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最新教案-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三维目标1. 能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

2.会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完成操作。

3.会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4.会设计表格并用表格处理数据。

5.会用v-t图像处理数据,表示运动规律6.掌握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语音描述运动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 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探究某种规律的研究方法。

2.经历实验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调整。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实验的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2.培养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1.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教具准备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思路在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设计探究的流程步骤:实验——处理数据——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分析寻找小车的运动规律。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问题】探究目的: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猜想】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有几种可能:变化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均匀变化等。

可结合速度图象描述猜想。

【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示如何测量出不同时刻的物体运动速度;最后确定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问题一:打点计时器结构如何?问题二: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所需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步骤:1、附有滑轮的长度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用一条细绳栓住小车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适量的钩码,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上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力》教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力》教案

教师点评因是什么?
主题2: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重点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
有关?要想画力的图示,需要了解哪
几个问题?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有何区别?
口头表述
主题3:力的分类
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进行纠
正,并找出实例来说明学生的
错误之处。

根据提供的情景依次找出各种
力,思考他们是依据什么命名的,
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知道
的力的分类情况,性质相同的力的
作用效果一定相同吗?作用效果相
同的力的性质一定相同吗?
板书和
PPT课件
第三层级基本技能
检测根据具体情况与部分同学(特
别是各小组组长)交流,掌握
学生的学习情况.
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全,小
组同学都完成后可交流讨论。

PPT课件
拓展技能检测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间、教学
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
教师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学有余力
的学生可自主完成
PPT课件
记录要点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后作点评学生在相应的位置作笔记。

PPT课件
第四层级知识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没
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

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
之后可小组交流讨论。

PPT课件
呈现
感悟收获注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学生
的体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
教学方法。

根据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
根据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案
课外拓展无PPT课件板书设计
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教案精选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教案精选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第一节《力的概念与测量》。

详细内容将围绕力的定义、测量、作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三要素,并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3.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力的合成与分解。

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模型。

学具:弹簧测力计、三角板、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力的定义、三要素以及力的测量方法。

3. 实践:分组进行力的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4.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解题步骤。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与三要素2. 力的测量方法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计算方法4.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 答案:(1)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确保测力计与被测力方向一致,避免摩擦力的影响。

(3)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例如,两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力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力的合成与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力的作用效果,如摩擦力、重力等,并探究这些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物理素养。

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新教材)

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新教材)

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新教材)第一章力第一课时力重力㈠教学目的〖知识目标〗⒈正确理解力的概念,能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⒉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符号,能作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⒊知道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对力分类,能正确区别各种实际力的类别.⒋正确理解重力的定义,能确定物体重力的大小,指明重力的方向.⒌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能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会分析一般物体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的关系. 〖思路方法目标〗⒈分类方法.(力的分类,矢量和标量)⒉等效方法.(重心概念)⒊分析综合方法.(力的概念的深化)㈡教学重点难点点拨⒈力的物质性是各种形式力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反映了任何一个力必定和两个物体发生联系,而且这两个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一个力时,首先要搞清该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⒉力的作用总是要产生一定的效果,它只能从受力物体上体现出来,而且这个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相联系,力的图示能准确地反映某一个力三要素情况.⒊地球周围的物体,总是要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重力,它与该物体所处的环境和运动状态无关⒋物体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看,这个作用相当于作用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整个物体的重力作用点.亦为物体的重心.上述处理方法是“等效思想方法”的应用.用悬挂法找重心,要注意其局限性,它只适用于薄板状物体.㈢教具弹簧、弹簧秤、木块、海绵、水盆、不规则的薄板、细线、曲尺…㈣教学过程⒈讨论引入新教材,共同讨论下述问题:⑴什么是力?⑵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力?并举例说明.师:请阅读p3(为了加深对力的认识,分清力的种类,性质.掌握力的表示方法和应用,本章我们将系统学习力的知识)⒉新课内容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演示】手和弹簧、水和木块.②受力是相互的,受力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演示】线悬挂重物师:力是个重要概念,如何表示一个力?⑵力的图示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力的方向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力的作用线是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高一物理(必修)教案—第二章 直线运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高一物理(必修)教案—第二章 直线运动

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

4、知道位移的概念,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5、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小到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和电子,大到遥远的恒星和星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有些物体,例如耸立的山峰、马路两侧的房屋、路面上的铁轨,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这些物体是随着地球一起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是千差万别的,第二章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直线运动入手,开始我们的研究。

板书:几个基本概念二、新课教学1、(1)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实例分析:坐在行驶的火车里乘客的运动情况以火车为参考系,乘客是静止;而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乘客是运动的。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比较才有意义)(3)总结: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

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2、质点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从而使问题大为简化。

实例分析:在讨论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天津需用多少时间时,火车的长度和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相比,可以不考虑。

我们抛开火车的形状、大小等起作用很小的次要因素,把火车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可使计算大大简化。

质点: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大小,把物体看成是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高一必修一的物理教案精选8篇

高一必修一的物理教案精选8篇

高一必修一的物理教案精选8篇篇一:高一必修一的物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对比法。

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五、教学过程(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1)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1)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 (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全章概述本章是在第一章运动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公式、图象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研究。

通过使用打点计时器设计相关实验探索运动规律,并用语言、公式、图象进行描述。

本章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掌握,重点掌握其研究的方法和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本章公式和推论较多,在学习时要分清公式的应用条件和前提,不可乱套公式,在物理过程比较复杂时可以分解过程,—一突破并建立相关联系,必要时可借助图象进行分析比较。

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1)基本规律的探索及描述(一、二、三节)(2)相关的推论的整理及应用(三节后半部分)(3)特殊应用及伽利略的研究史实(第四、五节)新课标要求本章也是必修模块中物理1模块的第一部分,为第一个二级主题。

1、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体会公式表述和图象表述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应用规律奠定基础,体会数学在处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所用的实验和推论方法,体会科学推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2、在掌握相关规律的同时,通过对某些推论的导出过程的经历,体验物理规律“条件”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确很多规律都是有条件的,科学的推理也有条件性。

新课程学习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瞬时速度。

三、德育目标1 、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精选多篇)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精选多篇)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运动、空间和时间(第二一、课题:运动、空间和时间(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司南版二、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运动有多种类型,机械运动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形式(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择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及其符号.2、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2)、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时间和时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重点:1、参考系的概念,及学会合理选择参考系判断物理的运动情况2、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3、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时间和时刻五、教学难点:1、学会合理选择参考系判断物理的运动情况2、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六、教学工具: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与内容(一)、本章课程的引入:结合课本16页内容,在学生自行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入本章内容并简要讲解本章的学习要求(可见课本16页)(二)主要教学内容1、机械运动和参考系:(1)、各种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2)、机械运动的定义:一个物理相对别的物理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3)、参考系的概念:在描述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参照物,叫参考系教学过程:以课本所介绍的电梯运动为例来说明选择参考系的必要性并强调:对于同一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可能会不同的。

(4)、参考系的确定方法教学过程1:学生讨论以下题目:例1、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须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高一物理教案(最新11篇)

高一物理教案(最新11篇)

高一物理教案(最新11篇)高一物理教案11、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知道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4、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学习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平均速度计算【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链接】【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阅读】P壹五“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A级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表示,Δx的大小表示,Δx的正负表示【思考与交流】1、汽车在沿x轴上运动,如图1—3—l表示汽车从坐标x1=10 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 m处,则Δx = ,Δx是正值还是负值?汽车沿哪个方向运动?如果汽车沿x轴负方向运动,Δx是正值还是负值?2、如图1—3—l,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怎么表示?3、绿妹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东2 m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西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西1m处。

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2s内小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点二:速度【阅读】P10第二部分:速度完成下列问题。

实例: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21岁的上海小伙刘翔像闪电一样,挟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冲过终点,以明显的不可撼动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约翰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改写了奥运会纪录。

那么请问我们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试举例说明。

【思考与交流】1、以下有四个物体,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 20 100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 10 100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 30 1 250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500 10 2 500A级1、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高中物理-高一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物理-高一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物理-高一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运用物理学中的基本单位及其制度。

2. 掌握各种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和换算方法。

3. 掌握物理量的量纲和量纲式的表示方法。

4. 意识到有关物理量的量纲对物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 掌握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和换算方法。

2. 掌握有关物理量的量纲和量纲式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有关物理量的量纲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2. 掌握量纲式在求解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物理学中的基本单位及其制度。

2. 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和换算方法。

3. 有关物理量的量纲和量纲式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展示实验,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2. 实验:设计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讨论: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达到共同探讨与交流的效果。

教学过程:Step1:引入1. 导入:请学生回顾中学阶段学习的各种物理量及其单位,探究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单位及其制度。

Step2:学习物理量的单位1. 学生自学:分组查找资料,学习各种物理量的基本单位、换算方法等知识。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及探究:学生小组互相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有哪些物理量的单位是需要导出的,如电量单位,勒积单位等。

Step3:学习物理量的量纲和量纲式1. 学生自学:学习各种物理量的量纲、量纲式等知识。

2. 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物理量的量纲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进行求解,如能量、功、功率等。

3. 讲解及讨论:教师讲解量纲式的求解方法,并与学生讨论如何运用量纲式来解决物理问题。

Step4:实验探究1. 提供实验条件,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实践探究各种物理现象,联系实际观测结果与量纲式的求解过程,进一步理解有关物理量的量纲对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2. 教师指导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识记。

高一物理第二章第一节讲解

高一物理第二章第一节讲解

高一物理第二章第一节讲解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对高一物理第二章第一节的课程内容进行讲解,主要包括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的阐述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惯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基础的物理概念,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储备。

此外,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于物理现象和原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可能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尚需加强。

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力。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了解惯性的概念,能够解释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3)学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变化,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采用实验、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4)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通过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掌握物理知识。

(4)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表达。

高中物理第一册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第一册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第一册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引言简述本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强调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和创新性一、教学内容分析1.1 课程标准要求引用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分析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1.2 教学内容概述详细介绍本节的物理概念和知识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3 学生学情分析描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预期困难二、教学目标设定2.1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描述学生应达到的计算和推理技能2.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物理规律描述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强调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三、教学策略与方法3.1 教学方法选择描述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等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3.2 教学媒体与技术介绍将使用的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工具讨论技术工具在提高教学效果中的作用3.3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教学活动,如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描述活动流程和预期效果四、教学过程安排4.1 导入新课描述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主题讨论导入活动的设计和实施4.2 讲解与示范叙述知识点的讲解和示范过程分析讲解与示范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3 学生实践活动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描述活动指导和学生表现的预期4.4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描述如何进行课堂内容的总结讨论作业布置的目的和要求五、教学评价与反馈5.1 学生学习评价介绍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讨论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反馈5.2 教学反思与调整描述教学后的反思内容和方法讨论根据反思结果进行教学调整的策略5.3 学生反馈收集与利用介绍收集学生反馈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学生反馈对改进教学的作用六、教学资源与环境6.1 教学资源准备列出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如教材、实验器材等讨论资源的准备和利用6.2 教学环境布置描述教学环境的布置要求分析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6.3 教学资源的创新应用探讨教学资源的创新使用方式分享创新应用的案例和效果结语总结本节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和创新之处对教学实施的期望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展望。

高中物理第一册 第二章 第一节

高中物理第一册 第二章 第一节

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像。

以及如何用图像来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像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他们个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教学重点】对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正确理解【教学难点】位移图像及其物理意义【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点的概念,并且知道了质点的运动轨迹如果是一条直线的话,称为直线运动。

而在直线运动里有一种最简单、最特殊的运动形式,那就是匀速直线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研究一个质点的运动,我盟要考擦它的运动时间过程,比较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

我们要把它放到某一时间过程或某一特点的时刻加以比较,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必须把物体的运动放到时间过程中去考察。

、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其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位移也在发生变化,为了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某人考察了一辆汽车的运动,以下是其记录的数据:时间t/s位移s/m0100200300400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相等的时间内里汽车的位移相等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匀速”是知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

*注意: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相等的运动是几乎找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把适当短的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就可以近似的看成匀速直线运动,这样相等的时间长短的选取是根据研究问题要求的精度而定的,要求精度越高,选取的时间就越短。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3、位移-时间图像以纵轴表示位移s,横轴表示时间t,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叫位移时间图像,观察其图像的特点a、是一条斜直线b、位移图像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高中物理第一册_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第一册_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第一册_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摘要:而直线运动里有种简单、特殊运动形式,那就是匀速直线运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匀速直线运动,(新课教学)观察研究质运动,我盟要考擦它运动程,比较两质运动情况,(可以提问)3、位移图像(图像)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质位移随变化图像叫位移图像(让学生己画出前面汽车图),观察其图像特、是条斜直线(强调这不是质运动轨迹)b、位移图像反映了位移随变化规律高物理册二节教案二、位移和关系【教学目标】、理匀速运动、变速运动概念、知道什么是位移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表示位移和关系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图像义、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关系数学工具,他们有所长,可以相补充【教学重】对匀速运动、变速运动正确理【教学难】位移图像及其物理义【教学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概念,并且知道了质运动轨迹如是条直线话,称直线运动而直线运动里有种简单、特殊运动形式,那就是匀速直线运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匀速直线运动(新课教学)观察研究质运动,我盟要考擦它运动程,比较两质运动情况我们要把它放到某程或某特刻加以比较,这样比较才有义所以我们必须把物体运动放到程考察()、匀速直线运动质运动程,其位置随变化而变化,位移也发生变化,了研究他们关系,某人考察了辆汽车运动,以下是其记录数据0900599位移000xxxx0000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位移随增加而增加()、误差允许围,相等(每5)里汽车位移相等(00)、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条直线上运动,如任何相等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轨迹是直线()“匀速”是知任何相等位移都相等任何相等位移相等运动是几乎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把适当短相等位移相等运动,就可以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这样相等长短选取是根据研究问题要精而定,要精越高,选取就越短、匀速直线运动特位移与成正比(可以提问)3、位移图像(图像)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质位移随变化图像叫位移图像(让学生己画出前面汽车图),观察其图像特、是条斜直线(强调这不是质运动轨迹)b、位移图像反映了位移随变化规律学法引导,物理量关系可以用图像和公式两种数学工具表示,而图像法方便、直观、便出事物变化规律,因而要重视图像学习和应用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两物体和B沿直线运动图如下,试比较它们运动情况,并说明图像交表示什么总结,利用图可以判断物体运动情况,可以出任刻位移,也可以知道某段位移,由图直线倾斜程可以直接判断物体运动快慢巩固练习说出图像所表示运动程和义(二)变速直线运动让学生课有关容老师提问、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特是什么?、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图像是不是直线?3、举出些常见变速直线运动现访问是国教师吧旗下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像。

以及如何用图像来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他们个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教学重点】对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正确理解【教学难点】位移图像及其物理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点的概念,并且知道了质点的运动轨迹如果是一条直线的话,称为直线运动。

而在直线运动里有一种最简单、最特殊的运动形式,那就是匀速直线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匀速直线运动。

(新课教学) 观察研究一个质点的运动,我盟要考擦它的运动时间过程,比较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

我们要把它放到某一时间过程或某一特点的时刻加以比较,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必须把物体的运动放到时间过程中去考察。

(一)、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其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位移也在发生变化,为了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某人考察了一辆汽车的运动,以下是其记录的数据: 时间t/s 0 4.9 10.0 15.1 19.9 位移s/m 0 100 200 300 400 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 (1)、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相等的时间内(每5s)里汽车的位移相等(100m)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2)“匀速”是知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

*注意: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相等的运动是几乎找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把适当短的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就可以近似的看成匀速直线运动,这样相等的时间长短的选取是根据研究问题要求的精度而定的,要求精度越高,选取的时间就越短。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可以提问) 3、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 以纵轴表示位移s,横轴表示时间t,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叫位移时间图像(让学生自己画出前面汽车的s-t图),观察其图像的特点a、是一条斜直线(注意强调这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b、位移图像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注:学法引导,物理量之间关系可以同时用图像和公式两种数学工具来表示,而图像法方便、直观、便于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因而要重视图像的学习和应用。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两个物体A和B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图如下,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并说明图像的交点表示什么。

总结,利用s-t图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读出任意时刻的位移,也可以知道某段时间的位移,由图中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直接判断物体的运动快慢巩固练习说出图像所表示的运动过程和意义(二)变速直线运动让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老师提问:1、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的运动特点是什么? 2、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不是直线? 3、举出一些常见的变速直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