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学理论对话中的概念可对应性问题
中西互文概念的理论渊源与整合
中西互文概念的理论渊源与整合论文关键词互文渊源整合言语行为层次论文摘要“互文〞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文学界乃至文化界一向把它看作是一个文学批评概念,在中国学术传统中,它却是一个训诂术语、修辞方式术语,其实,这两种学术传统中的互文不但是有区别的,而且更是有联系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方“互文〞概念比较梳理,提出统括中西方“互文〞的“互丈〞理论,在言语行为的不同层次上把中西方“互文〞整合起来。
“互文〞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文学界乃至文化界一向把它看作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文学批评概念,在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中,它却是一个训诂术语、修辞方式术语。
如何看待中西方学术传统中对“互文〞的认识,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西方互文概念的理论渊源西方“互文〞概念在中国有不同的名称。
克里斯蒂娃最初生造了一个法文词Intertextualite(还有一个单词intertext)。
中文对此有不同翻译方法,“互文性〞(简称“互文〞)只是这个词的各种中文译法之一,其他译法还有“文本互涉〞“互涉文本〞“文本互释性〞“文际关系〞“间文本性〞“文本间性〞等等。
目前学术界使用“互文性〞或“互文〞这个译名的人明显居多,已呈约定俗成之势。
克里斯蒂娃受到巴赫金的影响,在?如是?(TelQuel)杂志的两篇文章(?词、对话和小说?,1966/?封闭的文本?,1967)中正式创造和引入了“互文(Intertextualite)〞这个词。
接着,她又在?符号学,语意分析研究?(1969)中明确互文的概念“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
后来,互文性又被索莱尔斯重新定义:“每一本文本都联系着假设干文本,并且对这些文本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
〞西方互文性是一个不稳定的概念,它在被用于文学批评话语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定义。
一般我们认为西方互文性概念分流成两局部:一种是广义互文,以克里斯蒂娃、巴特、里法特尔为代表;另外一种那么是狭义互文,以热奈特、安东尼·孔帕尼翁、洛朗·坚尼、米歇尔·施奈德为代表。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
红漆布面精装初版本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陈钟凡著 民国十六年2月初版印 民国十六年 月初版印
王国维
•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一开始走的就是西化的 通过学科化、体系化、 路,通过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的系统 改造工作,硬是将古代文论重新阐释、 改造工作,硬是将古代文论重新阐释、梳 分类、界定, 理、分类、界定,塞入了西方的学科体制 与思维模式中, 与思维模式中,造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话 语失落。 语失落。 •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红楼梦评论》 已经有古代文论变异的痕迹, 已经有古代文论变异的痕迹,这两部论著 代表了王国维运用西方的观念的得与失 得与失。 代表了王国维运用西方的观念的得与失。 • 得:注意中西融合;现实与理想,主观与 注意中西融合;现实与理想, 客观,有我与无我。 客观,有我与无我。 • 失:忽略了异质性话语。“《红楼梦》与 忽略了异质性话语。 红楼梦》 中国之精神大相违背” 中国之精神大相违背”???
1946年海德格尔 年海德格尔 与萧师毅一同翻 译过《老子》 译过《老子》
2、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西方文 论影响
五四以来由胡适发起的 整理国故”运动, “整理国故”运动,就是 以西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 中国古籍的运动。 中国古籍的运动。 陈钟凡先生说: 陈钟凡先生说:”言学术 必先陈其义界, 者,必先陈其义界,方能 识其旨归。 陈先生《 识其旨归。”陈先生《中 国文学批评史》 1927年 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 就定下了用西方理论指导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基调
• 九十年代后:
• • • • 杨乃桥《悖力与整合》 杨乃桥《悖力与整合》,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 特点: 特点:逐渐展开了与西方当代文论的比较
中西比较语境中的文学界定
中西比较语境中的文学界定
西方文学首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一系列的文学作品的总称,涵盖了古典文学、文艺复兴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文学以及象征主义文学等多种文学流派。
西方文学突出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是一种以艺术性为基础的文学形式。
中国文学则是一种更加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仅包括文学作品,还包括诗歌、文言文、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中国文学强调文学作品的实用性,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实用性和实践性,是一种以实用性为基础的文学形式。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作者】曹顺庆【内容提要】一些人认为中国文论仅仅涵盖“气”、“风骨”、“神韵”、“比兴”、“妙悟”和“意境”这样一些范畴。
然而,如果从一种文化的视阈来看,我们分析中国传统文论和清理中国文论话语,并不是以上所提到的这些范畴,而是要研究它们在文学中所呈示出的意义表达方式和文化规则,例如古代文论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等。
中国学者相信示意的唯一方式就是“立象”,它是长期以来在中国文论中已经被强化和突出的话语方式。
因此有必要在以前一些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中西文论对话研究,使之更加具体和系统,并遵循四个基本的话语规则。
一、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特征所谓“话语”(discourse),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或谈话,而是借用当代的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的概念,专指文化意义建构的法则。
“这些法则是指在一定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思维、表达、沟通与解读等方面的基本规则,是意义的建构方式(to determine how meaning is constructed)和交流与创立知识的方式(the way we both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create knowledge)。
”[1]335 说得更简洁一点,话语就是指一定文化思维和言说的基本范畴和规则。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文论话语无非就是“风骨”、“妙悟”、“意境”等等范畴而已,这是一个误解,古代文论范畴并不是笔者所说的“文化规则”。
每一种文化、文论都有自己的规则,范畴只是话语表层的东西,而文化规则是支配范畴的深层的东西;范畴是有时代性的,而文化规则是贯穿于历史长河之中的。
此即笔者常说的“死范畴”、“活规则”,即范畴可能死亡,而规则仍然存在,规则不会随着范畴的过时而死亡。
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
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摘要:我国高校的文艺学教材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到世纪之交再次面临新的挑战。
本文认为,具体与普遍、前沿与基础是高校文艺学基础教材《文学概论》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因为《文学概论》主要讲授文学的元理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从研究大量具体文学现象的基础上提炼出来,具有较大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
新的文学实践和前沿理论成果可以补充、完善或更新某些基本原理,但不能替代基本原理。
因此,《文学概论》教材在贴近文学实践和体现前沿性的同时,不能丧失其作为基础理论的性质。
其基本要义便是在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的理论视域中,构筑起富于现代性和中国特色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关键词:文艺学;文学概论;教材建设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文学理论界有关文艺学教材建设的反思已持续多年,它所引起的争鸣和讨论也赢得越来越多的业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这反映出文学理论界对于变革文艺学教材的迫切使命感,这是非常令人欣慰和鼓舞的。
高校文艺学的基础教材是《文学概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50年代的“仿苏”阶段。
这个时期,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得到持续强化;作为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艺学自然基本上照搬的是前苏联模式。
于是,前苏联文学理论家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等,成为当时高校的通行教材。
第二,60年代的“初学”阶段。
这个时期,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和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上还是沿用前苏联的文学理论模式,同时也开始注意吸收我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有益成果,因而分别成为北方和南方高校的主导教材。
第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初创”阶段。
这个时期,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论的陆续引进,引起我国文学理论界文学观念的大变革,从而促成《文学概论》教材的重新编写。
钱中文的《文学原理》、吴中杰的《文艺学导论》、顾祖钊的《文学原理新释》、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董学文与张永刚合著的《文学原理》等先后问世,这些“换代教材”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过去那种一两部权威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标志着我国高校《文学概论》教材建设告别了“仿苏”与“初学”阶段而开始走上自觉创新阶段。
中西美学会通与对话的个案研究
一、庄子美学自然观述略中国古代美学一贯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
自然审美意识深深地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铸造了独具一格的自然审美观。
追根溯源,这种自然审美观源于庄子,庄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自然”。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指出:“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概而言之,庄子美学的自然观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庄子极为推崇“天地之美”(自然美)。
庄子说:“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
”(《天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知北游》)。
在此,庄子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
庄子的这些看法,是要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而不是到某种超自然的神秘的精神世界或天国中去寻求美,这对后世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天地”何以会有美呢?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因为“天地之美”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根本特性。
庄子站在泛神论的立场上,热烈赞颂了天地的自然无为,认为那生出万物的“道”就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
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游心”于那自然无为地产生出万物的“道”,体验“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并以之作为人世生活的根本原则,一切纯任自然,不为利害得失而劳苦奔波,这样人世的生活也就像天地那样“有大美”,“备于天地之美”了。
庄子及其后学认为自然无为是最高的美,看似玄虚,实际上恰好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朴素而深刻地抓住了美之为美的根本特征,包含着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的自由的实现的思想。
这种自然无为,正是自由。
渴望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的庄子及其后学,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中看不到自由,却从对自然生命的观察上看到了他们所梦寐以求的自由,并认为这就是“天地”的“大美”之所在,而热烈地加以讴歌。
他们从自然中得到启示,认为人类生活只要像“天地”那样实行自然无为的原则,就可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达到最大的自由,获得最高的美。
文学语言的“对话性”问题探讨
文学语言的“对话性”问题探讨文学语言中的“对话性”不同于“对话”本身,本文通过研究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文本与读者等的联系,揭示“对话性”在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内在交流中所具有的深刻作用。
标签:文学语言;对话性;复调对话理论第一次强调了“对话”的原则,即巴赫金提出的“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或否定关系,问和答的关系”。
基于对话原则之下的“对话性”则是对话向独白、向非对话形式渗透的现象,它使非对话的形式(独自陈述、人与人的意识关系等)同样具有了“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或否定关系,问和答的关系”。
“对话”和“对话性”在当下的文学研究中颇为热门,特别是用于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和诗歌,以及外语教学。
本文试图从“对话性”的内部入手,来探讨其在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力图把握文学语言“对话性”的运转图式。
对话理论认为,“语言只能存在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交际之中。
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
语言的整个生命,不论是在哪一个运用领域里(日常生活、公事交往、科学、文艺等等),无不渗透着对话关系。
对话交际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①。
对话是对话性的基础,但并非对话性;对话性有着比对话更复杂的范畴。
首先,对话性表现在作者与文本的对话上,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
巴赫金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一文中重点探讨过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关系,并将其分为三类:1.作者掌握主人公;2.主人公掌握作者;3.主人公即作者。
作者构思主人公,构思主人公的议论,以整个文本来说话,和主人公交谈。
从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上看,这三种关系大致可以用“你”、“他”、“我”来表示。
一般来说,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以第一种情况居多,即作者掌握主人公。
这一点无需多做解释。
但是,文本产生后就作为一个自足的主体存在,语言在整个系统语境中能够不断地扩大或缩小语词本有的意义,或是由于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审美意象、艺术形象、审美感受等方面的因素,其语义往往是多向度的,带有诸如含混、歧义、悖论等“复义性”特点。
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以物化为例
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以“物化”为例刘森林(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广东广州510575)摘要: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语境差异巨大,在概念的理解与转换中,必须高度重视其语境差异,如在“物”、“物化”思想的理解上就迥然不同。
因此,对于西方抑或建国前来自日本的、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我们都不能直接挪移或拿来主义地直接使用,而必须批判性地予以检思,并根据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对其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确立起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念和范畴体系。
关键词:对话;语境差异;“物化”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3X(2016)04-0001-08DOI:10.16614/ki.issn1001-733x.2016.04.001Contextual Differences of the Dialogue betweenChinese and Western Marxist Theory:Taking“Materialization”as an ExampleLIU Sen-lin(Institute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Dept.of Philosophy,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575,China)Abstract:As there exist the great differences of social basis and context between Chinese Marxism and Western Marxism,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ts contextual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ing its concept,for instance,the understanding of“material”and“materialization”is quite different.Therefore,the Chinese Marxism or the Marxist philosophy,which is from Japan andRussia before the P.R.China was founded,can not be moved directly to China or used directly in China.What we should do is to conduct critical examining,based on China’s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so as to make it localized and chinized for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and category system of Chinese Marxism.Key words:Dialogue;Contextual differences;“Materialization”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本来的西方思潮,相继自日本、俄国、欧洲、美国传入中国,首先表现为一个西学东渐的事件,尔后体现为一个本土化、中国化的过程。
《中西文学的对话与融合:东方经典与西方思想》
中西文学的对话与融合:东方经典与西方思想概述中西文学是两个独特且深厚的文化传统,其中东方经典和西方思想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西文学之间的对话与融合,以及这种对话与融合带来的影响。
东方经典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经典作品。
《论语》、《道德经》、《红楼梦》等等,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价值观,也积累了无数智慧和哲理。
其独特而深邃的思想触动着人们心灵深处,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西方思想相较于东方哲学注重内省和平衡,西方思想更加关注理性和个体价值。
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启蒙运动,众多西方思想家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尼采等都产生了卓越贡献。
他们提出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观点,激发了人们对自我、世界和社会的思考。
中西文学的对话与融合中西文学之间的对话与融合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东方经典作品被翻译成西方语言引入西方世界,如《论语》的英译本或《红楼梦》的法语版。
这些作品通过翻译和解读,将东方智慧传递给了更广泛的读者。
同时,在西方文学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受到东方影响或深受启发的作品。
例如,卡夫卡的小说描绘了荒谬且迷失感强烈的现代社会,其主题有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体在宏大命运下抵抗或迷失的主题相呼应。
此外,在当代文坛上也出现了许多探索中西文学交融之路的作品。
一些作家充分利用中西文化元素进行创作,既保持了东方经典艺术形式、风格和主题,又加入了对于现代生活、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等问题深入思考,并试图找到新的表达路径。
对话与融合的影响中西文学的对话与融合带来了许多影响。
首先,它丰富了文学创作和阅读的视野。
通过接触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体系,人们能够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并从中受益。
其次,对话和融合也促进了文学交流和跨文化理解。
当东方经典与西方思想相互碰撞时,产生了独特的火花和启发,这种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各个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
最后,对话与融合还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改革。
通过将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思潮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式和主题,打破传统限制、拓展文学边界。
中西文论的差异性及可对话性
中西文论的差异性及可对话性作者:汤海燕来源:《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教育》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种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已无法避免,中西文论盘根错节的关系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想要保持所谓的各自纯粹性或是民族独立性已然也是不可能,对此,到底应该或是适宜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当今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就是沿着这个思路在分析中西文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探索二者进行对话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论;差异性;对话性;前言晚清以降,由于各种文学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寻求着转型。
在最早一批学习西方的中国人中,王国维可以算得上是为中西的首次对话做出贡献的第一人。
他用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来品析《红楼梦》,算是为中国文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范式。
之后到的侧枝或是副本,有的学者则对西方文论抱着防御态度。
笔者认为两者皆不可取,我们应该在承认各自民族特质的基础上,寻求交流对话。
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产物,其差异性的事实在文论形成之初就已存在。
但为了让两种文论相互融合,实现对当下文化危机的救赎,改变中国文论的“失语”状态,就要首先梳理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差异。
而中国现当代文论缺乏原创性;但古代文论则植根于民族传统,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能成为我们与西方文论对话的天然支点。
一、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差异1、对文学本质理解的差异无论中西,最早的文学理论都是从讨论诗开始的,这时的诗学其实就是文学理论的萌芽,所以可以将他们关于诗的理论扩展到整个文学领域。
故《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咏言。
”认为诗歌或文学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的。
后来《毛诗序》对文学本源作了进一步说明,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该表述仍然把“诗”或是文学看成是作者情志的表达,而古希腊柏拉图将文学艺术作品看成是对“理念”的“摹仿的摹仿”,二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由于古希腊以来的欧洲大陆文化注重理性主义,认为理念是超验的存在,是至善真理,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对象的现实世界是对“理念”的“摹仿”,文学艺术这种感性的认识是对理念的再摹仿,是触不到世界本质的。
中西文论的深度对话与拓展:中西文学理论及其周边
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 四
川 大学文 学与 新闻学 院联 合 主办 , 川 大学 文 学 与新 闻 学 四
资本掌控着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现实出发来研究
不断 演变 的文化与 文 学 , 持 对 资本 主 义 文化 的全 面异 化 坚 进行 不懈批 判 , 他们 的 思考 和 探索 始 终 未 脱离 马 克 思主 义 的理论 底 线 。赵毅 衡 从 符号 学 出 发 , 出 一般 叙 述学 的几 提 个可 能的 出发性课 题 , 构性/ 如虚 事实 性叙 述 区分 , 录性/ 记 演示性/ 动性 的基 本分类 , 的复 合媒 介之 间 的互 动方 意 叙述
研究应在五个大的领域进行 : 其一, 中国新文学开始于梁启 超提倡的新民说与小说界革命 。其二 , 新小说来自西方 , 翻
译 西方 小说 实际 是中 国新 小说 的开 端 , 此 , 因 中外 文化 或 中
从后阶级政治/ 阶级政治、 微观政治/ 宏观政治 、 审美政 治/ 实践政治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探讨 , 在每一个维度上 , 文化 “ 政治” 概念的内涵都可 以在与社会政治概念的相互参照中 得到揭示。许明指出在消费至上 、 D G P主义愈演愈烈的现 状下 , 我们的国民精神正遭受着物欲的消磨和资本的腐蚀。 在这种情况下 , 中国的千年文化需要现代化的路径重新开 启, 西方现代性的东移也要 因地制宜 , 更重要的 是, 克思 马 主义正面临着重新思考 、 重新表述的新局面。因此 , 这个时 代的仁人志士需要建设一种新的理性立场。这种新的理性 精神是一种文化价值 , 当代 中国应该有的而不是已经有 是 了的一种人文理想。陶东风论述了现代性反思之神学维度
其价值 。冯宪 光指 出中 国学界 的流行观 点 是 只有 苏联 和 中
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
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中西方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是指中西方学者在文学理论研究中进行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
中西方文论对话的原则包括平等、相互尊重、合作、开放性和探索性等。
而中西方文论对话的路径则可以从文化关照、理论对接、思维拓展和视野开放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中西方文论对话的原则之一是平等。
平等是指中西方学者在对话中应该平等对待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不论其文化背景、学术地位或学术成果的高低。
学者们应该尊重彼此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保持谦虚、开放的态度,互相倾听和交流,不携带任何成见和偏见。
其次,中西方文论对话的原则包括相互尊重和合作。
相互尊重指学者们应该对彼此的观点和想法予以尊重,不批评、嘲笑或贬低对方。
合作是指学者们应该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学者们可以携手合作,共同深入研究和讨论有关文学理论的重要问题。
第三,中西方文论对话的原则是开放性。
开放性要求学者们对新思想、新理论持开放的心态,不拘泥于传统观念和既有文论体系的局限。
学者们应该勇于拓展思维,接纳不同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式的观点,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多元化探讨,既能够发现新的学术视野,又能够推动文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中西方文论对话的路径可以从文化关照、理论对接、思维拓展和视野开放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文化关照是指在对话中要重视和关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学者们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等,以避免对方文化的误解和偏见。
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关照,学者们可以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理论对接是指学者们应该通过对不同文论体系的比较和对照,找到共同的语言和共识点。
中西方文论有各自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学者们可以将中西方文论进行对比和对照,从而找到彼此的相通之处,探讨相似和相异的现象和问题。
思维拓展是指学者们在对话中应该勇于对传统观念和学术惯性进行质疑和反思。
思维拓展是一种解构性的思维模式,学者们在思考问题时要放开思维的边界,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框架,从中西方文论的交流中寻找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
中国经典文学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互鉴
中国经典文学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互鉴中国经典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而西方文化则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这两种文化的对话与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经典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哲学思想深受世界各地的关注。
从《诗经》到《红楼梦》,中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
这些作品通过对人性、社会关系和自然界的描绘,传递出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而这种思维方式与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是核心价值观。
西方文学作品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个人的命运和自由意志常常成为故事的核心。
这种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命运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正是这种差异促成了中国经典文学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互鉴。
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使得各自的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作家在接触到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作品中。
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既有对西方文化的嘲讽和批判,又有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这种对话与互鉴使得文学作品更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
除了文学作品的对话与互鉴,中国经典文学也对西方文化的其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和园林设计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理念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
这种审美观念和技术传入西方后,对西方建筑和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也得以丰富和发展。
此外,中国经典文学中的哲学思想也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以其关于人性、社会伦理和政治理念的思考,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孟子的人性善恶观念,对西方的人权思想和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种对话与互鉴使得两种文化的哲学思想更加丰富多元。
中西文学理论对话中的概念可对应性问题
二
经高僧们翻译语的重要方法 ,是把接受方原有的词 语改造 ,注入理论内容。例如 ,梵语佛经中的“若那”,
理论创新的关键之一 ,是正确认识和恰当对待外 汉译为“智”“; 般若”,汉译为“慧”。汉语中本有“智慧”
来的、西方的概念在中国话语中的可对应性问题。20 一词《, 孟子 ·公孙丑》“: 齐人有言曰 ,虽有智慧 ,不如乗
·98 ·
文艺学或美学、诗学 ,也是从外国输入的名词。在冯友 兰所说的那个意义上 ,所谓中国文艺学、中国美学、中 国诗学 ,也可以说即是中国的某种学问 ,可以用西方所 谓文艺学、美学、诗学名之者 ,是“在中国”的文艺学。 文艺学不能只是在中国的 ,而应该是中国的。如何把 在中国的文艺学 ,建设成为真正是中国的文艺学 ,这是 今天讨论的重要课题。
不过 ,一般所说西方的这些学科 ,包括西方的哲 学 ,也包括西方的文艺学 ,并非是单纯的、单一的自足 完备体系 ,无论从历时的演变还是从共时的丛生看 ,它 们都包罗了多种多样彼此不同甚至彼此对立的学说 ,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也是在欧洲诞生而后传播到全世界 的。这些多种多样的文艺学 ,彼此的观念、方法可能迥
①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上册 ,第 1 页 ,以及下册“审查报告”二 ,第 6 —7 页 ,北京 ,中华书局 ,1961。
◇ 文学艺术论评
然有别 ,但从思维形式来看 ,它们是在一个大的学术传 统中产生的 ,有一套公用的话语系统 ,彼此具有很强的 可对话性。其中某些文艺学理论就是在对别的文艺学 理论的批判中建立 ,而批判乃是一种特殊的对话。中 国古代的可以用西方所谓文艺学名之的文论 ,原是在 与欧洲理论基本隔绝的文化环境中产生 ,具有自己独 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观念体 系和术语群 ,属于与西方不同的另一套话语系统。中 国古代文论用于观察、衡估、评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 是有效的 、合适的 。一千五百多年前钟嵘的《诗品》,评 论一百二十多位诗人 ,写得多么好呀 ! 三百多年前金 圣叹评点《水浒》和《西厢》,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快感 , 启迪了对作品新的领悟。“五四”新文学兴起 ,小说、新 诗、随笔、话剧、报告文学创作 ,它们的文体形式和艺术 理念 ,在救亡图存、革故鼎新的背景下 ,主要是求新声 于异邦。因此 ,用中国古代文论的观念、术语和文学批 评文体 ,用古代那一套话语系统 ,来评论鲁迅、巴金、郭 沫若、徐志摩、冰心、洪深、曹禺、夏衍的作品 ,就很不适 用了 。以中国古代的文论语言与西方文艺学 、美学 、诗 学进行理论对话 ,遭遇着两套话语系统的隔膜 ,必定甚 为困难。于是 ,中国的文学和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 ,在 古代经典与现代实践之间 ,就出现了一个断裂。先行 者们 ,几代学人 ,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断裂。鲁迅早在 《文化偏至论》中就提出“: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 , 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取今复古 ,别立新宗。”余英时 介绍他的老师钱穆的治学“, 分析到最后 ,是为了解答 心中最放不下的一个大问题 ,即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和中国的变局 ,中国的文化传统究竟将何去何从”①。 我们知道 ,钱穆提出了“民族文化本位”的思想。作为 引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代表 ,周扬在 1958 年提出过建立中国自己的、与本国文艺传统和创 作实践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口号 ②。但 是 ,新历史主义有一个说法 ,叫做社会能量在文学艺术 中流通、循环并且增值 ;反过来说 ,文化的、学术的民族 性成分的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 ,也必须在社会的全面 的建设发展中实现。有海外的汉学家认为 ,近代以来 , 是“先进的、有活力的”西方 ,刺激了、带动了“落后的、停 滞的”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他们企图用“刺激 →反应” 的图式来描述这个过程。这里流露了盲目的种族优越 感。事实上 ,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的动力在中国内部 ,当 然也受到外力的强大冲击。中国学术的现代化 ,虽然外 力的作用非常之大 ,根本的动力同样是在中国内部。中 国现代文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学术的现代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概念与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之比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概念与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之比较摘要:“意象”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
西方的“意象”概念与中国有很多不同,尤其是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
本文对二者作一比较,以审美的眼光探讨二者异同,希望对建立一个包容中西意象概念的现代审美意象概念有所启发。
关键词:意象;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概念作为审美表现成果的意象,其概念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生于汉代;第二阶段,发展于晋代;第三阶段,完备于六朝;第四阶段,认同于唐代“而概念的术语产生于唐代”。
(一)意象概念的内涵萌生于汉代学者解经释骚的比兴。
《毛诗序》运用了“诗六义”这一术语,汉儒解《诗经》,总结出赋比兴的三种表现手法。
王逸指出《离骚》的“香草美人”是一种新的比兴寄托手法,应视为对意象内涵的扩充。
(二)陆机《文赋》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意象内涵的发展。
他对意象概念内涵的发展有两点贡献:1、提出了“隐”“曲”“喻巧”说。
2、《文赋》开篇曰:“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文赋》对“比兴”一词避而不谈,不论其用意如何,客观上却昭示了隐含寄托手法不仅为诗骚所独有。
陆机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汉代《诗经》、《楚辞》研究的比兴说的继续和发展,与意象概念的内涵是同质的。
(三)意象概念的内涵在《文心雕龙》的《隐秀》篇中得以完备。
刘勰将“隐”“秀”并举为最优秀的表现手法。
“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秀”就是篇中的名句。
而“隐”就是意象。
(四)意象的内涵认同于唐代诗人和诗评家。
在诗学领域,皎然率先将意与象的寄托关系作了明确地揭示。
“象下之意”,即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托隐含的诗人的主观情致,它的出现标志着意象概念术语的出现。
意象的内涵完备于刘勰,至此,意象概念正式诞生。
唐人论及意象使用的另一术语是“内意”“外意”。
“外意”指客观象的意义,“内意”指作者的主观情致。
意象概念内涵可以作如下归纳:1、象指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包括视觉不可见的物质和人自身的一切外在表现,如声音、风和人的情态行为等。
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
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基本原则进行异质文化的对话首先应该掌握两条基本的研究原则。
首先是“话语”原则。
异质文化或异质诗学的对话不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是一个“话语”问题。
所谓“话语”(discourse),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或谈话,而是借用当代的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analysistheory)的概念,专指文化意义建构的法则。
“这些法则是指在一定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思维、表达、沟通与解读等方面的基本规则,是意义的建构方式(todeterminehowmeaningisconstructed)和交流与创立知识的方式(thewaywebothcommunicatewitheachother andcreateknowledge)。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页。
说得更简洁一点,话语就是指一定文化思维和言说的基本范畴和规则。
话语是一种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其所有言说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
因此,异质文化对话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实现其话语之间的相互对话。
忽略话语层面,忽略文化最基本的意义建构方式和言说规则,任何异质文化的对话只会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千奇百怪的表层文化现象比较,要么就依旧是强势文化的一家独白。
异质文化的对话首先要明确对话各方的话语。
有了各自不同的话语,然后再寻找相互之间的能够达成共识和理解的基本规则。
当然,构成这种相互之间都能理解的话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对自身文学体系的整理、术语的翻译介绍、不同文化社会背景的探讨等等。
但是,不管是确立各对话主体自已的话语还是对话方形成共同话语,对话理论首先要遵循的是这一条“话语原则”。
将话语原则放在首位,就是要求我们在对话前确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对话中时刻关注自己的话语立场。
只有坚持这条基本原则,异质文化的对话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
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
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摘要】在中西文论对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路径。
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带有偏见和成见。
要注重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思维方式。
在对话过程中,要保持平等和互惠的原则,避免出现单向指导和指责。
也需要注重沟通的技巧,如倾听、提问和解释,以确保双方能够充分理解对方的意见和观点。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路径,中西文论对话可以更加深入和有效地进行,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关键词】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跨文化交流、理解与尊重、沟通、共享知识、文化差异、建立桥梁、促进交流、文化对话、相互学习、尊重差异、促进和谐、文明互鉴、对话平台、共同发展、创新交流方式、跨文化沟通技巧、促进合作、增进互信、开放心态。
1. 引言1.1 引言中西文论对话是一种跨文化学术交流的方式,旨在探讨中西文化之间的异同,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西文论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与发展。
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是我们进行对话的基本准则和方向。
在进行对话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对方的观点,不偏不倚地探讨问题,达成共识。
我们也要注重在对话中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吸取中西文化的精华,促进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希望能够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理解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和路径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和联系,为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2. 正文2.1 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1. 尊重和包容在中西文论对话中,首要的原则是要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文化背景,不论其与自己的观点是否相符。
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双方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才能真正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沟通。
要保持包容的心态,接受对方的不同观点,即使可能与自己的价值观相悖。
对话的名词解释文学理论
对话的名词解释文学理论对话作为人类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早已成为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文学理论中,对话被赋予了多重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将对对话的名词解释文学理论展开探讨,以期对其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对话的定义对话是指两个或多个人通过语言进行的互动交流。
在文学中,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口头交流来展现人类思想、情感和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话,人物之间的关系得以建立和展示,同时也能够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点。
二、对话的功能1. 展现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对话的方式,作家可以巧妙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一部小说中,当一个人物以自信、幽默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时,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乐观豁达;而当一个人物以腼腆、含蓄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读者也能够从中感受到他的内向和羞怯。
对话不仅仅是人物之间的交流工具,更是展现人物性格和思想的窗口。
2. 推动情节发展对话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
作家可以通过对话来引导读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关注点的转移。
例如,在一部悬疑小说中,两个人物之间的密谈可能暗示着重要的情节转折点;而在一部感情小说中,两个人物之间的争吵和道歉则可能是情感发展的关键。
对话不仅仅是人物之间的沟通工具,更是情节推进的动力。
3. 反映社会关系和文化差异对话还可以帮助作家反映社会关系和文化差异。
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反映出不同阶层、背景和观念的差异,展示出社会中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交流。
通过对话,作家可以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规则和权力结构,从而提醒读者思考社会的不公与正义。
三、对话的创作技巧1. 语言的运用对话中的语言应该贴近人物形象和情境,反映出各自的特点和思维方式。
作家可以通过罗列各式各样的对话标点来表达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例如,用流畅、生动的对话说明人物的外向性格,用短而易懂的对话来表达人物的幼稚等。
2. 节奏的控制对话的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增强对话的逼真度和吸引力。
对话的节奏应该不一致,有时快速有时缓慢,以使读者感受到人物之间的紧张、愉快或者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学或美学、诗学 ,也是从外国输入的名词。在冯友 兰所说的那个意义上 ,所谓中国文艺学、中国美学、中 国诗学 ,也可以说即是中国的某种学问 ,可以用西方所 谓文艺学、美学、诗学名之者 ,是“在中国”的文艺学。 文艺学不能只是在中国的 ,而应该是中国的。如何把 在中国的文艺学 ,建设成为真正是中国的文艺学 ,这是 今天讨论的重要课题。
2007 年 2 月 第 39 卷 2 月号
学术月刊 Academic Mo nt hly
Feb. , 2007 Vol. 39 No . 2
文学艺术论评
[ 编 者 按 ] 2006 年 10 月 13 日至 15 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文艺学学科等主办的“文艺学的 知识状况与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的主旨是 ,从学理上反思文艺学的知识状况并探讨克服危机 的路径 。本刊在得知这一消息后 ,迅即与主办方取得了联系 ,现从会议的论文中择取三篇 ,以飨读者 。
说 ,不同的话语系统要进行对话 ,就会遇到术语转换的 念。如“大智度”,有人译为道。但这和道家的道“, 道
困难。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形成的术语向另外的民 名虽同 ,道义尤异”。“菩提大道以智度为体 ,老氏之道
族、另外的文化圈传输 ,一大障碍是许多概念不对等 , 以虚空为状 ,体用既悬 ,固难影响。外典无为 ,以息事
学者们共同的心声是 :必也正名乎 ! 我们迫切需要对 接获得的对最高本体的悟解。这样 ,就把一个普通的
术语、范畴的概念内涵取得共识 ,迫切需要一种使正常 词语 ,转化为表达重要哲学概念的术语。周武帝时道
的学术交往得以进行的公用的术语词典。
安《二教论》说“, 曲士不可以辨宗极者 ,拘于名也”,批评
自从有了不同文化体之间的交往 ,凡引进外来学 当时的文人以儒家用语去解释佛经 ,混淆了不同的概
世纪 80 年代起 ,我们经历过从西方输入的新名词的轰 势。”嵇康《大师箴》“: 下逮德衰 ,大道沉沦 ,智惠日用 ,渐
炸 ,我们经受过术语的滥译滥用 ,我们感受了正当的学 私其亲。”智慧本是指聪明或者巧智 ,而佛经中的智慧 ,
术论争因对基本术语的不同命意而成为聋子的交谈。 指超越世俗迷幻、物欲蒙蔽 ,烦恼障断 ,所知障消 ,而直
中西文学理论对话中的概念可对应性问题
王先霈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一
中国现在文艺学研 究中的学术通则 、惯例或 者叫做“语法”,是近一百 年来逐步形成的 ,并且主 要是在欧洲人文学科和 社会科学的学科思维习 性和学术规范的影响下 形成的。冯友兰在其 20 世纪 30 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哲学史》的绪论中讲到“, 哲 学本一西洋名词 ,今欲讲中国哲学史 ,其主要工作之 一 ,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 学名之者 ,选出而叙述之”。金岳霖当时在《审查报告》 里评论说 ,冯友兰是“把中国的哲学当作发现于中国的 哲学”“、以中国哲学史为在中国的哲学史”。① 同样的 ,
文艺学的知识状况与问题 (专题讨论)
[ 提 要 ]王先霈认为 ,由于中国现在文艺学研究中的学术通则 、惯例或者叫做“语法”是近一百年来逐步形 成的 ,并且主要是在欧洲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学科思维习性和学术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 ,所以 , 如何处理外来的 、西方的学科惯例和本土的资源的关系 ,如何处理外来的 、西方的惯例与本土文学 艺术的创作和接受实践的关系 ,依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我们迫切需要对术语 、范畴的概 念内涵取得共识 ,迫切需要一种使正常的学术交往得以进行的公用的术语词典 。杨春时指出 ,在后 现代主义的影响下 ,当代文学理论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动向 ———反本质主义 ,把文学的本质看作是一 种没有确定内涵的历史性的观念 。然而事实上 ,文学的本质是可以言说的 ,它既是历史性的又是超 历史性的 ,因为文学既有现实层面又有审美层面 。肖鹰认为 ,文学是人类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 动 ,是一个动态的多面体 。但是 ,现在对文学本质界定的主导观念仍然是单面 、固定的“先验的本质 观”。他借用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存在的“四因说”,在语言 (原料因) 、意象 (形式因) 、作者 (动力因) 和 价值 (目的因) 四个场面展开分析 ,从而将文学的本质纳入到一个动态立体的体系中 。 [ 关 键 词 ]文艺学 状况 问题 [ 中图分类号 ] I0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43928041 (2007) 0220098210
角度重新总结。佛学传到中国 ,是一种外来的学说 ,历 《佛家名相通释》,在“撰述大意”中说“, 于繁琐名相 ,欲
经几百年的艰难磨合 ,从东汉、魏晋到唐宋 ,才渐渐中 一一而穷其差别意义 ,则必将论主之经验与思路 ,在自
国化 ,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使中国们现在很需
化不能脱离社会全面现代化的进程 ,而只能在这一进程 中间逐步实现。所以 ,不奇怪 ,中国的现代文艺学 ,如何 处理外来的、西方的学科惯例和本土的资源的关系 ,如何 处理外来的、西方的惯例与本土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接受 实践的关系 ,依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在 20 世纪前期和其后的某些阶段 ,搬用和套用西 方文艺学 ,曾经造成过不少困难和尴尬。由此产生的 困难 ,既有思维方式上的困难 ,又有表述方式上的困 难。我们的文艺理论批评 ,站在什么样的体系基础上 思考 ,用什么样的学术语言表达 ? 在文艺学的若干分 支 ,这种困难和尴尬还是双重的、多重的。例如 ,我们 看到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既套用西方文艺学框架 ,还 要套用西方女性主义的框架 ;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无 论是白人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还是其他 ,都没有考 虑中国几亿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特征 ,搬用这种理 论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女性问题 ,怎么能 得出真知、新知 ? 再以文艺心理学研究为例 ,中国古代 心理学思想 ,特别是有关文学艺术心理的思想 ,与西方 的现代心理学理论以及西方文艺心理学理论 ,其理路 相距颇远。前者是实证的 ,依靠实验室里严密的操作 ; 后者是玄思的 ,依靠理论家的体验和推想。而我们几 十年来的文艺心理学研究 ,却是以 1879 年在德国建立 , 之后在美国 、法国 、俄罗斯等若干国度得到发展的现代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为参照和指引。台湾学者杨国枢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反省 :我们所探讨的对象是中国社 会与中国社会中的中国人 ,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却几 乎全是西方的或西方式的 ,这是一条正确有效的研究 道路吗 ? 他联合一批学者 ,探讨心理学研究之中国化 的可能性 ,以“建立中国人之本土心理学”为研究的主 旨。③ 不少的文艺学家 ,若干年来实际上也在做类似的 工作。建立既是现代的、科学的 ,又是民族的、本土的 文艺学 ,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五 四”以来形成的文学理论的框架、术语、体系 ,而在当今 的世界格局中 ,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 ,中国人日益 觉醒的文化自觉 ,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们努力追求的本 民族的诗性 ,都日益紧迫地要求我们处理好文艺学的 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 ,今天也有了以前所没 有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客观条件。我们不再像前辈那
不过 ,一般所说西方的这些学科 ,包括西方的哲 学 ,也包括西方的文艺学 ,并非是单纯的、单一的自足 完备体系 ,无论从历时的演变还是从共时的丛生看 ,它 们都包罗了多种多样彼此不同甚至彼此对立的学说 ,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也是在欧洲诞生而后传播到全世界 的。这些多种多样的文艺学 ,彼此的观念、方法可能迥
① 余英时《: 钱穆与新儒家》,见《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 ,生活 ·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② 周扬《: 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批评》,载《文艺 报》,1958(17) 。
③ 杨国枢主编《: 中国人的心理》,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
·99 ·
学术月刊 2007 ·2
样 ,因国势颓危 ,心怀焦虑 ,而故持偏至之论 ;也不会再 他并且自谦“虽诵其文 ,未善其理”,推荐佛陀耶舍“深
因外敌欺凌而灰心自卑。我们可以把开放的心态和民 达幽致”,也就是深刻理解概念的深层含义。他们两人
族的自尊自然结合 ,探讨理论创新的切实途径和方式。 合作“, 共相征决 ,辞理方定”,成为佛典翻译大师。译
①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上册 ,第 1 页 ,以及下册“审查报告”二 ,第 6 —7 页 ,北京 ,中华书局 ,1961。
◇ 文学艺术论评
然有别 ,但从思维形式来看 ,它们是在一个大的学术传 统中产生的 ,有一套公用的话语系统 ,彼此具有很强的 可对话性。其中某些文艺学理论就是在对别的文艺学 理论的批判中建立 ,而批判乃是一种特殊的对话。中 国古代的可以用西方所谓文艺学名之的文论 ,原是在 与欧洲理论基本隔绝的文化环境中产生 ,具有自己独 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观念体 系和术语群 ,属于与西方不同的另一套话语系统。中 国古代文论用于观察、衡估、评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 是有效的 、合适的 。一千五百多年前钟嵘的《诗品》,评 论一百二十多位诗人 ,写得多么好呀 ! 三百多年前金 圣叹评点《水浒》和《西厢》,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快感 , 启迪了对作品新的领悟。“五四”新文学兴起 ,小说、新 诗、随笔、话剧、报告文学创作 ,它们的文体形式和艺术 理念 ,在救亡图存、革故鼎新的背景下 ,主要是求新声 于异邦。因此 ,用中国古代文论的观念、术语和文学批 评文体 ,用古代那一套话语系统 ,来评论鲁迅、巴金、郭 沫若、徐志摩、冰心、洪深、曹禺、夏衍的作品 ,就很不适 用了 。以中国古代的文论语言与西方文艺学 、美学 、诗 学进行理论对话 ,遭遇着两套话语系统的隔膜 ,必定甚 为困难。于是 ,中国的文学和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 ,在 古代经典与现代实践之间 ,就出现了一个断裂。先行 者们 ,几代学人 ,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断裂。鲁迅早在 《文化偏至论》中就提出“: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 , 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取今复古 ,别立新宗。”余英时 介绍他的老师钱穆的治学“, 分析到最后 ,是为了解答 心中最放不下的一个大问题 ,即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和中国的变局 ,中国的文化传统究竟将何去何从”①。 我们知道 ,钱穆提出了“民族文化本位”的思想。作为 引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代表 ,周扬在 1958 年提出过建立中国自己的、与本国文艺传统和创 作实践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口号 ②。但 是 ,新历史主义有一个说法 ,叫做社会能量在文学艺术 中流通、循环并且增值 ;反过来说 ,文化的、学术的民族 性成分的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 ,也必须在社会的全面 的建设发展中实现。有海外的汉学家认为 ,近代以来 , 是“先进的、有活力的”西方 ,刺激了、带动了“落后的、停 滞的”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他们企图用“刺激 →反应” 的图式来描述这个过程。这里流露了盲目的种族优越 感。事实上 ,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的动力在中国内部 ,当 然也受到外力的强大冲击。中国学术的现代化 ,虽然外 力的作用非常之大 ,根本的动力同样是在中国内部。中 国现代文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学术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