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全文
新医改内容
(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的关键环节。
五项重点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的关键环节。
五项重点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
新医改方案全文解读
新医改方案全文解读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新医改方案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二、新医改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新医改方案指导思想新医改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没有必要把中医提高到与西医同样的位置。
改为“中西医并用”更好。
),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这两个分开是改革的核心,也就是要让医疗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看看后面的具体内容中是否遵循了这个指导思想)、医药分开(医药分开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分工,光靠行政手段,恐怕难以奏效)、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早就分类管理了,要做的是主要完善非营利性机构的管理),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这儿很正确,强化的是“政府责任和投入”,而不是“政府主导”),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二)新医改方案基本原则新医改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这条原则太虚,无法检验是否遵守了该原则)。
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立足国情”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考虑的,没有必要作为一条医改原则提出来)。
新医改方案坚持公平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到底是政府为主还是市场机制为主?两者如何结合?看看后面的具体内容。
)。
坚持政府主导(在有些不该政府主导的地方,坚持政府主导是危险的,不如改成“强化政府职能”,即政府应该做好本分工作,但不能去抢该由别人负责的事。
),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新医改的主要内容介绍是什么
新医改的主要内容介绍是什么新医改是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新医改的主要内容,供大家阅读!新医改的主要内容《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医改的医改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则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2009-04-07 11:17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查看网友评论我来说说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新医改方案全文
新医改方案全文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 -04-07 11:17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查看网友评论我来说说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医改历程优选全文
主要特点:具有突出的计划经济的特征。 卫生事业性质,强调是福利性质的行业,不以营利
为目的;国家对医院和诊所免征工商业税。 卫生行政管理体制,采取高度集中和指令性的计划
管理方式。医疗机构不允许经济核算、经济管理 和奖金分配等。 卫生机构的所有制,全部是公有制医疗机构
一、中国卫生体制和经济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1977年)
1956年卫生部和财政部联 合发文,明确规定卫生事业属 福利事业性质,国家免征医院 、诊所的工商税。
1958年卫生部:医院和卫 生院由国家实行财政补助,为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要随生产 发展逐步实行免费医疗。
一、中国卫生体制和政策的演变历程
• 市场化改革的恶果:
• 政府投入减少,医院逐利性强化,公益性逐步减弱, 人文精神沦落,药价虚高、过度治疗、药物滥用现 象严重,医院看病贵、看病难现象成为社会热议的 问题。
一、中国卫生体制和政策的演变历程
(二)第二阶段(1978年到2005年)
• 2000年WHO对191个成员国卫生筹 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 中国列188位,倒数第4。
自筹资金发展医院,盖病房、扩大病床、买设备,解决医
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
1985年为中国“医改元年”
一、中国卫生体制和政策的演变历程
(二)第二阶段(1978年到2005年)
• 1989年《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 • 1992年《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 • 中心思想:实行放权、让利、搞活;“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
一、中国卫生体制和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1977年) • 存在的问题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2009-04-07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查看网友评论我来说说关键词:新医改方案全文新医改新医改全文2009年新医改全文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十八项医疗制度的新变革(2024年新版)
十八项医疗制度的新变革(2024年新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国家不断对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2024年新版十八项医疗制度的新变革,旨在深化医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
二、新变革内容1. 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
2.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推进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实现待遇保障一卡通。
-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广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多元支付方式。
3.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 加强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监管,降低虚高价格。
- 推动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减少中间环节。
4. 医疗资源配置优化- 加大公立医院投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 鼓励社会办医,促进医疗资源多样化发展。
5. 医师多点执业- 放宽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鼓励医师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流动。
6. 医疗质量安全- 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 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疗技术使用。
7. 医疗信息化建设- 推进医疗健康信息化,实现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等信息共享。
8. 健康服务业发展- 促进健康服务业态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9.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队伍整体素质。
10. 中医药传承创新- 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事业中的作用。
11. 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健康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12. 医养结合发展- 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健康需求。
13. 疾病防控体系改革-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能力。
医疗行业-新医改方案以药养医要逐步变为政府买单 精品
医改意见:
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签订劳动合同并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要按国家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缴费责任,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务工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做好农民工医保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服务等政策衔接。
同时,推进医药科技进步。把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以防病治病为中心,努力攻克医药科技难关,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技术保障。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协调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深化医药卫生科技体制和机构改革,整合优势医学科研资源,加快实施医药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制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在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力求新的突破。
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一、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资源,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措施1降低社区医院诊疗费用
医改意见: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见(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医改
新医改资料中国6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全文1万3000余字,作为目前到2020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新增了2011年的目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新医疗改革路线图,摈弃先前过度市场化的作法,承诺逐步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新华社报道,这份新医改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路线图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并承诺政府将逐步增加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
医改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医改,新变化新医改规定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卫生服务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今年不低于15元确定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公共产品《意见》勾勒了到2020年的改革方向和框架,其最大的亮点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医保最高支付额增至平均工资6倍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陕西医改方案全文
陕西医改方案全文背景介绍陕西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医疗卫生事业在陕西省一直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陕西省医改方案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降低医疗费用负担,陕西省政府制定了全面的医改方案。
目标和原则陕西医改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全民健康服务的平等、可及、可负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陕西省政府制定了以下几项原则:1.坚持公益性和基本医疗保障的原则,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2.坚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原则,通过分级诊疗将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3.坚持综合改革的原则,通过医疗机构的综合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政府投入为了支持陕西医改方案的实施,陕西省政府决定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具体来说,陕西省政府将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此外,陕西省政府还将增加对高校医学院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
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陕西医改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首先,陕西省政府将加强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根据机构的规模和服务水平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
其次,陕西省政府将加大对偏远地区医疗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派遣医疗队、建设远程医疗系统等方式,提高偏远地区医疗服务的水平。
此外,陕西省政府还将加大对特殊病种、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医疗服务支持,提高特殊群体的健康保障水平。
分级诊疗制度陕西医改方案提出了分级诊疗制度作为主要的改革措施。
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将医疗资源分为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三个层次,合理引导患者就医。
具体来说,轻微病症和常见病、多发病将由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复杂疑难病和急危重症将由二级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
通过分级诊疗制度,陕西省政府希望能够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医疗机构综合改革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陕西医改方案提出了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措施。
《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改革一直是各界关注的话题,关于日前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内外对中国改革新启程充满期待。
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
通篇布局深化改革,渗透民生之情。
《决定》提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
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
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决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
这意味着,深化医改要纳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改革中去。
总体上看,三中决议提升了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的统筹层次,强调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对政府明确提出了建机制的要求,对公立医院改革要求提速,对医疗服务体系一体化整合进行了谋篇布局。
《决定》对比十九大报告、医改十二五规划和202x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等重要文件,有几点重要不同:一是关于五个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突出“统筹”二字,五个领域不再是“单兵突进”,提升了综合改革的地位。
二是“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新提法,相对于过去“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说法,体现了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这隶属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部分。
三是关于公立医院改革,强调了“加快”二字,并且在取消“以药补医”方面,没有区分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二者要求相同。
新医改内容2篇
新医改内容新医改内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建立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医疗体系,我国决定进行全面的新医改。
新医改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医疗服务的均等化,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合理的和稳定的医疗保障。
在新医改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入手,推进医疗体系的全面改革。
首先,新医改将进一步加大基层医疗服务的建设力度。
基层医疗服务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解决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将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我们还将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与高级医疗机构的衔接,建立起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其次,新医改将加强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成本的重要来源。
为了降低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我们将加强对药品的价格管理和监管,促进药品市场的竞争。
另外,我们还将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第三,新医改将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变革。
因此,在新医改中,我们将积极推动医疗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
同时,我们还将完善医疗技术评价和使用的制度机制,确保医疗技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第四,新医改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纠纷处理。
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的核心要素,也是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新医改中,我们将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建立起完善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新医改将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实体,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新医改中,我们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医疗机构的运作。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新医改的实施将借助政府的力量和全社会的参与共同推进。
我们将加强医疗体制改革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医疗服务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人: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09-4-18 21:55:00 阅读次数:4088次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改革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
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医药卫生发展规律和主要矛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地方积极性,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
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
从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等各方利益,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既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医药卫生事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既注重整体设计,明确总体改革方向目标和基本框架,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大体系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确定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明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增加服务内容。
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央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目标和任务,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形式。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
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
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将农村环境卫生与环境污染治理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卫生城市和文明村镇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卫生环境。
加强卫生监督服务。
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卫生工作。
(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
有条件的农村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
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健全各类医院的功能和职责。
优化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医院在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
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
同时,采取增强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一、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等资源,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联合攻关。
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采取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
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城市大医院要与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