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审美视阈下中国传统建筑及其内部的陈设布局

合集下载

探析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的数学对称美

探析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的数学对称美

探析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的数学对称美数学对称美在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

本文将会探析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的数学对称美,从数学对称美的概念,传统建筑中的具体体现,以及数学对称美在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意义等方面展开。

一、数学对称美的概念数学对称美是指利用数学知识和规律,在物体的形状、结构或者布局上达到一种对称的美感。

它是通过几何形状的对称、旋转、平移等数学运算来实现的。

在传统建筑中,数学对称美体现在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形式、结构构造、装饰图案等方方面面,通过数学对称美的应用,传统建筑展现出了极其独特和精致的美感。

二、传统建筑中的具体体现1. 平面布局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通常采用对称的形式,呈现出一种整齐、统一而又和谐的美感。

比如在中国古代宫殿和庙宇的平面布局中,往往会采用“三间五间”、“九间九椽”等对称布局形式,整体形象宏伟、庄严而又和谐。

2. 立面形式传统建筑的立面形式也充分体现了数学对称美的原则。

比如传统的斗拱造型、横案式屋面、斗笠式歇山顶等,在形式上都是对称美的体现。

3. 结构构造传统建筑的结构构造中,同样运用了数学对称美的手法。

比如在榫卯结构中,榫头和卯眼的形状、尺寸和布局都是经过精确计算和对称设计的,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和稳定。

4. 装饰图案传统建筑的装饰图案中也充分体现了数学对称美的特点。

比如在雕刻、绘画、瓷砖拼花等装饰中,常常采用对称图案来营造美感,如莲花纹、蝙蝠纹、云纹等,都是数学对称美的具体表现。

三、数学对称美在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意义1. 体现了文化特征数学对称美在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整体和谐、稳重庄严的追求。

这种对称美的运用,不仅仅是在建筑形式上体现出来,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

2. 传承了建筑智慧数学对称美的应用,也体现了古代建筑大师们对建筑技艺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其独特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与自然的理解和追求。

本文将从整体布局到各个功能区域进行探讨,并探索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设计原则。

1. 整体布局中国传统建筑的整体布局通常是基于对称与平衡的原则来设计的。

一般以中轴线为中心,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前部是门厅或者门廊,代表着过去和外界的界限。

中部是主要的建筑物,包括大厅和主要功能区域,如起居室、餐厅等。

后部是庭院,通常有花园、假山和水池等元素,与自然环境相连。

2. 大厅和主要功能区域大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功能区域之一。

通常作为家庭成员集会和举办重要仪式的场所。

大厅一般位于中部,居于整个建筑的核心地位。

其通常具有高大宽敞的空间,以容纳更多的人群。

大厅的布局通常以对称和层次感为基础,采用象征性的装饰和陈设,如屏风、雕刻和绘画等。

除了大厅,传统建筑还包括其他的主要功能区域,如起居室、餐厅、卧室等。

这些功能区域的布局往往也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考虑的,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起居室通常布置在大厅的两侧,用于休息和娱乐活动。

餐厅通常位于大厅或者与大厅相连,以方便家庭成员共进餐食。

卧室则通常布置在建筑的后部或者上层,与私密性与安静性的要求相符。

3. 庭院和花园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庭院一方面提供了自然的光线和空气,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人对自然的崇尚密不可分。

庭院通常包括花园、假山、池塘等元素,以及雕塑和花草的装饰。

庭院的布局强调自然与人工的结合,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

花园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着对自然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花园讲究秀丽和富有变化的景观,以及微妙的仪式感。

花园不仅仅是欣赏的场所,更是与人的精神和情感相互作用的场所。

4. 院墙和门窗院墙和门窗是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界限和过渡区域。

院墙一方面代表了家庭的隐私与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内外空间的过渡。

传统建筑的院墙通常采用红墙或者灰瓦的形式,以示庄重和壮丽。

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

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

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对称美是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审美价值观念。

对称美是指在视觉上呈现一种平衡、协调和谐的感觉,符合人们审美的心理需求。

它在建筑、绘画、服饰、家具、园林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

首先,在建筑方面,对称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建筑中的对称美体现在整体布局和细节设计上。

整体布局方面,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都呈现出平衡对称的特征。

比如,紫禁城的大门前有五座拱门,中间的正门高于两边的副门,形成了中轴线的对称。

细节设计方面,古代建筑讲究鸟瞰图对称和平面图的奇偶对称。

在建筑的装饰中,常常以中轴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或垂直对称来布置石雕、木雕、彩绘等。

其次,在绘画方面,对称美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传统绘画中,对称美的主要体现在造型、布局和色彩上。

造型方面,佛像、神像、人物形象等都常常呈现出左右对称的特征,这种对称能够使作品的形象更加稳定和美观。

布局方面,传统绘画中的画面常常采用纵轴和横轴的对称结构,将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形成平衡的美感。

色彩方面,传统绘画中常常运用对称的色彩构图,使画面呈现一种均衡和谐的感觉。

再次,在服饰方面,对称美是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传统服饰注重对称和谐的服装造型,在服装的颜色、图案和样式上也追求平衡和谐的效果。

比如,传统汉族的服饰通常采用前后对称的结构设计,服装的正面和背面呈现出一种统一、和谐的形象。

而中国传统旗袍则强调垂直对称和水平对称,使得身体的前后左右各部相互呼应,展现出优雅和美丽。

最后,在家具方面,对称美也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家具追求内外对称和左右对称的结构,形成一种稳重、典雅的感觉。

比如,传统家具常常采用左右对称的结构布置抽屉、门板、柜子等。

而在家具的装饰上,也常使用对称的形状、雕花或图案装饰,使家具呈现一种整体和谐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称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建筑、绘画、服饰还是家具,对称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审美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建筑:宫殿的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宫殿的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
宫殿的布局
课件提纲
一、严格的中轴对称 二、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三、三朝五门 四、前朝后寝
严格的中轴对称
(一)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 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
(二)中轴线上的线纵长深远,显示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一)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 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
(二)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谷物,社稷坛 是帝王祭祀土地神与谷神的地方。
北京太庙
社稷坛
三朝五门
(一)三朝制——是指根据帝王朝事活动内容的不同,分别在三座不同规 模的殿堂内举行,称为三朝制。
(二)五门制——是指在举行大型朝事活动的宫殿庭院前,沿中轴线以五 道门及辅助建筑构成四座庭院,作为朝宫殿前的前导空间。
前朝后寝
(一)前朝——临朝治政的大殿位于整座皇宫的前部,称为“前朝”。 (二)后寝——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位于皇宫的后部,称为“后 寝”。
未央宫前殿

中国古代建筑:宫殿的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宫殿的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
宫殿的布局
课件提纲
一、严格的中轴对称ຫໍສະໝຸດ 二、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三、三朝五门 四、前朝后寝
严格的中轴对称
(一)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 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
(二)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体现皇权的 至高无上;
(三)中轴线纵长深远,显示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一)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 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
(二)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谷物,社稷坛 是帝王祭祀土地神与谷神的地方。
北京太庙
社稷坛
三朝五门
(一)三朝制——是指根据帝王朝事活动内容的不同,分别在三座不同规 模的殿堂内举行,称为三朝制。
(二)五门制——是指在举行大型朝事活动的宫殿庭院前,沿中轴线以五 道门及辅助建筑构成四座庭院,作为朝宫殿前的前导空间。
前朝后寝
(一)前朝——临朝治政的大殿位于整座皇宫的前部,称为“前朝”。 (二)后寝——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位于皇宫的后部,称为“后 寝”。
未央宫前殿

故宫建筑的建筑美学与审美

故宫建筑的建筑美学与审美

故宫建筑的建筑美学与审美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其建筑美学与审美价值一直为人所称赞与赞美。

它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代表,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精华,展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探讨故宫建筑的建筑美学与审美特点,带领读者一起探索这座宏伟建筑的魅力所在。

一、对称与平衡的建筑美学故宫建筑以对称与平衡为核心美学原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宫中有宫,院中有院”思想。

它以中轴线为基准,在布局和空间划分上秉持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例如,宫殿大门的两侧会对称设置雕刻精美的石狮子,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而主殿的两侧会对称摆放石狮,突出了宫殿的威严气势。

这种对称与平衡的布局,赋予了故宫建筑宏伟而庄重的气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权威和尊贵。

二、韵律与节奏的建筑美学故宫建筑以韵律与节奏的美感为基调,展现了优美的线条、层次和比例。

在故宫的建筑中,每一根柱子、每一个门窗、每一扇屋檐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和谐的韵律感。

这种韵律与节奏的设计,使得故宫建筑看起来非常和谐、流畅,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审美体验。

三、色彩与装饰的建筑美学故宫的建筑色彩丰富多样,以黄、红、绿为主色调,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黄色象征着皇室的尊贵和权威,红色象征着吉祥和繁荣,绿色象征着自然与希望。

这些色彩的运用给人一种热烈而活力的感觉,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

此外,故宫建筑还通过雕花、彩绘和瓦当等细致的装饰,使建筑更加精美细腻,提升了整个建筑的审美价值。

四、寓意与象征的建筑美学故宫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通过建筑结构和装饰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皇权神圣与权威的象征意义。

例如,故宫的“九龙壁”就是以龙这个神圣动物作为装饰,体现了皇权的统治与神圣的象征;而庭院中的一株孔雀紧紧抱住了一棵樱花树,则寓意着皇家家族世世代代的繁荣与兴旺。

这些寓意与象征的设计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增加了故宫建筑的艺术层次。

中国建筑的对称美

中国建筑的对称美

中国建筑的对称美北京紫禁城内的古建筑群非常注重对称美,通过紫禁城的核心位置,贯穿着一条中轴线:从外城永定门开始,经过内城正阳门,然后进入宫廷广场的大明门,穿过广场,便是皇城上的承天门,承天门内有瑞门,瑞门以内迎面而来的才是紫禁城正面的午门,又叫五风楼.在这条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对称排列着内外两城最重要的建筑群,东面是天坛,西面是山川坛,以及太庙和社稷坛。

进入午门之后,所有的建筑物都采用了更加严格的对称排列形式,其中,只有代表皇权统治中心的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及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才端端正正地布置在正中央,且每座大殿上的蟠龙宝座,都坐落在中轴线上。

解放后,作为人民首都的北京城,打破了旧的格局,新扩建的天安门广场,已成为人民首都政治生活的心脏,而旧日雄居全城之中的紫禁城,则已退居到“后院”的位置。

但是,新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仍然保持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我国许多古城的建筑,都有自己严格的中轴线。

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城内街道东西。

南北,呈棋盘格子状。

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讲究“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

清代帝陵很注重对称美。

以主陵孝陵为中心的神道,成为整个陵区布局的中轴线,其它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向两侧排布。

每一座帝陵都有一条与地球经线平行的中轴线,南北延伸相对称。

中轴线的北端依次有隆恩殿、方城等主要建筑,一律坐北朝南。

中轴线的顶端是横行的山脉,组成丁字形。

中轴线的两旁都是成对的建筑,如望柱、壬午,彼此呼应。

比如清东陵整个陵区的山川景物,皆由从昌瑞山到金星山的神道(中轴线)所左右,大小数十座建筑物沿神道排列配合有序,蔚为壮观。

对称也是艺术家们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准则。

像中国古代的近体诗中的对仗、民间常用的对联等,却有一种内在的对称关系。

对称还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少植物、动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

譬如各种动物(人体、鸟兽、蝴蝶、蜜蜂等)皆呈左右相对,如人体就是以鼻尖、肚脐眼的连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形体。

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学是基于一种平衡和谐的原则,并且在整体布局、建筑元素和装饰细节上均体现出来。

下面是一些中国古代建筑对称美学的特点:
1. 整体布局对称:中国古代建筑通常采用“卯首”布局,即底层
平面呈对称形状,上层依照底层的平面形状进行重复,呈现出逐层递减的结构。

整个建筑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追求对称,呈现出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

2. 建筑结构对称: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梁、柱、墙等主要结构元素往往对称分布。

例如,在传统的中国宫殿建筑中,正殿通常由一排对称的柱子支撑,两侧对称布置有偏殿。

这种对称布局不仅体现了建筑整体的平衡感,还体现了尊贵和庄重的美学观念。

3. 装饰细节对称: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细节中,对称美学同样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在屋顶上常见的脊兽和屋脊装饰往往是对称布置的;在门窗的雕花图案中,常常以中心轴线为对称轴进行安排。

这些对称的装饰细节不仅增加了建筑整体的美感,还传达了对称带来的稳定和祥和的寓意。

4.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学也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有关。

根据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人类世界与宇宙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对称美学也体现了与天地宇宙的统一和谐。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学体现了一种平衡、和谐和稳定的美感观念,既是建筑结构的表现,也是文化和哲学观念的体现。

这种对称美学不仅赋予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魅力,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

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

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是指在建筑、绘画、服饰和工艺品等方面,追求对称和谐的美感。

这种对称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平衡和秩序的追求。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对称美得以充分展示,例如紫禁城的建筑布局和园林的设计都体现了对称美的原则。

同时,在绘画和服饰方面,对称美也是重要的表现手法。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布局而闻名于世。

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的布局采用了严格的对称原则。

整个紫禁城分为前、中、后三个院落,每个院落内部都采用了对称的布局。

例如,正门上方的五凤楼就是典型的对称建筑,两边分别有两个对称的翼楼。

整个紫禁城的建筑风格和布局都体现了对称美的追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中国的古代绘画中,对称美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绘画注重画面的平衡和谐,对称美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山水画中,常常采用“一山一水半画中”的布局,左右对称呈现。

例如,明代画家唐寅的《鹅公岩图》就是一幅典型的对称画。

画中的山水景色左右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此外,中国的花鸟画和人物画中也常常运用对称美,使画面更加平衡和谐。

传统服饰也体现了对称美的追求。

中国的传统服饰注重整体的平衡和谐,对称美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传统的汉服就采用了对称的剪裁和布局。

男子的汉服通常有襟、褶、袖、领等对称的部分,女子的汉服则更加注重对称美的表现,例如襦裙、对襟衫等。

这种对称美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美感的追求,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工艺品制作中,对称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工艺品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

许多工艺品都采用了对称美的原则,使其更加精致和平衡。

例如,传统的景泰蓝工艺品中常常采用对称的花纹和图案,使整个作品更加美观。

此外,中国的陶瓷、雕刻和刺绣等工艺品也常常运用对称美,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和平衡的追求。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对称与平衡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对称与平衡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对称与平衡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称与平衡是其设计和构造的重要特点之一。

这种对称与平衡不仅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形态和结构布局上,还渗透到建筑的细节和装饰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对称与平衡的体现。

一、建筑整体形态的对称中国传统建筑注重整体形态的对称,常常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以一条中轴线为基础,将建筑划分为左右两侧,形成对称的空间结构。

例如,紫禁城就是在这种布局原则下建造的。

整座紫禁城沿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分布,从山门到御座,从前殿到后宫,无一不体现出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此外,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对称布局也是常见的设计手法。

比如苏州的拙政园和扬州的个园,它们的布局都以中轴线为主线,左右两侧的景观呈对称分布。

这种对称布局带给人们一种统一和谐的美感。

二、建筑结构的对称与平衡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也注重对称与平衡。

例如,在寺庙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对称的主殿和配殿。

主殿通常坐北朝南,配殿则分别坐东朝西和坐西朝东,以形成完美的对称结构。

这种对称的结构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也让人们在建筑中感受到和谐和平衡。

另外,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檐口、廊柱等构件也充分展现了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檐口多采用对称的砖雕、石雕或木雕装饰,使整个建筑在视觉上达到平衡的效果。

廊柱的布置和数量也是严格按照对称的原则来设计的,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三、细节装饰的对称与平衡中国传统建筑的细节装饰也充分考虑了对称与平衡的要求。

各种花纹、图案在建筑的门窗、梁柱和屋檐等部位都得到了精心的布置。

这些花纹和图案往往以中心点为基准,左右对称地铺设,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工整和美观。

在宫殿和寺庙等重要建筑中,还采用了对称的彩绘装饰。

比如紫禁城的宫殿和寺庙的殿堂,常常在屋顶、柱子和梁上绘制对称的图案和花纹,以增加建筑的华丽感和精致感。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对称与平衡是一种精妙的艺术表现形式。

无论是建筑的整体形态、结构布局,还是细节装饰,都体现出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意义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与西方建筑不同,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的不仅仅是外观的美感,更注重内部空间的布局与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意义,以期深入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首先,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的是传统的对称与平衡。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主要建筑往往沿中轴线对称布局。

这种对称布局不仅仅体现了建筑的美感,更代表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平衡观念。

中国古代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相反而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构成,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能获得和谐与稳定。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内心平衡的价值观。

其次,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的是空间的层次感与流动性。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通常包括前院、中院和后院等层次感明显的空间。

这种层次感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的整体结构上,更体现在不同空间之间的连接与过渡上。

中国古代建筑往往通过门、廊、院落等构筑起一个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空间,使人们在其中形成一种有序的流动感。

这种空间布局不仅有利于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与采光,更给人一种舒适与宽敞的感觉。

另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的是室内外的融合与自然环境的呼应。

中国古代人崇拜大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非常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布局上,建筑往往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例如,中国古代园林以造园池塘为中心,让建筑与水景相互辉映;山水画将山川景色融入到建筑的室内之中,使人们仿佛置身山水之中。

这种布局方式既增加了建筑的美感,更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最后,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还反映了中国人的社会观念与文化传统。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非常重要,注重集体与个体的和谐发展。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倾向于注重集体活动的场所,并且在布局上强调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府邸常常会有一个大型的中厅,用来举办宴会和集会,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团结。

传统建筑中的对称与平衡原则

传统建筑中的对称与平衡原则

传统建筑中的对称与平衡原则传统建筑是每个国家和地区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建筑的设计中,对称与平衡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两个原则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观,更是为了实现建筑的稳定和和谐。

本文将介绍传统建筑中对称与平衡原则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

一、对称原则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对称原则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中通过左右对称的布局和形式来创造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

它使建筑物看起来平衡、稳定和统一。

在传统建筑中,对称原则经常被用来表达权力和尊严。

以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为例,对称原则被广泛应用。

皇室宫殿的正门通常是通过一个集中轴线分为左右两侧的对称结构。

建筑物的正中心被视为圣地,呈现出威严和庄重的氛围。

在建筑的侧面,对称的窗户、梁柱和装饰物使整个建筑具有平衡感,营造出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此外,对称原则在印度寺庙建筑中也有明显体现。

寺庙的入口有时会由对称的塔楼或柱廊组成,这种对称使人们感受到宁静和敬畏。

寺庙内部的祭坛通常也被设计成对称的形式,以增强人们的虔诚感。

二、平衡原则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平衡原则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中通过形式、材质和颜色的统一来创造一种视觉上的平衡。

它使建筑物看起来具有稳定感,并能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在欧洲的古代教堂建筑中,平衡原则是一项关键的设计原则。

教堂通常采用十字形平面布局,中央圆顶代表着上帝的存在。

圆顶周围的教堂结构则被设计成对称的形式,让人们感到宁静和庄严。

而在阿拉伯地区的传统建筑中,平衡原则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阿拉伯建筑经常使用对称的拱门、楼梯和飞檐,通过镜像的结构来达到平衡的效果。

建筑物的外部线条和内部装饰呈现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对称与平衡的差异与整合尽管对称和平衡原则在传统建筑中常常相互关联,但它们也有一些差异。

对称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外部形式和布局上,而平衡则更注重材质、色彩和装饰的统一。

然而,在传统建筑中,对称与平衡经常被整合在一起,相互增强。

中国传统建筑对称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传统建筑对称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一、传统建筑对称的起源及意义我国传统建筑对称之美源远流长,古代我国人从建筑、古典家具、园林到衣着、礼仪等各个方面都倡导对称之美。

此举旨在表达我国人对宇宙秩序的理解,以及对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追求。

通过对称的形式,传达出世界的和谐与平衡之美,同时也代表了社会秩序和政治意识的折射。

二、对称之美的具体体现1. 建筑结构上的对称我国古代建筑结构多以轴线对称为主,建筑中轴线的对称配比往往采用了奇数间隔,如“三间五间”的对称布局,使建筑看似平衡中透着一种层次分明的美感。

从整体到细部,包括门窗、梁柱、斗拱等构件都以对称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内外修身的理念。

2. 园林景观中的对称我国传统园林中的对称之美更加注重对天地人的关系的表达,通过水池、假山、花木等元素的对称布置,在有限的空间内再现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景象。

而在园林中的建筑构件和装饰上也遵循着对称之美的设计理念,例如园门、长廊、桥梁等。

3. 室内装饰中的对称传统家具和室内装饰品也大量运用了对称设计,例如镜框、匾额、瓷器等的对称图案,传达了我国古代文人对宇宙秩序和生活品位的追求。

三、对称之美的审美意义1. 表达神韵和谐我国传统建筑对称之美,通过建筑、园林、装饰等形式的对称设计体现了我国人对宇宙神韵和谐之美的向往,折射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平衡理念。

这种形式上的对称不仅是外在的美感,更是对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的体现。

2. 突显社会秩序和价值观传统建筑对称之美也表达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秩序和价值观念。

在尊重传统礼仪和社会等级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严密而稳重的建筑形式,彰显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强调了人们的共同价值观和规范。

3. 体现文化审美趣味我国传统建筑对称之美在表现形式上追求内敛、克制、清雅,通过对称的形式展现出我国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显示出一种深邃而美丽的文化内涵。

这种审美趣味也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古代文人在文学、绘画等艺术领域的创作。

四、对称之美的当代价值1. 传承民族文化对称之美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对称之美的传承和发扬有助于巩固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建筑中的对称美

中国建筑中的对称美

中国建筑中的对称美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称美而闻名于世。

不论是宏伟的宫殿、庙宇,还是精美的园林、民居,都展现出了中国人对对称美的追求和崇尚。

这种对称美不仅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上,还体现在建筑细部的设计与装饰上。

中国古代建筑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认为人类的建筑应当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因此,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上,对称被认为是最能体现这种和谐的方式之一。

无论是宫殿建筑,还是庙宇寺庙,都常采用对称的布局,左右对称、前后对称,以求达到平衡与和谐。

以古代宫殿建筑为例,紫禁城就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在紫禁城的布局中,整个宫殿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地分布着各个宫殿和庭院。

无论是宫殿的建筑形式,还是庭院的景观布局,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对称美的追求。

这种对称美不仅体现在宫殿建筑的整体布局上,还体现在宫殿的细部设计和装饰上。

例如,宫殿的门、窗、屋檐等部分都采用了对称的形式,形成了美观而和谐的整体效果。

除了宫殿建筑外,中国的庙宇寺庙也常常采用对称的布局。

庙宇的主殿通常位于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地分布着配殿、钟楼、鼓楼等建筑。

这种对称布局不仅使庙宇建筑看起来更加庄严肃穆,也体现了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对称美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的园林以其精致的布局和精美的细节而著名,对称美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例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都采用了对称的布局和装饰,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在园林的布局中,对称轴线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左右对称的建筑和景观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中国古代民居中的对称美同样值得一提。

传统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合院通常以天井为中心,四面围绕着房屋。

房屋的布局和建筑风格都体现了对称美的追求。

无论是房屋的门窗布局,还是院落的花草树木摆放,都力图达到左右对称、前后对称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对称美是一种追求和谐与平衡的表现。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建立在城市之中,这些建筑犹如一道人工风景般映入我们的眼中,让我们对其产生不同的联想。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环境的艺术。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保持了其自身的独特性格。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以及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标签:对称美布局形象美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许多方面,而中国古代的建筑更是让古今中外对其叹为观止。

其规模浩大、形象曼妙。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中国的古代建筑,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对称美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一,我国古代很多事物都体现了对称美这一思想,例如女眷的发饰,窗户上的剪纸。

同样对称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对称无处不在。

建筑是一代人生活习惯和思想的沿袭,所以我国古代建筑也深受宗教思想、文化教育等影响。

道家的中庸思想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到了很好诠释,其具体思想就体现在古代建筑的对称美上。

二、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景色的天然合一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古代,淳朴的古人只能用迷信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因此,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

所以在我国古代的建筑中,有很多与天最接近的古建筑的传说,如:云顶天空,蓬莱仙道等。

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建筑建到了离天空很近。

例如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布达拉宫是13层宫殿建筑,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它的地理位置是古时候燃烟较少的西藏,而且它确实做到了“与天同高”,给人一种天空的假象。

我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的天然合一还体现在许多其它的方面。

例如:我国古代的皇宫里都有御花园,而许多南方的园林小院里也有自己的后花园、假山、鱼塘等。

三、庭院式组群布局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

这些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的追求,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建筑个体的体形体量、外向性格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故宫的建筑对称古代建筑中的几何美学

故宫的建筑对称古代建筑中的几何美学

故宫的建筑对称古代建筑中的几何美学故宫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宫殿建筑群,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绚丽的色彩闻名于世。

故宫建筑的对称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种对称性蕴含了古代建筑中的几何美学。

故宫的建筑对称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观察和分析。

首先,整个故宫的布局以中轴线为基准,东西两侧对称排列,呈现出完美的左右对称结构。

从外部看,故宫的整体形状也是对称的,宫殿和庭院的布局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景观。

这种对称结构使得故宫的每个角落都在统一的几何框架内,使整个建筑给人以稳定、有序的感觉。

其次,故宫的建筑细节也注重对称性。

从门楼到宫殿的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对称设计。

例如,每个宫殿的主厅内部都有一个几何中心轴线,两侧有对称排列的房间和门窗。

建筑物的立面装饰也是左右对称的,如雕花、壁画等元素都呈现出规律的对称图案。

这些对称细节的运用使得故宫的建筑更加精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几何美学。

故宫的对称结构不仅体现在平面布局和建筑细节上,还体现在整个建筑群的大小对称上。

故宫共有9999间房间,其中前门五间,后门九间,其余为奇数。

这种对称布局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根据古代哲学思想和数学原理而来。

中国古代认为奇数是阳数,象征阳刚之气,故宫采用奇数,特别是最多的九间来体现庄严和权势。

这种对称布局不仅使整个建筑更加庄重,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考。

故宫的建筑对称性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手法,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几何美学。

这种美学思想强调平衡、和谐和有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理念相契合。

对称结构使得故宫的建筑给人以稳定、舒适的感觉,同时也赋予其一种庄严和尊贵的气质。

总结起来,故宫的建筑对称性是古代建筑中几何美学的体现。

无论是整体布局、细节设计还是建筑群的大小规模,都呈现出左右对称、奇数对称的特点。

这种对称结构使得故宫的建筑具有稳定、和谐的特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几何美学思想。

故宫的对称美不仅让人赞叹,也给人们带来了审美上的愉悦和思考上的启迪。

推荐:中国园林建筑的美学价值:布局上对称而又接近自然的布局美

推荐:中国园林建筑的美学价值:布局上对称而又接近自然的布局美

中国园林建筑的美学价值:布局上对称而又接近自然的布局美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园林建筑呈现出严格对称的结构美和迂回曲折、趣味盎然、模拟接近自然的自然美两种形式。

皇家园林中的宫殿建筑和私家园林中的住宅建筑,以及寺庙建筑在设计上多取方形或长方形,在南北纵轴线上安排主要建筑,在东西横轴线上安排次要建筑,以围墙和围廊构成封闭式整体,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是古代封闭性的思维模式和小农经济意识在建筑中的反映。

《老子》有万物负阴而抱阳之说,但先秦时期还没有确立以面南为尊的意识,随着对皇权的推崇和神圣化,才逐渐明确起来。

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伦理哲学,从汉代的董仲舒到宋代理学,越来越严密,位尊者处于中央地位,面东西者次之,面北者最低。

四合院以离(南)、巽(东南)、震(东)为吉方,东南最佳。

大门为气口,除居吉方外,还须朝向山峰、山口、水流,以迎自然之气。

宫殿、坛庙、官署、士大夫宅第之类,都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为儒家伦理思想所支配,园林宫区的格局,包括结构、位序、配置皆必须依礼而制。

如静明园整体布局平面呈现的是非规整非对称状,但它的建筑东岳庙圣缘寺含晖堂书画舫等呈中轴线对称;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整体布局不对称,全园布局特点是在四周为土山的环境中以游廊串联起来的建筑群围成L形水池布置,以涵远堂作为全园。

但涵远堂知春堂澄爽斋湛清轩知春亭等强调中轴线意识;私家园林的住宅部分亦如此,如苏州拙政园住宅部分位于山水园的南部,分成东西两部分,呈前宅后园的格局。

住宅坐北面南,纵深四进,有平行的二路轴线,主轴线由隔河的影壁、船埠、大门、二门、轿厅、大厅和正房组成,侧路轴线安排了鸳鸯花篮厅、花厅、四面厅、楼厅、小庭园等,两路轴线之间以狭长的避弄隔开并连通。

住宅大门偏东南,避开正南的子午线,因这是封建皇权与神权专用。

中国的寺庙园林建筑与宫殿和住宅建筑同构,不别于古印度的宗教建筑体系。

如杭州黄龙洞园林,整体布局非对称,但园中建筑如山门、前殿、三清殿等则严格地遵守规则对称的中轴线标准。

东方对称美哲学

东方对称美哲学

东方对称美哲学
东方对称美哲学,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万物之间的平衡、协调与和谐。

这种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渗透于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

在建筑领域,中国的古建筑以对称性为主要特点,无论是故宫、颐和园还是寺庙,都遵循着严格的对称布局。

这种对称不仅体现在建筑物的整体布局上,也体现在细节的装饰和摆设上。

这种对称美哲学认为,对称的建筑能够呈现出一种平衡、稳定的美感,同时也代表着权力和庄重。

在绘画领域,中国画讲究构图对称,画面中的景物通常以中心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以表现出和谐、平衡的视觉效果。

这种对称的构图方式不仅使画面更加美观,也能够更好地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

在音乐领域,中国传统音乐讲究节奏和旋律的对称,音符和节拍都有严格的排列规则,以呈现出和谐、优美的音乐效果。

这种对称的音乐结构也体现了东方哲学中的平衡思想。

在舞蹈领域,中国的传统舞蹈注重动作的对称与协调,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对应的反方向动作,形成一种平衡、对仗的美感。

这种对称的舞蹈动作不仅使舞蹈更加优美,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舞蹈的主题和情感。

总的来说,东方对称美哲学是一种追求平衡、协调与和谐的哲学思想。

它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中,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种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建筑的排布规律

传统建筑的排布规律

传统建筑的排布规律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追求,更代表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在传统建筑中,有着一套严格的排布规律,这些规律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空间和秩序的追求。

传统建筑的排布规律主要体现在整体布局、建筑物位置、空间划分以及建筑元素的运用等方面。

首先,整体布局方面,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坐南朝北”的布局方式,也就是说,建筑物的主要面向是朝向南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的光线和热能。

其次,在建筑物位置方面,传统建筑往往会选择在山水之间,借助自然的背景来增强建筑的美感和气势。

同时,建筑物的位置也会考虑到风水的因素,以获得良好的气场和运势。

在空间划分方面,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前后左右中”的布局方式,即前有院落,后有厅堂,左右有厢房,中间有主厅。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秩序和对称的追求。

院落通常作为建筑物的前庭,起到过渡和准备的作用,厅堂则是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区域,用于接待客人和举办重要活动,厢房则作为次要功能区域,用于居住和存放物品。

主厅位于建筑物的正中心,通常是建筑物最重要的部分,用于展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除了整体布局和空间划分,传统建筑还运用了许多独特的建筑元素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

例如,传统建筑常常采用对称和重复的设计,例如对称的门窗、对称的屋檐和对称的柱子等。

这种对称的设计不仅能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感,还能增强观赏性。

此外,传统建筑还广泛运用了各种装饰元素,例如瓦当、雕花、彩画等,这些装饰元素不仅能增加建筑的美感,还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审美风格。

传统建筑的排布规律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空间和秩序的追求,它不仅在整体布局、建筑物位置、空间划分等方面有所体现,而且在建筑元素的运用上也有独特之处。

传统建筑的排布规律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追求,更代表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这些规律至今仍然对于现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建筑中的对称之美

建筑中的对称之美

建筑中的对称之美在建筑设计中,对称被广泛运用,因为它能够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展现出建筑的美感和稳定感。

对称之美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建筑更加引人注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称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轴对称是指建筑物按照中轴线对称,左右对称一致,如一座古代宫殿的正门。

这种对称形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同时也表达出一种权威与尊贵。

而中心对称则是指建筑物以中心为对称轴,呈现出左右对称的效果,如圆形建筑物的平面布局。

这种对称形式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使人感到安心与舒适。

对称之美不仅仅表现在建筑的外观上,也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中。

在建筑内部,对称常常被运用于大厅、走廊、楼梯等公共空间。

例如,大型酒店的大堂常常采用对称的布局,两侧设有相似的接待台、休息区以及装饰元素,给人一种宏伟、豪华的感觉。

而在私人住宅中,对称的设计也被广泛应用。

比如,客厅的布局常常以中心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地摆放家具和装饰品,使整个空间显得平衡、协调。

对称之美还可以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中得以体现。

建筑立面的对称设计能够使建筑物更加稳定、和谐。

例如,古代的宫殿和寺庙常常采用对称的立面设计,左右对称的柱廊和窗户使整个建筑显得庄严威严。

而现代建筑中,许多大型商业建筑也采用了对称的立面设计,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对称的造型,营造出一种现代、时尚的氛围。

在建筑的细节设计中,对称的运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建筑立面的装饰元素常常采用对称的方式进行布置,如对称的雕塑、浮雕、窗花等。

这些装饰元素的对称布置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美感,还能够使整个建筑显得更加精致、华丽。

对称之美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称的设计,建筑能够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使人们感到舒适和安心。

无论是建筑的整体结构、内部空间的布局,还是立面和细节的设计,对称都能够为建筑增添一种独特的美感。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对称之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使建筑更加引人注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称审美视阈下中国传统建筑及其内部的陈设布局
作者:张晓敏
来源:《牡丹》2018年第33期
对称审美,从字面上理解是美学领域中的一种论述。

它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可听,也可感受到,但是其概念并不是人人熟识、理解的。

正如所有艺术门类的进化演变过程几乎都是一致的,其发展过程就像植物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一样。

每个人对对称审美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基于自身地域文化的差异,这种理解也在不同表现中发生变化。

对称性审美形式在艺术领域应用很是广泛,大到一座建筑,小到一个曲调、一个字形、一个符号,自然界中几个因子串联组合起来的对称性构造衍生出各种美丽图案,它几乎集所有艺术门类和非艺术门类于一体,以至于从视觉上无需区分是否用一種专业角度去分析它。

它是一种对美的解读,更是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审美解读。

从观赏者的角度来分析,它在观众和作者之间的视觉反应和心理交流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筑可能是最早形成的一种艺术,倾向于研究建筑的学者,一般都会从建筑的起源抓起。

其实,不仅仅是研究建筑,各种学科研究初期都会从各自的起源出发。

建筑的起源说法有很多,有人说起源于岩洞,有人说是巢筑。

笔者认为,最初的建筑并不存在什么艺术形式,只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如御寒、避雨和居住等。

慢慢地,人类对生存环境产生审美要求。

对称平衡主要适用于建筑领域,原因可能是建筑被理解为最早的艺术形式。

建筑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达内在深层的外部环境。

所以,这种艺术品不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身所展现的对称平衡,而是贯穿它的方方面面。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美的线条和其他一切美的形体都必须有对称的形式。

”自然美的抽象形式有定型和局限两类,其中包含统一和抽象两种关系。

对称平衡是指视觉中外观体验的一致性、相同形状的一致性以及对形式定性作用的一致性。

因此,想要理解这样的美,人们需要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和视觉敏锐力。

例如,线条一般只显示最整洁的角度,或许因为它始终只有一个方向,保持着自己该有的定性,就好比立方体的整洁和均匀。

平衡对称与整齐一致相联系,形式不能永远保持外部表现,它也不能涵盖艺术的性质,艺术的外在方面也是如此。

它们只在本身没有生命的东西上才会显出地位。

从时间和空间上讲,在没有生命的东西里,它们只是一种标识,即使那些最外在的东西也有自己的想法,其代表的可能是作者的理解与审美。

所以,理想的艺术品纵然在外在方面也要有超出本自规矩的对称审美。

中国人热衷别具特色的对称美。

对于这一形式美的法则,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从应用到研究都做出了惊人的贡献。

在传统建筑尤其是北方四合院类型的空间分布上,古人通常会以院落为中心点,确认中轴线后,按照对称的形式来安排其他房舍,整体上形成井然有序的对称式布局。

从整体上看,传统建筑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民居住宅基本呈现出对称美的法则。

在自然环境中,许多事物都以对称的形式呈现。

因此,许多建筑设计师提取和运用自然意象元素,给人带来对称形式的建筑造型。

这一形式美法则在现代建筑艺术中也普遍存在。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里,中庸与平和的民族心态使得国人对平稳、威严的心理追求达到一种极致状态。

一般体现在建筑上,一大特色就是对称形式至少能够给人四平八稳、威严的感受。

其传达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审美需求,更是心理、思想的象征。

紫禁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善的建筑群落之一,这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项伟大创造。

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是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

宫殿布局毫无疑问采用了对称的形式法则,其中可能有诸多原因,最为基本的就是给人庄重、严肃的感受。

偌大的一个紫禁城,身在其中可能不知晓,但是从高处望去,给人的感受不是能用一个词语“整齐”来总结的。

视觉上壮观、威武、庄严,让人肃然起敬;心理上,它却是可以和人对话的一件伟大艺术品。

同样,皇宫建筑带来的整体感和和谐感也离不开对称平衡的形式法则。

这种审美观点在传统社会中有着诸多的应用,同样也可以运用于现代生活中。

对称平衡,无论是从理性还是从感性去理解,都可以达到很舒服的一种状态。

所以,这是一种每个人都抗拒不了的美。

在建筑内部,传统的家具陈设方式大多采用对称式布局,以求视觉上的平衡状态。

从数量上看,以偶数作为基本标准,这是满足对称形式的一个基本要求,中国文化中的“好事成双”也正好印证了这一观点。

在室内装饰上,传统建筑基本采用中庸平稳和统一的方法来展示。

无论是条案桌椅自身摆放,还是其上放置的香烛摆件和花卉赏玩,又或者是墙面挂画等大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些都反映出传统家居生活对协调、秩序的独特审美追求。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在创作中追求对称的美,所有艺术门类都不例外。

人们很容易从诸多的传统文化中察觉到对称元素,如瓷器、对联、建筑、绘画、诗歌和雕刻等。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依照一个中心来划分一个整体,其两侧的事物可以达到相互呼应的状态,可以是形上的对应也可以是意上的和谐,这与阴阳共生的理念不谋而合之处。

对称的美丽源于自然,它在宇宙中客观存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对称性美丽的原因是视觉美的本质。

对称美的普遍运用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审美哲学。

对称作为一种艺术体现,是最为简单的形式法则之一,可以应用于方方面面。

对称这个审美法则最适用于建筑,建筑产品,可以呈现出其艺术特质。

而拱、梁、门、屋顶和窗等都在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形状可以一致,用以体现对称性法则。

另外,建筑产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本身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供人居住。

传统建筑乃至现代许多建筑都体现出中国人对对称美的追求,这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喜爱。

它揭示的不仅是一种普遍意义,也是一种暗示、一种象征。

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象征,也是一种悄无声息的语言。

如前文所说,从皇家宫殿到民间住宅,从整体规划到独栋的布局,人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对称的形式美法则。

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审美感受透露出庄严、规律以及整齐的人文诉求。

所以,从对称审美出发来看建筑,人们会挖掘出不一样的美感。

然而在东
方,崇尚自然与普遍的生命力也是其特征,可见中国的建筑文化博大精深,不耐心去解读它,人们可能真的不懂它所蕴含的精髓。

(云南艺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