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5 地球的运动规律

合集下载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球的运动规律精品PPT课件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球的运动规律精品PPT课件

❖ ②极点:无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极点的太阳
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大致每年3月21日 至9月23日,北极点为极昼,南极点为极夜。只在 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圈 重合。
❖ ③交点:即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的
交点,如上图A点,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 的交点,如上图B点,地方时为18∶00。
解地球运动原理与意义,尤其要关注
光照图及变式图的判读及实际应用。
基础回顾: 一、宇宙中的地球:
1.普通性: 参考教材必修一.P5
2.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外部条件:___光_照_稳_定____、__安_全__的_宇_宙_环__境____. 内部条件:_适__宜_的_温__度___、__适_宜_生_物__生_存_的__大_气__、
点的纬度数;冬至日和夏至日,夹角达最大值,为 23°26′。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日期
两分日
夏至日
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
冬至日
俯视图
N
N
N
课件下载后可自由编辑,使用上如有不理 解之处可根据本节内容进行提问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listening,you can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ection and this courseware can be downloaded and edited freely
___液_态_水_____。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能量来源: 参考教材必修一.P9
难点讲解: 2.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
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影响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的因素 (1) 纬度: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 地球的运动规律

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 地球的运动规律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若当 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 角应为90°-H。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 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 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 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 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
17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1)B (2)C 【解析】 第(1)题,三地纬度的高低取决于昼夜 长短的变化情况,即昼长(或夜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差值越 大,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现象地区除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 ①地当日昼长为14小时,其与赤道昼长差值为2小时。同理得 出②地的当日昼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为38分钟,③地为1小时 8分钟。所以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①③②。第(2)题,根据表中 数据计算得出③地的昼长大于12小时,可判断③地(北京)此时 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再比较表中次日与 当日昼长可知,昼长渐长,此时应为春分到夏至之间,且太 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全球昼 夜长短相差越来越大。此时地球公转趋向远日点,速度逐渐 变慢。
图5-1
7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这一时 段内,以夏至日为对称中心,均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如图5 -1上图中的A日与B日)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 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纬线 上的日期(如图5-1下图中的M日与N日)。 秋分日→冬至日→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在这 一时段内,以冬至日为对称中心,也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如 图5-1上图中的C日与D日)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 日落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 纬线上的日期(如图5-1下图中的P日与Q日)。

届高三地理新课标二轮复习简易通知识点整合课件专题地球运动规律

届高三地理新课标二轮复习简易通知识点整合课件专题地球运动规律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高专考题命阅自题卷主
考场失分
数轴辅助图法”解决日期变更的问题 解决日期变更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已知点向东西两 侧找日界线,两条日界线之间属于同一(tóngyī)日期。例如: 北京正午12点时,与北京属于同一(tóngyī)日期的范围占全球 的多少?结合下图知,与北京属于同一(tóngyī)日期的范围为 60°W向东至180°,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考场失分
【真题·自主(zìzhǔ)练】 (2013·天津卷,8~9)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
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héngxīng)视运 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
第六页,共47页。 高专考题命阅自题卷主
考场失分
1.据上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dìdiǎn)位于
( )。
第十四页,共47页。 高专考题命阅自题卷主
考场失分
1.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zhǔyào)在
( )。
A.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2.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第十五页,共47页。 高专考题命阅自题卷主
考场失分
解析 第1题,考查大洲经纬度定位。从图中可以看出,34 个观测站均位于60°N到80°N之间,经度位于166°W到 81°E之间。第2题,考查提取信息能力(nénglì)、太阳黑子 对地球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70°N~80°N之间的12 个观测站的降水量与太阳黑子大致呈正相关,60°~70°N 之间的22个观测站的降水量与太阳黑子大致呈负相关,但两 地降水量的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致吻合。 答案 1.D 2.C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课件地球运动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课件地球运动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太阳辐射能量的接收和分配也有重要影响。例如, 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而盆地地区则容易形成独特 的小气候。
大气环流与气候特征
大气环流的形成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大规模、有规律的气流运动。它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地表 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这些气压带和 风带的分布和变化对各地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02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随着地球公转和自转,太阳高度角在一年内呈现周期性变化,导致季节
变化。
03
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和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两侧来回移动,导致地球上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
同,从而形成四季变化。
02
地球运动中的地理现象
昼夜长短变化
昼夜的形成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照射的半球不同,形成 昼夜。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赤道昼夜平分,纬度 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
昼夜长短的计算
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或夜长,进一 步推算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 角。
利用公式H=90°-│φ-δ│,其中H为正 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太阳 直射点的纬度。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课件地球 运动
汇报人:XX
20XX-01-25
CONTENTS
• 地球运动基本概念与规律 • 地球运动中的地理现象 • 地球运动对气候影响 • 地球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 地球运动观测与实验方法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地球运动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地球运动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以及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运用“运动物体时间计算公式:目的地的到达时间=出发地出 发时间+航行时间±时差”(公式中“±”号,遵循“东加西减” 原则)的公式。出发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为 5 月8 日21 时,路上所用的720 小时,即30 天,因为 5 月有31 天,与纽 约(西五区)的区时相差 13 小时,故应为 6 月 7 日 8 时。
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等问题一直是较难的考点。
从考查能力上看,注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等。
编辑ppt
9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意义的比较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轨道 以地轴为中心的正圆轨迹
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近似正圆的椭圆轨迹
周期 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
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的地方时为 6 时日出,根据四地
日出的北京时间(120°E) 可以推出四地的经度分别是 130°E 、
115°E、100°E、85°E,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 105°E 的是丙地。
编辑ppt
2
2.(2011 年广东卷)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 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角速度相 近日点(1 月初)最快,远日点(7 月初)最慢 速度
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近快远慢)
其他
地轴倾斜且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意义
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四季与五带
答案:4.B 5.C

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课件

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课件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试题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计算
(2016·高 考 天 津 卷 )2011 年 7 月 17 日 , 我 国 南 极 中 山 站
(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
料回答 3~4 题。
3.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D )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试题
(2016·湖南长郡中学等十三校联考)读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图(极夜 期不考虑负值)。回答 9~10 题。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9.满足①至②区间变化幅度的最大纬度范围为( B )
A.0°~23.5°
考点一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让学生填写下表,方便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解
诊 考点
断 考点一
评 考点二
价 考点三
错题题号
错因分析(在相应错因中画√) 审题 信息提取 知识掌握 答题规范
考点一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对点精练
技法归纳
考点一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核心提炼 对点精练 技法归纳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地球的运动规律精品课件 新课标版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地球的运动规律精品课件 新课标版

专题五│重点要点探究上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图。

此图较好地再现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随<a name=baidusnap0></a>季节</B>的变化规律。

图中底面大圆为地平圈,外圆半圆弧为苍穹(天球),太阳运行轨迹中无论何时何地均东升西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在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在北,根据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H可计算出当地纬度(φ=90°-H),根据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当天昼长或夜长[昼长=(12时-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时)×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专题五│重点要点探究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北半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专题五│重点要点探究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各地(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专题五│重点要点探究例 4 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 A、B、C、D为观察者所在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察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 OE⊥AC。

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PPT课件

二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PPT课件
答案 A
-
11
(2014·上海地理)读极地投影示意图, 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 回 归 线 ; 弧 线 ACB 为 晨 昏 线 , 且 AC 段 为 昏 线 ; C 点 为 晨 昏 线 与 极 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经线 的交点。读图,回答4~5题。
-
12
4.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D )
(2)日期的判断 ①一般规律:地球上作为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 为规定的日界线(位于180°附近,答题时一般采用180°), 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如下图(表)所示:
-
28
另一条是自然的零时所在经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
地向西移动,但始终位于太阳直射经线的对面。
②判断技巧:在判断日期时,一般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
缩短;
北京由于昼变短日出更偏东南;K线最高纬度仍为极夜,
昼夜长短不变。
答案 D
-
34
3.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 到最大时( ) A.南亚进入“干热季节” B.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C.北京正值“香山红叶” D.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
-
35
解析 第3题,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 (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此时福建进 入台风多发季节。
答案 C
-
32
2.若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则( ) A.L纬线的纬度减小 B.海口地面物体中午日影渐长 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 D.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
-
33
解析 第2题,当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时,说明北半球
昼长缩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但L纬线的纬度不变;
由于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面物体中午日影可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地球的运动规律-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文档)-精选教学文档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地球的运动规律-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文档)-精选教学文档

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考情解读:(1)从考查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查地球宇宙环境的探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方时、区时、日界线、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变化及四季的变化等主干知识。

(2)从命题形式看,有两大规律:一是直接以光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来进行试题设计。

(3)从能力要求看,本讲侧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等。

2019复习中注意:①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各种图形对基本原理、规律进行阐释。

②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特别是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地方时、区时和时区的计算以及季节的判断。

③注重原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计算等问题。

重点知识梳理:一、地球及其运动规律中的“对称”法则探究地球的球体形状决定了其有多方面的对称性表现及地理意义,主要表现见下表:【特别提醒】(1)对称中心是以点为中心的对称,对称轴是以线为中心的对称。

对称中心的示意顺时针旋转180°和不旋转是完全重合的。

(2)明确对称的要素、特征,是分析具体问题的关键。

二、方向的判断与纬度高低的判定1.方向的判断【特别提醒】(1)方向是指以某一地理事物为中心,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中心事物的空间方位;纬度高低指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的大小。

(2)明确确定方向的方法,知道经纬线(度)的作用并通过生活经验加以落实尤为重要。

(3)关键——建立空间概念,把握经纬网的作用和意义。

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1)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地区白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另一半球情况相反。

(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图5-5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乙 地是甲地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回答(1)~(2)题。 (1)判断图中n与y的关系( ) A.y=12-n B.y=24-n C.y=36-n D.y=48-n (2)夏至日乙地日出日落时分别为( ) A.y x B.n m C.12-x 12-y D.n+12 m+12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点拨】 ◎探点——地球表面的对称现象是指由于受地球形状和运动 特点的影响,地球表面上的点、线和时间等地理现象所呈现 出的一一对应关系。 ◎认知——地球表面的对称性除了有点、线“空间”对称和 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时间”对称外,还有例如自转、 公转的速度对称及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对称等。 ◎关键——理解地球形状特点,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和意义, 是理解地球表面对称性的基础;结合练习,不断强化落实是 提升解答对称性问题能力的关键。
图5-1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这一时 段内,以夏至日为对称中心,均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如图5 -1上图中的A日与B日)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 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纬线 上的日期(如图5-1下图中的M日与N日)。 秋分日→冬至日→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在这 一时段内,以冬至日为对称中心,也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如 图5-1上图中的C日与D日)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 日落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 纬线上的日期(如图5-1下图中的P日与Q日)。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点拨】 ◎探点——昼夜长短是指在一个太阳日内,昼长和夜长的对 比关系。 ◎认知——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是产生昼夜的前提,黄赤交 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 根本。 ◎关键——计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关键是看其所在纬线昼 弧或夜弧的长短。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 本题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直接考查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但每个小题都要利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判断,这 无疑增大了考查的知识范围,使习题综合性更强。所以复习 时教师在引领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第二轮阶段要更加 注重知识的联系性和综合性。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 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 ) A.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 B.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 C.①②同在北半球 D.①②同在南半球 (2)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 排列正确的是( ) A.北京>①>② B.②>①>北京 C.①>②=北京 D.①<②=北京
► 探究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实践意义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点。 2.确定房屋朝向。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 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 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 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 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 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 其他地理特征。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昼夜长短的判断 判读昼夜长短要注意把握两点: 第一,明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 秋分两天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 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最大为23°26′。与晨昏线相切的 纬线圈上为极昼或极夜;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某一纬线 圈上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夜弧(某一纬线圈上位于夜半球的部 分)两部分,对其进行对比可知该地甚至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对 比情况。 第二,昼夜长短的判读技巧。首先是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 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其次,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 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再次是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 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例3 [2011·安徽卷]图5-7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 图,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 )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 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 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 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1)C (2)D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干材料知,m、n之 间和x、y之间的时间差分别是甲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 同一个地点,夏至昼长等于该地冬至的夜长,即夏至日的白 昼与冬至日白昼长度之和为24小时。即2×(y-12)+2×(n- 12)=24,从而可求得y=36-n。第(2)题,夏至日南北半球 相同纬度昼长之和为24小时,因为甲地与乙地是关于地心的 对称点,所以地方时相差12小时,甲地日出与乙地日落应该 是同时进行的。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1)D (2)D 【解析】 第(1)题,由图示知北京昼弧大于 180°,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 短夜长,南半球昼弧小于180°,从而可判断①②同在南 半球。第(2)题,根据南北半球的对称性可知,与北京纬度 相同的南半球的地点昼弧为140°,结合南半球昼夜长短 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知,②纬度高于①,那么三者比较可得 出①<②=北京的结论。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3.一年中,在同一纬度的地方,也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其 昼夜状况完全相反。 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这一时段 内,以春分日为对称中心,均有相互 对应的日期(如5-2上图中的A日与 D日)昼夜状况完全相反,即A日的 昼长等于D日的夜长、A日的夜长 等于D日的昼长。其对应的日期应 是太阳直射纬线距赤道(以春分日 为对称中心)距离相同的日期(如 图5-2下图中的M日与Q日)。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下图中点A为北半球某经线上的点,虚线为过该点的 地面垂直线,B、C是A点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角θ小于角 ω,角ω小于90°,并且角θ、角ω相差40°。且经线、虚线 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读图回答(1)~(2)题。 (1)点A所在纬度为( ) A.20°N B.70°N C.20°N或70°N D.50°N (2)该地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虚线能形成角θ的次数为( ) A.1 B.2 C.3 D.4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5.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 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 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并计算影长。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若当 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 角应为90°-H。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 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 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 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 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1)D (2)C 【解析】 第(1)题,看图可知冬夏正午太阳都 位于该住宅的正南面(也可根据图中冬夏正午太阳高度的差 值46°52′ 确定该地位于回归线至极点之间,再结合冬夏正 午太阳方位,确定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刚果盆地在赤 道附近、撒哈拉沙漠南缘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巴西高原位 于南半球,均不符合条件。第(2)题,使用排除法。冬至到 春分,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而正午室内的日照 面积则会越来越小。因此②不正确,只能选择C项。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 由于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 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这也是进行区域定位的一个重要依 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了到达地面太阳辐射量的变 化,是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利用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是高考试题经常涉及的内容, 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运用地理理论 解决现实问题非常重要。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1)B (2)C 【解析】 第(1)题,三地纬度的高低取决于昼夜 长短的变化情况,即昼长(或夜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差值越 大,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现象地区除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 ①地当日昼长为14小时,其与赤道昼长差值为2小时。同理得 出②地的当日昼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为38分钟,③地为1小时 8分钟。所以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①③②。第(2)题,根据表中 数据计算得出③地的昼长大于12小时,可判断③地(北京)此时 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再比较表中次日与 当日昼长可知,昼长渐长,此时应为春分到夏至之间,且太 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全球昼 夜长短相差越来越大。此时地球公转趋向远日点,速度逐渐 变慢。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例2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 回答问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A 【解析】 6月22日,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即日出时间为 0时,所以可排除最下面一条曲线;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夏 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增加的速度越快,可以 确定正确的曲线为最上面一条曲线。北(南)半球的昼长与南 (北)半球的夜长是对称的。图中北纬40°的日出时间约为4时 30分,昼长约为15小时;北纬50°的日出时间约为3时50分, 昼长约为16小时20分,故南纬40°~50°的夜长约为15小 时~16小时20分。 【点评】 本题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判断三条曲线中的 正确曲线,然后结合试题材料信息,充分运用地球形状的特 点和地球运动的相关规律,特别是利用有关对称性的原理来 分析。所以善于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发现、总结规律对 解决相关问题十分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