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重点笔记

合集下载

(完整版)文学理论笔记整理

(完整版)文学理论笔记整理

文学理论导论1、文学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家、读者2、文学理论的任务:发展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3、文学概论的学习方法:a 、视野开阔,阅读面广 b、联系当代文艺思潮、文艺现象、作家作品。

C、联系自己的创作于欣赏实践 d、学以致用,尝试评论语研究4、学习文学理论的作用及意义:确立文学观指导文学与审美实践指导文学的研究与批评5、历史上对文学性质的不同认识:1、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文学作品无认识价值)两者都重视认识艺术真实的标准不同布瓦洛别林斯基} 文学对于生活的模仿,不仅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还在于描绘可能发生的事。

6、表现论代表人物:柏拉图,康德(奠基人,知、情、意理性、情感、道德修养),雪莱,诺瓦里斯,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自觉本能),弗洛伊德{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被压抑的生命冲动)}迷狂说:宗教神秘说(神灵附体)7、亚里士多德:一桩不可能发生的事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8、再现论的优点:1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2、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3、引导作家深入生活缺点:1、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2、把艺术创作的最高目的视为忠于现实,忽视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

9、表现论的优点:1、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 2、揭示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缺点:1、把主观与客观对立起来 2、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 3、把表现与规范队对立起来10、文学的审美属性:文学是人们对生活的审美反应.11、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理论方式:概念、范畴、推理从经验事实中概括出来宗教方式:{实践方式:主体亲自实践,主客和一,追求意义与价值审美方式:理性直觉}12、文学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整体性:文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观照。

情感性:以形象具体的东西作为观照的对象来感受体认事物及其特点。

无功利性:创造性:12、文学形象的审美特征1、虚拟性:假定与真实的统一真实是指艺术形象不能离开依托假定是指通过艺术方式来接近本质2、情感性: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指人的喜怒哀乐愁等的心理内容3、模糊性:朦胧与明晰的统一具有阐释的多种可能性4、涵盖性:特别与一般的统一作家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结果社会内容5、生动性13、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情感性2、形象性3、陌生化4、音乐美5、蕴藉美14、文学的功能一、历史上关于文学功能的两种认识1、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文学发挥影响人生干预生活功能2、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以自身为目的,超越现实,不受任何限制,纯娱乐、纯形式王尔德:美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艺术美是美的最高形态,只有艺术美才能超越时空永恒不变二、文学功能系统的基本层面1、认识功能指文学可以扩大人的认知领域,增强认知的深广度,增进对自然,社会,历史的了解,开阔人的认识视野,强化对社会历史规律发展的了解。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第一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文学和文学研究1、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可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

2、文学创作的经验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固然是有的,但他的职责与作者完全不同,研究者必须将他的文学经验转化成知性的形式,并且只有将它同化成首尾一贯的合理的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

3、文学研究者研究的材料可能是非理性的,或者包含大量的非理性因素,但他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因此便与绘画史家和音乐世家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与社会学家和解剖学家没有什么不同。

二、创造性的批评“创造性的批评”通常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复述,充其量也只是一件艺术作品翻译成另一件,一般来说都要比原件低劣一些。

三、对艺术的探讨将自然科学运用的那些方法移用到文学研究上。

1、移用的方法(1)效仿一般科学的客观性、无我性和确定性诸优点。

(2)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探究文学作品的前因和起源,即“起因研究法”。

(3)把某些科学上通用的定量方法,如统计学、图表、坐标图等,引进文学研究的领域。

(4)用生物学的概念讨论文学的进化问题。

2、评价单纯的移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科学方法仅就十分有限的文学研究范围或者某些特殊的文学研究手段而言,有时是有价值的。

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的差异1、历史上不同学者的探讨(1)早在1883年,狄尔泰就以“解释”和“理解”这两种认识范畴的对比来说明自然科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的不同。

狄尔泰认为,科学家以事物的始末缘由来解释它的本质,而历史学家则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

(2)1884年,著名的哲学史家文德尔班也对历史学必然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一观点加以抨击。

他认为自然科学家旨在建立普遍的法则,而历史学家则试图领会独一无二、无法重演的事实。

(3)后来、李凯尔特又对这观点做了精心的研究,并稍加修正和补充,他不太注重概括和个性化的探讨两种方法的分野,而是更多地关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别。

文学理论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重点整理

概念:1、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

产生于古希腊,流传最早,影响最大。

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布瓦罗,别林斯基。

2、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

产生于18世纪以后。

代表人物有康德,雪莱。

诺瓦利斯,柏格森,弗洛伊德,源泉追溯到古希腊。

3、情节:即小说对故事所进行的符合表达目的的艺术安排及由此而形成的新秩序。

4、圆形人物:即性格特征丰富、多侧面、多层次、立体化的人物,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

有占主导的性格元素,对人物性格形成支配作用,其他元素起到丰富的补充作用。

5、扁形人物:即性格单一、平面化的人物。

艺术夸张,可任强化作品的特定表现。

增加小说特定的审美韵味。

6、视角:叙述视角与审美视角类似于故事与情节。

审美视角是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与开掘,是作家审美意识的外化。

叙述视角是审美视角都在小说文本中的物化联系。

叙述主体、人称的选择是叙述视角的基本表现形式。

小说的视角揭示了一部小说从何种角度审视生活,何种方式叙述故事的立场、态度,特定上午审美视角决定了相应的叙述视角,叙述视角的变化也会影响和叙述视角的变更。

7、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

8、音步: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

读者诵读的基本语音单位。

9、典型:典型是借助一定的文学语言所构造的意蕴丰富、特征鲜明,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独特的热舞形象。

10、意境:指文学作品通过一定的文学语言所构造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含蓄灵动的形象整体。

11、意象:文学作品通过一定的文学语言所构造的主客合一、心物交融、富有象征和哲思意蕴的具体形象。

12、典型环境:指作品中典型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包括典型人物自身其中,围绕典型人物所展开的具体环境,也包括支配人物行动,促成典型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特定社会背景与时代面貌。

典型环境是小环境与大环境的艺术统一。

13、情感力:情感发生、提升、处理、创造、表达与感受的综合能力。

14、想象力: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新形象创造的能力,是人的心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文学理论复习笔记

文学理论复习笔记

文学理论复习笔记1文学概念“三义”——三中部同概念,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2、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原始意象——按容格的解释,就是“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是自远古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时代遗传下来的深层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最深远、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即人类精神本体。

4、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6、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7种)都属于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德意志的意识形态》,此后在《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多次出现)7、文学创造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8、物化阶段——是文学创造过程的最后阶段。

它是指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已基本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文学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9、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10、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文学理论笔记汇总

文学理论笔记汇总

⽂学理论笔记汇总⽂学理论导论⼀、学科归属及研究对象1、汉语⾔⽂学专业的学科构成:语⾔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学概论汉语语⾔运⽤:写作⽂学:⽂学史、⽂学批评、⽂学理论2、⼏个概念的内涵①⽂艺学:研究⽂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由⽂学史、⽂学批评和⽂学理论构成。

②⽂学史:历史地、具体地考察⽂学产⽣、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③⽂学批评:对具体的作家作品及其他⽂学现象的单独考察。

④⽂学理论:对⽂学⼀般原理、基本概念及相关科学⽅法的研究。

在⽂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学理论、⽂学批评和⽂学史三者加以区别,显然是最重要的。

⾸先,⽂学是⼀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这个观点与那种认为⽂学基本上是⼀系列依年代次序⽽排列的作品,是历史进程上不可分割的⼀部分的观点,是有所区别的。

其次,关于⽂学原理与判断标准的研究,与关于具体⽂学作品的研究—不论是作个别的研究,还是作编年的系列的研究—⼆者之间也要作进⼀步的区别。

要把上述的两种区别弄清楚,似乎最好还是将“⽂学理论”看成是对⽂学原理、⽂学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具体的的⽂学艺术作品看成“⽂学批评”(其批评⽅法基本上是静态的)或看成“⽂学史”。

——韦勒克、沃伦,《⽂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32.⼆、基本任务1.⽂学本质论(⽂学是什么的基本原理)①“⽂学四要素”说美国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认为⽂学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2⼏种主要的⽂学观点A.模仿说:将⽂学理解为对世界的模仿。

柏拉图:“影⼦的影⼦”说。

亚⾥斯多德:⽂学来⾃于对世界的模仿,但⽐起历史对世界的绝对模仿来说,⽂学不是模仿具体的⼈和事,⽽是按照可然率和必然率来对世界进⾏模仿的,因⽽更能揭⽰⽣活的⼀些规律。

亚⾥斯多德:“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竖琴演奏的⾳乐,这⼀切总的来说都是模仿。

它们的差别有三点,即模仿中采⽤不同的媒介、取⽤不同的对象,使⽤不同⽽不是相同的⽅式。

《文学理论》笔记

《文学理论》笔记

《文学理论》笔记整理一、各种学说:模仿说(文学对自然的模仿);感悟说(外界的变化引起情绪的波动,用文字来抒发感情);实用说(文以载道);表现说(作者用文字表现自己);客观说(艾布拉姆斯,立足于文学谈文学)二、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品、作家、读者模仿说: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的反应,但是合理的想象和虚构是被允许并应该存在的;感悟说:文学是大自然或现实人生的各种境况,或社会矛盾促发作者而产生的反应;实用说:从功能角度出发,把文学视为一种教化的手段;表现说:文学本身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感情的共同体现;客观说: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而排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

三、文学审美与文学虚构:1.作为一种虚构的意识形态,文学借助想象表现了人类的愿望和期盼,构建艺术世界的材料虽然来自于现实生活,但是艺术虚构的目的却在于超越现实;2.艺术虚构的存在正是由文学的审美性决定的,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审美关系,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只有在审美语境中虚构和想象才能成为理想的表现,而不是个人欲望的幻想;3.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虚构使文学能够相当真实地描绘生活,又能在这种似乎客观的描述中显示主体的理想和追求,个性与情感四、虚构与艺术真实:1.艺术真实不同于历史真实、科学真实,是一种本质真实,具有诗意性。

2.衡量艺术真实的三个测度:反映测度——看文学作品是否源于生活,是否符合社会逻辑;表现测度——创作是否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真挚的情感状态;心理测度——文学作品能否适应、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五、文学形象的分类:语象——指非描摹性的,但是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所造成的“形象感”(如修辞手法造成的语象,如比喻、通感等,汉字象形特点本身带来的视觉化效果);形象——专指描摹性的,能够引发读者视觉想象的形象(如人物形象的外部形象,例:少年闰土);意象——指为表现思想感情的形象六、文学形象的特征:1.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他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动;2.文学形象具有心象性:人们在接受文学形象时的心理活动其实是一种和语言密切相关的表象运动;3.文学形象具有概括性:虽然文学形象是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的,但是它又必须包含着远远大于这种个别性和具体性的内涵,使其既不脱离感性的形态,又能蕴涵着某种理性的因素;4.文学形象具有符号性:文学形象是具有蕴意的,只有追寻思考形象的蕴意所指,把形象作为一种表意符号来理解,才能把握形象和文本的意义七、言意矛盾:类型一,意的丰富多样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差异、不对等,包括言丰意寡和言寡意丰两种情形;类型二,个性体验的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类型三,语言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与思想的形成八、言意矛盾的克服办法:1.构思过程中的言意矛盾:观察生活,丰富体验,勤于实践,博览群书,坚守个体的真实感受和独特体验;2.传达过程中的言意矛盾:锤炼语言,运用形象、寓言等九、语言艺术的特点:1.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对社会人生的反映有巨大的容量;2.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地表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的自恋心理生活;3.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使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具普遍性的艺术种类。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理论复习重点1.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是核心,他的任务就是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概念。

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古代没有有系统性的文学理论,点滴,零散。

西学东渐,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工具主义。

从零散的对作品的理性评价到系统的文学理论思考和著作。

2.文学的本体论/本质论。

(整个文学理论体系的重点)文学的本质论:概念是表达人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词语文学正是人们用来思考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所涉及的普遍问题的一个概念。

反本质主义——反对文学有放之四海的定义解构了文学本质问题文学概念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文学概念的含义是多元化的3.文学的概念(伊格尔顿定义“文学”是一个名称,文学的含义是随历史变化的)文学是怎么演变的;文学是怎么发展的;(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以及通行含义)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的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中国魏晋时期,审美属性独立;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文学的现代含义——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作品。

通行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学现代含义的确立:首先将一批文本从其他文献中分离出来,然后赋予这批文本以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为特征,并以天才论为基础赋予作者崇高的地位,把诗人和艺术家提高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造物主地位,以此形成了一个艺术或文学的独立自足的领域。

文学理论笔记

文学理论笔记

1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由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是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

2意蕴的内涵: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3作品意蕴的层次:①观念层:蕴含在作品内的有关人生、社会、历史的认识和思考,主要围绕五组关系展开:人——自然;群体——群体;个体——群体;自我——他人;自我——自我。

②情意层:指蕴涵在作品内的作家的情感内容,它具有特殊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冲击力;具有感受性和体验性的特征,无法明确分析,是构成文学作品内在价值的重要方面。

③欲望层:指文学作品深层蕴含的人类最基本的欲望,它既是作家创作的深层动力,也是文本内涵的深层构成。

④精神原型层:指蕴涵在作品深层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结构。

4三大基本原欲——情欲:《查黛莱夫人的情人》、《金瓶梅》、《废都》、《少年维特之烦恼》权欲:《查拉图士拉如是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物欲:《鲁滨逊漂流记》、《欧也妮·葛朗台》、古希腊阿尔戈斯号船众英雄与金羊毛神话1文学作品的体裁,简称文学体裁,是指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明显特征的文学作品类型。

2文学体裁的划分:①两分:韵文,散文②三分: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③四分:诗歌,小说,剧本和散文3诗歌定义: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有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三大特征。

4凝练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A、题材的高含量性:陆游《钗头凤》《示儿》,B、情感的高度集中性:诗歌是要表达感情的,但因为篇幅的有限性和对艺术效果的特殊追求,诗歌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一个漫长的情感过程,而是某种强烈的情感状态,或者能激起强烈情感反应的某种情景;陆游《示儿》、于佑任《绝命诗》;C、意象的概括性:诗歌对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与人事的认识、领悟往往借助意象的创造来完成,而诗歌的意象又忌杂多,它需要精心选择最有表现力、概括力的意象来承载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余光中《乡愁》、艾略特《荒原》,贾岛《寻隐者不遇》中松、药、山、云;D、语词的凝练性:《寻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5跳跃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诗歌特别讲究跳跃性与艺术空白,是最具有再创造余地的文学体裁。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绪论1、文学理论的定义:文学理论是现代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4、文学活动的定义:文学活动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5、文学理论的作用:(文学理论的双重意义)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概念、范畴和命题,既具有理论认识的意义,为人们提供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文学活动规律的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实践方法的意义,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各种文学实践活动。

(文学理论的三种功能)文学理论具有引导创作的功能,文学理论具有指导欣赏的功能,文学理论是文学批评的科学方法论。

(简答题题型)第一章文学本质特征1、文学的语义分析:(广义)广义的文学,包括一切用文字书写或印刷的语言作品和文献,故可称为文化学的文学观。

(狭义)狭义的文学,是指借想象创造虚构的艺术世界以表现人性人情的语言的艺术作品,包括诗、小说、戏剧及美文,限制以美感作用为主的纯文学作品,故可称为审美的或纯文学的文学观。

(折中义)折中义的文学,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既包括诗、小说和戏剧等纯文学作品,又包括传记、书札、游记和史论等带有文学性的非纯文学作品,二是专指介乎广义的泛文学和狭义的纯文学之间而具有文学性或文学功能的文学现象。

2、文学本质研究的策略: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既要立足文学艺术本身,又要把文学和文学活动置于社会结构和艺术文化体系中,在多维视野中作多方面的系统考察,才能正确阐明文学的本体特征,从而为文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遵循由一般性到特殊性再到个别性的逻辑学顺序,从三方面进行逐层深入的研究(首先,在社会结构的分析中确定文学的社会地位,揭示文学的社会特性;其次,在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的比较中,阐明文学的审美特殊性;再次,在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历史和新闻作品的比较中,论析文学的媒介特性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literary theory 笔记

literary theory 笔记

literary theory 笔记以下是文学理论的笔记:1.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创作、鉴赏、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语言、符号、文本、意义、文化等方面。

2. 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是指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定性。

它包括文学的审美性、形象性、情感性、虚构性等方面。

3. 文学的特征:文学的特征是指文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的独特之处。

它包括文学的语言性、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等方面。

4. 创作过程:创作过程是指作家在构思、构思的过程中,对生活体验进行加工、提炼、改造,最终形成文学形象的过程。

它包括观察、感受、构思、表达等环节。

5. 鉴赏过程:鉴赏过程是指读者通过阅读作品,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评价的过程。

它包括感知、想象、理解、情感体验等环节。

6. 发展规律:发展规律是指文学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基本趋势和内在机制。

它包括文学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关系、文学思潮和流派的演变等方面。

7. 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它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语言效果和艺术形象。

8. 文学作品的意义:文学作品的意义是指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

它可以通过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情节等方面来体现。

9.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它包括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评价。

10. 文学史:文学史是对文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和叙述,包括对各个时期文学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和影响力的分析,以及对重要作家和作品的评价。

以上是关于文学理论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学理论重点

文学理论重点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的关系:文学活动作为一种话语活动,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1.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2.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3.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4.而作品,作为现实客观世界的“镜”与表现主观世界“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

文学活动的发展的动力问题:社会风气说、你饿不循环说、文学因素的不同组合论第四章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

狭义文学: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一速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学、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活动。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指文学的什么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总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自然和社会)形成的一种无功利、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话语: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

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文学属于意识形态话语。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文学理论复习笔记

文学理论复习笔记

文学理论复习笔记第七章第一节1、文学创造:是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艺术生产活动,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

2、所谓发生学研究,就是找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过的端点,以及作为端点,它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3、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材料储备、艺术发现与创作动机等三个环节。

4、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5、材料的特征:社会性、主观化、独特化。

6、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答:因为文学创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文学创造的主体特征很明确,对于文学创造来说,真正的材料是那些进入了作家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

因为只有这些刺激和信息可以直接参与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地“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的进入未来的文学作品中。

7、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无意获取、有意获取、实践获取、书本获取。

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是按照作家精神专注的趋向和程度而划分的,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是从作家获取材料的渠道来划分的。

8、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9、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a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b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

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只是一个机缘,使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体验的契合;c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直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10、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11、对创作动机的认识:a文学创作动机的产生,就和作家相对强烈的内在需要分不开b创作动机的触发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c文学创作动机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多种类型。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和体系建构
学科归属
属于人文学科中的文学学科,与文学 史、文学批评等密切相关。
体系建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古今中外 优秀文学理论成果,构建具有中国特 色、时代特征的文学理论体系。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研究方法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运用社会 历史研究法、传记研究法、精神分析研究法、原型批评研究 法等多种方法。
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02
强调反映的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认为文学反映生活不是
机械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反映论
03
认为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是历史的、具体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
的产物。
文学反映论的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的认知理论
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的 信息加工过程,文学反映生活也 是作家对生活信息进行加工和创 造的过程。
心理学的情感理论
认为情感是文学创作和接受的重 要心理因素,文学反映生活也包 含了作家和读者的情感体验和表 达。
心理学的想象理论
认为想象是文学创作和欣赏的核 心能力,文学反映生活需要借助 想象的力量来创造艺术形象。
文学反映论的社会学视角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认为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 约和影响。
文学接受的影响
效果与影响的关系
文学接受的效果直接影响其对读者和 社会的影响程度,同时这种影响也会 反过来作用于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 。
包括对读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的影响,以及对社会文化、历史传承 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作品
文学活动的成果,是作者创作出来的具有审 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文学理论笔记

文学理论笔记

导言1、文学的构成: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关系: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是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2、文学批评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五要素:+传媒)第一章1、文学理论中两条线索●绝对主义:文学是独立的、纯粹的,文学拒绝社会历史的插手,文学理论的目的就是揭示文学的终极公式●相对主义(历史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尾随文学回到历史语境中,文学并没有什么终极公式,文学的秘密配方由历史老人调制,并且时不时就会发生变化2、文学的“无用之用:(夜牛汉1997)《夜》关死门窗觉得黑暗不会进来我点起了灯但黑暗是一群狼还伏在我的门口听见有千万只爪子不停地撕裂着我的窗户灯在颤抖在不安的灯光下我写诗诗不颤抖3、韦勒克和沃伦的“透视主义:是把诗和其他类型的文字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不同时代都在发展着、变化着,可以互相比较,而且充满着各种可能性4、“透视主义”既有相对主义的灵动性,又拥有绝对主义的恒常性。

研究某一艺术品时,必须能指出该作品在它自己那时代和那以后历代的价值,一件艺术品既是永恒的(即永久保有某种特质),又是历史的(即经过有迹可循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一、几种影响较大的文学起源说1、西方最为古老的理论:模仿说●亚里士多德:一切实际上模仿,只是三种差别,即模范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文学艺术起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模仿,是“模仿的艺术”●模仿说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镜缘关系摹本(文学)【镜缘关系】原本(生活)●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更多的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2、游戏说(康德、席勒、斯宾塞)●康德: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愉快的而不带功利目的的活动;真正的艺术是自由的,如同一种游戏。

●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类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文学理论-童庆炳完整笔记

文学理论-童庆炳完整笔记

1、别林斯基;“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2、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一部作品兼具几种类型特征;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的结合型文学。

3、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①特征性:特征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

4、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而且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还起反作用。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1、情景交融(表现特征)分为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2、虚实相生(结构特征)“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

“虚境” :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来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三)韵味无穷(审美特征)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第四节文学意象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1、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表现特征是象征性3、形象特征是荒诞性章学诚:《文史通义》“《庄》、《列》之寓言也,则触蛮可以立国,蕉鹿可以听讼;《离骚》之抒愤也,则帝阙可上九天,鬼情可察九地……愈出愈奇,不可思议。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文艺学, 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 广义的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 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 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文艺学在中西方早期被称为“诗论”“诗学", 如中国的《诗品》《原诗》, 西方的《诗学》《诗艺》等,中国主要是研究诗歌,西方则侧重戏剧,都有以偏概全的倾向。

直到20世纪初, 俄国形式主义崛起,文艺学才形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及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 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诸如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过程等问题), 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具体地说, 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内容。

虽也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 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

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如果文学理论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 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 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反过来, 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释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范畴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 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1、文艺学:以~为对象,以揭示~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理论(研究~普遍规律即~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等问题的学科;任务:~本质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接受论)、~批评(对以~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活动和~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和~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2、~活动: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作品(与现实的差异:艺术描写能够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作家(作者经过创作~作品以表示她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世界(~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具有精神性、审美性、意识形态性构成3、~理论的性质:从学科归属上看,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以~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方法;对象和任务看,以~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又规定了~理论的任务即~发展论、~创作论、~作品论和~的消费与接受论;学科品格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民主、科学、现代的)4、~理论的基本形态:~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划分依据:~理论认识的客体:~活动的整体;~活动的流动系统:创作--~作品--~接受。

~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消费5、马义~理论:是马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基;基石:~活动论(马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能动创造,是一种“人学”),~反映论(马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艺术生产论(马在考察资经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活动的结果。

一把艺术生产作为物质生产的比较对象,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二艺术生产是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三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艺术交往论(~活动被看成是一个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所构成的交往结构),6、马义对~理解的特点:科学、全面、极具生命力、深刻、独到7、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神思”“滋味”“物感”“妙悟”“童心”“性灵”“神韵”“出入”8、德国古典美学和文论:康德:18C德国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

其实际上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文学学。

2、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3、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4、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

5、一般↑共时← —————————————→历时↓特殊6、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7、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

8、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9、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10、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2)、文学心理学: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出入”说。

西方文论:亚理斯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荣格“原型”说、“投射”说、克罗齐“直觉”说、3)、文学社会学: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4)、文学符号学5)、文学价值学6)、文学信息学7)、文学文化学1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1)、文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12、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 1)、“诗言志”说(选择,填空题)《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13、形式主义文论1)、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效果2)、英美新批评: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3)、结构主义:注重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14、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 ,开启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15、文学活动的发生★1)、巫术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的发生起点是巫术仪式。

)英国人类学家詹.乔.弗雷泽:在《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巫术有两条原理“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2)、宗教发生说(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点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

)赫尔德: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艺术在其活动过程与结果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情感活动,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

实践活动追寻外在目的,审美活动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介于二者之间。

格罗塞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

★3)、游戏发生说(认为文学源于游戏或本质上就是游戏。

)康德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斯宾塞、席勒:“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

游戏冲动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

德国学者谷鲁斯: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4)、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中考证了舞蹈动作来自采集种子的劳动活动。

16、文学概念三义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美的艺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电影折中义文学:介乎两者之间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

如一些政论散文。

17、文学的文化含义在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的文化涵义居于主导地位。

文学通常被作为一般文化形态即广义文学看待。

1)、魏晋前,文学泛指一切文章2)、古希腊:未产生一般文学概念,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

文学(literature ):14世纪自拉丁文litteratura和litterae引进18、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在中国大致完成与魏晋时期,在西方完成于16-18世纪,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19、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20、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简答题)1)无功利与功利2)形象与理性3)情感与认识21、文学是一种话语。

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文学话语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22、什么是话语底蕴?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1)、话语蕴藉: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2)、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具有两层意思:①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②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话语蕴藉属性。

3)、没有梧桐引不来凤凰,梧桐树多的地方自然会有凤凰的降临,于是这个地方便取名为落凤坡。

这本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然而,当它出现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的时候,便具有了一定的话语蕴藉属性。

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和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他就是凤雏先生庞统庞士元。

当我们读到庞统行军至落凤坡,一种不祥的预感便涌上心头。

凤雏,落凤。

果然,庞统与的卢宝马一起丧命于乱箭之下。

《红楼梦》就大量的运用了话语蕴藉的手法。

在《红楼梦》的第一回和最后一回,都提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甄士隐,另一个是贾雨村。

这两个人名具有了一定的话语蕴藉属性。

甄士隐,将真事隐去。

贾雨村,假语村言。

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构成了这“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

23、精神生产的概念最初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此后在《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多次出现。

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24、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宇宙间的事物有三类:第一类是永恒不变的“理式”,它代表着绝对真理,可以用理智来把握,但并不直接呈现在感觉和经验中;第二类是反映第一类的,它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类事物;第三类又是摹写第二类的,如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

★25、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①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

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和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

进一步说,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掌握,文学产品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

文学包含着的科学认识的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被情感化、诗意化、及审美化。

②文学创造于宗教的本质区别: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和发现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从中收到美的陶冶,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回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力量。

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以它特有的神秘经验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的价值,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实质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③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

并且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既是具体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个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所以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26、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

27、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28、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28、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生命、幸福相联系。

★2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为他们内蓄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形式不断的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的认识他们的过程中把他们主观化、情感化、心灵化,久之,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与意识的较为固定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