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五大民生改革期待突破

合集下载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十二五计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1年发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国家发展规划。

本文将介绍十二五计划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

十二五计划的发布背景是中国继续实施开放改革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并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一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发展、提高民生福祉、增强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政策,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调整产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等。

在经济增长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举措。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有效推动。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政策。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十二五计划还着重推动创新发展。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计划还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在提高民生福祉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

中国政府通过增加教育和医疗服务资源,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

可以说,十二五计划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也要看到,十二五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推进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依然需要加强。

此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之,十二五计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规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

该规划于2011年由中国政府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其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其中,着重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加强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一个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它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措施,意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两会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大全)

两会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大全)

两会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大全)第一篇:两会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大全)“两会”两会主要是五件事: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

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2011两会主题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也是关注的焦点;对这些民生问题的关注成为“两会”的主题2011两会热点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保民生”、“调结构”和“促新兴”将成为“两会”期间的三大热点主题。

1、就业问题2、民主监督3、教育公平4、医疗改革5、调控房价6、事业单位改革7、通胀预期8、司法公正9、贫富差距10、低碳经济11、网络问政12、依法拆迁13、养老保险14、户籍改革15、反腐倡廉16、网络扫黄 2011中国两会热点前瞻如何实现国富到民富五年只是历史长河一瞬,但不可否认瞬间中孕育的变化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一个民族的未来。

2011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适逢“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汇点。

在这一节点上,中国已经实现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向第二大经济体的跨越。

在中国经济世界座次不断上升的同时,隐藏在国内生产总值背后的未来发展问题更令人深思。

国富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实现民富?前不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消息引人关注,但另一方面,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在中国也不断扩大。

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在2010年成为年度热词,“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成举国上下思考的问题。

如何让更多人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人们期待能从两会中找到更明确的答案。

反腐倡廉靠什么取信于民?两会前夕,刘志军等高官落马再度引起海内外关注。

“十二五”时期着力解决五个问题

“十二五”时期着力解决五个问题

编者按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10月23日上午,发展中国论坛组织党建、教育、经济、农业等领域专家举行“专家学习解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着力解决五个问题
发展中国论坛执行主席、中央党校校委前委员王瑞璞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既对“十一五”建设阶段进行了概括总结,对当前社会基本矛盾进行了正确判断,也为以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明确了
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意见,旨在重点解决五个问题:发展、改革、稳定、民生和党的建设。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改革是推动力,稳定是基本保证,民主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党的建设是关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已迅速发展为紧随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第二经济贸易大国和第一外汇储备国家。

但是,我国还不是经济强国,我国的人均经济总量仍然靠后,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

“十二五”规划正视了这种挑战,紧抓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这是我党准确分析形势、与时俱进的有力举措之一。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面临最大的风险是两极分化,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腐败。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趋势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趋势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趋势引言1978年12月18日,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改革拉开序幕的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确立,但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的攻坚时期。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一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展开。

胡锦涛同志在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里,提出今后未来的改革:“全面推进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

”一、五环改革:由单一经济改革走向全面改革五环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环境体制改革。

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采用“四位一体”的提法,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有限的顺利和战略重点、任务。

(一)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靶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靶心”:民主和法制;第三,社会体制改革的“靶心”:和谐化。

“社会共生论”:首先,加强对社会贫困、边缘群体的关怀。

其次,扩大中等收入社会群体。

亚洲开发银行分析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60%,但中国大陆地区的中产阶级规模,远远没有达到60%的规模。

最后,防止精英人才和资金外流。

第四,文化体制改革的“靶心”:先进化和多元化;第五,环境体制改革的“靶心”:文明化。

(二)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利和重点任务1.经济体制改革关键词:大力推进。

2.政治体制改革关键词:积极稳妥推进。

全会强调,改格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社会体制、文化体制改革关键词:加快推进。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有五个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有五个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有五个主要任务“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改善民生,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重点,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和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为到2020年实现“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

一、教育普及水平要有新提高。

到2015年,基本解决城乡“入园难”问题,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二、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突破。

首先,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其次,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第三,要进一步扩大国家资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三、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

一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和评价导向机制,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加大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四、人才培养结构要有新格局。

一方面,要使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特色更加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着重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另一方面,要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

五、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新进展。

一要全面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形成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态势。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我国“十二五规划”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中国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规划。

该规划涵盖了2011年至2015年五年期间,旨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背景、目标和措施,并对其取得的成就作简要介绍。

一、背景我国“十二五规划”起源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提案报告。

该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充满活力、创新型、与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发展方向,为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全面的规划。

二、目标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增强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变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内外需的协调增长,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措施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战略,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内外需协调增长战略,促进内需的增长,扩大对外开放。

四、成就我国“十二五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主要创新型国家之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城乡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果;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成为主导理念;内外需协调增长明显,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升。

总结起来,我国“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通过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民生福祉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

什么是十二五计划

什么是十二五计划

什么是十二五计划
十二五计划是指中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发展规划。

这一规划是中国在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制定的重要纲领,旨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改善等多方面目标。

在经济领域,十二五计划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包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

其中,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在社会领域,十二五计划也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领域改革和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等。

在生态环境领域,十二五计划也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

其中,提出了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任务,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总的来说,十二五计划是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制定的一份重要规划,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改善等多方面目标的重要指导纲领。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和任务。

提问十二五-中国百姓关注的未来五年国计民生

提问十二五-中国百姓关注的未来五年国计民生

《提问十二五》一个国家的宏伟蓝图,一个民族的富强梦想,一个集体的发展目标,一个个体的人生愿景,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特别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定调“十二五”方略,“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五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

从 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一个又一个五年,见证了中国现代化的风雨历程;一个又一个五年,诠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0月 27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拉开帷幕。

在建言献策活动中,媒体的作为在哪里?如何让建言献策活动更好地扩大社会参与,增强社会共识?这是我们在主题报道和宣传中不断创新的课题。

云山同志在最近一次“加强通俗理论读物编写出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座谈会讲话时指出,媒体要发挥桥梁作用,与热点面对面,同百姓心贴心,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中推进理论大众化。

直面热点,关注民生,及时回应受众需求和关切一直是财经频道不懈的追求。

在宣传“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建言献策活动中,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与国家发改委创新合作,推出《提问“十二五”》特别报道,在《经济信息联播》栏目首播。

节目以提问的姿态,从百姓身边故事入手,融合百姓建议、企业家建议、专家建议等多层次、多视角的建言,最终这些意见将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贡献媒体力量和智慧。

这些问题既有来自田间地头的思考,农业发展、农村改革与农民增收问题如何解决?也有来自城镇家庭关注的孩子入托难、上学难、收费高等现实忧虑,更有对于“国强民富”“还富于民”“十二五”“包容性增长”、的期待和向往。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什么困难?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八)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详细版):——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消费率上升。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中国十二五强调国富民强并重

中国十二五强调国富民强并重

中国“十二五”强调国富民强并重结构调整期待实质突破(2010-10-19)中国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并提出保经济平稳增长与保民生并重.而如何实现"国富民强"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性突破,并重启政治经济体制全方位的改革,或许将是"十二五"(2011-2015年)具体规划中最值得期待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称,中国"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等.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只是出一个公报,後续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具体目标要等到明年3月两会通过後,但公报已经给出的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分析师张永军称.中国财政部财科所教授孙钢也表示,中国每次制订的五年规划方向策略都很明确,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能落到实处,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跟进,以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难度会更大."公报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公报明确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保持着近两位数的增幅,尽管目前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但却远远落後于GDP的增幅.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逾一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民生及收入分配不公等引发的经济及社会问题亦备受关注.明确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框架尽管中国堪称经济发展领域的优等生,但粗犷及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形成的痼疾亦积重难返.眼下,当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只增不减,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资源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中国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逼近临界点时,寻找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公报称,"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议并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同时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平新乔表示,"中国一直强调扩大内需,最迫切的应该是弥补社会保障的不足,除加大财政投入外,还应从制度上完善,这才是真正的扩大内需."他并建议未来的数十年中国应明确建立福利社会的思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稍早称,中国必须进行福利和房市改革,以释放国内购买力从而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克服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障碍,关键是要通过更完善的社会福利、更低的房价以及资源价格改革来提高居民支出.中国经济料将在2015年前增长约50%至7.5万亿美元,超越日本并接近美国.全会公报并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并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中国国务院周一发布文件称,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中国将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左右.显然也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提出明确的量化目标.来源:路透中文网。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行,到2015年结束。

其目的在于指导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在经济、社会、环境、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制定实施计划,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全面和持续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继续实现“两个转变”,即要从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成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包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增长布局等。

十二五规划还提出要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来推动经济发展。

在社会方面,十二五规划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其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全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

政府还将继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社会。

此外,十二五规划还将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全民文化素质提高。

在环境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

其中,重点是深化环保制度改革,加强环境监管,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十二五规划还将加大投入,支持环保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和示范工作,强化生态保护功能,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备受污染的土地和水源等。

在教育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实现全民受教育的目标,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注重教育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政府将加大投入,改善和完善教育设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和选拔,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在科技方面,十二五规划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高端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总而言之,十二五规划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阶段,是新时代中国梦的落脚点。

“十二五”:我们老百姓的期望

“十二五”:我们老百姓的期望

“十二五”:我们老百姓的期望2011年已经到来,新的生活,点燃了新的希望,“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已成为过去,展望“十二五”,我们老百姓的期望有以下几点:一是期望工资水平和GDP的增长能够同步。

如今的工资随着通货膨胀越来越缩水,钱不值钱了,工资单上的数字也是多年不变,即是涨也是小河里的浪花,闪一下不见影儿。

切实希望新的五年里工资能够涨到老百姓的期望,也让老百姓分享到改革的成果;二是期望中央能够控制和平抑物价。

五年前,一公斤猪肉8元钱,2011个元月猪肉每公斤16元,涨了一倍,粮、油、米、菜价格节节看涨,虽然中央采取了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责任制,也采取了种种平抑市场的举措,就目前情形而言,收效不是很大,该涨的还在涨,看来控制物价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决心;三是西部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力度。

我们地处西部,也目睹了中央西部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效,但目前的情形是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地方到目前还是很贫困,交通、通讯、文化、科技还不是很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提高,老百姓期望中央更进一步的投入,使“十二五”期间西部的发展能够赶上中部或东部的发展水平,使西部的人民能过上好日子。

十二五计划

十二五计划

十二五计划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国家发展规划,分为2011年至2015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这一规划是对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旨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首先,经济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旨在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规划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经济目标,包括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升、资源环境治理等。

其中,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等是重点。

其次,十二五规划强调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

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目标,包括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等。

政府将加大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第三,十二五规划强调了可持续发展。

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目标,包括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等。

政府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此外,十二五规划还涉及到了农村发展、城镇化、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

政府将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
持,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结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中国政府针对未来五年国家发展制定的宏观规划,强调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城镇化等方面的目标。

这一规划的实施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2011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宏伟蓝图。

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分为宏观经济、城乡发展、民生保障、资源环境、政治法律等五大方面。

一、宏观经济
实现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该计划的首要任务。

为此,中国将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等措施,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胀率,维护国际平衡和和谐的国内经济发展。

二、城乡发展
中国继续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具体来说,是加强城市经济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改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民生保障
中国继续加强民生保障。

其中,提高就业、促进教育、
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四、资源环境
中国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措施,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的研究和应对,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环保合作等。

五、政治法律
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司法、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改革,确
保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公正有效的司法制度、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

总体来说,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在各个领域
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目标是建设一个相对先进、相对富裕、相对公平、相对幸福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团结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概括起...

“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概括起...

“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概括起...第一篇:“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是:围绕“一大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

)(模版)“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是:围绕“一大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一目标是基于中央企业的地位作用,立足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所提出来的。

中央企业大多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成功抓住了重要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必须有一批与之相匹配的大企业大集团。

中央企业大多是行业排头兵,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许多企业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的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备了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条件。

我们一方面要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更好地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中坚作用;另一方面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能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大企业大集团。

第二篇:塘坝乡“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四大战略工程塘坝乡“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四大战略工程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导,以城镇化建设为依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企业的转移,引导企业和生产要素向农村集中,实现经济总量的提速发展、快速扩张,努力将塘坝建设成为北部产业发展带上,综合竞争力更强、城镇化建设更快、群众幸福指数更高、社会和谐程度更优的特色精品乡镇。

十二五措施

十二五措施

十二五措施1. 简介“十二五”措施是指中国国务院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

该措施是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的五年规划目标和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十二五”措施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2. 背景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挑战。

经过快速发展的前十年,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环境、能源和资源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中国还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3. 目标“十二五”措施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发展、向内需驱动转变、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型。

具体来说,“十二五”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3.1 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制定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发展需求的经济增长目标。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应保持在7%左右。

此外,中国还设定了一系列细分领域的发展目标,包括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3.2 就业目标在“十二五”期间,中国设定了就业目标,努力实现就业人口的稳定增长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中国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和高效运行,提高就业培训机构和服务的质量。

3.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将实施一系列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具体来说,中国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4. 实施情况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实现上述目标。

以下是“十二五”措施的一些实施情况:4.1 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实施了一揽子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推动经济向中高端发展。

中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中国放宽了市场准入,加强了市场监管,鼓励民间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2011-201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长期发展计划,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实现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均衡发展,推动国家实现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达到“分类指导,统筹发展”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结构性改革,使经济发展更加结构化、竞争化、创新化,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十一五增长七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要统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农业,发展绿色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普惠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改革发展
要落实分类指导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展多种融资渠道,促进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在改革中,实行第三次产业化,改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金融改革和央行体制改革,完善税收、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实行新型城镇化,促进法治建设。

三、社会发展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业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发展人力资源,加强教育体制和体制改革,促进环境保护,保护文物。

四、国际合作
要坚持互利共赢,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加强和发展对外合作,推动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将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规划,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五大民生改革期待突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洁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也让人们对民生领域改革充满期待。

教育:“公平症结”能否破解?
城市父母为子女择校而焦虑,农村父母为子女进城上学而奔忙……教育资源不均,使无数家长备受煎熬。

“促进教育公平”这一改革目标,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议。

11月初,教育部首次出台治理择校时间表,明确用3至5年时间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提出10项治理措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要彻底解决择校问题,必须切断“择校费”的利益链条,关键是健全问责机制,解决好权力制衡关系。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乡村是重点。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专家认为,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公平需要“不破不立”的勇气,直面各种复杂问题。

“十二五”期间,步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医疗:如何改写“以药养医”格局?
“以药养医”导致药价虚高,是“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公立医院突出公益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药价、提高诊费……去年以来我国启动系列改革,着力改写“以药养医”格局。

今年初,陕西省渭南市下吉镇村民王云娜骨折住院半月,花了一万多元中药费占了一大半。

按照当地新农合规定,住院药费可以报销一半。

不过,她每天要吃的药丸医院卖38元一盒,药店卖11元,于是凡是能从药店买到的药,她都选择放弃报销,直接从药店买。

一位省级医院的院长对记者说:“财政投入不足,医院趋利性不变,医药价格改革很可能‘摁下葫芦起来瓢’,减少的药品收入总能通过其他渠道补回来,最终还是转嫁到患者头上。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部分,“增加财政投入”首当其冲。

规划建议同时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药价虚高的祸根在于“以药养医”的体制,而“以药养医”的背景是财政投入不足。

因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院和诊所会不会“巧立名目另收费”,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财政投入是否到位。

就业:怎样应对每年1000多万的就业缺口?
这是过去五年的“就业成绩单”: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年均增幅2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万人,比“十五”期间增加500万人;我国相继出台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
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国正面临农民工、下岗职工与持续增长的大学毕业生汇聚成的就业洪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将达到2400万人,而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是900万左右,年供求缺口将超过1000多万,与之伴随的是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扩大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说,下一个五年,国家通过财政扶持、减税等鼓励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困难人员等将得到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会更容易找到工作。

事实上,人们从“十二五”规划建议将“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第一位就能够感受到,扩大就业正成为保民生的重中之重。

分配:从“国富”到“民富”如何转变?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未来五年“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的发展目标,并首次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在专家看来,按照“两同步”的原则,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可望达到年均8%以上,高于“十一五”增速。

可以说,居民收入的增长将真正步入一个“加速期”。

“‘两个同步’的提出说明未来五年我国
将从‘国富’向‘民富’进一步发展。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从“国富”到“民富”,是未来五年发展需要积极应对的一个严峻挑战。

收入增加不仅要“较快”,还要“普遍”,这就要求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在再分配的环节更加注重“公平”,这意味着国家将采取措施,使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专家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应该具体细化一些便于操作的硬杠杠和约束性指标以及责任追究机制,才能防止目标落空。

养老: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如何构建?
养老形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许多本该早有准备的问题仿佛突如其来:我国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接近3200万人——这是民政部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

未来五年,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将集中进入60岁,谁来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有关负责人如此勾勒我国未来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构建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

2009年6月,我国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老有所养”的新农保体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从各地对“十二五”发展的具体规划中,人们也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例如,天津市计划到2012年,八成老人白天可以在老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与邻居们聊天娱乐,解决一日三餐……
不过,实践表明,网络的构建将困难重重。

今年3月,北京市成立的首家老年日托所——石景山苹果园街道老年日托所在开业3年后宣布停办。

苹果园街道办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为民说,日托所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自开办以来一直在赔钱,资金压力是停办的主要原因。

为了完善养老网络,杭州市政协主席孙忠焕等建议,将机构养老事业纳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落实到区、街道两级组织每年的工作规划中,要像规划医院、幼儿园等公共设施一样,今后住宅小区规划必须包括老年服务设施。

另外,要尽快加大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