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
2024版《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植物细胞与组织结构•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植物遗传变异与进化目录•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性质课程地位植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农学、林学、园艺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植物细胞与组织结构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位于细胞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包裹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位于细胞膜内,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内液。
控制细胞生长、分裂和遗传的中心。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组织类型与功能01020304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植物器官形态与解剖茎花支持植物体,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储存营养物质。
繁殖器官,吸引传粉昆虫,完成受精作用。
根叶果实和种子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体。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保护种子,传播种子。
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植物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等阶段。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和空气等。
植物生长的生理基础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等。
1 2 3植物发育的主要阶段植物发育的调控机制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发育阶段及调控机制植物激素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01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途径02植物激素在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03植物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物质基础及遗传规律遗传物质遗传规律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类型及来源变异类型变异来源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进化理论与证据进化理论进化证据进化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分类学基础知识分类学的定义和目的研究生物分类、命名、鉴定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旨在认识和了解生物多样性。
分类等级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用于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
植物生物技术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技术教学大纲(草业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植物生物技术是草业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涵盖学科范围广,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紧密。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五大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方法;了解并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人类健康、能源、环境等各领域的实际应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将理论技术与应用技术结合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与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牧草育种学习及从事该领域科研、创业和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知其目的主要是为植物育种学和生物类有关专业学科打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识和基本原理;2. 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3. 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特别是草业科学领域的应用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基本内容:包括生物技术的含义、生物技术发展简史、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生物技术现状、面临的问题;其中重点讲授:生物技术定义、种类及其相互关系,物技术的特点,生物技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本章重点:生物技术定义、种类及其相互关系,生物技术的特点,生物技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章难点: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及与其它学科关系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授使学生掌握理解掌握生物技术的定义、种类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认识生物技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学习生物技术的兴趣。
习题与作业:1、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那些内容?2、生物技术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为什么说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4、生物技术的应用包括那些领域?第二章细胞工程基本内容:包括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其中重点讲授:细胞工程的概念及基本操作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植物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杂交、花药和花粉培养、胚培养、人工种子以及植物脱毒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
植物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一、植物形态学
1.植物体的组成和结构
2.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3.植物器官间的关系和互动
4.植物的块茎、疏果、膨果等特殊形态
二、植物解剖学
1.植物的细胞组织学结构
2.植物的维管束系统和组织构成
3.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和气孔特征
4.植物的根系解剖结构和水分吸收过程
5.植物的茎解剖结构和物质传输机制
三、植物生理学
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能转化
2.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能量释放
3.植物的生长激素及其作用机制
4.植物的水分平衡和根际营养吸收
5.植物对环境因素的适应和反应机制
四、植物分类学
1.植物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2.植物的分类等级和分类特征
3.植物的系统发育和进化关系
4.植物的主要类群和特征
5.植物分类学在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五、植物生态学
1.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2.植物的生态适应与种群生态学
3.植物的群落生态学和演替过程
4.植物的生态分布与地理生态学
5.植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和生态系统生态学
总结:
植物学教学大纲作为植物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植物学学习和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而详细的教学大纲,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态学等相关知识,为未来的植物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教学大纲的编写也为植物教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
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植物学教学大纲的编写对于植物学教育和研究的推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Botany课程编号:1922902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草业科学先修课程:中学生物后续课程: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总学分:3;其中实验学分:1.0学时:64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植物学理论和实验、实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植物组织的特征、结构和功能等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被子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各器官的形态发生、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等的知识及其获取相关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与进化特征。
通过指导学生查阅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研究方面的期刊和文献,使学生了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和近期的重大研究成果与学科动态。
培养学生进行植物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一、植物的多样性与意义二、植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与要求本章重点: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分及其支学科。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植物生物学课程的学习。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及我国植物资源基本状况;了解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分支学科;了解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植物生物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植物生物学的信心,增强植物资源保护的意识。
第一章种子和幼苗(1学时)一、种子的基本结构二、种子的主要类型三、种子的萌发四、幼苗的类型本章重点:种子基本结构难点:胚轴的生长与幼苗类型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种子的基本类型,掌握种子的结构和幼苗类型。
第二章植物细胞(4学时)一、细胞学说二、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三、细胞的原生质及后含物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五、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本章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难点:细胞的分裂过程和特征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细胞的基本类型和细胞后含物的鉴别方法,了解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和特征,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56 课内实验时数:0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植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并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生物物理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和素质教育思想内容。
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对大学生生物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生物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植物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树立辨正唯物主义观念,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素质高、适应性强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必须先修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及植物学等相关课程,具有这些课的基础,方可开设此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与植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关系密切,必须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以免内容重复或脱节。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绪论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2];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植物生理学的展望[1];重点:植物生理学定义、内容及重要学术名人、史实难点: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填空题:(1)( )1917年在国际刊物上公开发表“钡、锶、铈对水绵的特殊作用论文, 是中(2)荷兰的( )国人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植物的第一篇文献,被称为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启业人。
植物学
蓝藻的主要特征
绿藻:衣藻、水绵、石莼的生活史
褐藻:海带的生活史
(二)、菌类植物
细菌的主要特征
真菌的主要特征
黏菌的主要特征
(三)、地衣植物的类型
二、高等植物
一、苗端分生组织(原套-原体学说)
二、叶原基和芽原基(简介)
第四节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一、茎尖各区与茎的初生生长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小麦、玉米)
第五节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茎次生结构的形成
一、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
思考题
1.试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的异同。
2. 解释名词:两面叶 等面叶 泡状细胞(运动细胞) 完全叶 不完全叶 单叶 复叶
返回顶端
第7章营养器官的变态(1学时)
一、根的变态
二、茎的变态
三、叶的变态
思考题
1.举出几种常见植物的变态类型
返回顶端
第8章花(6学时)
第一节 花的组成与花序
一、花的概念
二、花的组成与形态
双被花
单被花
无被花
花冠的类型
雄蕊的类型
雌蕊的类型
子房的位置
胎座的类型
花的性别
三、禾本科植物的花
7、何为后含物?
8、细胞周期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9、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异同?各有何意义?
10、植物细胞中哪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和信息传递?
11、何为细胞骨架?它们在细胞中的作用有哪些?怎样证明细胞骨架的存在?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过程和功能的学科,探讨了植物如何生长、发育、适应环境以及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植物生理学教学框架,以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3. 掌握植物分子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基本原理;4. 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光合作用、水分平衡和营养吸收等方面的知识;5.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植物生理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5学时)-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植物生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0学时)- 植物的种子萌发和胚胎发育;- 植物的幼苗生长和器官发育;- 植物的开花、结果和种子散布。
3.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15学时)- 植物对光的反应和光合作用;- 植物对水分和温度的调节机制;- 植物对盐分和营养的吸收机制。
4. 植物分子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10学时) - 植物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植物代谢和能量转化;-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0学时)- 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 植物与其他生物的互动关系;- 植物的生态适应和生态位。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生理学的整体认识。
2. 实验教学: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讨论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决植物生理学实际问题,并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4. 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堂前预习相关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标:1.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内容:1. 植物的形态结构观察,包括根、茎、叶的形态特征及其功能。
2.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实验,包括种子发芽、植物生长速率、光合作用等。
3. 植物的生理实验,包括水分吸收、养分运输、光合作用速率等。
4. 植物的生殖实验,包括花的结构与传粉、种子的形成与传播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
2. 实验设计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的、步骤和预期结果。
3. 数据采集法,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
4. 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材料、器材和实验环境,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
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数据和实验条件等信息。
4.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图表展示。
5. 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总结实验的结论和启示。
五、实验材料:1. 植物标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等。
3. 实验试剂,如染色剂、营养液、植物激素等。
4. 实验工具,剪刀、镊子、显微刀等。
六、实验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2.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分。
3. 实验讨论,学生需参与实验结果的讨论和解释,展示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涵盖了实验目标、内容、方法、步骤、材料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升他们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总学时:54 讲课学时:54 实验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 园艺(观赏园艺)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植物学课程是生物技术、农学、园艺、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分布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植物的亲缘关系。
提高学生对学习植物学的认识,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理解植物形态特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态特征与功能的统一性;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各部分(植物细胞、植物组织、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以及功能等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学基础;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植物各大类群的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
熟悉被子植物起源、演化和主要分类系统,分类的新方法。
建立植物演化的基本观点。
14.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规律;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的进展。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绪论重点: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难点: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壁和细胞核的结构。
第二章、种子与幼苗重点:种子和幼苗的类型。
第三章、植物组织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难点: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及功能。
第四章、营养器官――根重点: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难点:根尖的分区及其组织结构特征,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区别第五章、营养器官――茎重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第六章、营养器官――叶重点:单、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生物化学和生理过程的学科,它对于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机制至关重要。
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一、引言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介绍。
植物生理学的历史和发展概述。
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二、植物生长与发育1. 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
介绍植物激素对生长和发育的调控作用。
2. 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讨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3. 植物发育的调控:基因调控和环境因素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介绍植物发育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
三、植物的水分平衡1. 植物的水分吸收和输送:根系的吸水机制和导管系统的功能。
介绍水分运输的机制和调控。
2. 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介绍植物对水分的利用和调节机制。
讨论植物的抗旱机制和适应干旱环境的策略。
3. 植物的水分胁迫响应: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和分子响应。
讨论植物的抗旱基因和逆境信号传导途径。
四、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转运1. 植物的营养需求: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吸收机制。
介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途径和转运机制。
2. 植物的营养平衡:植物中营养元素的分配和调控。
讨论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营养适应策略。
3. 植物的营养缺乏与过量:植物营养缺乏和过量的症状和机制。
介绍植物的营养诊断和调节方法。
五、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反应和光合电子传递链。
介绍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和光合膜结构。
2. 光合作用的调节: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
讨论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和调控因子。
3. 光合作用的适应策略:植物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策略。
介绍植物的光合适应机制和光合产物的分配。
六、植物的逆境生理学1. 植物的逆境响应:植物对逆境的生理和分子响应。
2024年植物生物学教案
植物生物学教案教案植物生物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基本生物学知识。
2.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细胞结构: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
2.植物的组织结构:介绍植物的组织结构,包括表皮组织、维管组织、基本组织等。
3.植物的器官:介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介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5.植物的繁殖: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6.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介绍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策略,包括水生植物、旱生植物、盐生植物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3.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讲解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实验,观察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4.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探究活动,让他们自主探索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5.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成果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探究报告,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科学素养。
3.自我评价:通过让学生自我评价,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反思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植物生物学教材。
2.实验材料:显微镜、植物样本、实验试剂等。
植物生理学 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知识要点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知识要点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知识要点《植物生理学学习习题集》第一章植物细胞生理学第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知识点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了解高等植物细胞的特征和主要结构;了解植物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特征;熟悉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胞间连丝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和主要功能;了解植物细胞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骨架、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微粒体、球体和核糖体;了解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了解植物细胞基因组和基因表达的特点。
2、知识要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和真核细胞(其他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两大类。
原核细胞简单,没有细胞核和高度分化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结构复杂。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质体(包括叶绿体)和液泡是其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细胞是由多糖、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和其他小分子等成分所组成的。
原生质的物理特性、胶体性质和液晶性质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细胞壁由细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组成。
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蛋白质等。
细胞壁不仅是细胞的骨架和屏障,而且在物质运输、抗病抗逆、细胞识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胞间连丝是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通道。
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其中镶嵌的各种膜蛋白决定了膜的大部分功能。
“流动镶嵌模型”是最流行的生物膜结构模型。
生物膜是细胞实现区域化的屏障,也是细胞同外界、细胞器间以及细胞器同细胞基质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此外,生物膜还是生化反应的场所,并具有细胞识别、传递信息等功能。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
染色体由核酸与蛋白构成,它是核内最重要的结构物质。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并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翻译蛋白质的体系,被称为第二遗传信息系统。
它们与细胞核都具有双层被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适用对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本科学时学分:90学时、5学分一、课程说明:⒈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植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类群、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揭示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生长与发育、生理与代谢、遗传与进化、分类与分布,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普通生态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进化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动态,受到从事与植物生物学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以满足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植物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植物生物学以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过程为线索,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等不同层次系统地介绍植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化基础、植物的繁殖、植物生长发育及其调控过程与机制、生物多样性基础、植物的分类与分布、植物的系统与进化、植物与环境,植物资源利用等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同时,介绍相关的植物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动态,受到从事与植物生物学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⒊教法特点说明: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和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知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以满足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植物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二、课型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一)三、理论教学大纲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3.了解植物生物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第二节植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第三节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第四节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第五节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第六节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目的要求: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掌握细胞呼吸过程、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3.掌握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第二节细胞的新陈代谢掌握细胞呼吸过程、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繁殖掌握植物细胞繁殖的概念;了解细胞繁殖的类型;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与信号传导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了解细胞信号系统和信号传导。
第五节植物组织掌握组织的概念;掌握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理功能。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目的要求:1.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2.了解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3.掌握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了解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4.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特点。
5.了解各种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
教学时数:15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和营养器官的发生了解种子的构造和类型,种子的萌发、寿命和休眠以及幼苗的形成和类型。
第二节根了解根和根系掌握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根尖及其分区、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掌握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包括维管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木栓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及根的次生结构了解根瘤与菌根、根的功能、根的变态第三节茎了解茎的基本形态,包括茎的外形、类型、构造及生长习性和分枝掌握茎尖及其发育、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和芽原基掌握茎的解剖结构掌握茎的生理功能、地上茎和地下茎的变态第四节叶掌握叶的组成和形态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包括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裸子植物的叶、禾本科植物的叶掌握叶的发育、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了解落叶与离层、叶的变态第五节营养器官内部结构上的关系第三章植物的无机营养目的要求:1.掌握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2.掌握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途径和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动力;3.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4.掌握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作用、掌握植物体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植物的水分代谢掌握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及影响根系吸水的外界条件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和指标、气孔蒸腾和气孔运动、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因子掌握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途径和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动力了解合理灌溉的生理学基础第二节植物的矿质营养掌握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作用,包括植物体内的元素、必需的矿质元素、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缺素症掌握植物体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包括根对矿物质吸收的部位和吸收矿物质元素的过程掌握植物吸收矿物质元素的特点,包括对矿物质元素和水分的相对吸收、离子的选择吸收、单盐毒害和离子拮抗掌握矿物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同化,包括硝酸盐的还原、亚硝酸盐的还原、氨的同化掌握矿物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速度和分布掌握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第四章光合作用目的要求:1.了解光合色素的种类;2.掌握光合作用的机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3.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光合器官与光合色素掌握光合色素的种类,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掌握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包括吸收光谱、作用光谱、荧光现象合磷光现象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机理和光合作用过程掌握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和传递、反应中心和光合单位、光化学反应掌握光合电子传递,包括光系统、光系统的运转和水的光解等掌握光合磷酸化,包括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的偶联机理、ATP的形成掌握二氧化碳同化第三节光呼吸掌握光呼吸的过程—乙醇酸代谢、C4植物和C3植物的光呼吸、光呼吸的调节与控制第四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掌握内部银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包括叶龄、源与库间的关系掌握外部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包括光、二氧化碳、温度、水分、矿质营养第五章植物的繁殖目的要求:1.了解植物繁殖的类型;2.掌握繁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过程;3.掌握双受精的概念。
教学时数:9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繁殖的类型掌握植物的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第二节花掌握花的组成与基本结构,包括花柄和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掌握花各部分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演化,包括花部数目的变化、排列方式的变化、对称性的变化、子房位置的变化掌握无限和有限花序第三节花药与胚珠的发育及配子体的形成掌握雄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花药的发育、小孢子的产生、花粉的发育和成熟花粉的结构与功能掌握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胚珠、肧囊的结构与发育第四节传粉与受精掌握传粉的方式和媒介掌握受精作用,包括划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花粉管到达胚珠进入肧囊和双受精第五节种子的形成掌握肧的发育,包括合子、原肧阶段、肧的分化与成熟阶段掌握胚乳,包括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沼生目型胚乳掌握种皮的形成第六节果实掌握果实的形成与结构掌握果实根据花与果实的结构、果实成熟时果皮的性质分的类型掌握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包括以果实自身的机械力量散步种子、适应人及动物的传播、适应风力和水力的传播第七节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第六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目的要求:掌握植物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的机理。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掌握生长素类激素的生理作用、作用机理和类生长素在农业中的应用掌握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掌握激素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节植物的营养生长及其调控掌握种子萌发,包括种子的休眠、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生理变化掌握植物的生长和运动,包括周期性、相关性和植物的运动第三节光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掌握光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光促进组织的分化以及温度对生长的影响第四节植物的生殖生长及其调控掌握低温和花的诱导掌握光周期和花的诱导,包括光周期反应的类型、光周期诱导、光暗交替的重要性、红光和远红光的可逆现象掌握光敏色素的理化性质、作用和作用特点第五节植物的成熟、衰老及其调控掌握种子的成熟及调控、果实的成熟与调控和植物衰老及调控第六节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第七章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及命名目的要求: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2.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3.了解植物命名法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二节植物的分类了解植物分类学简史,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
第三节植物命名法了解植物命名法。
第四节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八章藻类植物目的要求:1.掌握藻类各门的一般特征;2.掌握重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生活史;3.了解藻类植物的演化趋势;4.了解藻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意义。
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藻类植物的概述第二节蓝藻门掌握蓝藻门的一般特征;掌握重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生活史;了解蓝藻门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第三节绿藻门掌握绿藻门的一般特征;掌握重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生活史;了解绿藻门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第四节红藻门掌握红藻门的一般特征;掌握重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生活史;了解红藻门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第五节褐藻门掌握褐藻门的一般特征;掌握重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生活史;了解褐藻门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第九章菌类目的要求:1.了解菌类的分门;2.掌握真菌门的主要特征;3.掌握真菌门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和生活史。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第一节粘菌门了解粘菌的主要特征;了解粘菌门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第二节真菌门掌握真菌门的主要特征;掌握真菌门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和生活史。
第十章地衣目的要求:1.掌握地衣的构造特点2.识别地衣的几种基本类型3.了解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讲授内容:一、地衣的通性二、地衣的形态和构造三、地衣的繁殖四、地衣的分类五、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第十一章苔藓植物目的要求:1.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2.掌握地钱和葫芦藓孢子体、配子体的形态构造;3.了解苔纲和藓纲的区别及苔藓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