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

合集下载

如何辩证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如何辩证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如何理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陈超12051308我们生存的地球,乃至宇宙,是个奇妙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都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

我们常说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其实也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的改造世界。

要认识世界的规律,首先我们就得知道规律到底是什么。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

而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说到这里,就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回答客人的那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解释过来就是说:“你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是啊,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规律。

例如,人类社会必然哟偶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

但是,规律总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相反,人的意识要受到规律的支配。

不管我们是否认识到,承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属于人类,属于一种高级动物,但和所有的动物乃至植物一样,如果不吃饭,当然对于植物来说叫做不汲取营养,就会死亡。

这个例子虽然通俗,但却很好理解,你能够不吃饭却活下来吗?显然不能。

这就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客观规律。

我们都得认清并尊重这个客观规律。

既然如此,那我们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在哪里呢?要弄清楚这个,我们首先得明白一个道理,虽然我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

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

实事求是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实事求是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 不正确: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 5、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
程。
❖ 不正确: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 6、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6、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 条件的
❖ 不正确(注意:颠倒了二者) ❖ 7、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 不正确: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
改变、消灭)规律。 ❖ 8、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 不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 9、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 ❖ 错误(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
❖ 2、真理的含义真理及其属性
❖ 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属性:
❖ ①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是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是指人 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期 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 人平等)。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方法论要求: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
确的认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4、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
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求: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
而行的,要正确对待真理。
5、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和
无限性。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一、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意义‎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说明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说明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 材料一:长期在岩石圈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 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错位, 使长期累积的能量释放出来造成地震。但对于地 震的预测,中国乃至世界发达国家依然处于探索 时期,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孕律的复杂性、地 震发生的小概率性,都决定了无法准确预报地震。
材料二: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杭震救灾工作,出现了无数 感人至深的画面。对于地震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 次生灾害,国家组织地方发布了《 清坝紧急撤 离方案》 (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方案》 《 灾民紧 急安置方案》 等多个方案。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0分)
①从材料1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没有从根 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 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 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 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 可行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 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规律客观性和人 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
①规律是客观的。地震的发生有其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地震发生规律的 认识是有限的。(4 分)
②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 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利用规律。万众一 心,积极救灾、充分预见震后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并采取措 施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在实践中完善救灾方案。这体现了我 们充分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4 分)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得辩证关系一、概念客观规律就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得本质得联系与必然得趋势。

主观能动性就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与能动地改造世界得实践能力与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前提与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得惩罚.2、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就是认识、掌握与利用客观规律得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就是隐藏在事物内部得.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得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就是相辅相成得,辩证统一得。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就是人与动物得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得规律与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就是辩证统一得。

实践就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得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与把握事物得发展规律;坚持实践得基本途径;具备一定得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得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与处理社会发展得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得关系.三、意义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得原理就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得与“左"得错误思想得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得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得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与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得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得“左”得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得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得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与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得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得倒车,犯“右”得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得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得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得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指客观规律性将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而主观能动性则可以改变客观规律性,并从中受益。

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首先,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存在的规律,这些规律无法改变,只能被人们所遵守。

它们会影响个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命运。

例如,客观规律性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保证公平正义。

其次,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客观规律性而采取不同的行动,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例如,借助科技进步,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性改善社会环境,改变生活状况,实现自身价值。

因此,主观能动性是客观规律性的一种重要补充,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收益。

最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客观规律性可以给人们提供行动的准则,而主观能动性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从而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总之,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互动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这种辩证关系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激发他们不断创新,改变自己的命运。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通过客观规律性的发展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和促使;反过来,主观能动性也要遵循客观规律性,从而形成共同的辩证统一关系。

下面将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万物发展的前提:万物的变化都是在客观规律的驱动下进行的,没有客观的规律性就没有了物质的变化;
2.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客观规律性的根本动力:主观的活动才能突破客观规律的桎梏,才能有效的利用客观规律,实现物质变化。

二、客观规律性如何激发和促使主观能动性
1.客观规律性提供发展的前提条件:客观规律性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让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发展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性约束:客观规律性不仅提供发展的希望,而且也约束着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它的随意发展。

三、主观能动性如何遵循客观规律性
1.客观规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根基:主观能动性追求的是客观规律性的实现,因此要继承客观规律性,并从中寻求发展的依据和发挥作用;
2.主观能动性是客观规律性的炎黄子孙:主观能动性要严格遵守客观规律性,这样可以保证物质变化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主观能动性发展的空间。

四、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客观规律性为变化提供条件,而主观能动性又借以发展,形成一种具有客观特征的物质变化的统一。

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客观规律性是物质变化的前提,主观能动性是物质变化的根本动力,它们之间同时拥有互为约束和促进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种辩证统一的变化形式。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我们如何树立个人目标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我们如何树立个人目标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我们如何
树立个人目标
树立个人目标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常见的一件事,如何树立科学的
目标,可以让人实现更好的发展,才能给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未来,所
以如何树立个人目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有效运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两个原理,实现个人目标的有效
达到。

一、客观规律性
客观规律性是指我们在树立个人目标时,要坚持客观原则和科学原则,要坚持社会实践理论规律,从而提高树立目标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树立
目标的过程中,不能把握太宽,必须有具体的、客观的、可操作的目标,
只有有具体的目标,才能准确地为实现目标奠定基础。

此外,要坚持客观规律,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确定自己的可行性,要分析自身的能力和时间,认真考虑是否有条件实现目标,考虑到周围环
境的影响,以及自己的经验能力等方面,综合多方面考虑,才能合理安排
自身的资源和有效实现目标。

二、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指在树立目标的过程中,要积极行动,要以对未来充满
希望的心态迎接挑战,要以一种投身其中的精神,达到实现目标的目的。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一、概念客观规律就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与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就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与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与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认识、掌握与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就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就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就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与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意义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就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与“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与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与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我们如何树立个人目标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我们如何树立个人目标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我们如何树立个人目标这学期学习了马克思基本原理这门课使我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作为一个青年学生,我们要树立人生目标,并努力奋斗实现它,这样人生才有价值。

树立个人目标首先要遵循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规律首先是一种本质的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各种各样的联系之中。

但并不是任何一种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以称为规律,只有体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联系,才是本质的联系,才可能称之为规律。

规律作为一种内在的,非表面规律的联系,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例如:苹果落地、水向低处流,向空中抛一个物体又落回到地面,月亮绕地球转等。

这些都是现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万有引力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我是物理系的学生,我深爱着物理学,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物理学家。

物理学的研究经常是通过做很多实验,统计实验各种数据和现象,最后总结出物理规律。

但这还没有结束,物理规律还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和顿悟得出来的,这一伟大理论但是并没有马上得到物理学家们的认同,很多人受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影响对相对论充满了怀疑。

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的几十年内很多物理学家对其进行检验试验,在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为了检验相对论去非洲观察日全市,验证了光的引力偏折。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原理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原理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第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原理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1、范畴定义①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内在性和条件性。

②主观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2、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具有强制性,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导致失败。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主体条件。

因为规律具有内在性,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握规律;规律具有条件性,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条件、利用规律。

③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1)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一、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意义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论文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论文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摘要:主观能动性也是意识的能动性,充分地、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但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这便是二者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十分重要。

关键词:意识规律辩证关系一、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1]。

能动性的主体是意识,而意识的本质又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在其漫长的发展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从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应与心理,再到人的意识,在这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意识逐渐形成;其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当人类开始从事不同于动物活动的劳动时,人类开始学习抽象思维,而在劳动中产生的语言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类的意识在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再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人的意识过程也是一种生理活动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

其实,也就是说,人类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这一特点表明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意识具有认识作用,能使人们了解事物之间和事物内各部分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而有计划地去选择做什么;意识具有创造性,人类在把握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同时也能动地创造着;意识还可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指导和控制人们行动的作用。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它的基本秩序,有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过程本身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为加上的,也有稳定不移的趋势,而且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同特性。

规律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但又不同于现象,它是事物内部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特征。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关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宇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规律。

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着独立于人的意志和行为之外的客观规律和规定,这些规律和规定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结果。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自觉的努力和创造性的行动,对客观世界做出反应,调整和改变现实。

客观规律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主观能动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二者合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断前进。

客观规律性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必然规律和规定,是人类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客观规律性的存在是客观世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世界本质属性的凝聚。

客观规律性主要包括自然界规律和社会规律两个方面。

自然界规律是指自然规律,例如物理规律、化学规律、生物规律等,这些规律是纯粹的客观规律,不受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规律是指社会的发展规律,例如阶级发展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人口规律等,这些规律的存在不仅代表了客观规律性,同时也受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和实践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和自我意识,这是人类作为自然界物种的独特属性和能力。

人类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文化智慧,创新性地改造世界,开拓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新天地,促进了人类同自然界物种的较量。

人们在实践中,可以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思想、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社会实践和创造实践成果。

社会实践是通过人的行动来改变社会现状的过程,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由之路,是反映主观能动性的最好体现形式。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摘要: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懂得了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指发挥人的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这是由于物质对精神、客观对主观,存在对思维的决定性作用决定的。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只有尊重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反之,如果不顾规律、违背规律,必然在实践中受到惩罚,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是由于精神对物质、主观对客观、思维对存在的反作用决定的。

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

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想正确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就必须做到: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认识和发展规律又要充分利用主观能动性。

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认识各科目的内在规律掌握理论知识。

因为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我们预想的目的。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客观规律,我们才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得的理论知识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目标,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
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求: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 而行的,要正确对待真理。
5、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和
无限性。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



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2、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 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 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正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客观性是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是指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期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复习
一、基本概念
物质
运动
意识 静止
规律
实践 真理
二、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
(一)唯物论部分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及方法论要求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不正确: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5、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 程。 不正确: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6、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不正确: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7、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 然规律 错误(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8、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 (注意:不一定是不同的)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客观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根底,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两者的关系分层来说: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根底。

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另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恰好要求我们要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因而我们在把握二者关系的时候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揠苗助长与庖丁解牛两个典故便是对这一问题的绝妙说明。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

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

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

“好累啊!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不过,田里的稻子倒是都长高好些了。

〞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子长高了好些,连忙跑到田里去看。

可是,糟糕得很,田里的稻苗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

这说明了违反事物的开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另那么故事是这样的:庖丁为梁惠王宰牛。

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到达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

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毛泽东同志‎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我们建国5‎0多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证合‎乎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明了‎这一点。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我们如何树立个人目标?
这个学期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经过开学这几周的学习,我明白了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

客观规律性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规律。

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人生目标,并努力奋斗实现它。

而树立目标就是我们自身的一种意识。

这种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我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

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具有辩证统一性。

因此,我们在树立目标是,也要遵循客观规律性。

世间万物都有其特定的规律,日升日落,生老病死……我们是在各种的规律中生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我们在树立人生目标时,要结合我们自身的能力(也可以说是自身规律来确立我们的目标。

如果我们脱离了这个规律,我们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假如一个人将自己的目标树立的比自身能力低,那么他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自己也不能得到与自己能力相当的成就。

反之,一个人将自己的目标树立的过高于自己的能力,那么他忙碌一生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就,白白浪费了一生的光阴。

显然,对于这两种人,他们没有遵循客观规律,因而他们得到了相应的惩罚。

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合理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脱离事实而存在。

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问题,使自己的思想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正如俗语:“士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人的一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我们在树立目标是可以一段一段时间的去树立,比如说,在开学时将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树立为目标,并努力坚持。

在考试前可以改为努力复习、考试考一个好成绩。

正因为人生是发展的,所以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自我,掌握自己发展的方向,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树立的目标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发挥一个目标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摆设,成为自己炫耀的资本。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我们在看带问题的时候不能只看片面,在树立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把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这种制约恰恰又要求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正确的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并将其运用在树立目标上,首先要=尊重规律的基础。

其次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样才能使我们树立的目标更为完善,也更符合我们自身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