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看待中国政府改革
中国的改革红利如何生成——基于利益集团和制度分析的视角
易被人们所忽视 。作为转型国家和正在跨 越 中等收入 陷阱的国家 ,世界银行报告指 出,深化 中 国经济改革可能会遭致三种人 的反对 ,其 中排在第一的就是 既得利益集 团。斯蒂格利茨也 曾经
说 , 中国要 防止利益 集 团 。广州 市 委政 研 室 的一份 研 究 报 告 ( 2 0 0 7 )基 于对 广 州 市 的调 研 列 出
就在于构建抵御利益集团对经济负面作 用的制度体系 。论文 以下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是转型期
同 ,诺思 认 为 ,政 治 、文化 和 意识 形态 这 类 “ 非 经 济 因素 ” 在 决 定一 个 社会的经 济 是 否 会锁 人
陷阱时起了决定作用。换言之 ,制度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从利益集团与制度关 系的角度来探讨改革红利生成问题。我们的主要观点是 ,达到 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面l 临 着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跨越 中等收人 陷阱的问题 ,而制度创新 的关键
中 国改 革红 利生 成与 中国跨越 中等 收入 陷 阱 的关 键 就 是构 建 抵 御 利 益 集 团对 经 济 负 面 作 用
的制度体系。这种理论来源于诺思对拉美 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大成功或者半途而废的分析 。根 据世界银行 2 0 1 0 年8 月定制 的最新标准 ,目 前世界上 的 2 1 3个经济体 中,低收入 国家和地区有 4 0 个 ,中等收入 国家和地 区高达 1 0 4 个 ,而高收入 国家和地 区有 6 9 个 。基于生存竞争和市场法 则 ,主流经济学否认长期停滞于 “ 低收入陷阱”和 “ 中等收入 陷阱”的可能性 。在他们看来 , 经济 的竞争会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但是 ,诺思 引证 了大量经济史 的例子来说明确实 存在 “ 停滞经济” 。这与世界银行提出的 “ 中等收入 陷阱”的分析不谋而合 。与主流经济学家不
利益集团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种制度变迁 。 经济转轨 的方式( 或称路径选择 ) 有两种 : 一种是渐进的
转轨方式 ; 另一种是激进 的转轨方式( 休克疗法 ) 。渐进的转 轨方式 , 经济转轨采取稳健 的、 的分 阶段的过渡方式 , 是 逐步
即“ 摸着石 头过河 ”采用这种方式 的最大好处是使人们逐步 。 承担改革 的社会代价 , 避免“ 爆炸式” 成本分摊方式而引发社 会 冲突 , 以用一部分改革利益给改革中的利益受损者 以补 可
维普资讯
湖北 社 会 科 学 2 0 0 8年 第6期
经 济论 坛
利益集团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贺 文 华
( 邵阳学 院 经济与管理系 , 湖南 邵 阳 420 ) 2 00
摘要 : 改革 的本 质是利 益 的再分 配 , 导 致各 个利 益 集 团之 间以及各 利益 集 团与政 府之 间 为 了利 益的 这将 占有和成 本 的分摊 而进行博 弈 , 利益 占有量 的 大小将 会与 利益 集 团的 力量成 一定 的对 应 关 系, 利益 集 团为 了 保 持其既得 利益 而进行 的博 弈 , 增加 改革的摩擦 成本 , 弱势群 体 的成 本 负担 。 将 增加 因而在 改革过程 中应尽 量
制 度 变 迁 理 论 综 述
程度上可 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能 容 纳生产力发展之 日,也 即资本主义制度框架要 被砸 毁之 时。 马克思认为资本 主义 只是社会历史发展 过程 中的一个阶 段, 它必然会 被更高级 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古典经济学 家认 为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能够达到 自我 均 衡 , 给能够 自动创造需求 , 供 市场总是 处于出清状态 , 既不会
产力的发展, 但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局
直面既得利益集团,破解体制改革难题
改革的重要性 与必要性。 《同舟共进 》第l 期的 0
“同舟 视 点 ” 栏 目及 时 推 出周 瑞 金 、汪 玉 凯 的
文章 《 温深 圳讲 话 意义 重 大 》, 阐 明 “ 胡 改革 开
放 关 乎 国家前 途 和命 运” 、 “ 滞和 倒退 没 有 出 停 路 ” 的 重要观 点 ,表 明 了为 深化 改革 鼓 与 呼的鲜
了” ,这是 一个 极 具建 设性 的意见 ,可 惜未 能 引
府 必 须 与 “ 殊 利 益 集 团” 切 割。 “ ‘ 何切 特 如
割’ ,涉及 一 系列 复杂 的决 策操 作 ,但 归根 到底 i
还 是要 回归常 识— — 政 府是 做 什 么的 :政府 是 国 民契 约 的产 物 ,是 为全 社会 提 供公 共 品 的,尤其
深 圳 经济 特 区建 立3周 年 之 际 ,胡锦 涛 总书记 和 0
革 ,问题是 这 份纲 要 的修 订 ,像 刘教授 这 样 的著
势 群体 中,确 实 出现 了一股 相 互 勾联 的势 力。他
们 不仅 觊觎 经济 、政治 高地 ,还 把 触角 伸 向学 术
和 舆论 领域 ,在 政 策制 定上 有很 强 的话 语权 。他 们 的存 在 不仅 不 能 增 加 社 会 财 富 , 而且 依 托 权 力 、资本 和 舆论 强 势 ,在社 会 分配 的大 蛋糕 上挖 下很 大 一块 来 。” 肖滨认 为 ,有 三种 形 态 的既得
2 0 年 ,江 泽 民总 书记在 庆祝 中国共 产党 成 01 立8 周 年大会 上 的讲话 就 明确提 出, 绝 不允许 以 0 “
权谋 私 ,绝不 允许 形成 既得 利 益集 团” 。 然而 ,
既得利益集团何去何从
利益 集 团 中的许 多人 可 能还 是 当初 改革 开 放 的鼓 动 者 、 项 改革 方 案 的设计 者 、改 革进 程 的实 际 各
参与 者 和推 动者 。不可 否认 ,从 总 体上 看 ,他 们
同时也 是 改革开 放 的最大 受益 者 。 正如 阶级 的 概念一 样 ,当一个 阶级 意识 到 自
既得 利 益 集 团何 去 何 从
口 刘 山鹰 (中国社 会科 学 院政 治学所研 究员 )
既得 利益 集 团是 改革 开放 取得 巨大成 就 、创 造 了 中国奇 迹 的副产 品 。在 一定 意 义上 讲 ,既 得
作 何选 择 呢? 在此 ,有必 要 简要 回顾 一 下西 方 民
主的发展进程以为参照。
必 然和 时代 的 要求 。但 是 ,中 国 目前 的政 治 体制
亦 离开 民生 主 义 ……党 无社 会基础 ,既不 代表 农
改革 和 社会 体 制改 革 ,与 西方 的历 史发展 有 一个 明显 的 不 同。 西方 的政 治革 命 和社 会 革命 是先 后 关 系 ,美 国的跨 度 是一 百 多年 ,英 国的跨 度则 要 更长 。但 是 中 国的 政治 体制 改 革 和社 会体 制改 革 却 是 同 时到 来 ,一方 面 是人 民普 遍 呼 吁 自由 民主 人 权法 治 ,要 求 民 主变 革 ,显示 出强烈 的政 治 参
深入 ,他 们将 会失 去很 多原本 预期 的利 益 。 从整 个 改革进 程 看 ,它们 从 最初 的 推动 者慢 慢变 成 改 革 的阻挠 者 ,从经改 的同行 者 变成 了 政改 的歧路 人 。 既 得 利 益 集 团 的根 本 特 征 就 是 垄 断 , 垄 断
从整 体 的 民主观 看 ,中国从 改革 开 放 以来 ,
改革是既得利益者的出路
为什么今天中国改革变得困难了呢?有经济学家认为,一个社会如果稳定得久了,就会产生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从现存体制中取得最大的自我利益,反对和阻碍进一步改革。
应当说现在的改革局面要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好得多,但为什么改革反而停滞不前?社会改革必然需要很大的财力,然而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钱用不到社会改革上去。
为什么?一句话,既得利益主导改革,他们不想把钱用到有利于社会大多数,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上去。
谁是既得利益者?谁在阻止改革深入进行?有人会说:首选公务员当然是既得利益者。
不可否认整体上公务员享受着某种特权,像医疗、像退休金,还有各种隐形的什么色的收入。
不过,你要说普通公务员有多大权力,普通公务员会说:权力又不在他们手上,权力在官员的手上。
官员会说上面还有更大的官员,乡上会推到县上,县上然后推到市上,然后延续到省里,反正就是从地方到中央,中央也会苦闷,因为中央的政策,地方并不真正的执行,如果按照政府媒体说的那样,中央的政策能够在地方真正实现,问题似乎会好很多。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推来说去,我们不知道,到底谁在阻挡改革?谁是既得利益者?我们往往区分不出既得利益者与公众。
因为“相对剥夺感”的存在,无人承认自己从属于利益集团的一类或一部分。
权力寻租和权贵掠夺普遍存在,社会在追逐财富上缺少共同遵守的规则,所以贫富差距拉得很大,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才能通过灰色途径:权力腐败、关系网、购买权力等等,成为“既得利益者”。
而这种“既得利益者”的身份是封闭的,少数人成为得益者,大多数人心中是“相对剥夺感”和“实在剥夺感”,这将意味着:你所得乃我所失”。
就如同摊贩认为城管是既得利益者,城管认为当官的才是。
科长觉得处长才是既得利益者,处长觉得局长才是。
农民工觉得市民是既得利益者,市民觉得有钱人才是。
有人自认“小资”、“白领”、“知识分子”、“公务员”、“创业家”、“打工仔”、“美女作家”、“富二代”、“作女”,甚至有人自认“黑社会”,但极少人自认是“既得利益者”。
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发展,必须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切实维护政治大局稳定。 政治体制改革是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 基础的深刻社会变革,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持与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与经济 体制改革相适应,遵循中国政治发展 的客观规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 序地推进。
⑥始终坚持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 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 监督和信访制度,突出民主的监督职能。
二、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 问题 (政改的 必要性)
1、权力过分集中
在政党权力配置上,政治协商制度并没有 充分发挥作用。政治协商在党政决策中的法律 地位还不明确,政治协商的程序也不够规范, 这就难免使协商流于形式。在政府与公民的权 力配置上,政府占优势。在政府与市场的权力 分配上,市场往往被权力过大的政府所吞没, 政府在与市场、企业,利益关系中过大、过多
一、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看待 我国的政治体制
二、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 (改革的必要性)
三、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一、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看待我 国的政治体制
1、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 绩
①党政关系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逐步完善和 发展
③选举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一、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看待我 国的政治体制
三、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确立 “三清”“四权”的标准
“三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 清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概念,具有政 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针对性。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 程中,三者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干部清正 是后两者的前提。“四权”——“废除特权、弘 扬民权、约束公权、保护私权”,反映中国现实 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着力解决。
党内决不允许存在既得利益集团
化。有人说 ,邓小平 同志讲过 “ 改革要 摸着石头过河” ,f 也 { f 觋 在则是摸石头
上 瘾 ,不想 过 河 了 。 因为 在 河 里 摸 到 了
有些问题 已经不能再以得过且过的心态
长 期 拖 下 去 了 ,我 们 必 须拿 出啃 硬 骨 头 的精 神 ,向 一
反对任何危及 自身利益的改革的既得利 益 者并不是一回事 。恰 晗相反 ,他们中 的很多人是推动这场改革的主要 引领者
的 ,主要是那些具有强势地位 的既得利 益群体 ,也就是依靠他们在占有和支配
公 共 权 力 和 经 济 资 源 上 的 优 势 ,依 靠 不 正 当 竞 争和 非 正 常 手 段 获得 最 大 利 益
人简单地把党政机关干部 、国有企业领
导 人 员 划 为 既得 利 益 者 ,这 是 不 对 的 。 党政机关T ̄ F . l f : l 国企 领 导 人员 作 为 现 行 体 制 下 的 受 益 者 ,是 客 观 事 实 ,但 这 与
富”现象却屡有所见 。有人说 ,如果我 们在贫富差距还不那 么悬殊的时候就 及 早地加大分配制度改 革 ,在规范一次分 配的同时,加大二次分配力度 ,并通过 强化税收征管和对偷漏税 的惩戒来保证
“ 宝贝”、摸到了好处。而大批市场主 体在权力的竞争而不是市场竞争中被淘 汰 ,使财富集 中 扩大的速度大大加 } 央。
他 们 的 另 一 个特 点 就 是 具 有 很 强 的
刀 。因此 ,三中全会对改革做出总体部
署正 当 其 时 。
者 ,或 明或暗地反对和阻挠一切可能危 及 自身利益的改革 ,必然成为 “ 众矢之
的 一部 分社会 群体 。他 们依 靠权 力 占 有资源 ,依靠市场把资源变现 ,可 以说 玩得如鱼得水。因此 ,他们最希望把在 经济社会转型过程 中形成的不合理的 、 但对 自己有利的利益格局长期化 、固定
吴敬琏 要小心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改革
吴敬琏要小心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改革宏观经济央视《经济半小时》2013-12-05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发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改革的讨论和期盼。
为此,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专门采访了经济学、法学界泰斗吴敬琏、厉以宁、江平先生,来听听他们如何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始终坚定的市场化改革立场,以及敢于诤言的士人风骨,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
吴敬琏力挺市场经济担心既得利益者成改革最大阻力《经济半小时》记者王小丫:大家对于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有着非常高的期待,那么从已经公布的全会的公报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决定的方面来看,其实大家期待感是非常高的,您对公报和决定整体评价是如何?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我也是这样,我对这个《决定》我的评价是很高的,几次三中全会当然对中国的改革意义都很重大。
我看起来呢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像十四届三中全会。
《经济半小时》记者王小丫:最像十四届三中全会。
吴敬琏:它不但提出了目标,而且有一个整个路线图的设计。
但是呢十八届三中全会跟十四届三中全会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要求建立市场经济,我把它叫做2.0版的升级版的,这个市场经济跟十四届三中全会所设计的那个初级版的市场经济那又是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所以总的对它的评价,我觉得应该是很高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王小丫:是一个2.0版,是一个相对于十四届三中全会来说有质的飞跃的一个升级版。
吴敬琏:升级版的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他,几乎参与了新中国建国之后每一次重大的经济论战和重大的经济抉择。
三十多年经济改革的风雨之路,也正是吴敬琏的经济理论日臻成熟的思想历程。
他以始终坚定的市场化改革立场,以及敢于诤言的士人风骨,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
《经济半小时》记者王小丫:其实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多年的历程当中,无论是初级版还是升级版,始终都伴随着一些探索和争论,比如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比如说还有是大政府还是大市场,但是我们都知道,您是非常坚决的市场派,所以大家给了你一个名字是吴市场,这一次您觉得在全会当中,把市场的这种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强调决定性作用,写进了公报,您认为这是表达了中央的一种怎样的决心?吴敬琏: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提法是非常的重要。
对既得利益与深化改革共识的思考
① 早在 2 0 0 4年 ,吴 敬琏就呼吁 “ 警惕既得利益 者阻碍改革 ” ( 在 “ 中国金 融 国际年会 ”上 的发言 ,中 国 改革论坛 网 2 0 0 4 年7 月1 3日) ; 新 华网 2 0 0 6年 1 月2 0 E t 转载报道 : 《 中国改革攻 坚何 困?五成专家指 既得利益 群体> ;中国新闻 网 2 0 1 3 年3 月1 6 E l 两 会 专稿 《 深 化改 革涉 及利 益 全面 调整 ,须 惠及 更 大范 围人 群 》 指 出 :
进步 ,也给人们带来 了很大的实惠 ,但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问题 , 尤其是贫 富差距和收入分配问
题 成 为 当下人 们高度 关 注 的焦点 。对 于如 何 深化 改革 ,人们 的认 识并 不 统一 ,但 大 家都 知道 改革 必 然 涉及 利益 的重 新调 整 ,所 以就关 注 “ 既 得利 益 问题 ” 、“ 既得 利 益 者 阻 碍 改革 ” 的说 法 就 容
益集团”作出了限定。 ② 一些学者更是明确指出,中国的既得利益集 团具有 “ 获利 的非正常性 ” 和 “ 行为的表面合法性 ”特征 ,“ 利益集 团财富的获得多是通过寻租 、官倒、垄断、侵吞国有资 产等非正常手段取得……除了一些违法行为外 ,利益集团对公共资源的占有从形式上看具有一种 合法性 ,一般是运用权力并通过对组织、制度 、政策进行影响、干预 ,维护或获取特有的共同利 益 ,故其一切活动都有法律 、制度层面的 ‘ 形式合理性 ’ ,并为了显示这种合法性 ,往往将小集
“ 改革最 大阻力在于利益集 团”这一观点 , 不仅 在民间和学界形成 共识 ,在执政党 内部也 得到广泛 的认 同。
② < 清华教授:既得利益集团望维持现状,阻止进一步改革》 ,《 南方都市报》2 0 1 2 年3 月1 8日;《 收入 分配方案要从既得利益集团入手》 ,《 东方早报》2 0 1 2 年l 1 月2 0日;邓聿文:《 真正的既得利益者是谁? > ,《 同 舟共进= 》2 0 1 2 年第 1 期。
聚焦“既得利益集团”——深化改革要摆脱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
当前 改 革 面 临 的 困难 和 阻 力 ,与 改 革 已进
人 攻坚 阶段 分不 开 。很 长一 段 时间 内 ,我们 一直
会 ”期 间 国家统 计 局 的数 字 ,中 国最 富 的1 % 0 人
口和最 穷 的 1 %人 口 ,收人 相差 2 倍 。我 国 已变 0 3
面 ,就是 改革 中暂 时 回避或 搁置 的一 些 矛盾 ,或
是 来 自某 些社 会 强势 群体 ,或称 为 既得 利益 集 团
的或 明或 暗的反 对 和阻挠 。
中国有没有既得利益集团
有 人 说 ,仅 有 利 益 共 同性 ,而 没 有 稳 定 的 组 织形 态 和架 构 ,称 为 “ 团 ”言之 过 重 ,我们 集 党 内更 不 可能允 许 形成 代 表既 得 利益 者 的政 治派 别 。而 有些 政 治学 家提 出 ,利 益集 团 就是 因 利益 而联 系 在一 起 ,是 意识 到 这些 共 同利益 的人 的组
改革面 对 “ 最难 啃 的硬 骨 头 ”
都 是 骨头 ,而且 是最 难 啃 的硬 骨头 ” 。啃 骨头 有
风险 ,但 如 果不 啃掉 这 些骨 头 ,听任 问题 积 累 , 将 来 的代 价更 大 。特 别 是 旧的 计划 体制 的利 益 分 配 格局 被 打破 ,新 的符合 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 济要 求 的分 配格 局 尚未 完善 ,一 部 分社 会 强势 群体 ,利 用 渐 进 式 改 革 发 展 的 不 配 套 、不 平 衡 和管 理 漏
9
者说 进 行 利 弊权 衡 时处 于 次 要 矛 盾 的 “ ”的 弊
一
面 ,会 逐 渐 积 累起 来 并 发 展 成 为 改 革 的 重 要
既得利益者集团阻碍国企继续改革_易鹏_凤凰博报
既得利益者集团阻碍国企继续改革_易鹏_凤凰博报凤凰网首页手机凤凰网用户名密码下次自动登录注册 | 忘记密码易鹏财经专栏作家博客相册报栏左邻右舍留言既得利益者集团阻碍国企继续改革2009-07-06 08:55:47 归档在经济评论 | 浏览 5720 次 | 评论 31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量中小企业处境艰难,很多熬不过去的出口型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直接导致了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
而对比这些现象的,是众多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的职工收入,确在逆风中飞扬。
一些好事的媒体纷纷报道国有垄断企业的这些好日子,比如石油系统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年收入近10万元、一个电厂的看大门的更夫收入可达10万元等等。
这些新闻也许有些片面,但社保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在一次演讲时就曾尖锐地指出,“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既然贵为副部长,也就基本上有点权威性了,再配合媒体的报道,傻瓜都明白垄断的国有企业是在风雨中不发愁的。
不过在这个不太安静的年份,这种现象自然让很多民众内心有些愤愤不平,仇视这类国有企业的情绪也在悄悄蔓延。
对垄断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也再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市场经济中,其实不同行业之间出现薪酬差距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国际上很普遍,在美国,律师、牙医、投资银行、软件等行业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
但是中国的行业薪酬差别巨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存在众多的垄断行业,电力、能源、电信、金融、烟草、公路等垄断行业一直是令人羡慕的行业,其收入之高自不待言。
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收入应该与工作贡献成正比,一个优秀人才的收入高于一个文员是应该的,人才价值也才能得以体现。
但是,如果同为文员,在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都相同的情况下,电力公司与物业公司的收入差距高达10倍以上的话,这恐怕已经无法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垄断的存在使得正常的薪酬收入均衡根本无法实现,收入与工作价值严重背离。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占草硕5023班学号3115162051)1.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越来越难,越来越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郑永年先生的《中国改革三步走》这本书中,作者详细论述了中国改革三步走的观点,即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最后政治改革。
当然,每一个步骤的改革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经济的改革需要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提供支撑,但是又必须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社会改革过程中也必须要有政治改革提供一定的动力。
2.经济改革的内容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高潮,经过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建设以及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基本保持10%的高速发展,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就是有三个,一是分解式改革,先农村后城市;二是分权性,标志事件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
1996年,在“抓大”方面,国家确定了对1000户重点企业分类指导的方案。
在“放小”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一年出台了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意见。
各地采取了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把一大批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
三是开放性,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
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
3.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是经济改革的产物,社会领域的改革如何进行既能深化经济改革也能阻碍经济改革。
试论利益集团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2007.4民主与法治试论利益集团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管永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摘 要]利益集团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的发展已经程度不同地影响着政府决策,且有愈来愈强的趋势。
研究利益集团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对解决我国社会多元化过程中出现的利益矛盾,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公平施政乃至民主政治发展等,将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利益集团;政府;决策;影响[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7)04-0056-03[收稿日期]2007-02-15[作者简介]管永前(1970-),男,河南南乐人,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2006级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外现代中国学、政府体制改革。
利益集团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是西方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
我国改革开放前,利益集团得不到承认,也不被允许存在和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分化、重组,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逐步形成,并分化组合成特定的“利益集团”,已经程度不同地影响着政府决策,且有愈来愈强的发展趋势。
研究利益集团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社会现实,对解决我国社会多元化过程中出现的利益矛盾,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公平施政乃至民主政治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利益集团的概念和性质利益集团(Interest group s )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也有的学者称这为“派别(Group )”、“压力集团(pres 2sure group s )”或“院外集团(Lobbying group s )”,最早出现于18世纪末的北美13州。
其后,英国、法国也相继出现了利益集团,但数量不多,对政治过程的影响也有限。
中国社会的利益集团及其政府政策探析
中国社会的利益集团及其政府政策探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变迁,各种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旨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历史分析、利益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的历史流变、基本特征、社会影响进行剖析,并在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
1.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的历史流变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自在的利益群体到自为的社会利益集团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仅存在一些自在的利益群体,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利益集团开始产生并迅速发展,出现了能自觉代表相关社会群体利益的自为性社会利益集团。
1.1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利益集团建国之初,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纲领的实施,中国的大资产阶级集团被消灭,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基本上被赶出大陆,中国还存在着工人利益集团、农民利益集团、城市小资产阶级利益集团、民族资产阶级利益集团。
各利益集团在共同纲领的框架内的表达自己的经济、政治诉求。
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旧中国中的一切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集团都被彻底摧毁。
此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在政治上实行中国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意识形态上主张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这种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特点,使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呈现出高度的整体性,尽管当时中国社会也存在着简单的阶级、阶层结构,但是代表局部利益的利益集团不应该也不容许存在。
1.2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利益集团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双重转型,政治权力、资本、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场域中重新洗牌,中国社会高度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不断解构、分化与重组,出现了能自觉代表相关社会群体利益的自为性社会利益集团。
首先,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为中国利益集团的产生创造了经济基础。
机构改革:关键在于打破部门利益
机构改革:关键在于打破部门利益3月11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正式披露。
以”大部制”为关键词的机构改革,既是执政党提出的2010年”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更是利益日渐分殊的中国社会寻求更佳状态的”政治表达机制”与”行政执行机制”的先遣队。
建国以来大的机构改革,前29年有四次,后30年有五次。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建立在个体权利基础上的社会自我发育,是政府权力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基本动因。
这一过程既是政府与市场的重新定位,也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彼此再调适。
关于这次改革,目前已经达成一些基本共识: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成为政府的基本定位;政府权力应进一步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部委之间既”职责交叉”又”权责脱节”的低效状况必须得到改变等等。
中国的改革已在超越”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执政党的论述里,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的一环。
值得期许的是,以”大部制”为突破口,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也将是中国政改取得实质进展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展开的这次上层建筑”攻坚战”,为什么选择”大部制”作为改革突破口?改革过程将遇到哪些难点?本轮改革与政改将如何深层关联?本周,本报特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丁宁宁、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杨凤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167期。
为什么是”大部制”?:两会期间,政府机构改革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目前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大部制”成为本轮改革的突破口?丁宁宁:首先应当区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务院机构改革”。
前者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政府行政系统的改革,中央给出的时间是2020年。
后者仅指国务院部门的机构设置,是这次人大期间必须确定下来的事情。
改革总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政治制度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政治制度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挑战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要实现政治体制的改革并不容易,因为它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面对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
这些既得利益集团通常掌握着权力和资源,他们不愿意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因为这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因此,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克服这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面对来自社会舆论的挑战。
在当今社会,公众对政治体制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他们希望政治体制能够更加民主、透明和公正。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否则就会引发社会动荡。
此外,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面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政治体制差异越来越明显,这给政治体制改革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机遇尽管政治体制改革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可以促进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通过改革,可以建立起更加公正、透明和高效的政治体制,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可以促进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
在当今社会,政府的治理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力。
通过改革,可以建立起更加高效、负责和廉洁的政府,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此外,政治体制改革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当今社会,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政治体制的改革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政治体制改革既面临着挑战,也蕴藏着机遇。
只有充分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处理既得利益集团的中国优势
但 不 能跟 着 别 人 的屁 股 后 面 走 。美 国处理类似 问题 就跟英
在 学界 的 影响 下 ,现 在 的
主 流舆论异 ,
方 式 当然 不一 样 。
有 了根本 性 的改 变。譬如说 近
代英 国政 治变革要 比法 国成 功 ,而不是相反 。这种 成功的重 要 因素据说是 英 国贵族 比法 国贵族发挥 了更积极 的作 用。 不过 ,英 国贵族是 现代 化进 程 中最强大的既得 利益集 团,他
的发展机会 。在这个过程 中,产生 了很 多新的利益集 团,如
工会 、农 会 、妇 女协会 ,它们 推动 了很 多立法和政 策 的制
活 ,是普遍的现象。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 ,只要存在竞争 陛 经济体制和等级化官僚体制 ,就会存在分享更 多体制红利的
人群 ,它们就被称为既得利益集 团。这一点 ,中西 亦然 。因 此 ,除非反掉现 实的 中西方经济和政治体制 ,否则 ,没有 办 法铲 除既得 利 益集 团。在 世界 性基 本体 制不 变的情 况下 ,你
反掉 了现 实中某个具体 的既得
定 ,对既得 利益 集团发挥 了有 力的制约作 用。 中国改革 开放 三 十 多年 ,
形成 了类似 美 国进 步运动 前既 得利 益集 团坐 大的局 面。处理
这 个 问 题 要 汲 取 他 国的 经验 ,
利 益集 团 ,便会 马上 产生新 的 中国社会规模 巨大,利 格埘 比较散乱 ,既得
6 1 人民 论 坛I 2 0 1 3 0 4 上
房地产调控不能总是扔 “ 靴子’ ’
赵 晓
响 。 如 果 不 发挥 民 众 的 力量 ,仅 仅 通过
户 一轮楼 市调控加码 的 “ 靴子 ”又咣 当一声落地 了。站在 “ 风 口浪 尖”的
政策改革与社会变革
政策改革与社会变革人类社会的变革从未停止,每一次的改革都伴随着政策的调整与社会的变革。
政策改革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探讨政策改革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关联与互动。
一、政策改革的意义政策改革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效益。
政策改革有助于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例如,教育政策的改革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实人力资源基础。
同时,政策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破解社会矛盾。
例如,实施医疗政策的改革,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普及医疗资源,确保每个人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政策改革与社会变革是相互作用的过程。
政策改革通过调整制度规则,改善社会环境,从而影响社会意识与行为方式。
反之,社会变革也对政策改革提出新的需求与挑战。
社会变革是政策改革的基础和目的。
政策改革必须紧密迎合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政策改革也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引发各方面的变革。
社会变革对政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需要政策改革来解决。
例如,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变革导致大量就业问题,政策改革需要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解决就业困难,稳定社会。
三、政策改革与社会变革的案例若以中国改革开放为例,政策改革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调整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了全面的社会变革。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城市化进程、教育现代化、社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社会变革。
政策改革与社会变革相互促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
在教育领域,政策改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进行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普惠性和广泛性分配,助力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看待中国政府改革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从而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至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基础已经确立,但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渐暴露的贫富差距扩大、群体性事件增多等问题不容小觑,中国的改革已经走入了困局,而走出改革的困局,释放改革红利,需要高层领导的决心和措施的得当。
国家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收入分配体制以及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给中国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阶层:既得利益集团。
多数既得利益集团都不是在一夜之间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较长的历史时期以及特殊的体制机制因素。
而它一旦形成,就会在社会博弈中不断出击,造成贫富差距,增加社会矛盾等,最终会影响中国改革的大局。
破除既得利益集团自发形成的以灰色权力为中心的灰色权力带,把与民争利的改革变成让利于民的改革,是解决改革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既得利益集团,收入分配,灰色权力,困局,政府改革1 中国政府改革面临的困局分析中国改革的未来趋势,首先就应该对目前中国改革的基本形态以及中国整体的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把握。
结合近几年中国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最起码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改革步入一个“困局”或者“胶着期”。
1.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大差距被进一步拉大研究发现,收入分配制度与发展的不匹配,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威胁社会的和谐。
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以及地区差距等四大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虽然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旨在消除这些差距的政策,但就目前的结果而言,效果并不明显。
从收入差距来看,1978年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1:2.22,到30年以后的2008年直接被扩大到1:3.31,这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目前仍有1:3.10(2012年);从行业差距来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行业差距不断被拉大,行业垄断性也有所加深,据统计,全国的行业差距已达到1:4.7,个别高收入行业,那就更高;从地区差距来看,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的率先开放东部沿海、实行梯度推进战略,地区差异在一段时间内被急剧的拉大,虽然后来意识到这一点,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实行了很多政策倾斜,但要想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至于贫富差距问题,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虽然较2012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所有的发达国家。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10年的基尼系数就可以看出,少数人掌握的巨额财富与普通民众的收入形成很大的社会反差,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图1 2003年2012年国民收入基尼系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大差距被放大,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扭曲,尽管市场机制能够调节居民的收入水平,但这绝不意味这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就无可作为。
收入分配中如何处理日益加大的各种凸显不公平的差距?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现阶段的中国,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应放在初次分配上还是再次分配上?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陷入困境。
1.2 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国有企业改革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1993年中央确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方向算起,已有20年。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活跃市场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有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并在一些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这国有企业必须垄断某些行业,更不能通过垄断保护国有企业,从而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公正的原则。
国有企业改革一个难点就是对垄断行业的改革,垄断行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控制着中国大部分的能源、电信、金融等领域,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必会将一些利益从既得利益者剥离出来,从而困难重重,但是这样能大大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是现阶段中国改革红利的重要源泉。
1.3 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社会信任出现危机中国的腐败问题根植于国家赋予官员的权利过大,很多本由市场可解决的问题因为种种原因有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所以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现象严重。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每年抓出的省部级腐败分子平均多达8人,2009年这一数字竟然高达20人,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央遏制腐败的决心,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腐败问题是如此的严重。
中国的腐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和机制的问题,腐败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造成老百姓对政府极度不信任,从而有可能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如何在根本上找出解决腐败问题方法?这是个难题。
1.4 社会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频发从目前中国社会的现实来看,有三种矛盾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是:官民矛盾、劳资冲突和贫富冲突。
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的利益诉求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由于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维稳思路和维稳方式,近年来,中国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尤其是由征地拆迁引起的群体事件常见诸于报端。
有关数据显示,仅2011年一年,全国群体性事件就有18.25万起。
群体性事件高发,在一定意义上反应的是社会公共政策公平和公正问题,同时也是官民矛盾、劳资冲突、贫富冲突在特定环境下的具体表现。
2 既得利益集团在中国政府改革中扮演的角色既得利益集团一般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以利用权力或垄断获取巨额利益,并由此形成边界清晰、相对稳定的一种群体聚集效应。
既得利益集团不代表公共利益,而是代表着一部分小团体的权利和个人利益,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他们存在这与民争利的现象。
2.1 中国目前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根据一些学者的分析,目前在中国,确实存在着这部分团体:一是以官员为代表的权贵利益集团;而是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集团;三是以房地产和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资源利益集团。
于此相应,中国社会实际产生了三大富豪群体:一是权贵富豪,以掌握公权力的官员为代表;二是精英垄断富豪,以拥有高薪的国有企业高管为代表;三是地产资源富豪,这部分自然不用多说。
2.2 既得利益集团在中国政府改革中扮演的角色中国政府改革,一方面是改革不合时代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民取利;另一方面就是要将利益从既得利益集团中剥离,从而让利于民。
但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有着足够的权利资源和垄断能力,并由此拥有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渗透力甚至决断力,从而他们在政府改革中扮演者的是并不光彩的角色,明里暗里阻挠改革大业,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具体的说:由于与民争利,既得利益集团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最大障碍;既得利益集团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和垄断力,使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同时,他们自身的腐败问题也给中国的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社会的三大盾,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很多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固有权利和利益造成的,当一个普通群众利益受损后,没有组织替他们诉求,而是完全靠个人的力量与社会抗争,而这种抗争发展到最后往往是与地方政府的抗争,而这又很难找到说话,所以出现了大量的上访等事件,如果一些事情得不到及时解决,他们就会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最终引发大量的群体性事件。
总之,既得利益集团一方面阻挠着中国政府改革,另一方面又不断的从政府改革中牟取自身利益。
3 既得利益集团的主要手段既得利益集团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手段各种各样,但归根结底都是利用获取的公权力或垄断与民争利。
3.1 公权力的扭曲我们必须承认,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
公权力的扭曲,以至于灰色权力、灰色资本、灰色暴力的出现,给中国的政府改革蒙上了阴影。
其中,以灰色权力为中心的灰色权力地带的形成,已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他们直接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使市场经济发展为某种程度上的权贵经济;还直接威胁着市场的公平和公正,引发收入分配的矛盾;他们还扭曲了国家整体的利益格局,加剧了社会矛盾,不断的吞噬全国人民的福利。
3.2 行政垄断行为对一些本应该市场化行业的控制目前,既得利益集团对国民经济的某些重要领域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这种垄断突出地表现为以国有企业,特别是以央企为代表的一些垄断行业,如金融、电信、电力、自来水、铁路、石油、石化等行业,少数人控制着大量的资源。
他们运用手中的权利以及资源,通过行政手段获得巨额垄断利润,然后将利润转换为个人收入,国有企业的高管,动辄百万的工资成为一种常态。
据统计,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
在世界移动通信业中,超过10%净利润的很少,像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企业,利润率才1%,而在中国却达到20%以上,其职工的年薪均值达到5.577万元,居各行业榜首。
3.3 直接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有些既得利益集团,不仅掌握着权利,还掌握着资源,甚至掌握着资本,表现为三者的叠加。
正是因为如此,这样的集团一旦形成,就有足够的能力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结果,使政府的某些政策更有利于其自身的利益,这同样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政府改革的深化。
4 如何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破除既得利益集团,应该从他们影响经济社会以及政府改革的手段入手。
4.1 破解既得利益集团应从改革公权力入手,破除灰色权力地带党和人民赋予政府官员权力,是让他们服务群众,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不是让他们以权谋私,与民争利。
破解既得利益集团,要果断的从制度上割断政府官员与商业活动的联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社会不必要的干预,能够通过市场解决的问题,一律不应该通过设立审批和许可,同时严格官员的执法行为;以法律形式建立官员的职业规范,对党政官员涉猎的商业活动行为进行严格管束;严格管制裸官的晋升机制,重要岗位不允许裸官担任;对党政官员的配偶、子女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有必要的限制和约束。
破解既得利益集团应该从源头上防止灰色权力的产生、蔓延,防止公权力的扭曲、腐化。
4.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渐消除行政性垄断的影响启动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改变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体系,减少既得利益集团取得高额垄断收入的途径。
国有企业改革,需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退出竞争性行业的生产经营,节约社会资源,使民营企业在这些行业展开充分的竞争,从而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比如石油、电信、能源等行业,甚至一些金融领域。
对于一些民营企业可以经营的非竞争性行业,政府应该创造条件,降低进入门槛,增强这些行业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