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1 过小孤山大孤山 (PPT课件)

合集下载

4.1《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39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1《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39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 ●岸上赤而壁立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
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整体感知
本文属日记体游记,并且是由两则日记组成。那么,这两则日记 分别记了些什么?
第一部分 (1-2)
记叙了八月一日过烽火矶、澎浪矶、小孤山的所见所闻;
彭蠡口到湓浦口的沿途所见。 大孤山
特点: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江水清浊分明。
彭 蠡 口
四望无际
大 孤 山
四周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长 江 水
清浊不乱
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如浮水面这一特点的
西梁 山
大孤 山
小孤 山
大孤 山
先用西梁山类比,使人通过西梁山能想象到大孤山的形状, 然后与小孤山相对比,从而突出各自的特色。
——秋天的雨在争论不停,小水泡开始了旅行。 ——背起行囊走四方,不为天宽,不为地广,只为见见风吹草低见牛 羊……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背着背包的路上,看过许多人,听过许多故事,见过旅行风景,就这 样,慢慢学会了长大。流转的时光,都成为命途中美丽的点缀,看天, 看雪,安安静静,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
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 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 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 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 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 的热爱之情,也流露出作者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愿望。
小结
八月一日
八月二日
烽火矶 小孤山 澎浪矶 突兀 峭拔秀丽 无风浪涌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4.1《过小孤山大孤山》 含答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4.1《过小孤山大孤山》 含答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一、教学目标: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3、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二、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四、教学时授: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导入:倘若这个世界有原先,倘若能够推开岁月尘封的门,就让我们穿越清、明、元,一路走到南宋。

或许我们会和着凄婉的宋词,悄悄地走进月华如水的沈园,吟哦着《钗头凤》,去感受一段在江南的烟雨里忧伤了千年的爱恋。

或许我们会听着悲慨的《书愤》《示儿》毅然踏上铁马冰河的战场,去找寻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深深伤痛.或许我们还会顺着如练的澄江,去探访山苍苍,水茫茫,静立水中央的小孤山、大孤山…二、作者简介: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

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

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

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

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课件(共8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课件(共83张PPT)
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坎坷之始: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
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遗恨而终: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
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 离开人世。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 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 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 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 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 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 则日记。
识记名诗句
《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算子· 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合肥 安庆
京口 镇江
武昌
彭泽 江州(庐山)
鄱阳湖
解题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汛期 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长江 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其 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关”,至今 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解释下列多义词
A、然
(1)杰然特起 ……的样子
(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3)实不然也 这样
但是
(4)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
B、 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 用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4.1 过小孤山大孤山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4.1 过小孤山大孤山
主旨:文章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思想。
-17-
过小孤山大孤山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首页
预习引导
核心归纳
2.本文在行文方面着重写小孤山,而对大孤山则一笔带过,作者为 什么要这样处理?
提示:陆游的这篇游记散文主要写了两天的游赏经历。在处理材 料上作者主要写小孤山,紧紧抓住小孤山的雄奇秀丽的特点,从不 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展示小孤山的风姿。同时,作者从 史料方面极力考订小孤山上的庙宇,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使 本文有了很强的文献价值。而大孤山,因其没有小孤山“秀丽”,所以 作者也就一笔带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1-
过小孤山大孤山
首页
预习引导
核心归纳
中国艺术注重体验,以直觉体味取胜。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形象”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术形象方面有很高
的审美价值。
优秀的散文作品常常避免枯燥的说理,而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吸引读
者。不同的散文类别,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山水游记类散文的
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
庖丁解牛
《庄 子》
1.理解文章阐释的道理,概括人物的思想性 格特点。
3 项羽之死 司马迁 2.鉴赏文章形象生动说理的艺术技巧和多角 度、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4 阿房宫赋 杜牧 3.比较三篇文章形象的不同特点,分析文章 形象塑造的不同意图。
方山子传 苏轼 1.培养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
-20-
过小孤山大孤山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首页
预习引导
核心归纳
陆游观赏景物的方法,颇像我国绘画理论中的“散点透视”。所谓 “散点透视”,指画家在描绘自然景物时通过视角或前或后、或左或 右、或上或下地不断移动,把同一空间不能尽收眼底的景物集中到 同一画面。散点透视不同于西方画论中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只 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所反映的景物只有一面,而散点透视却打破 了焦点透视的局限,能反映景物的多面或全貌。这在我国传统山水 画里表现得最为突出。陆游虽然不是画家,但他欣赏景物的方法却 很符合这种“散点透视”,从而在文章中描绘出大、小孤山一带的高 远、深远、平远之景,表现了长江山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富有 变化的节律,收到了和我国古代山水画同样的艺术效果。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1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1

唐琬双手为陆游捧上一杯黄縢酒,已是泣不成声。往日的恩爱 甜蜜一幕幕涌上心头,如同钢针一样毫不留情地向两人心头扎去。 满园的桃花似乎也不忍倾听这悲戚的声音,随风漫天飞舞,凄然凋落, 片片飘零。虚幻的日子已别,陆游已想不起,当年写休书的笔如何提 起,说再见的手又如何挥起。他就这样看着心爱的女人一步步离开 了他的视线,任泪水模糊了双眼。此时,他终于明白,岁月把虚幻变成 了现实,却永远改变不了真实的爱。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烽燧. 潦.缩 巉.然 西麓.
读音 suì lǎo chán lù
加点字
营葺. 栖鹘. 葭.苇 赪.
读音 qì hú jiā
chēnɡ
2.解多义
杰然特.起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俊鹘抟水禽”,这本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算不上怪异景色,而 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现,作 者所感叹的不仅仅是“俊鹘抟水禽”吧?联系陆游的抱负理想及前半 生的经历,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 鹘,希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
多维探究
1.作者是怎样融情入景,显露自己心境的? 参考答案(1)写峭石:“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 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为何偏偏只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 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 作者的孤傲情怀。 (2)泊沙夹,游庙宇,“徙倚久之而归”:“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 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

语文:4.1《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欣赏》)

语文:4.1《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欣赏》)
小孤山山周里许,高达一百余米。山上竹木郁郁葱葱, 小孤山山周里许,高达一百余米。山上竹木郁郁葱葱,山下江 水滔滔滚滚。海潮至此,不复而上,故有“海门第一关” 水滔滔滚滚。海潮至此,不复而上,故有“海门第一关”之称
ks5u精品课件

位于宿松县复兴镇境内, 位于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 山高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 望。山高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素有 海门天柱” 海门第一关”之称。 “海门天柱”、“海门第一关”之称。相传大禹治水在 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勒“中流砥柱”于石上。 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勒“中流砥柱”于石上。 由于 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 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 而与之相对的长江南岸的彭浪矶,不知何时起, 而与之相对的长江南岸的彭浪矶,不知何时起,也改名 为彭郎矶。由此,宋代大文豪苏轼便在其诗中写道: 为彭郎矶。由此,宋代大文豪苏轼便在其诗中写道: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小孤山山 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 东看一支笔, 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东看一支笔,西望太 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 千百年来,以其秀、 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千百年来,以其秀、 独而著称。主要胜景有: 龙耳洞” 奇、险、独而著称。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 弥陀阁” 天妃殿” 半边塔” 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 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梳妆亭” 御诗碑”
ks5u精品课件

• 第三段译文 第三段译文: •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 第二天早晨,(船 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 ,( ,(于是 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 ,(船又 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 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 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 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 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 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 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 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 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 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 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 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 。(这一段 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 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 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 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 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 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 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 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 点岸如赪” 说的就是这个。( 。(船 停泊在湓浦口, 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 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 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 有一天因为风阻( 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 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 上,航行了七百里。 航行了七百里。 ks5u精品课件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第四单元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第四单元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自己朗读课文,分小组翻译,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句。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感知、想象景物特点。

合作探究共享,追随作者泛舟的行程去欣赏沿途秀丽的景致,并勾勒出景物特点呈现景物风貌。

鉴赏评价,学习游记丰富细腻的写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

树立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赏析游记丰富细腻、生动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验自学情况:(一)作者的经历及写作背景。

(二)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三)以四人为一小组,参照注释,翻译课文。

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课文,一人翻译,力争准确流畅。

(四)检查对文章中重要字词句的积累: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A、然(1)杰然特起(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3)实不然也(4)碧峰巉然孤起B、以(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复以小艇游庙中(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之(1)信造化之尤物(2)自数十里外望之(3)徙倚久之而归(4)何功之有哉?(5)之二虫又何知D、而(1)突兀而已(2)徙倚久之而归(3)岸土赤而壁立(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而母立于兹2、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晚泊沙夹(2)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3)掠江东南去(4)如宝装屏风( 5 )岸土赤而壁立(6)上干云霄3、检查几个句子翻译。

4、自己通译全文。

二、再读课文,带着问题整体感知: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三.总结本节课内容。

四.作业。

1、翻译全文,做到字字准确,句句贯通。

2.配套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课件

小孤山

浪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 矶 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
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 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沙夹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 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 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 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 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 鹘甚多。
▪ 思考二:每到一处,你看到了景物什么特点发挥想 像把它勾画出来吧?
▪ 鉴赏三:陆游是如何把景物 写得美好让人心醉, 他用了哪些写景方法?
合肥 安庆
京口 镇江
武昌
彭泽 江州(庐山)
烽火矶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 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 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 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 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启示: 1引用诗文典故:
在记述山川、名胜古迹的过程中,将有关的传闻轶 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还随笔也出郡县沿革、地 形防戍等情况,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同时也为景物添 彩生色,使一景一物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 话的氛围和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辉映, 更为引人入胜。
烽火矶
小孤山: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 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 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 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 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 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 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 相发挥,自当高出之上矣。
过小孤山大孤山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 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 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一生创作 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最鲜明的特色是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有词一 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绩最为显著。前 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 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 的作品,但也有不少大方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 激情。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 良好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他 的散文成绩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 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在 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文集》、《剑 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 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
诗人。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
又多产的作家。他的诗歌既
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
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他
能诗、能词、能散文,尤以
诗的成绩最高。现存诗计
9300多首。著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南唐书》等,
有《陆放翁全集》传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 术形象方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写,多姿多彩,美不 胜收。散文的实用性较强,有鲜明的意旨,叙述、 说明乃至议论性成分比较多,理性较强。优秀的 散文常常避免枯燥的说理,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吸 引读者。如传记文通过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思想性 情,记事文通过对事件的生动描写揭示事理,寓 言借故事喻意,山水游记通过描画景观抒写游兴 和感受。甚至在阐述哲理和发表议论的文章中也 有很多形象化的成分,包括语言的形象性、举例 的形象性、情感的形象性,等等。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学课件4.1过小孤山大孤山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学课件4.1过小孤山大孤山

123456
4.古今异义。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①古义:水光山色。 今义: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②古义:互相辉映。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5.词类活用。
(1)如宝.装屏风(名词作状语,用宝石) (2)上.干云霄(名词作状语,向上) (3)皆名.天下(名词用作动词,闻名) (4)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方) (5)岸土赤而壁.立(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 装屏风。
剖析:作者在对山川景物的描画中蕴含着丰富的乐趣和韵味。 写江中的石头怪奇万状,唯独这块石头杰然特起,这就引起我们的 思考: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为什么偏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 呢?一种孤傲之情,油然而生。并且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这块巨石比作屏风,那么罗络其上的丹藤翠蔓,就像屏风上的宝 石,色彩运用鲜明,富有美感。
(3) 萦 萦绕 萤 萤火
辑 编辑 (2) 楫 舟楫
揖 作揖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3.一词多义。
杰然特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然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连词,然而)
实不然也(代词,这样) 信造化之尤物也(助词,的) (2)之 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它) 徙倚久之而归(语音助词,无义) (3)而 徙倚久之而归(连词,表顺接) 岸土赤而壁立(连词,表并列)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2.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剖析:这句话融情入景,足见作者心迹。“俊鹘抟水禽”这本是很 自然的生命现象,算不上是怪异风景,而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 文中,并赞颂为“甚可壮也”。我们联系陆游的理想抱负及其前半生 的经历,便会想,作者所伤怀的恐怕不仅仅是俊鹘抟水禽吧?作者这 种心情是不难理解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3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3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 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 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 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 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 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 (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洞穴, 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 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 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 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 覆盖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 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 又因为深秋,水位下降,所以能看 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 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 妙”。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 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 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 独山,如金山、焦山、落 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 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 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 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 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 化之尤物也。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 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 县,山上有防守的士兵。所有江中 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 类,都是扬名天下的,但从峭拔秀 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 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 高高耸立着,上冲云霄,已经不是 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 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 姿态变化万千,诚然是自然界风景 最优美的地方。
彭泽都昌: 烟雨空濛,鸥鹭灭没。 烘托
大孤山: 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比较 想象
A,定景换点,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绘 B,运用移步换景法层次分明地描写
C,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议论抒情 D,引用传说,前人诗句
为景物添彩生色,丰富作品内容, 增强文化底蕴
诗文有别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上下句 之间多有跳跃和省略。
• 鹘 hú • 抟 tuán • 蠡 lǐ • 葭 jiā • 赪 chēng • 湓 pén • 汲 jí

高中语文-4.1-过小孤山大孤山-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4.1-过小孤山大孤山-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学法导引】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但是二者的形象性又有 差别。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状难写 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而,诗歌的形象 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中国古代散 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篇 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 挥洒,因而散文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不同的散文 类别中,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形 象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人物传记类散 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说明类散文的形 象主要表现为真挚感人的情感和鞭辟入里的分析。
• 1.引用典故,化用诗文
• 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将有关的传闻轶事 、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 情况,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 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和历史的 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衬,更为引人入胜。
• 2.妙用对比,特征鲜明 • 主要是小孤山与大孤山的对比。通过对比,使所写景物的 特征更为鲜明,如“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 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 如浮水面”。 • 3.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 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 论,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
• (2)写景物重点突出。写小孤山着墨最多,作者借登临览胜 的机会,较详细地描写景物,而且还写庙宇传说,前人诗咏 ,近人事迹,内容丰富。 • (3)运用对比法、比较法,如写小孤山,则以金山、焦山、 落星山比较,写大孤山则以小孤山比较,写水,则动静、缓 急、清浊,对比鲜明,写出江与山的特色。 • (4)语言洗练,用字恰切,风格清丽,给读者很好的艺术享 受。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启迪感悟
1.试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的? 提示:例如文中写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写峭石“杰然特 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写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 霄”,写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写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山, 望之如浮水面”,只寥寥几笔就描绘出鲜明独特的形象。
4.陆游是在先遭到罢免官职,后又被重新起用的人生际遇中写这 篇文章的。联系时代背景,解读作者所描绘的山川景物中蕴涵的韵 味和深意。 提示:陆游此次出任夔州通判,从一个罢官家居的人重新被起用, 因此,在一路跋涉之中,奇绝的山川景物,必会让他在登临中深寓 感慨,有所寄托。文中融情于景,足见作者心迹的地方有两处:一 是写孤石,二是写“俊鹘抟水禽”而去,联系陆游的抱负及其前半 生的经历,这种心情是不难理解的。
2.本文为何屡次写江流和船行? 提示:由于景点太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可能会失之分散。作 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 水相互辉映,写江流与船行,可以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 见统一;二是作者注意到了各景点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在分散的 景点中贯以江流、船行这个线索,从而将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完整 的长江山水图。
3.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将有关的传闻轶事、 前人诗句作了简单介绍,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这样写丰富了作品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 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 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更为引人 入胜。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过小孤山大孤山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 诗人。绍兴年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 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 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 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9000余首,清新圆润,格调恢弘。有 《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背景助读 基础梳理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4.分古今 与江山相发挥 ..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 实以四日半溯流行 七 .. 百里云 古义:辉映。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 出来。 古义:不能前行。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古义:流,江流;行 ,前行。 今义:广泛传布;盛行。
首页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 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学法提示 1.鉴赏形象,理解内涵。围绕单元目标,理解“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的方法,鉴赏《过小孤山大孤山》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在描绘山水形象上的异同。 2.迁移运用,比较异同。运用“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方法,赏析哲 理散文《庖丁解牛》、史论散文《阿房宫赋》,感受说理的形象生 动,比较二者表现手法的异同。 3.赏析鉴别,归纳方法。运用以“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方法,比较 赏析人物传记类散文《项羽之死》和《方山子传》《大铁椎传》 中艺术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总结本单元古代散文形 象的鉴赏方法。
首页 背景助读 基础梳理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3.辨活用 (1)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 天下 . 名:名词用作动词 ,闻名。 (2)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 去 .. 东南:名词作状语 ,向东南。 (3)岸土赤而壁 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 壁: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 (4)亦占一山之胜 . 胜:形容词用作名词 ,优美的景观。 (5)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 也 . 奇:形容词用作名词 ,奇观。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目标二】 赏析作品的形象,鉴赏其艺术手法 1.作者笔下的小孤山、大孤山各具有怎样的特点?文中是如何表 现这些特点的? 参考答案小孤山巉然孤起,峭拔秀丽;大孤山望之如浮水面,江水 清浊分明。 作者在写小孤山时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些 天下名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又用它山 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这一特点;用山上有楼观亭 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对比,衬托了小孤山庙宇的荒 凉、残破,更是为了说明小孤山若是以“楼观亭榭”稍加装饰,则会 “高出金山之上矣”。 写大孤山则先用西梁山类比,使人通过西梁山能想象到大孤山的 形状,然后与小孤山相对比,从而突出各自的特色。
5.明句式 (1)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2)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介词结构后置句 (3)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省略句
判断句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目标一】 概括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旨是什么? 参考答案(1)记过烽火矶所见,突出山之“怪奇”。(2)写过澎浪矶、 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峭拔秀丽”,且移步换景,由远及近。(3)记八 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 (4)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 主旨: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感情。
赏析示例
-6-

过小孤山大孤山
-7-
首页 背景助读 基础梳理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陆游一生极力主张抗金,恢复中原,因此几度遭到罢官。至1169年, 起用为夔州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出发赴任。一路沿 长江逆流而上,览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写成日记体游记《入蜀 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陆游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 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首页 背景助读 基础梳理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2.解多义 杰然特 起 . 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 相如度秦王特 . 诏书特 下,拜臣郎中 . 传者因 谓小孤庙有彭郎像 . 我欲因 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 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蒙故业,因 遗策 . 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动词,挺出 副词,只,不过 副词,特地 副词,于是 介词,依据 介词,趁着,趁机 动词,沿袭 介词,经由,通过
散文之部
-1-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2-
首页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 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课 序 赏析 示例
题 目
作 者
学 习 目 标
自主 赏析
①把握形象的特点,探究作者塑造形 过小孤山 象的方法和意图。 陆游 大孤山 ②了解诗歌与散文在创造形象上的 区别,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庄 ①理解文章阐释的道理,概括人物的 庖丁解牛 子》 思想性格特点。 项羽之死 司马迁 ②鉴赏文章形象生动说理的艺术技 巧和多角度、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的 手法。 阿房宫赋 杜牧 ③比较三篇文章形象的不同特点,分 析文章形象塑造的不同意图。
首页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 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课 序
题 目
作 者
学 习 目 标 ①理清课文顺序,概括事件的起因、 经 过和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思 想性格。 ②鉴赏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体会古 代散文写人叙事的高超技巧。
方山子传 苏轼 推荐 作品 大铁椎传 魏禧
首页 背景助读 基础梳理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D读写延伸
UXIE YANSHEN
1.注字音 加点字 烽燧 . 潦 缩 . 巉 然 . 西麓 . 读音 suì lǎo chán lù 加点字 营葺 . 栖鹘 . 葭 苇 . 赪 . 读音 qì hú jiā chēn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