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推荐】.doc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推荐】.doc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是通过水和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实例,使学生建立物质跨膜运输的感性认识,从而理性地认识到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第4章第2节“膜结构”、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性活动奠定基础。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包括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两部分内容。

第1课时具体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探究,学生初步体验渗透作用的条件与原理,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质壁分离与复原等。

第2课时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具体实例。

通过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与失水分析、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数据与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更深层次的思考细胞膜及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同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认识以及感悟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为今后学习细胞结构及相关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内环境的交换与稳态等提供基础。

二、教学目标1、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

解决方法]⑴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

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原理、结果,指出半透膜的特性。

⑵通过分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状况,总结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解决方法]⑴通过名人名言使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2.8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2.8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8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纲要求] 1.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2.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1)概念: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浓度差由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来体现。

②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的差值。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

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如下:[判一判]1.K+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 2.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相当于半透膜(×)3.细胞液就是细胞内的液体(×)4.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中教网] 提示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5.动物细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特点(1)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高→低)。

(2)离子和小分子:依据细胞生命活动需要进行选择吸收。

2.水稻和番茄吸收不同离子的特点(1)同种生物细胞对不同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与其含有离子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不同种生物细胞对同种物质吸收具有差异性。

3.生物膜的功能特性(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考点聚焦渗透系统及其应用1[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渗透作用模型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的渗透系统图解原理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作用水扩散的方向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2.渗透作用原理的拓展应用(1)漏斗内烧杯内[中国教育出版网]溶液浓度M N现象及结论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N(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3)烧杯内盛淀粉溶液漏斗内盛碘液结论变蓝不变蓝碘能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不变蓝变蓝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变蓝变蓝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不变蓝不变蓝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易错警示关于渗透系统中的3个“比较”(1)渗透平衡与溶液浓度的内涵发生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

教材分析:本节可以分2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是着重介绍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第二课时则进行进行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举例说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膜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爱护实验室卫生等三。

教学重点:1.如何进行进行探究实验,其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2.渗透作用四。

教学难点:1.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五。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自学发,提问法六。

教学过程:以板书图示的形式带领学生复习失水和吸水的概念,并由生物群落生活的环境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强调动物细胞吸水,失水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区别。

过度:那么地球上主要有哪些生态系统呢?板书并请同学们阅读生态系统的类型,之后课件播放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强调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然后课件展示生态系统应具备的条件做为小结。

过度: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心就是它的结构和功能,由此引出生态系统结构的学习课题。

过度: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研究清楚渗透系统和渗透作用,然后还要研究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

我们先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媒体播放MV 视频,然后课件展示提问:1.画面是一个什么渗透系统?你能列举一下从这首歌里听到的生物吗?2.按不同种类生物的营养方式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生物分类?3.这些生物是怎样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分类,在此过程中得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进而引出必不可少的成分无机环境并依次板书。

提醒:人也是草原的一份子!4.只有绿色植物才属于生产者吗?动物都是消费者?引导学生讨论后强调补充(课件展示)。

与学生一起观看教材(P79页图4-1)池塘生态系统的图解,熟悉生态系统各成分,并引导学生在明确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建立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策略建议本节用两课时完成。

由“问题探讨”引入,可以从“扩散”迁移到“渗透”。

回忆细胞膜制备的实验,分析教材给出的“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认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就不困难了。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在做好引导。

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上,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应该相近吗?如果相近,植物细胞又有什么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呢?这就需要探究活动来解决了。

探究活动顺利,得出结论也就不难。

要通过实验认识到水分子可以自由进出细胞膜,并且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为第3节作铺垫。

资料分析提供的素材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讨论题试图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点:一是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不一定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为第3节作铺垫);二是细胞吸收物质是有选择性的,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组织好学生的讨论对于突出整节重点并突破难点非常关键。

可以先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帮助引导和归纳。

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有较好的预见性和快速灵活的应变能力,又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把握能力和归纳能力。

关于本节的“探究”,指导如下。

新鲜洋葱鳞茎外表皮(紫色洋葱最好)是进行此项实验的较理想材料。

它既容易被剥离而制成临时装片,又很容易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践证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很容易使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短时间内对细胞的伤害很小;而清水又可使质壁分离得到复原。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证明水分子是可以出入细胞膜(在本实验中是原生质层,下同)的物质;而且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向取决于细胞膜两边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过程。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能力目标(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设计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渗透作用的原理。

(2)细胞与外界环境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教学过程【导入】渗透作用在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分子,通过学习,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通过第三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水分子进出细胞必须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那么水分子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板书: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Flash演示渗透作用】介绍渗透装置:取一个长颈漏斗,在它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半透膜,这个半透膜有种特性,就是水分子可以透过,而其他物质不能透过。

密封好后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

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漏斗管内液面高度逐渐上升,直至一定高度。

引导分析:水分子的扩散方向是怎样的换句话说,就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归纳并板书:一、渗透作用1.概念: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

)这是否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矛盾呢为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在这里浓度是指的什么性质的浓度质量浓度还是物质的量浓度在水分子由清水扩散至蔗糖溶液的过程中,有没有水分子由蔗糖溶液扩散至清水中呢在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它们双向扩散的速度是怎样的呢我们用V1代表水分子由清水扩散至蔗糖溶液中的速度,用V2代表水分子由蔗糖溶液扩散至清水中的速度,在起始状态时两者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平衡状态时呢正是由于开始时V1>V2,才使得漏斗管内液面升高。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1_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_教学设计_教案_1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1_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⑵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3.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一)被动运输教师引导:回顾"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与这种扩散比较,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是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再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学生总结:自由扩散的概念。

特点: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既不需载体,也不消耗能量接着教师设问:提出"水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这是为什么?"学生尝试作出解释教师提示:载体蛋白的作用师生总结:得出协助扩散的概念特点: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教师讲述: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被动运输;展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示意图"并通过CAI展示下列情景:①木材(或竹捆)从河的上游随水漂到下游;②船装白糖(或食盐、化肥)从河的上游漂到下游(不开发动机);③船装着货物由下游开往上游,船尾冒着白烟且伴有发动机的声音。

学生思考:①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能量吗?为什么?②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不同?③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学生回答:(略)(二)主动运输教师继续:上述③船装着货物由下游开往上游,船尾冒着白烟且伴有发动机的声音。

与前二种情形不同在哪儿?学生答:(略)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表P71;P73;P63背景资料:轮藻细胞中的K+浓度比它所生存的环境中K+ 多63倍,海带细胞中的I- 比海水高出40倍,人的红细胞中的K+比血浆高30倍,而红细胞中的Na+ 浓度却是血浆中Na+ 的浓度的1/6。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1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说出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知道探究的一般流程。

3、通过分析物质跨膜运输实例,获得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细胞膜和其他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
1.如何进行探究实验,其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

2.渗透作用;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材料、实验用具、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的预测,操作的细节)。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讨论、自主学习、讲授法、谈话法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复习教案(9页)-精选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复习教案(9页)-精选教学文档

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张家口第四中学李凌虹一、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3)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4) 通过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5)通过分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总结出细胞膜的特点。

(6)探索细胞膜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2)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3)正确认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二、复习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1.复习重点:(1)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解决方法:设计问题串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

2.复习难点:(1)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2)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解决方法:用设问法讲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在层层剥去“笋衣”中显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

五、板书设计六、复过探究组成细胞膜中的磷脂是两层的。

1935年J. Danielli & H. Davson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推测膜中含有蛋白质。

以讨论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讨论交流1970年Larry Frye等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荧光抗体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种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目标: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章的学习,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到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渗透作用演示实验:一滴墨水滴入到清水中,这种现象是?由扩散提出问题:如果两种溶液被一层玻璃纸隔开,还会不会发生扩散呢?动画:渗透装置播放渗透作用的flash动画介绍:烧杯中是清水,漏斗内是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玻璃纸[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隔开,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一段时间后,出现这样的现象。

总结学案预习对应内容,并完成:1.分析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得出渗透作用的概念。

2.结合学案回答:a 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b 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学生观察并回答:扩散(在老师引导下得出)扩散是分子从浓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向浓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运动的现象。

明确实验条件和现象。

1.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

2.a因为在单位时间内,渗出漏斗的水分子数<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b不会。

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过。

c液面保持引导学生回忆扩散的概念,为理解渗透作用铺垫。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引导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

理解渗透作用,为理解水进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做铺垫。

水往高处走。

四、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动物细胞有差异,植物细胞能否吸水和失水,是不是和动物细胞的情况一样呢?2.幻灯片: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物细胞能否吸水和失水,是不是和动物细胞的情况一样呢?2.幻灯片: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a)说出植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b) 植物细胞内的液体主要是哪部分液体?水分要进出,要经过哪些结构c) 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是半透膜,请你定义原生质层。

3.归纳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4.a提出问题:请说出日常生活中几个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例,针对发现的现象,尝试提出一个问题。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1_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_教学设计_教案_5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1_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_教学设计_教案_5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半透膜的特点,分析渗透现象发生的原理; (2)辨别原生质层的组成,解释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3)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2.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探究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2、难点: (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设疑导入引言: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无论是从个体层次还是细胞层次来看,生命系统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要与环境进行着物质的交换,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细胞内外的物质含量有很大差别,这与细胞膜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呢?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 回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 我们今天就以水为例,探究物质的跨膜运输【活动】渗透现象教师活动1: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渗透装置,介绍装置的组成,其中重点强调半透膜的特点以及漏斗内外溶液种类的不同。

展示渗透装置的模拟实验,并提出疑问: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讨论问题,启发归纳得出: 渗透现象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渗透现象的特点: 水分子顺着相对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

【活动】细胞的失水与吸水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例如,当我们吃比较咸的食物时,像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有什么办法解决?学生回答:会有干燥难受的感觉,因为口腔细胞失去水分,即水分的输出。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21: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21: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问题: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的边界是什么?答:细胞膜问题:由于边界的存在,进而将细胞与外界物质分隔,这种分隔是不是意味着细胞需要的物质不能进来,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出去,为什么?答: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引入:细胞膜是怎样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我们以水分为例,共同探讨水分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

1、实验与探讨(1)演示实验:一滴红墨水滴入到清水中,出现什么现象?(2)提出探究问题:如果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隔开,结果又会怎样?渗透压实验半透膜特点:是一种只给某种分子或离子扩散进出的薄膜,对不同粒子的通过具有选择性的薄膜。

(半透膜是物理性质的膜,一般无生物活性,只允许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3)提出讨论问题问题①:为什么漏斗内的液面会上升?答:水分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最后导致盛有蔗糖溶液的漏斗液面上升。

总结:①蔗糖分子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可以。

②两侧的水分子都在运动。

③由于单位体积内,清水中的水分子数量多,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量少,所以在单位时间内,由烧杯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由漏斗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的水分子数量。

④总体的扩散方向为水分子由烧杯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因此漏斗管内的液面上升。

问题②: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答:不会问题③: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答:液面依然不会上升。

总结:渗透作用:1、概念:水通过半透膜的自由扩散。

(注意与自由扩散的区别)2、条件:①半透膜(注意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水的流向:从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强调是溶液的摩尔浓度)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什么情况下,哺乳动物红细胞膨胀,皱缩或形态不变?思考与讨论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25: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25: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 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阐明其原理。

(2)技能性目标: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思维方法。

(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难点: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由于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法的限制,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思考,以及进一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方面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而我将其列为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三) 学生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在实验技能方面还相当欠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成熟。

(四) 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式展开探究,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串,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

(五) 教学方法层进设问法讨论法探究法层进设问法:使学生容易开展科学探究,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讨论。

这样,既深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选用探究法教学适宜开展教学,能充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讨论法: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

故采用讨论学习法,发现性学习法。

(六) 教学实施的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创设情境:首先讨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在盛有黄瓜条的盘里加盐发现水增多了,再过一段时间黄瓜条变软了,集市卖菜的人洒水能保鲜蔬菜;萎蔫的黄瓜泡在清水里会变得硬挺,课件展示: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等。

学生针对这些常见的现象很容易会想到植物细胞能吸水和失水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你观察的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植物细胞怎么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设计目的:创设情景,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理解渗透作用产生的两个条件。

2、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3、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

4、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能力方面: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证明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教学难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学过程第1课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

物质出入细胞必须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所有物质都能够自由地进出细胞吗?细胞膜的作用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水是如何进出细胞的?(从这样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实例入手,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关于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例,如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更硬挺,卖肉的小贩常常给肉洒水,对农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等。

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要适当控制。

过渡:那么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什么呢?(从现象到原理,引入渗透装置。

)(一)渗透现象演示学生对课本中的“问题探讨”很难作答,所以改为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教师出示已经安装好的三组装置,演示渗透现象(介绍装置、半透膜性质)。

半透膜使用鱼鳔效果也比较好,在蔗糖溶液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现象更明显。

要明显观察到现象需10分钟以上,所以应课前做好准备。

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造成三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1、第一组装置管内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2、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液面没有升高的原因?3、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也没有升高的原因?结合课件Flash演示,重点讨论问题1。

提示:由于半透膜的存在,水分子可以通过,蔗糖分子不能通过,结果水从单位体积水分子数多的一侧向少的一侧扩散得较多。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精编文档).doc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人教版必修一第4章第1节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

教材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的相对含量进行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其中,“水分的跨膜运输”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真正全面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

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

而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另外,学生在初中曾经接触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扩散的概念和渗透的概念。

(2)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3)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及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区别。

(4)学会探究性实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5)掌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提高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实际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思维方法,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

人教版 高考 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2单元第3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人教版 高考 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2单元第3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下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半透膜小袋内充满0.3 g/mL的蔗糖溶液,用不同表面积的半透膜小袋做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内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速率的相关曲线最可能是(横坐标表示表面积)()解析随半透膜表面积的增大,单位时间内进入到玻璃管内的水量增多,所以玻璃管内液面的升高也越快。

答案B2.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D.逆渗透膜祛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解析逆渗透过程需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形成水压需要能量,故逆渗透作用消耗能量,A正确。

答案A3.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作零界面。

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解析根据图示,烧杯中的液体为蔗糖溶液,长颈漏斗中的液体为蒸馏水。

故在单位时间内,由漏斗中进入烧杯中的水分子比烧杯中进入漏斗中的水分子要多,故开始时液面快速下降,当进出水分子相等时,液面不再下降。

答案A4.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①食用的糖醋蒜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植物的根毛细胞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⑥根尖分生区细胞A.①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为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的体细胞,①是死细胞,④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⑤用盐酸解离会杀死细胞,⑥没有大的液泡,这些细胞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②和③都是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

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1 第3、4章 第3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1 第3、4章 第3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2.条件具有______膜;膜两侧具有________。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连线)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A细胞失水皱缩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B细胞形态不变③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C细胞吸水膨胀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原理和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_____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________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_____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____________现象。

(3)质壁分离的原因。

①外因:________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②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_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对无机盐的吸收实例(1)水稻和番茄对同一离子的吸收量______。

(2)水稻和番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______。

(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从血液中吸收碘。

(4)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膜的特性(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__________膜。

这种膜可以让________自由通过,一些______和______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______则不能通过。

(2)生物膜的________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物质运输的方式大分子物质以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内部,以______方式排出细胞,与______________有关。

1.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①是死细胞②大量吸水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2.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某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以此种方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课标要求 (一)、能力要求1、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课标:通过模拟实验研究膜的透性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3、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二)、内容要求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2、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3、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 知识网络体系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4、科学实验5、记录结果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7、表达与交流质壁分离的条件重难热点归纳重点是弄清楚水分跨膜运输的特点,以及膜的特性。

区分以下概念1.扩散与渗透的区别?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渗透:水及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区别:渗透与扩散的不同在于渗透必须有渗透膜(半透膜)。

2.原生质层和原生质的区别?原生质层:细胞膜和 液泡膜以及两层 膜之间的细胞质。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称为原生质。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结论: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3.为什么说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

结论: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4.动物细胞膜是不是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当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红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出红细胞就处于动态平衡探究的过程原生质层是半透膜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有细胞壁结论:动物细胞是半透膜5.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对于动物、植物细胞来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低吸水高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高失水低结论: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复习策略本节是将水的跨膜运输作为一个实例来分析,由物理现象过渡到细胞,先分析动物细胞的水分进出,尔后通过一个探究性实验来说明植物细胞水分的进出情况,最后得出水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运输的结论。

通过对其他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分析得出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最终得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结论。

所以重点是要理解并能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能够对提出的有关问题,作出假设。

经典例题剖析1.(2004年深圳模拟题)在猪的膀胱中注入一半的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浸入到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图4-1-1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图4-1-1[解析] 因为猪的膀胱膜是一层半透膜,蔗糖不能透过,而水分子却能自由通过。

开始时,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猪膀胱内溶液的浓度,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猪膀胱,使其重量不断增加。

一段时间后,当内外溶液浓度趋于相等,水分的进出也趋于一种动态平衡时质量就不再增加了。

[答案] B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①植物细胞必须是活细胞;②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必须有浓度差;③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液泡,有的液泡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最好细胞液中带有色素,这样便于观察,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

[答案] D3.最能证明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原理的实验是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硬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解析] A、B两项只反映了植物细胞的吸水,C项反映了失水,而D项则反映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两个过程,所以,最能证明渗透作用的原理。

[答案] D4.一次施化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的原因是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植物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水,但是一次施肥过多,就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植物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而变得萎蔫、枯萎发黄,其补救的措施是田内浇透水,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

[答案] B5.(2003年广东,6)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解析] 此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属于记忆性的知识,记住常见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扩散作用;酒精进入胃黏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 C6.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对植物细胞进行多种鉴定。

下列各项中质壁分离实验不能鉴定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细胞液的浓度C.细胞中有无大液泡D.蛋白质的吸水力比纤维素强【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作是一个渗透系统,这是因为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是活细胞的标志,二是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能够使细胞从外界吸收水分,因此,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D选项不能通过质壁分离实验鉴定。

【答案】D7.图4-1-2中E、F、G为三个用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可盛有溶液甲或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E和F体积相同,G体积较大,三者都置于盛有溶液丙的大容器内,最初三个小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三种溶液的浓度高低顺序为溶液丙<溶液乙<溶液甲。

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图4-1-2(1)1小时后,管e和管f的液面升降变化是()A.管e下降,管f上升B.管e上升,管f下降C.管e下降,管f下降D.管e上升,管f下降(2)图4-1-3(实线表示管f,虚线表示管g)中能显示管f和管g内的液面可能变化的是()图4-1-3[解析] 因为溶液丙浓度小于溶液甲和溶液乙的浓度,根据渗透作用原理,E、F吸水,e、f液面上升。

[答案](1)B (2)C基础试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与细胞膜有关的四个选择项中,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A.选择性B.主动运输C.保护作用D.胞吞和胞吐2.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2CO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进出细胞3.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

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4.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海带细胞中的碘比海水高许多倍,仍可从海水中吸收碘,表明吸收具有()A.选择性B.独立性C.专一性D.高效性6.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甘油和二氧化碳B.氨离子和水C.氨基酸和水D.葡萄糖和糖元7.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 )A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 .需要载体C .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 .不需要载体8.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 ( )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渗透作用9.透析型人工肾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 )A .流动性特点B .选择功能C .选择透过功能D .主动运输10.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 )A .协助扩散B .自由扩散C .主动运输D .渗透作用11.在浓蔗糖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 、蛙的红细胞C 、洋葱的根尖生长点细胞D 、菠菜的表皮细胞12.图4-1-4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3NO 的曲线。

影响A 、B 两点和B 、C 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图4-1-4A .载体数量、能量B .能量、载体数量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 .能量、离子浓度13.甜菜块根细胞中的液泡中有花青素,能使块根呈现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蒸馏水颜色无明显的变化。

但用盐酸处理块根后,则使蒸馏水变红。

其原因是 ( )A .细胞壁被盐酸破坏B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C .盐酸破坏了细胞的选择透过性D .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14. 家庭养花,如果施肥过多,会引起花卉萎蔫,这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强光照 ②改善空气流通 ③适当浇灌清水 ④更换盆中泥土A .① ③ B. ② ④ C. ① ② D. ③ ④15. 有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它们的水势关系为甲>乙>丙。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间水流方向的是( )A B C D16. 当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后,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将()A.紧紧靠在一起 B.充满细胞液 C. 充满蔗糖溶液 D.充满清水17.浓盐水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其原因是()A.浓盐水中含有较多的氯离子,使细菌毒素失效B.浓盐水中没有细菌所需要的酶,细菌不能产生毒素C.浓盐水中含养料少,细菌迅速死亡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18. 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①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②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变得硬挺③根毛细胞吸水④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⑤插在花瓶中的花枝由瓶中吸水⑥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质壁分离⑦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A.①②③⑤⑦B. ②③⑤⑥⑦C. ②③④⑥⑦D. ②③⑥⑦19. 某同学设计的渗透实验:用鸡蛋膜将漏斗口封住,再装上清水,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

他应该怎样改进的此装置才达到实验目的()A.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NaCl溶液B.把10%的NaCl溶液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C.把鸡蛋膜换成其它半透膜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蔗糖溶液20. 将洋葱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又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细胞液浓度下降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C.细胞壁受到破坏D.细胞膜受到破坏21.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时所通过的选择渗透性膜是()A、细胞膜B、液泡膜C、原生质层D、液泡膜和细胞膜22.质壁分离是指( )A、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细胞膜与细胞质分离C、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D、液泡膜与细胞质分离23.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中,水分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D、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24.下列能发生渗透吸水现象的是()A、洋葱表皮放置在清水中B、把蒸熟的马铃薯条放在清水中C、把新鲜去皮的马铃薯条放在30%蔗糖溶液中D、把干燥的蚕豆浸泡在水中25. (多选)某学生将7%的尿素滴在载玻片上的蚕豆叶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小时后再次观察发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找不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