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构建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引言
区域经济学概述
二、区域经济理论
1. 区域经济学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2. 区域经济单位:区域的界定与划分
3. 区域经济的分类与特征
4.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三、区域经济分析框架
1. 区域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
2. 区域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
a) 区域发展指标与数据收集
b) 区域经济模型与分析方法
3. 区域经济分析的适用场景与限制
四、区域产业结构与转型
1. 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
2. 区域产业集群与创新驱动
3.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4. 区域经济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五、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
1. 区域发展策略与规划
2. 区域政策工具与措施
3.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六、区域经济的案例分析
1. 区域经济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
2. 典型区域经济案例介绍与讨论
a) 内陆发展型经济区的案例分析
b) 沿海开放型经济区的案例分析
c) 边境地区经济合作的案例分析
七、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
2. 区域经济的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3. 区域经济的社会与文化可持续发展
八、区域经济学应用与挑战
1. 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估与效果分析
2. 区域经济研究的前沿与趋势
3.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语
区域经济学的价值与展望
参考文献:省略。

基础设施多重属性建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多重属性建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多重属性建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绪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多重属性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基础设施多重属性的分析,探讨如何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需求与供给两个维度分析基础设施的多重属性,基础设施作为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需求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市场潜力。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在需求与供给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得基础设施的多重属性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将从政策与制度两个层面探讨基础设施多重属性的实现路径。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格局。

政府还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合理规划、高质量建设。

政府应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在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政府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实现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结合中国实际案例,分析基础设施多重属性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不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和实践启示,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投资不足、建设质量不高、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行,还制约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

转型期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模式选择——从最优货币区理论角度给出的一个基本框架

转型期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模式选择——从最优货币区理论角度给出的一个基本框架
总 的 看来 , 农业 区位论 和 下业 区位 论 立 足 于 单个 厂
济学家正在努力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
学的研究视野 , 把空间因素引入主 流经济外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
强, 以及 中 国国际地 位 的不 断提 高 , 民币必然 走 向 人
传 统 的区域经 济增 长理论 分 为 区域经 济平衡 增
西方主流经济学 的分析框 架奠定了基础 , 新经济地
理 学 由此产 生 。广 义 上讲 , 经 济 地 理 学 的研 究 有 新
两个发 展方 向 : 一是 用 新 方 法 对 区位选 择进 行 再 研
究 , 是 以新 方 法 为 基 础 , “ 间 ” 点 分 析 区际 二 用 窄 观
【 西部经济发展】
转 型 期 区域 经 济 和谐 发 展模 式 选 择

从 最优 货 币 区理论 角度 给 出的一个 基 本 框 架
石 杰, 于鸿君 , 王志 升
( 北京 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 , 北京 10 7 ) 0 82

要 : 最优 货 币区( C 理 论 的 角度 , 据 划分 最 优 货 币区的指 标 对 经 济体 进 行 划分 , 从 O A) 根 寻
维普资讯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 会科 学版 ) 20 06年 5月 , 3 第 6卷第 3期 , y 20 V 13 , o 3 Ma ,06, o.6 N .
Ju a o o h et n e i ( h oo h n oi cecsE io ) or l f  ̄ w s U i r t P i sp yadSca S i e dt n n N v sy l l n i

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构建一个逻辑框架,以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解和分析,揭示其与传统经济体系的区别和联系。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构建一个包含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多个方面的逻辑框架,全面展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文章还将深入探讨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

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成效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将总结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经济特征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经济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也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

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驱动,注重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来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这一阶段,创新资源的投入不断增加,创新活动的产出也日益丰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同时,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也得到了提升。

再次,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福建区域经济发展

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福建区域经济发展

福建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与海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需要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主体功能区的形成转变为促进福建区域发展的强有力工具,为福建发展服务。

要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形成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这实质上可以视为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核心概念的福建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化。

基于上述认识,可以在福建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中,找到与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的结合点,并依此提出一个总体构想,其基本框架包括下列几点:一是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具体指导意见,首先在福建辖区国土上确定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中央有关文件规定:限制开发区域是指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积聚经济和人口的条件不够好,并且关系到国家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则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

中央有关文件给出的指导意见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原则上也应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依法设立的省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区域,要确定为禁止开发区域。

根据上述规定和具体指导意见,我们并不难在福建辖区国土上确定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数量、位置和范围。

由于我省原先已经确定了各类自然和文化保护区域,可供直接参照。

由此看来,这次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应在于确定限制开发区域的数量、位置和范围,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那些典型的矿产区和农业区,可以依照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直接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那些并不是那么典型的矿产区和农业区,可以根据是否具备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潜能,来确定是否列入限制开发区域;某些矿产区和农业区确实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潜能,但又会给周边地区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应该列为限制开发区域。

二是在确定了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数量、位置和范围的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确定福建辖区国土上的另外两类区域,即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

在这点上,可以直接与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核心概念的福建区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专业介绍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专业介绍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专业介绍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旨在探讨经济活动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通过产业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是新经济地理学,该学科主要关注地理空间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以及地理空间的经济行为,如企业和个人的决策行为、市场竞争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和行为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它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内,由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异。

因此,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找准自身的优势和定位。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只有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优势,才能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资源型产业,技术领先的地区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较为充足的地区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因此,不同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

产业发展还需要依靠良好的产业政策和环境。

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来引导和推动产业发展。

同时,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运输、健全的法律法规等,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产业发展,可以实现就业增加、收入提高、财富积累等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社会效益。

因此,在推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它涉及到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1、从政府管理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成计划经济型、政府主导市场型和自由市场型。

我国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计划经济型。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政府对经济不再是过去的行政式的绝对控制,在经济生活中仍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仍在扮演领导者和指挥者的角色。

因此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便属于政府主导市场型。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趋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将会逐步让位于市场,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转变为自由市场型或市场主导型。

2、从资本的所有权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等。

其中,公有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已经并将逐渐减少,但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仍具有重大的影响。

而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央政府对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成分的放松放活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典型模式有民营资本推动的温州模式、外资推动的珠江模式等等。

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源流,并根据我国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总结,可以的分为三类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

1、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指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与产权和管理相关。

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温州模式”,即是以发展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为特征的模式;90年代以来形成的“苏州模式”,则是以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为特征。

2.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是指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

第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模式。

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模式的特点是利用本国本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李兰冰摘要:本文识别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阶段㊁特征事实与异质性条件,以区域一体化为核心㊁以 机制㊁要素㊁维度 为支撑,致力于构建符合中国实践与特征事实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㊂在此基础上,围绕打破地方保护的核心命题,剖析地方政府间的复杂博弈关系,提出基于地方政府博弈优化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阐明以驱动地方政府对高水平均衡形成偏好一致性与行动一致性为目标的政策导向,并提出涵盖政策主体㊁政策机理㊁时点前置㊁分析模式㊁政策工具㊁数据需求等六大要点的精准化政策设计范式,为政策导向转化为实践方案提供有效支撑㊂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理论框架 异质性条件 精准化政策设计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化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重大部署㊂近年来,中央政府推出系列政策规划并陆续进入落地阶段,但区域不平衡发展困局尚未显著改观㊂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性破冰,迫切需要紧密结合现实条件与独特特征,构建系统性的理论框架㊂这不仅能够为深刻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奠定理论基础,而且对破解区域失衡困境具有较强的启示性,为构建精准化政策体系提供有效支撑㊂一㊁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阶段识别:特征事实与典型条件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突出的问题,深入剖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及特征事实,清晰阐释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新特点,准确识别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独特发展条件,是构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框架的重要基础㊂(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阶段识别与特征事实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后发国家实现 非常落后ң后发赶超ң较高水平 的跃升过程,主要完成两项重大任务: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由低向高不断攀升,这是对经济发展效率的追求;二是经济发展相对均衡,避免落差过大引发深层次经济社会矛盾,这是对社会公平的追求㊂然而,无论是经济发展实践,还是区域经济学理论,均证明增长极培育是实现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但这往往以牺牲公平为代价㊂从经济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程度的双重维度出发,后发赶超战略导向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进程呈现U 型规律的四阶段特点: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㊁非协调发展阶段㊁转型协调发展阶段㊁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如图1和表1所示㊂一是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㊂发展水平较低㊁落差并不明显是其主要特征㊂该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基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结构远离全球技术前沿边界,贫困带来的社会矛盾与动荡驱使着国家急迫需要提升经济发展水平㊂二是非协调发展阶段㊂为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欠发达经济体通常选择效率导向的非均衡发展路径,即选择重点地区或重点产业作为优先发展对象㊂这引致经济发展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虽然技术水平仍远离前沿边96 李兰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李兰冰,南开大学中国区域政策研究中心,邮政编码:300071,电子邮箱:l i l a n b i n g @n a n k a i .e d u .c n ㊂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京津冀经济发展的总体绩效㊁地区落差与协同路径研究 (7167315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交通基础设施㊁贸易一体化与非中心城市发展 (63192310)的资助㊂感谢审稿人的意见,文责自负㊂*2020年第1期界,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相结合为主,但技术引进㊁吸收与再创新仍然推动着技术进步㊂三是转型协调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业以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为主,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但距发达国家水平仍有相当距离㊂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落差过大通过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与社会心理行为等途径触发深层次矛盾的风险显著增加㊂基于此,该阶段战略导向通常由效率 逐渐转为 兼顾效率与公平 ,着力探求通过改善区域间关系挖掘经济发展潜能的有效路径㊂然而,在兼顾经济增长基础上㊁实现由不协调到协调发展的转型任务极具挑战性㊂四是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㊁协调发展程度高的双优特征㊂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㊁顺利完成赶超战略,产业结构以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型为主,技术水平贴近前沿边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㊂在经济十分发达的条件下,该阶段以公平导向为主,通过建立更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治理模式,重点扶持相对落后地区,进一步提升协调发展水平㊂图1 区域协调发展四阶段示意图注:阶段1为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阶段2为非协调发展阶段;阶段3为转型协调发展阶段;阶段4为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㊂追溯四大阶段之间的主导性转换动力包括:(1)由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转向非协调发展阶段的主要动力是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是以释放地区间比较优势与发挥资源禀赋作用为核心的要素驱动,主要体现在由匀质空间向极化空间的转化以及劳动力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转换;(2)由非协调发展阶段向转型协调发展阶段转换的主要动力是大规模投资与技术进步,但受路径依赖与发展粘滞性影响,地区间差距在循环累积效应作用下难以收敛;(3)由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向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跃迁的主要动力是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为经济增长总量与经济增长质量提供支撑,深化改革为区域间关系调整提供体制保障㊂表1 区域协调发展四阶段判断标准与特征阶段划分判断标准其他特征协调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技术发展低水平协调阶段落差并不明显经济欠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远离前沿界面非协调发展阶段落差趋于加大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劳动密集型㊁资本密集型技术引进与创新转型协调发展阶段落差十分明显中等收入水平资本密集型㊁技术密集型自主创新驱动高水平协调阶段落差显著收敛发达经济体技术密集型㊁知识密集型贴近前沿界面中国从落后经济体到世界大国的成功转型㊁再从世界大国到世界强国的跨越,区域发展始终是贯穿于总体国家战略,区域间关系既遵循后发赶超导向下的普遍性演进路径,也因机制体制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特征事实㊂依据区域协调发展四阶段判别标准,我国经历了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和非协调发展阶段,已进入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向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跨越的任务十分艰巨:(1)平衡发展战略时期(1949 1978年)属于第一阶段 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㊂该时期我国处于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着力改变工业集聚于沿海地区的状况,实施向内地07推进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㊂(2)不平衡发展战略时期(1979 1998年)属于第二阶段 非协调发展阶段㊂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并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国家政策㊁政府投资及产业布局向东部沿海倾斜,积累了以外向型经济快速集聚要素进而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成功经验㊂然而,不平衡发展战略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率目标,东部沿海在快速崛起的同时,区域㊁城乡㊁收入等三大差距逐渐凸显㊂(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期(1999 2011年)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期(2012 2017年)都属于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的战略组合,呈现重点地区优先与协调发展并进的特征㊂伴随着区域发展战略从 平衡 非平衡发展 协调 导向的演进历程,我国经济由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基尼系数和区域间差距显著增大,相关特征事实如表2所示㊂党的十九大标志着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期的开启,体现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导向,即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升㊂如前所述,后发国家由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向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跨越的动力主要源于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㊂佩鲁主张非对称的支配关系,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㊂这表明在原有要素分布㊁城市体系与空间关系条件下,既有利益格局和行政藩篱难以打破,亟待机制体制创新为协调地区间利益关系与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障㊂表2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征事实与阶段性识别战略时期阶段识别基本判断标准独特的现实特征发展水平协调程度治理模式市场条件平衡发展战略时期(1949 1978年)低水平协调阶段1978年:G D P :3678.7亿元人民币人均G N I :220美元1978年:G D P 的地区间泰尔指数:0.044基尼系数:农村居民0.2124;城市居民0.16中央计划统筹计划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时期(1979 1998年)非协调发展阶段1998年:G D P :8.5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 N I :810美元1998年:G D P 的地区间泰尔指数:0.078基尼系数:0.386放权让利与地方政府行政性分权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期(1999 2011年)转型协调发展阶段2011年:G D P :48.9万亿元人民币,世界第二人均G N I :5570美元2011年:G D P 的地区间泰尔指数:0.045基尼系数:0.477地方政府行政性分权分税制深化与公共财政框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期(2012 2017年)转型协调发展阶段2017年:G D P :82.7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 N I :8780美元2017年:G D P 的地区间泰尔指数:0.043基尼系数:0.467简政放权与放管结合;地方政府行政性分权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阶段: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8年以来)转型协调发展阶段 地方政府行政性分权;深化简政放权;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㊁财力协调㊁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注:G D P 为国内生产总值㊁G N I 为国民总收入,两项数值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基尼系数1978年和1998年数值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于‘中国国情国力“的数据,2011和2017年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㊂(二)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特点和基本出发点中国正处于由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向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的关键跨越期㊂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是什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何新特点?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深刻认知和准确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任务与战略需求㊂17 李兰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2020年第1期破解 社会主要矛盾 成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㊂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症,若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质量㊂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实现增长 和 分配 的二元目标,增长强调效率,分配强调公平㊂中国是强政府体制下的经济大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是影响国家经济增长与分配的重要变量㊂国家经济增长由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融合而成,但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简单组合,地区间关系变化有可能在大范围区域内呈现 1+1>2 ㊁ 1+1=2 甚至 1+1<2 的不同结果㊂建立协调的区域经济关系就是要达成国家经济增长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有机统一,实现国家总体经济增长与区域间分配格局双重优化㊂与此同时,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呈现全方位㊁多维度的新特点㊂一是时代背景不同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面临新环境与新要求,发展理念由以追求总量与速度为主线转向以质量与效益为主线,发展目标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经济㊁生态㊁社会和谐发展,发展动力由大规模要素投入与资源重新配置转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创新驱动㊂二是战略导向不同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打破效率与公平之间此消彼长的悖论,凸显 既要公平,也要效率 的鲜明导向㊂三是目标维度不同㊂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是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㊁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㊁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㊂这标志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加突出 以人为本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落差,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如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才是关键㊂四是结构体系不同㊂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地区㊁城乡㊁陆海等多维度的区域类型进行统筹规划,致力于构建连接东中西㊁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㊁网络化㊁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格局,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㊂这主要包括:(1)强化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发挥三大支撑带的示范引领作用;(3)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4)强调区域扶贫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㊁民族地区㊁边疆地区㊁贫困地区㊁资源型地区加快发展;(5)实施陆海统筹战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㊂由此可见,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为解决地区间公平问题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在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相互交织的现实条件下,也应承担起增长任务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协调发展不等于平衡发展:平衡发展更多地强调地区间公平性,更注重强调地区之间的均等化;协调发展则是通过合理的区域功能定位与分工联系,兼顾公平与效率,是要向协调要红利,通过协调更好地实现发展目的㊂因此,如何依托体制机制优势,激发区域间协调发展关系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的潜能,是我国政府以及学界共同面对的难题㊂这就要求我国大胆探索区域协调新机制,聚焦实现缩小地区差距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一是聚焦解决地区落差过大问题,实现均衡发展功能;二是瞄准更高级的地区发展水平,实现增长质量提升功能㊂(三)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独特条件无论是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判断和特征事实,还是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任务与战略需求,都反映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独特性㊂理清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独特条件,有利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及路径选择,进而为顺利推进战略实施提供支撑㊂一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 高质量 发展任务重㊂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以落后地区为对象㊁以提高劣势地区的就业与工资水平为目标的区域均衡战略模式不同,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㊁优化经济结构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肩负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㊂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为实现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目标,不仅要求河北省经济总量需要四倍增长,即使是较为发达的京津两市也需要倍增㊂因此,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是多目标的复杂决策系统,激发协调的区域间关系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与探究高质量发展新源泉的重要路径㊂二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 强政府 特征明显㊂与西方国家的 小政府㊁大市场 的模式不同,中国政府具有较强的资源获取能力与行动能力㊂但是,强政府并不意味着割裂政府与市场关系,这恰恰为形成中国特色的要素快速集聚㊁推进强市场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㊂中国作为后发国家,迫切地27需要通过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导性制度变迁,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 强政府㊁强市场 双轮驱动模式提供有力支撑㊂三是地方保护与行政分割是我国区域间难以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㊂受财政分权与政治晋升激励的双重影响,地方政府的 经济人 与 政治人 双重属性明显,地方保护的行政藩篱和区域分治现象突出,为追求地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异常激烈,逐渐经历了 兄弟竞争ң经济联邦主义和分权竞争ң地方政府竞争ң标尺竞争(晋升博弈)ң地方政府之间的策略竞争的不同阶段(周业安㊁宋紫峰,2009)㊂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但也强化了 行政分割 地方保护 区域分治 地方落差 的循环累积过程,阻碍了区域一体化进程㊂在中央政府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导向下,迫切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引领,激励地方政府跳出 地方保护 的利益基点,从更大视角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央地治理目标的一致性㊂基于此,消除地方保护与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转变,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推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条件与重要路径,也是深化机制体制改革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 任务的迫切要求㊂我国具有的 强政府 特征为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度安排,高效解决地区间关系协调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后发赶超提供了制度优势㊂二㊁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架构:从区域分治到融合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系统性政策研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迫切需要充分考虑中国式的政府与市场关系㊁高质量发展导向㊁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等独特特征,构建符合中国特征事实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框架,以期为实践层面探索有效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支撑㊂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是指打破区域间的地方保护和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转变,多个子区域之间以区域一体化为基础,形成共同的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建立相互联结㊁跨区整合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构建内生性互惠的动力机制,实现跨区域整体利益和子区域利益的共赢㊂现有西方经济学成熟理论之所以难以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效解释方案与理论支撑,关键在于它们忽略了中国区域发展落差巨大的深层次成因 地方保护㊁行政分割与区域分治㊂鉴于此,本文尝试结合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特征,提出以区域一体化核心,以机制㊁要素㊁维度为三大支撑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如图2所示),为我国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提供有效支撑㊂具体来看:(1)区域一体化是核心,这主要是由于区域一体化是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性条件,核心要义在于促进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的转变㊂(2)政府与市场是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西方国家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演变,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进程,无不证明了政府与市场的共生关系,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也离不开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㊂(3)要素是指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政府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主要包括资源禀赋㊁市场主体㊁公共资本㊂(4)维度主要是指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延表现与重要组成,主要包括市场协调㊁空间协调㊁产业协调与治理协调㊂治理协调是关键㊁市场协调是前提㊁产业协调是难点㊁空间协调是载体㊂(一)区域一体化㊁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区域一体化①并非等同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一体化强调的是地区间要素自由流动,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区域间发展差距缩小与收敛㊂但是,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区域一体化对促进地区增长㊁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不仅可以从经济学的理论层面得以证实,而且也被国内外区域发展实践所证明㊂在劳动㊁资本㊁技术㊁制度等多维度要素中,区域分治是影响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区域分治与劳动㊁资本㊁技术等因素相互交织作用形成了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也造成了区域落差现象㊂其中,区域分治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保护与行政分割㊂因此,区域一37 李兰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①这里强调的区域一体化,不同于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视角下的内涵,主要是针对于我国国内区域一体化问题㊂2020年第1期体化的核心在于通过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设计,打破地方保护与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转变,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促使地区间从要素市场㊁产品市场向经济政策等领域逐步实现深化统一㊂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㊁地区差距之间具有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㊂如,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一体化将导致经济增长的趋同㊂在假设技术外生决定的基础上,由于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那些资本储备少㊁人均收入低的国家和地区将会获得更高的边际产品和资本回报;区域一体化为资本从充裕国家流向匮乏国家提供了便利,无疑将进一步推进落后国家的快速增长和经济趋同的发生(李郇㊁殷江滨,2012)㊂新经济地理学局部溢出模型也对贸易自由度㊁知识溢出系数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㊂从实证研究看,徐现祥㊁李郇(2005)发现消除地方市场分割㊁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㊂熊灵等(2012)指出地区间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效应,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更有利于落后地区的增长,这使得地区间条件收敛效应由于贸易开放度提升而得到加强㊂B a l d w i ne t a l(1989)认为旨在消除欧共体各国商品㊁人员和资本流动障碍的 1992计划 不仅改善了资源配置,而且会产生更多的创新㊁更高的生产率收益㊁更多的投资和更快的产出增长等动态效应,使欧共体的经济增长率增加0.25~0.9个百分点㊂B e n-D a v i d(1993)研究发现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会促进欧共体各国收入差距的缩小㊂虽然上述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的分析视角和假设前提不同,但是它们所论证的区域一体化㊁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性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事实,可以发现区域一体化对我国区域增长和福利水平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㊂因此,应借鉴现代经济理论方法,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合理应用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作用,发挥区域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的积极效应,使其成为破解我国区域发展失衡困境的关键切入点㊂(二)政府机制㊁市场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交错纵横的政府间多重利益博弈是区域协调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㊂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发展的决策主体必然面对与市场机制相互作用的问题㊂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体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管理的块状模式,也具有中央职能部门与地方职能部门之间的条状格局,条块交纵体制均以行政区划为空间载体进行资源配置,地方政府策略选择深刻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㊂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保留了大量国有企业,对这些国有企业仍然具有利益分配权利,促使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利益联盟,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动机㊂面对上述事实特征,有为政府该如何发挥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安排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转变,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形成㊂在此基础上,通过地区间利益协调㊁共享与分配机制以及地区间合作㊁援助与扶持机制等多种形式,更好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双重作用,以深化改革和精准化政策体系设计为依托,以更高效的路径解决跨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难题并实现后发赶超战略㊂体制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外生动力与制度保障,由外生动力转向内生动力仍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作用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有为政府进行高效的制度安排基础上,有效市场应主要通过价格㊁供求㊁竞争等机制重塑区域间利益格局与多重关系㊂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贸易有利于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并能带来互利互惠的结果,为区域一体化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㊂随着近百年来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区域一体化理论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例如,共同市场理论㊁大市场理论均对市场一体化发展给予了正面的理论支持㊂虽然这些理论以论述国家间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主,但对于国家内部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㊂有效的市场机制主要表现在市场边界的动态变化之中,激励生产要素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自由流动,促进市场主体基于地区比较优势进行空间分布与区位调整㊂其中,竞争机制是关键,它深刻地影响着区域市场行为㊁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是优化市场结构与提升市场绩效的源动力㊂区域协47。

《区域经济学》1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区域经济学》1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第一节 主要内容
3. 20世纪90年代到十八大之前:区域经济学理论和 实践活动获得蓬勃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 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再次,区域经济研 究重点转移到区域协调发展。
2.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90年前: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平衡布局为主调整为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 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 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 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 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区域中,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区域外生要素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本逻辑是经济聚集造就区位优势,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以及
吸引产业转移,产 业转移又强化区位的聚集优势。
• 3.区域概念的理解

包括在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经济功能上具有同质性或同一性
特征,独立地组织区内的经济活动和区外的经济联系,都包含核心城
4.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 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 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 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 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1.区域概念
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 用强度来划分的某一片地区。
2.区域类型
连续空间 离散空间

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活动
阅读课本94页,第2题 议一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理 背景主要有哪些?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 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 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低,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步伐。
02
范围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 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 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 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A.航道建设
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
5.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课堂检测
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
劣势:水资源严重短缺;专业化高端人才相对缺 乏
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河北
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地价低,人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 劣势:科技水平、产业层次、经济发展水平低, 产业基础不完善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重点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控制北京人口规模。
形成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 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的格局。
N
T
E
N
T
S
区域发展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
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
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3.要求:
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 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 同富裕。

从区位理论演变看区域经济理论的逻辑体系构建

从区位理论演变看区域经济理论的逻辑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冯邦彦(1949年- ),男,广东鹤山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

叶光毓(1976年- ),男,江西信丰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城市发展研究和规划。

① 徐梅:《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经济评论2002.3第74页 ② 张燕:《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当代财经2003.12第87页《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从区位理论演变看区域经济理论的逻辑体系构建冯邦彦,叶光毓(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摘 要: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起源和基石。

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学分析中假设条件缓释和区位选择因素增加两条主线,对区位理论的产生和衍变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理论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过程进行一次逻辑梳理,使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论体系、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理论 一、从区位理论演变看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古典区位理论的产生从杜能(Tunen,1826)的农业区位论开始,发展到韦伯(W eber,1909)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Losch,1940)的市场区位论①。

在农业区位论中,运费是决定农业空间布局的唯一因素。

韦伯认为最低成本是企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包括运输、劳动力和聚集三种因素。

克里斯塔勒在城镇空间分布和结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将市场因素加入到区位选择的考虑范围之内。

廖什则在全面阐述市场区位和产业区位时,从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分析区位问题,并将这一原则与消费者的需求结合起来。

可以说,新古典区位理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层次对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其中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产业结构

3、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 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 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 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 的趋势。 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其计算公式是:
qij
eij / ei Ej / E
式中:为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 为i地区j部门的产值; 为i地区工业总产值; 为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 为全国工业总产值。 当>1,可以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值越大, 专业化水平越高;当≤1时,则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自给 性部门。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 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 长的主要力量。 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 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 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 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her Hoffmann)对重工业 化的研究非常深入。他用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 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此 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 的。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区域处于社会发展 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 域发展阶段的跃迁。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 展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 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 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 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 把资本投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与空间组织:单一均质社会走向多元化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与空间组织:单一均质社会走向多元化

➢ 加快西南重化工业带的建设。
以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以 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和澳门)、闽东南三角 洲、海南及北部湾为窗口,以西江航道和南防、 南昆等铁路线为纽带,打通出海口,深化川云 贵桂优势资源的开发,建成我国另一个大型综 合性的能源重化工业带。
➢ 进一步完善沿边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南北边 疆地带的发展。
长江
➢沿江地区东部将以高新技术产业群及具有 高、精、尖、新特色的加工制造业为主; 西部则以大运量、大耗水、高耗能工业和 集约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的农业产业为主。 东西部要以黄金水道、超高压输电线路和 未来的沿江铁路为纽带,东西联动,南北 扩展,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 业与传统产业、外向辐射与内向辐射相互 推动、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与沿海地带并 驾齐驱的产业密集带。
各大区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
各大区经济总量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2001年)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2001年)
各大区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公里/千平方公里,2001年)
八大综合经济区具体构想
1.东北综合经济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 业基地;保持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 加快沿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改善交通 条件,继续简化通关手续,方便广大边民进出 口岸,使沿边地区成为我国又一个对外开放的 捷径,成为吸引国内外生产要素资源,带动周 边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带。
中国目前区域发展态势
“西部开发、东北振、中部崛起、东部率先”
中国四大政策区域
李善同方案:八大经济区域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与空间组织: 单一均质社会走向多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萌芽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

1843年,北德、中德和南德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可看作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池元吉,2003)。

美国学者D. A. 斯奈德在《国际经济学导论》(第四版)中指出,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可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原型”,“二战”后才发展出比它结合程度低或高的其他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1976年,经济学家弗瑞茨·迈克卢普(Fritz Machlup,1976)在对经济文献进行广泛研究与评论时了解到:在1947年以前,经济学家几乎没有写过涉及经济一体化的著作,尽管当时存在着经济一体化现象。

[1]随着“二战”后初期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发展,经济学界开始较为关注经济一体化现象,可是理论研究的成果仍然稀稀拉拉,没有使人们对经济一体化的实际进程或后果的理解向前迈进一步。

事实上,当时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基本上仍停留在实证上,而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Bhagwati and Panagariya,2003)。

本书的写作有两条线索,一是建立在制度协调基础之上的区域一体化的组成部分——贸易一体化,二是专业化分工。

因此,本章将分别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及分工的理论渊源进行简单回顾,以此作为贸易一体化的理论背景。

[2]此外,由于贸易一体化体现为一个从市场驱动的区域化到制度协调的区域主义的演进过程,因此本章第三部分将对区域化和区域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

第一节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欧洲的区域一体化为背景建立的一体化组织模式。

这种组织模式为研究人员更为简洁地描述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同时在解释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现实世界中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区域”合作动机和目的是比较复杂的,有些合作甚至超出了“区域”的范畴。

《区域经济学》教材比较分析

《区域经济学》教材比较分析

《区域经济学》教材比较分析作者:左正强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6期摘要:随着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学课程在不少高校开始开设。

区域经济学教材也出现了多个版本教材,这些教材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但各教材又各有侧重,主要从框架体系、主要内容、侧重点及其特点几方面分析几本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材;分析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6-0239-02区域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

随着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学课程在不少高校开始开设。

区域经济学教材也出现了多个版本,在针对本科生的教材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有孙久文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吴殿廷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高洪深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张秀生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孙翠兰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孟庆红主编的《区域经济学》等等。

这些教材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但各教材又各有侧重,主要从框架体系、主要内容、侧重点及其特点几方面分析这几本区域经济学教材的主要差异。

一、框架体系比较孙久文、吴殿廷、高洪深、张秀生主编的、孙翠兰和孟庆红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六本本科教材,在框架体系上共同之处均是从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性质和任务、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这条主线搭建基本框架和体系。

同时,基本教材的框架体系又各自存在一些特点。

孙久文主编的教材,从区域经济学的基石——区位理论出发,围绕区域经济学增长,从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布局、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最后以较多的篇幅讨论了区域经济经济在实际中的应用,即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

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上)

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上)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方针的确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引导下,中国区域经济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1]:“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新的统筹区域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表明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一个基础性的、不可避免地的重大问题就是要对中国经济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并着手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区域经济体系。

1区域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而言,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应当包括以下4个层次[2,3].1.1宏观区域经济格局的划分目的在于从全国区域经济的整体上,以揭示一个大国区域经济的基本态势和特点。

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在宏观自然条件背景下(如与海岸线的距离、宏观地形地貌以及地带性水热条件等),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城镇分布密度以及宏观区域政策的制定等因素。

按照这些因素[4],美国将全国划分三大区,即大西洋沿岸到落基山脉以东的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以及落基山脉以西到太平洋沿岸的西部地区。

目前,中国宏观区域经济也被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

1.2综合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目的是统一规划和建设大型跨区域性基础设施项目,如区际高速公路、铁路以及航运等交通线路与枢纽工程、区际通信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等等,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

划分方法是以省区为基本单位(保证行政区的相对完整),根据省区间经济联系程度、宏观空间区位、资源与产业结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风俗等区域特征因素,按照统一规划与建设基础设施、省区临近、行政区划完整并不打破上一级经济区划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大体一致等原则,将若干临近的省区划分为一个综合经济区。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内容摘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可概括为1334的框架。

即1个总体要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其基本内涵是各地区比较优势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各地区人民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3个基础环境: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适性环保规制;3类区域政策:四大板块、功能区、问题区;4个实现机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总之,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细化,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途径一、当前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是经济社会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空间形式。

国家经济是由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组合而成,因此,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直就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体现。

当前,中国确定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人口增长、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对经济增长越来越强的约束。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政策,必须要围绕国家总体目标,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从总体上解决中国区域发展的重点、布局和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政策体系,发挥其对区域发展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利用效率和原材料转化率 ,减少对资源
的消耗 和浪费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 高
企 业 竞 争 力 。 株 洲 市 工 业 企 业 在 清 洁 生 产 推 进 中 ,应 以以 下 内 容 为 推进 基点 :
贡献 。但长期粗放型 的经济 增长 模式 ,对
资 源 的大 规 模 掠 夺 式 开 发 利 用 ,致 使 株 洲 市 变 成 了典 型 的 “ 源 枯 竭 型 城 市 和 地 资 区” 而且株洲市能耗水平远远高于全省 、 。 全 国 的平 均 水 平 , 更远 远 高 于 国 际 的 一 些
弱,各种资源趋于枯竭 ,阻碍 了资源 型产
内謇 搞 曩 :实 现 区域 经 济 的 协 调 发 展 ,
必 须 转 变传 统 的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 以 循
大公众 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已经建立 循环经济体系的 国家无一例外都较重视国 民的环境教育 ,公众从小就接受爱护环境 的教育 ,日常行 为深受影响。株洲市乃至 我国始终未重视环境教育 ,公众环境意识 较淡薄 ,缺乏对环境保护 的认识 ,绿色消 费意识 和行为未在社 会范围内普及 。
低 生产成本。 推行 1 0 4 0 认证 活动 , 5101 促
进 工 业 企 业 与 国 际 接 轨 。 企 业 建 立
1 0 0 1环境管理体 系后 ,会提 高企业 1 0 5 4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加强企 业的环保形象 ,
造 能力弱 ,产业结构急剧转 变,资源 与环 境 压力大。株洲市作为工业重镇 ,工业经 济在经济整体 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 ,具有
发 达 国家 。
可持 续 发 展 。
关 ■诩 : 区域 经 济 发 展 框 架 循 环
经 济
在企业层面全面宣传与推广清洁生产 知识 ,使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充分了解清洁 生产的意义与基本模 式。 通过意识传播 , 提 高企 业内部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强调生产 中的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 改善设备陈 旧、 技 术落后的普遍现象。宏观层面应淘汰和限 制高能耗 、高投入 、低产 出、重污染的企 业和产业 ,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优 化资 源配置 ,研究开发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建 立和完善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标体系,
42 0 1 0 8)
▲ 本 文 系林 维柏 主持 湖 南软 科 学课题 : 区域 循环 经 济模 式及 指标 体
区域 经 济 发 展 基 本 框 架 问题
( )小 循 环 :创 建 循 环 经 济 型 企 业 一
发展小 循环 , 就是在单个企业层面 , 大 力推进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企业层面循 环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是区域经济发展 的前提 和基础。 在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 不仅可 以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大幅 度减少污染物产生量 , 而且能提高资源 、 能
公 众 参 与 程 度 低 。 实 施 循 环 经 济 不 仅
需要政府倡导与企业 自律 ,更需要提高广
区 经 发 基 框 构 域 济 展 本 架 建
■ 林 维柏 副教授 ( 南3 业 大学商学院 湖 南株 洲 湖 -
系研 究 ( 号 2 0 ZK3 5 编 07 0 5)阶 段 性 成 果 ◆ 中 图分 类 号 :F}15 文 献 标 识 码 :A ( . 6
思路 及 “ +1 3 ”发 展 模 式 ,为 区域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探 索 可行 路 径 , 以 期 实 现
济 的发展 ,也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 。 此外 ,株洲市经济增长也 有来 自资源 与环境 的压 力。株 洲市 在半个 多世纪 的发 展 中,工业经济 的发展 为我 国做 出了巨大
并进一步得到国外相关企 业 、 政府的认可 ,
提高企业 的国际竞争 力。发挥外部激励 的 作用。 清洁生产需要政府的倾斜政策支持 , 因此政府应 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 ,对清洁 生产效果较好的企业 实行一定 的减 、免税 措施 ,或 为企业利用外资起到信息提供与
客 观 层 次 问题
压 缩 型 工 业化 过 程 中 的生 态 环 境 问题 。 压 缩 型 工 业 化 的 特 点 就 是 模 仿 能 力强 ,创
经济政策 虽然种类较 多 ,但 真正在全 国范
围 内 实施 并发 挥 作 用 的 并 不 多 。 有 些 环 境 经 济 政 策 虽然 有政 策 性 规定 ,但 是 由于 没 有配 套 的措 施 ,并 没 有 起 到 应 有 的作 用 。 企 业 参 与意 识 不 强 。部 分 企 业 缺 乏 对
省株洲市正处于建设循环经济的起步 阶段 , 为了体 现不同层次和不 同阶段 的要 求 ,就 需要从客观及主观层次来详细分析 区域 经
济调控的几个问题。
制作用 的缺位主要表现在 以下两点 :政府
主导 型 发 展 与市 场 机 制 的不 完 善 ;相 关 法 律 机 制 的 不健 全 。 发展 循 环 经 济 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 它 既要 大 量 资 金 的投 人 ,更 需 要 以法 律 作 为实 施 的坚 强 后 盾 。我 国 的 环 境
减 少 生 产 过 程 中产 生 和 排 放 的 污 染 物 ,降
改革地行斜 前行, 济来影区 略展 的从 协 ,响战 对的为客 开方区经 调政和 放推际 目负 倾 发面这 以府地
观 上 弱 化 了 落 后 地 区 的 发 展 基 础 。而 湖 南
主 观 层 次 问 题
政府规制 的缺位 。 目前株 洲市政府规
业 的转型和接续产 业的发展 。更进一步分
析 ,株 洲市 资 源 与环 境 现 状 不但 制 约 了 经
环 经 济 崭 新 模 式 克服 当前 愈 来 愈 严 峻
的 资 源 、能 源和 环 境 的瓶 颈 ,是我 国现 阶 段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战 略 抉 择 。 本 文 通过 对 湖 南省株 洲 市 经 济发展 为例 , 进 一 步提 出发 展 区域 循 环 经 济 的 总 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