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理背景教学讲义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5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三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1.互补性 • 2.替代性 • 3.可进入性
完整版ppt课件
26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四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旅游流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但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二)旅游流主要流向附近国家和地区,同
完整版ppt课件
20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一 旅游行为 (一)旅游决策行为 • 1.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 • 2.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 • (二)旅游空间行为 •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 2.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完整版ppt课件
21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 (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3)中国旅游区划; • (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其中包
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线路设 计、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利用
完整版ppt课件
11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方法及意义
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 1.唯物辩证法 • 2.实地考察法 • 3.文献资料法 • 4.地理图表法 • 5.分类对比法 • 6.信息技术法
完整版ppt课件
17
长白山是满族发祥地。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说,通 过旅游景点和风俗习惯解释,使旅游者触摸到远古祖先的 足迹,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根心理。 • 3.长白山传说与尝试参与心理
游客们往往由于传说的激发,产生一种积极尝试参与 当地各种民俗事项的心理愿望。 • 4.长白山传说与求知心理

旅游地理学 ppt课件

旅游地理学 ppt课件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概况
(一)、意大利的布鲁诺(1966年) 旅游的基本动力; 旅游的环境和空间; 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 旅游的运行; 旅游区规划。
(二)、英国罗宾逊
——《旅游地理学》
1、人类需求的演变, 2、旅游的动力 3、国际旅游者的流向 4、旅游的计量和范围 5、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 6、旅游规划, 7、旅游与环境
Y=ax+b
结构模型
• 依赖于旅游需求与一系列原因变量之间的 关系确定。
• 如:引力模型
I
P 1
P2
D
仿真模型
• 从历史数据观察的动态可以在未来持续一 段时间,由此可根据过去递推未来。
• 特点:对数据的时间序列和精度要求高
定性模型
• 特尔菲法:利用专家在信息较充分的情况 下的直观推断。
(四)、旅游通道
– 定义:是为旅游者由居住地到目的地的往返以 及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而提供的设施 和服务的整体。
– 主要研究内容:可进入性,以及各种交通方式 之间的匹配研究。
(五)、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概念:郭来喜、陈传康、保继刚、 杨振之等
2、旅游资源的分类:两分法、中国科学院地理 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 源调查、分类与评价》
研究客源地要解决的问题
• 1、什么样的条件和地理背景产生旅游? • 2、旅游者的行为? • 3、旅游模式? • 4、旅游流?
研究目的地要解决的问题
• 1、旅游吸引因素? • 2、旅游容量? • 3、旅游地演化规律? • 4、旅游影响? • 5、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
研究旅游通道要解决的问题
• 可进入性问题? • 交通方式?
旅游地理学

第一二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第一二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旅游地理学概论一、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边缘科学。

它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研究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多种地理问题。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主要从旅游的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和媒介(旅游业)三个方面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概念:地理学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一切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门类,自然地理学以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主,人文地理学则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关概念: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气候、水文水体、生物植被等自然要素所构成;人文地理环境则是在各地自然环境基础上,由人类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各地居民、政区、城乡聚落、产业活动、文化背景、社会风貌等方面构成。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活动的根本基础,也理所当然地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大舞台。

相关概念: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

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旅游业向旅游主体提供服务、辅助旅游主体顺利完成旅游活动的媒介,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企业、旅游商贸企业、景区管理或营销机构等旅游企业,也包括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行业协会、旅游教育培训机构等。

(二)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六大方面:1、旅游资源研究包括旅游资源的界定与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特征和分布规律,尤其是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是研究重点。

2、旅游客源研究包括旅游者的概念,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动机与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等。

《旅游地理学》讲义

《旅游地理学》讲义

《旅游地理学》讲义第一章绪论§1.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旅游系统的结构1.旅游(tourism):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2.旅游地理学(tourism geography):是研究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形成条件、特点、开发利用和旅游点(地区)规划布局的学科,属于应用地理学分科。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性质: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与旅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具有应用科学的特点。

新学科、应用性学科、具有综合性的边缘学科2.研究对象: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即研究旅游地域系统的组成要素、空间分布、运行机制等规律。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作用一、研究内容1.现代旅游业——旅游系统:三个基本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媒体(旅游业)、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2.地理学观点——空间表现形式: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二、研究内容简析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2.旅游者行为规律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4.旅游通道5.旅游资源评价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7.旅游环境容量8.旅游区划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0.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三、研究方法1.综合考察法2.统计调查法3.旅游图表法4.景区分类法5.定性分析法四、旅游地理学在旅游事业发展中的作用1.提供旅游业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依据2.为旅游业发展确定旅游区,促进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3.划分旅游区,加强区内发展和区间联系4.对旅游者地域分布和空间移动的研究,有利于旅游市场发展5.促进旅游交通网络的合理化6.保护旅游环境7.协调旅游开发与地区社会经济关系,促进旅游业发展8.提供旅游地图服务9.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纲领和蓝图10.完善旅游地理学的学科体系§3.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貌、水 文、气候、植物、动物等要 素组成的。
(四)环境质量背景
暂时摆脱严重污染的环境,到少 污染或无污染的地方去恢复健 康、增强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 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
旅游者产生的地 理背景
(二)文化地理背景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在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自然 环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的, 也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一个重要 的客观因素。
按1992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 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大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 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求知、健身和购物六类。每一类又包括 众多基类。
(三)旅游资源的形成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千 差万别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必然存在于—定的地 理环境之中,也可以说,丰富多彩、分市广泛且各具特色的 旅游资源源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种类
1.按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及成因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 2.按旅游资源的市场特性和开发现状进行分类 (1)潜在旅游资源 (2)现实旅游资源 (3)人工旅游资源
3.按旅游资源的级别及管理分类 (1)国家级旅游资源 (2)省级旅游资源 (3)市(县)级旅游资源 4.按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类
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所作出的总体部署以及规 划实施具体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系统性
B
协调性 A
旅游资源开 发规划的特点
C 客观性
技术性 E
D 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
1.现状分析 2.规划范围 3.规划依据和原则 4.旅游资源状况和评价 5.旅游规划开发方向及旅游项目创意 6.景区和功能区划分 7.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8.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9.交通规划 10.绿化规划 11.管理规划 12.效益分析 13.图件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一、自然地理背景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异。

由于地理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的具有完全独立景观特征的东西带状延伸南北依次更替的的自然地理环境单元。

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异,体现在海陆交界地带特有的景观、宜人气候和内陆水面也无法提供的运动的环境的条件。

3.三级差异:由于地区性的地质原因形成的奇特、秀美景观。

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不同基调景观间沿海与内陆间具有相互吸引、因此,他们互为客源地,与接待地。

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对一般环境和人为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具有单向吸引作用,一般环境、人为环境地区则是其客源地。

二、文化地理背景1.文化地理概述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地理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称物质文化要素)和蕴涵在文化景观中的无形的气氛(称精神文化要素)共同构成的,是人类的创造与自然存在的复合体。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续与地域分异的两重性。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文化地理环境的时间差异指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物质文化要素所发生的变化。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为创造的。

其历史是用人类的历史单位———年来计算,自然地理环境是在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它的历史是用地质历史单位———万年来衡量的。

世界文化地理环境的三级差异:一级差异———文化圈: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影响的地区(五大文化圈:欧洲、东亚、阿拉伯、非洲、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文化圈)。

二级差异———文化区:文化区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三级差异———民族小区: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的民族特点、传统、风俗习惯、居住方式和生产特点,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氛围。

旅游地理学-课件

旅游地理学-课件

四、环境质量背景
环境质量背景,是由于现代人类的经济、文化活 动和分布特征,严重地改变着自然环境的原貌,而派 生出来的后天背景。环境质量的状态与人类的活动 密切相关,对人类的旅游活动更有决定其去向的重 要影响。 1.环境质量的衡量标准 2.环境质量的分布规律 3.环境质量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
五、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 三方面: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 1.互补性 2.替代性 3.可进入性
第五节 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一、旅游客流概述 旅游者从始发地至目的地所产生的客流,又称
旅游者潮流或旅游人流。根据旅游客流持续力的 变化,可以分为稳定性旅游客流和非稳定性旅游客 流两类。 二、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 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游行为的实现。激发影响包括着截 然相反的两个含义,即吸引激发与促动出游激发。各种地区 虽然都具有激发旅游的影响,但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因地而异, 可能只存在一种影响,也可能二者兼有。
一、自然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为旅游 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 大组成部分,在地理学中这两部分统称为地理环境。与旅游 者产生关系密切的有:自然地理因素、文化地理因素、经 济地理因素、环境质量因素等四个方面,称为旅游者产生的 四大地理背景。
包括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 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
(1)自然区位 (2)行政区位 (2)行政区位 4.环境质量因素组
三、现代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变化规律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任课教师简介苏明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教育背景2007.09-2010.06,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学院,地理与环境管理系,博士学位2008.09-2010.01,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学研究中心,获得大学教育资格证书2006.09-2007.09,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学院,旅游政策与规划,硕士学位1998.09-2002.07,中国清华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科技英语专业,学士学位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旅游与社区关系,社区参与和社区可持续生计,扶贫旅游遗产旅游、生态旅游、保护地旅游发展旅游影响评估(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旅游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主要教授课程旅游资源管理研究方法(硕士研究生方法课,2学分)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硕士研究生专业课,3学分)旅游地理学(全校公共选修课,2学分)专业英语(本科课程,2学分)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暑期学校全英文授课,2学分)社会职务2011.10-今,英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Anthropology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Tourism Management,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Researc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国际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评审专家获奖2016年,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论文优秀奖,“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生态旅游评估研究—以中国兴凯湖国际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英文)”2015年,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二等奖, “北京市社区家庭可持续消费意识调查及政策倡导”2014年,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论文优秀奖,“国际地方关系和遗产治理研究-以中国长城世界遗产地为例(英文)”2013-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青年管理干部岗位技能竞赛,英语技能组一等奖三、课程简介课程梗概:本课程系统介绍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理念,旅游影响分析等旅游地理学核心内容。

人文地理学第10章旅游地理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第10章旅游地理第一节

国内旅游的历史:
我国更是有着悠久的旅游历史和传统。无论是帝王将相的巡游、狩猎,还 是诗人学者的浪漫旅行,和尚道士的化缘云游,在我国古代都较为多见。这些 均可视为古代旅游的形式。我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反映了我国 古代探索未知世界,超越自身周围环境限制的精神追求。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 司马迁,遍游南北,历程万里,纵观山川形式,考察风光,访问古迹,撰写成 名垂青史的《史记》。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游记文学占有相当地位。南北朝的谢灵运被视作山 水诗的鼻祖。广为后世人所熟知的陶渊明的山水、田园风光诗词对后世名山景 观的美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代,游记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文学家柳宗元是这一时代的杰出 代表。到了宋、元、明、清,山水游记文学更是空前繁荣。创作队伍庞大,名 篇佳作不胜枚举。
第10章
旅游地理
内容摘要 第1节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第2节 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 第3节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第4节 世界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 第5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内容摘要
旅游业是客源地和目的地通过旅游行为主体产生空间相互作用的纽带, 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本章高度概括了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深入 探讨了旅游的区域特征,同时对旅游地的文化特征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并从心理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等角度分析了旅游动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旅 游决策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概括了世界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域分布、世界 主要旅游国家的旅游资源特色,最后对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做了全面、系 统的分析,为倡导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 入 蜀 记 》 陆 游
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近现代大 众旅游没能在我国兴起。
二、大众旅游的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 项目一 解读中国旅游地理 (适用于中职高教版新版教材)

中国旅游地理 项目一  解读中国旅游地理 (适用于中职高教版新版教材)
中国旅游地理
项目一
解读中国旅游地理
活动一 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内容
旅游者的 •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客源流向的时
研究
空分布和发展预测
旅游资源 • 旅游资源的概念、形成、分旅游业的 研究
旅游信息 与地图的
研究
旅游区划 的研究
• 旅游业发展道路与发展战略,游览区的 规划,旅游路线的设计与旅游交通
一、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目的
1.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2.树立较强的空间地域意识 3.树立环保意识 4.激发爱国热情 5.成为具有现代服务与管理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方法
1.对比分析法 2.地图辅助学习法 3.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法 4.实地考察法 5.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课堂小结
• 旅游信息的作用、传播及旅游信息库的 建立,旅游地图的特点、分类、作用
• 各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概况,旅游资源的 基本特征,主要游览地及旅游路线
活动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实用价值
二、中国旅游地理的实用价值
1.促进旅游事业健康发展 2.塑造旅游服务人才 3.旅游者出游的得力参谋
活动三 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
梳理知识 重点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内容、实用
价值和学习方法。

旅游地理学讲义(中英文)学生版第一章

旅游地理学讲义(中英文)学生版第一章
本章重点
一、旅游地理学概述
1、研究对象(旅游地域系统)
2、研究内容
3、学科性质(新兴、具有综合特点的边缘学科、应用学科)
二、学习目的
三、学习方法
四、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一、Summary of Tourism Geography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What is TourismGeography?什么是旅游地理学
Aerosphere (大气圈);Biosphere (生物圈);Anthrosphere (人类活动圈);
Surface substance
Physical geography environment (five factors)自然地理环境
landform(地貌), climate(气候), hydrology(水文), soil(土壤), organisms (生物).
——latitudezonality(纬度地带性)
thermal zones(温度带):tropiclatitudes(热带)、subtropiclatitudes(亚热带)、temperatelatitudes(温带)、frigidlatitudes(寒带)
azonal differentiation rules(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旅游者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
研究内容:①旅游吸引要素;②容纳能力;
③如何合理开发、规划;④旅游对此产生的影响;
Medium ——tourism passageway中介——旅游通道
the integration of facilities and service provided for tourists’ travel from origins to destinations and tourists’ activities in destinations.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3.点状旅游空间行为 特征: (1)选择环境质量高的旅游度假地 (2)选择娱乐性、运动性、直接参与性 强的度假地。 (3)同一旅游行为在同一地区发生的重 复性。
三、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1.市场开发 (1)市场定位是否准确 (2)宣传内容是否周全 2.旅游地开发 (1)资源个体的评价 (2)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 3.宾馆选址
第五节 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一、旅游客流概述 稳定性客流、非稳定性客流 二、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组 2.旅游资源因素组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 4.环境质量因素组
三、现代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变化规律
1.战后欧洲旅游业的恢复阶段 2.20世纪60—80年代欧洲旅游业迅猛发 展和世界各地旅游业广泛普及阶段 3.亚太旅游业迅速发展阶段
(三)旅游动机的激发
旅游动机的激发有三部分构成:内动力、 外动力和中间条件。 (1)内动力:指人的旅游动机; (2)外动力:指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 互作用。 (3)中间条件:指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 条件。
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的条件有三个:
1.互补性 从供需关系的角度出发,两地间的相互 作用需要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它们中的一个 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 需求。(如长沙与海南三亚) 互补性导致游客流的形成。
五、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一)旅游需要分析 1.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为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基本的生理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会的需要 (4)尊重感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旅游动机及其种类
1.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 内部动因。 2.旅游动机的分类 (1)身体健康动机 (2)文化动机 (3)交际动机 (4)地位和声望的动机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教案)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教案)
4.环境质量背景
环境质量是指自然环境原始性质、状态的变化程度,体现在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两个方面。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新课
学生完成导学案【课前预习】版块内容,分小组回答。
二、新授
1.自然地理背景
没有任何两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完全相同的,自然地理因素众多、组合多样,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差异越大、未知程度越高,对人们的心理引力越强。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是激发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
三、课堂探究
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导学案【课堂探究】版块内容,分小组回答。
四、课堂检测
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导学案【课堂探究】、【回扣目标】版块内容,分小组回答。
五、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导学案【课后作业】版块内容。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1.自然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是激发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
2.文化地理背景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产物。文化地理环境必然具有历史的延续与地域的分异两重性。
3.经济地理背景
经济条件是旅游者产生的重要社会因素,经济越发达对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大。
课题序号
12
授课班级
11旅游
授课课时
2课时
授课形式
新授课
授课章节
名称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使用教具
纸质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的分类。
2.了解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的特征。
教学重点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的分类及特征。
教学难点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的分类及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补性产生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替代性
替代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 否产生的制约条件。
(阴影区、光环区、屏蔽作用)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现实意义:
(1)旅游地的开发须具备与周围地区间的 互补性。(石头、庙)
(2) 运用替代性,开辟新的同类旅游地, 以减轻环境压力。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3.可进入性 (1)交通条件要便利; (2)要有接待条件; (3)不存在自然或人为的障碍 (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
第二节 旅游者活动的行为层次
个性 文化、教育背景 职业、工作需要
旅游行为层次差异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休养疗养 出席会议 宗教朝觐 考察调查 商业活动 其他专业活动
第一章 旅游者地理 第一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有:
吸引游客前来 促使人们出游
四大地理背景
























一、自然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质、地貌、气候、 水文、土壤、矿藏和生物七大要素组 成。
选择最近、最快。
(2)最大的信息获取量和满意度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目的地;景观差别最
大;最典型的购物和娱乐区。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 (1)感知环境
指对外界的整体印象。不等同于客观 环境。
影响因素有:信息、旅游地资源及 性质、环境质量、接待条件。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3)南亚文化圈,包括印度及其周边 地区;
(4)中东地区文化圈,包括西亚、北 非。
现代世界可分为五大文化圈, 即 欧洲文化圈(俗称西方文化,包括欧洲本 土、美洲、澳洲大陆及北亚、东北亚);
东亚文化圈(俗称东方文化或儒教文化, 除原有范围外还包括分散在欧美及东南 亚各国的华人社会);
阿拉伯文化圈(俗称伊斯兰或穆斯林文化); 非洲文化圈(俗称黑人文化圈); 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文化圈。
大的差异产生旅游愿望。
根据地带性、非地带性以及地区性的 分异规律,可将地表自然环境的差异分为 三级:
(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 观差异(热量)
(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地带内沿海与内 陆的差异(水分)
(3)三级差异——由于地区性的原因而 形成的奇特或秀美的自然景观。
(岩性、地质作用、封闭孤立的演化 环境、自然之谜发生地、特定地点出 现的自然现象,相对纯自然区域)
2.自然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
绿色、蓝色、白色旅游一直是主流。
3.吸引强度的地区差异
具体表现为:
不同基调景观间、沿海与内陆间具有 相互吸引力。
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对一般环境生 活的人们具有单向吸引作用。
一般环境地区、人为环境地区则是其 客源地。
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环境优美 奇特的地区吸引强度最大。如:中、低 纬度地带吸引强度大于高纬度地带。
(2)旅游偏好 影响因素有:自然和人文的居住环境、
年龄、职业、教育背景
3、旅游决策过程的确认
T、M W
收集信息 评价对比 决策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二、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分成线状、面状和点状三种类型。 1.线状(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跑线(中国七日游) 特点: (1)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 (2)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内的高级旅游点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3)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 (4)旅程终止点尽可能选在“购物天堂”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2.面状空间旅游行为(中尺度旅游空间 行为)
中、低纬度地带内的岛屿及迎风海岸 的沿海地带引力强度大于内陆。
内陆地区奇特优美的自然环境引力强 度大,而且原始程度越高引力强度亦越 大。
二、文化地理背景 1、文化地理背景的组成
文化地理背景
物质基础要素(自然) 物质文化要素 精神文化要素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文化地理环境的时空差异远大于自然 地理环境,因此其内涵的丰富性也盛于 自然地理环境。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2)二级差异——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
文化区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 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 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界限难以界定,有时不得不用国界来划 分。
(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居
住方式和生产特点。
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远大 于自然地理环境。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3.文化地理背景的影响
表现为:
(1)景观差异越大彼此间的吸引强度亦越大。 (异质文化之间〉不同文化区间〉不同民族区
域)。
(2)不论同质还是异质文化区,历史越悠久、 文化景观越丰富的地区,吸引强度亦越大。
(理论与实践)
三、经济地理背景
1.经济发达地区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地 金钱、时间、欲望
2.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主要的旅游接待地 观光、修学、购物、商务等等
四、环境质量背景
1.环境质量的衡量标准 (1)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 (2)环境污染程度 2.环境质量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
森林浴、氧吧
五、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1.互补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世界文化地理环境也存在着三级差异:
(1)一级差异——文化圈 处于同一文化圈内的所有地区为同质
文化区,不同文化圈的为异质文化区。
古代世界在陆地最集中的欧、亚、 非三块大陆上发育了著名的四大文化。
可将古代世界分为四个古文化圈:
(1)东亚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 朝鲜、蒙古、越南;
(2)欧洲文化圈,即在欧洲本土;
娱乐购物
专门层次 提高层次
游览观光
基本层次
旅游者活动行为层次示意图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第三节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 一、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确定旅游目的地、路线及方式的过程 称为旅游决策行为。
1、决策的基本原则—最大效益原则
旅游者地理第一部分旅游者产生地 理背景教学讲义
主要表现在: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