , 各级 领 导 要有 专
人具体负责 , 以保证活动的顺利 、 持续 、 有效开展。 2 教师是 科技 活动 能否顺 利开展 的保证 .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它直接决 定科技活动的成败。虽然应倡导学生在科技活动 中的主体地位 , 但掌握着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动
向, 有着 丰富 的科研 经验 的教 师 的指 导作 用 对 于 只有 理论 知识 的学生来 说是 不可或 缺 的。 3 学 生 的积极参 与是科 技 活动开展 的关键 . 学 生是科 技活 动 的主体 , 又是 科 技 活动 的直

探索科技创新中心的体验与思考

探索科技创新中心的体验与思考

探索科技创新中心的体验与思考
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有机结合的新类
型服务机构,它既支持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支持创新思想的推广与
交流。

作为一个科技创新者,我有机会参观科技创新中心。

我对该中心的
体验以及产生的思考情况有如下感受:
一是结合社会实践的动力。

科技创新中心以创新为核心,结合社会实
践的动力,推动科技的进步,开发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创新技术,整合社
会资源,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是促进创新创业的渠道。

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各类充满活力的活动,
包括创业培训、夏令营、户外实践、学术研讨会等,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
的思想和实践经验,开创创新创业的渠道。

三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环境。

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工
作人员,让创新者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思维激活、创新设计和网络研讨。

四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氛围。

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众多创新者,他们热
情奔放,激发着彼此的热情,互相倾听和激励,建立起一个推动科技创新
的氛围。

通过参观科技创新中心,我体会到了它在推动科技创新的态度和环境,也使我有了更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坚信,只要有心就能做出一番
伟大的事业。

大学生创新的几点看法

大学生创新的几点看法

创新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

中国的知识成果转化需要有一大批年轻骨干作支撑,中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更需要年轻的大学生通过自身研究和实践来维持和发扬光大,这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初衷,更是时代所赋予后代的历史使命,而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没有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一个人就不会去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也无意进行创新探索。

调查中多数学生虽然表现出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但对于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强烈的创新精神。

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总体评价为“较差”,表现在:缺乏深层次思考、另辟蹊径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能力。

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常常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和突破。

最明显的表现在缺乏新意的发言、作业、试卷、论文比比皆是。

缺乏创新的兴趣调查显示,在兴趣的广度方面,认为自己“兴趣广泛”的学生只有19%;在兴趣的深度方面,6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兴趣的犹如程度不够”;在兴趣的稳定性上,45.8%的学生回答“自己的兴趣是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的”;在兴趣的效能上,39%的学生“只是口头讲讲,很少采取具体行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毅力是人类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实现自己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一是能动性和个体积极性的集中体现。

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

在分析电话号码7414345有什么规律时,有56.9%的学生用了10秒以上的时间,仅有19%的学生用时5秒以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科技活动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吕科建杜君民朱华山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办公室,河北石家庄 050031)
摘要:大学生科技活动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组织、环境、制度及培养科技意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高校
在新形势下,高校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主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起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责无旁贷地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以提高科研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鉴于此,本文拟就加强高校学生科技活动的创新做一些探讨。

1 目前在高校开展学生科技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科技活动发展不平衡
从学科上,理工类院校发展好于文史经管类院校;从活动开展上,研究生好于本科生,而本科生中低年级有热情但无经验,高年级有基础又无热情;从指导上,教师科研项目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动力。

1.2 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许多高校学生科技活动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没有协调配套措施,缺乏整体优势。

1.3 重视竞赛,轻视平时实践
热衷于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使大学生科技活动局限于少数学生的科技研究,丧失了群众性和普遍教育功能,忽视了对基本技能和理论的学习和培养。

2 培养高校学生科技意识、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是高校科技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
作为社会发展主要推动力量的科学技术是否有较大的发展,取决于科技人才的创造性劳动,从而取决于教育能否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科技人才,而只有具备强烈的科技意识的人才才会大胆地进行科研尝试和科技创新。

因而,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青年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其参与科技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应通过一些基本的形式,如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社团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真正深刻了解到科技对提高生产力及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第二,应在学生中树立起“从比较中学习、从学习中提高、从提高中创新”的意识。

教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科技历史、现状、发展前景及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情况的讲授,进行历史比较、现状比较及国内外比较,才能使学生进行“知己知彼”的学习,认清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奋斗。

第三、青年学生应在教师和学校的引导下从单纯的课本学习中走出来,摆脱旧观念的束缚。


点要求教育改革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结构,完善教学计划,开设《科技发展与创造》、《科研实践》、《化学、物理与人类文明》、《数学与科技进步》、《软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导论》等新兴、交叉、边缘学科课程,并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

3 积极营造科技学术氛围,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是高校学生科技活动持久蓬勃开展的关键因素。

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良好的科学技术氛围。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为营造科技学术氛围创造条件。

为保证大学生科技活动能够持续稳定地开展,学校应每年拨专款,用于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及成果奖励;设立专门的“学生科研基金”鼓励学生通过规定的程序申报科研项目和申请基金资助,引导学生开展有创新、有突破、有意义的项目研究;建立科技活动基地,依托校内研究所、实验室建立基地
围绕学生科技活动的工作机制、经费保障、表彰奖励和成果转让等,要制订与学生科技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如《学生科技工作管理条例》、《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学生优秀科技指导教师评比办法》、《学生科技奖和学生科技英才评选办法》等。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活动的有章可循,又可以为活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严格考核评比,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引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素质培养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作为学生个人综合测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把学生科技活动作为衡量院系学生工作及优秀学生选拔的重要参数和主要依据;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建立科技人才档案,对青年学生进行跟踪培养,将持续教育纳入系统化的轨道。

4 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相应组织机构是高校学生科技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保障
培养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当代大学生,并使之走出校门后能尽快从事并适应研究工作,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的共识。

所以,各高校应紧抓这一工作,因势利导,加强科技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各高校应在科研、教学、学生的管理部门之间协调好关系,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并且注意在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同时,调动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建立“一个中心、五个分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一个中心”是指“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和指导学生科技活动;“五个分支”是由科研处、团委、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评审委员会、各院系分别负责的五个工作子系统。

科研管理部门侧重于为学生提供硬件支持、帮助选题、配备指导教师、建立实践基地、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开展科技攻关;团委侧重为学生提供政策支持,组织大型活动;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作为动员和组织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专门机构,其效率水平的良莠,直接影响到学生科技活动的活跃程度与水平,它的工作应侧重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举办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科技文化节,组织科研立项和统筹规划科技类社团的活动;评审委员会由各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或专家
组成,其侧重于对学生申请的科研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最终成果鉴定;各院系作为高校的基层组织应对建立实践基地、开放实验室、在教师与学生间牵线搭桥、学生科技活动考核评比等方面工作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5 结束语
作为高校,加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力度,积极组织大学生投身到科技实践中去,不断创新改革,培养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人才,把大学生科技活动融合于教育体系中,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使高等教育在新时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青山等. 大学生科技活动指南. 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9.
[2] 陈至立. 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和发展. 新华文摘,1998.12.
[3] 诸葛福民,王伟.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4] 张朝阳. 浅谈高校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
作者简介吕科建(1981~),男,浙江丽水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办公室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及理论研究工作;杜君民(1971~),男,河北赵县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办公室工作,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朱华山(1983~),男,新疆库尔勒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任主席。

指导教师×××(1965~),男,上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