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3)含答案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一 地球的运动
阶段检测一地球的运动选择题部分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讲述了地球人类试图从极遥远的潘多拉星球(距离太阳大约 4.4光年)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类)发生一系列矛盾冲突。
据此完成1~2题。
(4分)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得知潘多拉星球距离太阳大约4.4光年,远远超过了太阳系的半径,故不可能位于太阳系。
第2题,A项与地球大气有密切的关系,B、C、D三项与地球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3.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导致(2分)( )A.“磁暴”现象B.极光现象C.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现象D.耀斑现象答案 C解析磁暴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极光是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产生的现象;耀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非选择题部分4.(2014·浙江普通高中1月会考)201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如下图所示)。
我国钓鱼岛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节气)。
(2分)答案夏至解析钓鱼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即在夏至时,钓鱼岛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5.一艘轮船,2016年1月25日上午10时从上海港起航,经过90天越过太平洋到达圣弗朗西斯科(西八区),到达地是几月几日几时?(2分)答案4月23日18时。
解析已知从某时区出发的区时、到达地的时区和行程时间,求到达地的时刻,可归纳为如下公式:(出发地的区时+行程时间)±两地相隔的时区数×1小时=到达地的区时。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2)含答案
(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2)含答案微专题2时间计算1.肯定时:即确定参照时间。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
②昼半球中心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心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24)时。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之处于同一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④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切点旁边出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切点旁边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遵循“东加西减”原则。
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
四定值:即依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
2.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每个时区中心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2)区时计算——“三步”算区时第一步:假如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干脆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其次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
②若所求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3.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的改变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时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经度东经度西经度时刻相同相同日期今日昨天日期变更见图见图地球自转方向→→注:图中①②③三种状况下,过180°经线日期不变,因为未跨过日界线4.若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着陆在B地,求飞机着陆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以下过程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着陆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小时)。
高考地理浙江选考专题一地球运动微专题
1.考向: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内容。 2.命题规律: 考向和 常结合最新的时事资料命题,考查天体特 规律 征及天体的运动特征,其设问明确直接, 主要方式有:×××的现象是…,×××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正确的是…
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
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
D.色球层、太阳风
解析 日常用肉眼观测到的太阳是一个明亮的光盘,这是太阳 的光球层,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上。
1234567
解析 答案
4.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的太阳活动可能导致
√A.北方地区卫星通信受到干扰
B.全球降水异常增加 C.浙江境内夜空出现绚丽极光 D.流星现象异常增多
解析 图中为日全食,此时被遮住的部分是太阳光球层,未被 遮住的部分是太阳色球层,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它释 放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气体、尘埃 稀薄,密度小
物质
不到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月地球球
总星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3.太阳系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5.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6.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 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 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A.Ⅰ
B.Ⅱ
C.Ⅳ
√D.Ⅴ
解析 Ⅴ区为青藏高原西部,海拔
高,空气稀薄;高原气候,晴天多;
纬度低;故太阳辐射最强。
所以图示太阳辐射值最多的地区是
浙江新高考必备丛书.地理(上册):第三节 地球运动(选考内容) 含答案
【知识条目】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考情统计1。
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2)昼夜交替现象(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4)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5)国际日期变更线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年0考2年0考2年0考2年1考2年0考2.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年0考2年0考2年2考2年1考2年0考(5)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条目解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1)方向①自西向东(如图A)。
②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③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2)速度①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②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15°/h。
③影响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因素a.纬度因素: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b.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3)周期2(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
(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3)昼(半球)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为逆时针辐合,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合。
4.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区时——每一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3)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
(4)计算:画数轴,东加西减。
①图示法求时间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
如下图所示:②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a。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2 昼夜长短的改变命题视角:昼夜长短及其改变(2024·浙江卷)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旁边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改变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 B.乙至丙C.丙至丁 D.丁至戊[思维过程][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项正确,A、B、C项错误,所以选D。
[答案] D1.解答昼夜长短类题目的思维流程2.“三看”定昼夜长短状况及其改变(1)一看“太阳直射点半球”定昼夜长短状况,如下图所示:(2)二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定昼夜长短的改变,如下图所示:(3)三看“极昼、极夜”定昼夜长短及其改变:①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反之。
②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反之。
③北半球极昼范围扩大,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反之。
④北半球极夜范围扩大,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反之。
3.昼夜长短计算的三大技巧(1)计算方法。
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2)应用技巧。
①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12点对称;②夜晚,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点对称;③上午时长=下午时长;④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
如图所示:(2024·湖南郴州二模)下图示意不同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改变状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乙、丁两地( )A.都位于北半球B.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互为对跖点D.昼夜长短变幅相同解析:第1题,甲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上。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2)含答案-word
(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2)含答案专题整合强化练1.(2019·浙江选考模拟)2016年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大爆发,他的母星体是太阳系彗星,该彗星()A.沿扁长的椭圆轨道绕地运行B.本身不发可见光C.有面向太阳的尾状外层物质D.运行周期不固定答案 B(2019·嘉兴1月检测)目前,天文学家在恒星GJ536附近发现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被命名为GJ536b,公转一周仅8.7天。
研究人员发现GJ536非常类似于太阳,也有一个活动周期,只是比太阳活动的周期短8年。
完成2~3题。
2.天文学家推测GJ536b不可能存在类似地球上的生命体形式,依据是()A.运行轨道不安全B.不具备生物呼吸的大气C.与GJ536距离太近D.GJ536光照不稳定3.GJ536活动的周期约为()A.19年B.1年C.8年D.3年答案 2.C 3.D解析第2题,根据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可知,A、B、D项均不正确。
且根据题干“公转一周仅8.7天”的信息,可以推知GJ536b与GJ536距离太近,故不可能存在类似地球上的生命体形式。
第3题,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GJ536的活动周期比太阳活动的周期短8年,故正确答案为D。
4.(2019·浙江温州统测)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A.距太阳远B.大气稀薄C.夜短昼长D.没有磁场答案 D解析地球的极光是由于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着磁力线进入地球大气层,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电离而产生,因此发生于高纬度地区。
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因为金星上没有磁场。
(2019·浙江开化检测)下图为“天气网湖南长沙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秋分(9月23日前后)B.寒露(10月8日前后)C.春分(3月21日前后)D.清明(4月5日前后)6.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答案 5.C 6.A解析由图可知,该日该地昼短夜长,昼长接近12小时,且昼渐长,故最接近春分。
浙江高中地理选考地球运动真题精炼
地球运动①1.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和②地的昼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一年中,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排序是_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排序是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①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答案】(1)(150°E,23°26′S);43°08′;10小时40分;(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④<①=②=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④<①<②<③;(3)16;12;23;2【解析】考查光照图的判读,直射点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期范围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
第(1)题,图示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图示时刻,晨昏线和北极圈相切于150°E经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太阳直射(150°E,23.5°S);②地所在纬线昼弧=(150°E-70°E)×2,昼弧/15°即可得昼长时数。
第(2)题,热带范围内,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幅越大,大于或等于回归线度数后,变幅为47°;除极昼、极夜范围外,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第(3)题,②地最靠西,再自转240°,四地就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①地进入新的一天已2(30°/15°)小时。
2.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纬度是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
(2)上图是四幅该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与当地情况相符的图是________(填代号)。
浙江省当湖高级中学高三地理专题练习 地球运动 含答案
专题1:地球运动复习1.3 时间日期计算、周日太阳视运动及等太阳高度分布【学习目标】1.能结合材料分析,计算地方时、区时及日期(以中等偏上难度为主)2.会判读太阳视运动图并结合材料进行实际分析3.会判读等太阳高度分布图情况并加以实际运用【回归基础】1.地方时、区时及日期计算的一般规律(1)地方时、区时计算★★“东加西减”原则例如:已知甲地(150°W)地方时为5时,求乙地(60°E)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2)日期变更计算★★自西向东(顺着自转方向)经过1800(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2. 周日太阳视运动(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方位)日出、日落,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日落,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日落,全球昼夜。
(4)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外):北半球升起,落下;南半球升起,落下。
3. 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重温高考】(2015·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A.2月18日12时B.2月18日20时C.2月19日4时D.2月19日12时2.春节假期期间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
3.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A. 8:00~9:00B. 11:00~12:00C. 14:00~15:00D. 17:00~18:00【学以致用】(2015·福建)右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左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
浙江省当湖高级中学高三地理专题练习 地球运动1 含答案
专题1:地球运动复习1.1光照图与晨昏线【学习目标】1.会解读常见的光照图与晨昏线模式(局部与全部)2.能够对图中的有用信息加以综合运用【回归基础】1.常见光照图与晨昏线E晨昏线2.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请在上面四图中进行判断。
(1)晨昏线(圈)是的分界。
在上,由夜进入昼的界限叫,由昼进入夜的叫。
(2)晨昏线(圈)是一个,其圆心为。
(3)一年中,晨昏线随的移动而有规律的左右摆动,当其与某一经线(圈)重合或夹角为0度时,代表日期为;当其与某一经线夹角最大,为度时,代表日期为6.22或12.22(4)与昼夜的关系:一般的,某日晨昏线把某纬线(圈)分割成弧和弧,通过他们的比例关系可以比较或计算该日的昼夜长短。
若其与某纬线相切,则该纬线出现现象。
(5)与太阳高度关系:此刻,在晨昏线的各点太阳高度为度。
(6)与地方时关系: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
与刚极昼纬线的交点,其地方时为,与刚极夜纬线的交点,其地方时为。
【重温高考】(2015·天津文综)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上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B.乙C.丙D.丁【学以致用】(2014·浙江模拟)下图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表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
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120°E,20°S) B.(60°W,20°S)C.(120°E,23.5°S) D.(60°W,20.5°S)(2)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为A.76.5°S,36° B.80°S,10°C.76.5°S,10° D.80°S,30°(3)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C.先东南后东北 D.先东北后东南【挑战自我】(2015 温州文综适应测试)甲、乙为某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两地经度差≤180°。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4)含答案
(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4)含答案微专题4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考试要求1.晨昏线的(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
(4)晨昏线只有在春分、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切点的地方时为0:00(24:00)或12:00。
切点如图1中B和图2中E、F所示。
(6)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7)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5°,春分日、秋分日时与地轴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为23.5°。
也可以说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1)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在哪哪长: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如下图:(2)向哪移哪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如下图:(3)变幅规律: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主要指赤道与极圈之间),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区间为0~24小时。
(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加试级规律点拨有关昼夜长短的规律(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解析版)一、单项单选题(2024·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日是()A.2月1日B.3月1日C.4月1日D.5月1日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A.6:00B.12:00C.18:00D.24:003.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A.B.C.D.【答案】1.D 2.C 3.A【解析】1.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的北极点附近以极昼为主,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应在北半球,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2月1日和3月1日在北半球的冬半年,AB错误;4月1日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相差11天左右,北极点附近应刚刚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很小,与图示北极点附近昼夜分布图不符合,C错误;由春分日到夏至日大致三个月90天左右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向北移动了23.5°,从3月21日到5月1日大约40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向北移动了10°,也就是说5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10°N附近,对应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应是80°N90°N之间,以图中的纽约纬度位置结合北美洲轮廓图可知此时图中晨昏线纬度最高点(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纬度位置约为80°N,D正确。
故选D。
2.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的纽约(74°W)位于晨线处附近,说明纽约正处于5月1日日出时刻,由于纽约在40°N,位于北半球夏半年的5月1日日出时刻应在6时之前。
当北京时间6:00时,74°W地方时20:56,这是当地的上半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A错误;当北京时间12:00时,74°W地方时2:56,纽约当地正值深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B错误;当北京时间18:00时,74°W地方时4:56,应在日出时刻附近,C正确;当北京时间24:00时,74°W地方时10:56,纽约当地已经临近中午,D错误。
专题01地球运动(解析版):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专题一地球运动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真题呈现真题解密近年真题对比三年考情分析典型真题回顾命题规律小结名校模拟探源核心考点速记1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1-2题)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
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
图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
读图完成1-2小题。
1.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①太阳活动①四季变化①降水总量①物候现象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据图推断()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答案】1.C 2.B【试题解析】1.二十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故①①正确;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日冤瞬变事件等,与二十四节气无关,①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但无法直接反映降水总量,①错误。
故①①正确,故选C。
2.梅雨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甲地位于山西省,不是梅雨分布区,A错误;通过对多种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气象卫星丰富的观测信息,可以对灾区受灾情况进行具体准确的分析,为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灾害重建提供重要支撑,B正确;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且两她纬度都在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小于乙地,C错误;纬度越高,昼长周年变化幅度越大(发生极昼地区都是24小时),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故甲地大于乙地,D错误。
故选B。
【命题意图】利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结合地球的公转运动,考查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命题方向】以图文材料为依托,把二十四节气和地球公转示意图相结合,时间节点一一对应。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1)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1)含答案微专题1太阳和太阳系考试要求1.2.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3.太阳系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缘由5.影响太阳辐射的要素6.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散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散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详细散布如以下图所示:看到的〝太阳系局部行星位置表示图〞。
完成(1)~(2)题。
(1)流星发亮的缘由是流星体()A.吸收空中长波辐射B.捕捉太阳带电粒子C.摩擦地球稀疏大气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2)当天早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选项是()答案(1)C(2)A解析(1)流星发亮是由于流星体进上天球大气层后与地球大气摩擦熄灭而发生的。
(2)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地球上看是自西向东,结合图示可知,此时土星位于地球的西南方向,火星和木星相对土星更靠西。
故A正确。
例2(2021·11月浙江选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外表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越100℃。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不时没有中止过。
以下图为〝太阳系表示图〞。
完成(1)~(2)题。
(1)火星上的夜晚能够观察到()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越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2)形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缘由有()①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昼火星外表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挠火星外表辐射多④夜晚火星外表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C(2)D解析第(1)题,依据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与其他天体的相对位置,可知C正确。
第(2)题,火星大气稀薄,白昼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抵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早晨大气对火星外表的辐射吸收少,火星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3)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3)含答案运动(3)含答案微专题3 太阳高度与方位考试要求1.(1)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①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 折线所示。
②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 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 折线所示。
④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⑤对称规律: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季节变化规律①北半球夏至日??? 一年中最大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南半球各纬度②北半球冬至日???一年中最大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各纬度③春、秋分日: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 =90°-|α±β|观测点和太阳直射点同在北(南)半球,取减号;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取加号。
例当太阳直射B 点(10°N)时,C 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H C=90°-BC=90°-(10°+23.5°)=56.5°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H A=90°-AB=90°-(40°-10°)=60°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移去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浙江省当湖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专题练习 地球运动3 含答案
专题1:地球运动复习1。
2 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下)【学习目标】1。
会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2.能结合相关光照图及变式图来判断3。
能联系生活实际并解释相关原理【回归基础】1。
昼夜长短变化的一般规律(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因地变化):北半球为例(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因时变化):北半球为例2.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半年,昼夜,且纬度越高,白昼,极圈内可能会出现现象;另一半球情况相反.(2)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有极昼夜情况除外),反之亦然.(3)直射纬度越高,各地昼夜相差,出现极昼夜的范围★★直射纬度的白昼不一定最长3.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等长的,所以还可以这样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重温高考】(2012,山东文综)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B.②C.③D.④【学以致用】(2011,江苏)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2。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3)含答案微专题3 太阳高度与方位考试要求1.(1)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①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 折线所示。
②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 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 折线所示。
④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⑤对称规律: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季节变化规律 ①北半球夏至日⎩⎨⎧ 一年中最大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南半球各纬度②北半球冬至日⎩⎨⎧一年中最大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各纬度 ③春、秋分日: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 =90°-|α±β|观测点和太阳直射点同在北(南)半球,取减号;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取加号。
例 当太阳直射B 点(10°N)时,C 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H C=90°-BC=90°-(10°+23.5°)=56.5°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H A=90°-AB=90°-(40°-10°)=60°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移去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①日影长短: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
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②日影方向: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同一半球,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确定楼距、楼高: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H)互余,即α+H=90°时效果最佳。
如下图:(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5.太阳周日视运动与日出日落例图1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
该区域火山众多,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往往会将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灰喷入大气。
图2是正午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位置关系示意图。
某经线上①②两地秋分日测得:α为5°,β为7°。
计算①②两地间经线长度。
若测量在北京时间12时40分进行,计算两地的地理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
答案1332km。
①地(110°E,7°S),位于图示区域;②地(110°E,5°N),不在图示区域。
解析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Φ(该地纬度),结合图中①地影子在其南方,②地影子在其北方,可知①地位于7°S,②地位于5°N。
由此可以通过经线长度公式L=111×两地经度差求得①②两地间的经线长度。
当北京时间12:40时,①②两地正值正午,可计算出两地的经度为110°E。
结合图可知①在图示区域内,②不在图示区域内。
例2(2019·4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图1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
材料二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1中某地进行天文观测。
图2为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
图3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
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据图3用实线绘出观测地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说出观测地相对于赤峰市的方位。
答案如下图。
西北。
解析首先,根据图2“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推导出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纬度数值,计算出当地的纬度值是北纬45°。
然后根据“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出当地的经度值是东经116°,求算出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5°。
根据求算出的观察地经纬度(45°N,116°E),判断出当地位于赤峰的西北方向。
1.下图为采用东一区区时的某城市6月22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度。
该城市的经度约为________。
(2)该市当日昼长约________小时。
答案(1)60 2.5°E(2)162.下图示意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
回答下列问题。
(1)苏州(31°N)夏至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倾角β是________度。
(2)要保证太阳能热水器在全年都有较好的集热效果,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β应保持在几度之间?答案(1)7.5(2)7.5°~54.5°。
3.位于北纬36.5°的某疗养院,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
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回答下列问题。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2)若黄赤交角变为24.5°,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答案(1)34.7m。
(2)间隔应增大。
4.下图是赤道及其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____。
(2)这一天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________。
(3)C地昼夜长短年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0°N(2)2h(3)全年昼夜平分(4)北纬(90°-h)及其以北的区域(5)0°~23.5°5.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________。
(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________。
答案(1)③(2)④解析(1)图示地区位于华北,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南方。
根据图中太阳能热水器朝向可知,房子左侧为北,右侧为南。
落叶阔叶树夏季遮荫效果好,布局在南侧;冬季,华北地区盛行偏北风,常绿针叶树防风效果好,布局在北侧,故最好的设计是③。
(2)冬至日该地(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5°)=26.5°,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与当地的太阳高度互余,④最符合题意。
6.你观察过太阳的运动吗?注意到一年中太阳的轨迹变化了吗?在太阳轨迹图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的相关信息。
读“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O点为观测者位置,平面ABCD为地平面,回答下列问题。
(1)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代表南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夏至日日出方向为__________,O点的纬度是________,F时刻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在某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6.5°,日出时手表显示为6:20,据此推算观察者所在的经度为________,当地日落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画出二分日的太阳轨迹,并用箭头标出15:00时O点观测者影子的大致朝向。
答案(1)A东北23.5°N43°(2)115°E18:20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3)画图略。
(注意日出日落方位为正东正西,正午位于EF中间;日影位于∠BOC的平分线上。
)解析(1)图示为我国某地,则观测者所在位置O点在北半球,且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中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故E点所在太阳视运动轨迹为北半球夏至日,反之F点所在运动轨迹为冬至日的轨迹,夏至日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可推断观测者所在地平面四个基本方位C为正北,A为正南。
(2)已知O点纬度为23.5°N,测得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5°N,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我国各地地方时6时日出,O点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20,所以O 点位于120°E西边,根据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知O点经度为115°E,当地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8:20,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3)二分日15:00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向,影子应朝向东北方向,O点观察者的影子大致向东北延伸,也就是B、C间的方向。
7.我国A市某中学(下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