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

合集下载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的重要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是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隐性债务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健康,也可能对整体经济造成波及。

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可以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隐性债务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暴露,进而引发金融风险传导,影响金融体系稳定。

加强隐性债务管理可及早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防范金融危机发生。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有利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隐性债务的存在往往意味着政府财政透明度不足,监管不到位,容易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

加强隐性债务管理可以规范政府行为,提升治理效能,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政府形象和权威。

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是当前的紧迫任务,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确保地方政府财政稳健,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和稳定的金融环境。

【2000字】。

2. 正文2.1 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庞大,但信息不透明。

由于隐性债务不纳入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许多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隐匿债务,导致隐性债务规模庞大,但信息不透明,难以全面掌握。

隐性债务增长速度较快,风险隐患较大。

地方政府在借款过程中往往存在审批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隐性债务增长速度较快,一旦市场环境出现变化,隐性债务风险积聚可能导致金融风险蔓延。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实体经济割裂。

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应对当下的资金需求,通过隐性债务融资,但这种融资方式并未直接投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炒房、股市等领域,增加了经济的泡沫化风险。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履约责任不匹配。

由于隐性债务的性质不明确、风险较大,地方政府在借款过程中往往未能清晰界定履约责任,一旦出现偿债困难,可能导致相应的信用风险和声誉风险。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及对策浅析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及对策浅析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及对策浅析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备受关注。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风险隐患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隐患。

而在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时,需要制定合理的对策,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现状1. 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居高不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稳定经济增长,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举债投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急剧扩大。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已达25.66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

2. 违规融资问题严重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性债务较多,地方政府违规融资问题较为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规避风险评估和审批限制,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担保公司等渠道违规融资,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并且隐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

3. 风险隐患加剧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

一些地方政府违规违约,部分政府融资平台无法偿付债务,导致债务违约风险加大。

一旦出现大规模违约,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1.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目标,极力扩大投资规模,但又面临较小的财政收入,从而形成财政收支矛盾。

为填补财政缺口,地方政府只得通过借债来融资。

2. 政府干预过多一些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过多,直接介入市场经济活动。

在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等方面负债累累,形成了债务规模庞大的问题。

3. 建设项目收益低一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但一些项目收益不佳。

导致投资效益低下,债务无法得到有效偿还。

1. 完善财政体制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税制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权和财政收入能力。

通过财政体制的改革,合理分配地方政府财政资源,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

2. 规范政府债务融资严格规范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划定地方政府债务的用途范围和融资担保责任,限制政府债务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现状进程与热点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现状进程与热点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现状进程与热点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债务风险逐渐显现,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全面深入推进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进程与热点,有助于深入了解债务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为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多个部门针对地方债务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债务管理、规范债务融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进程和热点,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探讨其研究进程和热点,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包括债务规模、增长速度、债务结构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进程,了解此问题研究的历史渊源、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3. 分析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热点,包括政策研究、风险评估、监管机制等方面的重点问题,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4. 总结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启示,包括政策建议、风险预警、监管改进等方面的建议,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5. 展望未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包括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角、提升研究水平等方面的建议,为学术界和政策界提供参考。

2. 正文2.1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现状分析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长,已成为影响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截至目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20万亿元,其中隐性债务占比不容忽视。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实证分析
[ 中图分 类号 ] 1 .5 [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 00—14 (o2 6—04 59 20 )0 00—0 6
随着 我 国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体 制 的 确立 ,各级 地 方政 府 在 大力 发 展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济 的过 程 中 ,为 了 解 决 经济 建设 资 金 不足 的问 题 ,不 但 举 借 了大 量直 接 债 务 ,而 且还 形 成 了巨额 或有 负债 。 由于对 政 府 或有
A s atC ni e ti it o cl oe met a eo' a rhde agr bt c : ot g n l bly foa gv r n sb cn am j i ndn e r n a i l n h l e o d
b l a e rm d i i t tk f i y s o a t n s ̄r t co s e i f tr . cm a l a u l 'a e d e o o el o il tbl .T e t e i,f m o i v n e ,a ay i o c ni g n a o lp b i f n e a c n my a w l a s ca a i t c c m n s s s i y h ss r p st e a g l n l s h w o t e t — h o i s n i l
维普资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 年 第 6 02 期

财政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 方政 府 或有 负债 的实证分析①
Co t g n ibl y o o a v r me tP s ie A ay i n i e tL a i t fL c lGo en n o i v n ss n i t l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筹集资金,隐瞒债务规模、通道以及偿债安排的一种债务行为。

这种行为包括政府债务、融资平台债务、地方企业债务等,并且常常以政府担保为背书。

隐性债务不仅可能导致政府财政风险,而且还可能成为金融系统风险的根源。

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不仅事关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也关系到全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 规模庞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庞大,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在获取资金时,有时会采取隐瞒负债规模的行为。

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借债行为缺乏透明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不高,存在很多不为人知的债务隐患,这就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

2. 风险隐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使得地方政府面临很大的财政风险,同时也给社会和金融系统带来了风险隐患。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存在不但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还债违约,同时还可能成为金融系统风险的根源。

3. 治理难度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的治理难度很大。

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对隐性债务的认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措施不力等方面。

这些都使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的治理变得异常复杂。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需要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深化和完善。

包括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的来源、用途和偿还责任,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监督和审计力度等。

2. 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自律意识地方政府要加强债务管理,增强财政自律意识,杜绝隐性债务。

要遵循财务公开透明原则,确保地方政府债务行为公开透明、规范合法。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责任制度,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债务管理职责,切实做好相关事项的审批、管理和监督。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分析
操作上从摸索到逐渐规范,近期邀请来自全国的18家单 位的专家学者参与,历时近2年,反复修改、讨论,最 后由财政部、中央财大、中咨协等单位专家评审通过后 ,报中咨协审查批准,以中咨协2023第4号公告《地方 政府专项债券实施方案编制指南》(T/CNAEC 02042023)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我国地方政 府债务分析
2022级会计 学2班 杨婕
经济法
目录
经济法
为了应对多方面因素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分别从财政、货币两方面采取了积 极政策措施,不断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同时也导致了债务总规模的膨胀,成为宏 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促成地方政府债务的因素很多,且很复杂,地方政府债务 潜在风险大,其对国家的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构成了威胁。因 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以控制 1、介绍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是在我国具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筹集资金的信用凭证, 也就是由地方政府及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其中包括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券、清理甄别认定 的非债券形式专项债务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大部分地方 政府债务主要是由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信托和融资租赁等方式融资;三是许多地区的地 方政府债务风险很大;四是很多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偿还
经济法
该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对规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实施方案》编制、评审、申报等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对 提高专项债券申报质量,申报成果文件的规范性、标准 化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提升专项债券实施方案编制 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财政部提出,要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力度 ,为重大项目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广东财贸在专项债咨 询领域将持续发力,拓宽服务链条,加强政策研究,结 合专业优势,积极推进专项债咨询服务,助力地方经济 高质量发展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会计问题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会计问题分析
问题探 索 , 0 5 1 ) 20(2.
【8 Sli r ad Vi n , Lre hrh les a d Cop rt 1 j he e. n s y R.ag S ae od r n roae f A. h
C n o[] o rao P f c c n my 1 8 ,4 6 — 8 . o t l . u nl f o t aE o o ,9 6 9 : 1 4 8 r J J i l i 4
展 。掌握地 方政府或有 负债 的特点 、 构成 , 探讨研 究有效的确认 、 计量 、 报告和管理模式 , 对减少地方财政 风险 , 保持 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具
有 现 实意 义 。
【 关键词 】 政府或有 负债 ; 确认 ; 计量 ; 披露 积极 防范和化解财 政风险 , 已成为 当前地 方各 级财政 需要慎
【9 hef , ad Vi n , A uv yo roaeGo enn e 1 Sli rA. s yR. S re fCo r v rac J e n h p t
ljJ u l o Fn c ,9 7 5 :3 — 8 . J.o ma f ia e 1 9 ,27 7 7 3 n
的可持续 性。 国政府应 建立政府 或有负债确认 、 各 计量 、 告及披 报 露制度 , 充分 认识政府 或有负债 引发财政风 险的可 能性。
府作 为社会 管理者 , 出于社会道 义而承担 的相应 善后责任 。 由于
本文 系以下课题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0 1年度河 南省政 府决策研 究招标课题 《 南省地 方政府融资模式选择——基 于政府债 务 21 河
重对 待的 问题 。 政府的债务 风险 已成 为财政风 险的核心 。 而 政府 债 务风险 , 来 自于 直接债务 , 包括 隐性债务 、 不仅 还 或有债 务相 关 的风险 。政 府或有 负债 并不一 定是 由各级 政府行 为引起 的 。 政 是 其 具有不确定 性和下级 到上级政 府之间 的转移 性 , 以很容 易被 所 忽 略。 或有负债 的大量形 成 , 给各地财 政带来 巨大的潜在威 胁 , 不 仅 危及各 国经 济的安全 , 也影响 到国 民经济运 行的稳 定性和 财政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

而据估 算 .未来 2 O年 中 国 能 源 部 门 电 力
在 全 球 气候 变 暖的 背 景 下 , 以低 能
耗 、 污 染为基 础 的“ 低 低碳 经济 ” 为全 球 成 热 点 。 欧 美 发 达 国 家 大 力 推 进 以高 能 效 、
低 排 放 为 核 心 的 “ 碳 革 命 ” 着 力 发 展 低 . “ 碳 技 术 ” 并 对 产 业 、 源 、 术 、 易 低 , 能 技 贸
浅 析 皲 国地 方 改 府 或有 债
口 王 秋 云
摘 要 : 有 负 债 是 财 政 风 险 的 一 项 核 心 内容 , 国 目前 地 方 或 我 政 府 或 有 负债 不 断 增 加 , 地 方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造 成 了 潜 在 的 对
威 胁 . 而 制 约 了 国 民 经 济 的 健 康 稳 定 发 展 。 因 此 有 必 要 按 照 社 从

政 府 或 有 负 债 的 定 义 、 点 及 分 类 特
促 进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 体 行 动” 集 。只 有 更
多 企 业 改 变 目前 的 被 动 状 态 . 自觉 跟 进 低 碳 经 济 的 发 展 步伐 时 . 国 向低 碳 经 济 转 中 换才有 现 实的基础和 未来 的希望 。
关 键 词 : 有 负债 ; 在 义 务 ; 资 环 境 ; 观 经 济 或 潜 融 微 或 有 负债 是 财 政 风 险 的 一 项 核 心 内 容 。 国 目 前 行 政 事 业 单 我 位 对 或 有 负 债 缺 乏 有 效 的 管 理 以 及 对 其 进 行 确 认 、 告 及 披 露 的 报 有 关 规 定 . 上 我 国 的 相 关 体 制 存 在 弊 端 , 方 的领 导 干 部 也 缺 加 地 乏 潜 在 风 险 的 防 范 意 识 , 一 系 列 原 因 就 造 成 了 地 方 政 府 或 有 负 这 债 不 断 增 加 , 很 大 一 部 分 将 转 化 成 为 现 实 负 债 , 大 了 财 政 风 且 加 险 , 地 方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造 成 了 潜 在 的 威 胁 。 此 , 握 地 方 对 因 掌 政 府 或 有 负 债 的 特 点 、 因 。 讨 研 究 有 效 的 管 理 模 式 , 减 少 地 成 探 对 方 从 财 政 的 政 策 和 经 营 风 险 . 持 地 方 经 济 的 稳 定 发 展 具 有 现 实 保

中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研究

依靠会计记账 、 事后反映 的传统模式的。
对人 员素质的依赖决 定了筹划人 员 税 的法律解释和执法实践, 为石油销售企业 熟悉 国家税法 定税制要素内容 的存在,
必须具 备很强的专业素质 和实际操作 能 和税务机关征税具体方法。
力, 不仅要熟悉税 收、 法律、 财会、 金融、 贸 经验和整体把握能力。
企业纳税筹划 人员应该有针对性 地了解 、 和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 目标 的前提下, 综 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制定和实施税收筹 熟悉税收规定细节 , 掌握 国家有关 的政策 合考虑、 全面权衡。 要注意分散风险, 着眼 划方案 , 并保持适 当的灵活性 , 以便 随着 精神 。王泽国认为“ 就我 国税法执法环境 于整体税负的减少, 而不是某一个税种 的 外部环境 因素改变 以及企业 预期经济 活 来看 , 目前 尚无税法总原则 , 各税种 之间 税 负减轻。 在操作 上、 衔接上也有欠缺 , 因而税 务机 动的变化 , 对税 收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
或 或是乘着 改革的 比例约为 40多亿元,尚不包括政府违规担 0 素诸如政府自身的一些担保合同, 既包括书面 任 , 是玩忽职守造成 失误 ,
一些地 保、 以政府名义向民间集资以及其他无法统计 的也包括非书面的。 政府或有债务的基本特点 大潮捞取个人私利人为造成的。例如, 就是其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 二、 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概况 据有关研究资料, 截止到20 年, 02 我国政 方银行领导在离任前大放贷款而不计贷款人 的因素所形成的或有负债。实际上, 四川省政
资信情况。
府或有负债的规模要远远大于财政直接负债
当前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分类主要是 的规模;北京同期地方政府显性或有负债为 上; 在福建、 山东、 吉林等省的部分地区, 其乡

政府或有负债风险浅析

政府或有负债风险浅析

额 将 是 一 个 更 为 巨 大 的 天 文 数 字 次 , 方 金 融 机 构 的 支 付 缺 其 地
二、 或有负债的构成
市 场 经 济 下 政 府 或 有 负 债 的 产 生 有 着 不 可 抗 拒 的 因 素 ,其 风 险 不 同 于 一 般 的 财 务 风 险 ,有 着 其 特 殊 性 。政 府 作 为 一 个 理 性 决 策 者 ,就 必 须 充 分 认 识 这 种 或 有 负 债 风 险 而 现 阶 段 ,我 国 的 或 有 负 债 主 要 由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构

今 四 家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两 年 来 累 计 收 购 四家 商 业 银 行 和 一 家 开 发 银 行 不 良 金 融 资 产 总 计 1 9 9 亿 33 元 这 还 仅 仅 是 五 家 银 行 的 统 计
数 字 ,全 国 金 融 业 不 良 资 产 的 数
银 行 、 国企 与 地 方 政 府 实 行 有 约
束 力 的 契 约 关 系 , 头 来 , 旦 出 到 一
现 风 险 ,所 有 的 代 理 人 都 会 将 风
险 往 中 央 政 府 转 移 , 这 会 远 远 越 出中央 政府 的预算 控 制范 围 。
但在 这种 条件 下 ,又可 能引发新 的道德 风 险 ,即地方 政府 知道反
正 中央 政 府 会 充 当最 终 的 支付 人 , 会 放 松 自己 的努 力 , 而 使 便 从
政 府 于 公 众 纠 望 或 一 定 的 政 治
_。 三 0
一 一1_ :■■ 墨
力 、 义 务 并 前 法 律 一 能 完 全 未
明 确 的 财 务 负
比 如 埘 大 批 在
- 孺 . 。 ■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析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析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析在过去的几年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此背景下,我的文章将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和原因,并尝试讨论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地方政府对债务的实际状况。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政府债务总额(其中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达到了42.4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6.1万亿美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占据了63%。

按照中国官方的分类划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

前者包括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公共领域的融资,后者则是政府为特定用途发行的债务。

近年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规模呈增长趋势,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增加的主要力量。

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呢?我们可以归结如下几点:1、多样化的政府融资方式政府融资是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的一个必要手段。

政府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政府发行债券或筹款,而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等中介渠道向债权人融资。

由于政府间接融资的成本比较高,近年来多数地方政府采用了直接融资,即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2、资金需求的增加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随之增加。

当地政府计划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或者经济发展项目时,政府融资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地方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3、地方政府奖励机制过去几年里,中国地方政府之间一直在竞争,争相引入外来投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地方政府推出了大量奖励制度,鼓励当地民众或外国企业投资地方经济。

地方政府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和低成本的借款,以此来吸引投资。

这导致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承租人的风险管控能力,极易导致债务问题的产生。

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维普资讯


地= = )

} 摘要 在 简 要 介 绍

成 实 分 ,一 拓 及 证 析进 步

} .或负是政险j 有债财风的


我 国现行的财政预算 只是反
部 分 内容

不 能 涵 盖 政 府 的
按时还 款而定 。

政 府 或有 负 债 含 义 及特 点
“ 有 负 债 ” 从 会 计 学 中 引入 的 概 念 。 国 或 是 我
《 计 准  ̄ ) 2 0 )对 企 业 或 有 负 债 定 义 为 :或 会 1 (0 1 ] “
有 负 债 是 指 由 企 业 过 去 的 交 易 或 事 项 形 成 的 潜 在 义务 , 存 在 须 通 过 未 来 不 确 定 事 项 的 发 生 或 其 不 发 生 予 以证 实 ; 过 去 的 交 易 或 事 项 形 成 的 现 或 时义 务 , 行 该 义 务 不 是 很 可 能 导 致 经 济 利 益 流 履

点 表 现 得 更 为 明显 和 突 出
意 义 , 且 对 减 少 国 家 财 政 风 险 , 护 宏 观 经 济 而 维
府 支 出增 加 , 来 养 老 保 险 覆 盖 面 扩 大 或 标 准 提 未
稳定具有 重大作用 。

高 引起 的社 会 保 障 缺 口扩 大 等 都 不 构 成 或 有 负
会 动 荡 , 响 社 会 稳 定 , 府 往 往 基 于 道 义 的 责 影 政 任 或 其 他 目的而 出 面 救 助 。 因而 政 府 或 有 负 债 并 不仅仅 源于政府行 为 。 2 .企 业 的 或 有 负 债 是 显 性 的 ,是 企 业 承 认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普遍采取借债来实现投资扩张的方式。

然而,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复杂性和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逐渐庞大,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

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以政府部门、国企等名义举债活动,但实际上仍由地方政府担保或需要地方政府垫付本息的债务。

这种债务形式不仅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和债务违约的风险。

因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深入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对于促进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从信息披露不透明、债务规模逐渐增加、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等方面,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信息披露与公开、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等对策措施,以期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作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隐患,其管理问题凸显出了信息披露不透明、债务规模逐渐增加、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也有助于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债务行为,进一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信息披露、债务规模控制、监管机制建立等方面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2. 正文2.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信息披露不透明、债务规模逐渐增加和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信息披露不透明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隐匿或外包形成的债务,通常不纳入当地政府债务限额之内,但实质上是地方政府的债务责任。

近年来,隐性债务问题在我国各地频频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透明度不足、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以及债务规模失控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否则将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严重隐患。

为了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财政透明度,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合理控制债务规模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

只有全面加强隐性债务管理,才能保障地方政府财政的稳健运行,确保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风险防范,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2 问题提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庞大,但信息披露不足,缺乏透明度。

隐性债务往往是以各种名义存在,难以被外界所察觉,导致投资者和公众无法准确了解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增加了财政风险。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容易出现危机漏洞。

部分地方政府借款过多,往往是为了填补财政收支缺口,缺乏必要的资金用途审查和资金运用监管,容易滋生腐败和浪费,导致隐性债务风险加剧。

地方政府对隐性债务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不健全。

地方政府借债行为缺乏有效监督,没有明确的问责机制,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任意举债,以致债务规模失控,严重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市场信任度,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隐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庞大,且容易被忽视。

隐性债务通常不纳入地方政府财政报表,因此很难被监管和控制。

浅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三) 地 方政 府 借 债 融 资不 规 范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相 关概念
( 一) 我 国地 方政 府 性 债 务 问题 背 景 分 析
地方政府性债务 , 是指 由地方政府 向债权人直接借人 , 需要地方政 府直接承担偿还债务 的责任 , 是相对 中央债务 而言 的。上 世纪 9 0 年代 初, 我国开始实施分税 制改革 , 在改革过程 中 , 由于 中央政府 的财政权 力过度集 中 , 导致 了地方政 府的财政权 力 以及事 务处理权 利不 匹配 。
地方政府收入。 ( 二) 强 化 对 地 方 性 融 资 平 台公 司 的监 管
近年来 , 我 国的城 镇化进程不断深人 , 在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的情况下 ,
为了满足建设需要 , 地方政府不得不通 过借 债融资等其他 手段来实现 发展 , 用负债 的方 式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 建设 以及实现 其他经济发 展项 目, 在推动经济发展 的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积 累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 逐渐成 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 ( 二) 地方政府 性债务 的分 奏 地方政府性债 务按照其性质主要有 两种分类方法 , 本 文介绍审计 口径角度 以及 国发 [ 2 0 1 4 1 4 3号的最新分类 。审计 口径 分为三类 : 一类 是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 务、 二类是政府负有担保责任 的债务 、 三 类是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 的债 务是指政府部 门和机构 、 全额拨 款事业单位 、 经 费补 助事业单位 、 公用 事业单位 、 政府投融资平台和其他有关单位举借 , 确定由财政性 资金偿 还 的债务 。政 府负有担 保责任 的债务是指 因政府 提供直接 或间接担 保, 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 , 政府负有连带偿债 责任的债 务。政府可 能承担 一定 救助责任 的债务是指 为公益项 目举借 , 由非财政性资金偿 还, 且政 府未提供担保 , 但 当债务人出现债务危机 时 , 政府可能需要 承 担救助 责任 的债务 。不包括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运营的公益项 目形成 的债务 。国发 [ 2 0 1 4 ) 4 3 号的最新分类 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 。一般债 务是 指项 目没有收益 、 计 划偿债来源 主要依 靠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的债 务( 如义务教育债务 ) 。专项债务是指项 目 有 一定收益 、 计划偿债 来源 依靠 项 目收益对应 的政府 性基金收入或专项 收入 、 能够实现风 险内部 化的债 务( 如土地储备债务) 。 二、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摘要:债务是指债权人向债务人提供资金,以获得利息及债务人在承诺在未来某一天约定日期偿还资金。

债务分国债、企业债券等形式。

随着2008年欧债危机的爆发极其产生的恶劣影响,引发了国人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

本文将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原因,影响向大家简要介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债务现状;债务原因:影响及措施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债务或负债的总称。

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历年积累起来尚未清偿的债;地方政府债务包括预算内公债和预算外公债.(预算内公债是指直接显性债务,如欠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养老金等;预算外债务,指直接隐性负债或有的显性负债和或有的隐性负债,如地方政府以及其所属部门的各种担保等)一、我国地方债务危机的现状。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下,2008年底我国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和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实现保增长的目标。

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投资计划,总资金规模高达18万亿,庞大的投资支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为了突破资金瓶颈和法律障碍,各地政府建立了专业投融资公司、事业单位承担建设任务,利用这些单位法人承接银行或信托资金,成为地方政府主要融资平台。

(一)债务数量庞大。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占15.58%。

(二)举债主体多。

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借的分别为49710.68亿元和24975.59亿元,占比共计69.69%。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借主体情况表单位:亿元(三)偿债能力较差,逾期债务多。

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9%和17.17%,2013年至2015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到期偿还的占30.21%。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研究


要 : 府 或 有 负债 问题 是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运 行 中 出现 的 新 问 题 , 何 正 确 认 识 、 政 如 驾驭 和 把 握 它 , 已成 为 迫 切 需 要
研 究 和 解 决 的 重 要 课 题 。 本 文 从 政 府 或 有 负债 的 产 生及 其 特 征 入 手 , 出 了地 方 政 府 或 有 负债 的 四 个特 征 , 运 用 实 证 分 析 的 提 并 方 法 , 体 制 、 理 等 多 个侧 面对 地 方 政 府 或 有 负债 的 产 生 原 因及 其 严 重 后 果 进 行 了分 析 ; 政 府 或 有 负债 的 演 化 机 理 入 手 , 从 管 从 提 出 了 建 立 五 道 防 线 、 避 地 方 政 府 或 有 负债 风 险 的 政 策 建 议 。 规 关 键 词 : 方 政 府 : 政 ; 有 负债 地 财 或
中 图 分 类 号 :F 8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9 5 2 0 0 — 0 8 0 1 0 — 0 X( 0 2)5 0 0 — 4


地 方 政 府 或 有 负 债 及 其 影 响
政 府 负债 显 性 的 (由 法律 或 条 约 认 同 ) 隐性 的 ( 映 公 众期 望 或 反 迫 于 压 力 等 “ 义 ”责 任 ) 道
或 有负债 , 称之 为显性 或有 负债 。 型的有 : 典 债务 担保 , 政府 对 粮 食保护 价 、最低 限度 的养老 金支 付等公 开承诺 的担 保计 划
等 。 推定 义务有关 的政府 或有负 债明显 显现 出隐性特 征 , 与 典 型 的 有 : 行 破 产 时 的 救 助 成 本 , 级 政 府 、 有 企 业 、 府 附 银 下 国 政 属 机 构 所 造 成 的 亏 损 、负 债 ,迫 使 政 府 财 政 提 供 金 融 上 的 支 持 。这种 支持 , 显性 或有 负债情 况下政 府公 开 承诺不 同 , 与 它 是 事先不 承诺 的。 2不 确 定 性 。在 表 现 结 果 上 , 府 或 有 负 债 具 有 不 确 定 性 . 政 特征 。 有 负债是 南过去 的行为 引发的 , 来 事项发 生状况确 或 未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及对策浅析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及对策浅析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及对策浅析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地方政府性债务飙升,已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本文将就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成因1. 受限融资渠道。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受限,地方政府无法直接进行融资,只能通过融资平台进行融资。

2. 土地财政局限。

土地财政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但土地市场波动较大,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不稳定。

3. 政绩观念导致的举债经营。

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债务风险。

4. 审计监管不力。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另一个成因是审计监管不力,许多地方政府借债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和约束。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金融风险加剧。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增加,使得地方政府面临着债务违约风险。

一旦债务违约,将引发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稳定。

2. 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

大量的债务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导致了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影响国家财政稳定。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严重性还表现在影响国家整体财政稳定。

地方政府债务一旦出现风险,将对国家财政产生严重冲击。

为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1. 加强财政管理。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使用范围合理。

2. 完善审计监管。

加大审计监管力度,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有效监督和约束债务融资行为。

3.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减少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

4. 加强债务风险评估。

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提前发现存在的债务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债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5. 提高政府债券市场化水平。

地方经济增长中的政府或有负债问题

地方经济增长中的政府或有负债问题
保( 外债担保 、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为 B T 目中的 , O项 投资主体提供最低收益担保 ,分担有关市场主体的投资 风险。 一个典型事例是河南省永城市计划 20 年秋季新 01 发展 1 万个蔬菜大棚 , 但全市 8%的农户平均每户只有 0 40 多元的存款, 00 资金投入存在困难。 市政府决定 , 采取 财政担保的办法,由乡财政为蔬菜大棚种植户垫付大部 分资金, 待农户收益后分期偿还; 又比如, 政府提供存款 保险, 使存款人即使在银行倒闭破产时, 其在银行的存款 在某一数量上限之内由存款保险公司负责保证支付 ,以 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和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从而为整个金 融体系设立起一道安全防线 ,提高金融体系的信誉和稳 定性 ,等等:被动的政府或有负债则指政府被动地充当 “ 公共风险最终承担者 的角色, 即这种政府或有负债不
良好视角。

机理 ,可以划分为主动的政府或有负债和被动的政府或 有负债=主动的政府或有负债是指政府本着政府与市场 互补的原则, 主动承担市场主体的部分风险, 依靠市场主 体的力量, 实现政策 目标,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比如, 融资
方面, 政府为 非公共部门中的企 个人举借债务提供担 业、
维普资讯
20 第 1 02年 期
文 章编 号 :0 2 79 2 0 ) l 0 1 —0 10 —17 [0 2O 一 0 0 3
地方经济增长中的政府或有负债问题
口 武康平 郭鸿勋
摘要 : 政府或有负债实质上是一种公共产 品, 根据其产生机理 , 以划分为主动 的政府或有负债和被 可 动的政府负债 其规模客观上存在一个合理区域 , 只有在这一区域 内, 政府或有负债才是有效 的, 才能 把政府与市场的力理 有机结台起来。近年来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伴随着或有负债的大 量增加 , 政府或有负债不足 和过度并存。 应加 快完善政策 , 加强管理 , 把政府 或有 负债控制在合理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

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

4、低碳经济发展的四大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

“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

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

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

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

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

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中国的沉重负担。

总之,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

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们必须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参考文献:[1]《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编著[2]《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国新办[3]《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的作用机理》薛惠锋[4]《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夏堃堡[5]《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与中国的努力》徐华清[6]《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张坤民(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王秋云摘要:或有负债是财政风险的一项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不断增加,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从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因此有必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及独立于市场又为市场服务,以减少不必要的或有负债发生,造福于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的小康社会。

关键词:或有负债;潜在义务;融资环境;微观经济或有负债是财政风险的一项核心内容。

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或有负债缺乏有效的管理以及对其进行确认、报告及披露的有关规定,加上我国的相关体制存在弊端,地方的领导干部也缺乏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这一系列原因就造成了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不断增加,且很大一部分将转化成为现实负债,加大了财政风险,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掌握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特点、成因,探讨研究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减少地方从财政的政策和经营风险,保持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政府或有负债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或有负债做出如下定义:“或有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由此,政府或有负债可解析为: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有可能形成政府债务的各类潜在义务。

而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直接决定或有负债向现实负债的转化。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大致分为以下八类:(1)由地方财政转给其事业单位使用的国债转贷资金形成的或有负债。

(2)地方政府为企事业单位融资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3)地方企事业单位取得各种外国政府贷款形成的国有负债。

(4)财政部门已经核实的粮食企业亏损挂账形成的或有负债。

(5)对公益性业、公共部门亏损实行必要救助形成的或有□□□□□□□□□□□□□□□□□□□□□□□□□□□□□□□□□□□□□□□□□□□□□15FINANCE&ECONOMY金融经济负债。

(6)由地方金融机构和融资公司不良资产形成的或有负债。

(7)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未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故而国企的亏损和债务都最终形成政府的或有负债。

(8)由下级财政收支缺口和债务形成的或有负债。

二、我国地方政府或与负债的成因分析地方政府或有负债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以合同、契约等形式存在,明确记载的有些不确定事件发生时政府必定要承担的债务;另一种是政府出于政治压力、道义、或公众舆论而被迫承担的其他经济主体无法清偿的债务。

结合实际,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地方政府干部缺乏防范风险、尤其是防范潜在风险的意识。

他们在任期间过于注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浪费,同时也造成政府举债过多的局面,一旦缺乏偿还能力,造成死帐或呆账,则会出现或有负债直接转化成政府现实债务的现象。

2、个别地区和个别地方干部,为搞活地方经济,以政府的名义出面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担保贷款(包括向外国政府贷款)融资,若这些单位经营发生亏损或经营困难,政府就不得不充当最终的偿债人。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核算中遇到的不确定问题也就必然增加。

正是因为或有事项的存在为企业的违规经营及虚假会计处理提供了方便,企业经营者对或有事项的利用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或有负债也越来越多。

可见,必须对会计核算中的或有事项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才能降低风险,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3、有些地方的国债转贷资金借款单位往往不通过财政部门,直接向上级提交审借资金报告,造成财政管理缺位。

加上用款单位还款意识差,竣工项目还款率低,由于国债转贷资金属于政府性贷款的范畴,或有负债转化成了现实负债,就必然加大财政风险。

4、金融体制存在问题。

不少地方金融秩序混乱,由于金融产权不是很清晰,出现了不同程序的金融风险,并有向财政风险转化的趋势。

再加上金融机构大量不良资产埋藏着很大的祸根。

5、粮食流通体制弊端明显。

我国的粮食流通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现行的粮食购销政策的实行必然导致粮食企业的新老挂账增加,造成更加严重的亏损。

存粮年久导致政策性差价亏损、所欠农发行贷款本息、仓储费等都构成了地方财政的或有和现实负债。

6、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公共财政的收支体制。

现存财政收支体制中的不完善之处必然为地方政府的非理性行为提供机会。

财政管理体系中地方事权和财权配比的不平衡性,致使地方财力普遍不足,要保证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就会千方百计的从不同渠道筹集资金。

由于一些融资本身风险性极高,如果监管不力,就会加大政府或有负债风险三、加强或有负债管理的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或有负债发生,根本思路就是要逐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的职能,使政府既独立于市场又为市场服务。

具体措施如下:1、改革干部任用及考核标准。

要摆脱只顾盲目上项目、搞面子工程的观念束缚,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任用和政绩考核,要定位于保证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基点上,一是要看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二是根据当地的行业结构、生态结构、资源分布情况及人才、物力、财力的综合分布情况、政府债务情况,预计当地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地域综合实力,全面评估地方领导干部的绩效。

以此逐步引导地方领导干部走出“只做表面文章”误区,在考查、规划、建设项目时,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缜密调研,包括项目可行性调研和必要的市场分析。

经评估有价值的项目建设和投产的过程中也同时要严格资金监控,盘活资产,加强风险防范,把潜在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在干部的管理使用方面,要把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以增强地方干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引导其全心全意投入经济建设。

2、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成立担保公司。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对外担保,这里的政府担保行为完全属于企业行为,从根源上说也是政企不分的一个表现。

担保公司是专门从事金融中介业务的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担保期内收取保费正是其日常业务。

由于担保公司本身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企业,其业务收入来源是从担保贷款额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担保费。

因而担保项目的风险大小直接决定了其经营成果好坏。

所以或有负债最终是否转化为现实负债必然得到有效控制。

担保公司的启动有效的减少了政府因主动、被动等不规范的对外担保所引发的债务纠纷,同时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政府或有负债的数额。

随着试点城市担保公司的运作成功,我们也应鼓励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推广开来。

3、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近十年来,我国金融总体是稳定发展的,金融体制的转型也卓有成效,金融企业大都脱离了政府的干预,实现了企业化经营。

但尚存在很多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地方金融仍然政企不分;有些地方存在金融秩序混乱、存在不正当竞争等现象;有些金融企业由于自身风险控制不得力,往往导致经营风险加大。

要减少由于金融机构风险导致的政府道义性或有负债的发生,就的从金融体制和根源上入手,进一步推进改革,以点带面,有完善金融企业自身风险经营机制入手,先在人群中深入诚信意识,再在全社会真正形成金融安全区。

4、改革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

逐步将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改为加大对农业基本设施的投入,将财政对粮食企业的补贴改为对农民直接补贴。

对用地方财政补贴以保护价收购进来的粮食,粮储部门要加快库存周转,避免造成陈化粮现象,尽量减少差价补贴及还贷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