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选修4中外

合集下载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戊戌变法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戊戌变法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戊戌变法1.(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20题)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

”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2.(2010年11月浙江慈溪中学高三期中31题)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3.(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5题)《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4.(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信息卷31题)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

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这里的“要义”是指(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C.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D.封建统治腐朽5.(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9题)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6.(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44题)观察下列历史建筑旧址图片,其中与宣传鼓动维新变法运动直接相关的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旧址C.北京强学会旧址D.北京清华学堂旧址7.(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43题)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8.(2009年上海高考16题)“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选修4中外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选修4中外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选择题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0题)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

这表明当时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2.(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3题)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

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

这种现象反映了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二、非选择题3.(2011年江苏高考24题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

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

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

(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8)(15分)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

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

”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

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

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

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

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9分)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8)(15分)材料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

”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

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

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

”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

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

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

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综历史(全国卷) 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综历史(全国卷) 解析版

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解析)适用省区:内蒙古、青海、甘肃、河北、湖北、西藏、贵州、云南、广西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按明朝“一条鞭法”,政府把田租、赋税、徭役等并入田亩中,主要按田亩数,征收白银完税。

按此政府,官府只能勒令有较多田地的田主(地主)交纳银两,即税收政策的变化。

14.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D.主张效仿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徐继畲是晚清封建官僚,不是资产阶级人士,故排除A、D;他也不属于洋务派,且洋务派只学西方技术不学西方政治,排除C;D项主要突出华盛顿不终身、不世袭,批判中国君主制的终身与世袭。

1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答案】:B【解析】:光绪朝,(慈禧太后)懿旨罢“经济特科”,针对的是“戊戌变法”中的文教措施。

16.清初著名使人陈先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题诗一手,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

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

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答案】:D【解析】:章太炎借用南宋末年的悲壮抗元故事,意在激发中国人民反帝的民族激情。

2011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历史部分)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4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社会制度的影响。

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由此将国和家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后来秦汉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

A、D与当时的史实不符,而B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5题)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图4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意在考查读图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货币的使用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状况。

纸币只是一种货币符号,不具备保值价值,只有在经济稳定的情况才能作为一种流通交换的符号使用,在动荡不稳的时期,纸币的使用会受阻。

因此从图中我们获得正确信息是D,ABC在图中不能获取该信息。

解析2:解答本题时应充分解读图片中的信息,包括文字、地区类型等,结合题干中关键词时间和货币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意在考查读图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货币的使用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状况。

纸币只是一种货币符号,不具备保值价值,只有在经济稳定的情况才能作为一种流通交换的符号使用,在动荡不稳的时期,纸币的使用会受阻。

A项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表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答案】D【解析】在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行更有利于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14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

《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

1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发动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后,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其余全部废除。

2011年高考试题高中历史选修

2011年高考试题高中历史选修

2011年高考试题高中历史选修(1-4 )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选择题1、(2011年全国卷文综1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 .百日维新B .戊戌变法C .清末新政D .预备立宪2、(2011年安徽卷文综17)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

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

”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A .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B .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C .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D .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3、(2011年福建卷文综13)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弓I起了社会上得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

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

这种现象反映了A .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B .现代是假,传统是真C .传统是假,现代是真D .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二.非选择题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顾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

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

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

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

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

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

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

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预各旗事务、发布政令。

高考历史专题总复习练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专题总复习练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专题总复习练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 4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 82 页)考向一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例 1(2022 middot;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 544 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 分) 第(1)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季札……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其父吴王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概括。

第(2)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p 。

(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部分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部分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部分1.(2013年四川高考12题)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

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

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考查点】华盛顿2.(2013年天津高考11题)凯末尔说:“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

”为此他推行的改革有①废除政教合一②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③走苏俄发展道路④大力发展农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A【考查点】凯末尔3.(2013年福建高考41题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

结合图1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材料二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材料三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1)根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

新课标2011年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2011年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

高中历史选修四(2013-2017)高考真题

高中历史选修四(2013-2017)高考真题

高中历史选修四(2013-2017)高考真题1.(2017全国1卷)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分)2.(2017全国2卷)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011各省历史高考试题汇总(问答题)

2011各省历史高考试题汇总(问答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

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开结果。

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

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

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四)东西方的先哲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四)东西方的先哲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四):东西方的先哲1.(2011年4月北京朝阳区一模19题)下列各组文献中,产生于古代并对西方政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理想国》《法律篇》《政府论》B.《法律篇》《政治学》《社会契约论》C.《十二铜表法》《法律篇》《论法的精神》D.《理想国》《政治学》《查士丁尼民法大全》2.(2011年宁波八校联考6题)2010年9月28日,四川省阆中市城北中学2000余名师生及学生家长隆重集会,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1周年。

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向平民化发展所作出的最大贡献是()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3.(2011年5月榆林市二模25题)“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此处“礼”在我国古代主要指A.礼仪 B.社会秩序和制度C.风俗 D.贡赋4.(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30题)“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A.调节人际关系B.倡导重义轻利C.讲求实际功利D.区分等级名分5.(2011年1月汕头市质检2题)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

这说明儒家()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6.(2011年1月金华十校高二期末8题)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 )A.认为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B.物质受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C.真理高于—切的信念D.认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7.(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21题)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B.为政以德C.仁者爱人D.有教无类8.(2011年宁波八校联考4题)《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项是()A.其轻利倾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C.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D.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9.(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35题)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诞辰2560年,电影《孔子》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隆重开机。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11年辽宁省抚顺县高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11年辽宁省抚顺县高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1年辽宁省抚顺县高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后的“私田”与奴隶社会初期的“井田”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形状不同B.耕作方式不同C.面积不同D.所有权不同2.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手工业生产经营地位的是()A.官营B.私营C.官私合营D.官商合办3.唐朝时一波斯商人到长安经商,下列说法可能是正确的()①穿上棉布做的衣服②沿途能看到农民使用筒车灌溉农田③在洛阳能买到邢窑产的白瓷④休闲时可到瓦子看戏⑤商贩规定在专门场所经营⑥人们之间的交易使用的货币大多是铜钱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4.“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家,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的规定实际上反映了()A.明清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封建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5.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对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个体小农经济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6.“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对唐朝张籍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D.南北的语言融合的比较好7.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8.《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11年湖北天门高考备考历史信息卷(二)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11年湖北天门高考备考历史信息卷(二)

天门高考备考信息卷(二)历史部分一、选择题12.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

对以上情况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13.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4.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

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A.黄帝时期B.西周C.秦朝D.西汉15.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

如,子时为23时至1时。

唐朝前期保留有“日中为市”的古风,日中就是午时。

由此推断唐朝长安东西市开市的时间为A.7-9 时B.9-11时C. 11-13 时D. 13-15 时16.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

上述材料反映了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③在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④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 D②③④17.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两白银=1000文铜钱)。

鸦片战争之前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持续攀升到时 1300、1400、1600甚至更高,出现了严重的银荒。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7题)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

此开国者是()A.拿破仑B.华盛顿C.伊达尔哥D.俾斯麦【答案】B【点拨】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徐继畲所说的开国者开创了用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的方式。

符合这一要求的开国者只有美国的主要缔造者华盛顿。

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0题)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

这表明当时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起义的背景。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各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外殖民侵略和掠夺,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侵略给印度带来了灾难,摧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旧的统治秩序,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术,迫使印度进入痛苦的近代化进程。

联系本题,英文书籍在印度畅销的原因是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其他各项与所学不符。

3.(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涉及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

在三个关键词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遵循中庸之道,符合其中两个方面,排除A项。

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排除B项。

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也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明治维新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明治维新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明治维新1.(2011年12月北京顺义区19题)以下关于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发生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①由幕藩体制转变为中央集权②由殖民地转变为独立国家③由等级制到承认“四民平等”④由闭关自守到“文明开化”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1年5月湖州二模39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维新政府原本试图通过官营企业的形式进行工业化,但在官营企业亏损后即将其下放给了带有许多封建要素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政府的主导下向近代工业资本转化。

——改编自严立贤《日本资本主义形态研究》材料二:日本近代棉纺织品国内总消费情况(单位:千捆)注:()内的数字为相对于国内总消费的百分比。

——(日)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史序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政策对日本民主政治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6分)3.(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7题)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侍……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

”“草莽志士”主要是指()A.广大农民 B.中下级武士 C.新兴地主 D.高利贷者4.(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8题)“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是()①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②改革幕政,实现富国强兵③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④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0题)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

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6.(2011年4月吉安二模26题)下列关于钓鱼岛的相关记载,最能说明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是()A.1534年,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琉球,指当时的琉球群岛,今属日本冲绳县)记载,“过平嘉山,过钓鱼岛屿,过黄毛屿,……目不暇接”B.1556年,郑舜功赴日本考察后所著的《日本—鉴》中记载:“……相去回头(回头,指回头屿)百六十里,钓鱼屿,小东(管辖)小屿也(小东,明朝人对台湾的一种称呼)”C.1785年日本人林子平在《三国通览图说》附图中,将钓鱼台(即钓鱼岛)等岛屿的着色与中国大陆相同,与琉球不同D.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中不包括钓鱼岛列岛7.(2011年5月北京顺义区二模21题)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其相同的历史条件是()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B.借鉴别国受辱教训C.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D.统治者腐朽与无能8.(2010年11月浙江慈溪中学高三期中30题)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选择题
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0题)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

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2.(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3题)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

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

这种现象反映了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二、非选择题
3.(2011年江苏高考24题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

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

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3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分)
4.(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4题)(16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分)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

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

(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分)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4分)
5.(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C)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

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

(8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

(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二、非选择题
3.(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

4.(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

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

维护了国家统一
(4)专权;勤政。

5.(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

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