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溶栓护理常规

溶栓护理常规

溶栓护理常规溶栓治疗是指将血管内血栓溶解的治疗方法。

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有尿激酶、阿司匹林、替罗非班等。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溶栓护理的常规操作。

前期准备在进行溶栓治疗前,需要一些前期准备:•交代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如一旦出现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在进行溶栓治疗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如CT、MRI等检查以了解脑部的情况。

•对于过去有胃病、出血、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史的患者,需要提前进行胃肠镜检查以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并口服药物护胃。

操作步骤1. 注射药物将所需溶栓药物加入生理盐水中,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计算剂量,并按照医嘱规定缓慢注射药物。

2. 管路管理在注射药物前,应对血管进行评估,并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

将输液管道和各种监测装置与患者的静脉通道相连接,并且进行严密的管路管理。

3. 监测患者状态在进行溶栓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监测:如心电图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监测等。

监测间隔时间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来调整,以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全面了解。

4. 防止副作用在进行溶栓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副作用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和进行处理。

常见的副作用有出血、过敏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或减轻副作用。

5. 安全转运在病情逐渐稳定后,需对患者进行安全转运。

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患者因各种不可预测因素而发生意外。

注意事项•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病情指标,及时发现变化。

•对患者进行爱心关怀,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及时给予慰问和鼓励。

•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休息和心理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上就是溶栓护理的常规操作。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多方面的细节,注重患者的体验和安全。

通过合理的护理操作,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做出积极的贡献。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
尿激酶使用方法: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0.9 %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持续静滴25-30 min,
其中前10 min滴入总量的2/3,后20min滴入总量 的1/3,因尿激酶半衰期为15 min,如果输入过慢 会降低疗效。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重点观察内容
部分患者在溶栓剂进人体内20 min,甚至更早即有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改 善,继而情绪激动,此时,护士应要安抚患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情绪激动,以利更好地恢复。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 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 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目前公认即时溶栓是治疗该病迅速有效的最 佳选择。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我科4例脑梗死溶栓患者护理体会,和大 家分享和讨论,如何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治疗的患者提供规范、安全、最佳的护理。
报医生。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生命体征检测
15 分钟 /次× 2小时 30分钟 /次× 6小时 60分钟 /次至 24小时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NIHSS评分:q1h*3h q6h*24h
评分项目
得分
1a.意识水平:
0123
1b.意识水平提问: 1c.意识水平指令: 2.凝视: 3.视野 4.面瘫: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溶栓2 h内绝对卧床休息,24 h内在医护人员 指导下以床上活动为主,不宜过早离床,做 好卫生宣教。协助患者语言功能锻炼,让患 者从简单的单音节开始发音,反复训练、循 序渐进,促使语言功能恢复。

Rt-PA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Rt-PA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Rt-PA静脉溶栓护理常规一、Rt-PA(阿替普酶)Rt-PA(阿替普酶)又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利用重组DNA技术产生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阿替普酶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产生纤溶酶,其机制是使纤溶酶原双链间的二硫链断裂产生明显加强,可激活血栓中已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使其转变为纤溶酶而对血液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无激活作用,不产生全身纤维蛋白溶解状态,安全性较高。

二、适应症(一)、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二)、症状出现<4.5小时。

(三)、年龄≥18岁。

(四)、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禁忌症(一)、近3个月有重大颅外伤史或卒中史。

(二)、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近1周内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四)、既往有颅内出血。

(五)、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六)、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七)、血压升高:收缩压≥180mHlg,或舒张压≥100mHg。

(八)、活动性内出血。

(九)、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其他情况。

(十)、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TPP)超出正常范围上限。

(十一)、已口服抗凝剂者TNR>1.7或PT>15s。

(十二)、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査异常(如APTT、INR、ECT、TT、血小板计数、或恰当的Xa因子活性测定)。

(十三)、血糖低于2.7mmol/L或高于22.2mmol/L。

(十四)、CT提示多叶脑梗死(低密度影>1/3大脑半球)。

四、剂量及配制、用法(一)剂量:0. 9mg/kg,10%静脉推注1分钟,90%使用输液泵静脉滴注1小时以上。

例如:患者体重60kg,使用剂量为54(mg=ml),5.4(mg=ml)匀速静脉推注1分钟,剩余48.6(mg=ml)使用输液泵静脉滴注1小时以上。

(二)配制用法:五、静脉溶栓护理(一)、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监护。

(二)、定时进行血压和神经功能检查(关注意识、生命体征、肌力、语言恢复情况),静脉溶栓治疗中及结束后2小时,每15分钟进行血压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估,然后每30分钟一次,持续6小时,以后每小时一次直至治疗后24小时。

溶栓后的护理要点

溶栓后的护理要点

溶栓后的护理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溶栓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方法,通过溶解血栓从而恢复患者的脑血供,减轻患者的症状和预防脑损伤。

溶栓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溶栓后的护理要点。

1.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能力、肌力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发生窒息。

可采取头偏侧位,清洁口鼻。

需要及时吸痰或给氧气,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

3. 保持患者的脑部供氧充足,确保脑组织得到足够的血液灌注。

避免过度活动,避免患者剧烈咳嗽或呼吸急促,以免增加脑部的负担。

4.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脑出血、再梗塞等。

严密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一旦发现出血迹象,应及时处理。

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栓形成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抗凝治疗。

5. 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6. 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7. 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和护士的支持和鼓励。

8. 定期复查和随访患者,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溶栓后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通畅、维持脑部供氧、预防并发症、维持营养、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心理支持和定期复查随访等。

只有做好这些护理工作,才能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医护人员和家属能够重视溶栓后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康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溶栓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中风和心梗等血管阻塞疾病的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护理

静脉溶栓护理

静脉溶栓护理
1、溶栓前准备
1)病情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抽血、
2)建立静脉通道(选择血管,避开下肢)采用留置针
3 )心电监护
4)陪伴去做CT
5)患者、家属的宣教及心理护理
2、溶栓用药(本科室用药)r(3小时内)剂量:0.9mg/Kg/次最高剂量不超过90mg 用法:加入生理盐水中,10%剂量在1-2分钟内立即iv ,90%在60分钟静脉滴完毕,输注完毕后生理盐水冲管。

用药注意事项:药品应放冰箱冷藏、避光保存药液应现配现用保证药物的剂量、用法正确保证药物在规定时间内输注
3、溶栓时及溶栓后的观察及护理
1)生命体征:血压的监测:
每15分钟监测一次,持续2小时
每30分钟监测一次,持续6小时
每60分钟监测一次,持续16小时
发现异常遵医嘱处理。

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
2)意识、肌力: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3)出血征象:皮肤及粘膜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有无渗血、胃出血、便血、血尿、颅内出血|
4)血常规、凝血功能监测溶栓后1h、溶栓后2、溶栓后4h 、次日进行抽血化验。

5)头颅CT【意识加深、头颅CT检查(用药24小时后复查)】
4、溶栓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防止损伤与出血:避免不必要的触及病人
尽量减少肌肉、动静脉注射次数
药物注射完毕局部按压5-10分钟。

注意注射部位有无发红、疼痛,
24小时内绝对卧床、避免插胃管,用药30分钟内尽量避插尿管。

仔细聆听病人主诉:如腹痛(肠系膜上静脉栓塞)四肢局部疼痛、肿胀
周围做好健康宣教。

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静脉溶栓护理惯例令狐采学一、溶栓前准备:抽血(血惯例+血型,凝血四项,生化),ECG,CT,建立2条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备好微量泵,溶栓药物,抢救设施和药品。

二、溶栓药物用法及用药注意事项药物:阿替普酶(50mg/支,总量0.9mg/KG,总用量不年夜于90mg)用法:将阿替普酶溶于专用溶剂中(共50ml),抽上液10%(即5ml)静脉推注,于12分钟内推完,余量在1小时泵完。

注意事项: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如发热、寒战、皮疹、瘙痒及过敏性休克)三、溶栓观察要点: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头痛、出血征象,24小时内绝对卧床、防撞伤、避免插胃管、尿管等。

1、溶栓前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更,尽量排除一切影响因素,嘱患者宁静休息,避免紧张激动等。

2、溶栓开始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更,按要求监测血压及NIHSS评分(NIHSS评分由医生完成),并完成溶栓观察记录单。

⑴监测血压及NIHSS评分:前2小时内每15 min1次; 26小时之间每30分钟一次;624小时每60分钟一次;⑵溶栓过程中注意观察意识及瞳孔变更,并仔细聆听病人主诉(如腹痛,四肢局部疼痛、肿胀,头痛等),发明异常立即陈述医生并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3、出血性病变是早期溶栓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当患者在溶栓24h内呈现头痛,呕吐或呈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年夜,对光反射痴钝或消失,原有症状加重或呈现新的肢体瘫痪,则提示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陈述医生,并及时采纳相应救治办法。

四、溶栓后护理要点1、溶栓后遵医嘱复查血惯例,凝血四项,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更及有无出血倾向。

2、溶栓后患者卧床休息72h,应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的产生。

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3、观察病情,给予相应护理。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护理路径
住 院
执 行 医 嘱
1、执行医嘱及护理常规。
2、应用脱水、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促脑代谢药物。
3、酌情复查血常规、血细胞凝集、生化、二便。
第七千四天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监测:T、P、R、BP。
2、观察病情,给予护理。
3、介绍翻身的方法并教会家属。
1、监测:T、P、R、BP。
2、讲解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脑卒中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言语障碍者的沟通方法,满足生理 需求。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护理路径
住 院
执 行 医 嘱
1、执行医嘱及护理常规。
2、应用脱水、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促脑代谢药物。
第 六 天
护理与健 康指导
1、监测:T、P、R、BP。
2、讲解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脑卒中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言语障碍者的沟通方法,满足生理 需求。
住院第五天
护理路径
执 行 医 嘱
1、执行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2、遵医嘱应用药物。
3、协助^血液检查,无出血倾向者继续降纤治疗。
护理与健 康指导
1、监测:T、P、R、BP。
2、讲解疾病知识,使,^了解脑卒中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言语障碍者的沟通方法,满足生理 需求。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院第六天
护理路径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院第十五~二十天
护理路径
执 行

1、执行医嘱及护理常规。
2、11级护理。
3、酌情复查血常规、血细胞凝集、生化、二便。
护 理 与 健 康 指 导
1、监测:T、P、R、BP。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

溶栓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 24小时内绝对卧床、避免插胃管
▪ 用药30分钟内尽量避免插尿管 ▪ 仔细聆听病人主诉:如
腹痛(肠系膜上静脉栓塞) 四肢局部疼痛、肿胀(周围静脉阻塞) ▪ 做好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
提高对脑卒中的急症和急救意识
了解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降低
发病后立即就诊 力争在3~6h治疗时间窗内溶栓
椎基底动脉系统( POCI )即使昏迷也不必禁忌
4. 临床初步排除TIA 5. CT已排除颅内出血和早期大面积脑梗死 6. 正常凝血状态 7. 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者
绝对禁忌症
1. 活动性内出血 2. 出血性疾病 3.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 4. 凝血功能异常
相对禁忌症
▪ 8-10 9:00 患者神志清楚,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无力 较前无变化,右侧上肢肌力为3级,右侧下肢肌力为4级,进 食水无呛咳,指导患者锻炼患侧肢体,告知患者安全注意事 项
▪ 8-11 9:00 患者神志清楚,右侧肢体麻木较前无变化,言语 不利、右侧肢体无力减轻,右侧肢体肌力为4+。
▪ 8-12 9:00 患者神志清楚,右侧肢体麻木较前减轻,无言语 不利,右侧肢体无力明显减轻,右侧肢体肌力为5-。
预期目 评价 标
1、住院期 间,患者无 跌倒等意外 。
2013-8-
21 住院期 间,患 者未发 生跌倒 等意外
护理诊断
2013-8-8 知识缺乏: 缺乏脑梗塞疾病 的有关知识
护理措施
1.讲解脑梗塞的一般发病机理,临床表 现,常见并发症,治疗方法。 2. 讲解溶栓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讲解溶栓后观察要点。
,与邻居关系融洽。 ▪ 其他:新农村合作医疗,无经济负担。 ▪ (五)辅助检查 ▪ 头颅CT示:脑白质病

静脉溶栓的监护及护理

静脉溶栓的监护及护理

静脉溶栓的监护及护理1.尽可能将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2.2小时内每15-30分钟观察意识、瞳孔、血压等,以后每小时1次,直至24h。

如血压≥180 /100mmhg,应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并给予降压药物;3.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行脑CT检查;4.鼻饲管、导尿管应延迟安置;5.按嘱及时复查血常规、血凝分析结果。

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就是大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以下简称卒中是神经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导致人类死亡的3大主要疾病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卒中在恢复脑灌注之前,每一分钟将会死亡190万个神经元、140亿个神经突触,所以说必须争分夺秒,树立时间就是大脑的观念。

溶栓治疗作为第一推荐:目前世界公认的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唯一有效手段。

而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脑血流灌注措施,全世界的治疗指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都将溶栓治疗作为第一推荐手段。

rtPA静脉溶栓从1995年第一个国际试验开始,直到2021年完成的最新国际试验,所有数据都证实,使用rt-PA静脉溶栓可以令患者获益。

按照统计学数据NNT有效治疗例数来看,接受rtPA 治疗的患者中,每3.1名就有1名患者可以避免死亡或致残。

而临床普遍使用的阿司匹林,其NNT为110,即给110名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仅有1到2人可获益。

由此可见,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而且患者获益明显。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卒中治疗的关键绩效指标一共有10个,包括急性期溶栓、急性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早期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出院时是否处方抗血小板药物、出院时是否处方他汀类药物、是否给予降压、有无健康教育、有无康复治疗等。

在进行中美对比后发现,我国临床实践中有两个指标是最差的,一个是已发生卒中的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另一个就是急性期的溶栓治疗。

最新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最新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静脉溶栓护理常规一、溶栓前准备:抽血(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生化),ECG,CT,建立2条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备好微量泵,溶栓药物,抢救设施和药品。

二、溶栓药物用法及用药注意事项药物:阿替普酶(50mg/支,总量0.9mg/KG,总用量不大于90mg)用法:将阿替普酶溶于专用溶剂中(共50ml),抽上液10%(即5ml)静脉推注,于1-2分钟内推完,余量在1小时泵完。

注意事项: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如发热、寒战、皮疹、瘙痒及过敏性休克)三、溶栓观察要点: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头痛、出血征象, 24小时内绝对卧床、防撞伤、避免插胃管、尿管等。

1、溶栓前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尽量排除一切影响因素,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紧张激动等。

2、溶栓开始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监测血压及NIHSS评分(NIHSS评分由医生完成),并完成溶栓观察记录单。

⑴监测血压及NIHSS评分:前2小时内每15 min 1次; 2-6小时之间每30分钟一次;6-24小时每60分钟一次;⑵溶栓过程中注意观察意识及瞳孔变化,并仔细聆听病人主诉(如腹痛,四肢局部疼痛、肿胀,头痛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3、出血性病变是早期溶栓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当患者在溶栓24h内出现头痛,呕吐或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肢体瘫痪,则提示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四、溶栓后护理要点1、溶栓后遵医嘱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及有无出血倾向。

2、溶栓后患者卧床休息72h,应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14级机电数控专业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3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隐隐约约(yuē)倩影(qiàn)铿然kēng噌吰cēngB、心旷神怡yí参天cān袅绕niǎo颤动chànC、翩翩起舞piān踱步dú霎时shà蓊郁wěngD、情不自禁jīn窾坎kuǎn 钟磬qìng敛裾jū2、选出书写有错误的一组()A、绿草如茵点辍嬉游迁徙B、层峦叠嶂臆断煤屑独处C、五彩缤纷缕缕和谐斑驳D、没精打彩羞涩弥望潺潺3、下列句子的横线处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

2、评估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律、心率的变化。

3、评估溶栓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4、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一)溶栓治疗前的护理1、入住监护病房,绝对卧床休息,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

2、详细询问有无禁忌证,检查血常规、心肌酶谱、出凝血时间及血型等。

3、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留置针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一条通道使用溶栓药物,第二通路保证补液及使用抢救药物。

4、床边备好抢救器械、物品、药品。

(二)溶栓治疗中的护理1、根据医嘱及时准确的使用溶栓剂,保证药物在30分钟内输完。

2、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

注意观察用药的反应,如过敏反应、低血压、出血等。

3、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给药时间及剂量,生命体征监测情况。

(三)溶栓治疗后的护理1、溶栓疗效观察(1)胸痛程度、部位、性质的观察。

(2)使用溶栓药物后按要求定时记录心电图,观察心电图的秒T段的变化。

(3)密切观察有无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出现。

(4)监测心肌酶谱变化情况。

2、并发症的观察:(1)观察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有无血尿、呕血、黑便等。

(2)再灌注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虽是冠脉再通的一个临床指征,但再灌注时损伤心肌细胞,易导致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三、健康指导1、溶栓治疗后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

2、防止情绪激动,指导正确用药。

3、合理饮食(最初2-3天以流质为主,少量多餐)。

4、保持大便通畅。

四、注意事项1、作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

2、溶栓治疗后,应及时给予抗凝治疗,告知患者服用抗凝药物的重要性,预防血栓再栓塞。

五、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一)仪表仪容1.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符合工作及安全要求。

2.发式:头发前不过眉,后不过肩,保持整洁。

3.面部:男性不留胡须,女性着淡妆。

溶栓

溶栓

一、治疗阶段1.急诊护士的职责:按照方案混合配制t-PA:●在CT室或急诊室,提供给医生10%的静脉推注剂量●准备输液●如果tPA已混合,便患者不接受药物,启动退款和补充药物程序●开始输液后,按下列方式监测生命体征:每15分钟检测一次,持续2小时第30分钟检测一次,持续6小时每小时检测一次,持续16小时如果血压大于175/100mmHg,应立即通知医生除非有医嘱,不能留置导尿管或鼻饲管每小时记录神经评估(如果出现变化应更加频繁)2.卒中小组医生责任根据估计体重和rt-PA的剂量表计算rt-PA静脉治疗剂量:●记录估计体重●由护理人员复核,以确保准确性●确认BP在安全范围内●下医嘱,t-PA总剂量以及输液量●稍后静脉推注10%,并急诊用药顺序表中记录时间●如果患者检测发生了明显变化,重新评估NIHSS●按照议案24小时严格控制血压●要求病房配有急性卒中溶栓专用床位●与急诊人员协调tPA治疗确保连续性,直到患者转出急诊●管理血压,收入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二、治疗后阶段1.护士职责●每小时记录神经系统评估,如果发生变化则需要更频繁●按“治疗阶段”所述监测重要生命体征●确保静脉的通畅,完成tPA治疗剂量●为接班护士提供护理报告●为卒中患者的家属/本人提供适当的卒中资料2.卒中小组医生的职责入院24小时按照ICU/卒中单元监护标准进行监测;建立rt-PA静脉溶栓后标准医嘱;治疗后24-36小时下医嘱进行常规头颅CT平扫(如神经功能恶化,应提前进行);监测生命体征,溶栓开始后每15分钟监测一次,持续2小时;每30分钟监测一次,持续6小时;每1小时监测一次,持续16小时;按照治疗方案24小时严格控制血压;在进行吞咽评估之前禁食;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通过鼻导管或面罩保持SaO2>95%初始24小时内,不予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剂(包括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肝素)初始24小时内,不予留置尿管、鼻饲管、动脉置管或中心静脉导管,除非绝对必要;。

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

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

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1. 引言溶栓治疗是一种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血管通畅的治疗方法。

它通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

在进行溶栓治疗时,护理措施的恰当实施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士们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2. 护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溶栓治疗前,护士需要提前完成以下准备工作:2.1 患者相关资料的收集护士需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以及患者的血常规、出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结果。

这些信息有助于护士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

2.2 检查和治疗器材的准备护士需要检查溶栓治疗所需的药物、溶栓装置以及监护设备等,确保其完好无损、无过期的情况,以及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同时,要准备好常用的急救药物和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2.3 宣教准备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介绍溶栓治疗的原理、步骤、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风险等,告知其必要性和疗效,并征得其同意。

宣教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

3. 治疗过程的护理措施3.1 监护患者病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特别是在药物注射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出血等并发症。

3.2 疼痛管理溶栓治疗可能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疼痛,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

3.3 出血风险评估和控制溶栓治疗可能导致患者的出血风险增加,因此护士需要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定时记录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水平,避免给予药物或操作引起的出血等。

3.4 引流管理溶栓治疗后,患者需要镇静、固定休息,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

同时,护士需要留意是否有出血引流物的增加或畸形,及时记录并与医生沟通。

3.5 静脉通路护理在进行溶栓治疗时,通常需开通静脉通路,护士需要注意静脉通路的选择和置管操作的无菌技术,以避免感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院内组织管理、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观察与处理要点总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院内组织管理、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观察与处理要点总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院内组织管理、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观察与处理要点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是根据最佳证据、临床实际情况以及专业人员的判断形成的循证指南,可作为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的实践依据。

将从院内组织管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体位与离床活动进行分享。

推荐要点——院内组织管理目标时间:AIS溶栓患者进入医院到溶栓给药在60min以内(A,强推荐)预通知与准备:(1)设置卒中绿色通道专线或激活系统,一次呼叫可通知团队所有成员有疑似卒中患者可能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A,弱推荐)。

(2)(2)在患者到达前保证溶栓床、溶栓药品、监护仪及微量泵等溶栓设备处于备用状态(B,强推荐)。

(3)(3)院前急救人员预先将患者信息传递给接诊医院的情况下, 接诊护士可指导其尽量将患者直接运送至影像检查室(A,强推荐)。

卒中识别及启动绿色通道:(1)最先接触到患者的护士或有经验的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快速识别并询问发病时间;当判定为疑似卒中时,可由护士自主启动溶栓绿色通道,溶栓团队成员尽快到场接诊(A,强推荐)。

(2)施筛查的人员对疑似卒中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识别和评估(A,强推荐)。

在国内推荐使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面-臂-语言测试。

(3)患者佩戴“绿色通道/抢救”字样标识, 或在处方和检查申请单上标注“绿色通道/抢救”字样标识(B,弱推荐)。

专科评估和支持:(1)应遵循急救原则,优先评估疑似卒中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功能(A,强推荐)。

(2)可协助医生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定,评估卒中的严重程度(B,强推荐)。

(3)患者佩戴“绿色通道/抢救”字样标识, 或在处方和检查申请单上标注“绿色通道/抢救”字样标识(B,弱推荐)。

配合快速检查:(1)护士或确定的专人协助患者快速完成头颅影像学检查,须在患者到院25 min内开始头颅CT/MRI扫描;至少1名陪同人员具备当场阅片能力以进行溶栓决策(C,弱推荐)。

NCU护理常规

NCU护理常规
者时将引流管夹闭,并妥善固定。 2、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3、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4、保持引流通畅,引流不畅时及时告知医生。
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1、护理评估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感觉、运动、 语言等神经系统体征。 (2)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及时遵医嘱使用脱 水及止痛剂。 (3)评估患者术前症状是否得到改善及改善的程度。
三、健康指导要点
1、讲解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保持引流管有 效引流,避免扭曲、折叠。 2、烦躁病人或儿童应适当约束,严防导管脱出。 3、引流管不可随意调节高度,出现头痛时应及时 通知医护人员,防止颅内高压或颅内低压。
四、注意事项
1、引流管应抬高15-20cm固定,不可随意调节引流管 高度,搬动患者时先夹闭引流管,待患者安置稳定后 再打开引流管。 2、注意观察引流量,引流液24h内不超过500ml,过 多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3、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出现血性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 行处理。
2、护理措施
(1)患者术后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及氧气吸 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感觉、运 动、语言功能等。 (3)术后常规 留置动脉鞘,躁动者应防止患者抓脱,给予适当
约束。待体内肝素自然中和后(术后2-3小时),协助工程师
拔除动脉鞘,并以弹力绷带包扎。 (4)经股动脉穿刺者,穿刺区沙袋(1kg)加压制动8小时,卧
床24小时,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及血肿,观察穿刺侧足背动
脉搏动和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如皮肤色泽、温度等。
2、护理措施
(5)根据疾病的不同,术后按各项疾病的要求维持合适的血压 值,加强血压的监测。 (6)积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护肝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 (7)抗脑水肿治疗,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剂、利 尿剂等。 (8)术后继续使用尼膜同针静脉泵入或尼膜同片剂口服,积极

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静脉溶栓护理常规1.明确静脉溶栓护理的目的和适应症:静脉溶栓护理的目的是溶解或缩小血栓,恢复血流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适应症包括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2.病人的评估与监测:护士需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意识、疼痛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判断病情变化。

还需密切观察病人的静脉通路情况,如有出血、药物泄漏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3.静脉通路的评估与护理:确保静脉通路的通畅和安全,选择适当的通路进行溶栓治疗。

护理中要注意血液凝固功能监测,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避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4.药物管理与监测:掌握静脉溶栓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用药途径与剂量等,按照医嘱正确给药。

护士需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出血、过敏反应等,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出血风险评估与护理:静脉溶栓治疗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如创伤史、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

同时,给予患者定期的出血观察与评估,及时处理出血并做好补液与抗凝治疗。

6.心电图监测:对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观察心律变化及异常情况。

同时还需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心电图异常,如心律失常等。

7.精神心理护理:静脉溶栓治疗是一项长期严密的治疗过程,患者在此期间可能面临各种痛苦和不适,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引导和支持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

8.康复指导与教育: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功能。

护士需提供相关康复指导与教育,包括运动锻炼、饮食调控、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结起来,静脉溶栓护理常规涉及到病人的评估与监测、静脉通路的评估与护理、药物管理与监测、出血风险评估与护理、心电图监测、精神心理护理、康复指导与教育等内容。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静脉溶栓术护理常规

静脉溶栓术护理常规

静脉溶栓术护理常规
1、术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NIHSS评分,
有无溶栓禁忌症。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溶栓的目的和过程,取得知情同意。

2、遵医嘱抽血化验,行心电图、CT检查。

3、建立2条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备好微量泵,
溶栓药物,抢救药物。

4、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观察用药反应。

5、术中、术后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
功能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征象,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

6、嘱患者24小时内绝对卧床,给予高热量、低盐低脂、易
消化饮食,评估吞咽功能,必要时鼻饲。

7、做好生活护理及家属的心理支持。

8、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下肢深静脉
血栓、误吸等危险因素,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王**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8 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一、溶栓前准备:?
抽血(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生化),ECG,CT,建立2条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备好微量泵,溶栓药物,抢救设施与药品。

?
二、溶栓药物用法及用药注意事项?
药物:阿替普酶?(50mg/支,总量0、9mg/KG,总用量不大于90mg)
用法:将阿替普酶溶于专用溶剂中(共50ml),?抽上液10%(即5ml)静脉推注,于1-2分钟内推完,余量在1小时泵完。

?
注意事项: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如发热、寒战、皮疹、瘙痒及过敏性休克)
三、溶栓观察要点:?
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头痛、出血征象, 24小时内绝对卧床、防撞伤、避免插胃管、尿管等?。

1、溶栓前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尽量排除一切影响因素,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紧张激动等。

2、溶栓开始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监测血压及NIHSS评分(NIHSS评分由医生完成),并完成溶栓观察记录单。

⑴监测血压及NIHSS评分:前2小时内每15?min 1次; 2-6小时之间每30分钟一次;6-24小时每60分钟一次;
⑵溶栓过程中注意观察意识及瞳孔变化,并仔细聆听病人主诉(如腹痛,四肢局部疼痛、肿胀,头痛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3、出血性病变就是早期溶栓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当患者在溶栓24h内出现头痛,呕吐或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肢体瘫痪,则提示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四、溶栓后护理要点
1、溶栓后遵医嘱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
瞳孔变化及有无出血倾向。

2、溶栓后患者卧床休息72h,应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