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2010-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 :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教育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1.(2019年全国卷Ⅰ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2019年全国卷Ⅱ 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2019年全国卷Ⅲ 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第29题——十年(2010—2019)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按题号顺序分类(解析版)
(说明:2010—2014年大纲卷题号为17)第29题10年模块知识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古代政治古代文化近代政治近代经济近代思想现代政治现代经济世界政治通过对近10年第29题考查知识点分布的分析来看,对近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考查所占比重较大。
依据下面具体试题考查情况可以看出,政治史模块方面主要考查的是20世纪初期社会的变化,包括五四运动的影响、根据地建设、北洋军阀的统治等内容;经济史方面主要侧重于对洋务运动、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考查;文化史方面,主要涉及维系变法运动、孙中山的思想、近代思想启蒙等方面。
整体来看,第29题考查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19时期末期至20世纪前期。
另外,在早些年的高考试题中,还有涉及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现代中国政治、经济以及世界近代史的考查,从2015年开始,这种试题已经消失,之后的几年,第29题的侧重的点在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考查,在复习时应注意。
第29题10年题型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说明体现类影响意义类背景、原因、目的类历史概念型史实对应型通过上图来看,说明、体现类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高(具体题型特点以及设问方式等在第24题中已经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背景、原因、目的类选择题、史实对应型选择题比重也相对较高。
从图中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第29题的题型,即设问方式比较多样,本节将对史实对应型选择题进行阐述。
史实对应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史实的能力。
要求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要清晰、准确。
史实对应型选择题题型特点:其选项多为并列关系,即各选项多是相互矛盾的,几乎不存在相似性。
设问方式:设问往往根据材料提出,因此其设问方式主要有“与之相符得是”“下列符合材料的是”“最能印证材料的是”“材料所述的是”“以下最符合……的是”“这一评价……”“以下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等。
解题策略制度与朝代的对应①考虑制度的内容;②考虑制度的特征;③考虑材料中涉及的人物政策与实施国家的对应①考虑政策实施的时间及社会背景;②考虑政策实施的效果;③考虑政策的内容;④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人物人物与学派的对应①该人物的观点;②该人物生活的时代;③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相关观点作品与流派的对应①该作品的特征;②该作品的作者及同类作品的代表人物;③各流派的盛行时代及热点人物与观点的对应①该人物的生活时期;②该人物的历史成就;③与该人物持相同观点的人物现象与时代的对应①该现象出现的时间;②考虑各选项中时代的社会背景;③考虑该现象出现的领域;④考虑该历史现象的影响2019年卷Ⅰ卷Ⅱ卷III设问词说明这说明意在考查点马克思主义传播近代爱国觉悟提高新文化运动考查模块必修3 必修3 必修3考查时期1915~1922年1919年1916年29.(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3 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23 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考点:史料价值、史学研究方法、历史认识论——史观一、选择题1.(2018年江苏卷T11)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
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2.(2017年全国卷ⅠT26)表2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旧唐书·太宗本纪》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新唐书·高祖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3.(2017年全国卷II T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4.(2017年全国卷II T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5.(2017年北京卷T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2017年北京卷T1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
十年(2010-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 :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影视的发展历程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17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影视的发展历程考点一:经典力学考点二:进化论考点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考点四:相对论和量子论考点五:现代信息技术考点六:文学的主要成就考点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考点八: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考点九: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9年全国卷ⅠT11)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 源自于劳动实践B. 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 取决于资金保障D. 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瓦特发明“万能蒸汽机”是在前人的劳动实践基础上不断改进,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排除B;C夸大资金对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的作用,排除C;材料并没有揭示社会各阶级广泛参与发明创造,排除D。
2.(2019年全国卷ⅠT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
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这类作品A. 抒发了浪漫情怀B. 遵循了写实原则C. 突出了理性思维D. 表达了幻灭反叛【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
A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19世纪中叶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
3.(2019年全国卷Ⅲ T34)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31题——十年(2010—2019)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按题号顺序分类(解析版)
(说明:2010—2014年大纲卷题号为19)第31题10年模块知识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近代政治近代思想现代政治现代经济现代文化世界政治世界经济通过对近10年第31题考查知识点分布的分析来看,对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考查所占比重比较大。
依据下面具体试题考查情况可以看出,对现代经济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一五计划、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对现代政治的考查主要侧重于新中国的外交方面,思想文化方面主要涉及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从2014年至今,新课标高考第31题主要侧重考查中国现代史部分,时间跨度设在新中国成立至今,事件主要为新中国的外交、经济发展和教育等。
第31题10年题型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说明体现类背景原因目的类史实对应型影响意义类图表漫画类通过上图来看,说明、体现类选择题所、图表漫画类选择题所占的比重较大。
通过对第31的分析可知,图表漫画类选择题在近五年的中考试题中频繁出现,几乎年年都有涉及,2019年涉及一道,2018年新课标三套试卷均是图表漫画类试题。
本节将对图表、漫画类选择题进行阐述。
图表、漫画类选择题主要以历史人物、历史文物、事件、漫画等图片及表格、数据图等为题干,考查形式多样,角度变化较多,考查历史读图能力,以及处理图片资料的能力。
总结起来,图表、漫画类选择题的考查类型有历史情景图片、历史地图、漫画及表格、柱状图、扇形图等数据图表。
图表、漫画类选择题题型特点:考查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图片反映的内容、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出现的变化等。
设问方式:设问方式多种多样,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反映了什么现象”“体现了什么特征”等、解题策略材料内容考虑因素历史情景、图片(文物、人物等图片)①图名;②观察每一处文字;③时间,或根据图片文字辨别时间或历史时期;④图上出现的人物,联系该人物的成就;⑤地点;⑥其他明显特征历史地图①根据图名确定地理范围;②注意图例;③不同区域间的特征漫画①图名;②漫画中出现的人物;③作者的题词等文字信息;④其他显著特征及相关历史背景数据图表(表格、柱状图、扇形图等)①看数据对应的时间;②内容所反映的领域;③数据变化规律或特点(如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④根据时间联系相应的社会背景2019年卷Ⅰ卷Ⅱ卷III设问词这表明当时隐性设问隐性设问考查点新中国经济建设新中国经济建设新中国经济建设考查模块必修2 必修2 必修2考查时期20世纪50年代1979~1981年1953年题型特点①说明、体现类选择题②影响、意义类选择题③图表、漫画类选择题3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专题4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教育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专题4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教育
考点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科技成就
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考点三:文学成就
考点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考点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18年全国卷ⅠT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1。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历史 专题23 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含解析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23 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考点:史料价值、史学研究方法、历史认识论——史观一、选择题1.(2018年江苏卷T11)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
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答案】C【解析】史料中真实可靠的是第一手史料,如原创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等。
展览的文字介绍属于对文献的再加工,不是第一手史料,故A项错误;两部经济著作对“每人每月定量”描述不一,故B项错误;馆藏的原始文件属于第一手史料,相对而言比较可信,故C项正确;现有史料只要确定是真实的,就能证明北京市曾经发放过“高脑油”,故D项错误。
2.(2017年全国卷ⅠT26)表2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答案】C3.(2017年全国卷II T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C4.(2017年全国卷II T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答案】D5.(2017年北京卷T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0年重庆卷)15.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答案:C 从谢晋的生卒年月可以判断为明朝,《永乐大典》为朱棣时期编写,当时都成在今天北京,当时叫北平,B是元朝,D是清朝。
(10年重庆卷)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答案: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10年重庆卷)1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C 阅读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10年安徽卷)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A B C D答案:C 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10年北京卷)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
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8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医圣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医学著作及其成就的理解。
答案: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伤寒杂病论》成为中西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历史 专题25(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试版
材料二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4.(2019年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6.(2018年全国卷II)[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和创设。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完整)
2010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古代史按大类分类汇编注:本套汇编含2010年高考历史真题卷全部历史试卷,含全国Ⅰ卷文综历史、全国Ⅱ卷文综历史、新课标卷文综历史、北京卷文综历史、天津卷文综历史、山东卷文综历史、安徽卷文综历史、上海卷文综历史、浙江卷文综历史、福建卷文综历史、广东卷文综历史、四川卷文综历史、重庆卷文综历史、江苏卷历史单科卷、上海卷历史单科卷、海南卷历史单科卷、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历史试卷、浙江自选模块历史试卷。
中国古代政治(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16)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
”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斟酒相劝。
”从中可以得知 D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C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D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010安徽卷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C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2010年北京卷文综12)图6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C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2010年福建卷文综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解析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1.(2019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
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材料二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
(4分)(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断断于文字记载的争辩”。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
(4分)(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
(2分)【考点】二里头文化【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得出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
第二小问(史料),据材料一“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得出《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
(2)第一小问(主持人和考古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持人是徐旭生,考古活动时夏墟调查。
第二小问(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要有大型宫殿遗址和相应的手工作坊遗址。
(3)第一小问(路径),据材料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得出是考古发掘。
第35题——十年(2010—2019)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按题号顺序分类(原卷版)
世界政治世界经济世界文化中国政治通过近10 年第35题考查知识点分布来看,对世界政治史和世界经济史的考查所占比重比较大。
依据下面具体试题考查情况可以看出,对世界政治史的考查,主要考查联合国、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演变等相关知识;对世界经济史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二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欧洲一体化进程、经济全球化等。
对世界文化史的考查,近10 年涉及 2 道试题,考查近代以来的科技成就和文学艺术。
总的来看,新课标高考第35 题的时间范围大部分都设定在二战后,知识方面侧重于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及世界格局的变化,在复习时应引起重视。
第35 题10 年题型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说明体现类背景原因类史实对应型对比型图表漫画类影响意义类史观型通过对上图第35 题的分析可知,第35题的题型比较多样,其中说明、体现类选择题所占比重较大,背景、原因类选择题,对比型选择题,图表漫画类选择题也占有一定比较。
上述几种题型已在前面有相应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信息推移法信息推移法就是通过找一个“参考对象”,如题干材料意思、选项或题肢、政治原理或历史结论等,进行“拓宽解题思路,缩小思考范围”的处理,在有限的信息范围内进行解答的一种方法。
方法类型:选择题的选项都包含着一定的信息。
有的选择题中,几个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
选项之间有的是同类史实,有的是同一时期的史实,有的是相近的观点,有的存在因果关系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因此,某些选项可以相互参照互证。
信息推移法就是利用某一选项提供的信息,对其他选项进行推理和判断,以确定其是都正确的一种解题方法。
具体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因果、包含、对应、交叉、矛盾、史实重复、观点同类型等。
对应题型:信息推移法在解答选择题中运用较为广泛。
说明体现类选择题、史实对应型选择题、影响意义类选择题等都会用到信息推移法。
解题思路:35.(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 。
第30题——十年(2010—2019)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按题号顺序分类(解析版)
(说明:2010—2014年大纲卷题号为18)第30题10年模块知识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近代政治近代经济近代思想现代政治世界经济通过对近10年第30题考查知识点分布的分析来看,对中国近代政治史和经济史的考查所占比重较大,依据下面具体试题考查情况可以看出,政治史模块主要侧重于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经济史模块侧重于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建设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等。
第30题10年题型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说明体现类原因目的类影响意义类史实对应型通过上图来看,说明、体现类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高(具体题型特点以及设问方式等在第24题中已经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背景、原因类选择题、影响、意义类选择题比重比较高。
通过对图片分析发现,第30题的题型设问方式比较多样,本节将对影响、意义类选择题进行阐述。
影响、意义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政体评价,此类试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现象、事件、人物、观点及结论等的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往往涉及对某项措施、制度、做法或某个历史事件、某位历史人物的观点的考查。
影响、意义类选择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目的设问往往不明显,要注意结合备选项辨别。
设问方式显性设问……的深远影响是……的直接影响是……的主要意义……的直接效果等隐性设问……意味着……有利于解题策略(1)区分概念(2)解题技巧2019年卷Ⅰ卷Ⅱ卷III设问词意在目的是说明当时考查点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准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考查模块必修3 必修1 必修3考查时期1940年1948年20世纪30年代中期题型特点①影响、意义类选择题②背景、原因、目的类选择题30.(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中国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故选择C;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与俄国存在不同之处,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联合资产阶级,是出于完成革命的需要并非为了扩大阶级基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右倾错误的批判,且此时党内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右倾,排除D。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3 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析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23 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考点:史料价值、史学研究方法、历史认识论——史观一、选择题1.(2018年江苏卷T11)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
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答案】C【解析】史料中真实可靠的是第一手史料,如原创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等。
展览的文字介绍属于对文献的再加工,不是第一手史料,故A项错误;两部经济著作对“每人每月定量”描述不一,故B项错误;馆藏的原始文件属于第一手史料,相对而言比较可信,故C项正确;现有史料只要确定是真实的,就能证明北京市曾经发放过“高脑油”,故D项错误。
2.(2017年全国卷ⅠT26)表2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答案】C3.(2017年全国卷II T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C4.(2017年全国卷II T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答案】D5.(2017年北京卷T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第26题——十年(2010—2019)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按题号顺序分类(解析版)
(说明:2010—2014年大纲卷题号为14)第26题10年模块知识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通过对近10年第26题考查知识点分来来看,经济史比重比较大。
依据下面具体试题考查情况可以看出,政治史模块方面主要考查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经济史模块土地制度、经济重心南移、古代商业考查频率比较高;文化史方面,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宋明理学则考查频率比较高。
整体来看,第26题考查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宋、唐。
据25题、26题统计发现,唐宋时期史实在古代史中考查频率很高,是历史课本中重要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选择题命题的重要区域。
第26题10年题型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通过上图来看,说明、体现类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高(具体题型特点以及设问方式等在第24题中已经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背景、原因类选择题、比较类选择题比重比较高。
通过对图片分析发现。
第26题的题型,即设问方式比较多样,本节将对比较类选择题进行阐述。
比较类设问,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现象或者人物观点放在一起,归纳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考查点可能是中国或世界古今事件的比较,也可能是中外相关历史事件的比较,一般分为同比和对比两类。
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比较类选择题题型特点:考查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历史制度的比较。
考查点可能是中国或世界古今事件的比较,也可能是中外关联比较(在非选择题中出现频率比较高)。
设问方式同比类……的相似之处是两者都…………的共同点是……一致的是等等对比类二者的最大区别是……二者有何不同……与……相比,不同/侧重于……等等解题策略材料内容考虑因素政治制度、政策两者的实行时间;两者实行的社会背景;两者产生的历史影响政体两种政体建立的时间;两种政体是否符合近现代历史发展趋势;两种政体产生的影响事件发生时间;发生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的性质;产生的影响经济改革措施实施时间;改革中重要人物;改革的侧重点;改革的意义体制重要人物;建立的主要目的;产生的影响组织各组织合作的领域;各组织的性质;对世界秩序的影响文化思想观点人物生活的时代;代表的阶级立场或观点的倾向性;思想产生的根源著作作者及代表派别;出现的年代;主要内容;进步性或消极性2019年卷Ⅰ卷Ⅱ卷III设问词据此可知主旨是这一制度(实质考查影响)考查点唐代社会风尚宋明理学宋代募兵制考查模块必修3 必修3必修1考查时期唐宋宋2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4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教育考点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科技成就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点三:文学成就考点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点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点六: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2018年全国卷ⅠT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2.(2018年全国卷II T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D3.(2018年江苏卷T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A【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
4.(2018年江苏卷T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
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案】B【解析】注意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项错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C 项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
5.(2017年全国卷II T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答案】C【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6.(2017年全国卷Ⅲ T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图4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7.(2017年全国卷Ⅲ T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图5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答案】C【解析】由材料时间“1954年”可知,此时正是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时期,扫盲工作在农村是工作内容之一。
该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故选C。
8.(2017年北京卷T1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全面提高”不符合史实,A错误。
“全社会关注”说法错误,B错误。
京剧《定军山》是我国的传统戏剧,电影是近代科技的成果,C正确。
“成功解决了”不符合事实,世界粮食短缺问题还在解决过程中。
9.(2017年江苏卷T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答案】C10.(2017年江苏卷T9)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政治B.文化传统C.人口密度D.地理环境【答案】A【解析】地图显示的时间是1936年,图示中专科以上学校主要分布在南京和沿海地区,这与当时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布局有很大关系,故A项正确。
11.(2016年全国卷II T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图3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B【解析】材料显示了三种字体,图片中也按照顺序表现出三种字体的演变,因此本题选B项。
材料给出的时间是三国曹魏时期,当时的文字已经基本统一,故A错误。
汉代时,隶书已经成为主要字体,C说法错误。
自秦朝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之后,汉字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项说法错误。
12.(2016年全国卷Ⅲ T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解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
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
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
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
13.(2016年全国卷Ⅲ T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C考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汉字的演变和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14.(2016年北京卷T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
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图8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文学·《诗经》15.(2016年浙江卷 T14)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 “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16.(2016年浙江卷 T19)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
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
”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A.20世纪4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答案】B【解析】解题时紧扣“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56年5月,在前苏联的援助下,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在北京近郊动工。
反应堆是实现大规模可控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是一种向人类提供核能的装置。
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产生高能量的粒子,并用它来击破原子核的设备。
它是研究原子核内部复杂结构的最重要工具。
1958年 9月27日,我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正式提交生产。
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跨进了原子能时代,据此分析可知B项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原子能技术17.(2015年全国卷II T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
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答案】D18.(2015年江苏卷T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汉赋是西汉时期文学作品特点,气势恢宏,符合西汉大一统辉煌气势,未统治阶级造声势,故A、B和D均反映汉赋特点,不符合题意;汉代思想是被神化的儒家学说,不包括道家思想,故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19.(2014年重庆卷T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以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内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①与题干“江南……不以为然”的信息不符;②与题干“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耗亦不多”的信息相符;③与题干“全省从前煮浸之力”的信息不符;④与题干还魂纸是废纸的再利用的信息相符。
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