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十二课 金属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合集下载

金属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金属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金属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掌握金属热胀冷缩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金属棒、千分尺、测温仪等;2.实验器材:热水、冷水、温水等;3.实验录像或实验演示素材。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并讲解其基本原理。

2.呈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桥梁伸缩缝、火车轨道的间隙等,让学生感受到金属热胀冷缩的普遍存在。

第二步:理论学习1.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热胀冷缩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教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与金属内部结构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

第三步:实验演示1.教师进行热胀冷缩的实验演示,使用一个金属棒,并逐步加热、冷却。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中金属棒的长度变化情况。

3.教师解释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热胀冷缩的原因。

第四步:实验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使用不同的金属棒进行热胀冷缩实验。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各种金属棒的长度变化情况。

3.学生讨论并总结不同金属棒的热胀冷缩特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长度变化图。

第五步:讨论与总结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金属的特性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列举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如桥梁、建筑物等。

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金属热胀冷缩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注意事项。

第六步:拓展延伸1.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可以利用金属热胀冷缩原理的小实验。

2.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演示,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

第七步:总结和评价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复习重点知识。

2.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教学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辅助手段:1.实验视频和图片素材;2.PPT演示素材;3.实验器材:金属棒、千分尺、测温仪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十二课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十二课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认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经历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

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概括能力。

3、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能运用到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自己准备:小玻璃瓶(加盖、加吸管),烧杯两只,冷水,热水,点有红墨水的冷水。

为全班准备:装有不同液体的小瓶子、烧杯两只。

学生自备:记号笔。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水壶烧开了水的图片,请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说发现。

预:水壶里的水溢出来了。

3、猜想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预:水受热体积增大。

师:那反过来,受冷会怎样呢?预:水受冷体积变小。

师:水受热体积增大,水受热体积增大。

这一说法到底正不正确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证明。

二、水热胀冷缩实验探究1、认识实验器材2、设计实验方案(1)按已有的实验器材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师巡视指导。

(2)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3)出示恰当方案。

指名读2、实验操作水的热胀冷缩实验师:实验设计好了,是不是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呢?你觉得在实验前我们还应该做什么?(1)学生讨论实验注意事项并交流。

(2)师明确实验要求:课件提示:①小组要分工合作。

②仔细观察水柱有的变化。

③做好记录,一会儿汇报时就按照上面的汇报。

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老师操作实验,投影让学生观察实验。

(4)汇报实验情况。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总结:(水热胀冷缩)生1:水受热液柱上升,遇冷液柱下降,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

生2:水受热液柱上升,遇冷液柱下降。

……3、归纳总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再次出示水壶烧开了水的图片,解释这样的现象。

三、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1、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各小组一起做了实验,得出一致的结论:知道了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的液体呢?你还知道哪些液体呢?你认为它们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生说出一些液体名称,并猜测它们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热胀冷缩》教案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热胀冷缩》教案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热胀冷缩》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热胀冷缩现象产生的原因。

3.探究实践:进行热胀冷缩的实验操作。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

二、教学重点1.认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掌握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本质。

2.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如铜球加热装置)、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如带有细玻璃管的烧瓶)、气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如气球和瓶子)、热水、冷水、酒精灯、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科学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热胀冷缩现象1.导入(5分钟)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些因热胀冷缩而出现的现象图片,如铁路钢轨之间的缝隙、夏天电线松弛等。

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吗?2.新课学习(30分钟)观察热胀冷缩现象(15分钟)教师演示实验:用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进行演示,加热铜球使其不能通过铁环,冷却后又能通过。

学生观察描述: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铜球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讨论热胀冷缩的概念(1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根据实验现象,提问学生什么是热胀冷缩?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讨论热胀冷缩的概念,即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

3.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热胀冷缩现象和概念。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第二课时: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1.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什么是热胀冷缩?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新课学习(30分钟)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10分钟)教师演示实验:用带有细玻璃管的烧瓶进行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将烧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柱的变化。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案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案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案教案:金属的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2.掌握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3.能够解释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对工程应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热胀冷缩;2.讲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3.展示金属热胀冷缩的实验,实地观察实验现象;4.讨论金属热胀冷缩对工程应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根不同材质的金属棒,如铁、铜、铝。

先将这些金属棒放入自来水中,观察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可能会发现,不同材质的金属棒在放入自来水时,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如变形、变长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金属棒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讲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金属的分子结构和热运动理论,引导学生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

分子结构决定了金属在加热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之间间隔增大,导致金属体积膨胀;在冷却时,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导致金属体积收缩。

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实验或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

3.展示金属热胀冷缩的实验(3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金属热胀冷缩现象,教师可以准备以下实验材料:玻璃管、橡胶塞、水、温度计。

具体操作步骤:a.将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装上温度计,用橡胶塞密封;b.将玻璃管倾斜放置,从封闭的一端倒入适量的水;c.将玻璃管加热,同时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加热后水位上升的现象,从而进一步理解金属热胀冷缩。

4.讨论金属热胀冷缩对工程应用的影响(2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对工程应用的影响,如:建筑物、桥梁、管道等。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金属构件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对工程结构有何影响?b.如何应对金属热胀冷缩现象?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提高对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和理解。

金属热胀冷缩教案

金属热胀冷缩教案

金属热胀冷缩教案教案标题:金属热胀冷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金属在受热和受冷时的物理性质,能够描述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尊重科学事实,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

2. 难点:学生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和机制。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金属在受热和受冷时的变化,引出金属热胀冷缩的现象。

2.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和机制,引导学生理解金属受热胀、受冷缩的物理过程。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金属热胀冷缩的实验,观察金属在受热和受冷时的变化,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这一现象。

4. 拓展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如铁轨的铺设、桥梁的设计等。

5. 总结归纳:对金属热胀冷缩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金属热胀冷缩的现象。

2.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和机制。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深入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知识。

五、教学工具:1. 实验器材:金属杆、温度计、烧杯等。

2. 示意图:用于向学生展示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和机制。

3. 案例资料:用于拓展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应用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描述金属热胀冷缩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对金属热胀冷缩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金属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案例。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程技术中。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2 热胀冷缩 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2  热胀冷缩  冀教版

热胀冷缩【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温度计工作的原理。

2.了解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二)科学探究: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气体和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概括同类现象的共同特征,总结出物体的一般性质。

3.能对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2.能够认真地操作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3.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之处。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研究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热水、冷水、酒精、煤油等。

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空气球、橡胶管、带玻璃棒的橡胶塞、平底烧瓶等。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自制“液体温度计”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已学的知识讨论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3)方法指导。

(4)学生观察。

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金属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金属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金属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

2.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应用和意义。

3.掌握金属热胀冷缩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

4.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有初步了解。

2.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介绍金属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

并与学生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3.实例分析:给出几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铁轨的伸缩缝、高温下铝合金的应用等,并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4.计算公式:教师介绍常用的金属热胀冷缩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计算过程。

5.小结: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通过提问和讲解,复习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实验环节:设置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一个金属棒加热,观察其变化,测量其长度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4.制作小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撰写小实验报告,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5.提问讨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热胀冷缩的应用和意义,并进行讨论。

第三课时:1.复习巩固:通过提问和回答,巩固前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和实验结果。

2.实践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身边的一些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并讨论其应用价值和意义。

3.拓展知识:介绍其他材料的热胀冷缩现象,如塑料、玻璃等,并与金属热胀冷缩进行比较和分析。

4.总结提升:总结金属热胀冷缩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5.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小实验报告或其他相关作品,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三、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有无提问和回答。

2.实验数据和分析:分析学生的实验数据和报告,了解实验结果和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入程度。

3.计算方法和公式运用:检查学生在计算金属热胀冷缩问题时是否能正确运用公式和计算方法。

《金属的热胀冷缩》优秀教案

《金属的热胀冷缩》优秀教案

《金属的热胀冷缩》优秀教案
金属的热胀冷缩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 了解金属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 掌握计算金属热胀冷缩的方法;
- 理解金属热胀冷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和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如何将金属热胀冷缩的概念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
1. 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
- 介绍金属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的分子运动情况;
- 解释金属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尺寸变化的原因。

2. 金属热胀冷缩的计算方法
- 根据温度变化和金属的线膨胀系数,计算金属的膨胀量或收缩量。

3. 金属热胀冷缩的实际应用
- 介绍金属热胀冷缩在工业生产、建筑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热胀冷缩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 授课法:通过讲解和示例演示,向学生传授金属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 实践操作: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实验验证金属热胀冷缩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金属热胀冷缩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经验。

五、教学评估方法
- 基于课堂互动、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评估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设计一些实践案例和问题,考察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的计算
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和知识点的研究资料;
- PPT演示:准备精美的演示文稿,用于呈现金属热胀冷缩的
原理和实际应用;
- 实验器材和样品:提供用于实验验证的金属样品和相关器材;。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第十二课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第十二课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科学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液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一、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位如下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了完成探究活动,我需要如下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胶塞、试管、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高锰酸钾溶液(红水)。

3、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的液体。

【教法、学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法、学法拟定如下:教法:采用讲---扶---半扶半放---放---收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

(讲:用谈话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回忆所学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

扶:采取“扶”的策略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水体积膨胀的原因。

半扶半放:学生能做到绝不插手,学生不能做到也绝不全部告知,只能提示。

放: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水受冷,体积缩小” ;2、放手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其他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收:1、收集、整合实验数据、信息,得出实验结论;2、实验结束后给学生收拾、整理实验仪器的时间,培养学生严谨、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热胀冷缩 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热胀冷缩 冀教版
B:小组实验要分工合作,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并观察
(4)得出结论
交流:指定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铜球受热时,体积膨胀;铜球遇冷时,体积收缩。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实践运用,解释现象
出示:瓶装饮料和铁轨接缝的图片。
三、应用与拓展
引导:请你用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观看后回答问题。
出示实验方法:A、向三个锥形瓶中分源自倒入滴有红墨水的冷水、柴油和酒精。
B、在瓶口盖上带有细吸管的塞子。
C、将三个锥形瓶依次放入热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再放入冷水中,观察各个液面的变化。
出示注意事项:
A、实验中注意安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小心被热水烫伤
B、小组要明确分工,认真观察和记录。
学生交流,解释现象。
四、本课总结
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知道了固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课堂练习:
做练习册
反思与改进:
一、情境与问题:
引导:(出示超市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醋、酱油等图片。)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些瓶子里面的液体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思考后进行回答。
提问: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一般情况下为什么不装满?
生:
二、探究与发现:
1、探究液体受冷受热后体积的变化。
(1)掌握方法。
播放: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的视频和课件。提示学生关注实验分为几步,要注意什么事项?
(2)掌握方法
播放:关于体现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实验方法的视频和课件
出示实验方法:
A、准备一个铜球和一个铁环,铜球刚好能从铁环中穿过。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使其均匀受热。

冀教版小学科学《气体热胀冷缩》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科学《气体热胀冷缩》说课稿

冀教版⼩学科学《⽓体热胀冷缩》说课稿《热胀冷缩》说课稿各位评委、⽼师⼤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版⼩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2课《热胀冷缩》。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标、教法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进⾏说课。

⼀、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冀教版⼩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物质的状态》这⼀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内容,是在学⽣认识了物体与材料性能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本课是本单元第四课,是在学⽣认识了物质的状态及其主要性质,知道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以使⽔的状态发⽣变化这⼀基础上进⾏教学的。

本课围绕受冷和受热变化共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是让瘪了的乒乓球⿎起来;活动⼆是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活动三是观察铜球受冷受热时的变化。

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理解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最后教材安排了应⽤拓展,让学⽣利⽤所学知识解决⽣活中的问题,纵观本课,从教材设计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应该注重科学探究,开展探究式学习。

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我设计了两课时完成,今天主要说第⼀课时,完成活动⼀:让瘪了的乒乓球⿎起来和拓展应⽤的部分内容。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思维活跃,好奇⼼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乐于动⼿、善于操作。

但对于规范严谨的实验操作,细致⼊微的观察等能⼒都有所⽋缺,所以作为教师,既要帮助学⽣⾃主探究,也要加以适当引导。

三、课时⽬标在对教材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理念指导,我确定本节课课时⽬标:1.科学知识⽬标:能归纳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科学探究⽬标:能从⽣活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进⾏假设,并设计出⽓体受冷受热后体积发⽣变化的实验。

3.科学态度⽬标:能运⽤多种材料、多种⽅法设计出体现⽓体受冷受热后体积发⽣变化的实验,能采纳他⼈建议改进⽅案,完成探究任务。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标:能运⽤⽓体热胀冷缩性质解释⽣活现象。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通过实验证明⽓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是通过实验观察获取信息,并运⽤分析、归纳等⽅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2热胀冷缩说课(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

12热胀冷缩说课(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
- 实验数据的处理:学生可能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不够熟悉,导致无法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
- 实验结论的应用:学生可能对实验结论的应用范围和限制认识不够清楚,导致在实际问题中无法正确运用热胀冷缩原理。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示例分析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核心知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热胀冷缩的基本概念。热胀冷缩是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它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热胀冷缩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热胀冷缩原理和实验操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 实验法
本节课采用实验法为主,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热胀冷缩实验,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从而加深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实验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热胀冷缩应用:③热胀冷缩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水管破裂、轮胎爆胎等。
二、板书设计
1. 实验操作步骤:④实验名称:热水膨胀实验
① 实验材料:烧杯、热水、冰块、温度计
② 实验步骤:
a. 在烧杯中加入热水。
b. 等待水温稳定后,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记录水温。
c.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水温的变化。
d. 向水中加入冰块,观察水温的变化。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科学组集体备课教案《金属热胀冷缩吗》.docx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科学组集体备课教案《金属热胀冷缩吗》.docx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科学组集体备课教案《金属热胀冷缩吗》科学组集体备课教案《金属热胀冷缩吗》一、教材分析:学生认识了水、空气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以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呢?本课就和学生一起来通过实验验证金属是否会热胀冷缩。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以经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总结概括,本课让学生主要是让学生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提升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许多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些固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1、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的体积变化。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探究各种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浓厚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四、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的变化现象。

五、教学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钢条、火柴学生用表格;教师自制金属条热胀冷缩演示器、课件。

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我们先来看一则故事:1825年,英国铺设了第一条铁路,钢轨是一根连一根的焊接在一起的。

结果,到了炎热的夏天,钢轨就变得七歪八扭,左右弯曲,有些地方甚至还向上拱了起来;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钢轨竟断裂成几段。

2、听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3、你猜测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4、是啊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钢轨是不是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呢?金属热胀冷缩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二、新知探究、1、你知道金属都有哪些呢?2、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金属有没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吗?3、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想怎么做?4汇报你的实验方案?5、要想知道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要做什么?(实验)要给铜球加热就需要使用到加热仪器----酒精灯6使用酒精灯加热需要注意什么呢?7、你认为在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8、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始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热胀冷缩》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起始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即固体也热胀冷缩吗?然后以铜球、铁垫圈为例开展探究。

探究铜球、铁垫圈的热胀冷缩性质时,铜球实验采用共同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的方法。

对铁垫圈的实验则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实验的方法。

两个实验体现从扶到放。

最后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在此基础上将本课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再将知识拓展,使学生对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固体体积的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固体体积的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铜球、金属环、酒精灯、火柴、冷水
分组实验材料:
铁钉、垫圈、木块、蜡烛、火柴、冷水、铁丝钩板书设计:
金属热胀冷缩吗
固体:铜球
-------热胀冷缩
铁圈------热胀冷缩
液体
气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天气渐渐热了,小明家的门好像变大了似的很难关上。

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帮助解决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为导入,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师生交流,明确问题:可能是门这种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探究铜球的热胀冷缩性质
1.出示实验材料(铜球、金属环),提出问题:
你认为这个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根据什么现象知道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材料时一边介绍材料一边将铜球穿过金属环。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想办法给铜球加热观察其是否能再通过金属环。

2.学生交流,确定实验的方法。

3.依据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法演示实验,观察现象。

现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一段时间后铜球不能通过金属环。

将铜球放入冷水中后再将铜球拿出水面通过金属环,铜球顺利通过。

4.小结:通过实验可以证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探究铁垫圈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提出问题:这个铁垫圈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2.学生依据材料自己设计实验。

材料:木块、铁垫圈、2个铁钉
3.交流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
●将2个钉子钉在木板上,2个钉子间的距离恰好使垫圈通过。

●用长铁丝弯成钩,钩住垫圈在蜡烛上加热一段时间
●尝试将垫圈通过2个铁钉。

●如果不能通过,再将垫圈放入冷水中受冷,拿出水面后将垫圈通过2个铁钉,垫圈又能通过了。

4.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5.交流汇报,分析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发现铁垫圈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还要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了解到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变化非常细微。

6.小结:依据以上实验,我们知道有的金属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拓展与应用
1.归纳概括:通过几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很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拓展: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架设电线、铁轨、自行车打气等)
3.阅读资料:
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

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的,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

锑的这种奇特性质曾被应用在印刷上。

早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掺有锑。

所说的铅其实就是铅和锑的合金。

当熔化了的合金浇进铜模里冷却凝固时,由于锑热缩冷胀,字的笔画会十分清晰,而且经久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