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斯《管理学》笔记
罗宾斯《管理学》第十四章笔记:行为的基础
第十四章:行为的基础学习目的:1.定义组织行为学的焦点和目的2.确定态度中的角色一致性3.解释满意度与生产率的关系4.描述霍兰德的个性—工作适应性理论5.描述归因理论6.解释管理人员如何能塑造员工的行为第一节解释和预测行为1.行为【behavior】人们的行动2.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对人们在工作中的行为的研究3.组织涉及的问题:1)可见的部分:战略,目标,政策与程序,结构,技术,正式权威,命令链2)不可见的部分:态度,知觉,群体规范,非正式交往,人际和全体间的冲突一.组织行为学的焦点组织行为学主要关注两个领域:1.个体行为。
这个领域主要是心理学家的贡献,包括态度、人格、知觉、学习和动机等课题。
2.群体行为。
包括规范、角色、团队建设和冲突。
这个领域主要来自于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工作二.组织行为学的目的组织行为学的目的在于解释和预测行为。
管理者需要这种技能是因为要管理员工的行为。
员工的行为中重点是生产率、缺勤率和流动率。
第二节态度1.态度(attitudes)对目标、人或事物的评价2.态度的三种成分:1)态度的认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个人特有的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
“歧视是错误的”就是一种认知。
2)态度的情感成分( affec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某种态度的情绪或感觉部分。
“我不喜欢乔恩,因为他歧视少数民族”3)态度的行为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一种以特定方式对待某人和某事的意图。
回避乔恩。
为了简洁,态度这个词通常只指情感成分3.员工的三中最重要的态度:1)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个人对他的工作的一般态度2)工作投入【job involvement】雇员认同他的工作,积极参与,将工作绩效看作是自我价值的重要性的程度3)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雇员对组织的倾向性,表现为他对组织的忠诚、认同和参与一.态度与一致性研究表明,人们寻求态度的一致性和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罗宾斯管理学第15版笔记
罗宾斯管理学第15版笔记一、引言管理学是现代组织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关键要素。
罗宾斯的管理学教材是全球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之一,其最新版第15版更是得到了广大师生和从业者的青睐。
本文将围绕罗宾斯管理学第15版进行笔记整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二、管理的基本概念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旨在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2.管理涉及对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高效的生产和运营。
3.管理需要制定和实施决策,并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组织结构与环境1.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形式。
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包括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等。
2.环境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组织需要识别和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保持竞争力。
3.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动态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
四、领导与决策1.领导是指带领和指导一群人实现目标的过程。
有效的领导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影响力、决策能力和执行力。
2.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是组织成功的关键。
决策涉及到对可选方案的评估、选择和实施,需要权衡利弊并承担风险。
3.领导者和决策者不是同一个人物,但相互关联。
领导者需要具备决策能力,而决策者则需要一位有能力的领导者来执行。
五、沟通与团队建设1.沟通是组织内部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包括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和外部沟通。
2.有效的沟通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渠道、明确信息传递的内容和方式,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团队建设是组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信任和凝聚力。
通过有效的团队建设活动,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六、控制与绩效评估1.控制是确保组织目标和战略得以实现的过程,包括对资源的使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和评估。
2.绩效评估是控制的关键环节,是对组织和个人工作成果的衡量和评价。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2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一、管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1、人类学: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中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人们行为的差异。
2、经济学:提供了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以及竞争和自由的全球市场环境的作用。
如:为什么运动鞋都是在亚洲国家制造?这可用经济学的竞争优质给出答案。
3、哲学:有助于考察事物的本质,特别是价值观和伦理道理,帮助管理者理解组织为什么存在以及什么行为对一个组织是适当的命题。
4、政治学:研究个人和群体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
帮助管理者理解冲突的结构、在经济系统中权利的分配、个人如何为了自己的利益操纵权利、政府的影响。
5、心理学:帮助管理者理解人类的行为。
6、社会学:帮助管理者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管理的历史背景20世纪前,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1、埃及金字塔的建设、中国的长城,规模恢宏,管理者是如何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公元15世纪的威尼斯城的生产、运输、仓储、人事、会计模式表明组织管理已付诸实施。
2、1776年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将工作分解成狭窄的和重复性的任务,提高了工人技巧和熟练程度,导致工作专业化。
3、20世纪前的产业革命:以机械代替手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对管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诸如管理者需要预测需求、分配人员工作、指挥每天的活动、协调各种任务、保证机器运行等。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
4、管理进程:科学管理(1880s)--------行为科学(1920s)------管理科学(1950s)。
三、科学管理:从如何改进作业人员生产率的角度看管理。
1、主要学者:泰罗+吉尔布雷思夫妇2、泰罗的四条管理原则——关注管理的最低层次,追求完成每项具体工作的最佳方法,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①对工人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的方法,代替老的经验方法。
罗宾斯《管理学》笔记——考研备考必备!
罗宾斯《管理学》笔记——考研备考必备!罗宾斯的<管理学>笔记斯蒂芬.p.罗宾斯的《管理学》笔记(1-6章)第一章绪论一、管理的涵义人类的共同劳动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共同目标定义: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孔茨)或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
即正确地做事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
即做正确的事好的管理在于把对的事情做得更好。
低水平的管理表现在:1)无效率(某些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2)无效果(某些企业的库存积压产品)3)牺牲效率的效果[例] 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各行纷纷打算拓展自己的业务。
某银行也制定了一个长远规划:通过不断增设营业部,在五年之内,把每年的储蓄额提高到20亿元。
规划中的另一个目标是,一旦每年的储蓄额达到20亿,那么年利润要达到2亿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行在各地开设了20个营业部,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达到了储蓄额为20亿元的目标,只有一件事出了差错:它不是赚了2亿元,而是亏了近5000万元,使自身陷入困境,连掉头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答:有效果,无效率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管理活动)管理产生的二个条件:二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目标管理是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什么是组织?3、操作者: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上层包括中层共同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人们努力工作以基层实现既定目标。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5、管理的职能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孔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6、管理工作的普遍性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无论他在何处,所履行的职责有内在共同性。
艺管考研罗宾斯《管理学》管理史重点笔记
引言:在艺术管理领域,学习罗宾斯的《管理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是关于艺术管理考研罗宾斯《管理学》管理史重点笔记的第二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罗宾斯在管理史方面的观点和理论,以及如何应用于艺术管理实践中。
我们将围绕着五个主要的大点来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管理的起源与发展1. 管理的起源管理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
在古代埃及和古希腊,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组织和协调的重要性。
第一个管理者出现在古代埃及法老时期,他们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人来建造金字塔。
2. 管理的发展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初级的组织和协调到现代的科学管理。
在工业革命时期,管理理论开始形成,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和费约尔的管理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理论越来越注重人的角色和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二、科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 泰勒的科学管理泰勒是科学管理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一种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并鼓励管理者与员工密切合作,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支持。
2. 赞同派管理理论赞同派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他们认为员工的参与和投入是关键要素,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
3. 行政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层级结构和职权分配。
它关注组织内部的管理过程和流程,以确保有效的决策和资源分配。
三、人际关系学派的影响1. 埃尔顿·梅约的研究埃尔顿·梅约通过对西部电气公司的研究,证明了工作满意度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他发现,工作满意度可以通过有效管理人际关系来提高。
2. 霍桑研究霍桑研究是对人际关系学派的重要研究之一。
研究发现,员工的生产力与他们被关注和关心程度有关,这引起了对员工的关怀、激励和参与的关注。
四、组织文化的重要性1. 组织文化的定义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
它可以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组织的绩效。
2. 组织文化对艺术管理的影响在艺术管理领域,艺术机构的组织文化对其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斯蒂芬P. 罗宾斯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是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是一切集体
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管理的目的]——效率+效果
[管理的层次]: 高层管理 [事务]: 人际关系方面
中层管理
信息传递
基层管理
决策制定
[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管理者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①计划:a.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形成目标体系(总分)(从顶向F分
2)Hofstede的国家文化模型 权力差距 回避不确定性 个人主人 男性化 长期取向
例:[海尔的企业文化] ①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②球体斜坡理论和“OEC管理方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③“一、二、三、四”模式 一个结果:服务圆满 两个理念:带走用户的烦恼,留下海尔的真诚 三个控制:服务投诉率<10PPM,服务遗漏率、处理率<10PPM 四个不漏:记录、处理、复查顾客的每一个问题,一个不漏反映到
单元四:计划工作 (为管理者指明方向)
1、 计划工作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和主 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组织所要 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二、计划工作要回答5W1H的问题 what why when who where how
三、计划工作包括: 制定组织的目标, 制定分局的战略 选择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案。(决策) (讨论:有人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因引就没有必要制定计划, 你同意吗?你认为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制定计划?)
四、计划工作的作用: ①为组织发展指明方向 ②弥补不肯定性的变化带来的问题 ③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④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⑤有利于控制
五、计划的类型 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 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 具体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管理学罗宾斯读书笔记
管理学罗宾斯读书笔记管理学罗宾斯读书笔记篇1以下是一份管理学罗宾斯读书笔记,主要包括书中的主题、内容总结、个人观点和推荐理由。
1.主题:管理学是关于如何管理和协调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
罗宾斯认为,管理学应该关注“人”的因素,即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能。
2.内容总结:罗宾斯在书中介绍了管理的概念、理论和实践。
她强调了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创新。
她还探讨了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决策、战略和变革管理等领域。
3.个人观点:我认为罗宾斯的管理学理论非常实用。
她强调了“人”的因素,这让我觉得管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种实践方法。
她提到了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
4.推荐理由:罗宾斯的管理学是一本经典的管理学著作,它涵盖了管理学的各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管理的概念、理论和实践。
她的观点和实践案例非常实用,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本必读之书。
以上就是我对于管理学罗宾斯著作的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管理学罗宾斯读书笔记篇2《管理学》读书笔记《管理学》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组织行为学权威——罗宾斯所著,它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管理学的教科书。
这本书以清晰和易于理解的方式阐述了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罗宾斯对管理学的深刻理解。
他强调了管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认为管理学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种方法论。
在书中,他详细阐述了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并强调了这些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和实践。
例如,作者详细阐述了质量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使我对这些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成功企业的案例,如苹果、谷歌等,这些案例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罗宾斯--管理学笔记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罗宾斯--管理学笔记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者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1、管理的定义:(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只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
(方法)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结果)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
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2)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卢森斯)①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通。
②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
斯蒂芬 P 罗宾斯《管理学》笔记
斯蒂芬 P 罗宾斯《管理学》笔记斯蒂芬 P 罗宾斯的《管理学》是一本经典的管理理论著作。
书中提供了诸多关于组织管理、领导力、决策制定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在这篇笔记中,我将对该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罗宾斯在《管理学》一书中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管理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才能有效地管理组织。
他还指出管理不仅仅涉及到组织内部的事务,还需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因此,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要求,以便更好地应对变化。
其次,罗宾斯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他认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
他将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等学科进行了交叉融合,以深入研究组织内部的动态和变化。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罗宾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
其中最重要的之一是关于个体行为的激励理论。
他认为激励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来激发个体的动力。
外在激励包括金钱、奖励、晋升等物质和非物质的奖励;而内在激励则涉及到个体的自我实现、成长和满足感。
罗宾斯认为,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表现和组织的绩效。
另外,罗宾斯还提出了关于领导力的理论。
他将领导力定义为影响他人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他认为有效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个人特质和行为,例如坚定的决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学习的能力等。
他还提出了转型型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能够激发员工内在的动机,并通过激励和支持来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统一。
在决策制定方面,罗宾斯提出了理性决策模型和行动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是基于理性分析和信息收集的决策方法,通过搜集、分析和评估各种信息来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
而行动决策模型则是在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强调灵活性和快速性。
罗宾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完全理性的决策,大部分决策都是在有限的信息和时间下做出的,需要权衡各种利弊并做出迅速的行动。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5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第五章: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一、什么是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1、有关社会责任的两种相反的观点①古典观点(classical view):纯粹的或古典的经济学观点,认为管理当局的唯一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即使是承担社会责任,也以股东实现组织利润最大化为中心;②社会经济学观点(socioeconomic view):主张管理当局的责任远不止于创造利润,还有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3、从义务到响应①社会责任: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加入了一种道德要求,使人们从事更美好的事情。
②社会义务(social obligation):指一个企业承担其经济和法律的责任的义务,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限度(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古典观点的表现)。
③社会响应(social responsiveness):指企业适应社会状况变化的能力,强调管理者针对其从事的社会行动作出实际的决策,以满足某种普遍的社会需要,是由社会准则(social norms)所引起的。
二、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一个公司的社会责任行动,明显降低了其长期经济绩效。
三、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values-based management)1、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是管理者建立、推行和实践组织共享价值观的一种管理方式。
反映了组织赞同什么、信奉什么,它构成了组织文化并影响组织的运营方式和员工行为方式。
2、共享价值观的作用:①指导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如:我们推崇安全、有效、由天然原料制成的产品)②塑造员工行为(如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③影响营销效果(如雅芳调查了解到女性最关心的健康问题是乳腺癌,导致了公司对这一教育计划的支持,改善了客户关系,促进了销售)④建立团队精神(员工在接受了公司的价值观后,会更热情地按照团队方式协作,从而支持他们坚信的价值观)3、建立共享价值观:《财富》对1000家公司的调查表明95%的被调查者坚信他们必须采用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行为以维持他们的竞争优势。
罗宾斯《管理学》第六章笔记:决策—管理者工作的实质
第六章决策:管理者工作的实质学习目的:1.概述决策制定过程的步骤2.定义理性的决策者3.说明理性决策的局限性4.描述完全理性决策的过程5.描述有限理性决策的过程6.识别两种常用的决策问题和常用的、能决这两类问题的决策7.区分确定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决策情况8.明确群体决策的优缺点9.阐述改善群体决策的4种方法第一节决策制定过程一.识别问题1.问题【problem】:现状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异2.问题识别是主观的。
3.在某些事情被认为是问题前,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差异(将事情的现状和某些标准进行比较,这些标准可以是过去的绩效,预先设置的目标,组织中其他单位的绩效或者其他组织中类似单位的绩效),他们不得不承受采取行动的压力(组织政策,截止时间,财政危机,上司的期望,绩效评定等),也必须有采取行动所需的资源(职权,资金,信息等)二.确定决策标准决策标准【decision criteria】定义哪些因素与决策相关的标准,如买车中的价格,品牌,型号,体积等。
三.给每个标准分配权量一个简单的衡量重要性的方法就是给最重要的标准打10分,然后依次给余下的打分四.拟定方案五.分析方案六.选择方案七.实施方案实施【implementation】:将决策传达给有关部门并得到他们的承诺和行动八.评价决策效果:看它是否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第二节决策的普遍性管理职能中的决策许多管理者的决策制定活动例常性第三节理性决策者管理者被认为是(理性【rational】:描述满足约束条件并使价值最大化的选择)的一.理性假设1.一个完全理性的决策者,会是完全客观的和合乎逻辑的。
他会认真确定一个问题并会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
而且,决策制定过程的步骤会始终如一地导向选择使目标最大化的方案。
2.对理性假设的概括1)问题清楚:决策者被假定为拥有与决策情境有关的完整的信息,问题是清楚的、无歧义的。
2)目标导向:决策者有唯一的、明确的、试图实现的目标3)已知的选择:假设决策者是富于创造性的,他们能够确定所有相关的标准,并列出所有可能的方案以及意识到每一个方案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Ⅰ篇管理导论第1章工作场所的管理者1.1知识结构导图1.2考点难点归纳1.3课后习题详解1.4考研真题详解附加模块一管理史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归纳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决策2.1知识结构导图2.2考点难点归纳2.3课后习题详解2.4考研真题详解第Ⅰ篇管理实践第Ⅱ篇现代工作场所的管理基础知识第3章管理外部环境和组织文化3.1知识结构导图3.2考点难点归纳3.3课后习题详解3.4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全球环境下的管理4.1知识结构导图4.2考点难点归纳4.3课后习题详解4.4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管理多样性5.1知识结构导图5.2考点难点归纳5.3课后习题详解5.4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管理社会责任和道德6.1知识结构导图6.2考点难点归纳6.3课后习题详解6.4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管理变革和创新7.1知识结构导图7.2考点难点归纳7.3课后习题详解7.4考研真题详解第Ⅱ篇管理实践第Ⅲ篇计划第8章计划工作活动8.1知识结构导图8.2考点难点归纳8.3课后习题详解8.4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战略管理9.1知识结构导图9.2考点难点归纳9.3课后习题详解9.4考研真题详解附加模块二创办和领导创业型企业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归纳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详解第Ⅲ篇管理实践第Ⅳ篇组织第10章基本的组织结构设计10.1知识结构导图10.2考点难点归纳10.3课后习题详解10.4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适应性组织结构设计11.1知识结构导图11.2考点难点归纳11.3课后习题详解11.4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人力资源管理12.1知识结构导图12.2重点难点归纳12.3课后习题详解12.4考研真题详解附加模块三管理你的职业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归纳第13章塑造和管理团队13.1知识结构导图13.2考点难点归纳13.3课后习题详解13.4考研真题详解第Ⅳ篇管理实践第Ⅴ篇领导第14章沟通管理14.1知识结构导图14.2考点难点归纳14.3课后习题详解14.4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理解和管理个体行为15.1知识结构导图15.2考点难点归纳15.3课后习题详解15.4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激励员工16.1知识结构导图16.2考点难点归纳16.3课后习题详解16.4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成为有效领导者17.1知识结构导图17.2考点难点归纳17.3课后习题详解17.4考研真题详解第Ⅴ篇管理实践第Ⅵ篇控制第18章监管和控制18.1知识结构导图18.2考点难点归纳18.3课后习题详解18.4考研真题详解附加模块四计划与控制技术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归纳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详解附加模块五运营管理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归纳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详解第Ⅵ篇管理实践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大部分:(1)整理考试重难点,浓缩内容精华。
罗宾斯《管理学》第十八章笔记:沟通与人际交往技能[资料]
第十八章:沟通与人际交往技能学习目的:1.定义沟通,并解释为什么它对管理者十分重要2.描述沟通过程3.列举克服沟通障碍的技术4.指出与有效的积极倾听有关的行为5.指出与提供有效反馈有关的行为6.描述影响授权的权变因素7.指出与有效授权有关的行为8.解释“热炉”规则9.指出与有效训导有关的行为10.描述分析与解决冲突情境的步骤11.解释何时管理者希望激发冲突12.区分分配谈判与综合谈判第一节理解沟通一.什么是沟通1.沟通【communication】意思的传达和理解。
需注意的是,良好的沟通常常被错误地解释为沟通双方达成协议。
2.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沟通,当事人被当做个人而不是客体来对待二.沟通过程1.信息【message】被传递的意图。
信息源把头脑中的想法进行编码而生成信息,被编码的信息受到四个条件的影响:技能、态度、知识和社会—文化系统。
2.编码【encoding】将信息转换成符号3.通道【channel】消息传播的媒介。
它由发送者选择。
口头交流的通道是空气,书面交流的通道是纸张。
对一些重要的事件,如员工的绩效评估,管理者可能希望通过多种信息通道,这种方式减少了信息失真的潜在可能性。
4.解码【decoding】将传递者的消息重新加以解释。
接受者指信息指向的个体。
但在信息被接受之前,必须将其中包含的符号翻译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形式。
5.噪声【noise】信息传递过程中混入的干扰。
噪声可能在沟通过程的任何环节造成信息失真。
6.沟通过程【communication process】传达和理解意思的7个步骤:①信息源②信息,连接各个部分③编码④通道⑤解码⑥接受者⑦反馈,把信息返还给发送者,并对信息是否被理解进行核实。
三.沟通方法1.口头方式:包括演说、讨论、传闻或小道消息等。
优点是快速传递与快速反馈。
缺点是当信息经过的人越多时,信息失真的潜在可能性就越大。
罗宾斯管理学最新完整版笔记
罗宾斯管理学最新完整版笔记什么是罗宾斯管理学?罗宾斯管理学是一种基于人类行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管理理论。
其核心理念是强调员工参与决策、鼓励员工创新和发挥个人潜力。
这种理论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受欢迎,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发展领域。
罗宾斯管理学的起源罗宾斯管理学源于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布拉哈姆·马斯洛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尔共同创立。
他们认为,传统的管理理论常常对员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多样性持否定态度,导致员工自我实现的机会丧失,同时也不利于组织的发展。
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罗宾斯提出了自我激励的概念。
他认为,员工通过认可、成就感、自我实现和自我认同这四种自我激励因素来满足自身需求,从而增强自我价值感和满足感。
罗宾斯管理学的核心原则1. 建立积极能量罗宾斯管理学强调员工积极性的培养和激发。
在组织中建立积极能量意味着在所有层面上鼓励员工开展敢于创新和冒险的行动、活动和思想。
积极能量的构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一种开放、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建立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鼓励员工探索新领域•通过奖励方式来激励员工达成目标2. 注重员工自我实现罗宾斯管理学认为,员工在工作中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而非工资和物质奖励。
在组织中,鼓励员工自我实现的方法包括:•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让员工参与决策•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自身能力•建立一种强调自我实现和创造性的组织文化3. 强调相互关系罗宾斯管理学强调建立良好的员工间相互关系,以提高团队协作和凝聚力。
在组织中,鼓励员工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和沟通•分享信息和知识,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建立一种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目标的组织文化4. 背负社会责任罗宾斯管理学认为组织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在组织中,鼓励员工成为良好的企业公民,做到:•尊重员工权利和社区利益•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罗宾斯管理学的应用罗宾斯管理学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如下方面:1. 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罗宾斯管理学应用主要包括:•建立积极能量,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注重员工自我实现,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增加员工工作满意度•强调相互关系,加强员工间的交流和合作•肩负责任,落实企业社会责任2. 组织发展在组织发展中,罗宾斯管理学应用主要包括:•强调自我实现,识别和激励优秀员工,提高员工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相互关系,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肩负责任,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提高组织信誉度和公信力罗宾斯管理学强调人类的行为、心理学及社会学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重视员工参与决策和自我实现,通过良好的员工间相互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肩负,建立积极的组织文化和企业形象。
罗宾斯《管理学》第十九章笔记控制的基础1
第十九章: 控制的基础学习目的:为控制下定义解释控制为什么重要描述控制过程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控制说明哪些因素是管理者能够控制的对比组织目标和系统方法对组织的效果解释战略伙伴方法为什么能够提高组织的效果描述一个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解释控制是如何演变为机能障碍的什么是控制控制【control】监视活动以确保其按计划进行和纠正任何重大偏差的过程。
换句话说, 控制就是要消除计划与执行的偏差, 使组织一切活动都能按有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的方向进行, 使组织运行方式更加可靠、更加便利和更加有效。
控制的重要性1. 它可使管理者了解组织目标是否实现, 及没有实现的原因。
2. 管理者需要向员工授权控制的过程控制过程【control process】衡量实际绩效, 将其与标准比较, 采取管理行动纠正偏差或不适当的标准的过程。
应该注意, 控制过程假定行动的标准总是存在的, 这些标准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目标。
衡量为了确定实际工作的绩效究竟如何, 管理者首先需要的是收集必要的信息如何衡量: 有四种信息常常被管理者用来衡量实际工作绩效个人的观察: 提供了实际工作的最直接和最深入的第一手资料。
统计报告:可以清楚有效地显示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 但是它只是提供几个关键的数据, 信息有限口头汇报: 快捷的、有反馈的但在存档和重新使用方面诸多不便书面报告:更正式, 更精确和全面, 易于分类和存档当比较慢, 缺乏反馈。
衡量什么标准是衡量实际成果的尺度, 是从一个完整的计划中提取出来的对工作成果进行计量的关键点, 即将组织的总目标具体化为数量化的、可考核的、多样的部门目标、指标和标准, 使之成为衡量计划进度和最终成果的标尺和工具。
控制标准的类别实物标准成本标准资本标准收益标准时间标准比较通过比较实际工作成效与控制标准, 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没有出现偏差, 一是出现了偏差。
一般来说, 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与控制标准不可能完全一致, 两者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偏差, 因此, 人们往往规定了一个可以浮动的范围, 只要实际结果在这个范围之内就可以认为不存在偏差, 则该控制过程暂告完成;而一旦实际结果在允许范围之外, 就可以认为存在偏差, 则控制过程进入下一步骤。
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的笔记(完美总结)
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的笔记(完美总结)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在哪些方面不同于非管理人员?答: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2.说明为什么并不总能很容易地确定谁是组织中的管理员。
答:组织以及工作正在变化的性质模糊了管理者与非管理雇员之间的界限,许多传统的职位现在都包括了管理性的活动,特别是在团队中(团队成员通常要制定计划、决策以及监督自己的绩效),非管理雇员也承担着过去是管理者的一部分职责。
补充:⑴管理者: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3.对比三种不同的管理层次。
答:①基层管理者是最低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这些工作生产和提供组织的产品。
②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管理着基层管理者。
③高层管理者处于或接近组织顶层,他们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责任。
注: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具有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但都需要某个人来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即需要有人来协调工作和活动,以便能够同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补充:⑴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要点:①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或活动,这些职能一般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②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③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组织的工作活动。
4.如何理解管理是一个过程。
答:上面要点①。
5.定义效率和效果。
答:①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通常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②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③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效果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涉及事情的结果。
罗宾斯,管理学,笔记
罗宾斯, 管理学, 笔记1. 管理学概述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关键概念和理论,帮助人们了解和应用有效的管理实践。
罗宾斯是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的研究和著作在管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 罗宾斯的背景与贡献罗宾斯的全名是Stephen P. Robbins,他是一位美国管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拥有博士学位,并在多个知名大学担任管理学教授。
罗宾斯在管理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包括他的经典著作《管理学导论》和《组织行为学基础》。
3. 罗宾斯的管理学理论罗宾斯的管理学理论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管理实践和概念。
其中包括组织行为学、领导与决策、组织结构和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
他的理论强调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管理和领导对组织成功的影响。
4. 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罗宾斯研究和贡献最多的领域之一。
组织行为学研究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包括个体和团队之间的互动以及对组织结构和文化的影响。
罗宾斯研究了许多与组织行为相关的主题,包括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冲突与合作等。
5. 罗宾斯的管理实践指南罗宾斯的管理实践指南是他的管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他提供了许多管理实践和技巧,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团队。
这些指南包括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激励员工、制定目标并监督绩效等。
6. 罗宾斯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中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和策略。
罗宾斯研究了许多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主题,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等。
他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和成功的重要性。
7. 罗宾斯的领导与决策领导与决策是组织中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罗宾斯研究了领导与决策的过程和技巧,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指导。
他关注了领导者的特质和行为对组织中员工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及决策过程中的障碍和决策风险等。
8. 罗宾斯的组织结构和设计组织结构和设计是组织中的框架和布局,决定了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以及决策层次的形成。
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笔记
引言概述:《管理学》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罗宾斯所著的一本经典教材,本文是对该书第13版的笔记的续篇,继续探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组织结构与设计、团队管理、领导力与决策、组织变革与创新以及战略管理。
每个大点将细分为五到九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全面系统地介绍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正文内容:一、组织结构与设计1.组织结构的定义和作用2.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征3.组织结构对绩效的影响4.组织设计的原则和策略5.组织结构的变革与适应性二、团队管理1.团队建设与发展阶段2.团队成员角色与职责3.团队决策与冲突管理4.团队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5.跨文化团队管理与合作三、领导力与决策1.领导力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领导风格与行为3.变革型领导与创新4.决策过程和模式5.沟通与影响力四、组织变革与创新1.组织变革的原因和类型2.变革管理的策略和步骤3.变革管理中的威胁与挑战4.创新的重要性和驱动力5.创新管理的方法和实践五、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环境分析和战略规划3.战略执行和绩效评估4.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5.全球化和跨国战略总结:本文从组织结构与设计、团队管理、领导力与决策、组织变革与创新以及战略管理等五个大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组织结构与设计主要介绍了组织结构的定义、作用、类型和特征,以及组织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团队管理部分则强调了团队建设、团队成员角色与职责、团队决策与冲突管理等要点。
领导力与决策的内容则着重介绍了领导力的要素、风格,以及决策的过程和模式等知识。
组织变革与创新部分则更加关注了组织变革的原因、类型,以及创新的重要性和驱动力。
战略管理部分则从战略管理的概念、环境分析和战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为实践中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史上最全罗宾斯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1)一、管理及其具体含义 (1)二、管理的职能 (1)三、管理角色(09简述) (1)四、管理技能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06名词解释) (2)五、管理者工作的变化 (3)六、组织的特征(06简述) (3)七、职责和职权 (4)八、管理和领导的联系与区别 (4)第二章管理理论 (4)一、管理理论 (4)二、科学管理理论 (5)三、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5)四、定量方法理论 (6)五、组织行为理论 (6)六、系统论 (6)七、权变理论 (6)八、管理理论当前的问题 (7)第三章组织文化环境 (7)一、管理万能论,管理象征论 (7)二、组织文化及如何评价一个组织的文化(08简述) (7)三、组织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8)四、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05判断分析) (9)五、管理与组织环境的关系 (9)六、利益相关者及其如何管理利益相关者关系(05名词解释,06论述) (10)第五章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1)一、社会义务和社会响应(05名词解释) (11)二、社会责任的两种观点,为什么出现关于社会责任的争论(08论述) (11)三、管理的绿色化及组织走向绿色化的主要方式(07简答) (12)四、共享价值观的作用及其建立共享价值观的建议(05,09简述) (13)五、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13)第六章制定决策 (14)一、决策假设的前提,结合实际论述理性和有限理性的决策观点(08简述) (14)二、决策制定的过程(05简述、判断分析) (15)三、决策风格(06简述) (15)四、如何制定合理的决策(05论述,09简述) (16)第七章计划的基础 (17)一、计划(05分析判断,名词解释,08案例分析) (17)二、区别传统的目标设立与目标管理(07简答) (19)第八章战略管理 (20)二、管理者如何选择企业战略(05论述,07,08案例) (21)三、公司业务组合分析中的BCG矩阵法 (22)四、业务层战略的特点、实现途径和适用条件(05,07案例分析) (23)五、波特五力(05案例分析) (24)六、核心竞争力(05,07案例分析) (25)七、公司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的关系 (25)第十章组织结构与设计 (26)一、组织结构 (26)二、影响组织集权和分权的因素(07简答,09论述) (27)三、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的异同 (27)四、指挥链(06名词解释) (28)五、传统的组织设计(05简述) (28)六、现代的组织设计(07简答) (29)七、项目型结构和矩阵型结构的异同 (30)第十一章管理沟通与信息技术 (31)一、沟通(05名词解释) (31)二、沟通障碍 (32)三、跨部门沟通的方法(05案例分析) (33)四、小道消息,对付小道消息的方法 (33)第十二章人力资源管理 (33)二、人力资源规划过程(06简述) (34)三、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35)四、绩效评估方法 (35)五、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09简述) (36)第十三章变革与创新管理 (37)一、变革的两种力量 (37)二、变革过程的两种观点 (37)三、管理变革的方法(07,08简答) (38)四、创造与创新 (39)五、管理者如何减缓员工压力(06论述) (39)第十五章群体和团队 (40)一、群体的发展阶段(05名词解释) (40)二、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41)三、关于冲突的不同观点(05简述) (42)四、团队 (42)五、工作团队的类型(06简述) (43)六、如何管理高效率团队(05论述) (43)第十六章激励 (44)一、动机(05名词解释) (44)二、早期动机理论(06案例分析) (44)三、当代动机理论(05简述,07论述,09案例分析) (46)四、联系实际,如何激励员工(09年论述) (51)五、职务设计选择(08简述) (52)六、工作特征模型(05论述) (53)第十七章领导 (54)一、领导者权力体系的来源与构成 (54)二、早期领导理论(06、08论述,09论述、案例分析) (55)三、领导的权变理论(07,08论述,09案例分析) (58)四、领导的最新观点(09案例分析) (61)第十八章控制 (62)一、控制 (62)二、控制的焦点的内容(08简述) (63)三、控制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64)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管理及其具体含义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罗宾斯《管理学》第三章笔记: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
罗宾斯《管理学》第三章笔记:组织⽂化与环境—约束⼒量第三章组织⽂化与环境:约束⼒量学习⽬的:1.区分管理的万能论与象征论2.定义组织⽂化3.识别构成组织⽂化的10个特征4.解释⽂化是如何约束管理者⾏为的5.区别⼀般环境与具体环境6.对⽐确定的与⾮确定的环境7.说明环境是如何约束管理者⾏为的第⼀节管理者:万能的还是象征的⼀.管理万能论1.管理万能论【omnipotent view of management】:⼀种认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功与失败负直接责任的观点2.管理学理论中⼀个占主导地位的假设:⼀个组织的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这⼀组织本⾝的素质。
也就是说,组织的效果和效率的差别,在于组织中管理者的决策和⾏动。
好的管理者应预测变化,发掘机会,改善不良绩效,并领导他的组织实现⽬标(如有必要,甚⾄改变⽬标)。
3.现象:1)在⼯商业组织中,当利润增加时,管理当局就会获得荣誉和红利,以及股票、期权等形式的报酬;当利润下降时,董事会就会撤换最⾼管理层,他们确信,只有新的最⾼管理班⼦才能带来绩效的改善。
2)⼤学体育教练管理他们的队伍,他们有权决定队员的更换,队员的加⼊,挑选教练助理,教授队员技术⽅法,以及选择⽐赛的战术打法。
在⽐赛中,负多余胜的教练被认为是没有成效的,他们会被解雇并由新的教练来取代他的位置。
⼆.管理象征论1.管理象征论【symbolic view of management】:⼀种认为管理对组织的⼤量成果只有有限的影响的观点,因为存在⼤量的管理⽆法控制的因素2.观点:1)⼀个组织的成果受到⼤量管理当局⽆法控制的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经济,政府政策,竞争对⼿的⾏,特定产业的状况,对专有技术的控制,以及组织前任管理者的决策。
2)管理当局对实际的组织的成果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管理当局真正能够影响的⼤部分是象征性的成果。
管理当局的作⽤被看做是对随机性、混淆性及模糊性中的内在含义作出判断,管理当局很容易给股东、顾客、雇员以及公众造成他们控制着事态的错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者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1、管理的定义:(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只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
(方法)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结果)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
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2)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卢森斯)①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通。
②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
5、管理者工作的普遍性(1)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①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管理者在等级结构的位置而变化。
②无论在何种类型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是相同的。
③管理者在小型组织和大型组织中从事着基本规模上相同的工作,区别仅在于程度和侧重不同,以及具体做法和花费的时间不同。
营利性组织:有明确的一般指标衡量-利润等。
非营利性:没有明确的一般指标。
小企业:加强与外部联系,管理者是通才、多面手,处理各层次的管理工作。
大企业:正规性好于小企业。
三、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1) 对于渴望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学可以获得基础知识,有利于他们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2) 对于不打算从事管理的人来说,可使他们领悟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一、历史背景20世纪前,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1、埃及金字塔的建设罗马教会2、亚当·斯米关于劳动分工的著作:将工作分解成一些单一和重要性的作业,提高工人技巧和熟练程度。
3、产业革命:提高效率二、多样化的时期(20世纪前半期)2.1 概述:1、科学管理:从如何改进作业人员生产率的角度看管理。
代表人物:泰勒。
吉尔布雷斯。
甘特2、一般行政管理:关心整个组织,寻找如何应用于整个组织的管理原则和任何使之有效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
3、人力资源管理方法:集中于人的管理。
定量化的方法:运用数字或统计技术改进资源分配的决策。
4、管理进程:科学管理(1880s)--------行为科学(1920s)------管理科学(1950s)。
2.2科学管理:2.2-1泰勒四个方面:1、对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科学的方法代替陈旧的操作方法。
2、科学的挑选人,培训人,促进工人的进取心。
3、在科学的方法下,与人合作。
4、管理人员和工人各负其责。
具体步骤:工作环境分析-------任务分析------制定工作标准,挑选员工------管理人员配合,督促,完成自己的工作。
解释:工作环境分析内容:工作是什么,谁来做,管理者怎么办。
任务分析内容:任何根据工作需要和工人技能分配工作。
2.2-2弗兰克和吉尔布雷斯(时间和动作的研究):用动作摄影来研究手和身体动作解释:在不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的下,进行最轻松最有效作业的方法作用:1、促进机器和设备的改良2、通过标准时间和评测时间来比较测定工人的劳动效率3、标准时间可以作为奖励工资的基础4、作为制定标准劳务费,各种计划的基础2.2-3甘特图:在y坐标表示出计划的工作和完成的工作,在x坐标表示过去的时间。
作用可以使管理当局了解计划开展的情况和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2.2-4科学管理在许多人从事一种工作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程序才有意义。
2.2.-5历史的评价科学管理:使生产率提高300%+成为可能;从一种凭感觉的活动,发展成一门复杂化和科学性的学科;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生活水平。
2.3一般行政管理法约尔:他认为管理是一种涉及所有关于人的控制和协调的共同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包括五个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五个职能)。
注意:在以后的认识中(本明杰书中,认为这五种,其实是消除管理中不确定行的基本手段,因为如果他们是,那其他一些管理的活动也可以看作管理的职能,比如:信息的搜集)2.4人力资源管理方法1、早期的提倡者:欧文、巴纳德权威的传统的观点:下降必须服从上级,从高层建立起来然后贯穿整个组织。
权威接受观点:权威来自下级接受它的意愿。
2.、霍桑的研究(现在我们称它为,行为科学)人是社会人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工人的积极性,家庭和社会及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金钱不是唯一的决定的因素,感情有重大影响基层管理要重视人际关系,和工人多交流非正式团体,左右员工的行为,对员工的影响;作用:引起重视人的因素,人们开始从积极的寻求提高工作满意和士气的途径。
2.5人际关系运动1、内容:卡内基的书和课程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麦格雷戈:x和y理论2、特点:认为工作中的人抱有强烈的信心,他们相信人的能力并认为管理实践应当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
2.6行为科学的贡献1、社会人的假设;2、需求因素和激励;3、作业组合;(类似静态的组织)类型、形成原因、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在不同的作业中、作业的基本控制方法和规则、管理的要求与压力等因素对作业产生和发展的影响4、领导理论:领导是一个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三种广义的理论:性格、个人行为、权变2.7定量法(管理科学)特点:1、认为管理就是决策;2、以经济效果为标准;3、运用数学模型;分二类:描述、规范(和经济学的概念类似)确定、随即;4、依靠计算机;管理科学的贡献:1、科学技术的引入和运用;2、决策理论;3、管理信息系统;2.8 趋势三、近年来的趋势:趋向一体化60年代初提出管理学的统一框架,包括:(将各种管理方式进行综合)①过程方式:被当作综合多样化理论观点的一种方式。
按过程方法: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工作。
②系统方法:认识到组织内部活动之间,以及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
系统:一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要素按一定方式形成的整体。
封闭系统:不受环境影响也不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开放系统:认识到系统与环境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③权变方法:分离出影响组织绩效的情境变量。
四、当前的趋势和问题:变化中的管理实践①全球化②工作人员的多样化③道德④激励创新和变革⑤全面质量管理(TQM)(戴明)含义:1、强烈地关顾顾客2、坚持不断的改进3、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4、精确的度量5、向雇员授权⑥授权⑦工作人员的两极化授权——管理者通过重设计工作和让工人来决定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使质量、生产率和复员的责任感加强。
工作人员的两极化——从事低技能服务只能得最低工资,高技能服务得高工资。
总结管理理论的演进:1、历史背景:亚当·斯密,工业革命。
2、多样化时期(20世纪前半期)科学管理:泰勒。
一般行政管理:法约尔·韦伯。
人力资源方法:早期提倡者:欧文·巴纳德霍桑研究(梅约),人际关系运动,行为科学理论、定量方法。
3、今年来的趋势(趋向一体化):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权变方法。
4、当前趋势:变化中的管理实践:全球话,工作人员多样化,道德,激励创新和变革TQM,授权,工作人员的两极化。
第Ⅱ篇定义管理者的领域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一、管理者:万能的还是象征性的①管理万能论管理万能论:认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它在管理学理论和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管理象征论管理象征论:管理者对实质性的组织成果起着极为有限的作用,因为大量的因素是管理者所不能控制的,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象征性的效果。
③现实是两种观点的综合:每一个组织中都存在着限制管理者决策的内部约束力量(组织文化)和外部约束(组织环境),但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管理者能对组织的绩效施加重大影响。
二、组织文化1、什么是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观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雇员的行为。
(2)含义:1、文化是一种知觉,这种知觉存在与组织中而不是个人中。
2、组织文化是一个描述性术语,它与成员如何看待组织有关,而他们是否喜欢他们的组织,是描述不是评价。
(3)组织文化的10个特征:①成员的同一性②团体的重要性③对人的关注④单位的一体化⑤控制⑥风险承受度⑦报酬标准⑧冲突的宽容度⑨手段——结果倾向性⑩系统的开放性2、文化的来源组织文化的来源:1、创始人的倾向性和假设2、第一批成员从自己的经验中领悟的东西3、强文化和弱文化(1)强文化:强烈拥有并广泛共享的基本价值观的组织。
(2)强文化作用:强文化传递那种选择是可取的,那种选择是不可取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者的决策。
(3)一个组织文化的强弱或居于其间与否,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历史、雇员的流动程度及文化起源的强烈程度。
三、环境1、环境的定义(1)环境: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2)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①一般环境:包括那些对组织有潜在影响,但其相互关系尚不清晰的力量。
这些力量主要有:经济、政治、社会和技术因素。
②具体环境: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那部环境、组织的具体环境的相关要素有: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机构和公众压力集团。
③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关系:一个具体环境因素经过一段时间会转变成一般环境因素,反之亦然2、评价环境的不确定性①环境的不确定性:㈠变动程度:Ⅰ动态环境:组织环境要素大幅度改变②Ⅱ稳态环境:组织环境要素变化很小㈡复杂程度: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