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灾害讲义

合集下载

矿井火灾防治讲义

矿井火灾防治讲义

矿井外因火灾的防治
(5)在有煤(岩)与瓦斯突出的矿井中,进行电 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在突出危险区内必 须停止一切工作。
在煤层中未采用砌碹或喷浆封闭的井下 主要硐室和主要进风大巷中,不得进行电焊、 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矿井外因火灾的防治
4.各种油料的管理 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
矿井火灾的致因
②燃烧阶段(燃烧期)。如果煤的温度继续 上升,达到临界温度(一般为70~80℃)以 上,氧化速度会急剧加快,产生大量热量, 使煤温迅速升高,当达到煤的着火温度时, 煤就会燃烧起来。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产生 大量的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和其它的碳氢 化合物),火区附近的空气和岩、煤温度显 著增高,出现特殊的火灾气味(如煤油味) 等,有时还能出现烟雾或明火。
矿井外因火灾的防治
(5)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 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输和人员 通行,并应定期检查、维修。如果不设防火铁门, 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2.明火管理 (1)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
或用火炉取暖。暖风道和压入式通风的风硐必须 用不燃性材料砌筑,井应至少装设两道防火门。
矿井火灾防治讲义
矿井火灾的致因
矿井火灾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矿井火灾 一旦发生,轻则影响安全生产,重则烧毁 煤炭资源和物资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甚 至引发瓦斯、煤尘爆炸。
矿井火灾的致因
矿井火灾的概念 凡是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威胁到井
下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非控制燃烧均称为 矿井火灾。如地面井口房、通风机房失火或 井下输送机着火、煤炭自燃等都是非控制燃 烧,均属矿井火灾。
的铁桶内,由专人押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 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 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 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 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 井巷和硐室内。井下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须在专 业硐室内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 剂。

《热辐射》 讲义

《热辐射》 讲义

《热辐射》讲义一、什么是热辐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热传递的现象无处不在。

当我们靠近篝火取暖时,感受到的温暖不仅仅来自热传导和热对流,还有一种重要的热传递方式——热辐射。

热辐射,简单来说,就是由物体自身温度所决定的,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的过程。

与热传导和热对流不同,热辐射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比如,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就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

即使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中,没有空气这样的介质,太阳的热能依然能够穿越遥远的距离到达地球。

二、热辐射的特点1、不需要介质这是热辐射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无论是在真空的宇宙空间,还是在各种气体、液体、固体的环境中,热辐射都能发生。

2、与温度相关物体的温度越高,热辐射的能力就越强,辐射出的电磁波能量也就越大。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高温物体看起来更加明亮,因为它们辐射出了更多高能量的电磁波。

3、电磁波形式热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能量的。

这些电磁波涵盖了从红外线、可见光到紫外线等广泛的频谱范围。

4、具有方向性热辐射并非均匀地向各个方向传播,而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物体表面的形状、材质等因素都会影响热辐射的方向分布。

三、热辐射的原理热辐射的本质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所导致的。

当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处于热运动状态时,它们会不断地吸收和发射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的能量与微观粒子的热运动状态相关,温度越高,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发射的电磁波能量也就越高。

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看,热辐射是由物体内部的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

当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就会发射出一定能量的电磁波。

四、热辐射的影响因素1、物体的温度这是最关键的因素。

温度越高,热辐射的强度越大,辐射出的电磁波频率也越高。

2、物体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相同温度下辐射的能量也就越多。

3、物体的表面特性包括表面的颜色、粗糙度、材质等。

一般来说,颜色越深、粗糙度越大、吸收率越高的表面,其热辐射能力也越强。

4、物体的几何形状不同的几何形状会影响热辐射的方向和强度分布。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运动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高温、低温冻害、雷暴、冰雹、龙卷风等。

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超过了地面的排水能力,从而引发洪水、城市内涝等灾害。

洪涝则是由于江河湖泊水位上涨,淹没大片地区,造成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

干旱是指长时间的降水量严重不足,导致土壤缺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用水。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具有强大的风力和暴雨,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包括房屋损毁、基础设施破坏、人员伤亡等。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农业、交通和人们的健康都有较大影响。

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体不适、中暑甚至死亡,同时也会对农业生产、电力供应等方面造成压力。

低温冻害则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其生长和收成。

雷暴、冰雹和龙卷风等灾害虽然发生的范围相对较小,但也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气象灾害的形成通常与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是气象灾害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当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强度较大时,容易导致暴雨、寒潮等灾害的发生。

地理环境也对气象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地貌会影响气流的运动和水汽的分布。

比如,山区容易形成地形雨,河谷地区容易遭受洪水袭击。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水泥、沥青等不透水地面增加,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渗透,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过度开垦、破坏森林等行为导致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地的蓄水能力,增加了洪涝和干旱的风险。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

三、气象灾害的危害气象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严重危害。

在农业方面,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发的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暴雨洪涝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的天气现象。

当降雨量超过了当地的排水能力,就会引发洪涝灾害。

洪涝不仅会淹没农田、房屋,还可能导致交通瘫痪、人员伤亡和传染病的传播。

2、干旱长时间的降水量显著偏少,导致土壤水分不足,河流水位下降,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

干旱还会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

3、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具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

台风过境时,会摧毁建筑物、吹倒树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还可能引发洪涝和滑坡等次生灾害。

4、寒潮寒潮是一种冷空气活动,带来急剧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它会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如农作物冻害、道路结冰等。

5、高温热浪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体不适、中暑甚至死亡。

同时,高温还会对电力供应、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6、雷电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雷电可能击中建筑物、电力设施和人员,引发火灾、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7、冰雹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的冰块,它会砸坏农作物、毁坏建筑物和车辆。

8、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能够瞬间摧毁房屋、卷走物体。

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气象灾害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大气环流异常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动是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当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或偏南时,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出现长时间的干旱或暴雨。

2、海温异常海洋表面温度的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气象灾害。

3、地形因素地形对气流的阻挡和抬升作用,会使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发生改变。

例如,山脉的迎风坡往往降水较多,而背风坡则相对干燥。

《消防燃烧学》讲义(DOC)

《消防燃烧学》讲义(DOC)

第一部分绪论第一节前言一、《消防燃烧学》课程的形成与发展背景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就是火灾,它是最常见的灾害之一。

消防燃烧学是研究火灾的发生、发展和熄灭的基本规律,以及防火、防爆和灭火的一般原理的科学。

现在在世界范围内,不仅火灾发生的频率增加,而且火灾向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由其引起的直接损失及其防治费用均呈上升趋势。

仅在我国,每年发生火灾十几万起,有6 千人死于火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 亿以上。

因此,预防和控制火灾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不仅要增加监测和扑救的人力和装备,更要研究火灾燃烧发生、发展和熄灭的基本规律及防火、防爆和灭火的一般原理,把火灾防治建立在对火灾燃烧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为火灾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数据,以不断适应当今消防科技发展进程中火灾认识科学化和火灾预防与控制工程化这一深刻变革,顺应新形势下消防工作对高素质、专家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所有这些,为《消防燃烧学》课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现实背景。

二、《消防燃烧学》课程的主要内容1、物理、化学基础——包括燃烧反应速度、热量传递和物质传递理论以及燃烧有关参数的计算等内容。

2、着火、灭火理论——包括可燃物着火方式、热着火理论、链锁反应理论、着火和灭火条件、着火感应期、最小引燃能以及火焰传播等内容。

3、可燃物质燃烧特点——包括可燃气体爆炸条件、爆轰理论、有关参量计算及其预防措施;可燃液体闪燃规律、石油及其产品着火后的沸溢和喷溅问题;可燃固体的燃烧模式、阻燃机理、粉尘和火炸药爆炸问题。

4、室内火灾燃烧特征——包括室内火灾燃烧的主要特点、发展阶段、轰燃的本质与特点、烟气的流动特征、室内火灾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火灾模化相似理论等。

5、火灾燃烧实验技术——包括各类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的特性及有关参数测定;火灾模化实验;计算机模拟技术,等等。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气象灾害,简单来说,就是由大气运动变化所导致的灾害性现象。

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暴雨洪涝这是由于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导致江河湖泊水位迅速上涨,超出了其承载能力,从而引发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

2、干旱长时间的降水量显著偏少,导致土壤水分不足,河流干涸,农作物缺水,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用水。

3、台风这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涡旋,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破坏。

4、寒潮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可能导致农作物受冻害、交通受阻以及人们的健康受到影响。

5、高温热浪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

6、雷电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现象,雷电产生的强大电流和高温可能会对建筑物、电力设施以及人员造成伤害。

7、冰雹从积雨云中降下的冰块,通常会对农作物、房屋和车辆等造成损害。

8、龙卷风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能够瞬间摧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气象灾害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大气环流的异常是许多气象灾害产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当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异常时,可能导致某些地区长时间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则暴雨频繁。

其次,地理环境也对气象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沿海地区更容易受到台风的袭击,山区在暴雨来临时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再者,全球气候变化也是导致气象灾害增多和加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气象灾害的发生。

比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的热岛效应愈发明显,增加了高温热浪的风险;过度开垦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重了洪涝灾害的危害。

三、气象灾害的危害气象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且影响深远。

气象灾害科普讲解材料

气象灾害科普讲解材料

气象灾害科普讲解材料
气象灾害是指由天气变化和气象条件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

它们是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减少其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其特点:
1. 龙卷风:是一种高速旋转的气旋,它的风速可以超过400公里/小时。

龙卷风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如损坏建筑物、破坏电线和树木等。

2. 雷电:是由气象条件引起的放电现象。

雷电可能引起火灾,破坏建筑物和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3. 暴雨:是一种突发的、强烈的降雨天气。

暴雨会导致洪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4.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它通常伴随着强风和暴雨。

台风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如损坏建筑物、破坏电线和树木等。

5. 干旱:是指长期缺乏雨水的气候现象。

干旱会造成作物死亡、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
1. 加强预警机制,提高人们的灾害意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加强气象科学研究,提高气象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排水系统和加固建筑物等。

4.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气象灾害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减少其影响。

灾害信息知识点归纳总结

灾害信息知识点归纳总结

灾害信息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灾害概念及分类1. 灾害的定义灾害是指自然或人为的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2. 灾害的分类灾害按照引起灾害的原因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水、干旱等;人为灾害包括工业事故、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

二、自然灾害1. 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突然发生的震动现象,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壳震动。

地震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预测性。

2.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指火山口向外排出大量火山岩浆、烟气和火山碎屑的现象。

火山喷发通常伴随着地震、岩浆喷发和火山灰等现象,对周围的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3. 台风台风是热带海洋上产生的强烈风暴,具有低气压、狂风暴雨和强烈风浪的特点。

台风对沿海地区和岛屿地区造成严重破坏,是热带地区的常见自然灾害之一。

4. 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大幅度上涨,造成周围地区被淹没的现象。

洪水通常由降雨、融雪、暴雨等自然因素引起,对人畜、农田、建筑物等造成严重影响。

5. 干旱干旱是指气候条件下降雨量明显偏少,地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自然现象。

干旱对农作物、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自然灾害。

三、人为灾害1. 工业事故工业事故是指在生产、运输、储存等工业活动中发生的事故。

工业事故常常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活造成重大威胁。

2.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交通活动中发生的事故。

交通事故常常导致严重伤亡和交通堵塞,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 恐怖袭击恐怖袭击是指恐怖组织或个人利用暴力手段对人群、政府机构、重要场所等进行袭击的行为。

恐怖袭击造成严重损失和恐慌,对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灾害管理与应对1. 灾害监测预警灾害监测预警是指通过科学仪器、技术手段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民众采取措施应对灾害。

人大消防灭火救援讲义09灭火战斗行动

人大消防灭火救援讲义09灭火战斗行动

第九章灭火战斗行动第一节灭火战术1、掌握和理解灭火战术指导思想的内容:救人第一和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2、掌握和理解灭火战术基本原则的内容:先控制、后消灭。

3、了解灭火战术基本方法:堵截、夹攻、合击、突破、分割、围歼等。

一、灭火组织指挥1、掌握组织指挥的任务和原则任务:收集信息,确定对策;调配力量,协调行动;部署任务, 督促执行原则:统一指挥、逐级指挥2、了解组织指挥的形式计划指挥(按照灭火预案指挥灭火战斗的形式)、临场指挥(根据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临场确定灭火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的指挥形式)3、了解计划指挥的作用1)减少或避免盲目性;2)争取时间赢得灭火主动权;3)提高火场上的应变能力适用的范围:1)没有制定灭火预案的火灾现场;2)灭火预案与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计划无法实施的火灾现场;3)火场发生突变,部分情况与原预案不符,灭火战斗行动需要临时进行较大的调整和更动的火灾现场实施的保障:1)按责任区分工,掌握责任区范围内各种与灭火组织有关的基础情况和变化情况,如责任区的地理状况、交通道路、周围情况、可用水源、建筑结构和布局等;2)掌握灭火力量颁及战备状况;3)掌握处理各种类型火灾的有效办法,搞好信息资料储存和应急提取,为指挥火场提供参考依据。

5、了解火场组织指挥的层次中队、支队、总队指挥6、掌握火场指挥部组成、组织原则和职责组成:1)总指挥员1人,副总指挥员若干人;2)作战组、通信组、后勤保障组、政工组各若干人;3)根据火场实际需要吸收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参加组织原则:1)火场指挥部在火场总指挥员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2)在火场总指挥员的领导下,对整个灭火行动实施统一指挥;3)地方党政领导到达火场时,火场总指挥员要及时通报火场情况及作战意图,听取指示并贯彻执行;4)火场总指挥员应听取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及下级的建议。

职责:1)确定总体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及时掌握火场情况变化,提出相应措施,适时调整作战方案和调配灭火力量,组织协同作战;2)组织火场指挥部与调度指挥中心及各参战单位之间的通信联络,保障火场前后方的通信畅通;3)组织人员填写《火灾扑救现场记录表》,记录衷情指挥员发布的各项决策、战斗命令和上级首长指示的内容心脏参战单位到场的力量和时间,记录、拍摄火灾现场、灭火力量部署、救人和疏散物资等情况;4)根据灭火和抢险救援的紧急需要,决定就近使用各种水源,截断现场区域内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输送;5)根据火灾现场情况,划定警戒区,组织疏散警戒区内人员、物资,下令限制人员和交通工具进入,必要时下令拆除或者破拆毗邻的建(构)筑物;6)根据紧急需要,可以要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环卫、交通运输以及驻军、武警部队、交通警察等有关单位提供协助;7)组织供应器材工具、灭火剂、消防车的燃料、饮食、衣物和医疗救护工作;8)按照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火灾基础知识ppt

火灾基础知识ppt

05
火灾安全教育与培训
火灾安全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预防火灾、减少火 灾危害
增强社会防控火灾 能力
提高公民的消防安 全意识
单位与社区的火灾安全培训
单位与社区的火灾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
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常识
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的使用
人员疏散逃生及应急救援演练
家庭与个人的火灾安全培训
家庭与个人的火灾安全隐患排查
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常识
灭火器的使用与应急处理
人员疏散逃生及应急救援演练
06
火灾的未来趋势与发展
未来火灾发生的可能趋势
要点一
城市化进程加快,火 灾风险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 密度增加,建筑楼层和地下空间利用 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的风险也相应增 加。
要点二
新能源和新材料带来 的火灾风险
火灾的危害与影响
人员伤亡
火灾常常导致人员伤亡,特别 是住宅、商场、工厂等人员密 集场所的火灾,极易造成重大
伤亡事故。
经济损失
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非常严重 ,不仅烧毁建筑物、车辆等设施 ,还会对财产和生产造成重大损 失。
社会影响
火灾事故往往会引起社会恐慌和不 安定,影响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火灾的分类与形成
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 识
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和培训活动, 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 处理能力。鼓励公众发现火灾时 及时报警并积极参与灭火救援行 动。
THANKS
注意风向
火灾发生时,应注意风向 ,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同 时,应选择正确的逃生路 线,避免火势蔓延。
储存紧急物资
在紧急情况下,储存一些 必要的紧急物资,如手电 筒、水、食物等,以便在 需要时使用。

火灾基本知识PPT课件

火灾基本知识PPT课件
.
(二)正常火焰传播 1、正常火焰传播:主要依靠导热的作用将火焰中产生的热 量传递给未燃气,使之升温并着火,从而使燃烧波在未燃气 中传播的现象。
2、正常火焰传播的特点: 燃烧后气体的压力减小或接近不变 燃烧后气体的密度减小 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
三、正常火焰传播速度
(一)传播机理
1、火焰前沿的概念 火焰前沿定义:火焰在预混气中传播时,区分
.
冲击波对砖墙建筑物的破坏
超压值(单位105Pa)
建筑物损坏情况
<0.02 0.02~0.12 0.12~0.3
0.3~0.5 0.5~0.76
>0.76
基本没有破坏 玻璃窗的部分或全部破坏 门窗部分破坏,砖墙出现小裂纹 门窗大部分破坏,砖墙出现严重裂纹 门窗全部破坏,砖墙部分倒塌
墙倒物塌。
常州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 邢志祥
冲击波对动物杀伤作用
超压值(单位105Pa)
生物杀伤情况
<0.1
无损伤;
0.1~0.25 0.25~0.45 0.45~0.75
>0.75
轻伤,出现1/4的肺气肿,2—3个内脏 出血点;
中伤,出现1/3的肺气肿,2—3片内脏 出血,一个大片内脏出血;
重伤,出现1/2的肺气肿,三个以上的 片状出血,两个以上大片内脏出血;
(Ⅱ)
瑞利曲线 上 C 一丁点
下 C 一丁点
E
F
G
H
.
(Ⅲ)
1/ρp
二、正常火焰传播与爆轰
(一)爆轰
1、爆轰:主要依靠冲击波(激波)的高压,使未燃气 受到近似绝热压缩的作用而升温着火,从而使燃烧波在 末燃区中传播的现象。 2、爆轰的特点: 燃烧后气体的压力增大

工业热灾害及其安全工程

工业热灾害及其安全工程

工业热灾害及其安全工程1、工业热灾难现象与类型1.1工业热灾难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与热过程有关的灾难现象。

工业生产中的热过程主要是指燃料烧释放出热量及随后引起的火灾、爆炸等。

工业热灾难的危害包括对人、物以及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1.2工业热灾难的主要事故类型通常分为三大类:火灾、爆炸及其引起的毒物泄漏。

在这三类事故中,火灾的发生频率最高,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

2、工业热灾难的方要特点工业热灾难对人、物及环境的危害方式多种多样,且具有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过程简单、危害性大、损失严峻、防治困难等诸多特点。

下面对主要特点概述如下:2.1危害严峻损失巨大且呈上升趋势工业热灾难的主要表现在人员伤亡、基础设施破坏、财产损失、扰乱社会与经济秩序以及造成生产系统紊乱等方面。

空间的集中性、人口密度的集中性和经济的密集性打算了工业热灾难损失巨大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进展,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灾难事故以及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

1989年,美国得克萨斯石化工厂异丁烷泄漏爆炸,损失高达9.3亿美元;该年还有俄罗斯乌法液化自然气输送管泄漏,引发气云爆炸,能量相当于10000吨TNT当量,死亡645人。

在我国,工业热灾难事故也频繁发生。

如1993年南京炼油厂储罐汽油起火、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发生的火灾和爆炸、1998年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管理所一球罐泄漏发生爆炸,还有人人皆知的新疆克拉玛依市教委双基验收大会礼堂火灾烧死很多少年儿童等,尤其是近一两年烟花炮竹厂爆炸,煤矿的瓦斯实出爆炸等更是此起彼伏。

2.2工业热灾难的简单性与多样性以火灾为例,火灾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热量和烟气。

火灾过程中,燃烧产生的热量以热传导、对流和辐射方式慈爱,形成热污染,在城市会产生热岛效应。

燃烧放出的大量烟雾影响地面光照,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产生温室效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是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

工业热灾难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灾难本身的多样性。

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的自然灾害

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的自然灾害

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其中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也是引发许多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的角度探讨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灾和地热等,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变动导致地面晃动的现象。

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在地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壳中岩石中的热量会引起地球内部的热扩散,产生岩浆,从而导致地壳震动。

其次,地震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地壳中的岩石和土壤便是介质。

它们承载着地震波的传输,而不同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特性将会影响地震波的传导速度和传输路径,进而影响地震对地表的影响。

地震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包括破坏建筑物和道路、损失人命和财产等。

地震灾害的发生不仅与地幔等深层热的扩散有关,还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改变、地质构造和断层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火灾火灾是指因着火物质的可燃性物质遭受到热能的作用,发生燃烧并蔓延的现象。

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也在火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燃烧需要燃料和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便是介质之一。

火灾时,燃料通过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中的热量,获得充分的能量并释放出大量热能,进一步加剧火势。

火灾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主要包括破坏和烧毁建筑物、危害人身安全、破坏自然环境等。

且火灾也是导致许多自然灾害的原因之一,如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其规模庞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三、地热地热是指地壳中蕴藏的热能资源。

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在地热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热资源的形成与地壳中的热扩散和传导过程密切相关。

地壳中的岩石和水体是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能够将地下深处的高温传导至地表,形成温泉、地热能等资源。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地热资源的开发也会对地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可能引发火山活动、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

综上所述,热的扩散与传导介质在自然灾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全课件】火灾灾害

【安全课件】火灾灾害
(1)可燃物 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 化学反应的物质都是可燃物。如:木材、纸张、酒精、 氢气、乙炔气等。
(2)助燃物 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如空 气、氧或氧化剂等。
2006.3
24
6.1.1 燃烧条件
(3)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叫着火源。 如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光能等。
2006.3
15
5.3 我国消防安全的现状和预防对策
1.我国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消防安 全现状
(1)我国城市人口继续朝密集型推进,城市建设朝内涵 式、集约式方向发展,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与之 同步
(2)我国城市火灾和农村火灾分配比例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火灾中公共聚集场所火灾突出
(3)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布局处于畸型状态,新城与旧 城、城区与工业区、棚户区与商业区交错分布,使重特 大火灾发生机率大大提高
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将火灾分为三类: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 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 以上;烧毁财物损失50万元以上。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 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 烧毁财物损失5万元以上。
表5-1给出了一些国家火灾直接损失的情况。
2006.3
8
5.1.2 火灾的危害
2006.3
9
5.1.2 火灾的危害
事实上,火灾带来的间接损失大大超过其直接经 济损失。一般可将火灾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 人员伤亡损失,扑救消防开支,保险费用以及防 火工程费用等统称为火灾代价。
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1SC)近年来 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 火灾,约有65000至75000人死于火灾中。

防灾减灾工程学第5章 火灾灾害概论

防灾减灾工程学第5章 火灾灾害概论

指发生在飞机、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等航天器中 的火灾。
5.3 我国消防安全的现状和预防对策
1.我国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消防安全现状 2.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中的消防安全对策
1.我国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消防安全现状
(1) 我国城市人口继续朝密集型推进,城市建设朝内涵式、集约式方向发展,城市消 防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与之同步。 (2) 我国城市火灾和农村火灾分配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城市火灾中公共聚集场所火灾 突出。 (3) 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布局处于畸型状态,新城与旧城、城区与工业区、棚户区与 商业区交错分布,使重特大火灾发生机率大大提高。 (4) 广大城市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单位和私营业主为了追逐商业利润往往置消防 安全于不顾。
3.C类火灾
指易燃、可金属火灾。
5.2.3 根据火灾发生地点进行分类
1.地上建筑火灾 2.地下建筑火灾 3.水上火灾 4.空间火灾
1.地上建筑火灾
指发生在地表的火灾。
2.地下建筑火灾
指发生在地表面以下建筑物内的火灾。
3.水上火灾
指发生在水面上的火灾。
4.空间火灾
5.4.2 建筑结构抗火性能
(1) 结构材料在火灾高温下的性能研究,如钢材在高温下的屈服 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在高温 下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粘结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 曲线;钢材、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比热容、质量密度、线膨胀
系数。
(2)建筑构件的标准耐火试验方法及设备。 (3)混凝土构件内温度场研究。
5.1.2 火灾的危害
表5-2 部分国家火灾间接损失额
5.1.2 火灾的危害
表5-3 全球各大洲火灾情况统计表
5.2 火灾的分类

热灾害讲义

热灾害讲义

缆式感温系统简介1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1.1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研究概况•自 80 年代以来,人们对实现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的各种技术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己经逐步实现实用化。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通常是将光纤沿场排布,测量光在光纤中传输时所产生的散射光,根据散射光所携带的温度信息,同时采用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对沿光纤传输路径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信息进行测量。

•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中主要涉及的是光纤中的以下三种散射〔R ayleigh散射、Raman散射和布里渊(Brillouin)散射。

1.2 Rayleigh散射光纤中返回光脉冲注入端的后向Rayleigh散射光光强公式可示P(t )= (C g / 2) E 0S (t) a(t )exp[ -a (t) C g t ]式中:S(t)—后向散射因子a(t )— R a y le igh 散射系数,与温度成正比C g—光纤中的光速Eo—注入光脉冲能量t= 2L / C g,光脉冲前沿从注入到从光纤上L点返回注入端所经历的时间,不同的t对应着传感光纤的不同位W.L—光纤长度假定光纤性质均一,忽略吸收。

温度变化,会引起光纤数值孔径和Rayleigh散射系数变化,使接收到的后向散射光强发生变化。

通过光脉冲传输过程中不同时间返回的接收光强信息来测定整条光纤的温度分布。

Rayleigh散射测温Ray le igh 散射测温方法一般采用脉冲激光光源,在激光器与光纤之间设置一个分束器,当后向散射光返回到光脉冲注入端时,则经分束器反射到探测光路中,再经过由一个APD和互阻抗放大器组成的光接收机接收,最后通过信号处理在计算机中显示出来,图所示为装置简图。

图1 Rayleigh散射测温框图1.3 Raman散射光纤中的Raman散射光光强十分微弱,约为Rayleigh散射的10-,倍。

Raman散射的Anti-Stokes光与Stokes光光强之比R却与温度有着非常简单的指数关系:R=Pas/Ps =(λs/λas)4exp(-hcγ/kT)式中:Pas、 Ps—分别为Raman散射的Anti-Stokes光和Stokes光光强λs、λas—分别为Raman散射的Anti-Stokes光和Stokes光波长,仅与光纤材料有关h—普朗克常量c—光速γ- Raman频移波数,仅与光纤材料有关k—玻尔兹曼常量T—绝对温度Raman散射测温上述光强比R与入射激光光功率、注入条件、应力均无关,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缆式感温系统简介1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1.1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研究概况•自 80 年代以来,人们对实现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的各种技术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己经逐步实现实用化。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通常是将光纤沿场排布,测量光在光纤中传输时所产生的散射光,根据散射光所携带的温度信息,同时采用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对沿光纤传输路径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信息进行测量。

•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中主要涉及的是光纤中的以下三种散射〔R ayleigh散射、Raman散射和布里渊(Brillouin)散射。

1.2 Rayleigh散射光纤中返回光脉冲注入端的后向Rayleigh散射光光强公式可示P(t )= (C g / 2) E 0S (t) a(t )exp[ -a (t) C g t ]式中:S(t)—后向散射因子a(t )— R a y le igh 散射系数,与温度成正比C g—光纤中的光速Eo—注入光脉冲能量t= 2L / C g,光脉冲前沿从注入到从光纤上L点返回注入端所经历的时间,不同的t对应着传感光纤的不同位W.L—光纤长度假定光纤性质均一,忽略吸收。

温度变化,会引起光纤数值孔径和Rayleigh散射系数变化,使接收到的后向散射光强发生变化。

通过光脉冲传输过程中不同时间返回的接收光强信息来测定整条光纤的温度分布。

Rayleigh散射测温Ray le igh 散射测温方法一般采用脉冲激光光源,在激光器与光纤之间设置一个分束器,当后向散射光返回到光脉冲注入端时,则经分束器反射到探测光路中,再经过由一个APD和互阻抗放大器组成的光接收机接收,最后通过信号处理在计算机中显示出来,图所示为装置简图。

图1 Rayleigh散射测温框图1.3 Raman散射光纤中的Raman散射光光强十分微弱,约为Rayleigh散射的10-,倍。

Raman散射的Anti-Stokes光与Stokes光光强之比R却与温度有着非常简单的指数关系:R=Pas/Ps =(λs/λas)4exp(-hcγ/kT)式中:Pas、 Ps—分别为Raman散射的Anti-Stokes光和Stokes光光强λs、λas—分别为Raman散射的Anti-Stokes光和Stokes光波长,仅与光纤材料有关h—普朗克常量c—光速γ- Raman频移波数,仅与光纤材料有关k—玻尔兹曼常量T—绝对温度Raman散射测温上述光强比R与入射激光光功率、注入条件、应力均无关,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

根据光脉冲传输过程中不同时间返回的后向Raman散射光强比可测定整条光纤的温度分布 Raman散射测温的结构与Rayleigh 散射测温的相似,接收光时采用光栅光谱仪将Stokes光和Anti- Stokes光分别滤出,滤出光再经过一个APD和互阻抗放大器探测和放大,最后通过信号处理到计算机中显示出来,图2是其装置简图。

图 2 Raman散射测温框图1.4 Brillouin散射自发Brillouin散射十分微弱,观察也就非常困难,通常采用的是受激Brillouin散射。

根据量子理论计算,反向受激Brillouin散射的Stokes光相对于入射的频移U,为:υB=υs一υi=|Uo|=-2υi nv a/C式中:Us — Brillouin散射光的Stokes光光频υi—入射光光频n—光纤折射率v a—介质中声速υ B —Brillouin频移温度变化时,声速和光纤的折射率都会随之变化,从而使Brillouin散射频移发生变化,通过光纤中不同位置获得的Brillouin频移可获得整条光纤的温度分布。

Bri llouin测温受激 Bri llouin测温与上两者不同,测的是频移;结构也不相同。

通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在光纤一端注入连续光,在另一端采用脉冲激光器注入光脉冲;通过使连续光光频比脉冲光的高(或低)一个Brillouin频移,连续光经历增益 (或损耗);在光纤两端与两个激光器之间分别设有光隔离器,以稳定输出光频;在注入脉冲端用掺锗的APD 或快速PIN 探测返回光的光强。

测温时,调谐连续激光光频,使探测点返回的Brillouin增益信号最大,用射频光谱分析仪探测出两激光器的光频差,即被探测点的Brillouin 频移,图3为其装置简图。

图 3 受激 B rill ouin散射框图1.5 Raman散射和受激Brillouin散射比较自发Raman散射系统和受激Brillouin散射系统代表当今分布式温度传感发展的两大主流.理论上讲,Raman系统极限空间分辨率高(约厘米量级),高输入功率要求是其最大弱点;受激Brillouin系统,使用毫瓦量级的输入功率实现很长跨度(约百公里)的分布测量并不是问题,关键是其极限空间分辨率有限(约5m,这是由其散射机制决定的,确切地讲是由于散射声子的寿命极短约lOnm所致).就实际应用讲,Raman系统已较成熟,且有了性能指标都很优越的商品,受激Brillouin系统差一些。

所以说,随着器件性能的发展、价格的下降而出现商品化的受激Brillouin散射系统,Raman散射系统也不会完全被取代,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会是互相补充。

1.6 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主要应用有:①各种大、中型变压器、发电机组的温度分布测量、热保护和故障诊断;②地下和架空高压电力电缆的热点检测;③火力发电所的配管温度、供热系统(暖水、暖气)的管道、输油管道的热点检测和故障诊断;④医院的 ICU. CCU监护病房的温度监测和火灾监测;⑤煤矿、隧道的灾害防治及其报警系统;⑥油库、油罐、危险品仓库、大型仓库和大型轮船的货仓火灾及报警系统;⑦化工原料,照相材料及油料生产过程的在线、动态检测;⑧高层建筑、智能大厦、桥梁、高速公路等灾害性在线、动态检测、防护及报警;特别是,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埋入材料结构中,组成智能材料结构(Smart Structure)可以实现结构本身的实时自检测和自诊断,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在线、动态检测和机器人的神经网络系统。

这种崭新的学术思想将会使材料与工程科学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的现代化工程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广阔前景。

自1988年SPIE 国际光学工程协会将光纤智能结构的研究列入专题讨论会,该智能结构系统己被美国联合研究开发中心(UTRC)用于计划中的空间站,以实现对空间站结构整体温度的分布式监控。

Raman系统已较成熟,且己有了性能指标都很优越的商品,而在这方面受激而在这方面受激Brillouin系统还差一些。

即使随着器件性能的发展、价格的下降而出现商品化的受激Brillouin散射系统,Raman散射系统也不会完全被取代,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会是互相补充。

1.7 系统温度传感实验系统参数:激光器的特性参数为Pρ =10w, fm=1kHz, tw.= 150ns光源与光纤耦合系数C=21%AP D的最佳雪崩增益为Gopt≌ 280A/ D转换器最高采样速率35MSPS实验中,取一段长50m,距离整根光纤2Km的尾端120m光纤,置于烧杯中,用电炉加温至120o C。

反斯托克斯光的某次测量结果经数字平均后见图4,斯托克斯信号光测量结果见图5.图 4反斯托克斯信号检测结果图5 斯托克斯测量结果反斯托克斯光与斯托克斯光相比得到的比值R(T),补偿了光源功率波动及传感光纤等非温度因素的影响,见图6.按R(T) ∝ e-(hc⊿r/ kr)关系,测量距离2km,测量精度经标定便获得传感光纤上的加温点的温度。

系统8'C,测量时间32s,空间分辨率16.2m.系统电路 (含光电转换、放大器和高速A/D)是以激光脉冲宽度50ns,实验中发现激光器以50ns脉宽注入光纤的能量较小,观测不到温敏现象,将脉宽加达至150ns后传感器系统测量正常。

图6 系统测量结果2 光纤光栅测温2.1组成光栅的基本结构为沿纤芯折射率周期性的调制(如图示),所谓调制就是本来沿光纤轴线均匀分布的折射率产生大小起伏的变化。

光纤由芯层和包层组成。

通过对芯层掺杂,使芯层折射率n1比包层折射率n2大,形成波导,光可在芯层中传播。

当芯层折射率受到周期性调制后,即成为光栅。

光栅对入射宽带光进行选择性反射,反射一个中心波长与芯层折射率调制相位相匹配的窄带光刺中心波长为布喇格波长。

2.2光纤光栅测温原理光纤光栅分布式传感系统基本原理如图。

一光纤上串接多个光栅(各具不同光栅常数),宽带光源所发射的宽带光经Y型分路器通过所有光栅,每个光栅反射不同中心波长光,反射光经Y型分路器的另一端口耦合进光纤光栅感温探测信号处理器,经该处理器探测反射光的波长及变化,可得解调数据,经处理,得到对应各个光栅处环境的实际温度。

3 感温电缆3.1 感温电缆特点及技术参数•感温电缆内部是两根弹性钢丝,每根钢丝外面包有一层感温且绝缘的材料,在正常监视状态下,两根钢丝处于绝缘状态,当周边环境温度上升到预定动作温度时,温度敏感材料破裂,两根钢丝产生短路,输入模块检查到短路信号后产生报警。

•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具有数字式报警位置显示功能,能够直接显示感温电缆上报警点位置距离,方便系统的维护和检修。

•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由缆式线型感温电缆、缆式接口模块、缆式终端模块组成。

感温电缆主要技术参数①线型感温电缆根据其动作温度等级分别设置不同的区分颜色,其应用场所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以下数据。

②报警温度等级(℃):70、85、105、138、180③感温电缆外径(mm):3.6∽4.0(普通型)④重量(kg/100m):约1.5⑤环境最低温度(℃):-40⑥最高环境温度(℃) 40 55 70 92 120⑦外观颜色绿红白兰黑3.2 线型感温电缆的结构线型感温电缆由两根分别用热敏聚合物作为绝缘材料、用弹性钢丝作为线芯的钢导线相互绞合而成,并缠绕保护聚酯带,然后根据环境挤塑相适应的外护套。

形成一根外观和普通电线相似的特殊电缆。

线型感温电缆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分成四类,每种类型都由不同的护套进行区别,分别适应各种应用场合。

①普通型:外护套为PVC材料,一般建筑、工商企业场所都适用,具有比较好的柔韧性,能够满足防潮和抗一般化学腐蚀的要求。

②户外型(W):在普通型的基础上再挤塑一层尼龙外套,具有优异的抗老化和耐磨损的特性,特别适用于传送带和腐蚀性化学药品仓库,以及室外电缆廊道和电缆桥架。

③屏蔽型(P):在感温电缆的护套中增加一层金属屏蔽层,并将其可靠接地,可以提高其电磁兼容性能,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适用于高电压高电磁辐射的场所,如高压阻抗设备、动力控制设备、变压器等。

④防爆型(B):在普通型的最外层编织金属丝,形成具有一定密度的金属屏蔽网,并将其接入大地,即为本安型防爆电子产品,可以应用在一般爆炸危险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