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1-6年级四下册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1-6年级四下册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1-6年级四下册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撰稿人:向元喜程育新陈俊单元名称小节标题知识要点目标要求重点难点一、四则运算1.加、减混合和乘、除混合运算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到右。

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混合运算试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理解掌握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交流,弄清解题思路。

2.有加、减法和乘、除的混合运算加、减法和乘、除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第先乘除后加减。

1、1、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减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综合算式。

突破方法: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一题多解的方法。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归纳发现的括号的题目的运算顺序。

重点:理解并掌握的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4.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有“0”的运算:0×任何数=0;0÷任何数=0;0+任何数=0;任何数-0=0;0不能做除数。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的特征。

2体会“0”在计算中的作用。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概括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全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全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本册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四则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 空间与图形:认识各种图形,掌握其特征、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3. 概率与统计:初步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4. 数学广角:通过有趣的问题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概率与统计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中的问题解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反馈策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个别指导和集体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1~4页例1及P5做一做1、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

(课件出示)美吗?(美)欣赏图片。

(二)情景延伸复习旧知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我们从图上可以知道:滑冰区有72人,滑水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2、交流、反馈同学们真棒!根据三条信息就可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

(三)学习新知算法探究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反馈交流。

(1)72-44=28 (2)72-44+85=11328+85=11372-44表示什么?28+85又表示什么?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方法(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4、运用方法(2)列式。

如果老师把题目改一改,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8人,又进来50人,下午离开37人,现在有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78+50-37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5、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这两题以后我们来观察这两题的计算顺序,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有加有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5篇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计划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练习本四、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

(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下午有多少人?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下册)

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下册)

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下册)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下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3. 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统计和概率知识。

过程与方法1. 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独立学习等学习方式。

3.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2.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 能够克服困难,有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运算1. 整数的四则运算。

2. 小数的四则运算。

3. 分数的简单运算。

2. 几何图形1.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2. 图形的变换。

3. 图形的位置和度量。

3. 量的计量1. 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和换算。

2. 时间的计量和换算。

3. 质量、温度、速度的计量和换算。

4. 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 统计图的制作和使用。

3. 简单概率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单元测试评价: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评价:对整个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学课件: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

3. 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4. 教学工具:计算器、直尺、量角器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巩固。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下册)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一)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第四课时:已有基础:1、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3、已能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概念,认识小数的用途。

2.掌握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3.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为小数的性质,包括小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加减法等。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单元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等形式,围绕教材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授课,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小数概念和运算规律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利用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小数是指数值中不是整数位的部分。

再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解释小数的用途。

2.讲解:(1)小数的读法:将整数部分读出来,然后用“点”连接小数点后面的数。

(2)小数的写法:小数点后面是从左到右依次出现的数。

比如0.3是3的十分之一,0.25是25的百分之一。

(3)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大小。

(4)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相加或相减。

3.练习: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练习,并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运算规律。

4.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小数的概念、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等知识点,并强调小数的使用范围。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小数的概念、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等知识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增强对小数概念和运算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效果得到了评价和肯定。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0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0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0篇)202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难点: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策略:利用教材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等式仍然成立。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猜想→验证→总结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有深入的情感体验,也体验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过程获得知识。

教学准备:图片,纸卡。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主导活动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明标出示91页的天平图:今天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发现一些规律。

现在我在天平的左边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正中央,说明什么?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加上2克砝码,右侧也加上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如果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算式表示你的发现。

现在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侧放10克砝码,天平两边平衡。

用算式表示天平两边平衡的状况。

现在天平的左侧加上5克砝码,右侧也加上5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如果两边都加上10克呢?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方程表示?如果都加上12克呢?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两边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生回答说明什么天平两边的质量相等。

天平两边的质量仍然相等。

同学们分组做实验,列算式推选一个同学汇报。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本文介绍了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教材编写的特点。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三角形、图形运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等。

教学目标包括掌握小数的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特性、平均数和统计图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小数和三角形,教学难点是图形运动和三角形。

教材编写特点是改进四则运算编排、注重简便计算的应用、重视小数意义的理解。

1.改进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表述,增加练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概念。

2.加强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增加探索性活动,删减图形拼组内容。

3.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教学采用自主探索的活动情景,让学生探索如何运用平移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统计的含义。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有趣的事例呈现数学思想方法,排除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干扰。

6.处理好“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丰富而课操作的案例。

例如,让学生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探索解决生活中的人民币对话问题。

7.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用数学的魅力和研究的收获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之一,主要内容是关于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和位置所产生的形状变化。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并培养数学思考的惯。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体验,理解不同角度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产生的形状变化,并认识到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形状。

2、通过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惯,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研究热情,促进合作和交流的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和体验,理解不同角度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产生的形状变化。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篇

⼈教版⼩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篇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法。

下⾯是店铺整理的⼈教版⼩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篇,希望对您有帮助。

⼈教版⼩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 ⼀、学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学⽣36⼈,通过在校三年半的学习,多数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的⾮智⼒因素,追求学⽣各项素质和全⾯协调发展.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些内容:⼩数的意义与性质,⼩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形,位置与⽅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和数学综合运⽤活动等. (1)在数与计算⽅⾯,本教材安排了⼩数的意义与性质,⼩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学⽣在第⼀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数,会计算⼀位⼩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学⽣将系统地学习⼩数的意义和性质,⼩数⼤⼩的⽐较,⼩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数⼤⼩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较复杂的⼩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很好地理解⼩数的意义,能⽤⼩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数知识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学⽣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学段学⽣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括号的作⽤.在本学期⾥学⽣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运算定律进⾏简便运算. (2)在空间与图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向,三⾓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进⼀步认识三⾓形的特性,进⼀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法.使学⽣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步发展空间观念,提⾼观察能⼒和动⼿操作能⼒,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3)在统计知识⽅⾯,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步体会统计在现实⽣活中的作⽤,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数学解决问题⽅⾯,教材⼀⽅⾯结合计算内容,教学⽤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数加减法知识解决⽣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安排了"数学⼴⾓"的教学内容,引导学⽣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法,感受数学的魅⼒.同时让学⽣学习应⽤植树问题的思想⽅法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根据学⽣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管家",让学⽣通过⼩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 三、教学⽬标: 1.理解⼩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数在⽇常⽣活中的应⽤,进⼀步发展数感,掌握⼩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变化的规律,掌握⼩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它们进⾏⼀些简便运算,进⼀步提⾼计算能⼒. 3.认识三⾓形的特性,会根据三⾓形的边,⾓特点给三⾓形分类,知道三⾓形任意两边之和⼤于第三边以及三⾓形的内⾓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法,能根据⽅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步体会统计在现实⽣活中的作⽤. 6.经历从实际⽣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常⽣活中的作⽤,初步形成综合运⽤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法,培养从⽣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法的能⼒,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学习数学的兴趣,建⽴学好数学的信⼼.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形。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完整版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完整版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分数的认识与计算2. 小数的认识与计算3.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4. 空间与图形:线和角,平面图形的认识5.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概念,熟练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时间,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线和角、平面图形的认知,提高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用图表表达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空间图形的认识。

2. 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时间计算,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数与小数的卡片,时间计算器,几何模型,数据图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购物、烹饪等生活场景,引出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分数的认识与计算:讲解分数的定义,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小数的认识与计算:讲解小数的定义,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时间的认识与计算:讲解时间单位,进行时间计算。

(4)空间与图形:讲解线和角,平面图形的概念,进行相关计算。

(5)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讲解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整理和表达方式。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1)分数的认识与计算(2)小数的认识与计算(3)时间的认识与计算(4)空间与图形:线和角,平面图形的认识(5)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题。

(2)时间计算题。

(3)空间图形的识别和计算题。

(4)数据收集和整理题。

2. 答案:根据教材和课堂讲解,为学生提供详细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括号四则运算、有关0的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运用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1、整体把握,有效落实。

2、重视计算教学,夯实基础。

课时安排:6课时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2.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3.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4.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5.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3)1956-1142=8146、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7、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板书:减法定义)8、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4.整理总结:(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人教版四下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下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目标与要求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重点:掌握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原理;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数学规律;3.关键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1.实例探究: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和原理;2.合作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思想和经验,促进知识建构;3.任务驱动:设计实际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应用能力。

四、课堂活动设计及时间安排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制定具体的课时安排,并设计每节课或小组活动所需时间及步骤。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堂活动设计及时间安排:1.引入课题(5分钟):通过提问或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讲解新课(15分钟):讲解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课堂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或任务完成等活动;4.总结与反馈(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指导。

五、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有效的评价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以调整教学进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评价与反馈机制: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2.作业评价:布置适量的作业,以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3.测验或考试:通过测验或考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单元知识整合与拓展链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将相关知识点整合到一起,并给出在其它领域应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的重难点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单元教学目的1. 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那么运算的意义,掌握四那么运算中各局部间的关系,对四那么运算知识进展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 认识中括号,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展简单的四那么混合运算。

3. 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那么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4. 通过数学学习,进步抽象概括才能,养成认真审题、独立考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四那么运算的意义、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

单元教学难点:减法、除法的意义比拟难于理解。

课时安排:建议用 5 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 2、 3 页内容教学目的:1. 在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的根底上,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并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

2. 通过知识的迁移理解,掌握新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才能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3. 深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络。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敏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 5 页及 6 页例 3 相关内容。

教学目的:1.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才能,体会乘除法和生活的亲密联络。

3. 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解决问题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独立考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掌握乘除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时:课题:和 0 有关的四那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 6 页例 3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的:1. 会计算和 0 有关的运算,并理解和 0 有关的运算的意义。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通常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数与代数方面,学生将学习更大范围的整数运算、小数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等。

图形与几何方面,学生将接触更复杂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与计算。

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将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初步的概率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常包括数的运算、图形的性质、数据的分析等方面。

教学难点可能在于学生对分数和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复杂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为了克服这些难点,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直观演示、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

三、学生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通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在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点,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包括:能够熟练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认识和理解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理解基本的概率概念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材特色与亮点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通常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案例。

教材还可能融入了数学思维方法的介绍,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教材还可能包含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谜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评估与反馈机制评估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试、作业批改、口头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

同时,还应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学习中的问题。

八、教学建议与启示针对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建议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4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4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识别小数,正确读写小数2、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去过)。

大家看看这些物品的标价,(多媒体展示)像48、25、0、6、1、5、这样的数你们见过吗?(见过)。

它们有个什么特点呢?(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认识小数)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生:都有个小圆点。

师:真聪明,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来,一起说说它的名字。

(生齐读)你们别看小数点它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把小数点分成了两部分。

师: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就写在整数部分个位的右下角的位置。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1、试读小数师:你们见过小数,那你们会读吗?(同桌试读)7。

5611。

11129。

299。

05500。

501005。

0072、总结小数的读法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由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读法学生可能读得不准确,学生在试读的过程中,老师了解情况,反馈时及时加以纠正,最后小结,给学生以准确的读法)3、写小数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六点七八、零点四九、一百五十点六零4、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师:同学已经会读写小数了,那么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师放课件,学生回答。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篇一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168-34=一三4(页)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66+34)=234-100=一三4(页)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34-66=200-66=一三4(页)4、拓展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性质》第八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性质》第八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性质》第八课时教学设计第八课时《除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除法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概念。

(2)能够掌握除法的性质,包括商的大小顺序不变性、除数与商的倍数关系。

(3)能够灵活运用除法的性质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示范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性质。

(2)通过讨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除法的性质,包括商的大小顺序不变性、除数与商的倍数关系。

难点:运用除法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提问和讨论复习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概念。

2. 师生共同观察校园内的环境,发现能用除法来计算的问题,如:学校操场的长和宽,同学们的数学考试分数等。

Step 2 学习新知识1. 师生共同对商的大小顺序不变性进行讨论,提出相关问题并给予解答,引导学生理解商的大小顺序不变性的概念。

2. 通过多种例题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商的大小顺序不变性的应用方法。

3. 师生共同讨论除数与商的倍数关系,并通过例题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此性质,掌握运用方法。

Step 3 拓展练习1. 通过书上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商的大小顺序不变性和除数与商的倍数关系的应用。

2. 设计生活中的场景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的性质解决问题。

Step 4 总结归纳1.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展示在教室的布告栏上,以供学生日后的查阅和巩固。

2. 让学生口头说出所学除法的性质,进行准确性的检验。

四、教学反思此节课通过对除法的性质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示范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商的大小顺序不变性、除数与商的倍数关系等性质。

通过拓展练习和场景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表现积极,能够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单元教学难点:减法、除法的意义比较难于理解。

课时安排:建议用5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内容教学目标:1.在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

2.通过知识的迁移理解,掌握新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深刻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5页及6页例3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乘除法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解决问题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时:课题:和0有关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6页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会计算和0有关的运算,并理解和0有关的运算的意义。

2.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把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0有关的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第四课时:课题:括号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四则运算的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不同作用,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

第五课时:课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10页内容教学目标:1.利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优化意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1.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到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单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建议用2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课题: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教学内容:教科书P13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的前面、左面和上面,能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站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在探究图形变化中感受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第二课时:课题:观察不同物体教学内容:教科书P14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可能不同。

学会从相同位置可以看到相同形状的不同摆法。

2.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3.在观察比较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相同的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在相同位置正确观察不同的物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会应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课时安排:建议用7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课题: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17例1 、P18例2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熟练应用。

第二课时: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内容:教科书P20例3教学目标:1.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正确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三课时:课题:减法的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P21例4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体验算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第四课时: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24、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能进行正确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灵活运用。

第五课时:课题: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例7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简便计算。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第六课时:课题:乘法和连除的简便算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例8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连除的简便算法,并能正确运用。

2.灵活使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炼成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乘和连除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第七课时:课题:复习与整理教学内容:教科书P30、31页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交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以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小数。

单元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和名数的相互改写。

课时安排:建议用11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