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寒凝血瘀型偏头痛30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疑难病经验+临床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医话6则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疑难病经验+临床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医话6则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疑难病经验+临床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医话6则一、麻黄附子细辛汤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由麻黄、细辛、炮附子三味药组成,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里助阳,细辛温化寒饮,既助麻黄解表,又配合附子逐里之寒饮。

本方具有助阳解表、温里寒饮之功效,组方严谨,众多医家对此独具慧眼,颇多发挥。

已故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曾用本方治疗一女性哮喘患者:白天无咳喘,但有鼻塞流涕,头痛、口干不思饮,背恶寒,但欲寐,晚上喘息胸闷,喉中痰鸣,吐少量白痰,便干,脉沉细,苔白根腻,变态反应检查对尘土、螨虫、花生、大豆等八种物质过敏,他医以三阳合病用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加减服汤剂38剂不效。

经胡老辨证为少阴表证夹饮,与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麻黄6g,细辛6g,炮附子6g),诸症大减,又继续服药2月余,诸症消失,经追访3年未见复发。

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少阴病当属表证的观点,是他通过长期学习《伤寒论》及临床体验而得出的结论。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日人山田宗俊认为该条是辨别太阳表证与少阴表证的重要条文,他说:“所谓阴阳二字,指其人因有寒热虚实之殊,而言太阳、少阳、阳明皆属实热;少阴、太阴、厥阴皆属虚寒……其发于阳之始谓之太阳;发于阴之始谓之少阴。

”所以,当机体出现发热恶寒者为在表的阳证,亦即太阳病,当机体出现不发热而恶寒者为在表的阴证,与太阳病相对应的理应是少阴病。

清末伤寒名家陆渊雷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当用于正气虚弱,且有外感表证。

”藤平建患感冒咳嗽久治不愈,用小青龙汤不效,后经仔细辨证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用后不久即愈。

已故北京名医岳美中先生在菏泽行医期间,曾治一中年男子,秋天遇风寒,全身发冷,恶寒较明显,诊其脉沉细,他医处方治之疗效不佳,经岳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半剂而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老师曾治一青年咳嗽2月,服中药数剂不效,诊时症见恶寒无汗,鼻塞头痛,咽干不思饮,切其脉弦,苔白润,冯老师诊为少阴夹饮之咳,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仅服1剂而解。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感冒(少阴伤寒证)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感冒(少阴伤寒证)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感冒(少阴伤寒证)
刘某某,男,46岁,职员。

主诉:平素容易感冒,比较怕冷,经常掉头发。

刻诊:鼻流清涕,精神萎靡,四肢不温,怕冷,腰部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弱。

中医辨证:少阴阳虚证。

治疗原则:温壮阳气,解表散寒。

治疗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6g,细辛9g,附子5g,桂枝9g,白芍9g,黄芪15g,防风15g,白术15g,炙甘草10g。

3剂,每日1剂,每剂分3次服。

患者服3剂感冒痊愈,之后又恳请老师调方以调治身体。

按语:《伤寒论》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太阳伤寒证与阳气不足轻证相兼)
《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太阳伤寒证与阳虚证相兼)此两条强调患者素有阳虚而又感风寒,在表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在里为少阴阳虚证,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温壮阳气,解表散寒,益气固表。

另外,应注意麻黄与细辛配伍,根据患者症状不同可发挥不同治疗作用。

治表证,麻黄配细辛可发汗散寒;治里证阳虚,麻黄配细辛可温通阳气;治关节疼痛,麻黄配细辛可温经止痛。

治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加桂枝、芍药调和营卫,加玉屏风散固表御邪。

最近更新时间:2021-12-06。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分享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分享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分享
首先分享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三则有效医案,
案一,2018年12月以来,北京的冬天一直未下雪,天气寒冷,患者女50多岁,咳嗽,咽干无疼痛,血象无异常,舌淡右脉沉细,麻附细加苓术、苏子、前胡等,后咳嗽消失。

案二,老年患者因为腰痛给予针灸治疗时,自述尿频多年,尤其是晚上起夜7-8次,痛苦不堪,诊脉右三部脉沉细,麻附细汤加菟丝子、韭菜子固肾调理半月,后起夜3次左右。

案三,2019年2月份我回到山西老家,本家一婶婶,自述最近白带突然增多半月余,伴腰酸,面白,舌胖大水滑,右尺脉沉细,选方麻附细加甘草干姜苓术汤加减,6付有效后,后续服12付,症状十去八九。

我对麻附细汤的使用,主要源于跟诊徐书老师的医案学习及老师的讲座。

老师对麻附细汤的认识更加深邃、使用更加广泛,这里就不一一而论。

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案例

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案例

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案例1、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暴聋医案案例(1)王某,女,36岁。

1周前洗衣过程中突然停电,洗衣机不能用而改用手洗。

时值隆冬,在冷水中浸泡将近3小时。

下午开始恶寒,发热,出现耳鸣。

耳鸣停止后,听力减退。

次晨两耳一点声音都听不见。

治疗1周,没有效果,求治于卢氏:身体比较瘦弱,精神较差,目光黯淡,面色青灰,听力基本没有,唯一症状是微微感到恶寒,身痛,但是都不明显。

嘴唇略略发紫,舌质略绛,苔白,薄腻苔,脉沉紧。

根据临床表现,认为属于寒邪直中太少二阴,法宜温肾,宣肺,暖脾,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制附片90 g,麻黄、辽细辛各15 g,生姜75 g。

1剂后汗出,出汗过程中突然觉得耳朵一声硬响,不到3秒钟,一下完全听得到声音。

2剂后,恶寒,身痛完全消失。

精神还觉不足,乏力,认为肺气已宣,肾气已通,脾阳上越,用附子理中汤3剂,得以恢复。

(卢崇汉治案) 点评:本例暴聋与卢氏前面所治暴哑案,病机相似,用药类同,疗效亦佳。

(2)朱某,女,27岁,会计。

患者在20多天前行剖腹产,此后一直多汗潮热,2天前因天气酷热难当,不听家人劝阻,洗冷水浴1次,当晚即身痛项强,晨起双耳听力模糊,耳心阵发掣痛,自服重感灵、感冒通不效。

现症见:面白,夹鼻青灰,脘闷厌油,恶寒汗不出,两手指掌发紧发胀,舌淡,苔白厚,六脉沉细而紧。

证属寒湿袭虚,外郁肌腠,内闭少阴,治宜温阳解表,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药用:麻黄10 g,制附片30 g(先煎1小时),细辛5 g,羌活、苍术各15 g,生姜20 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上方服2剂,汗出,身、耳痛愈,听力恢复。

(《火神派学习与临证实践》:陈潮祖治案)原按:本例患者,大寒袭虚,肺气闭郁不宣,肾命气化不行,气闭津壅,窍隧不利,而成暴聋之证。

治用温化肾气,开宣肺气。

肾气化则气津升降有序,流行无碍,肺气宣则寒凝解散,窍隧顿开,耳聋自愈。

2、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中耳炎医案案例(1)张某,男,59岁。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案例经验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案例经验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案例经验【医案举例】1.太少两感证(感冒)医案蒋尚宾妻,年62岁,住宁海东路蒋家。

严冬之时,肾阳衰弱,不能御寒,致寒深入骨髓。

证候:头痛腰疼,身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减,舌苔黑润。

诊断:六脉沉细而紧,此古人名肾伤寒。

伤寒论所谓“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疗法:宜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下散寒。

处方:生麻黄一钱,淡附片一钱,北细辛七分。

效果:一剂汗出至足,诸症即愈。

昔医圣仲景,作此方以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予屡治如前之脉症,非用此方不能瘳,故赘述之。

(《重订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王经邦治案》81页)原按:少阴伤寒,始得病即脉沉发热,略一蹉跎,势必至吐利厥逆,故乘其外有发热,一用麻黄治其外,一用附子治其内,然必佐细辛,从阴精中提出寒邪,使寒在骨髓者直从外解,有是病竟用是药,非精研《伤寒论》者不办。

2.失音医案李某,女,48岁,1996年12月21日初诊患者声音嘶哑失音2天,伴咽喉微痛,吞咽不利,恶寒,无汗,口不渴,咽部色微红,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为风寒入于少阴。

治当温经解表。

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

处方:麻黄10g,细辛4.5g,附子12g,桔梗12g,北杏仁10g,甘草62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服2剂而愈。

(许文东《国医论坛》1998;6:15)原按:《杂病广要·瘖》说:“暴哑声不出,咽喉异常,卒然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多弦紧或数疾无伦,此大寒犯肾也,麻黄细辛附子汤温之。

”足少阴之经循喉咙,挟舌本,不仅肺为声音之门,而肾实为呼吸之根。

如寒邪犯肾,多成此疾。

故用附子温肾,麻黄、细辛发表散寒,而细辛入少阴经又为引经药,桔梗、北杏仁宜肺利咽喉。

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奏捷效。

3.心悸(心动过缓)医案盛某某,男,65岁。

1994年12月8日就诊。

有“冠心病”史。

每遇入冬,天气严寒之时,出现心动过缓,不满40次,心悸不安,胸中憋闷,后背恶寒。

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冶疗痹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冶疗痹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冶疗痹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痹症患者采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纳入128例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乳膏外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痹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可以从源头上根除病根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痹症;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布洛芬乳膏痹症主要是指人体营卫失调,受到风寒湿气侵袭,统称为痹;《素问.痹论》认为痹主要是指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发的疾病,如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就会对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

为了对痹症患者采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12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128例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痹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2组。

观察组患者中有27例女性,37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15—79岁,平均(45.2±2.2)岁;对照组患者中有31例女性,33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17—78岁,平均(44.9±2.1)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布洛芬乳膏外用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以及面积来对其进行涂抹,并轻轻揉搓,每日用药3—4次。

观察组:该组患者给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该方主要包含了大枣12枚,生姜、黄芪、威灵仙、制附子各20g,白术、当归各15g,苍术10g、灸甘草各10g,蜈蚣3条、桂枝12g、细辛3g、灸麻黄7g。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举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举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举隅
更新日期: 08-10 赵云芝 闫 琳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出仲景《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功擅助阳解表,为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太阳少阴同病之方。笔者近年来用本方加减治疗阳虚感寒所致的病证,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背部恶寒证
3 冠心病
张某,女,65岁。1997年5月14日初诊。患者素有冠心病病史,近来因外感致胸闷心慌加重,伴恶寒肢冷,精神萎糜,倦怠嗜卧,动则气短,少气懒言,自服感冒药效果不显。查体见患者形体肥胖,面色晦滞,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而润,脉沉细而结。心电图检查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据脉证中医辨为心肾阳气不足,复感寒邪,治以温里散寒,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6g,炮附子9g,细辛3g,黄芪30g,炙甘草10g。3剂,水煎服,1剂/d。药后患者周身微汗出,恶寒顿减,精神振作,无胸闷心慌等症。守上方2剂,诸症消失,改用桂枝汤加减调理1周,病情渐趋稳定。
2 慢性肾炎
宋某,女,65岁,1997年4月8日初诊。患者有肾炎病史,虽经中西药物治疗,病情时有反复。1周前因外感风寒致病情加重,眼睑及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周身拘急,腰部冷痛,腰以下如坐水中,疲乏无力,夜尿多,每夜3~5次,小腹冷痛,大便时稀软,日2~3次,不成形,形体肥胖,面色晦滞,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舌苔白滑,脉沉细。查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5个/高,红细胞1~3个/高,大便常规正常,尿素氮、肌酐均在正常范围。据脉证中医辨为脾肾阳虚,气化失职。治以温肾健脾,化气行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肉桂6g,炮附子、山萸肉各9g,熟地、山药、菟丝子、薏苡仁、女贞子各20g,茯苓、桑寄生、怀牛膝、旱莲草、芡实、金樱子各15g,苍术、白术各12g。5剂,水煎服。经上述治疗后,腰部冷痛及疲乏较前减轻,大便正常,精神好转,唯浮肿消退不明显。患者平时畏寒怕冷,背部有透风感,上方加麻黄9g,细辛3g,取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意。5剂,水煎服,1剂/d。服上药后微汗出,患者顿觉周身舒适,浮肿明显消退,走路轻便,畏寒怕冷等症减。效不更方,继服15剂,患者浮肿消退,精神爽,腰部冷痛愈。查尿常规示:蛋白(±),白细胞2~3个/高。红细胞1~2个/高。为巩固疗效,给予金匮肾气丸,每次9g,日2次。随访至今未复发。

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应用广泛

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应用广泛

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应用广泛麻黄细辛附子汤应用近况陈明,马召田,张水馨北京中医药大学总结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近况。

总结其在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的应用,揭示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主治范围及运用规律,进一步指导该方的临床应用。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301 条:“少阴病 , 始得之 , 反发热脉沉者 , 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主治太阳少阴两感证。

方中麻黄解在外之风寒,附子助少阴之阳气,细辛在表助麻黄散寒,在里助附子温阳,药仅三味却可统领一身之阳气。

故本方在临床应用甚是广泛。

1 内科1.1 心系疾病—心动过缓麻黄细辛附子汤中附子温少阴心肾阳气,细辛散少阴之陈寒,麻黄入心以舒通心阳,伍附子鼓动肾阳,故可治疗心阳不足,阳气鼓动无力之心动过缓。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罗陆一[1] 以本方加鹿角胶、仙茅、淫羊藿、人参治疗1 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效果满意。

佟秀芳等 [2] 以本方加人参、麦冬、五味子、细辛、栝楼、薤白、桂枝、桃仁、红花、鸡血藤、炙甘草,治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属阴寒固结、血脉迟滞者 1 例。

肖银刚 [3]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56 例病窦患者,即以本方随症加减,如神疲懒言、胸闷、气短者加丹参、茯苓、黄芪、党参;失眠健忘者加炒酸枣仁、柏子仁、益智仁、远志;腰膝酸软、下肢挛缩者加杜仲、续断、桑寄生、牛膝、木瓜。

同时口服氨茶碱片、黄连素,予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

结果:显效12 例占21.43%,有效26 例占46.43%,无效 18 例占 32.14%,总有效率为 67.86%。

张卫斌等 [4] 以本方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当归、三七、远志、夜交藤治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1 例。

郝秀梅[5] 以本方加桂枝、炒白芍、丹参、当归、茯神、炒白术、黄芪、生地、炒酸枣仁、苦参、砂仁治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1 例。

吕玉秀 [6] 以本方合桂枝甘草汤临床治愈心动过缓 1例。

(2)房室传导阻滞。

翟阳蕾[7] 以本方合温胆汤加味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 例疗效满意。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头面疾病体会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头面疾病体会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头面疾病体会标签:麻黄附子细辛汤;头面部疾病;阳虚感寒麻黄附子细辛汤源于《伤寒论》第301条,原文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指出本方重在温经解表,用于少阴心肾阳衰兼太阳表寒证。

笔者在使用本方时,抓住“阳虚感寒”这一病机,用于许多头面部疾病收到满意疗效,特举例如下。

1三叉神经痛王某,女,40岁,2007年5月初诊。

该患十天前因淋雨受寒感右侧头面部呈阵发性抽掣样疼痛,连及右上牙疼痛,牙龈不肿,日发数次,每次持续十余秒,痛止如常人,刷牙洗脸及进食可诱发,痛时刀割样灼痛,项强不能转侧。

被某院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等药疗效不显。

转投中医,屡予疏风清热之剂,仍疗效不显。

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就诊。

查:舌质淡嫩,苔白腻水滑,脉沉迟微细。

询问知其平时畏寒怕冷,四肢欠温,嗜睡多眠,小便多清,此证属少阴阳虚,寒凝经脉,寒性凝滞,闭阻太阳经脉,治当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5g,制附子10g(先煎30min),细辛10g,全蝎10g,蜈蚣1条,川芎10g,白芍15g,炙甘草10g。

服药3剂后头面部痛明显减缓,继服3剂,诸症告愈。

按:患者平素为心肾阳虚之体,而医者考虑其痛如灼,多从风热入手,屡用疏风清热,损伤阳气。

又复淋雨受寒,使阳气不升,清窍失养、痛极入脑。

明代医家赵献曰:“有头痛连脑者,此系少阴伤寒,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方中细辛“气清而不浊,故善降浊气而升清气,所以治头痛如神”(清·陈士铎《本草新编》)。

内用附子,外加麻黄以温阳散寒,另有全蝎、蜈蚣剔络搜邪、当归活血止痛、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川芎行血中之气、通行十二经,故疗效卓著。

2过敏性鼻炎韩某,女,50岁,2009年10月6日初诊。

患过敏性鼻炎10余年,每逢寒冷季節加重,经多方治疗疗效不显,刻诊:鼻塞、鼻痒、鼻流清涕,不闻香臭。

近段时间发作尤甚,感冒不断,喷嚏连连,面色白,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腰酸腿软,小便淋漓不尽。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经期头痛案——一笑堂主人尹周安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经期头痛案——一笑堂主人尹周安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经期头痛案——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尹某某(堂妹)女 22岁 2015年1月7日电话求诊主诉:头痛身痛畏冷4天。

病史简介:经期受寒,头痛剧烈,后项及身痛,形寒畏冷,舌淡胖大。

考虑太少两感,与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炙麻黄6 制附子10(先煎)细辛5 川芎15 白芷10生姜5片大枣5粒 3剂处方毕,堂妹持处方至周边药店抓药,药店店员皆不给发药,问之理由,告知:此方皆“毒药”,不能吃。

闻之,惊呼:仲景之方竟然视为毒药,真是可悲至极!无奈要堂妹此方乘车十多公里前往百草堂方取到中药!试问:是中药真的有毒?还是嫌药便宜,剂数太少?今早(1月9日),电话告知:头痛已除,病愈。

告知黄芪桂枝汤连服数剂善后,经期避风寒。

黄芪40 桂枝10 白芍15 当归10 炙甘草10 生姜5片大枣5粒5剂。

一笑堂主人按:急性头痛,外感居多,风寒尤为常见。

然外邪不独伤人,唯正虚之时害人。

故曰:虚邪贼风。

疼痛剧烈,唯寒凝经脉,经脉挛急方可出现。

后项及身痛正是太阳病之表现。

故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太少两解。

加入川芎,其实是《指迷方》之“附子细辛汤”,治冷风头痛,痛连脑户,或额间与眉相引,遇寒加重。

加入川芎,一则祛风,二则活血。

加入白芷,白芷乃止痛之要药,川芎与白芷乃常用配伍组合,如治疗头痛名方芎芷石膏汤,川芎茶调散即是佐证。

疼痛消除后,以黄芪桂枝汤善后,以防再发。

桂枝汤为中焦气血营卫之源头,加入黄芪,益气实卫以杜病根。

疼痛甚者,还可以加入全蝎,蜈蚣,地龙之属,择其一两味,加强解痉止痛,可惜全蝎身价也是日渐看涨,本可以打粉装胶囊,节省药材,减轻病人经济之负担,无奈“毒胶囊”事件之后,胶囊绝迹于市面,胶囊本无错,奈何不生产?。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结合循经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寒湿瘀滞证疗效观察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结合循经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寒湿瘀滞证疗效观察

本研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循经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寒湿瘀滞证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96例,均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寒湿瘀滞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1~72岁,平均(40.6±3.9)岁;病程15~40个月,平均(32.7±5.3)个月。

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32~69岁,平均(39.4±2.6)岁;病程16~39个月,平均(33.9±2.6)个月。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神经病学(第7版)》[1]中血管性头痛相关诊断标准。

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寒湿瘀滞证血管性头痛诊断标准:伴寒凝血瘀证,症状可见头痛、疾病经久不愈、畏寒肢冷、舌质紫黯伴有瘀点、苔薄白以及脉沉细涩等。

纳入标准:①血管性头痛发作频率每月大于等于3次;②无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

③未服用预防血管性头痛发作的药物。

排除标准:①有服用止痛药物;②有服用预防血管性头痛发作的药物;③患有严重的癫痫、精神病等;④不属寒湿瘀滞证。

2 治疗方法两组均用循经针刺法治疗。

循经针刺法:患者呈仰卧位或坐位,双膝屈曲约90°。

选2寸毫针(吴江市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046号)。

穴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根据患者头痛的部位分经取穴,枕部头痛依次取后溪、天柱、昆仑、玉枕、风府、风池等穴位行针刺。

巅顶疼痛取涌泉、百会、内关、太冲、四神聪穴位行针刺。

颞部疼痛取阳辅、率谷、外关、风池、太阳、丝竹空行针刺。

额部疼痛的患者取曲池、印堂、合谷、阳白、头维、攒竹。

针刺操作:由针刺的位置决定患者的体位,捻转使产生酸、麻、胀、重感,得气后平补平泻;行针刺得气后,每10min行针1次,需留针30min,达到捻转补泻目的。

针刺治疗6天为一疗程,日1次,1个疗程结束休息1天。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头痛配方、医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头痛配方、医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头痛配方、医案
【原方配方组成】麻黄6克,细辛3克,附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午晚3次温服。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

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

外感头痛是因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内伤头痛多由肝脾肾三脏的病变及气血失调所致。

中医分为:外感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湿毒头痛;内伤头痛:肝阳上亢型、痰湿阻络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肾阳虚衰型等。

(1)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86,(1):15,张桂宝报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寒凝阻络头痛。

处方:制附子30克,薏苡仁30克,熟地黄20克,麻黄10克,细辛5克,甘草5克,于姜10克,大枣5枚。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91,(9):398,郭庆升等报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物汤治疗血管性头痛26例,其中,痊愈16例,有效4例,无效6例。

处方:麻黄9克,川芎9克,附子6克,细辛6克,白芍12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加减:头痛日久者,加地龙、僵蚕;妇女月经紊乱者,加泽兰、茜草。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感寒头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感寒头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原为主治阳虚感寒之太少两感证,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具有温阳散寒之功。

方中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行表开泄腠理,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温里振奋阳气,二药配伍温阳解表;细辛辛温,归心、肾、肺经,芳香走窜,通彻表里,外助麻黄开表,内协附子温阳;三药相合,共奏辛散温通,温经通阳,散寒开痹之功。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基本病机为阳虚寒凝,阳虚则阴盛,阴胜则寒,寒则收引,经脉挛急。

头面为诸阳经之会,阳虚寒侵,凝结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发为头面部疼痛。

麻黄辛散解表止痛,细辛温经通窍止痛,附子助阳散寒镇痛,故临床不仅限于治疗伤寒太少两感证,对寒凝经脉之头面疼痛亦有确切疗效。

验案举隅
林某,女,30岁,2017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头痛半年余,加重3周。

病史:患者半年前因感寒后出现头痛,发时剧痛难忍,如锥刺骨,休息、热敷可暂缓解,常因起居不调受寒复发。

3周前因工作劳累,伏于案桌而睡,晨起后复发,后自行休息调养未见明显缓解,特来求诊。

现症见:头胀而痛,傍晚加剧,夜半易醒,口干,身困,腰痠
近来数月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沉。

中医诊断:头痛。

442021.04 No.12。

麻黄附子细辛汤擅治遇寒加重的多种顽固性疾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擅治遇寒加重的多种顽固性疾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擅治遇寒加重的多种顽固性疾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擅治遇寒加重的多种顽固性疾病
放下的引用库
麻黄附子细辛汤擅长于治疗遇寒加重的各个系统的多种顽固性疾病,此方的优点不是仅仅具有治标之功,他能一次性标本兼治,根除顽疾,该方中最大的功臣数细辛,缺细辛则完成不了如此重大的使命,细辛用量为3—9个,如反复发作的感冒,遇寒加重的消化道疾病,雷诺氏综合征,风湿病等多种疾病,不论什么病,只要具有遇寒加重的症状,就应该联想到是否存在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可能。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缺点是易造成气虚,因此症状明显减轻后,细辛要减量或去掉。

用药过程中,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如存在气虚症状,即使加红参、山茱萸,补气敛阴,因为患者气虚时,单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无效的,机体没有能力去去除疾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寒凝病证验案举隅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寒凝病证验案举隅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寒凝病证验案举隅作者:张生金王小荣李喜云段淑文武天凯刘洪颖宋婉玲孙慧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3年第11期【摘要】阳虚外感病证在临床治疗上存在正不胜邪,久治不愈的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扶正祛邪,表里兼治的优势。

文章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张士卿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王小荣副教授治疗阳虚外感病证的临证经验,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温助阳气,发汗祛邪的功用,对于阳气虚弱,感受外寒而导致的多种病症,治疗用本方较为适宜。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寒凝;验案;王小荣【中图分类号】R249.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3)21-0088-03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3.21.zgmzmjyyzz202318018Ephedra Aconite Fine Spicy Decoction to Treat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DiseaseZHANG Shengjin WANG Xiaorong LI XIyun DUAN Shuwen WU Tiankai LIU Hongying SONG Wanling SUNhui1.Graduate Schoo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Lanzhou 730000,China;2.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Lanzhou 730000,China;3.Zhang Shiqing Medical Studio,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exogenous infection disease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upporting the healthy and removing the evil, and treating both the inside and the outsid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national famous old TCM professor Zhang Shiqing heir wa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academic experience of treating Yang deficiency external illness witness experience, wang teacher thinks that ephedra aconite thin soup with temperature help sun be the spirit, sweating, Yang for the sun be the spirit of the function of weak, feel the cold and cause a variety of diseases, treatment with this party is more appropriate.Keywords:Ephedra Aconite Fine Spicy Soup;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ndensation;Case Inspection;Wang Xiaorong王小荣副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张士卿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家协作组成员,硕士生导师,其从医执教20余年,精研中医经典古籍,临床经验丰富,治疗疾病多结合五运六气,重视六经辨证,活用经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络寒凝型临床研究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络寒凝型临床研究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络寒凝型临床研究聂琴;夏群【摘要】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脉络寒凝型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前列地尔和血塞通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7.1%、对照组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ASO脉络寒凝型疗效较好.【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11【总页数】2页(P1065-1066)【关键词】脉络寒凝型动脉硬化闭塞症;麻黄附子细辛汤【作者】聂琴;夏群【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宜春 336000;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宜春 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94.312我们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脉络寒凝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共70例,均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8~78岁,平均(63.6±8.3)岁;双下肢28例,左下肢3例,右下肢4例;I期9例,II期8例,III期18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7~80岁,平均(65.4±9.6)岁;双下肢30例,左下肢2例,右下肢3例;I期10例,II期8例,III期17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闭塞性肢体动脉硬化症的诊断标准》。

轻者患肢怕冷,喜暖怕凉,趾端苍白或潮红,麻木疼痛,跛行明显,步履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迟缓;重者面色黑暗,精神不振,怕冷,肌肉萎缩,皮肤冰凉,肌肤枯槁,肢体坏死,组织腐烂,有少量脓水,脉沉数或沉涩,舌质红苔薄黄﹑燥黄或黑燥。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80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1年05月-2022年05月,根据随机、单盲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和观察组40例(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偏头痛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每月头痛发作天数与每次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偏头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偏头痛;临床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on migraine. Methods 8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from May 2021 to May 2022. They were randomly and single blind p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ibuprofen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and 4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After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in the two groups, the number of headache attack days per month and the duration of each headach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has obvious effect on migrain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Mahuang Fuzi Xixin Tang; migraine; Clinical efficacy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搏动性头痛,患者在发作前常伴有恶心呕吐、视觉、体觉先兆【1】。

经典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反复发作性头痛一例

经典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反复发作性头痛一例

经典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反复发作性头痛一例经典医案患者熊某,29岁女性,于1年前劳累后感肩颈部及头部疼痛,伴头晕乏力,劳累、睡眠差、受凉、情绪不佳时加重,服“敏使朗、头痛粉”可稍缓解。

患者经常在院外行“拔罐、推拿”等治疗,经过治疗可稍缓解一段时间,不久再次发作。

半月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发作肩颈部及头颈部刺痛,痛到无法入睡,服“头痛粉”不能缓解,为进一步治疗,于2020 年11月24日入住中医经典科。

中医四诊:神清,望之少神,表情痛苦,面色少华,体型适中,行动自如,精神疲倦,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声音低弱,言语清晰,呼吸如常,无咳嗽,无呕吐、太息、呻吟、腹鸣之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头痛(少阴证)西医诊断:颈椎病·治疗过程·2020年11月25日一诊入院时患者精神极度疲倦,自诉5天无法入睡,头刺痛,以头枕部为甚,伴颈项强硬,头晕乏力,不欲进食,无发热恶寒,无口干口苦,无鼻塞流涕,二便正常。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以温阳解表,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炮附子先煎白芷细辛葛粉处方麻黄川芎共2副,每副150ml,每日1剂每日3次。

2020年11月27日二诊患者服完1剂药,即全身微微汗出,头痛明显减轻,安睡一宿,服完第二副,患者自觉头痛已减轻80%,夜间睡眠安稳,精神及食欲好转。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少阴证,治以继续温少阴、开太阳,治以桂枝加附子汤:炮附子先煎大枣炙甘草处方生姜桂枝白芍共2副,每副150ml,每日1剂每日3次。

服1付药后,患者自诉全身轻松,头痛完全解除,带药出院,门诊随访近期未再发头痛。

中医特色疗法(名称、用法及功能):辅以普通电针(四神聪,双侧(风池、风府、肩井、肩贞、曲垣、附分))祛风通络止痛。

· 经典经方思维·1头身疼痛脉沉细,当辨太阳少阴患者为29岁青年女性,剖宫产2次,大女儿6岁,小女儿不到2岁,白天工作辛苦,夜间带小孩,睡眠不足。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风寒头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风寒头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风寒头痛
题记:本案是去年冬季时的病例,今天在整理病案时挑出,头痛虽为常疾,但是有时未必有效,在此发出此案,难免贻笑大方,仅供临床参考。

2008年1月)最近几天,寒潮频频光顾雁城,虽说没有下雪,但阴冷潮湿,这几天很多病人因此犯下“寒证”,这不,一大清早,我就被科里的刘阿姨(清洁工)叫醒,睁开朦胧的睡眼,走出医生休息室的门。

“尹医生,真的是不好意思,又要麻烦你了,本来想等你醒来再叫你,但我儿子头痛实在是受不了了,真的不好意思,每次都是麻烦你。

”刘阿姨总是很客气,不就是帮她看过两次病,帮她的几个熟人瞧了两次病嘛。

我走进医生办公室,只见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伙子,身披军大衣,头裹着厚围巾,俯在办工作上不停的呻吟,脚下还烤着电炉子,身子还在不停的颤抖,问了原因,病起于昨天晚上,因为他在一家娱乐KTV当服务生,穿着嘛,当然是“时尚点”,自然也就“风度翩翩”,谁知这几天气温骤降,开始不觉得寒冷,回家后就开始头痛,今天实在是难以忍受。

摸摸手指头冰凉,面色发青,舌淡,苔薄白,脉沉弦,一个典型的风寒头痛,其实简单的方法五积散都可能有效,可刘阿姨硬是不放心,要吃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川芎茶调散,方药如下:麻黄6克炙附子6克细辛3克川芎20克白芷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薄荷6克荆芥10克甘草6克
白芍10克生姜5片大枣5粒
2剂,告知一剂尽,病可能即愈,不必尽剂。

第二天,刘阿姨告知,“服上方一次,头痛减半,一剂尽,病愈。

果如你所言。


这是我第一次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头痛,近些天来读余国俊先生之《中医师承实录》,深受启发,试用该方治疗腰腿痛属寒症者,
屡获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1 8例 , 有效 5例 , 效 6例 , 无 总有效 率 8 .o ; 照组 O 0% 对 2 6例 , 临床痊 愈 0例 , 显效 8例 , 有效 1 , O例 无效 8例 , 总
13 1 对 照组 ..
予布洛芬缓 释胶 囊( 芬必得 , 中美天津史
克制药 有 限 公 司 , 国药 准 字 H 0 10 2 0 3 g 头 痛 时 2 0 36 ) . ,
为 0 2 4 6分 , … J统计 治疗 前后积分变化情 况。
1 12 纳入标 准 ..
符合偏头痛 的西 医诊 断标 准及 中医辨
证; 首次偏 头痛发作时年 龄 ≤5 0岁 ; 病程 ≥1年 ; 1 近 2周 头 痛发作 ≥6次 ; 龄 1 年 8~6 5岁 ; 署知情 同意 书 自愿 接 签 受 试验者。
如下 。
顶痛加 藁本 l 、 茱 萸 6 g 枕 部 痛 加葛 根 1 、 活 Og吴 ; 5g 羌
1 。每 日 1剂 , 煎 2次 取 汁 3 0 m 分 早 、 2次 9g 水 0 L, 晚
温服。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病例选 择 . 1 1 1 诊 断 标准 西 医 诊 断依 据 《 经病 学 》 确诊 。 .. 神
( 北京 市顺 义 区 中医 医院 中风一 病 区 , 京 顺 义 北
【 关键词】 偏头痛; 血瘀; 麻黄附子细辛汤
110 ) 030
【 中图分类号】 R4. 53;295 【 772 .1 8. 文献标识码】 A 【 0 R 文章编号】 lY—6921)1 O5 —2 f2 21(020 一 02 0 I
黄 9—1 , 5g 附子 1 2—3 , 辛 6~1 , 0g 细 0 g 川芎 1 , 2g 当归 1 , 0g 红花 1 , Og 蜈蚣 3条 。根据 头痛部 位不 同 , 加入相 应 的引经药 , 于前 额痛加 白芷 l ; 偏 Og 两侧痛加柴胡 1 ; Og 巅
年 , 者采用麻黄 附子 细辛 汤加味治疗寒凝血瘀 型偏头痛 笔 3 O例 , 与 布 洛 芬 缓 释 胶 囊 治 疗 2 并 6例 对 照 观 察 , 果 结
合 并心 、 血管及肝 、 造血系统等严 重原发性疾病 引起 脑 肾、
的头痛 ; 娠和哺乳期妇女 ; 妊 特殊类型 的偏头痛 , 眼肌 麻 如
痹 型偏 头痛 、 瘫型偏头痛等 。 偏 1 2 一般资料 . 全部5 6例均为我 院中风一病 区患者 , 门 诊4 O例 , 院 l , 住 6例 随机 分为 2组。治疗 组 3 0例 , 1 男 0
13 3 疗程及其他 ..
2组均 2周为 1个疗程 , 共治疗 2个
中医辨证依据《 中药新药l床研究指 导原则》 试行 ) 并 I 每 (
结 合临床辨证为寒凝 血瘀 证 , 见头痛如刺 , 证 经久不愈 , 固
定 不移 , 畏寒 肢冷 , 心 , 恶 呕吐清水痰 涎 , 舌质紫 黯 , 有瘀 或 斑 、 点, 瘀 苔薄 白 , 脉沉细或 细涩。
例, 2 女 0例 ; 年龄 3 6 4— 2岁 , 均 ( 5 2 平 4 . 4±1 . 0 岁 ; 0 5 ) 病
程 1 2 ~ 0年 , 平均 ( 10 1 .5±7 3 ) . 5 年。对照 组 2 6例 , 1 男 t 例, l ; 女 5例 年龄 3 6 2— 0岁 , 均 ( 3 1 平 4 . 2±1 .6 岁 ; 0 3 ) 病
15 疗效标 准 .
临床痊愈 : 中医临床症状 、 体征 消失或基
本消失 , 证候积分减 少 ≥9 % ; 5 显效 : 中医 临床症 状 、 征 体 酒精 或其 他滥用药物 者 , 神病患者 ; 精
1 13 排除标准 ..
明显改善 , 证候积分减 少 ≥7% ; 效 : 医临床 症状 、 O 有 中 体
偏 头痛是一种 由神经 一血管功 能 障碍引起 周期 性发 作 的头痛 , 以反 复发作 的一侧或 双侧 头痛 为特征 , 常有 家
族史 。严重 的偏头 痛可 影 响 患者 正 常生 活。20 -2 1 08 00
服用。
13 2 治疗组 ..
予麻 黄附子 细辛 汤加 味 。药 物组 成 : 麻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2 结 果
程 2 l 年 , 均 (.9 6 1) 。2 ~5 平 9 1 ±Βιβλιοθήκη .7 年 组一 般资料 比较 差
异无统计学 意义 ( > .5 , P 0 0 ) 具有 可比性 。
13 治 疗 方 法 .
2 1 2 临床疗效 比较 . 组
治疗组 3 例 , O 临床痊愈 1 , 例 显
疗程, 随访 1 月 。附 子 >1 个 5 g时嘱 患者 先煎 2h以上 ,
再人其 它药同煎 。细辛可从小量逐渐 加量 。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观察 2组 治疗前后每 月头痛发作 天数及 每次持续时间变化情 况。将 主要症状头痛 、 畏寒 肢 冷、 呕吐痰涎及神疲乏 力分 为无 、 、 重度 4级 , 轻 中、 分别 计
征均有好转 , 证候积 分减少 ≥3 % ; 0 无效 : 中医 临床症 状 、 体征均无 明显改善 , 或加重 , 候 积分 减少 <3 % 。计 甚 证 0 算公式 ( 尼莫地平法 )=[ 治疗前 积分 一治疗 后积分 ) 治 ( / 疗前积分 ]×10 L 。 0% 2 J 16 统计学 方法 . 采用 S S 0 0统计 学软 件进 行统计 P S1 . 学处理 ,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 ± ) 表示 , 采用 z
5 2
河 中医 2 1 0 2年 1 月第 3 4卷第 1 期
H b i C Jn ay2 1 . o 3 N . e e JT M. ur 0 2 V l 4. o 1 a
麻 黄 附 子 细 辛 汤 加 味 治 疗 寒 凝 血瘀 型 偏 头 痛 3 O例 临床 观察
张 小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