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gūchéng yáo wàng shān yuè____________ wàn rén shānjìběi____________lèi tì____________ yīcháng____________ xiāng yáng二、选择题2.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城/遥望/玉门关B.五千/仞/岳上摩天C.漫卷诗书/喜欲狂D.白日放歌/须纵酒3.下面对《古诗三首》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本部分三首古诗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中第一句诗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给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4.不破楼兰终不还。
()A.还有B.物归原主C.归来5.南望王师又一年()A.拜访B.向远处看C.盼望6.却看妻子愁何在。
()A.妻子和孩子B.男子的配偶C.孩子7.青春作伴好还乡。
()A.青年时期B.指春天C.美好的时代三、填空题8.查字典填空。
1.“巫”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
2.“摩”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课文中的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
3.“遗”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遗失;②遗失的东西;③遗漏;④留下;⑤专指死者留下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作业第9课《古诗三首》(含答案)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读拼音,写生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rèn()yuè()上mó()天。
yí()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形近字组词。
岳()遗()楼()凉()摩()兵()遣()搂()掠()磨()3.写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里。
(1)这场决赛,难道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吗?()(2)山风梳理着他那蓬乱的头发。
()(3)葛洲坝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4.积累名句。
(1)博学之,__________,慎思之。
__________,笃行之。
《礼记》(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西林壁》(3)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__。
《暮江吟》二、连线题5.请把相对应的诗句及题目连接起来。
露重飞难进乾坤日夜浮《迎燕》翅湿活微雨落日满秋山《咏蝉》谈笑有鸿儒风多响易沉《陋室铭》荒城临古渡往来无白丁《归嵩山作》吴楚东南拆泥香带落花《登岳阳楼》三、语言表达6.口语交际。
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知心朋友,想向他真诚道歉,最得体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综合实践。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
节目中诗词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各个诗歌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7.《中国诗词大会》的徽标设计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马腾同学想研究一下唐代的边塞诗他先搜集了一些边塞诗,然后写了一篇研究报告。
下面的诗歌中,()(多选)可能是他搜集的对象,他的研究报告的名字可能叫()(单选)。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古诗三首》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共7小题)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南望王师..又一年()A.南宋朝廷的军队B.大王的军师2.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A.即将知晓B.快要天亮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A.听说B.新闻C.名声4.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初闻涕.泪满衣裳()A.哭泣B.鼻涕C.眼泪5.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A.快要天亮。
B.将要知道。
C.快要告知。
6.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却看妻子..愁何在()A.男子的正式配偶。
B.妻子和孩子。
7.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青春..作伴好还乡()A.年龄。
B.青年时代。
C.指春天。
二.填空题(共6小题)8.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横线上打“√”。
鼻涕.①dì②tì五千仞.①rèng②rèn蓟.北①jì②yì襄.阳①xāng②xiāng9.看拼音,写词语。
yuètùmócāyíluò10.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2)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1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诗人“涕泪”是因为。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13.给带点的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剑外忽传收蓟.(jíjì)北,初闻.(①听说。
②闻到)涕.(tìdì)(①鼻涕②眼泪)泪满衣裳。
三.翻译(共1小题)14.翻译诗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7)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7)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2分)1.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词语。
渭(wēi wèi)________水之南的华山绝壁千仞(rěn rèn)________,高耸mótiān________,被称为xī yuè________。
华山东峰上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荒废,现仅存yí zhǐ________。
2. 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城/遥望/玉门关B.五千/仞/岳上摩天C.渭城/朝雨/浥轻尘D.劝君/更尽/一杯酒3. 按要求完成练习。
(1)“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更”读________。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更”字与(1)中“更”字意思相同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长相思》)C.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4.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渭城朝雨浥轻尘浥:________(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将晓:________(3)三万里河东入海三万里河:________五、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诗描绘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尽”的意思是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发挥想象,写一写诗人和朋友离别时的情景(注意从外在环境以及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方面进行描述)。
________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军行》是一首________(选填:送别诗边塞诗),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
诗的前两句中,点明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景物________和________为送别营造了伤感的氛围,一个“________”字委婉地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9 古诗三首一、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渭城朝雨浥.轻尘()A.城市B.湿润2.西出阳关无故人..()A.死去的人B.老朋友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A.天将要亮B.快要明白了二、读拼音,写词语。
huáng hé qiāng dí yáng liǔ hé xū()()()()wèi chéng yáng guān( yí mín mó tiān()()()()三、默写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
四、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五、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的句子是:。
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戌边的时间之长,边塞战斗频繁的句子是:。
2.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相反的诗句是:。
3.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采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山河的壮阔、雄奇的特征的诗句是:。
六、结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说最后一句中“望”和“又”分别蕴含怎样的情感?七、课内阅读。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
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一、1.B 2.B 3.A二、黄河羌笛杨柳何须渭城阳关遗民摩天三、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9.古诗三首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西yuè()华山有千rèn()高。
山中有许多古代的mó()崖石刻,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yí()产。
二、给带点的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剑外忽传收蓟(jíjì)北,初闻(①听说。
②闻到)涕(tì...dì)(①鼻涕②眼泪)泪满衣裳。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仰()聘()楷()抑()骋()谐()遵()堆()尊()锥()四、根据句子内容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却:A.后退;B.推辞,拒绝;C.再。
(1)却看妻子愁何在。
().(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2.漫:A.到处都是,遍;B.广阔,长;C.不受约束,随便。
(1)漫卷诗书喜欲狂。
().答案解析于尾页(2)漫山遍野开放着映山红。
().(3)我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
().5、下列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墨客忽闻捷报后一瞬时的豪情,凸起了一个“喜”字。
B.“满”形貌了墨客眼泪犹如泉涌的模样形状,传神地展示墨客喜不自禁的豪情。
C.“青春作伴好回籍”用拟的伎俩写出了墨客欢庆之时急于回籍的心情。
D.“白天放歌须纵酒”写出了墨客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墨客不良的糊口惯。
6、下列爱国诗不属于XXX的诗的一项是()A.《春望》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C.《示儿》七、“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指的是()A.妻子C.老婆和女儿8、按照意思写诗句。
(1)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三万里长的大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华山高耸接青天。
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课时一、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答案】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荒凉、严寒、空旷、阴沉2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第二课时一、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二、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一、D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三、消息来得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疾速飞驰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第三课时一、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将晓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篱门快要天亮。
迎凉篱笆的门。
三万里河指华山。
五千仞岳指黄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综合练习检测(含答案)
第九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检测一、看拼音写生字。
yí1.( )民泪尽胡尘里。
yuèmó2.五千仞( )上( )天。
二、给带点的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剑外忽传收蓟.(jí jì )北,初闻.(①听说。
②闻到)涕.(tì dì )(①鼻涕②眼泪)泪满衣裳。
三、文学常识填空。
1.《从军行》的作者是( )朝诗人( ),他尤其擅长写( )诗。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 )朝诗人( ),此诗被称为他( )。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 )朝诗人( ),这首诗是一首( )。
四.补充、解释下列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 。
2.,青春作伴好还乡。
3.,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关于《从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B.“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玉门关,是一座军事要塞。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百战”是虚数。
D.本诗的结尾没有体现出悲伤的情调。
六、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朝诗人。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河:②岳:③遗民:3.赏析第三句诗中的“尽”字。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诗略)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
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
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语基训练1.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 拼一拼,写一写。
遗民泪尽胡尘里。
()A.在金统治地区的宋朝老百姓。
B.在辽统治地区的宋朝老百姓。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A.知道。
B.快要天亮。
却看妻子愁何在。
()A.男子的正式配偶。
B.妻子和儿女。
五千仞岳上摩天。
()A.摩天轮。
B.碰到天。
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黄沙漫天的西北,守边战士身经百战,虽然身上的________磨穿了,但是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的敌人,________。
(2)从“黄沙”可以看出西北的气候________,“百战”而至“穿金甲”可见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表明战士们有着________的决心。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放歌”和“纵酒”这两种行为写出了诗人的“狂态”,表现了诗人________。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喜庆之余急于还乡的心情。
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________(判断对错)“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青年时期。
________(判断对错)“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他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
________(判断对错)“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
________(判断对错)二、阅读提高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三万里河”是指________,“五千仞岳”是指________。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1. “桂子飘香,宫后会之”中的“桂子”是______。
A. 花B. 树C. 果实D. 根答案:A2. 诗人感到什么情绪?A. 悲伤B. 愉快C. 思念D. 愤怒答案:C3. 诗句“只应守寂寞,如坐等滄茫”中的“滄茫”的意思是______。
A. 清澈B. 蓝色的C. 遥远的D. 幽深的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草莽纪程》中的主要内容。
答案:《草莽纪程》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讲述了诗人在意气风发的年轻时期在九州独往南岳时的心情和遭遇。
他怀揣抱负,独行山野,欣赏自然美景,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2. “惟将终夜加金剪,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两句诗表达的意境是什么?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守夜剪修云雾,期待月亮的美好景象。
在“金剪”指月光的刺眼,运用“云开见月明”暗示经过努力,光明即将到来,寓意明天就是美好的。
三、解答题1.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中的“玲珑骰子”和“安红豆”分别是指什么?答案:“玲珑骰子”比喻连珠儿童玩具,象征初生婴儿。
“红豆”指心,比喻相思。
这两者都代表着父母的深情厚爱。
2. 请简要概括“梅花”一诗的主题。
答案:“梅花”一诗主题在于通过描写梅花,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崇尚坚强品质和乐观态度的思想情感。
通过梅花的形象,弘扬坚韧不拔,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上就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8)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8)一、填空题1. 读拼音,写词语。
2.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督”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督”字的解释有:①监管、查看;②统帅、将领;③中医学名词。
诸葛亮称周瑜为“都督”,这里的“督”字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在“任督二脉”这个词语中“督”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3. 五颜六色。
(填上表示色彩的词)(1)________毛浮________水,________掌拨清波。
(2)________日依山尽,________河入海流。
(3)日暮________山远,天寒________屋贫。
(4)两个________鹂鸣________柳,________鹭上________天。
4. 写近义词。
5.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李白在黄鹤楼送的一位故人是________。
这位故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
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全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2)诗的前两句________,后两句________。
(写景/叙事)(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二、语言表达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翻译诗句)________(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3)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修改病句)________读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________(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_三、诗词曲鉴赏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导语】要想学习好,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如。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第九课《古诗三⾸》练习题及答案 1.看拼⾳写词语。
mán yuàn lí bā wǔ yuè yí hàn mó tiān dà shà ( ) ( ) ( ) ( ) ( )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1)⼀⽚孤城万仞⼭( ) (2)渭城朝⾬浥轻尘( )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4)五千仞岳上摩天( ) (5)南望王师⼜⼀年( ) 3.借助注释,说说下⾯诗句的意思,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1)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万⾥河东⼊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凉州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戍守边关⼠兵的思乡之情。
(2)《送元⼆使安西》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对“遗民”的同情以及对南宋朝廷的失望。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 (1)“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下一句是“低头思故乡。
”2. (1)“云中谁寄锦书来”是《静夜思》的第一句。
(2)“遥知兄弟登高处”是《静夜思》的最后一句。
3. (1)“黄河远上白云间”是《登鹳雀楼》的第一句。
(2)“青海长云暗雪山”是《登鹳雀楼》的第三句。
4. (1)“十五从军征”说明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年龄是十五岁。
(2)“路闲遇蛇不敢过,径直春城去不回”是《登鹳雀楼》的最后两句。
5. (1)“西塞山前白鹭飞”是《望庐山瀑布》的第一句。
(2)“忽闻岸上踏歌声”是《望庐山瀑布》的第三句。
二、选择题1.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A. 杜甫B. 王之涣C. 王之焕D. 王之辨2. 以下哪一句不是《静夜思》的内容?A. 床前明月光B. 疑是地上霜C. 低头思故乡D. 平明送客楚山孤答案:D3. 以下哪一句不是《登鹳雀楼》的内容?A. 江流宛转绕芳甸B. 白日依山尽C. 点点滴滴似沙尘D. 登高壮观天地间答案:C4. 以下哪一句不是《望庐山瀑布》的内容?A. 落花时节又逢君B. 故人西辞黄鹤楼C. 忽闻岸上踏歌声D. 青海长云暗雪山答案:B5. 以下诗句与对应的古诗不匹配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B.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登鹳雀楼》C.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望庐山瀑布》D.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出塞》三、判断题1. “返魂香”在《登鹳雀楼》中有提到。
答案:错误2. 《古诗三首》中,每首诗都在写自然景物。
答案:正确3. 《静夜思》写的是作者临别时的情感。
答案:错误4. 《望庐山瀑布》的内容描写了盛唐时期的景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西yuè()华山有千rèn()高。
山中有许多古代的mó()崖石刻,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yí()产。
2、读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①“________” “________”写出了战士们戍边时间的漫长,战事的频繁和战斗的艰苦、激烈。
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却说出了“________”的坚定誓言,抒发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豪情。
②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诗改写成一句话。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3、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完成填空。
这首诗前两句用________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______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________”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________”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________”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遗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赏析第三句诗中的“尽”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A.快要天亮。
B.将要知道。
C.快要告知。
(2)却看妻子愁何在()A.男子的正式配偶。
B.妻子和孩子。
(3)青春作伴好还乡()A.年龄。
B.青年时代。
C.指春天。
2.判断题(1)“遗民泪尽胡尘里”,诗句中“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 )(2)“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 )(3)“三万里河东入海”,此句中的“河”指淮河。
( )(4)“仞”是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五千仞”是实指,形容山高。
( )(5)“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
( )3.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从军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这首诗中的“,”写的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土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作了铺垫;第三句“”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写的,杜甫是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其诗被称为“”。
这首诗中的“,”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地刻画了诗人的狂喜,上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4.默写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9、古诗三首【基础荟萃】1.看拼音,写词语。
wèi yìrèn móyuè()城()轻尘五千仞()()托()父2.给下列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并打上“√”。
朝雨(zhāo cháo)终不还(huíhuán)客舍(shèshě)磨平(mómā)【链接课文】1.背诵《从军行》,并完成后面练习。
青海长云,孤城玉门关。
穿金甲,不破终不还。
(1)根据背诵完善古诗填空。
(2)王昌龄是时期著名诗人之一,(流派)诗人,世称或。
擅长七言绝句,号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下列关于《从军行》艺术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很好地烘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B.“孤城遥望玉门关”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用倒装句是为了突出孤城戍守的悲凉。
C.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D.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气象浑茫.含蓄丰富地展现边塞战士的豪情壮志。
(4)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5)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爱国诗。
2.读《送元二使安西》,完成课后练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本诗是时期著名诗人他有的美誉,我们还读过他的诗。
(2)说一说以下词语的意思。
使:浥:故人:客舍:(3)想象一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景,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呢?3.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完成练习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本诗是时期著名诗人他号。
(2)本诗中的“河”指的是,“岳”指的是,“遗民”指的是,“王师”指的是。
(3)从前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后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能力展示】本课三首诗,都充满了浓烈的爱国情怀,选一首你感受最深的诗,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话。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对于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理解有误的是:A. “横看成岭侧成峰”描绘了群山的雄伟壮丽之态。
B. “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了山峦错落有致,各不相同。
C. “不识庐山真面目”表示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了解庐山的风貌。
D. “只缘身在此山中”意为只有置身于山中,才能领略到庐山的真正魅力。
2. 诗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中的“远近”是指以下哪个方面的不同?A. 高度的远近B. 山峰的远近C. 风景的远近D. 山峰的高低差异3. 诗句“曾入大江流水中,一映青山只几重”中的“青山只几重”表达了以下哪种情感?A. 对大自然壮美景色的赞叹B. 对江水流动的辽阔感叹C. 对青山高度的不同角度感叹D. 对自然景观纯净无暇的赞美4. 下面对于“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是:A. 诗中形容了山势的险峻和壮美。
B. 山势的高度和坡度曲折多变。
C. 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要小心翼翼。
D. 登山者人在其中,才能领略到山的美妙。
5. “江雪”这首诗中描绘的场景是以下哪个季节的景象?A. 秋季B. 冬季C. 春季D. 夏季二、简答题1. 请简述《古诗三首》中的每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答:《古诗三首》包括《望天门山》、《庐山谣》和《江雪》三首诗。
《望天门山》描绘了一片群山峰峦秀美的壮丽景象,既有山势的高耸险峻,也有山峰的错落有致,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受。
同时,诗中也通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表达了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了解庐山的风貌。
《庐山谣》则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庐山游客目睹到庐山的壮丽景色后的感受和感慨。
诗中通过描绘山势的险峻和山峰的高低不同,展示了庐山的壮美之处,并传递出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到庐山的美妙。
《江雪》描述了冬日江边山上的一幅冰天雪地的景象。
诗中通过描绘江水凝固成冰和山上覆盖的白雪,展现出寒冷冬天的静谧和美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背景介绍:作者范成大及创作背景 诗意解读: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整体理解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主题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添加 标题
诗句内容: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 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 地声。
添加 标题
诗人情感:诗人杨万里通过描写儿童稚 气活泼、好奇好学的神态和心理,表达 了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古诗与历史文化: 介绍古诗所反映 的历史背景、文 化内涵以及与历 史文化的联系。
古诗中的典故: 解析古诗中常用 的典故,探讨其 文化内涵和历史 渊源。
古诗中的意象: 分析古诗中的意 象,探讨其象征 意义和所表达的 文化内涵。
古诗与民族文化: 探讨古诗在民族 文化中的地位和 作用,以及其对 民族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价值观:古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如忠诚、孝道、仁爱、礼义廉耻等。
人生哲理: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 达了爱国情怀和人生价值追求。
自然与人文:古诗中常常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传递着人文精神。
艺术表现:古诗语言简练、质朴自然,通过形象、意象等艺术手法表达情感和思想,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杨万里及其创作背景,帮助了解诗人及其作品风格。
诗句解析:对诗句进行逐句解释,帮助理解诗意。
主题思想:阐述该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童真、童趣、对大自然的亲近 等。
古诗背景:宋代诗人雷震创作,描绘了乡村傍晚的景色 作者简介:雷震,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诗句解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主题思想:通过对乡村傍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意境: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儿童形象的刻画,营造出清新自然、 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古诗三首一、读拼音,写词语。
mó tiānyí liútì lèiwū xiá()()()()二、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孤城遥.望玉门关(远远的)B.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天)C.五千仞岳上摩天..(一种旅游玩具项目)D.不破楼兰终不还.(回来)三、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本课三首古诗全部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的第一句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四、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从军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____________,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土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____________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____________作了铺垫;第三句“____________”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____________”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写的,杜甫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____________”,其诗被称为“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地刻画了诗人的狂喜,上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本诗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五、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穿”是________的意思,“金甲”是指________,“穿金甲”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中感受到战争的_____、___。
“___________”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从“将晓”可以知道作者写诗的时间是__________,“有感”说明这首诗的内容是___________。
(2)诗题正确的朗读节奏是()A.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遗民泪尽胡尘,南望王师又一年。
(1)对“遗民”理解正确的是( )A.感到遗憾的人民。
B.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两句话包括四个距离遥远的地方,用加点的词串联起来,给我的感觉是_________。
(2)作者用字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所以用“______”;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驰,所以用“______”;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所以用“______”。
六、课内阅读(一)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从军行”是_____________曲名,内容多写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
B.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C.“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打败敌人,绝不返回。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__。
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比喻B.夸张C.拟人D.对比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4.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A.春天。
B.年轻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戍(shù)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1.前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气氛?()A.和平宁静B.悲伤凄凉C.欢快热烈D.紧张激烈2.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
C.第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3.诗歌最后两句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通过写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摩天遗留涕泪巫峡二、C三、A四、1.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夸张2.抒情沮尽望3.现实诗圣诗史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五、1.磨穿盔甲把盔甲磨穿了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来2.(1)快要天亮的时候表达诗人的感受(2)A3.(1)B (2)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在金人的暴政下,眼泪都哭干了,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南宋朝廷的军队能收复河山。
4.(1)回家的船疾速奔驰,一下子就到家了(2)穿下向六、(一)1.乐府边塞情况战士的生活 2.D 3.“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二)1.黄河华山长高 2.B 3.C 4.不好。
“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和“流”字要深。
5.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同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三)1.D 2.A 3.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七、1.C 2.A 3.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4.寒霜后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