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链路传输工程

合集下载

X00010002 第2章 OSI参考模型与TCP IP模型讲课教案

X00010002 第2章 OSI参考模型与TCP IP模型讲课教案

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7
处理数据式、数据加密等 6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5
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
4
寻址和路由选择
3
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 2
比特流传输
1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对等通信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APDU
第5 层头
第4 层头
Data
网络层
第3层 头
第4 层头
第5 层头
第6 层头
第7层 头
Data
+ 第2层 头
第7 层头
第6层 头
第5 层头
第4 层头
第3 层头
Data
数据链路层
第2 层头
第3层 头
第4 层头
第5 层头
第6 层头
第7层 头
Data
+ 第1层 头
第7 层头
第6层 头
第5 层头
第4 层头
第3 层头
PPDU SPDU Segment(段) Packet(包) Frame(帧) Bit(比特)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HostA
HostB
每一层都使用自己的协议 每一层都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通信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 第7层 头
Data
应用层
第7层 头
Data
常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广域网物理层
常见标准:RS-232、V.24、V.35 常见设备:Modem
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1

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1

复习:1.我们要访问某个网站,必须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相关信息,这是由哪个层的哪个协议规定的?2.OSI模型中,为传输层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有哪几个层?3.一个主机与一个中继系统能否称为一对对等实体?4.只有两个端系统的通信系统中数据的封装与拆封过程如何?增加一个或多个中继系统之后呢?5.每个中继系统都需要对数据进行拆封之后再封装,这句话如何理解?6.会话层中设置的同步控制用于完成什么功能?7.一次传输连接可以对应多个会话连接,这句话如何理解?反过来,一次会话连接也能对应多次传输连接,如何理解?1.http协议2.网络层直接为传输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间接为传输层提供服务3.不能,两者从网络体系结构上包含的层是不同的,完成的功能也完全不同4.数据在发送端由上到下进行封装,在接收端由下到上进行拆封;每个中继系统都会完成数据的自下而上的拆封和自上而下的封装5.中继系统中总是由一个端口接收数据,从物理接口接收开始向上逐层拆封,向外转发时则由上向下逐层封装,到物理接口发送6.当传输连接的意外中断引起会话过程的意外中断之后,只要新的传输连接建立起来,会话过程即可由断点之前最近的同步点处继续进行下去7.一次传输连接建立起来之后,完成一个会话连接后可以不断掉传输连接而继续进行下一次会话连接;从时间顺序上,多个会话连接必须是前后按顺序进行。

一个会话连接可以因为传输连接的中断而建立在多个传输连接的基础上来完成,也可以将一次会话内容分解到多个并行的传输连接中完成。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基本知识传输媒体信号调制技术复用技术差错控制技术拥塞控制技术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2.1.1 通信系统模型2.1.2 通信方式数据通信中,按信号在传输介质中的传输方向,可分三种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如图所示2.1.3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传输系统的物理链路上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指离散的电信号,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表示二进制的0和1,又称基带信号)模拟通信:传输系统的物理链路上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指连续的载波信号)要表示路口红灯的变化过程,要使用什么信号?要表示24小时天气温度的变化过程,要使用什么信号呢?信号传输过程的失真由于物理链路存在电阻、电感和电抗,导致信号经过物理链路时会衰减,衰减程度与物理链路的长度成正比,衰减后的信号会产生失真,失真是指组成信号的不同频率的波形的不同程度的衰减所造成的信号形状发生变化,而不仅仅是指信号幅度等比例降低。

第二章 无线通信链路分析

第二章  无线通信链路分析

第二章无线通信链路分析2.1系统工程中的系统链路预算通信链路(link)属于系统的哪一部分?链路不仅指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信道或者区域,还包括整个通信路径:从信源开始,通过所有的编码和调制过程,经由发射机和信道,直到包含所有信号处理功能的接收机,最后结束于信宿。

下面介绍链路分析的定义,并解释链路分析在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作用。

链路分析及其结果即是链路预算(link budget ),包括对接收端获得的有用信号功率、干扰噪声功率的计算和表格化。

链路预算权衡了增益和损耗,概括了发送接收资源、噪声源和信号衰减的详细分配比例,及其对整个链路过程的影响。

一些预算参数是统计性的(比如信号衰落容许值)。

链路预算是一种评价通信系统差错性能的评估(estimation)技术。

差错概率与Eb/No的关系曲线具有“像瀑布一样”的形状。

对于高斯噪声信道的各种调制方式而言,其Eb/No与差错概率相关联。

一旦选定调制方式,给定的差错概率对应着曲线图上的某一点。

换言之,要求的差错性能规定了满足性能要求的接收机所要达到的Eb/No值。

链路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图3.6的实际(actual)系统工作点,并验证该点的差错概率小于或者等于系统的要求。

在通信系统设计时使用的许多说明、分析和制表中,链路预算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工具,它为系统工程师提供对系统的整体了解。

通过链路预算,人们可以知道整个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例如,链路余量说明系统能充裕地满足需求,还是刚好或根本不能满足需求。

链路分析可以反映系统是否存在硬件限制,以及是否能在链路的其他部分弥补该限制。

链路预算经常作为分析系统权衡、配置变化以及系统细微变化和相关性的参考依据,并且,若将其与其他建模技术结合将有助于预测设备的重量和大小、主要功率要求、技术风险以及系统成本。

链路预算对系统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它代表了系统性能优化的“底线”。

2.2信道信道(channel)是连接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传播媒介或电磁波通道。

无线网络技术导论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无线网络技术导论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无线网络技术导论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填空选择:第一章绪论填空:1.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 LAN MAN WAN3. ARPAnet4.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5. ALOHANET6. 可以让人们摆脱有线的束缚,跟便捷,更自由地进行沟通7. 协议分层8. 协议9. 应用程序、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10.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主机至网络层 11. MAC协议单选:1-3 D A C 多选:1 AC 2 ABC 判断:1-4 T F F F第二章无线传输基础填空:1、电磁波2、FCC3、全向的4、天线5、定向6、地波7、衍射8、快速或慢速平面的9、Christian Doppler 10、数据 11、信号12、传输 13、模拟 14、ASK FSK PSK 15、扩频技术 16、大于 17、DSSS FHSS THSS 单选: 1-5 A C C C D 6-7 AB 多选:1 ACD2 ABCD3 BCD4 ABC5 AB6 ABC 判断:1-5 F T T T T 6-10 F T T T F 10-14 F T T T第三章无线局域网填空:1、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2、 802.11标准发布3、 802.11标准(猜的)4、 IEEE 802.11a5、基站或接入点6、基础机构集中式拓扑7、 BSSID8、介质9、 MAC10、媒体访问控制11、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12、 11Mbit/s 13、 b14、多载波调制技术 15、 802.11a 802.11g 16、 11 17、 csma 18、 sta服务 19、物理20、联结重新联结解除联结分布集成 21、竞争22、 IEEE802.11e mac协议 23、多个无线网络整体网络 24、四地址 25、 802.11k26、 802.11s27、动态频率选择传输功率控制 28、发送功率控制过程29、 802.11无线局域网中关于快速服务集切换的内容 30、 600Mps31、 IEEE802.11f 32、 WPA 33、 WAPI34、认证框架和可拓展认证/标准安全 35、 WEP36、企业模式单选:1-5 D D C B C 6-10 A B C D A 11-15 C D D D B16-20 B B B C A 21-25 A B A A A 26-30 D A D C D 31-35 C D A C A 36-39 C A C B 多选:1 AC2 CD3 BC4 BC5 AB6 CD7 AB8 AC9 AC 10 ABC 11 ABC 12 BC 13 AC 14 ABC 15 ABC16 AC 判断:1-5 T F T T T 6-10 T F T F T第四章无线个域网填空: 1. 302. IEEE 802.15.43. 802.154. 无线个人区域网5. 蓝牙6. 基带7. 1 MHz 带宽 8. 散布式网络 9. 超宽带UWB 10. 协议栈 11. 250 kb/s12. 全功能设备,只具有部分功能的设备 13. 设备对象单选: 1-5 C A C D A 6-10 B D A(不确定) A D 11-12A A多选:1.ABCD2.AC3.ABC 判断:1-3 F F T第五章无线城域网填空:1、 IEEE802.16x 2、回程 3、IEEE802.16 4、固定宽带无线5、IEEE802.166、IEEE802.16e7、IEEE802.16f8、IEEE802.16d9、6GHZ 10、2~11GHZ 单选:1 -5 D B B C A 6-8 D B C多选:ABC判断:1、F 2、T第六章无线广域网填空:1、IEEE 802.20 2、250km/h 3、OFDM MIMO 4、纯IP第七章移动ad hoc网络填空:1、移动Ad Hoc2、移动Ad Hoc网络单选:B第八章无限传感器网络填空:1、移动Ad Hoc网络(或者分布式网络系统)2、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第九章无线mesh网络填空:1. 移动Ad hoc网络2. 无线多选: ABC 判断: T第十章无线网络与物联网填空:1.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无线城市简答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答: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优选)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优选)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1章概论1.(了解)4G网络应该是一个无缝连接的网络,也就是说各种无线和有线网络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心网。

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网络互连则需要用网关建立网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网络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网络。

2.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

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3.移动通信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

(以下为了解)1)互调干扰。

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

2)邻道干扰。

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3)同频干扰。

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4.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以将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成: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1.移动通信的信道是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副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对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是衰落特性。

2.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无线电波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径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多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无线信道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

大尺度模型主要是用于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长距离(几百或几千米)上信号强度的变化。

小尺度衰落模型用于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3.在自由空间中,设发射点处地发射功率为P t,以球面波辐射;设接收的功率为P r,则P r=(A r/4πd2)P t G t式中,A r=λ2G r/4π,λ为工作波长,G t、G 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

CAN总线传输原理

CAN总线传输原理
• 在接收过程中,这些电压值经收发器又转换成比 特流,再经RX线(接收线)传至控制单元,控制单 元将这些二进制连续值转换成信息。
• 每个控制单元均可接收发送出的信息。这种原理 称为广播。
第12页/共41页
2.1.1 信息交换
第13页/共41页
第2章 CAN总线传输原理
• 2.1.2 功能元件
• 1.控制单元
• 基本车载网络系统由多个控制单元组成,这些控制单元通 过收发器(发射一接收放大器)并联在总线导线上,所有控 制单元的地位均相同,没有哪个控制单元有特权。称为多 主机结构。
• 数据传输总线采用一条导线或二条导线 ,第二条导线上 传输信号与第一条导线上的传输信号成镜像关系,这样可 有效抑制外部干扰。
第11页/共41页
过监控层内的CRC校验(“循环冗余码校验” )和数来确定 是否有传递错误。如果确定无传递错误,那么连接的所有装 置会给发射器一个确认回答(ACK )。 • (3)信息接受 • 己接收到的正确信息会到达相关数据传输总线构件的接受区。 在那里来决定该信息是否用于完成各控制单元的功能。如果 不是,该信息就被拒收。如果是,该信息就会进入相应的接 收邮箱。 • 组合仪表调出该信息并将相应的值复制到它的输入存储器内。 在组合仪表内,转速经微控制器处理后控制转速表显示相应 的转速。
第2章 CAN总线传输原理
• 2.1.1 信息交换
• 用于交换的数据称为信息,每个控制单元均可发 送和接收信息。二进制数据流也称为比特流。
•线(发送线)到达收发器(放大 器),收发器将比特流转化成相应的电压值,最后 这些电压值按时间顺序依次被传送到数据传输总 线的导线上。
• 2)该转速值就被复制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发送存储器内。 • 3)该信息从发送存储器进入数据传输总线构件的发送邮

第2章网络传输介质-前半部分.

第2章网络传输介质-前半部分.


它对于表示信号和噪声串扰之间的 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A C R是系统S N R(信噪比)衡量的唯一衡量标准,它是 决定网络正常运行的一个因素。


11.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Power Sum Attenuation-to-crosstalk Ratio) PSA CR表征了四对线缆中三对线缆 传输信号时对另一对线缆所产生的综合 影响。它主要用于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 高速数据传输。
85-115
8.2
9.2 11.8 17.1 22.0
46
44 42 37 34

UTP电缆是通信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 中最流行使用的传输介质,可用于语音、 数据、音频、呼叫系统以及楼宇自动控 制系统。UTP电缆可同时用于垂直干线子 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布线。

常用的双绞线电缆封装有4对双绞线, 其它还有25对、50对和100对等大对数的 双绞线电缆,大对数电缆用于语音通信 的布线系统的干线子系统中。

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 ( Unshiielded Twisted Pair,UTP) 和屏蔽双绞线( Shielded Twisted Pair,STP)。双绞线主要是用来传输模 拟/数字信号,适用于较短距离的信息传 输。

在传输期间,信号的衰减比较大, 并且使波形畸变。采用双绞线的局域网 络的带宽取决于所用导线的质量、导线 的长度及传输技术。


屏蔽双绞线同常比非屏蔽双绞线有更 高的传输速率。 双绞线,非屏蔽型,还是屏蔽型,作 为布线工程和用户所关心的是性能参数。

2.1.1双绞线的种类与型号
1.屏蔽双绞线 如果干扰信号产生在双绞线电缆的 附近,则可能会带来称作噪声的破坏或 干扰。

第2章物理层12课件

第2章物理层12课件
10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3、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在传输信号时会产生各 种失真以及带来多种干扰。
▪ 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或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在信道 的输出端的波形的失真就越严重。
11
▪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 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 形。
▪ 若 1 个码元携带 n bit 的信息量,则 M Baud 的码元传 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 M n b/s。
19
4、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 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
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信信息道论是的运极用限概信率息论与传数输理速统率计的C方可法表研达究信为息、信息熵、
23
导向传输媒体
•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用规则
的方法绞合起来(降低信号干扰)。
24
屏蔽双绞线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
以铝箔屏蔽以减少电磁 干扰和串音,适合于配 电房附近等区域布线。
非屏蔽双绞线 (UTP)
▪ 波特(Baud)和比特(bi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每秒传多少个码元)。码 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 - 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
18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 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秒”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 ”在数量上却有一定的关系。
▪ 若 1 个码元只携带 1 bit 的信息量,则“比特/秒”和“ 波特”在数值上相等。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W Baud W 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

必知的信息科技上-第二章

必知的信息科技上-第二章

第二章局域网【IEEE802参考模型】1980年2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成立IEEE802委员会,主要负责局域网标准的制定。

目前许多802标准现已成为ISO国际标准。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信号的编码与译码;● 为进行同步用的前同步码(preamble)的产生与去除;● 比特的发送与接收。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数据链路层中与接入各种传输媒体有关的问题都放在MAC子层,即:● 将上层交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进行发送;接收时,拆卸封装帧的部分,将剩下的数据交给上层。

● MAC帧的寻址,即MAC帧由哪个站(源站)发出,被哪个站/哪些站接收(目的站)。

● 比特差错检测;● 实现和维护MAC协议;LLC子层的主要功能:数据链路层中与媒体接入无关的部分都集中在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即:● 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的逻辑连接;● 提供与高层的接口;● 差错控制;● 给帧加上序号。

至此可知:在局域网中,将数据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的根本目的在于:● LLC子层及其上面看不到具体的局域网。

或者说,局域网对LLC子层是透明的。

● 只有进入到MAC子层才可看见所连接的是什么标准的局域网(总线网、令牌总线网或令牌环形网)。

MAC帧是MAC子层的PDU;【IEEE802.3标准及以太网】以太网(Ethernet)自Xerox、DEC和Intel公司推出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

1985年,IEEE802委员会吸收以太网IEEE802.3标准。

IEEE802.3标准描述了运行在各种介质上的、数据传输率从1Mbps到10Mbps的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定义了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而数据链路层的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由IEEE802.2描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太网推出了扩展的版本。

IEEE802.3标准主要有:IEEE 802.3ac: 描述VLAN的帧扩展(1998)。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讲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讲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版)第1章认识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按照某种事先约定的规则(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ARPAnet——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网络的缩写,是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包交换网络,它是Internet的雏形。

局域网——局域网通常指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的,通信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能依靠信息传输速率较高、传输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的物理通信信道的专用网络。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资源子网——用户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

它可以把在区域上分散的单个计算机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以此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及网状型等。

3.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从网络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

5.OSI的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

6.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协议和UDP协议,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7.TCP/IP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____UDP________和____TCP__________两种协议。

8.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____通信媒介__和_____节点___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___物理连接结构_____,它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9.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__ _面向连接___ __的协议,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__面向无连接_____的协议。

江苏电信城域网SR路由器(华为NE40E-80E)局数据配置示范

江苏电信城域网SR路由器(华为NE40E-80E)局数据配置示范

江苏电信城域网SR路由器局数据(华为NE40E/80E)配置规范中国电信江苏公司2011年09月目录第1章概述 (1)1.1 术语列表 (1)1.2 网络结构说明 (3)第2章IP城域网网络设备命名及链路描述规范 (4)2.1 设备命名规范 (4)2.1.1 适用范围 (4)2.1.2 设备命名规范格式 (4)2.2 端口描述规范 (6)2.2.1 环回接口描述 (7)2.2.2 网络接口描述规范 (7)2.2.3 空闲端口 (8)第3章华为SR设备基本配置规范 (9)3.1 系统基本配置规范 (9)3.1.1 设备名称配置 (9)3.1.2 Banner配置 (9)3.1.3 设备自身时间及NTP (10)3.1.4 VTY接口配置 (12)3.1.5 管理AAA配置 (15)3.1.6 系统高可靠性配置 (20)3.2 端口配置规范 (21)3.2.1 MTU值设计 (21)3.2.2 Loopback接口配置 (22)3.2.4 GE子接口配置 (25)3.2.5 端口镜像配置 (27)3.3 路由协议配置规范 (28)3.3.1 城域网路由架构概述 (28)3.3.2 路由优先级/管理距离 (28)3.3.3 静态路由配置 (29)3.3.4 ISIS配置 (31)3.3.5 BGP配置 (40)3.3.6 默认路由管理 (45)3.3.7 负载均衡配置 (46)3.4 MPLS标签配置规范 (46)3.4.1 MPLS功能开启配置 (46)3.4.2 LDP协议配置 (48)3.4.3 资源配置 (52)3.5 网管配置 (55)3.5.1 SNMP管理代理配置 (55)3.5.2 故障管理配置 (59)3.6 组播配置规范 (61)3.6.1 组播概述 (61)3.6.2 组播配置 (62)3.7 Q O S配置规范 (63)3.7.1 QoS分类和标记 (63)3.7.2 江苏城域网QoS部署 (65)3.7.3 配置范例 (66)3.8 BFD配置规范 (71)3.8.2 静态路由配置BFD (72)3.8.3 ISIS协议配置BFD (72)3.8.4 BGP协议配置BFD (73)第1章概述为满足江苏电信NOC部门对城域网设备集中运维的需要,提高现网的运行质量,必须在设备能力、网络设计、网络配置、维护流程、支撑系统等环节予以保障。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2013年版)第二章考点汇总和真题详解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2013年版)第二章考点汇总和真题详解

第2章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一般只出现在选择题)2.2 实训任务2.2.1 实训任务一:网络用户调查与网络工程需求分析三、应用概要分析1.Internet/Intranet服务主要包括Web服务、E-Mail服务、FTP服务、IP电话服务、网络电视会议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公共信息资源的在线查询服务(P33)四、网络需求详细分析网络需要详细分析主要包括:网络总体需求分析、综合布线需要分析、网络可用性与可靠性、网络安全性分析,以及分析网络工程造价估算。

例1、在网络需求详细分析中除包括网络总体需求分析、综合布线需求分析、网络可用性与可靠性分析、网络安全性需求分析,还需要做的工作是A、网络工程造价估算B、网络工程进度安排C、网络硬件设备选型D、网络带宽接入需求分析1.A 解析见上2.2.2 实训任务二:网络总体设计基本方法三、核心层网络结构设计核心层网络是整个网络系统的主干部分,应该是设计与建设的重点。

统计表明,核心层网络一般要承担整个网络流量的40%~60%。

(P35)例2下图是企业网中集群服务器接入核心层的两种方案(P35)下列关于两种方案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两种方案均采取链路冗余的方法B)方案(a)较(b)的成本高C)方案(a)较(b)的可靠性低D)方案(b)较(a)易形成带宽瓶颈2.C【解析】图(a)是采取链路冗余的办法直接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图(b)则采用专用服务器交换机,同时采用链路冗余的办法,间接地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

方案(a)的优点是直接利用了核心路由器的带宽,但是占用比较多的核心路由器端口,而高端路由器端口价格高,使得设备成本上升;方案(b)在两台核心路由器之上再增加一台连接服务器集群的交换机,其优点是可以分担核心路由器的带宽,缺点是容易形成带宽瓶颈,并且存在单点故障的潜在危机。

故选项C错误。

四、汇聚层网络与接入层网络结构设计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层次之间的上联宽带与下一级宽带之比可以控制在1:20。

防火墙第二章

防火墙第二章

Layer)、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第三层网络层
(Network Layer)、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五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层(Application Layer),如图2 1所示。
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OSI七层模型
3. 网络层 网络层,在数据链路层中讨论的是两台相邻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但是,实际中的两台设备之间可能相隔很远,它们之间的通路可能
要包括许多段链路,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不能解决由多条链路组成 的通路的数据传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第三层,即网络层来解决
的。
程系统,并与之交换信息。会话层管理这一进程,控制哪一方有权
发送信息,哪一方必须接收信息,这其实是一种同步机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OSI七层模型
6. 表示层 表示层就是将应用层的信息“表示”成一种格式,让对端设备
能够正确识别。它关注的是格式的转换,就如同是应用程序和网络
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识别的编码进行格式 转换,由于不同的软件应用程序经常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编码,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OSI七层模型
2.1.4
1. 封装
数据封装

封装(Encapsulation)是指网络节点(Node)将要传送的数
据用待定的协议头打包来传送数据,有时候,也可能在数据尾部加 上报文,这时候,也称为封装。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对数据进行
封装,以保证数据能够正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被终端主机理解及
以数据格式转换是必需的。它可以确保数字和文本以接收方的表示

思科第2学期第2章答案

思科第2学期第2章答案

下列哪两种网络设计功能需要生成树协议(STP) 来确保正确的网络操作?(请选择两项。

)静态默认路由实施 VLAN 以包含广播1第 2 层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提供冗余路由的链路状态动态路由消除多个第 2 层交换机的单点故障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 Option 3 and Option 5 are correct.2第 2 层环路有什么特征?广播帧转发回发送方交换机。

帧的生存时间属性设置为无限。

2路由器连续向其他路由器转发数据包。

交换机连续转发相同的单播帧。

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 Option 12第 2 层广播风暴的结果是什么?交换机拥塞时,路由器将接管转发帧的角色。

新的流量将会被交换机因无法处理而丢弃。

3CSMA/CD将使每台主机继续传输帧。

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 Option 22哪种信息包含 BPDU 中的 12位扩展系统ID?MAC地址VLAN ID4IP 地址端口 ID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 Option 22下列哪三个部分可以组合形成网桥ID ?端口 IDIP 地址扩展系统 ID5MAC地址网桥优先级开销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Option 3, Option 4, and Option 5 are3 response correct.哪个 STP 优先级配置可以确保交换机始终是根交换机?spanning-tree vlan 10 priority 0spanning-tree vlan 10 priority 614406spanning-tree vlan 10 root primaryspanning-tree vlan 10 priority 4096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 Option 12下列哪种协议提供多达 16 个 RSTP 实例,能将具有相同物理和逻辑拓扑的多个 VLAN 结合为实例,并为 PortFast 、BPDU防护和 BPDU 过滤、根防护和环路防护提供支持?STP快速 PVST+7PVST+MST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 Option 42由于假设整个桥接网络中只有一个生成树实例,哪两种生成树协议可能导致不理想的数据流?项。

无人机发展和系统组成第二章

无人机发展和系统组成第二章

(2)自转旋翼机
自转旋翼机简称旋翼机。旋翼机 与直升机的最大区别是:旋翼机 的旋翼不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 因此,发动机并不能驱动旋翼旋 转为飞机提供升力。旋翼机的飞 行过程中是:发动机驱动水平布 置的螺旋桨产生向前的推力,使 旋翼机产生一定的向前的运动速 度,从而使相对运动的气流吹动 旋翼旋转产生升力,使旋翼机飞 行。旋翼机必须像固定翼航空器 那样滑跑加速才能起飞,因此, 不能像直升机那样进行稳定的垂 直起降和悬停。
(3)对外场使用、维护、场地、地面保障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4)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可靠性指标要求较低。
1. 固定翼平台
固定翼飞行平台是使用数量最多的无人机平台,它 由固定在机体上的机翼产生升力,并由装在机体上 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从而使飞机飞 行。 固定翼飞行平台是使用数量最多的无人机平台,它 由固定在机体上的机翼产生升力,并由装在机体上 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从而使飞机飞 行。
25~ 32 3~ 4 <10
1650 ~3200 658 ~1100 <0.1
人机 短距/垂直起降无人机 侦察、监视、搜索等
不同用途的无人机对动力装置的要求也不相同。对一次性使用的靶机、自杀式 无人机、导弹等动力装置,主要要求其推重比高、抗过载和抗进口气流畸变能力 强,而寿命可以较短;对无人战斗机的动力装置,主要要求其工作包线宽、加减 速性能好、巡航耗油率低、隐身性能好;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则要 求其耗油率低、寿命长、飞行范围广、高空特性好;对于微小型低空无人机的动 力装置由于所需功率较小,因此要求其质量小,成本低。
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平台可以根据技术需求的不同设计成不同的形状, 但其主要结构与有人驾驶飞机非常类似,主要包括机身、机翼、尾翼、 起落架等结构,各组成部分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如下:

第02章、WSN体系结构

第02章、WSN体系结构
主要功能:
➢ 为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提供传送数据 的通路。
➢ 传输数据。
➢ 其他管理工作(如:信道状态评估、能量检测等)。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通常物理接口标准对物理接口的四个特性进行了描述,这 四个特性的内容是指:
➢ 机械特性:
规定了物理链接时使用的可接插连接器的形状和尺寸,连接器中的引脚数量和排 列情况等。
通信网络或Internet,与观测节点进行交互。观测节点向网络发布查
询请求和控制指令,接收传感节点返回的目标信息。 目标
外部网络
(UAV、卫星通信 网、互联网等)
观测节点
远程任务管理
用户
数据传输或 信令交换
传感器节点
感知现场
体系结构概述
传感器节点具有原始数据采集、本地信息处理、无线数据传输 及与其它节点协同工作的能力,这些节点群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 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汇聚 节点(sink node)和管理节点。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 (sensor field)内部或附近,具有无线通信与计算能力的微小传感器 网络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能够根据环境自主完成指定任务的 分布式智能化网络系统,并以协作的方式实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 覆盖区域中的信息,通过多跳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 者卫星到达数据处理中心管理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点沿着相反的方 向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2. 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
调制技术
➢ 调制和解调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信号源的编码 信息(即信源)含有直流分量和频率较低的频率分量,称为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往往不能作为传输信号,因而要将基带信号转换为相对基带 频率而言频率非常高的带通信号,以便于进行信道传输。通常将带通 信号称为已调信号,而基带信号称为调制信号。

精品课件-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第二版)-第2章

精品课件-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第二版)-第2章

第2章 Hub原理与交换机设置互连
由于交换机在数据传递过程中不用检查第三层(网络层)的 包头信息,而是直接由第二层帧结构中的MAC地址来决定数据 的转发目标。 因此,数据的交换过程几乎没有软件的参与, 从而大大提高了交换进程的速率。
1. MAC地址表的建立与路由过滤 在交换式网络中,各主机的MAC地址是存储在交换机的 MAC地址表(也称MAC地址数据库)中的。交换机在工作过程中, 会向MAC地址表不断写入新获得的MAC地址。一旦交换机重新 启动后,其内部的MAC地址表会自动重新建立。
第2章 Hub原理与交换机设置互连
第2章 Hub原理与交换机设置互连
2.1 基本原理 2.2 LAN协议 2.3 交换机互连 2.4 交换机配置方式 2.5 交换机设置
第2章 Hub原理与交换机设置互连
2.1 基 本 原 理 2.1.1 交换技术基础
连接在交换机端口上的主机通过地址解析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相互查询对方网卡的物理地 址(MAC地址),以便进行相互间的数据帧的传输。
1000 RJ-45
UTP(4 对芯线)
100
-SX(780 nm 短波)
1000Base-FX -LX(1300 nm 长波)
1000 1000
光纤接口 光纤接口
62.5/125MMF 50/125MMF 62.5/125MMF 50/125MMF 9/125MMF
260 不同公司
525 的产品实际
有些交换机可以把存储转发与伺机通过两种技术结合在一 起使用。它们首先在交换机里设置一个错误检测的门限值。当 错误发生率低于该值时,使用伺机通过的交换方法以减少数据 的传输延迟;当错误发生率大于该门限值时,交换机将自动改 为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在 链路恢复正常后,当错误发生率低于该门限值时,系统将再次 回到伺机通过方式工作。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答:在数据通信的早期,对通信所使用的各种规则都称为“规程”,后来具有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开始使用“协议”这一名词,以前的“规程”其实就是“协议”,但由于习惯,对以前制定好的规程有时仍常用旧的名称“规程”。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

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

终点又称为目的站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4.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例一 计算频率为6GHz时,口径3m的抛物面天线的 增益。(天线效率为0.55) 解:根据
G = 4π A
λ
2
4π f η = C 2
9
2

2
G =
4π × ( 6 × 10
[G ] = 10 lg G
(3 × 1 0 )
8
)
2
2
3 × π × 0.5 5 2
= 4 2.9 (d B )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是无线电波最基本、最简单的传 播方式。自由空间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为人们研究 电波传播提供了一个简化的计算环境。
10
图2-1 以确定的天线面积在不同距离上接收辐射能量
Pt Pr ' = 4π d 2
(2-1)
11
图2-2 自由空间损耗与传播路径长度的关系
12
图2-4 静止卫星与地球站的通信距离关系曲线
21
大气吸收附加损耗与频率的关系
22
链路附加损耗
2、雨衰
在雨天或有雾的气象条件下,雨滴和雾对于较高频率 (10GHz以上)的电波会产生散射和吸收作用,从而引入 较大的附加损耗,称为雨衰。 仰角为θ的传播路径上的降雨衰减量为: LR=γR·lR(θ) γR是降雨衰减系数,定义为由雨滴引起的单位长度上的衰 减,单位dB/km;lR(θ)是降雨地区的等效路径长度,定 义为当仰角为θ时传播路径上产生的总降雨衰减(dB)与对 应于地球站所在地降雨强度的降雨衰减系数比(dB/km), 单位为km。
d = 42238 × 1.023 − 0.302 cos ϕ ⋅ cos θ
13
有关链路计算的公式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功率密度 接收信号功率
14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计算公式
• 电波从点源全向天线发出后在自由空间传播,能量将扩散到一个球 面上。如用定向天线,电波将向某一方向会聚,在此方向上获得增 益,那么到达接收点的信号功率为:
3
链路传播特性
星际链路:只考虑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星-地链路:由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和近 地大气层的各种影响所确定
4
卫星通信的电波要经过对流层(含云层和雨层)、平流层、电 离层和外层空间,跨越距离大,影响电波传播的因素很多。 外逸层(Exosphere) 外逸层(Exosphere) 500 - 64,374 km
23
图2-6 不同仰角时的雨衰频率特性 (10mm/h,有效性表明超过图示曲线标明雨衰数 , 值的概率为0.5%) 值的概率为
24
降雨衰减系数的频率特性
25
降雨地区的等效路径长度
26
链路附加损耗
3、大气折射的影响
大气折射率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的减小而减小, 电波射线因折射率随高度变化而产生弯曲,波束上翘一 个角度增量。 大气折射率的变动对穿越大气的电波起到一个凹透镜 的作用,使电波产生微小的散焦衰减,衰减量与频率无 关。在仰角大于5度时,散焦衰减小于0.2dB。此外,因 大气湍流引起的大气指数的变化,使电波向各个方向上 散射,导致电波到达大口面天线时振幅和相位不均匀分 布,引起散射衰落,这类损耗较小。
16
功率密度的计算公式
功率密度(功率通量密度)是指发射功率经过空间传播到 达接收点后,在单位面积内的功率。可以表示为(2-1) 式。
Gt Pt P = (W/m 2 ) 4π d 2
'' r
(2-1)
(2-1)式中,PT为天线的发射功率(W),GT为发射天线 的增益,d为自由空间传播距离。
17
例三
热层(热电离层)(Thermosphere) 80 - 500 km
中间层(Mesosphere)
50 - 80 km
平流层(Stratosphere)
16 - 50 km
对流层(Troposphere)
7- 16 km
5
卫星通信系统的传播问题 传播问题 衰减和天空噪声增加 信号去极化 折射和大气多径 信号闪烁 物理原因 大气气体、云、雨 雨、冰结晶体 大气气体 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扰 动 主要影响 大约10GHz以上频率 C和Ku频段的双极化系 统(取决于系统结构) 低仰角跟踪和通信 对流层:低仰角和 10GHz以上频率 电离层:10GHz以下频 率 卫星移动业务 精确的定时、定位、 TDMA系统
32
Rician概率密度函数
• 由建筑物、树木或其它反射物造成的反射波形成的多径信号, 与直射波信号合成,其信号包络r(t)服t)可以表示为:
r ( t ) = ac ( t ) + K + as2 ( t )
2
(2-11)
27
图2-7 微波信号通过大气层时产生折射
28
链路附加损耗
4、电离层闪烁和多径
电离层内存在电子密度的随机不均匀性而引起闪烁, 可使信号产生折射。 电离层中不均匀体的发生和发展,造成了穿越其中的电 波的散射,使得电磁能量在时空中重新分布,造成电波信号 的幅度、相位、到达角、极化状态等发生短期不规则变化。 对闪烁深度大的地区,用编码、交织、重发等技术,来 克服衰落,减少电离层闪烁的影响;其它地区可用适当增加 储备余量的方法克服电离层闪烁的影响。
7
天线增益的计算公式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天线增益可以按下式进行计算:
G= 4π A
λ
2
η=

λ
2
Ae
2
(2-3)
G =
4π A
λ
2
4π f η = C2

(2-3)式中,A是天线口面的有效面积(m2),λ是工作波 长(m),η为天线效率,Ae为接收天线有效面积。 其中λ=c/f,c为光速,取值为3*108(m/s)。
σ是电压的标准差, σ2是平均多径功率,I0()是第一类零阶修 正贝塞尔函数。Z为直射波分量。定义Rice因子K为直射波功率与 平均多径功率的比值,K值反映了多径散射对信号分布的影响。
33
当信号的直射波分量被树木、输电线或高的地面障碍物所遮 蔽时,接收信号的强度r1(t)服从对数高斯条件下的Rician分布, 相位服从[0,2 π]的均匀分布,r1(t)可以表示为
PR
PT G T G = L f
R
其中:PT为发射功率;GT为发射天线增益;GR为接收天线增益;Lf为自由 空间传播损耗。
L 4π d = λ
2
f
4π d f = c
2
(2 -5 )
d为传播距离,λ为工作波长,C为光速,f为工作频率。 Lf通常用分
贝表示,当d用km、f用GHz表示时,又可以表示为
第2章 链路传输工程
1
提要
一、星-地链路传播特性 二、卫星移动通信链路特性 三、天线的方向性和电极化问题 四、噪声与干扰 五、卫星通信全链路质量 六、信道对传输信号的损害 七、上、下行链路的RF干扰
2
卫星通信工作频段的选择
•工作频率选择考虑:系统的通信容量,质量,可靠性,设备实现的复杂 性和成本,与其它通信系统的协调. 卫星通信工作频段的选择,通常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1) 到外层空间,要穿出电离层、电波传播损耗 损耗要小。 损耗 (2) 收到外界附加噪声 噪声应可能的小。 噪声 (3) 较宽的可用频带,尽可能增大通信容量 容量。 容量 (4) 合理使用无线电频谱,防止与宇宙及地面通信系统之间(微波 中继通信系统、雷达系统等)产生相互干扰 干扰。 干扰 (5) 充分利用现有通信技术和设备以及与现有通信设备配合使用。 (6) 设备重量要轻,耗电要小。 •微波频段:2.5/2.69,4/6,11/14, 20/30GHz等到更高频段 (275GHz)。
卫星的EIRP值为49.4dBW,计算卫星离地面距离为 40000km时,地面站的功率密度。 解:根据式(2-1),
Gt Pt P = (W/m 2 ) 4π d 2
'' r
(2-1)
地面站的功率密度为 GT PT 104.94 = = 4.33 (pW/m 2 ) Pr'' = 4π d 2 4 × 3.1416 × ( 40000 × 1000 )2
6
反射多径和阻塞 传播延迟、变化
地球表面及表面上物体 对流层和电离层
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 定义:地球站或卫星的天线发射的功率P与该天线增益G 的乘积。 表明了定向天线 在最大辐射方向实际所辐射的 功率。 EIRP=P·G,或 EIRP(dBW)= P(dBW)+G(dB) • 噪声温度(Te) 定义:将噪声系数折合为电阻元件在相当于某温度下的热 噪声,温度以绝对温度K计。噪声温度(Te)与噪声系数 (NF)的关系为:NF=10lg(1+Te/290)dB • 品质因素(G/Te) 定义:天线增益与噪声温度的比值。 G/Te=G(dB)-10lgTe(dB/K)
其中 ac ( t ) 和 as ( t ) 为相互正交的高斯过程,而参数K称为 莱斯因子,它是直射分量的功率与其他多径分量功率之和的 比值。 r(t)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r 2 + Z 2 rZ f r (r ) = 2 ⋅ exp − ⋅ I0 2 2 σ 2σ σ r
L f = 92.44 + 20 lg d (km) + 20 lg f (GHz)
(dB)
(2-8)15
例二 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距离为42,000km。计算6GHz时的自 由空间损耗。 解:根据公式(2-8),
L f = 92.44 + 20 lg d + 20 lg f (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